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碳信息披露质量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兰 肖思慧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41,共10页
在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履行自愿披露碳信息的义务。基于此,本文以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董责险对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董责险通过最大诚信原... 在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履行自愿披露碳信息的义务。基于此,本文以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董责险对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董责险通过最大诚信原则的保险文化、保险公司的持续监督和自发传递积极的信号,提高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机制上,董责险提高内部控制质量,进而影响碳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地,当上市公司属于重点排污单位、处于非低碳试点城市、市场化程度高时,董责险对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更显著。本文研究为构建更完善的保险服务体系、深化绿色低碳转型的治理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我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 碳信息披露质量 信号传递 “双碳” 战略 内部控制 企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充放时序SIDO开关变换器电流型变频控制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贺明智 林润泽 +3 位作者 周述晗 冯沛 李欢 王登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0-989,共10页
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开关变换器工作在共享充放时序下存在电感电流纹波大、输出支路间交叉影响严重以及电路参数宽范围变化下控制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独立充放时序电流型变频控制(current-... 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开关变换器工作在共享充放时序下存在电感电流纹波大、输出支路间交叉影响严重以及电路参数宽范围变化下控制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独立充放时序电流型变频控制(current-mode variable frequency control,C-VF)技术.首先,具体描述变换器在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CCM)下的工作原理,并推导主电路开环传递函数;进一步构建闭环小信号模型,推导闭环交叉阻抗,详细分析不同输出电压及负载电流下变换器的交叉影响特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相较于共享充放时序,独立充放时序C-VF CCM SIDO buck变换器减小了交叉影响,改善了负载瞬态响应性能;当两支路负载电压不等时,减轻某一支路负载可以降低该支路的交叉影响;当两支路输出电压相同但负载不同时,重载支路对轻载支路的交叉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充放时序 单电感双输出 电流型变频控制 小信号建模 交叉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核控制器的有轨电车制动信号切换智能控制方法
3
作者 郭团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3,共5页
[目的]由于有轨电车制动信号切换需要充分考虑交通路口间距以及交通流量实际情况,导致控制效果难以得到保障,为此,提出基于双核控制器的有轨电车制动信号切换智能控制方法。[方法]将STMicroe1ectronics STM 32双核多协议无线微控制器作... [目的]由于有轨电车制动信号切换需要充分考虑交通路口间距以及交通流量实际情况,导致控制效果难以得到保障,为此,提出基于双核控制器的有轨电车制动信号切换智能控制方法。[方法]将STMicroe1ectronics STM 32双核多协议无线微控制器作为具体的中心装置,在DMA(直接内存访问)控制器的3个通道分别设置了3个不同的动作,同时以时间步t为基准,对制动信号的相位控制调整矩阵进行多维设置,构建制动信号动作空间。以当前有轨电车信号的状态为基础,从动作价值的角度定义切换制动信号的确定性梯度参数,利用STM32无线MCU(微控制单元)对反馈动作的价值损失与反馈动作的价值奖励进行训练,计算切换制动信号的确定性梯度参数,作为制动信号切换控制基准。搭建仿真测试环境,设置对照组进行对比测试,验证控制方法的性能。[结果及结论]基于双核控制器的有轨电车制动信号切换智能控制方法控制延迟始终稳定在0.4 s以内,制动信号(红灯)的实际执行时长与设置时长的偏差稳定在0.04 s以内,等待队列长度始终低于对照组,在实时性、准确性及可靠性等方面优于对照组,能提高有轨电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双核控制器 制动信号切换 相位控制调整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率积分半球谐振陀螺双通道同步测控系统
4
作者 吴洪博 魏振楠 +2 位作者 伊国兴 王宁 关泽源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2,共9页
半球谐振子驻波精准矢量检测与激励是实现速率积分半球谐振陀螺的关键。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方位振动信号同步检测激励的速率积分半球谐振陀螺双通道同步测控方案,并通过实物实验对该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首先,优化了谐振子驻波... 半球谐振子驻波精准矢量检测与激励是实现速率积分半球谐振陀螺的关键。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正交方位振动信号同步检测激励的速率积分半球谐振陀螺双通道同步测控方案,并通过实物实验对该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首先,优化了谐振子驻波解调方案;其次,设计了适用于双通道同步测控模式的速率积分半球谐振陀螺多回路控制方法,实现了驻波的频率跟踪和幅度、正交控制,并加入角位置预测方案,保证了检测、驱动的同步性;然后,针对FPGA浮点数运算能力弱及参数调试和算法优化困难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FPGA+DSP”的双数字核心架构半球谐振陀螺控制电路。该电路在保证测控系统时序特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运算精度和编译效率;最后,利用实物实验对所设计的半球谐振陀螺多回路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双通道同步测控系统有效实现了半球谐振陀螺速率积分控制模式,陀螺角速率输出噪声标准差达到0.001°/s以下,标度因数非线性度达到1.298×10-5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 速率积分模式 双通道同步测控 驻波控制 模数混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饱和吸收环镜滤波器的环形腔双波长激光器
5
