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Square-wave Pulse Rotation Modulation Strategy for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 被引量:9
1
作者 YANG Xiaofeng LIN Zhiqin ZHENG Trillion Q YOU Xiaojie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I0006-I0006,共1页
悬浮直流电容电压的均衡问题是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关键问题之一。提出一种可实现MMC直流电容电压平衡的方波脉冲循环调制(square-wave pulse rotation modulation,SWPRM)策略,在保证合成的... 悬浮直流电容电压的均衡问题是模块组合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关键问题之一。提出一种可实现MMC直流电容电压平衡的方波脉冲循环调制(square-wave pulse rotation modulation,SWPRM)策略,在保证合成的阶梯波输出波形不变的前提下,根据MMC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传统方波脉冲列进行脉冲优化,并按照一定的次序和切换周期进行循环和判断反相调整,获得的循环方波脉冲列作为最终驱动脉冲用于实现对MMC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波脉冲循环调制策略无需任何电容电压控制措施,在较低开关频率下,实现了MMC各功率单元间有功能量的平均分配和直流电容电压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策略 方波脉冲 多电平变流器 模块化 旋转 直流电容器 多电平变换器 平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tightly coupled rotational SINS/CNS integrated navigation method for aircraft 被引量:7
2
作者 NING Xiaolin YUAN Weiping LIU Yanh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4期770-782,共13页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INS)/celestial navigation system(CNS)integrated navigation is widely used to achieve long-time and high-precision autonomous navigation for aircraft.In general,SINS/CNS integrated...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INS)/celestial navigation system(CNS)integrated navigation is widely used to achieve long-time and high-precision autonomous navigation for aircraft.In general,SINS/CNS integrated navig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integrated modes:loosely coupl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and tightly coupled integrated navigation.Because the loosely coupled SINS/CNS integrated system is only available in the condition of at least three stars,the latter one is becoming a research hotspot.One major challenge of SINS/CNS integrated navigation is obtaining a high-precision horizon reference.To solve this problem,an innovative tightly coupled rotational SINS/CNS integrated navigation method is proposed.In this method,the rotational SINS error equation in the navigation frame is used as the state model,and the starlight vector and star altitude are used as measurements.Semi-physical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to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integrated method.Results show that this tightly coupled rotational SINS/CNS method has the best navigation accuracy compared with SINS,rotational SINS,and traditional tightly coupled SINS/CNS integrated navig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estial NAVIGATION system(CNS) rotation modulation technology rotationAL STRAPDOW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INS) rotationAL SINS/CNS integrated NAVIG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fied Omega-K algorithm for processing helicopter-borne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form rotat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ata 被引量:2
3
作者 Dong Li Guisheng Liao +1 位作者 Yong Liao Lisheng Y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3期476-485,共10页
