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SAPSO-PID的白胡椒熟化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俞国燕 张嘉伟 +3 位作者 张园 韦丽娇 赵振华 沈德战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9-596,共8页
为解决白胡椒初加工生产线熟化环节长时间无法维持恒温控制、过度依赖人工辅助控温等问题,设计了基于PID的白胡椒初加工生产线熟化温度控制系统。利用STM32和触摸屏控制蒸汽发生器和电调节阀,PT100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并反馈至系统,... 为解决白胡椒初加工生产线熟化环节长时间无法维持恒温控制、过度依赖人工辅助控温等问题,设计了基于PID的白胡椒初加工生产线熟化温度控制系统。利用STM32和触摸屏控制蒸汽发生器和电调节阀,PT100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温度并反馈至系统,通过控制算法调节蒸汽流量以确保稳定控制。采用开环阶跃响应法建立并拟合了熟化机内温度与时间的数学模型,通过Simulink仿真试验对比了Ziegler-Nichols整定法、临界比例度法、衰减曲线法以及基于麻雀搜索算法的粒子群优化自整定法(SSAPSO)性能。最终确定PID最佳控制参数为比例系数K_(p)=0.8759,积分系数K_(i)=0.02,微分系数K_(d)=4.3255。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8 min的熟化过程中,每隔1 min采集当前熟化温度,由于熟化机与空气直接对流换热,其温度稳定在(99±1.5)℃范围内,熟化温度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2%、变异系数小于1.3%,基本实现了熟化过程中自动化精准高效控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胡椒初加工生产线 熟化温度 粒子群优化算法 麻雀搜索算法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辣椒新品种长兴的选育
2
作者 林萱 陈佳富 +5 位作者 孙佳杰 王君 向骁揆 缪青 毛畅宇 董亚静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4期45-47,共3页
长兴是以线椒自交系RX16-542为母本、牛角椒RN17-54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植株直立性好,中早熟,果实长线形,浅绿色;果长31~36 cm,平均果宽1.8~2.0 cm,肉厚0.1 cm,平均单果质量35 g,果实微皱,抗疫病与炭疽病能力强,每667 m^(2)鲜椒... 长兴是以线椒自交系RX16-542为母本、牛角椒RN17-54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植株直立性好,中早熟,果实长线形,浅绿色;果长31~36 cm,平均果宽1.8~2.0 cm,肉厚0.1 cm,平均单果质量35 g,果实微皱,抗疫病与炭疽病能力强,每667 m^(2)鲜椒产量2461.8~2726.7 kg,适宜在湖南、江西、云南等地区春夏季露地地膜覆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椒 长兴 农艺性状 杂交育种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早熟线椒新品种长兴八号的选育
3
作者 孙佳杰 林萱 +5 位作者 李创 赵书恒 向骁揆 路鑫 刘燕 董亚静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2期37-40,共4页
长兴八号是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一代长线椒品种。其母本为线椒DX18-458,父本为牛角椒RX17-712-7。中早熟,植株生长势强,半直立生长,株高80~90 cm,株幅70 cm×85 cm,第1花节位在第9~12节。果实长线形,果长32~37 cm,果宽1.... 长兴八号是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一代长线椒品种。其母本为线椒DX18-458,父本为牛角椒RX17-712-7。中早熟,植株生长势强,半直立生长,株高80~90 cm,株幅70 cm×85 cm,第1花节位在第9~12节。果实长线形,果长32~37 cm,果宽1.8~2.0 cm,果肉厚0.2 cm,单果质量33~38 g,青果绿色,成熟果红色,果肩带皱,果实亮度好。平均鲜椒产量2658.3 kg/667 m^(2)。抗疫病与炭疽病能力强,耐寒性及耐涝性突出,在多地适应性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与稳产性,适宜在湖南省、江西省、云南省、广东省、四川省露地地膜覆盖丰产栽培以及山东省大棚设施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兴八号 选育 中早熟 线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7个深绿线椒品种的商品品质和产量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冬福 杨娅 +5 位作者 范高领 付文婷 涂祥敏 吴迪 詹永发 何建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5-21,共7页
