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实验室人源性DNA污染TaqMan 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
作者 沈高芳 周咏松 +4 位作者 张健球 嵇世有 吴应锋 尚昊 朱波峰 《法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3,共8页
目的基于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人源性DNA检测方法,以实现对DNA实验室中潜在DNA污染源的快速检测。方法以人18S rRNA基因的参考序列为模板,用Primer ExpressTM设计引物和探针... 目的基于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建立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人源性DNA检测方法,以实现对DNA实验室中潜在DNA污染源的快速检测。方法以人18S rRNA基因的参考序列为模板,用Primer ExpressTM设计引物和探针,用矩阵法筛选最优引物-探针组合。用人18S rRNA基因靶标序列的PCR扩增产物构建质粒,并用质粒标准品绘制qPCR体系的标准曲线。参照《实时定量PCR实验发表的最少信息要求指南》(the MIQE guidelines)要求,评估qPCR体系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及应用效果。结果建立的qPCR体系的分析灵敏度为5.3×10^(-5) ng/μL,对人源性DNA样本具有较好的特异性。qPCR体系的相关系数为-0.999,扩增效率为100%,批次内和批次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结论建立的人源性DNA q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DNA实验室污染的快速检测和实验室环境中累积的人源性DNA的日常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dna污染 实验室 实时定量PCR(qPCR) TAQMAN探针 法医dn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PCR和cycling probe技术检测母血浆游离胎儿DNA筛选重型β地中海贫血胎儿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熙 任景慧 +2 位作者 郭辉 林琳华 姚秋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10-121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孕妇外周血中的游离胎儿DNA来筛选重型β-地中海贫血胎儿。方法选择行产前基因诊断的夫妇6对,孕妇孕周23-26周。血液学检查:胎儿的父亲均为β-地中海贫血17M/N型,孕妇本人为携带除17M/N型之外的另一β-地中海贫血突变类型... 目的通过检测孕妇外周血中的游离胎儿DNA来筛选重型β-地中海贫血胎儿。方法选择行产前基因诊断的夫妇6对,孕妇孕周23-26周。血液学检查:胎儿的父亲均为β-地中海贫血17M/N型,孕妇本人为携带除17M/N型之外的另一β-地中海贫血突变类型。针对CD17(A→T)无义突变,设计β-珠蛋白肽链上该等位基因的一对特异性引物和通过cycling probe法分别设计检测正常基因序列和基因突变位点的两条荧光探针,分别用FAM和HEX荧光标记。结合RT-PCR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诊断胎儿是否遗传了其父亲的β地中海贫血17M/N碱基突变位点。同时与脐血血液学检查所诊断的胎儿地贫基因型对照。结果提取的6例孕妇血浆DNA模板中有3例同时显示FAM和HEX荧光信号值阳性结果,即这3例孕妇的胎儿遗传了父亲β-珠蛋白肽链上CD17位点的突变碱基(A→T)。另外3例孕妇血浆DNA模板的FAM信号值阳性,HEX信号值阴性,即所孕胎儿没有遗传父亲的CD17位点的突变碱基。结论利用RT-PCR和cycling probe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中的游离胎儿DNA可用来筛选患重型地中海贫血的胎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PCR 游离胎儿dna Β-地中海贫血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Al^(3+)荧光探针的合成及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德素 庞艳玲 +2 位作者 石广革 段升霞 刘玉玲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231,共5页
以2-羟基-1-萘甲醛、邻氨基苯甲醛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Schiff碱Al^(3+)荧光探针S,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IR对探针S进行结构表征。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探针S在DMSO∶H_(2)O=4∶1(V/V)体系中,对Al^(3+)有良好的荧光和裸眼... 以2-羟基-1-萘甲醛、邻氨基苯甲醛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Schiff碱Al^(3+)荧光探针S,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IR对探针S进行结构表征。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探针S在DMSO∶H_(2)O=4∶1(V/V)体系中,对Al^(3+)有良好的荧光和裸眼识别。Al^(3+)浓度在2.0~50μmol/L范围内,体系荧光强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33μmol/L,探针S与Al^(3+)形成1∶1的配合物。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荧光探针S-Al^(3+)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探针S-Al^(3+)配合物对DNA的猝灭过程为动态猝灭,同时对不同温度下相互作用的结合点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推断二者作用力的类型为疏水作用,作用方式为嵌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 铝离子 邻氨基苯甲醛 dna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抗癌药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沈景山 孙丹丹 +5 位作者 付连春 吕文波 吕国伟 叶学敏 孟广政 宋增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234,共3页
