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家庄集水廊道工程运行效果评估及模拟
1
作者 惠建伟 郝龙 +2 位作者 王伟 郝志鹏 陈亮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48,共7页
随着气候变化和用水需求的增加,集水廊道技术已以多种形式广泛应用于缺水地区和农村供水工程,但目前仍缺乏对其水量与水质运行效果以及使用寿命的系统研究。为此,基于石家庄集水廊道工程的物理模拟试验和现场监测数据,构建曲线回归-HYD... 随着气候变化和用水需求的增加,集水廊道技术已以多种形式广泛应用于缺水地区和农村供水工程,但目前仍缺乏对其水量与水质运行效果以及使用寿命的系统研究。为此,基于石家庄集水廊道工程的物理模拟试验和现场监测数据,构建曲线回归-HYDRUS耦合的模拟模型,用于分析集水廊道的出水量和水质变化,并评估其运行寿命。结果表明:在上游水库持续下泄条件下,最高抽水量为4000 m 3/h时,集水廊道内的水位不会持续下降;而当上游水库停止下泄时,抽水将导致集水廊道内水位持续下降;集水廊道的运行寿命与进水浊度呈对数关系,根据上游河水的平均浊度(21.79 NTU)、最小浊度(1.79 NTU)和最大浊度(3384.52 NTU)计算得出,其运行寿命平均为33 a,最长为46 a,最短为6 a;集水廊道的出水浊度均低于目标值(<100 NTU),且在运行过程中出水浊度持续降低,出水量也会随运行时间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水廊道 水量 水质 曲线回归 HYDRUS 浊度 石家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质-域-流-生”的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综合评价
2
作者 杨钦 胡鹏 +4 位作者 王建华 刘欢 曾庆慧 杨泽凡 闫龙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2,共9页
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问题,依据水资源协同保护的内涵,构建了基于“量-质-域-流-生”的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水... 针对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矛盾突出、水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问题,依据水资源协同保护的内涵,构建了基于“量-质-域-流-生”的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协同保护状态得分分别为59.6、46.1和56.8,均低于全国水平的64.8,水资源保护工作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评价结果识别了京津冀水资源协同保护现状中的薄弱环节,发现各维度的评价结果较全国水平均存在一定差距,其中水量维度评价得分差距较大,水资源短缺矛盾最突出;有效解决生态基流被挤占、地下水采补不平衡等问题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协同保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协同保护 水生态系统受损 “量-质-域-流-生”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LPSO的水量水质模型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3
作者 朱沈涛 杨帆 +3 位作者 柳杨 范子武 乌景秀 李子祥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66,共13页
【目的】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中参数多、维数高,模型参数反演难度大,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单参数和多参数不同反演方式等对参数反演精度影响需开展深入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Fast Comprehensive Learning Partic... 【目的】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中参数多、维数高,模型参数反演难度大,优化目标函数选取、单参数和多参数不同反演方式等对参数反演精度影响需开展深入分析。【方法】提出基于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Fast Comprehensive Learn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FCLPSO)的水量水质模型参数反演方法,设计参数反演数值试验,采用LH-OAT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对7种模型性能评价指标进行目标函数优选,并分析模型单参数和多参数反演结果并分析不同反演方式的差异性。【结果】结果显示:NSE∗作为目标函数敏感度最高;不同类型参数均具有较高精度,单参数反演平均相对误差(MRE)为5.2%、变差系数(CV)为7.2%,多参数反演结果MRE为13.5%、CV为14%;多参数反演中水动力指标反演结果优于水质指标反演结果,多参数“分层反演”方式优于“同时反演”方式。【结论】结果表明:该模型参数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有助于提升复杂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参数估计时效性与准确性,为复杂河网数值模拟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模型 参数反演 快速综合粒子群优化算法 目标函数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驱动的太湖流域抗咸保供“四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娟 林荷娟 薛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太湖流域2022年遭遇罕见的高温干旱,上海市陈行水库遭遇严重咸潮入侵威胁。利用太湖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驱动流域一维河网与太湖二维湖流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与来水组成模型,实现了流域、区域、城镇不同空间尺度,江河湖库海多种要素,... 太湖流域2022年遭遇罕见的高温干旱,上海市陈行水库遭遇严重咸潮入侵威胁。利用太湖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驱动流域一维河网与太湖二维湖流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与来水组成模型,实现了流域、区域、城镇不同空间尺度,江河湖库海多种要素,水闸、泵站等工程不同调度下的水位、流量、来水组成快速预测预报和一体化风险预警,并将成果应用于陈行水库应急补水线路规划工作中。应用结果表明:基于60多套从太湖流域河网向上海市陈行水库周边河网应急补水线路的预演方案,提出北一线、北二线、南线补水方案,其中北一线补水方案效率更高,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解决了陈行水库仅能维持5 d的供水困难。研究成果可为强化流域与区域多目标统筹调度、全力保障流域供水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咸保供 预报调度一体化 水量水质耦合模型 来水组成模型 陈行水库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的南涑河水资源调度模拟分析