【目的】探明深绿线椒品种的商品品质和产量差异,为贵州辣椒产业品种结构调整和优势区域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7个深绿线椒品种(长辣七号、湘辣17号、卓椒七号、卓椒八号、香辣八号、红冠303、泰丰五号)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6.... 【目的】探明深绿线椒品种的商品品质和产量差异,为贵州辣椒产业品种结构调整和优势区域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7个深绿线椒品种(长辣七号、湘辣17号、卓椒七号、卓椒八号、香辣八号、红冠303、泰丰五号)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6.0进行变异系数分析和主成分分析,Origin 2022进行相关性和聚类分析,对其商品品质与产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7个深绿线椒品种的商品品质及产量性状变异系数为6.91%~28.17%,其中,以果形指数变异系数最小,单果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单果鲜重与果纵径、鲜椒产量与干物质含量分别呈极显著相关性,果纵径与果横径、单果鲜重与果横径、干椒产量与单株挂果数、单株挂果数与果纵径、单株挂果数与单果鲜重、单果鲜重与干物质含量分别呈显著相关性。基于深绿线椒品种的9个性状,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表现评价模型,得出品种卓椒七号的综合表现最佳,其产量最高,达2410 kg/667m^(2)。聚类分析将7个线椒品种分为适合鲜加工(长辣七号、红冠303、香辣八号和湘辣17号)、既适合鲜加工又适合干加工(泰丰五号和卓椒八号)及适合绿熟期采收上市(卓椒七号)3类。【结论】7个深绿线椒品种的多样性丰富,单果鲜重、果横径、果纵径、单株挂果数是构成鲜椒产量的主要因素,单株挂果数是构成干椒产量的主要因素;卓椒七号鲜椒产量最高,适合在绿熟期采收上市;卓椒八号果形和果肉厚适中,鲜椒和干椒产量中上,是理想的加工型辣椒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深绿线椒品种 商品品质 品种评价 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椒新品种优美墨丽的选育
5
作者 张冰 高坡 +3 位作者 陈锐 王运星 史风琴 梁芳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5-188,共4页
优美墨丽是以自交系15DP091做母本、自交系15DP08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深绿皮线椒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健壮,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片深绿厚实,果实线形,青熟果深绿色,熟果红色鲜亮且不变软。顺直,肉质肥厚,辣味浓厚,坐果集中... 优美墨丽是以自交系15DP091做母本、自交系15DP08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深绿皮线椒杂交1代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健壮,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片深绿厚实,果实线形,青熟果深绿色,熟果红色鲜亮且不变软。顺直,肉质肥厚,辣味浓厚,坐果集中,坐果能力强。在河南早春保护地、秋延保护地种植,全生育期168 d,属中早熟线椒品种。始花节位9~10节。株高65 cm左右,株幅65~70 cm。果实长26~30 cm,果实宽1.5~2.0 cm,果肉厚度0.20 cm,心室数平均2.5个。辣椒素含量(w,后同)32.8 mg·kg^(-1),维生素C含量958 mg·kg^(-1),平均单果质量20 g,平均667 m^(2)产量2686.7 kg。抗疫病、炭疽病、中抗病毒病,耐低温耐弱光。适合河南各地早春、秋延保护地及福建、江苏、四川、云南、山东、海南早春、秋延保护地和露地种植。2018年12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椒 新品种 优美墨丽 杂交1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份加工型辣椒DH系苗期耐低温弱光综合评价
6
作者 王春萍 李怡斐 +5 位作者 张世才 杨小苗 段敏杰 雷开荣 黄启中 黄任中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4,共7页
以前期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创制的50份加工型辣椒DH系为试验材料,以SPAD值、F_(v)/F_(m)、根系直径、茎叶干质量、根系干质量、整株干质量和根冠比7个指标的耐低温弱光指数为评价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耐低温弱光综合... 以前期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创制的50份加工型辣椒DH系为试验材料,以SPAD值、F_(v)/F_(m)、根系直径、茎叶干质量、根系干质量、整株干质量和根冠比7个指标的耐低温弱光指数为评价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法对其进行耐低温弱光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0份DH系的耐低温弱光模糊隶属函数综合指数范围在0.20~0.76之间,聚类分析可将其分为两大类,根据耐低温弱光指数特点和模糊隶属函数综合指数可确定第Ⅱ类有7份DH系为耐低温弱光材料,即H201605-8、H201604-4-1、H201612-4-1、H201605-7、H201612-4、H201605-34和H201604-18。50份加工型辣椒DH系间耐低温弱光性差异较大,可作为相关机理研究的试验材料;筛选出的7份耐低温弱光DH系为培育适合设施栽培的优良辣椒新品种提供了材料基础,也为定向培育抗非生物逆境辣椒种质新材料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DH系 低温弱光 模糊隶属函数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赏兼用型辣椒新品种黔辣14号的选育 被引量:1
7
作者 严希 赖卫 +3 位作者 刘崇政 何磊 杨红 姜虹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3,F0002,共5页