With appropriate geometry configuration, helicopter- borne rotat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ROSAR) can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mono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on forward-looking imaging. With ... With appropriate geometry configuration, helicopter- borne rotat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ROSAR) can break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mono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on forward-looking imaging. With this capability, ROSAR has extensiv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such as self-navigation and self-landing. Moreover, it has many advantages if combined with the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CW) technology. A novel geometric configuration and an imaging algorithm for helicopter-borne FMCW-ROSAR are proposed. Firstly, by per- forming the equivalent phase center principle, the separated trans- mitting and receiving antenna system is equalized to the case of system configuration with antenna for both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Based on this, the accurate two-dimensional spectrum is obtained and the Doppler frequency shift effect in- duced by the continuous motion of the platform during the long pulse duration is compensated. Next, the impacts of the velocity approximation error on the imaging algorithm are analyzed in de- tail, and the system parameters selection and resolution analysis are presented. The well-focused SAR image is then obtained by using the improved Omega-K algorithm incorporating the accurate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the velocity approximation error. FJnally, correctness of the analysi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 gorithm are demonstrated through simul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opter-borne rotating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ROSA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CW) improved Omega-K algorithm two-dimensional spectr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下文空间感知的遥感图像旋转目标检测 被引量:2
4
作者 雷帮军 朱涵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5,共7页
遥感图像处理旋转目标检测任务存在尺度变化大、背景复杂、目标方向任意的特点,给自动目标检测带来了挑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YOLOv5s检测器,提出了基于上下文空间感知的旋转目标检测框架。首先,设计了上下文空间感知模块(CSPM)构造主... 遥感图像处理旋转目标检测任务存在尺度变化大、背景复杂、目标方向任意的特点,给自动目标检测带来了挑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YOLOv5s检测器,提出了基于上下文空间感知的旋转目标检测框架。首先,设计了上下文空间感知模块(CSPM)构造主干网络,获取更全面的局部上下文信息与全局空间感知信息,解决网络模型对多尺度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其次,在特征融合部分引入无参数注意力机制SimAM,基于神经元抑制原理自适应融合重要信息,解决模型在复杂背景下的误检和漏检问题;最后,增加角度参数回归旋转目标方向,解决任意方向目标回归的问题,同时采用GWDL(Gaussian Wasserstein Distance Loss)计算旋转框损失,参数联合优化,提升检测精度。提出的目标检测算法在HRSC2016数据集上的Recall、Precision和mAP_(50)分别达到了0.955、0.916、0.904,具有最优的检测效果,同时检测速度达到了140.8帧/s,具有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上下文模块 注意力机制 旋转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旋光检测的高频率小延迟量弹光调制器设计
5
作者 吕健宁 张瑞 +3 位作者 薛鹏 郭浩杰 徐承雨 王志斌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6-681,共6页
