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6篇文章
< 1 2 1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regulation of cosmetic ingredients produced by synthetic bi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1
作者 Yunping Lan Zhijie Xie +3 位作者 Chujie Zhao Xiaochun Liu Shiqiong Wang Qiuxing He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7-380,共10页
The use of synthetic biology technology to develop cosmetic ingredients is attracting widespread attention due to its effectiveness,safety,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synthetic ... The use of synthetic biology technology to develop cosmetic ingredients is attracting widespread attention due to its effectiveness,safety,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synthetic biology and its key technologies and current status in the production of cosmetic ingredients.It also briefly analyzes the regulatory approaches to synthetic biology-based cosmetic ingredient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providing guida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is field in China.The goal is to ensure product safety,enhance consumer trust,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tic biology cosmetic ingredients regulatory polic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depressiv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mechanism of Xiaoyaosan
2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23-123,共1页
The antidepressive effect of Xiaoyaosan is doubtless by researches while the potential antidepressive ac- tive ingredients and their mechanisms remain unclear.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antidepressive effect of Xiaoyaos... The antidepressive effect of Xiaoyaosan is doubtless by researches while the potential antidepressive ac- tive ingredients and their mechanisms remain unclear.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antidepressive effect of Xiaoyaosan, all of the recent reports were sought out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ntidepressive monomer compositions of Xi- aoyaosan and their mechanism. By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ffects and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he mechanism and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he antidepressive active ingredients such as quercetin, isorhamnetin, isoliquiritigenin, saikosaponinA, saikosaponinD, glycyrrhiz- kaempferol, liquiritin, isoliquiritin, liquiritigenin, inate, paeoniflorin, albiflorin, ferulic acid, curcumin and their mechanism of antidepressive such as regulating the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 systems, regulating the neuroendocrine system, affecting the neural plasticity and neu- affecting the cytokines level, anti-oxidative stress were rotrophic, affecting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 summarized. By the overview in the level of monomer rather than formulae, we uncovered the antidepressive mech- anism of Xiaoyaosan and further confirmed that Xiaoyaosan, as a classic antidepressive Chinese prescription, had man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multi-level , multi-channel, multi-target and so o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aoyaosan MONOMER antidepression ACTIVE ingredients MECHANISM RESEARCH PROGR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病疫木在药用石斛人工栽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慧玲 张玲 +5 位作者 马林江 彭婵 李振芳 刘彥 王文武 丰文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7,共6页