作者 夏志鸿 果鑫 +3 位作者 张振鹤 赖榕 陈涛 张威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74-1680,共7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可饱和吸收环镜滤波器的环形腔双波长激光器,在3dB光纤环镜中插入未受泵浦的掺铒光纤(EDF)做可饱和吸收体,构成可饱和吸收环镜滤波器,将此滤波器插入环形腔激光器中,通过调节偏振控制器来实现双波长的稳定输出。经过计算... 设计了一种基于可饱和吸收环镜滤波器的环形腔双波长激光器,在3dB光纤环镜中插入未受泵浦的掺铒光纤(EDF)做可饱和吸收体,构成可饱和吸收环镜滤波器,将此滤波器插入环形腔激光器中,通过调节偏振控制器来实现双波长的稳定输出。经过计算选择6.4m的EDF作为增益介质,使用一段2m未泵浦的EDF与2×2的3dB耦合器结合形成可饱和吸收环镜滤波器来抑制超模。为抑制常温下EDF的均匀展宽导致模式竞争,选择1554nm的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和1562nm的FBG进行双波长激射,在Optisystem平台上进行仿真并搭建实验来测试输出激光的输出功率斜率效率、光信噪比、稳定性等。实验中得出了在室温下稳定输出的双波长激光,两波长各自的光信噪比为54.7dB和57.5dB;中心波长变化分别小于0.04nm和0.55nm;3dB带宽均为~0.126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腔激光器 双波长 可饱和吸收环镜滤波器 偏振控制器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交叉口不同信号控制方法的设置条件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卫华 董瑞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89-393,共5页
在对单重与双重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车辆运行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停车线法推导出单重与双重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其中单重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无冲突时间和冲突时间两部分进行分析推导,双重信号控制环... 在对单重与双重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车辆运行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停车线法推导出单重与双重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其中单重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无冲突时间和冲突时间两部分进行分析推导,双重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是在停车线法基础上考虑了环道空间停放能力而进行分析推导的.然后从通行能力的角度对比分析推导环形交叉口设置不同信号控制方式的条件,并计算出在不同环岛半径、相位绿灯时间以及左转到达率的条件下信号控制方式选择的边界条件,为环形交叉口控制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交叉口 通行能力 单重信号控制 双重信号控制 冲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核dsPIC的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韩冬林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4-396,共3页
基于双核数字信号控制器dsPIC33CH512MP508芯片,完成了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分别设计了主内核燃料电池堆控制电路和从内核膜电极单体电压检测电路,并采用芯片内置的主从接口MSI模块,实现了主从内核之间的膜电极单... 基于双核数字信号控制器dsPIC33CH512MP508芯片,完成了质子交换膜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分别设计了主内核燃料电池堆控制电路和从内核膜电极单体电压检测电路,并采用芯片内置的主从接口MSI模块,实现了主从内核之间的膜电极单体电压检测数据通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燃料电池堆 控制系统 双核数字信号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pic变换器的组件式MPPT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曾国宏 王冰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84-2788,共5页
光伏组件失配情况下,一般采用组件式DC/DC功率变流器保证系统的功率输出最大。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功率变流器拓扑、控制的复杂性以及模块的工作效率,确定由Sepic变换器作为DC/DC功率变流器的结构,该结构开关器件少,驱动控制及调制方法... 光伏组件失配情况下,一般采用组件式DC/DC功率变流器保证系统的功率输出最大。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功率变流器拓扑、控制的复杂性以及模块的工作效率,确定由Sepic变换器作为DC/DC功率变流器的结构,该结构开关器件少,驱动控制及调制方法都较简单,通过控制电压的升降变换保证组件的最大功率输出。针对DC/DC功率变流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提出了一种双闭环控制策略,使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进行控制;基于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分析,实现了控制参数的设计;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双闭环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IC变换器 小信号模型 组件式MPPT 双闭环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复控制器在单轴角振动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振 刘向东 +1 位作者 张宇河 修春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高频角振动台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对周期参考输入信号的跟踪精度以及如何提高对周期性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由于机械振动和台体结构的限制,系统很难满足角振动台的加速度和带宽的指标。为减少对角加速度陀螺动态指标测试... 高频角振动台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对周期参考输入信号的跟踪精度以及如何提高对周期性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由于机械振动和台体结构的限制,系统很难满足角振动台的加速度和带宽的指标。为减少对角加速度陀螺动态指标测试的干扰误差,该文根据重复控制理论提出了高频单轴角振动台的双重复控制器的设计,并推导出该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和跟踪误差的相关结论,同时给出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参数选取的条件。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双重复控制器在高频角振动台中的应用,很好地提高了周期信号的跟踪精度,同时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角振动台 控制系统 机械振动 双重复控制器 重复控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间距临界值的短连线交叉口信号优化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先宇 李璐兵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71,共9页