针对弹光调制器(photoelastic modulator,PEM)在高精度旋光检测中对小延迟量测量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旋光检测高频小延迟PEM方案。通过COMSOL(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模拟驻波模式下的谐振频率在120 kHz附近的PEM,进行振动模态分... 针对弹光调制器(photoelastic modulator,PEM)在高精度旋光检测中对小延迟量测量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旋光检测高频小延迟PEM方案。通过COMSOL(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仿真模拟驻波模式下的谐振频率在120 kHz附近的PEM,进行振动模态分析和尺寸确定,并设计加工高频小延迟PEM样品。对PEM样品进行实验验证,通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提取出1~4倍频信号幅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实现了小延迟PEM相位延迟幅值的自动计算以及待测旋光角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系统的高频小延迟PEM频率达120.32 kHz,相位延迟幅值平均值为0.11 rad,重复性为0.000 7,相位延迟幅值较传统单PEM减小2.9倍,对微弱高精度旋光检测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光调制 高频率 小延迟量 旋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盲区三轴矢量原子磁力仪的研制
6
作者 缪培贤 刘志栋 +4 位作者 陈大勇 史彦超 杨世宇 蔡志伟 杨旭红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8-578,共11页
为了降低三轴矢量原子磁力仪对运动平台姿态控制范围的要求,在磁场旋转调制法矢量原子磁力仪技术方案中选用测量盲区较小的标量抽运-检测型原子磁力仪,有效降低三轴矢量原子磁力仪的测量盲区,使其有潜力应用于可驻停或缓慢运动的平台。... 为了降低三轴矢量原子磁力仪对运动平台姿态控制范围的要求,在磁场旋转调制法矢量原子磁力仪技术方案中选用测量盲区较小的标量抽运-检测型原子磁力仪,有效降低三轴矢量原子磁力仪的测量盲区,使其有潜力应用于可驻停或缓慢运动的平台。首先,介绍磁场旋转调制法矢量原子磁力仪的工作原理;其次,分析标量原子磁力仪选用自激振荡型Mx光泵磁力仪或抽运-检测型原子磁力仪时磁场旋转调制法矢量原子磁力仪的测量盲区分布情况;最后,在地磁场附近验证低盲区三轴矢量原子磁力仪的技术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当三轴矢量原子磁力仪测量40000 nT附近的矢量磁场时,其总场测量灵敏度小于1 nT/Hz1/2(@0.1 Hz),角度测量灵敏度小于0.1°/Hz1/2(@0.1 Hz),空间立体角测量盲区占比低于12%。本文所述矢量原子磁力仪具有动态连续测量、测量范围宽和测量盲区小的技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原子磁力仪 抽运-检测 磁场旋转调制法 测量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微秒级超高速椭偏测量研究
7
作者 王赛飞 张瑞 +2 位作者 薛鹏 徐承雨 王志斌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9-867,共9页
针对传统机械旋转补偿器型椭偏测量时间分辨率低、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穆勒矩阵求解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超高速弹光调制实现了全穆勒矩阵微秒级测量。首先,通过对双驱动弹光调制器(photoelasticmodulator,P... 针对传统机械旋转补偿器型椭偏测量时间分辨率低、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穆勒矩阵求解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超高速弹光调制实现了全穆勒矩阵微秒级测量。首先,通过对双驱动弹光调制器(photoelasticmodulator,PEM)的工作模式展开研究,证明了在纯行波模式下,能够实现快轴方向的快速且周期性的旋转;然后,设计并加工了驱动频率分别为60kHz和100kHz的PEMs,构建了基于双驱动PEM的超高速椭偏测量模型,通过差分进化算法进行光强拟合,建立了穆勒矩阵求解系统模型,求解得到其光学周期在微秒级,对样品穆勒矩阵所有元素拟合的均方误差均小于0.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光调制器 超高速快轴旋转 差分进化算法 穆勒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调制电机铁耗计算方法综述
8
作者 诸言 刘正蒙 +1 位作者 赵文祥 刘国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294-5307,I0030,共15页
根据磁场调制统一理论,磁场调制伺服电机通常具有多个工作波,磁场更为复杂,增加了铁耗计算的难度。同时,铁耗作为该电机的主要损耗因素,极大影响其性能和效率。首先,该文阐述磁场调制电机特性与铁耗产生机理,分析电机中影响铁耗的因素... 根据磁场调制统一理论,磁场调制伺服电机通常具有多个工作波,磁场更为复杂,增加了铁耗计算的难度。同时,铁耗作为该电机的主要损耗因素,极大影响其性能和效率。首先,该文阐述磁场调制电机特性与铁耗产生机理,分析电机中影响铁耗的因素。其次,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磁场调制电机铁耗计算模型领域开展的工作。根据建模思路可以分为频域模型和时域模型两种,归纳常用频域模型与时域模型的优缺点。最后,总结已有研究进展,并展望可行的研究方向,为提升磁场调制伺服电机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调制 新型电机 铁耗计算 谐波 旋转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角反射器的SAR无源干扰新方法
9
作者 王滢 刘桂坤 +2 位作者 陈亦彬 明峰 李亮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9-118,共10页