黔辣14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1997A为母本、恢复系6-15-3C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三系杂交种。该品种始花节位24 cm,中熟,生育期180 d,果实簇生朝天,锥形,果长5.3 cm,果肩宽1.6 cm,单株结果数115个,平均单果质量5.4 g,667 m^(2)产量超过1200 kg... 黔辣14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1997A为母本、恢复系6-15-3C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三系杂交种。该品种始花节位24 cm,中熟,生育期180 d,果实簇生朝天,锥形,果长5.3 cm,果肩宽1.6 cm,单株结果数115个,平均单果质量5.4 g,667 m^(2)产量超过1200 kg,青熟果浅黄色,老熟果鲜红色,果色变化多样,观赏性强,可作为景观植物用于大田栽培或盆栽,适合贵州地区春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新品种 黔辣14号 三系杂交种 食赏兼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线链动需求的双绞龙组合式胡椒脱皮机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嘉伟 张园 +3 位作者 沈德战 赵振华 韦丽娇 陈嘉烨 《现代农业装备》 2024年第3期38-44,68,共8页
胡椒脱皮传统单机作业模式在解决机械化脱皮的同时,因工艺环节未能串联阻碍了胡椒初加工产线技术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链动加工效益,本文设计了基于产线链动需求的双绞龙组合式胡椒脱皮机,通过对双绞龙核心部件的应力应变模拟,表明其结... 胡椒脱皮传统单机作业模式在解决机械化脱皮的同时,因工艺环节未能串联阻碍了胡椒初加工产线技术的发展。为进一步提升链动加工效益,本文设计了基于产线链动需求的双绞龙组合式胡椒脱皮机,通过对双绞龙核心部件的应力应变模拟,表明其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双绞龙组合式胡椒脱皮机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稳定、高效地完成脱皮工作,符合现代工业对设备效能和可持续性的要求;试验验证结果显示:产线主输送速度在0.8~2.2 m/s,绞龙组合转速为500~700 r/min时,胡椒脱皮机的脱皮率能够稳定达到95%以上,且果核破损率小于3%。基于产线链动需求的双绞龙组合式胡椒脱皮设计模式,能够与胡椒初加工配套的其他生产设备联动,符合产业化生产趋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线链动 双绞龙组合式 胡椒脱皮机 应力仿真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水县线椒卓椒8号不同密度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袁烨 薛明超 +5 位作者 张小容 邹天英 任家烈 王静 刘琴 肖泽俊 《长江蔬菜》 2024年第4期53-56,共4页
以线椒品种卓椒8号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2021年、2022年卓椒8号在习水县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试验结果表明,窝距35 cm、2930株/667 m^(2)处理辣椒果长、果宽、单果质量等果实性状较好,单果质量较大,产量... 以线椒品种卓椒8号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2021年、2022年卓椒8号在习水县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试验结果表明,窝距35 cm、2930株/667 m^(2)处理辣椒果长、果宽、单果质量等果实性状较好,单果质量较大,产量最高。建议卓椒8号在习水县中高海拔区域种植密度以2900~3000株/667 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椒 密度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施肥对线辣椒产量、品质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48
10
作者 马文娟 同延安 +2 位作者 高义民 张树兰 孔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平衡施肥对线辣椒产量、果实品质及养分累积的影响,为线辣椒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宝鸡凤翔连续2年(2007~2008年)进行大田试验,共设NPK、PK、NK、NP及不施肥(对照)5个处理,研究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对线辣椒产量... 【目的】探讨平衡施肥对线辣椒产量、果实品质及养分累积的影响,为线辣椒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宝鸡凤翔连续2年(2007~2008年)进行大田试验,共设NPK、PK、NK、NP及不施肥(对照)5个处理,研究平衡施肥技术体系对线辣椒产量、品质和养分累积的影响。【结果】平衡施肥(NPK处理)可使线辣椒产量最高达22 001 kg/hm2,纯收益18 830元/hm2;每施入1 kg N、1 kg P2O5和1 kg K2O,线辣椒产量分别增加11,10和17kg。与NPK处理相比,PK处理使辣椒果实硝态氮与维生素C含量分别降低2.3和223 mg/kg,差异显著;NK处理使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降低51 mg/kg;NP处理使辣椒果实的硝态氮含量提高9.6 mg/kg,维生素C含量下降279mg/kg。每形成100 kg经济产量吸收的养分量为:N1.87 kg,P2O50.42 kg,K2O1.42 kg。NPK处理的线辣椒中N、P、K累积量均最高,分别为410,93和311 kg/hm2。【结论】推荐当地线辣椒N、P、K施用量分别为262,155,213.6kg/hm2,适宜的m(N)∶m(P2O5)∶m(K2O)为1∶0.59∶0.82。氮磷钾肥平衡施用才能保证线辣椒产量高、品质好、效益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辣椒 平衡施肥 品质 产量 养分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离体培养及再生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金文 范兴中 +3 位作者 王莹 王汉宁 孟亚雄 龙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93-1899,共7页