5
作者 侯祥东 赵香玲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35,共7页
南涑河是淮河流域一条重要的城市河流,对其开展水质水量研究并通过合理调度改善水环境,对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主要污染物COD、NH_(3)-N为水环境评价指标,基于MIKE1... 南涑河是淮河流域一条重要的城市河流,对其开展水质水量研究并通过合理调度改善水环境,对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提高当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涑河流域为研究区域,以主要污染物COD、NH_(3)-N为水环境评价指标,基于MIKE11软件构建一维水质水量耦合模型,分析汛期、非汛期水环境容量的动态变化及不同调度方案下南涑河的水质变化,寻找最佳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南涑河的主要污染物COD、NH_(3)-N浓度在Ⅰ—Ⅴ类之间波动,汛期水质发生显著恶化,COD、NH_(3)-N的水环境容量在汛期达到峰值。基于控制支流污水汇入和增大干流流量的水质改善方法共提出7种调度方案。对比发现藕蒲沟支流汇入是干流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推荐改善水质的最佳调度方案为增大干流流量并关闭藕蒲沟支流的闸阀,阻止污染物汇入干流。构建的一维水质水量耦合模型符合南涑河的实际情况,能够用于南涑河水环境研究,提出的调度方案可切实有效改善南涑河水质,保障水生态环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调度 水质水量耦合模型 MIKE11 水环境容量 生态调度 南涑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量-质-域-流-生”全要素保护体系架构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建华 刘欢 胡鹏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58,共8页
水资源保护是关乎民生福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水资源保护亟需向流域化、系统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研究基于对水资源系统多维属性功能的解析,从流域整体视角剖析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 水资源保护是关乎民生福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水资源保护亟需向流域化、系统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研究基于对水资源系统多维属性功能的解析,从流域整体视角剖析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的干扰特征,提出了水资源“量-质-域-流-生”全要素保护策略,明确了水资源全要素保护的概念、内涵及体系架构。进一步,从服务于我国水资源管理实践角度,提出了以“退水还河、退污还清、退地还盆、退堵还疏、退渔还生”为核心的水资源全要素保护策略,明确了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的水资源保护核心要点。最后,从政策法规、制度建设、监管体系等提出了推进我国水资源全要素保护的对策与措施。研究成果是对传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有益发展,为新时期国家治水实践提供了有力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量-质-域-流-生 全要素 体系架构 策略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地区差异与动态演进 被引量:5
7
作者 田宇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水资源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基于水质水量耦合的视角,利用中国除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地区差异及来源,并探究其时空演化规律。... 水资源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基于水质水量耦合的视角,利用中国除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地区差异及来源,并探究其时空演化规律。从区域差异特征看,全国及四大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利用水平依次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总体呈现“自西向东不断先上升后略有下降,自南向北先上升后下降”的分布趋势;从变动情况看,绝对差异呈缩小的趋势,差异主要由地区间差异贡献,贡献率为53.72%;部分西部省区市拉低了整体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邻居”水平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水量耦合 综合利用水平 地区差异 分布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问题分析及管控建议 被引量:7
8
作者 马怡斋 王海燕 +4 位作者 武亚凤 乔肖翠 李雪 何江涛 刘琰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0,共9页
黄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如何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实现煤矿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成为该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黄河流域煤矿矿井水的涌水量分布不均,呈南多北少的特征,且水质具有高矿化度、碱性或弱碱性... 黄河流域煤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如何在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实现煤矿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成为该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黄河流域煤矿矿井水的涌水量分布不均,呈南多北少的特征,且水质具有高矿化度、碱性或弱碱性以及高氟化物的特点.结合当前煤矿矿井水主要的综合利用途径,在总结国内外煤矿矿井水排放管控要求的基础上,识别当前制约我国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的原因包括外排受较多制约,缺少供水需求,缺少对水质标准、技术规范和政策监管的改善,处理过程中缺乏技术规范化指导以及缺乏鼓励矿井水综合利用的措施等.