通过调控旋转角速度、旋转半径等参数,旋转角反射器能够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回波信号产生微多普勒调制,从而实现多种干扰效果。文中基于旋转角反射器提出了一种针对SAR系统的无源干扰新方法,该方法在角反射器围绕特定旋转中心做圆周运... 通过调控旋转角速度、旋转半径等参数,旋转角反射器能够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回波信号产生微多普勒调制,从而实现多种干扰效果。文中基于旋转角反射器提出了一种针对SAR系统的无源干扰新方法,该方法在角反射器围绕特定旋转中心做圆周运动的基础上,设定该旋转中心同时围绕另一中心点做圆周运动。结合距离多普勒算法,建立了旋转角反射器成像模型,对干扰参数进行了分析,定量化讨论了不同参数对该方法干扰效果的调控作用,并对不同调制参数下所产生的干扰样式进行了验证分析,同时分析了通过角反射器布阵方式实现大范围压制干扰的可行性。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能够为该方法的应用与实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无源干扰 压制干扰 旋转角反射器 微多普勒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矢量激光在湍流环境中的旋转多普勒测量
10
作者 胡建飞 骆斌 +1 位作者 王吉明 吴彤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2-398,共7页
实际环境中,大气湍流和不理想的目标会对旋转多普勒信号提取产生强烈干扰。为了从大气湍流等干扰中提取出有效的多普勒信号,采用多阶矢量涡旋光束偏振测量的方法,构建了基于矢量涡旋光束的抗湍流旋转多普勒测量系统,并研究了不同强度湍... 实际环境中,大气湍流和不理想的目标会对旋转多普勒信号提取产生强烈干扰。为了从大气湍流等干扰中提取出有效的多普勒信号,采用多阶矢量涡旋光束偏振测量的方法,构建了基于矢量涡旋光束的抗湍流旋转多普勒测量系统,并研究了不同强度湍流环境下的旋转多普勒频移测量,成功得到了不同速度粗糙目标物有效的多普勒信号。结果表明,通过用5阶、10阶、15阶和20阶涡旋光束对不同湍流强度下两种角速度的测量,验证了复杂环境下利用偏振维度可以有效过滤湍流噪声影响,并实现对物体角速度的准确测量,同时较高阶数的涡旋光束更有利于提高测量系统在复杂环境中的鲁棒性。该研究为风能发电、气象预报、医学研究以及海洋大气等领域中在湍流环境下的数据监测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物理 旋转多普勒 矢量场 空间光调制器 轨道角动量 Q波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相对方位约束的旋转调制寻北算法
11
作者 张鹭 卢梦 +2 位作者 周继航 王雷钢 马向东 《压电与声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6-443,共8页
针对单轴正反连续旋转调制寻北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方位约束的同步寻北算法。在以速度为观测量的基础上,将寻北过程中的相对方位误差作为观测量,提高方位误差角的收敛速度。首先,分析单轴正反连续旋转时,陀螺零偏误差、陀螺标度因... 针对单轴正反连续旋转调制寻北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方位约束的同步寻北算法。在以速度为观测量的基础上,将寻北过程中的相对方位误差作为观测量,提高方位误差角的收敛速度。首先,分析单轴正反连续旋转时,陀螺零偏误差、陀螺标度因数误差、测角机构测角误差对寻北精度的影响并提出补偿方案,而后将正转和反转作为两个寻北状态构建静基座条件下的系统误差模型,并基于速度、相对方位误差建立量测方程。最后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算法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方位精度和缩短对准时间,5 min寻北精度优于10″(1σ),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调制 相对方位约束 寻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自由度缆绳驱动并联机器人设计及旋转性能测试
12
作者 李冉 王金婉 薛峰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5-965,共11页
针对传统缆绳机器人旋转工作空间有限、旋转控制难度大等问题,基于一款三自由度缆绳驱动并联机器人,开展了系统的设计、建模、样机制作与测试研究。首先,该机器人由4根缆绳进行控制,其主体由嵌入式滑轮机构移动平台以及一个传动模块组成... 针对传统缆绳机器人旋转工作空间有限、旋转控制难度大等问题,基于一款三自由度缆绳驱动并联机器人,开展了系统的设计、建模、样机制作与测试研究。首先,该机器人由4根缆绳进行控制,其主体由嵌入式滑轮机构移动平台以及一个传动模块组成,完成了移动平台、缆绳回路和转动模块的设计工作,实现了机器人较大的平移工作空间以及旋转稳定性目标;然后,分析了该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方案,设立了坐标参数,并开展了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及正、逆运动学的数学论证分析,针对该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展开了分析,寻找当工作空间最大化时控制缆绳的最佳布局方案;最后,为评估研制的机器人在工作期间的旋转控制性能,设计了样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对两台机器人样机进行了移动测试,令其分别沿两条不同路径的轨迹进行移动,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旋转控制效果明显改善,在两次实验中围绕z_(b)轴的旋转角度稳定,误差约在±1°以内,进一步验证了该机器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缆绳机器人 工作空间 旋转控制 多自由度 移动平台 传动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8n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算法
13
作者 王海群 武泽锴 晁帅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4,共11页