选用9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系),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基因型、外植体类型、苗龄和AgNO3等因素对外植体不定芽分化和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BA/IAA为10∶1配比下,有利于辣椒外植体的分化再生,而6-BA/IAA为3∶1配比下适... 选用9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种(系),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基因型、外植体类型、苗龄和AgNO3等因素对外植体不定芽分化和伸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BA/IAA为10∶1配比下,有利于辣椒外植体的分化再生,而6-BA/IAA为3∶1配比下适合于再生芽的伸长;不同品种辣椒的再生能力差别较大,分化率在13.3%~90.0%之间;辣椒子叶再生能力比下胚轴强,是较好的外植体材料;12~16 d苗龄的外植体分化频率较高;添加4 mg·L^-1 AgNO3可使芽分化率平均提高16.9%.通过比较,筛选出了适合于辣椒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B5(MS无机盐+B5有机成分)+5 mg·L^-1 6-BA+0.5 mg·L^-1 IAA+4 mg·L^-1 AgNO3,芽伸长培养基为MB5+3 mg·L^-1 6-BA+1 mg·L^-1 IAA+2 mg·L^-1 GA3+4 mg·L^-1 AgNO3,生根培养基为1/2 MS+0.2 mg·L^-1 IAA+0.1 mg·L^-1 N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品种(系) 外植体 培养基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诱变在甜椒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2
作者 邓立平 郭亚华 +3 位作者 张军民 毕宏文 蒋兴村 李金国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25-131,共7页
将甜椒干种子搭载于科学返地卫星上,种子在空间特殊条件下运行.返回陆地后,测定种子发芽率、幼苗同工酶及后代植物学性状、抗性、产量,进行果实营养分析,叶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等,均出现了变异,在后代得以表现.经多代选育,获得优... 将甜椒干种子搭载于科学返地卫星上,种子在空间特殊条件下运行.返回陆地后,测定种子发芽率、幼苗同工酶及后代植物学性状、抗性、产量,进行果实营养分析,叶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等,均出现了变异,在后代得以表现.经多代选育,获得优良甜椒新品系“卫星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甜椒 变异 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对线辣椒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特性和色泽的影响 被引量:43
13
作者 张茜 肖红伟 +3 位作者 杨旭海 白竣文 娄正 高振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6-281,共6页
该文利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技术干燥线辣椒,主要探讨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线辣椒干燥特性和色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对线辣椒的干燥特性和色泽有重要的影响。采用扎洞预处理可以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速率,能够减少红色素的损失,... 该文利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技术干燥线辣椒,主要探讨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线辣椒干燥特性和色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预处理对线辣椒的干燥特性和色泽有重要的影响。采用扎洞预处理可以缩短干燥时间,提高干燥速率,能够减少红色素的损失,并能减少褐变;90℃热水烫漂3 min预处理能起到护色的作用;但热风温度较高时,会延长干燥时间;110℃过热蒸汽烫漂3 min预处理能起到防止褐变的作用。经过预处理后的线辣椒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过程中始终处于降速干燥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干燥 色泽 线辣椒 气体射流冲击干燥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线辣椒叶片渗透调节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杜磊 赵尊练 +3 位作者 巩振辉 郭建伟 牛哲辉 郭永青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8-190,198,共4页
以线辣椒"2号"、"6号"、"L14"品系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于定植20 d(缓苗结束)后进行5个水分梯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即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45%、55%、65%、75%、85%(CK),于处理20天后的开花坐果期间测定不... 以线辣椒"2号"、"6号"、"L14"品系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于定植20 d(缓苗结束)后进行5个水分梯度的干旱胁迫处理,即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45%、55%、65%、75%、85%(CK),于处理20天后的开花坐果期间测定不同水分胁迫下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分析土壤相对含水量对线辣椒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3个品系叶片内细胞膜相对透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逐步上升,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5%的处理下,2号、6号、L14的细胞膜透性分别为对照的1.38、1.47和1.35倍,脯氨酸含量分别为对照的2.00、1.47和2.00倍,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67、1.35和3.70倍。