应用美国NEMA标准和Paramics仿真,首次引入间距临界值的概念,研究短连线交叉口的信号控制优化方法.首先,基于交通特性分析,按照信号控制方式将短连线交叉口分为信号合并和信号协调两类.进而构建短连线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方式选择模型,通... 应用美国NEMA标准和Paramics仿真,首次引入间距临界值的概念,研究短连线交叉口的信号控制优化方法.首先,基于交通特性分析,按照信号控制方式将短连线交叉口分为信号合并和信号协调两类.进而构建短连线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方式选择模型,通过两个交叉口间的间隔距离与临界值的比对来判断信号控制方式的类型.基于美国NEMATS-2标准中提出的双环相位结构,分别建立两种控制方式对应的信号相位相序设置策略和信号配时方法.最后,利用Paramics交通仿真软件对实际调研的两处典型短连线交叉口的现状交通方案和优化改进后的方案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的仿真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改进方案达到了优化效果,同时也说明提出的短连线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有效且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信号控制优化 双环相位结构 短连线交叉口 交通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机媒体流的控制与呼叫信令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廖雪花 缪竞威 +2 位作者 朱洲森 张莹 李晓宁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847-1849,共3页
对基于主机媒体流(HMP)这一新技术的控制与呼叫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提出采用SIP和RCT协议协同完成HMP的通信控制的模式,并在该模式下着重解决了HMP下双音多频(DTMF)信令的正确识别问题,以及缩短DTMF传送时间的探索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 主机媒体流 呼叫信令 呼叫控制 双音多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共振的涡街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俊 林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93-96,122,共5页
耦合双稳系统由控制系统和被控系统经非线性方式耦合而成。分析了控制信号作用下耦合双稳系统的双共振特性,提出了基于双共振的随机共振增强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涡街流量信号的检测。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变控制信号的频率可在... 耦合双稳系统由控制系统和被控系统经非线性方式耦合而成。分析了控制信号作用下耦合双稳系统的双共振特性,提出了基于双共振的随机共振增强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涡街流量信号的检测。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变控制信号的频率可在控制系统中产生共振,进而增强被控系统中的随机共振,系统输出功率谱在特征频率处的谱值显著提高,从而准确检测出噪声背景中的微弱涡街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共振 耦合双稳系统 控制信号 涡街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步牵引电机双微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威 车向中 郝荣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1-64,共4页
给出了一种适合于电力机车大功率场合应用的矢量控制方案,为实现该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31 和单片机80C196MC双微机结构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了TMS320C31 的快速浮点运算... 给出了一种适合于电力机车大功率场合应用的矢量控制方案,为实现该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31 和单片机80C196MC双微机结构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了TMS320C31 的快速浮点运算功能以及80C196MC的PWM 波形生成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双微机系统实时性好,能够完成矢量控制中复杂的运算以及SPWM 调制信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机车 矢量控制 双微机系统 异步牵引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变压器隔离级并联双有源变换器的控制与建模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春艳 段青 +3 位作者 刘君 刘海军 李玉凌 施永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4-199,239,共7页
电力电子变压器中隔离级采用多双有源桥变换器模块并联结构时,隔离级需要同时实现低压直流母线电压控制以及模块电流均衡控制,对此,文章提出了采用低压直流母线电压外环和并联模块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结构。给出多双有源桥并联系统小信... 电力电子变压器中隔离级采用多双有源桥变换器模块并联结构时,隔离级需要同时实现低压直流母线电压控制以及模块电流均衡控制,对此,文章提出了采用低压直流母线电压外环和并联模块电流内环的双环控制结构。给出多双有源桥并联系统小信号建模方法,建立多双有源桥变换器并联的小信号模型,分析了电压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参数变化对系统特性的影响,为参数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建模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双有源桥变换器 控制方法 建模 小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联锁系统操作表示机双机热备的实现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江娇 张松涛 张源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72,共4页
操作表示机是计算机联锁系统中关键的人机界面设备,硬件上利用继电器组成的逻辑电路,实现双机热备的倒机逻辑控制和设备接口电缆的动态切换.同时提供人工切换手段;软件上采用TCP/IP协议完成主备机之间的数据同步和操作信息的传送,并控... 操作表示机是计算机联锁系统中关键的人机界面设备,硬件上利用继电器组成的逻辑电路,实现双机热备的倒机逻辑控制和设备接口电缆的动态切换.同时提供人工切换手段;软件上采用TCP/IP协议完成主备机之间的数据同步和操作信息的传送,并控制继电器电路完成自动切换,从而实现了操作表示机双机热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信号 计算机联锁 操作表示机 双机热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极性桥式电路的两相制步进电机驱动器设计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健 尹志强 王玉琳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7年第1期76-77,82,共3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用于两相制步进电机的控制驱动器的设计。该控制驱动器由L297步进电机控制芯片与功率驱动电路组成。L297芯片产生脉宽可调的脉冲相序信号,该信号作为双极性桥式功率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放大后驱动步进电机。文... 文章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的用于两相制步进电机的控制驱动器的设计。该控制驱动器由L297步进电机控制芯片与功率驱动电路组成。L297芯片产生脉宽可调的脉冲相序信号,该信号作为双极性桥式功率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放大后驱动步进电机。文中介绍了L297芯片与双极性桥式电路的设计原理。该步进电机驱动器在微机数控机床中已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297步进电机微控制器 脉冲宽度调制 信号状态 双极性H桥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谷值电流型变频控制CCM单电感双输出Boost变换器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国华 冉祥 +2 位作者 周述晗 毛桂华 徐顺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7015-7025,共11页