针对遥感图像中目标尺度差异较大、类别多样且分布不均等因素造成检测时目标定位不精准、漏检和误检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8n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构建SC_C2F模块作为主干网络的特征提取模块,通过在Bottlececk结构中引入空... 针对遥感图像中目标尺度差异较大、类别多样且分布不均等因素造成检测时目标定位不精准、漏检和误检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YOLOv8n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构建SC_C2F模块作为主干网络的特征提取模块,通过在Bottlececk结构中引入空间通道重建卷积,增强不同尺度通道和空间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设计ESPPM模块替换原金字塔池化模块,引入自适应平均池化层与大可分离核残差注意力机制,丰富上下文信息,提高模型多尺度特征聚合能力;再次,结合GSConv轻量化卷积与VoVGSCSP结构,引入Slim-PAN结构到颈部网络,在减少模型计算量的同时保持检测精度;最后,引入增加参数表示法的旋转框作为角度坐标回归,并设计RBCL损失函数计算旋转框损失,使检测过程更加贴合目标形状,提高对小目标和密集目标的检测精度。将改进的YOLOV8n算法在DOTA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相较原算法mAP@0.5提高5.1%,计算量降低0.4 GFL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YOLOv8n 特征提取模块 损失函数 旋转框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器件信息融合的双旋转惯导系统误差调制策略
14
作者 查峰 肖良芬 +2 位作者 童余德 林泓一 卜浩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7-205,共9页
目前,大型水面和水下载体一般安装两套旋转惯导系统(RINS),两套系统按相同的旋转调制策略独立运行,系统信息仅互为备份,缺乏有效融合。针对两台旋转惯导系统配置,开展基于器件信息深度融合的联合旋转调制策略研究,进一步提高系统精度。... 目前,大型水面和水下载体一般安装两套旋转惯导系统(RINS),两套系统按相同的旋转调制策略独立运行,系统信息仅互为备份,缺乏有效融合。针对两台旋转惯导系统配置,开展基于器件信息深度融合的联合旋转调制策略研究,进一步提高系统精度。不改变单套系统结构和编排的前提下,优化经典的单轴4位置旋转方案,联合设计两套系统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旋转策略和转停时序,确保任一时刻有一台惯导处于转停状态,在时序上对转停状态下的惯性测量单元输出(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信息进行融合,减小因惯性测量单元转动与刻度系数误差和安装误差的耦合效应。误差特性的理论分析验证了联合调制策略的优势。仿真结果表明:在典型误差作用下,采用联合旋转调制策略的系统定位误差,由单套旋转惯导系统精度的2.3 n mile/72 h提高到0.7 n mile/7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导系统 旋转调制 信息融合 旋转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惯导姿态误差补偿方法分析
15
作者 张永宾 颜苗 +2 位作者 王太勇 李德春 孙伟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48-152,共5页
旋转惯导能够实现误差自补偿,从而提高系统导航精度。但旋转惯导中的旋转结构较为复杂,存在轴系的非正交误差、测角误差等,导致姿态输出随着旋转而发生波动,影响着惯导姿态解调输出的精度。针对惯导姿态误差补偿方法,选取4种常用的拟合... 旋转惯导能够实现误差自补偿,从而提高系统导航精度。但旋转惯导中的旋转结构较为复杂,存在轴系的非正交误差、测角误差等,导致姿态输出随着旋转而发生波动,影响着惯导姿态解调输出的精度。针对惯导姿态误差补偿方法,选取4种常用的拟合补偿方法进行讨论,并结合实际采集数据,进行试验比对与分析,为后续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 旋转惯导 姿态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系统及关键技术发展
16
作者 查峰 卜浩宇 +1 位作者 戴海发 童余德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37,共13页
面向长航时、高精度的自主导航技术需求,系统梳理光学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基于惯导系统误差特性,阐述了旋转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其次,系统回顾和梳理欧美等西方国家旋转惯导系统发... 面向长航时、高精度的自主导航技术需求,系统梳理光学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系统的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基于惯导系统误差特性,阐述了旋转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其次,系统回顾和梳理欧美等西方国家旋转惯导系统发展历程,分析了系统发展演变后的技术逻辑,总结了我国旋转惯导系统的研制现状。最后,立足于提高系统自主导航精度,从旋转策略优化、误差标校、初始对准3个方面分析了旋转惯导系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在总结光学陀螺旋转调制惯导系统及关键技术发展基础上,针对后续旋转惯导系统研究提出了几点思考,为高精度自主导航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陀螺 光纤陀螺 旋转调制 旋转惯导 旋转策略 惯性导航 误差补偿 在线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对头颈部放疗生存期及血清XRCC1、XRCC3mRN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淑惠 王山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3,共4页
目的探究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对头颈部放疗患者生存期及血清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XRCC1)、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3(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3,XRCC3)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 