荧光探针技术可以用来测定药物核酸相互作用的强度。通过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使DNA与探针键合的程度减小,反映在探针荧光光谱的改变,从而可以了解药物和核酸的作用机理。相互作用常数D为DNA+探针中加入药物后探针的荧光强度相对于DNA+... 荧光探针技术可以用来测定药物核酸相互作用的强度。通过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使DNA与探针键合的程度减小,反映在探针荧光光谱的改变,从而可以了解药物和核酸的作用机理。相互作用常数D为DNA+探针中加入药物后探针的荧光强度相对于DNA+探针荧光强度减去纯探针荧光强度的下降百分数。文章利用盐酸小檗碱(Berberine)作为探针,测定几种抗癌药物加入DNA与荧光探针(盐酸小檗碱)混合溶液的荧光谱,探讨它们与DNA的相互作用。并根据相同浓度的不同药物与核酸相互作用的常数D确定作用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物 dna 盐酸小檗碱 核酸 相互作用 荧光探针 改变 常数 混合溶液 荧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素与DNA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彭俊峰 凌建亚 +1 位作者 张晗星 张长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58-861,共4页
利用紫外光谱及以溴化乙锭 (EthidiumBromide ,EB)为荧光探针 ,研究了虫草素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理。讨论了不同浓度虫草素与DNA作用的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及磷酸盐对荧光的猝灭作用。从紫外光谱图上可看出DNA发生了明显的增减色效应... 利用紫外光谱及以溴化乙锭 (EthidiumBromide ,EB)为荧光探针 ,研究了虫草素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理。讨论了不同浓度虫草素与DNA作用的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及磷酸盐对荧光的猝灭作用。从紫外光谱图上可看出DNA发生了明显的增减色效应并有轻微的红移现象 ,说明虫草素可能以其腺嘌呤碱基嵌入到DNA双螺旋碱基对间。DNA的荧光光谱先是增强然后减弱 ,最终伴随轻微的蓝移进一步表明了虫草素可能插入DNA双螺旋碱基对间。同时磷酸盐的猝灭作用说明虫草素与DNA的磷酸集团也能发生作用。最后通过Scatchard方程作图证明 :虫草素与DNA可能存在两种作用方式即插入方式和与DNA的磷酸基团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dna 紫外光谱 溴化乙锭 作用机理 荧光光谱 插入方式 磷酸基团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标记DNA电化学探针的研制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春 蔡宏 +1 位作者 何品刚 方禹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493-1495,共3页
以乙基 -( 3-二甲基丙基 )碳化二亚胺盐酸盐 ( EDC)为偶联活化剂 ,利用缩合反应分别将电化学活性物质氨基二茂铁 ( Aminoferrocene,AFC)和醛基二茂铁 ( Ferrocenecarboxaldehyde,FCA)成功地标记在变性小牛胸腺 DNA片段上 ,制备成二茂铁... 以乙基 -( 3-二甲基丙基 )碳化二亚胺盐酸盐 ( EDC)为偶联活化剂 ,利用缩合反应分别将电化学活性物质氨基二茂铁 ( Aminoferrocene,AFC)和醛基二茂铁 ( Ferrocenecarboxaldehyde,FCA)成功地标记在变性小牛胸腺 DNA片段上 ,制备成二茂铁标记 DNA探针 .分别采用电化学、紫外、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二茂铁标记 DNA探针的性质 ,计算了二茂铁的标记效率 ,变性小牛胸腺 DNA的反应效率以及二茂铁化合物与变性小牛胸腺 DNA的反应比率 .实验表明 ,氨基二茂铁和醛基二茂铁与 DNA上的磷酸基是以 1∶ 1比率进行的反应 ,该标记反应不影响 DNA链碱基的紫外吸收 ,二茂铁标记 DNA探针在石墨电极上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 .将制备好的二茂铁标记 DNA电化学探针置于冰箱中冷冻 (温度低于 -1 5℃ )保存 3个月后用于测定 ,峰电流仅下降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标记反应 dna电化学探针 dna 分子识别 检测 制备 EDC 偶联活化剂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法研究手性金属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51
7
作者 靳兰 杨频 李青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1345-1348,共4页
以溴化乙锭为荧光探针,研究手性金属配合物[Ni(phen)3](2+)和[Fe(phen)3](2-)与DNA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存在插入和静电结合两种模式,即部分菲咯啉配体插入DNA双螺旋碱基对... 以溴化乙锭为荧光探针,研究手性金属配合物[Ni(phen)3](2+)和[Fe(phen)3](2-)与DNA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存在插入和静电结合两种模式,即部分菲咯啉配体插入DNA双螺旋碱基对中,同时带正电荷的配合物与DNA的磷酸基团发生静电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配合物 dna EB探针 荧光法 菲咯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吖啶橙-罗丹明B二聚体能量转移体系在DNA测定中的应用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高峰 朱昌青 王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5-88,共4页