通过比较不同基质中药用石斛生长量和有效成份质量分数,探究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松材线虫病疫木在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人工栽培中作为配方基质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在铁皮石斛人工种植中使用经过无害化处理后... 通过比较不同基质中药用石斛生长量和有效成份质量分数,探究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松材线虫病疫木在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人工栽培中作为配方基质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在铁皮石斛人工种植中使用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的松材线虫病疫木作为栽培基质切实可行。不同栽培方式适用的松材线虫病疫木替代基质的比例不同。以盆栽方式种植铁皮石斛时,1号基质(V(粒径9~12 mm疫木颗粒)∶V(新鲜树皮)∶V(饼肥)=1∶1∶1)充分发酵后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替代常规栽培基质使用;以盘栽方式种植铁皮石斛时,3号基质(V(疫木锯末)∶V(新鲜树皮)∶V(饼肥)=1∶1∶1)充分发酵后可以在实际生产中替代常规栽培基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疫木 药用石斛 生长量 有效成份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latile Flavor Components and the Body Weights of Rats in the Green Tea Added Miner Ingredients
4
作者 Sung-Hee Choi Hye-Jin Hwang 《茶叶》 2013年第4期321-324,共4页
In order to change for the good flavor in green tea of middle or low grade,roast naked barley(miner ingredient) was added to it.To make tea having functional property,mixed roast naked barley-green tea with one medici... In order to change for the good flavor in green tea of middle or low grade,roast naked barley(miner ingredient) was added to it.To make tea having functional property,mixed roast naked barley-green tea with one medicinal herb(MH,miner ingredient).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rinking extracts of naked barley- MH- green tea(A group) and adlay- Angelica gigas Nakai- green tea(B group) on the body weights of rats,and volatile flavor components of best effective extract on weight reduction.Forty-eight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were fed five different green tea extracts for 8 weeks.The result obtained in the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e of body weights of rats was affected by A group,B group and others.A group showed highest reduction rate of body weights(36.40%).Reduction rate of body weights on the B group(10.10%) was much lower than A group(36.40%).Aroma compounds were extracted by the SDE method.The concentrated aroma extracts were analyzed and identified by GC and GC-MS.The main aroma components of the green tea blended with naked barley and MH were 12 pyrazines having roasty note,methyl butanals having sweet note,hexanal having briskness greenish note,and nerolidol and β-ionone having floral no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提取物 挥发性成分 SPRAGUE-DAWLEY 体重 大鼠 矿工 GC-MS分析 挥发性香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饲料的开发与高效利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印遇龙 杨哲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共9页
我国饲料原料供给链尚存结构性矛盾和人畜争粮等诸多弊端,着力开发和高效利用非常规饲料将成为当代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研发重点。非常规饲料具有资源广、单一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高、饲料成本低等优势。同时,非常规饲料营养成分不平... 我国饲料原料供给链尚存结构性矛盾和人畜争粮等诸多弊端,着力开发和高效利用非常规饲料将成为当代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研发重点。非常规饲料具有资源广、单一营养和生物活性成分高、饲料成本低等优势。同时,非常规饲料营养成分不平衡、用量限制、抗营养因子、适口性差和质量不稳定等限制因素也需要对应的技术手段攻克。文章综述了杂粕类、糟渣类、木本饲料、单细胞蛋白、动物源蛋白、谷物副产物、秸秆、中草药副产物和茶叶副产物等非常规功能型饲料的资源分布、营养特征、加工方式和应用实例。最后,探讨了建立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与产业化的战略体系,展望了今后非常规饲料原料加工的创新技术,为加速解决我国粮油危机和多元化问题提供了新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饲料 非常规蛋白饲料 非常规能量饲料 饲料原料 副产物 动物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煮食材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颖 韩东 张春晖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6,96,共8页