目的探究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对头颈部放疗患者生存期及血清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XRCC1)、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3(X-ray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3,XRCC3)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7月医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旋转容积调强技术结合放疗治疗,联合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XRCC1及XRCC3mRNA水平、生存期、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疾病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自汗、恶心呕吐、神疲乏力、食欲差、失眠、头晕眼花等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血清XRCC1、XRCC3水平及外周血XRCC1、XRCC3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69%,17/49)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2.92%,35/48)(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旋转容积调强技术能改善头颈部放疗患者肿瘤客观缓解率,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清XRCC1、XRCC3mRNA水平,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斑蝥胶囊 旋转容积调强技术 头颈部肿瘤 放疗 生存期 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1 X线修复交错互补基因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旋转式惯导双轴同时连续旋转策略
18
作者 李魁 李启航 +1 位作者 梁文伟 胡华威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67-1175,共9页
旋转式惯导系统中,旋转策略的制定对导航精度有着重要影响。现阶段常用的旋转策略均为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旋转轴旋转,不能同时调制三个轴向的惯性器件误差,制约了长航时导航精度的进一步提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轴同时连续旋转策略... 旋转式惯导系统中,旋转策略的制定对导航精度有着重要影响。现阶段常用的旋转策略均为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旋转轴旋转,不能同时调制三个轴向的惯性器件误差,制约了长航时导航精度的进一步提高。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轴同时连续旋转策略,可同时调制三个轴向的常值及慢变惯性器件误差。首先理论分析了所提策略的旋转调制机理,归纳了其角速度设置原则,符合该原则的双轴连续旋转策略可将三个轴向的惯性器件误差调制为不累积的周期项。然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了所提旋转策略与双轴转位策略的导航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旋转策略相比双轴转位策略,惯导系统24 h导航最大径向位置误差和径向速度误差分别平均减小了39%和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 旋转调制 旋转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 kHz弹光调制器多功能调制仿真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燕霖 张瑞 +3 位作者 薛鹏 陈媛媛 王志斌 李孟委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针对弹光调制器(photoelastic modulator,PEM)在超高速全偏振领域的测量问题,研究一种目标频率在100 kHz附近的圆型PEM,由弹光晶体和2个方位角相差45°的压电驱动器组成。通过理论计算弹光晶体谐振频率和压电驱动器振动频率,当二者... 针对弹光调制器(photoelastic modulator,PEM)在超高速全偏振领域的测量问题,研究一种目标频率在100 kHz附近的圆型PEM,由弹光晶体和2个方位角相差45°的压电驱动器组成。通过理论计算弹光晶体谐振频率和压电驱动器振动频率,当二者频率达到一致时,PEM工作在谐振状态,此时PEM的调制效率达到最高。当PEM达到谐振状态并趋于稳定后,调节两压电驱动器驱动电压的幅值与相位,实现纯驻波模式和纯行波模式两种特殊调制,纯驻波模式可实现纯电控制下调制快轴的延迟量和方位角;纯行波模式可实现纯电控制下调制快轴以PEM谐振频率的半频速度高速旋转。最后,利用COMSOL有限元仿真模拟两种调制模式下PEM,验证两种调制状态下的PEM振型及其快轴方向,表明PEM可实现多功能弹光调制,为后续偏振测量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快轴旋转 弹光调制器 纯行波调制模式 纯驻波调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惯导协同的误差参数估计与融合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继超 祁帅 +2 位作者 夏家和 寇得民 刘鑫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9-325,335,共8页
针对无外界参考信息的双惯导系统长期使用后系统参数发生变化导致导航精度降低,且系统间缺少信息融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同等精度双惯导协同误差估计与信息融合算法。首先以两套旋转式惯导间相对速度误差与位置误差作为观测量,建立包含... 针对无外界参考信息的双惯导系统长期使用后系统参数发生变化导致导航精度降低,且系统间缺少信息融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同等精度双惯导协同误差估计与信息融合算法。首先以两套旋转式惯导间相对速度误差与位置误差作为观测量,建立包含陀螺和加速度计零偏的导航误差模型。然后分析了不同转序下各状态量的可观测性,采用Kalman滤波对各参数进行有效估计,估计完成后对双惯导系统进行误差补偿及信息融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陀螺零偏估计精度优于0.002(°)/h,加速度计零偏估计精度优于4μg,在抑制误差发散的同时,提高了旋转式惯导导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惯导系统 旋转调制 误差估计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