以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mode, CCM)的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恒定谷值电流型(fixed valley current mode,FVCM)变频控制技术。详细分析FVCM变频控制CCM... 以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continuous conductionmode, CCM)的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提出恒定谷值电流型(fixed valley current mode,FVCM)变频控制技术。详细分析FVCM变频控制CCMSIDO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时序,得到开关频率与主电路参数以及谷值电流参考值的关系式。采用时间平均等效电路建模方法,推导CCM SIDO Boost变换器的控制–输出、控制–电感电流、交叉影响阻抗等传递函数。建立FVCM变频控制CCMSIDO Boost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计算闭环输出阻抗和交叉影响阻抗传递函数,并从负载瞬态性能和交叉影响特性两方面,与传统的共模–差模电压型控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共模–差模电压型控制相比,FVCM变频控制提高了CCMSIDOBoost变换器的瞬态响应速度,抑制了输出支路间的交叉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 谷值电流型控制 小信号建模 交叉影响 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优先度规则的单点公交优先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8
作者 董玉璞 李克平 倪颖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81-1189,共9页
为了丰富决定信号切换的关键交通事件,并进行合理平衡和协调,达到多目标优化,提出了相位优先度的概念,根据关键交通事件的触发计算相位优先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在双环相位结构下基于相位优先度规则的单点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该规... 为了丰富决定信号切换的关键交通事件,并进行合理平衡和协调,达到多目标优化,提出了相位优先度的概念,根据关键交通事件的触发计算相位优先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在双环相位结构下基于相位优先度规则的单点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该规则包括起始相位选择规则、屏障内相位切换规则和屏障间相位切换规则.仿真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定时控制、基本感应控制,该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公交车辆延误,社会车辆也同时受益,达到多目标主体的利益平衡;与基于相位优先度规则的自适应控制相比,该控制策略保证了公交优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控制 公交优先控制策略 相位优先度 双环相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核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被引量:5
19
作者 鲍可进 姚成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53-2555,2558,共4页
为了解决传统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稳定性差、处理速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核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设计方案,研究了系统的结构组成和软件实现技术,利用双核技术和代码优化技术提高识别速度。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性好... 为了解决传统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稳定性差、处理速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核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设计方案,研究了系统的结构组成和软件实现技术,利用双核技术和代码优化技术提高识别速度。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性好,识别率高,识别速度较快,有较好的实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门禁系统 代码优化 双核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混合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附加虚拟电阻阻尼控制方法 被引量:36
20
作者 郭春义 赵剑 +1 位作者 刘炜 赵成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400-3408,共9页
针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由于交流系统强度下降而造成的系统小干扰失稳现象,提出一种附加虚拟电阻阻尼控制(supplementary virtual-resistor damping control,SVRDC)。该控制基于联络线上流过的电流和引入的虚拟电阻,将产生的附加分... 针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由于交流系统强度下降而造成的系统小干扰失稳现象,提出一种附加虚拟电阻阻尼控制(supplementary virtual-resistor damping control,SVRDC)。该控制基于联络线上流过的电流和引入的虚拟电阻,将产生的附加分量反馈到电压源换流器子系统定交流母线电压外环控制器上,通过增加虚拟阻尼电阻和增强电气联系紧密度,来提高系统阻尼特性。采用特征根分析法研究交流系统强度对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建立包含SVRDC控制的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小干扰动态模型,并通过与PSCAD详细电磁暂态模型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小干扰动态模型的正确性。对比研究了有无SVRDC控制时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VRDC控制可以有效抑制由于交流系统强度下降而造成的系统小干扰失稳现象,在不增加系统实际损耗的前提下增强了系统的小干扰稳定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双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附加虚拟电阻阻尼控制 小干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