针对以上问题,从实事求是地制订煤矿矿井水外排的管理要求、科学制订基于不同利用途径的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水质标准、加强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的推荐和引导以及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等方面,提出提高黄河流域煤矿矿井水综合利用率的建议,以期为合理利用水资源、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矿井水 水质水量特征 综合利用 排放要求 管控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格局汇水单元法与城区水量水质模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木子 陈学凯 +3 位作者 刘晓波 董飞 任俊旭 张玉林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9,共15页
景观多样性有助于提高城市韧性,但其可能带来的透水斑块破碎化和廊道连通度的改变,会影响城区非点源污染的产生输移特性。传统对非点源污染的定量评估忽略了汇水单元内部景观格局(形状、比例和空间配置)对物质输移的影响,是导致模拟精... 景观多样性有助于提高城市韧性,但其可能带来的透水斑块破碎化和廊道连通度的改变,会影响城区非点源污染的产生输移特性。传统对非点源污染的定量评估忽略了汇水单元内部景观格局(形状、比例和空间配置)对物质输移的影响,是导致模拟精度偏低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结合遥感影像和城市景观格局分布特征,构建了基于景观格局的汇水单元划分方法(景观格局法)。采用SWMM模型,以巢湖一级支流十五里河为对象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实测数据进行验证,采用景观格局法模拟各项指标(水量、COD、TP和NH 3-N)的纳什效率系数(NSE)均大于0.7,结果可靠;(2)与传统方法(泰森多边形划分汇水单元)相比,水量模拟精度(以NSE计)提高8%,水质模拟精度提高6%;(3)与泰森多边形法相比,景观格局法计算的入河总水量和污染总负荷较低,且污染物浓度峰值滞后;(4)景观格局法通过改变汇水单元之间的水力联系,模拟出污染物冲刷减弱,初期雨水冲刷效应降低,且随着重现期的加大,降低初期雨水冲刷强度的效果越明显,表明一定程度上景观类型多样化有助于缓解瞬时高强度污染影响。本研究构建的方法充分考虑了城市斑块内部的景观格局分布特征和水力联系,可为城区面源污染输出控制提供新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建成区 景观格局 模拟 水量 水质 SW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量-水质-生态需水综合视角下黄河流域水稀缺评估 被引量:5
10
作者 陆中桂 康哲 +1 位作者 李巍 黄明辉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1,共9页
基于水足迹方法从水量水质生态需水综合视角下对黄河流域的水稀缺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21年黄河流域的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分别为526.5亿m^(3)和3056.2亿m^(3);仅考虑水量和生态需水时,黄河流域的缺水压力较小,其中85.4%的地级市为低缺... 基于水足迹方法从水量水质生态需水综合视角下对黄河流域的水稀缺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21年黄河流域的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分别为526.5亿m^(3)和3056.2亿m^(3);仅考虑水量和生态需水时,黄河流域的缺水压力较小,其中85.4%的地级市为低缺水压力,仅10.1%的地级市处于极端缺水压力;纳入水质因素后,仅15.7%的地级市为低缺水压力,而64.0%的地级市处于极端缺水压力,水质因素显著加剧了流域的缺水压力。建议协同推进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广节水技术和水资源循环利用,重点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强化农业污染治理,以缓解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限制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水质生态需水 蓝水足迹 灰水足迹 水稀缺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CASS污水站升级改造倒置AAO工艺设计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文怡 包云 +3 位作者 王丽蓉 马红艳 蒋晨 李天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199,共8页
循环活性污泥技术(CASS)工艺应用广泛但出水氮磷超标风险大,尤其针对以“早中晚排放高峰水质水量差异性大”为典型特征的高校污水,更难达标排放,普遍面临升级改造问题。以某独立学院2200 m^(3)/d的CASS污水处理站升级为例,仅通过四步原... 循环活性污泥技术(CASS)工艺应用广泛但出水氮磷超标风险大,尤其针对以“早中晚排放高峰水质水量差异性大”为典型特征的高校污水,更难达标排放,普遍面临升级改造问题。以某独立学院2200 m^(3)/d的CASS污水处理站升级为例,仅通过四步原位改造:1)加装旋流推进器强化调节池竖向混合;2)切割连通1~3#CASS预反应池打造成折流厌氧池;3)增加挂膜实现1~2#CASS主反应池好氧生化负荷提升;4)3∶2分隔3#CASS主反应池构建缺氧池与二沉池,成功将CASS升级改造为改良型倒置AAO工艺。同时配套“混凝+纤维过滤”三级处理单元,在仅投资120万元的情况下,有效克服了高校水质波动的影响,极大地提升了工艺脱氮除磷性能,具有较好的经济优势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污水 循环活性污泥技术 水质水量波动 原位改造 倒置AAO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生态补水量质综合保障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研究
12
作者 常彤炎 周灵 +3 位作者 金永亮 郑文波 孙世友 孙文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4-781,共8页