为探究食材经热加工后在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该实验将不同种类蔬菜与肉经预煮处理后,在4℃冷藏条件下进行贮藏,并在不同时间点(0,1,3,5,7 d)采集样品,对其色泽、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 为探究食材经热加工后在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该实验将不同种类蔬菜与肉经预煮处理后,在4℃冷藏条件下进行贮藏,并在不同时间点(0,1,3,5,7 d)采集样品,对其色泽、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菌落总数、硝酸盐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冷藏期间,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预煮食材的品质发生显著变化(P<0.05)。具体表现为:预煮食材整体色泽逐渐变暗;pH值升高;畜禽肉中的TBARS值、TVB-N含量逐渐增加,猪肉在第3天时发生氧化酸败,牛肉和羊肉在第7天时发生氧化酸败;菌落总数在贮藏期间不断上升;硝酸盐含量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叶菜类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在贮藏第3天时均超过国家限量标准(≥4 mg/kg)。综上所述,预煮后的食材在冷藏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明显的外观劣化,同时伴随着脂质氧化、蛋白质分解、微生物活动、有害物质生长等现象,致使其品质严重下降,不宜食用,这一发现为预制菜的品质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煮食材 冷藏 品质变化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药剂现状和发展方向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伟 邓刚 +3 位作者 张茵琪 严俊 裴东东 李维朝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120,共9页
白蚁是主要的害堤动物之一,给堤坝工程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介绍了水利工程白蚁预防和灭治措施对药物的需求,分析了各防治措施使用的化学药剂有效成分和剂型特点,总结了生物药剂研发现状和发展方向。施用白蚁防治药剂... 白蚁是主要的害堤动物之一,给堤坝工程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本文介绍了水利工程白蚁预防和灭治措施对药物的需求,分析了各防治措施使用的化学药剂有效成分和剂型特点,总结了生物药剂研发现状和发展方向。施用白蚁防治药剂是开展水利工程白蚁预防和灭治的重要途径,亟需研发适用于监测-灭杀一体法的高耐久性饵剂和粉剂,并扩大生物药剂有效成分获取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白蚁防治 化学药剂 生物药剂 有效成分 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山药鲜品营养成分与药理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国霞 姚川 +8 位作者 范阳阳 陈雪燕 裴庆华 马志坤 徐国鑫 赵庆伟 张丽 步迅 张全芳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145-148,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陈集山药营养品质和药用价值。[方法]以铁棍山药为对照,采用酸水解法、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等方法检测西施山药和鸡皮糙山药鲜品的淀粉、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多糖等的含量。[结果]西施山药和鸡皮... [目的]系统评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陈集山药营养品质和药用价值。[方法]以铁棍山药为对照,采用酸水解法、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等方法检测西施山药和鸡皮糙山药鲜品的淀粉、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多糖等的含量。[结果]西施山药和鸡皮糙山药蛋白质含量与铁棍山药无差异,鸡皮糙山药总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低于铁棍山药。西施山药和鸡皮糙山药氨基酸总量分别为0.916%、1.023%,低于铁棍山药(1.685%);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之间的比值(EAA/TAA)比铁棍山药更接近FAO/WHO推荐值。矿物元素中钙和铁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西施山药、鸡皮糙山药、铁棍山药,钾和锌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鸡皮糙山药、铁棍山药、西施山药,总多糖和尿囊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西施山药、鸡皮糙山药、铁棍山药,总多酚和薯蓣皂苷含量最高的分别是鸡皮糙山药、铁棍山药;总黄酮含量西施山药和铁棍山药无差异,均高于鸡皮糙山药。[结论]陈集山药的氨基酸组成合理,矿物元素、多糖、多酚和尿囊素活性物质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营养成分 活性成分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管理现状及法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文涛 粟元 +1 位作者 朱龙佼 马世灿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