首次研究了吖啶橙 罗丹明B二聚体能量转移体系作为荧光探针用于DNA的测定 ,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用于鲱鱼精DNA和小牛胸腺DNA的测定 ,线性范围分别为 0 33~ 1 33mg·L- 1 ,0 33~ 3 33mg·L- 1 ,检测限分别为 1 6 3× ... 首次研究了吖啶橙 罗丹明B二聚体能量转移体系作为荧光探针用于DNA的测定 ,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用于鲱鱼精DNA和小牛胸腺DNA的测定 ,线性范围分别为 0 33~ 1 33mg·L- 1 ,0 33~ 3 33mg·L- 1 ,检测限分别为 1 6 3× 10 - 3mg·L- 1 ,1 5 2× 10 - 3mg·L- 1 。对 1 0 0mg·L- 1 鲱鱼精DNA和小牛胸腺DNA的测定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2 4 %和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吖啶橙-罗丹明B二聚体 能量转移 dna 测定 作用机理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株的DNA指纹及其与小种致病性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朱衡 陈美玲 +4 位作者 朱立煌 蒋琬如 王久林 雷财林 凌忠专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7-263,共7页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别对培育抗稻瘟病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方法利用一套鉴别品种区分小种既复杂又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日本稳定菌株北1的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出了一套含重复顺序的克隆,2个克隆被证实具有高度的多态性.用其中...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别对培育抗稻瘟病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方法利用一套鉴别品种区分小种既复杂又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在日本稳定菌株北1的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出了一套含重复顺序的克隆,2个克隆被证实具有高度的多态性.用其中的POR6对17个稻瘟病菌株进行Southern分析,获得了可分辨和重复的基因组特异的指纹图谱.本文提供了8个稳定的稻瘟病菌株的致病性与其DNA指纹图谱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各小种组合间的百分相似率Sxy值与该小种组合间共同侵染的鉴别品种数目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dna指纹分析 分子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硫化锌纳米荧光探针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严拯宇 庞代文 +3 位作者 邵秀芬 戴美玲 彭博 胡育筑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研究L-半胱氨酸包裹的ZnS纳米荧光探针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及其机理,建立DNA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通过考察溶液pH值、缓冲液用量及粒子浓度等影响因素,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利用在pH值近中性时DNA对纳米荧光探针具有猝灭作用的特性,采用... 目的:研究L-半胱氨酸包裹的ZnS纳米荧光探针与核酸的相互作用及其机理,建立DNA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通过考察溶液pH值、缓冲液用量及粒子浓度等影响因素,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利用在pH值近中性时DNA对纳米荧光探针具有猝灭作用的特性,采用荧光光谱法进行研究.结果:当DNA浓度为20~600 μg/L时,荧光强度与DNA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32 μg/L.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DNA与L-半胱氨酸-ZnS纳米粒子存在静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半胱氨酸 纳米粒子 荧光探针 dna 硫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介质钯卟啉室温磷光探针与小牛胸腺DNA作用的光谱特性 被引量:17
11
作者 袁雯 晋卫军 董川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22-924,共3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bsorption, fluorescence,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 spectra of meso tetrakis(4 N trimethylaminobenzyl)porphin(TAPP) and Palladium porphyrin(Pd TAPP) probe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bsorption, fluorescence,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 spectra of meso tetrakis(4 N trimethylaminobenzyl)porphin(TAPP) and Palladium porphyrin(Pd TAPP) probe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ct DNA has been studied. Pd TAPP shows a very weak RTP emission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strong RTP emission in the presence of DNA. Maximum RTP was observed at pH=7, with maximum excitation and emission wavelengths at 414 nm and 684 nm, respectively. RTP decay follows a first order exponential equation, RTP lifetime (τ) of probe is (0.72±0.03) ms. The detection limit of ct DNA may reach 8.8×10 -7 mol/L.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 is less than ±6.6% in the linear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卟啉 室温磷光探针 小牛胸腺dna 测定 光谱 相互作用 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Te纳米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应臣 包晓玉 +2 位作者 赵一阳 黄群增 曹丰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7,共5页