说明线辣椒可以通过渗透调节作用来适应干旱逆境。L14在水分胁迫下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的程度较低,渗透调节和耐旱能力较强;6号品系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与抵御能力相对较弱,2号品系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辣椒 水分胁迫 渗透调节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甜椒)雄性不育系13733A、1592A、1442A的特征与形态解剖 被引量:11
15
作者 魏佑营 王秀峰 +4 位作者 魏秉培 杨建平 邵传东 左星海 王金栋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3,共5页
1995年在辣椒田中发现雄性不育株 ,用不同果型的品种 ,分别进行测交 ,连续回交和父本株自交 ,育成了灯笼型、羊角型、牛角型等不同类型的 3个雄性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不育系的长势、株幅、分枝明显强于可育株。各不育系的雌蕊功能正... 1995年在辣椒田中发现雄性不育株 ,用不同果型的品种 ,分别进行测交 ,连续回交和父本株自交 ,育成了灯笼型、羊角型、牛角型等不同类型的 3个雄性不育系和相应的保持系。不育系的长势、株幅、分枝明显强于可育株。各不育系的雌蕊功能正常 ,花药瘦小 ,干瘪 ,个别花药虽与保持系相似 ,但无粉粒或极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甜椒 雄性不育系 13733A 1592A 1442A 形态解剖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辣椒等受体作物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杨广君 赵尊练 +2 位作者 巩振辉 赵海燕 梁丽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6-152,157,共8页
【目的】解决线辣椒的连作障碍及建立合理的复合群体结构。【方法】在实验室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陕椒2006"一株1 h根系分泌物(以下称低浓度)和一株4 h根系分泌物(以下称高浓度)对线辣椒、青椒、番茄、茄子和小麦种子发芽及... 【目的】解决线辣椒的连作障碍及建立合理的复合群体结构。【方法】在实验室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陕椒2006"一株1 h根系分泌物(以下称低浓度)和一株4 h根系分泌物(以下称高浓度)对线辣椒、青椒、番茄、茄子和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发育(分别测根长、芽长、茎粗、侧根数、根系活力、根冠比、POD、SOD和CAT的值)的化感效应(以蒸馏水为对照)。【结果】"陕椒2006"的低浓度根系分泌物对3个线辣椒品种(系)"L26"、"L25"和"陕椒2003"的发芽率、茎粗、侧根数、根冠比、POD、SOD、CAT、根系活力均有促进作用,对芽长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根系分泌物对3个线辣椒品种(系)"L26"、"L25"和"陕椒2003"的发芽率、茎粗、侧根数、根冠比、POD、SOD、CAT均有抑制作用,对根长、芽长、根系活力则无明显影响。"陕椒2006"的根系分泌物无论高浓度还是低浓度处理,均促进番茄根长和芽长的生长,且降低番茄侧根数和根冠比。"陕椒2006"的低浓度和高浓度根系分泌物,均对茄子的芽长和茎粗生长有促进作用,对其侧根数和根冠比有降低作用。"陕椒2006"的根系分泌物对小麦整体上表现出低促高抑的作用。【结论】随着"陕椒2006"根系分泌物浓度增大,对大部分受体作物的抑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辣椒 根系分泌物 连作障碍 化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线椒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NaCl的耐受性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秦娟 罗光香 +2 位作者 李亭 李元兵 胡廷章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28,31,共6页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线椒王和超级集结王2种线椒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2种线椒的的耐盐碱能力。在NaCl处理情况下,测定线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根长、株高和鲜重。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对...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线椒王和超级集结王2种线椒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2种线椒的的耐盐碱能力。在NaCl处理情况下,测定线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根长、株高和鲜重。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对2种线椒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则有抑制作用。线椒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在150mmol/L NaCl处理下最高,而活力指数在100mmol/L NaCl处理下最高。超级集结王的发芽指标都在50mmol/L NaCl处理下最高。2种线椒幼苗在低NaCl浓度时(≤100mmol/L)生长状态都较好,进一步提高盐浓度到150mmol/L时,对线椒王生长几乎没有影响,而超级集结王的生长状态明显变差。说明线椒王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比超级集结王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椒 盐胁迫 种子 幼苗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湘辣2号的选育 被引量:12