作为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的重要方向,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产业正凭借技术优势在全球食品工业领域崭露头角,并引发广泛关注。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不仅能够提供传统食品添加剂和配料无法实现的功能和营养,还有助于解决食品供应... 作为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的重要方向,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产业正凭借技术优势在全球食品工业领域崭露头角,并引发广泛关注。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不仅能够提供传统食品添加剂和配料无法实现的功能和营养,还有助于解决食品供应链中的可持续性问题。然而,由于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新颖性,其管理与法规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发展阶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管理策略和法规体系存在差异。比较和分析了国内外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法规及管理现状、国内外法规体系、国内外管理机构与风险评估机制以及国内外标准体系构成。研究发现,我国对于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管理相较于国外不够完善,法规体系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法规制定、实施和监管方面,同时管理机构和风险评估机制的不同影响了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的管理效率和效果,标准体系的不同也直接影响了监管的有效性和一致性,同时针对这些差异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我国生物合成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合成 食品添加剂和配料 安全性 管理 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生元的活性成分、作用机制及其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宣雄智 朱文婷 +4 位作者 李文嘉 徐先栋 李烨 何景晧 姬雯杉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1-174,共4页
后生元是一类能够产生有益作用的灭活微生物制剂,以传统益生菌的代谢产物为主,包括胞内多糖、短链脂肪酸、氨基酸、有机酸、酶和其他代谢物。后生元具有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参与机体免疫调节、抗氧化功能、抗炎症、抑制细菌生长和抗病... 后生元是一类能够产生有益作用的灭活微生物制剂,以传统益生菌的代谢产物为主,包括胞内多糖、短链脂肪酸、氨基酸、有机酸、酶和其他代谢物。后生元具有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参与机体免疫调节、抗氧化功能、抗炎症、抑制细菌生长和抗病毒等功能。后生元发挥这些功能的机制可能与新陈代谢、信号通路和肠道内稳态等因素有关。文章主要介绍了后生元的成分、分类和来源,阐述了后生元的功能和作用机制,论述了其在鱼类、虾类和软体动物中的应用效果,为后生元在水产养殖产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元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菰米研究现状及产业发展趋势
11
作者 张玉 杨狄芯芯 +3 位作者 练银银 谭斌 王梅 索化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2,共10页
菰米作为营养均衡的无麸质全谷物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和医学价值。该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菰米的营养成分和加工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菰米中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维生素、酚类... 菰米作为营养均衡的无麸质全谷物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和医学价值。该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菰米的营养成分和加工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菰米中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维生素、酚类化合物、植物甾醇、γ-谷维素和γ-氨基丁酸等,具有抗氧化和抗心脑血管疾病等活性。菰米现有加工方式单一,应用处于初级阶段,开展菰米新加工方式研究,拓展其应用特性是当前该领域的重要研究任务。展望了未来我国菰米深入研究与加工应用的发展方向,未来菰米需选育优良品种、扩大种植率;菰米加工可从主食食品、休闲食品和发酵食品三大类进行研发,也可作为膳食补充剂添加进食品中,提升产品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菰米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成分 加工方式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种(杂)粮豆活性成分含量及血糖调节功效的系统分析
12
作者 张佳丽 刘莹莹 +3 位作者 张晓頔 张爱霞 赵巍 刘敬科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15,共7页
选用不同品种的(杂)粮豆作物,包括谷子、豆类、高粱、黍子、苦荞、燕麦、黑米等,全面分析比较其血糖调节成分黄酮、多酚、β-葡聚糖和抗性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主要血糖调节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苦荞(冀苦荞1号)中的黄酮和多酚含量... 选用不同品种的(杂)粮豆作物,包括谷子、豆类、高粱、黍子、苦荞、燕麦、黑米等,全面分析比较其血糖调节成分黄酮、多酚、β-葡聚糖和抗性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主要血糖调节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苦荞(冀苦荞1号)中的黄酮和多酚含量均最高,红豆(冀红24)、黑米(黑香米)、黑豆(冀黑豆1号)和藜麦(冀藜3号)也显示出相对较高的含量;燕麦(马铃薯燕麦)中β-葡聚糖含量最高,绿豆(冀绿19)和黑小麦(冀紫439)含量也相对较高;高粱(冀乡粱2号)的抗性淀粉含量最高,其次是谷子[豫谷35(呼)]。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杂)粮豆具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粮豆 活性成分 黄酮 多酚 Β-葡聚糖 抗性淀粉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乳酸菌处理对水稻发芽过程中功能活性成分的影响