在天然水资源衰减严重流域,河湖系统生态补水已经成为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提升河-湖系统生态补水的科学性为目标,以白洋淀为例设计并研发了集成监测-模拟模式的白洋淀上游河流生态补水量质综合保障决策支持系统平... 在天然水资源衰减严重流域,河湖系统生态补水已经成为湖泊水生态系统修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提升河-湖系统生态补水的科学性为目标,以白洋淀为例设计并研发了集成监测-模拟模式的白洋淀上游河流生态补水量质综合保障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系统平台涵盖了基础地理信息查询、地表-地下水量水质实时动态监测、上游河流补水河道水量水质耦合模拟、基于水量平衡模型的白洋淀水位预测,以及生态补水与水污染防治综合管控方案库等核心功能.该系统可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科学高效制定白洋淀生态补水水量与水质综合保障方案提供决策支持,并为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环境与水利领域决策支持平台研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生态补水 水量水质耦合模拟 水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耦合视角下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效应
13
作者 隋雯霞 郭延辉 张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423-9433,共11页
探究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消耗特征及耦合压力对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聚焦资源数量及质量,研究核算了2019年山东省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基于空间耦合视角评估分析了水土资源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探究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消耗特征及耦合压力对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聚焦资源数量及质量,研究核算了2019年山东省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基于空间耦合视角评估分析了水土资源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全省尺度上设施蔬菜的蓝水足迹平均值为0.08 m^(3)/kg、灰水足迹平均值0.03 m^(3)/kg,设施蔬菜分布受地势影响明显,土壤质量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设施蔬菜生产水土资源压力耦合协调度属于轻度失调型,平均耦合协调度为0.40,普遍存在水土资源压力的错配情况。(3)除资源禀赋外,社会经济和农资投入也会显著影响设施蔬菜生产水土资源压力的耦合协调程度,且设施蔬菜生产水土资源压力的耦合协调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可为资源压力的综合评估提供新视角,为设施蔬菜生产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水土资源 资源数量 资源质量 耦合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湖主要入湖河流克鲁伦河丰水期污染物通量(2010—2014)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卫平 陈阿辉 +4 位作者 于玲红 杨文焕 殷震育 杨培峰 焦丽燕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1-286,共6页
为控制呼伦湖的水体恶化趋势,利用2010-2014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首次对呼伦湖的主要入湖河流——克鲁伦河丰水期(6-8月)氨氮、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的入湖通量进行详细研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通过等标污染负荷... 为控制呼伦湖的水体恶化趋势,利用2010-2014年的水质监测数据首次对呼伦湖的主要入湖河流——克鲁伦河丰水期(6-8月)氨氮、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等污染物的入湖通量进行详细研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通过等标污染负荷确定入湖口的首要污染物,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水质、水量、污染物通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克鲁伦河入湖口水体受总氮与化学需氧量污染较为严重,均处于V类或劣V类水平,总磷浓度整体处于Ⅲ~Ⅳ类水平.污染物入湖通量有逐年递增之势,2014年稍有下降,总氮的等标污染负荷最高,为入湖口的主要污染物.入湖口水质与水量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水量是影响污染物入湖通量的关键因子,而入湖水质则是影响入湖通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控制总氮及化学需氧量的入湖通量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合理控制放牧、将村镇的污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是减轻河湖水体污染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湖 克鲁伦河 水质 水量 污染物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权交易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春晖 孙炼 +3 位作者 张楠 王烜 蔡宴朋 徐萌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7-316,共10页
在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区域水资源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水权交易作为解决当今世界严峻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已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实践。水权交易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配置,对水生态和水环境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然而关于水权交易对生态... 在经济社会发展受到区域水资源总量限制的情况下,水权交易作为解决当今世界严峻水资源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已在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的实践。水权交易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配置,对水生态和水环境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然而关于水权交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尚未有系统的梳理。总结了水权交易对水资源系统影响研究的主要发展历程,着重论述了水权交易对水资源系统影响的4个重点研究方面:可交易生态环境水权的研究、水权交易对水量、水生态、水环境影响的研究。未来应当加强水权交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进一步提升水权交易对水质、地下水、退水、陆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明确不同交易类型的不同影响,还应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权交易 生态环境水权 水量 水质 水生态 生态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灌溉农业的发展对黄河水量和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于涛 何大伟 陈静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64-668,共5页