18
作者 邹学校 周群初 +5 位作者 戴雄泽 马艳青 李雪峰 张竹青 刘荣云 陈文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31,共3页
湘辣2号的母本9704A是从鲜食品种21号牛角椒中发现的不育株育成的胞质雄性不育系,父本8001是从湖南地方干椒品种中选育的优良自交系.该品种中熟,从定植到采收红椒约68d(天).坐果率高,采收期长.果实牛角形,果面光滑,商品成熟果为深绿色,... 湘辣2号的母本9704A是从鲜食品种21号牛角椒中发现的不育株育成的胞质雄性不育系,父本8001是从湖南地方干椒品种中选育的优良自交系.该品种中熟,从定植到采收红椒约68d(天).坐果率高,采收期长.果实牛角形,果面光滑,商品成熟果为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味辣,风味好,鲜食或加工兼用.一般每667m2产鲜椒1700~2500kg,产干椒300~350 kg.较抗疫病、炭疽病、疮痂病和病毒病,耐高温干旱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系 湘辣2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定植密度对线辣椒根系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胡建超 赵尊练 +4 位作者 郭长美 聂伟燕 史联联 徐乃林 郭建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7-322,共6页
为了研究线辣椒不同定植密度对其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索线辣椒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和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本试验以线辣椒品种"多娇"为试材,设置3个不同的密度处理,即处理Ⅰ(49 500株/hm2)、处理Ⅱ(67 500株/hm2)、处理... 为了研究线辣椒不同定植密度对其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索线辣椒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和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本试验以线辣椒品种"多娇"为试材,设置3个不同的密度处理,即处理Ⅰ(49 500株/hm2)、处理Ⅱ(67 500株/hm2)、处理Ⅲ(85500株/hm2),采用大田挖掘法测定线辣椒根系的主要形态指标、根系活力及其物质积累。结果表明:线辣椒单株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单株根尖数均与定植密度呈负相关,在植后第80天除根尖数外,上述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根鲜重、根干重、冠鲜重、冠干重与定植密度呈负相关,在植后第60天上述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试验观察期间,各处理根冠比差异不显著,根冠比随生长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线辣椒根系生长相对超前于地上部分。根系活力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处理Ⅲ根系活力比处理Ⅰ低3.52%,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随着定植密度增加,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鲜重、干重)逐渐降低,处理Ⅰ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鲜重、干重)分别比处理Ⅱ高出1.92%、2.05%和1.07%,比处理Ⅲ高出20.27%、28.24%和26.9%。在小区产量方面,处理Ⅱ最高,为67.86 kg,处理Ⅲ次之,处理Ⅰ最低。处理Ⅰ与处理Ⅱ、处理Ⅲ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辣椒 栽培密度 根系形态 根系活力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小孢子发育的显微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罗双霞 范妍芹 +3 位作者 申书兴 陈雪平 刘云 严立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03,共5页
以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不育株与可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花药和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未见异常,败育发生在四分小孢子形成之后。导致小孢子败育的原因与... 以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不育株与可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花药和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未见异常,败育发生在四分小孢子形成之后。导致小孢子败育的原因与四分体胼胝质壁不适时解体和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延迟解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椒 核型雄性不育 小孢子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