13
作者 朱静 陈顺心 +3 位作者 刘秋员 陈亚蓝 李飞 刘禹豪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0-50,共11页
采用超声波-乳酸菌处理(处理组)水晶3号、宁乡粳9号、直优151、春优167和9优418共5种水稻进行发芽试验,并与超声波-清水处理(清水组)对比考察其对水稻发芽过程中生长特性、活性成分含量、关键酶活性、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水稻... 采用超声波-乳酸菌处理(处理组)水晶3号、宁乡粳9号、直优151、春优167和9优418共5种水稻进行发芽试验,并与超声波-清水处理(清水组)对比考察其对水稻发芽过程中生长特性、活性成分含量、关键酶活性、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水稻样品的处理组和清水组发芽率均超过80%。除宁香粳9号与春优167外,处理组与清水组间在发芽率和发芽势上没有显著差异。与清水组相比,处理组更能促进水稻γ-氨基丁酸、总多酚、黄酮、γ-谷维素的积累,对相应酶的活性具有一定诱导作用。同时,酶活的改变也会对样品的抗氧化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发芽 酶活 活性成分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原料对螺蛳汤风味形成的影响
14
作者 刘纯友 丘静 +5 位作者 王书军 殷朝敏 林华 任仙娥 唐湘毅 黄永春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03-114,共12页
为探究螺蛳肉、猪骨、鸡架和香辛料等不同原料对螺蛳汤风味形成的影响,采用光谱技术、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螺蛳汤的理化特性和风味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原料对螺蛳汤中水溶性蛋白含量、颗粒平均粒... 为探究螺蛳肉、猪骨、鸡架和香辛料等不同原料对螺蛳汤风味形成的影响,采用光谱技术、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螺蛳汤的理化特性和风味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原料对螺蛳汤中水溶性蛋白含量、颗粒平均粒径和聚集度指数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原料对螺蛳汤的Zeta电位无显著影响。气相色谱结果显示,猪骨和鸡架是螺蛳汤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棕榈油酸的主要来源。GC-MS结果表明,螺蛳汤中共鉴定出35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包括醛类10种、醇类4种、烯烃11种、烷烃1种、酮类2种、酯类2种、醚类2种、酚类3种。香气活度值显示,茴香脑、草蒿脑、桉叶油醇和壬醛是螺蛳汤中关键挥发性化合物,其中茴香脑和桉叶油醇源自香辛料,而壬醛来自螺蛳肉、猪骨和鸡架,这些挥发性化合物赋予螺蛳汤甜味、樟脑香、油脂味、柑橘香。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等游离氨基酸是螺蛳汤中重要的呈味氨基酸;5’-GMP、5’-AMP和5’-IMP等核苷酸是螺蛳汤中主要的鲜味核苷酸,这些呈味氨基酸和核苷酸共同赋予螺蛳汤鲜甜的滋味特性,而这些滋味物质主要来自螺蛳肉、猪骨和鸡架。综上,动物基肉类原料和植物基香辛料共同构成螺蛳汤的特征香气和滋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蛳汤 原料 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滋味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老虎及其成熟果籽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逢振 陈亚泉 梁忠厚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黑老虎是一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黑老虎不同部位均所含一定量的木脂素类、三萜类、黄酮类和多酚类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抗HIV、抗氧化、抗菌消炎和保肝护肝等作用。黑老虎成熟果籽中含... 黑老虎是一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黑老虎不同部位均所含一定量的木脂素类、三萜类、黄酮类和多酚类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抗HIV、抗氧化、抗菌消炎和保肝护肝等作用。黑老虎成熟果籽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氨基酸等成分,可用于植物油脂的加工和保健食品的开发利用。通过对黑老虎及其成熟果籽进行研究,介绍了黑老虎的产地、不同部位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分析了黑老虎果籽的基本情况和黑老虎产品的开发概况,为科学开发利用黑老虎及其成熟果籽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老虎 黑老虎籽 成分 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糖茶饮料感官风味及成分特性研究
16
作者 汪芳 张铭铭 +2 位作者 陈建新 石月 尹军峰 《中国茶叶》 2025年第6期62-70,共9页
无糖茶饮料以其“零卡低热无负担”的健康特性迅速席卷饮料市场。为明晰无糖茶饮料的市场概况及产品特性,通过数理统计、感官审评、理化检测等多种方法全面分析比较了涵盖7个品类的132种市售无糖茶饮料。结果表明,市场上的无糖茶饮料以... 无糖茶饮料以其“零卡低热无负担”的健康特性迅速席卷饮料市场。为明晰无糖茶饮料的市场概况及产品特性,通过数理统计、感官审评、理化检测等多种方法全面分析比较了涵盖7个品类的132种市售无糖茶饮料。结果表明,市场上的无糖茶饮料以乌龙茶、绿茶、茉莉花茶品类居多,红茶、茉莉花茶类的综合品质最佳且较为稳定,乌龙茶类色泽表现较好,白茶类香气品质高、纯度高,红茶类滋味最佳。各品类无糖茶饮料存在不同程度“颜色褐变、汤色浑浊、香气或滋味闷熟”的质量问题,尤以绿茶类饮品最为明显。茶饮中的功能成分含量各品类间差异显著,整体而言,绿茶、茉莉花茶、乌龙茶类无糖茶饮料的茶多酚含量较高;绿茶类无糖茶饮料的氨基酸含量最高;黑茶类无糖茶饮料的咖啡碱含量最高。