以巯基丙酸(RSH)为稳定剂,采用水相法合成了功能性CdTe纳米晶,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其粒度和形貌进行表征。建立了一种以水溶性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测定DNA的方法,当DNA浓度为0.2—40μmol·dm^3时... 以巯基丙酸(RSH)为稳定剂,采用水相法合成了功能性CdTe纳米晶,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对其粒度和形貌进行表征。建立了一种以水溶性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测定DNA的方法,当DNA浓度为0.2—40μmol·dm^3时,荧光强度与DNA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80nmol·dm^-3,11次重复测定含有5.6gmol·dm^-3的小牛胸ctDNA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4%。考察了CdTe量子点浓度、pH值、温度及作用时间等因素对DNA荧光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CdTe纳米粒子与DNA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量子点的荧光猝灭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作用机理研究表明,CdTe纳米粒子与DNA之间存在静电相互作用,且DNA对CdTe纳米粒子的猝灭为动态猝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 纳米晶 荧光探针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乙锭标记DNA电化学探针的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徐春 何品刚 方禹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187-1190,共4页
以乙基 -( 3 -二甲基丙基 )碳化二亚胺盐酸盐 ( EDC)为偶联活化剂 ,将电化学活性物质溴化乙锭( Ethidium bromide,EB)成功地标记在人工合成的含有 2 1个碱基的寡聚 DNA片段上 ,制备成 EB标记 DNA探针 ;用电化学方法将待测样品 DNA片段... 以乙基 -( 3 -二甲基丙基 )碳化二亚胺盐酸盐 ( EDC)为偶联活化剂 ,将电化学活性物质溴化乙锭( Ethidium bromide,EB)成功地标记在人工合成的含有 2 1个碱基的寡聚 DNA片段上 ,制备成 EB标记 DNA探针 ;用电化学方法将待测样品 DNA片段固定在石墨电极表面 ,在一定的温度、p H值和离子强度条件下与EB标记 DNA探针进行杂交反应 ,从而对靶序列 DNA片段进行识别和测定 .此外 ,还讨论了该探针的电化学性质、荧光光谱、待测 DNA片段在石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固定、 DNA链碱基长度对 EB标记 DNA电化学探针的影响以及探针的选择性、重现性和寿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乙锭 电化学标记 dna探针 dna片段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NA指纹图谱法对湘白猪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孙宗炎 唐煌辉 +1 位作者 杨仕柳 孟安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采用Jeffreys小卫星探针33.6和33.15检测了4个湘白猪品系(Ⅰ、Ⅱ、Ⅲ、Ⅳ)和5个亲本品种(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大围子、沙子岭)的DNA指纹图谱。根据指纹带型计算了每个群体的相似系数(F)、平均等位... 本文采用Jeffreys小卫星探针33.6和33.15检测了4个湘白猪品系(Ⅰ、Ⅱ、Ⅲ、Ⅳ)和5个亲本品种(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大围子、沙子岭)的DNA指纹图谱。根据指纹带型计算了每个群体的相似系数(F)、平均等位基因频率(q)和最低平均杂合率(H)。4个湘白猪品系的分析结果表明:湘白猪各品系内的相似系数为0.45~0.49,接近于欧美引进品种长白猪(0.48~0.50),具有较好的遗传纯合性。根据9个品种(系)的群体DNA指纹图谱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9个品种系的遗传背景下4个湘白猪品系最先聚为一类,从而在分子水平上证实了4个品系具有了构成同一个品种(湘白猪)所需的“遗传相似关系”。聚类图所反映的遗传相似关系与品种培育历史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指纹图 小卫星探针 遗传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商品DNA探针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评估 被引量:14
15
作者 吴仲梁 李晓虹 +1 位作者 韩伟 蒋琴娣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68,共5页
用商品核酸探针 (AccuProbe)对 10 0份市售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检测和验证 ,并以酶联免疫荧光分析技术 (VIDAS)和常规培养分离物做生化鉴定 (API)做平行测试比较 ,最终证实基因探针 (AccuProbe)对食品中单增李氏菌的检测具... 用商品核酸探针 (AccuProbe)对 10 0份市售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检测和验证 ,并以酶联免疫荧光分析技术 (VIDAS)和常规培养分离物做生化鉴定 (API)做平行测试比较 ,最终证实基因探针 (AccuProbe)对食品中单增李氏菌的检测具备正确、灵敏、快速、简便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核酸探针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酶联免疫荧光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在纳米金标上的组装、杂交、检测与银增强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美佳 纪小会 +5 位作者 王连英 刘敏 刘艳梅 白玉白 李铁津 李景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79-882,共4页