通过对黄河流域一些主要站点近几十年来的水质、水文数据的分析研究,从灌溉农业的发展和水库修建等方面探讨了这些人类活动对黄河水量和水质的影响。分析认为,农业用水量的急剧上升是导致下游水量减少和断流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黄河水... 通过对黄河流域一些主要站点近几十年来的水质、水文数据的分析研究,从灌溉农业的发展和水库修建等方面探讨了这些人类活动对黄河水量和水质的影响。分析认为,农业用水量的急剧上升是导致下游水量减少和断流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黄河水总离子浓度上升的重要原因;水库的修建也加剧了黄河水质的“浓化趋势”。因此推行节水农业,加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灌溉农业 黄河水量 水质 影响因素 节水农业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体系 被引量:22
17
作者 朱党生 张建永 +1 位作者 史晓新 尹炜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5期28-31,38,共5页
针对新时期我国水资源保护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回顾以往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及存在问题。扩展水资源保护的内涵,提出基于水质、水量、水生态并重的现代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体系,明确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措施体系,提出亟须... 针对新时期我国水资源保护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回顾以往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及存在问题。扩展水资源保护的内涵,提出基于水质、水量、水生态并重的现代水资源保护规划技术体系,明确规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措施体系,提出亟须开展的关键技术研究,对指导和完善我国各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水量 水生态 水资源保护 规划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11的白莲泾区域水量水质模型研究 被引量:54
18
作者 黄琳煜 聂秋月 +2 位作者 周全 孟钲秀 张邢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24,共4页
为保障世博园区水安全、研究河网水力要素的时空变化过程及感潮河网水动力变化特性,应用MIKE11水环境模型软件,构建并改善了白莲泾区域水量(水文、水动力学)水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重新率定、验证,所得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应用模型... 为保障世博园区水安全、研究河网水力要素的时空变化过程及感潮河网水动力变化特性,应用MIKE11水环境模型软件,构建并改善了白莲泾区域水量(水文、水动力学)水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重新率定、验证,所得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应用模型模拟了"6.29大雨"白莲泾区域的河道水量水质,提供了最优的泵闸联动调水方案。可为制定、优化调水方案和建立水资源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博 白莲泾 水量水质模型 MIKE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中游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刘玉年 施勇 +1 位作者 程绪水 栾震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7-183,共7页
针对淮河中游的特点,建立了一个能适应水系密布、河网交错、水库闸坝众多、相互制约等复杂水流条件和防污调度要求的一、二维水量水质耦合的非恒定流模型。采用1999年和2004年淮河中游的联防调度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检验的结果表明... 针对淮河中游的特点,建立了一个能适应水系密布、河网交错、水库闸坝众多、相互制约等复杂水流条件和防污调度要求的一、二维水量水质耦合的非恒定流模型。采用1999年和2004年淮河中游的联防调度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和检验的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准确客观地描述淮河中游洪水、污染物的运动规律,预测和评价各种调度方案的改善水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水量模型 水质模型 联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补水的水环境改善效果评价体系 被引量:20
20
作者 邢梦雅 陈星 +3 位作者 周锷 向龙 金辉 朱丽丽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1期64-66,85,共4页
在分析生态补水对水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从水文、水力、水质角度提出改善效果评价体系,具体的评价指标包括生态补水量系数、重要节点补水效率、换水周期变化率、区域水质改善度;以常熟市生态补水试验为例,分析评估了生态补水对水环境的改... 在分析生态补水对水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从水文、水力、水质角度提出改善效果评价体系,具体的评价指标包括生态补水量系数、重要节点补水效率、换水周期变化率、区域水质改善度;以常熟市生态补水试验为例,分析评估了生态补水对水环境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能够为优化生态补水方案提供定量化基础,同时指导不同连通调水模拟方案间的优选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水量 水环境 生态补水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