在健康消费理念的影响下,无糖茶饮料将能保持发展势头,但如何高质量持续发展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糖茶饮料 感官品质 内含成分 问题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工技术对太白贝母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张建海 王向平 +1 位作者 冯彬彬 吴翠色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53-155,19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加工技术对太白贝母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20版)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检测方法检测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的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 [目的]探讨不同加工技术对太白贝母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20版)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检测方法检测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的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的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生物碱类成分含量。[结果]不同加工技术太白贝母总灰分、醇浸出物含量、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不同,冷冻干燥技术中总灰分、醇浸出物、可溶性糖、蛋白质的含量较风干、晒干、烘干、蒸制、微波干燥技术高,分别较最低加工技术高2.30%、8.71%、18.08%、22.74%。冷冻干燥技术中总生物碱、贝母辛、西贝母碱苷、贝母碱甲和贝母碱乙的含量较风干、晒干、烘干、蒸制、微波干燥技术高,分别较最低加工技术高8.22%、23.13%、20.59%、50.00%、75.00%,说明冷冻干燥技术在太白贝母多种加工技术中是最好的。[结论]不同加工技术对太白贝母的内在品质影响较大,选择合适的加工技术可以提高太白贝母的内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技术 太白贝母 品质 有效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乳酸菌发酵蓝莓桑葚原浆营养品质及风味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明可 陈慧芝 +5 位作者 吴伟杰 牛犇 房祥军 陈杭君 刘瑞玲 郜海燕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7-306,共10页
为探究不同乳酸菌发酵对蓝莓桑葚原浆营养品质及风味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作为发酵剂,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等方法分析乳酸菌发酵后蓝莓桑葚原浆中的功能营养成分和风味。... 为探究不同乳酸菌发酵对蓝莓桑葚原浆营养品质及风味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作为发酵剂,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等方法分析乳酸菌发酵后蓝莓桑葚原浆中的功能营养成分和风味。结果表明,3个发酵组的营养品质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其中植物乳杆菌发酵组总酸含量最高(1.52 g·L^(-1))、总糖含量最低(789.59 mg·L^(-1))、总花色苷含量最高(6.04 g·L^(-1)),总抗氧化能力最强;电子鼻分析结果可有效区分3种菌种的发酵风味;气相色谱-质谱共检测出51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醇类6种、酸类14种、醛类9种、酮类7种、酯类8种、其他物质7种,其中2-壬酮在植物乳杆菌发酵组中含量较高,赋予发酵汁果香以及花香。综合而言,植物乳杆菌发酵组在营养成分、气味及风味物质方面均有较大提升,更适用于蓝莓桑葚原浆的发酵,有助于开发出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益生元蓝莓果浆。本研究可为蓝莓桑葚深加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桑葚 乳酸菌 营养成分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腥草活性成分的功能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璟 林丽华 +1 位作者 陈奕君 林洁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2期84-87,共4页
鱼腥草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对人体具有多种健康功效。概述了鱼腥草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功能,并对鱼腥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促进我国鱼腥草产业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鱼腥草 活性成分 健康功效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对黑小麦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小东 李倩 +4 位作者 张悦瑶 于章龙 蔡岳 刘瑞 孙元琳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7,共10页
发芽可以提高种子的生物活性成分和功能。通过测定发芽黑小麦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γ-氨基丁酸(GABA)、酚酸、膳食纤维、植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变化,研究发芽时间对运黑161营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过程中,蛋... 发芽可以提高种子的生物活性成分和功能。通过测定发芽黑小麦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和γ-氨基丁酸(GABA)、酚酸、膳食纤维、植酸等生物活性成分变化,研究发芽时间对运黑161营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脂肪和植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亚麻酸、必需氨基酸、可溶性膳食纤维、GABA、VB_(1)、VB_(2)和VB_(3)含量与未发芽黑小麦对照相比分别提高42.16%、26.97%、11.97%、70.35%、69.34%、86.74%、43.53%和67.82%,总酚含量、酚酸类物质种类和含量均显著增加。因此,发芽处理能提高运黑161营养及活性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小麦 发芽 营养成分 活性成分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