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DNA的杂交检测.将目标ss-DNA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使其与纳米金标记的互补DNA发生杂化反应,通过银增强试剂(该种试剂可以使银在纳米金表面沉积,达到信号增强的效果)在纳米金上沉积银,形成银包金的核壳结构.在酸性介质... 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DNA的杂交检测.将目标ss-DNA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使其与纳米金标记的互补DNA发生杂化反应,通过银增强试剂(该种试剂可以使银在纳米金表面沉积,达到信号增强的效果)在纳米金上沉积银,形成银包金的核壳结构.在酸性介质中沉积的银被氧化释放,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溶液中.用阳极溶出伏安法(ASV)检测银离子从而达到间接检测目标DNA的目的.测定结果表明,ss-DNA的浓度在100~1 000 pmol·L^(-1)范围内有非常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 p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纳米金 组装 杂交 检测 银增强 阳极溶出伏安法 传感器 电化学检测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Ⅲ)、Rh(Ⅲ)、Pd(Ⅱ)离子与ct-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宏娟 于俊生 +1 位作者 王树玲 陈洪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5-360,共6页
本文以中药小檗碱作为分子探针,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Ru?、Rh?、Pd?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键合相互作用。实验发现Ru?离子对小檗碱-DNA二元体系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而Rh?、Pd... 本文以中药小檗碱作为分子探针,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Ru?、Rh?、Pd?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键合相互作用。实验发现Ru?离子对小檗碱-DNA二元体系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而Rh?、Pd?两种离子则对该二元体系产生显著的荧光敏化作用。考察了EDTA对贵金属离子、小檗碱及DNA三元混合体系的荧光光谱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贵金属离子与DNA可能的键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相互作用 抗癌药物 作用机理 Ru(Ⅲ) Rh(Ⅲ) Pd(Ⅱ) dna 钌(Ⅲ) 铑(Ⅲ) 钯(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猝灭荧光探针法测定DNA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一兵 王冬媛 +2 位作者 许可慰 郭祥群 许金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1456-1458,共3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fluorescence probe techniqu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DNA, which is based on a self-quenching course of high concentration of o-hydroxybenzoicacid or o-aminobenzoic acid. Studies involving ca...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fluorescence probe techniqu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DNA, which is based on a self-quenching course of high concentration of o-hydroxybenzoicacid or o-aminobenzoic acid. Studies involving calf thymus (CT) DNA, salmon (SM) DNAand herring sperm(HS) DNA revealed that the differential value of fluorescence intensity in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nucleic acid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 of nucleic overthe range of about 15ng/mL^6.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猝灭 荧光探针 dna dna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枫泾猪、香猪和长白猪的DNA指纹图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孟安明 齐顺章 +5 位作者 于汝梁 王瑞祥 蔡正华 焦淑贤 辛彩云 张志武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22,共4页
本文用M13和3个人源小卫星探针(33.6、33.15、α-珠蛋白-3’HVR)获得了枫泾猪、香猪及长白猪的DNA指纹图,分析了各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性.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平均DNA指纹图相似系数在0.440-0.532的范围内,极显著地高于... 本文用M13和3个人源小卫星探针(33.6、33.15、α-珠蛋白-3’HVR)获得了枫泾猪、香猪及长白猪的DNA指纹图,分析了各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性.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平均DNA指纹图相似系数在0.440-0.532的范围内,极显著地高于品种间的相似系数(0.223-0.307)。各品种的DNA指纹图还存在着一些品种特异性图带,这些图带在以后的基因定位中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泾猪 香猪 长白猪 dna指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计算与背包问题 被引量:12
20
作者 石晓龙 许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7期44-45,52,共3页
该文通过对背包问题这一典型的NP完全问题的DNA计算研究,针对属于组合优化一类的ZKP问题给出了一种DNA计算方法,该算法解决了组合优化一类DNA计算的加权赋值问题,并根据DNA计算的特点给出了一般加权赋值型组合优化问题的DNA计算模式。
关键词 ZKP问题 dna计算 链接反应 dna探针 组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