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苦碟子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国祥 王璐 侯志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4-789,共6页
目的:建立注射用苦碟子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为注射用苦碟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相HPLC法分析注射用苦碟子水溶液,以Century SIL BDS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1%醋酸水-1%醋酸乙腈低压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nm,柱温(3... 目的:建立注射用苦碟子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为注射用苦碟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相HPLC法分析注射用苦碟子水溶液,以Century SIL BDS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1%醋酸水-1%醋酸乙腈低压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5nm,柱温(30±0.15)℃,进样量20μL。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超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系统3.0"软件计算不同批次的注射用苦碟子HPLC指纹图谱的色谱指纹图谱指数F和色谱指纹图分离量指数RF等42个参数进行潜信息特征数字化评价。以双参照物体系结合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原理标定指纹峰的表观分子量、峰位、洗脱动量数δ、折合相对积分φ。结果:以咖啡酸峰为参照物峰,确定21个共有峰,建立了注射用苦碟子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获得了判别注射用苦碟子质量的重要数字化信息。以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评价注射用苦碟子批间质量稳定。结论:所建立HPLC数字化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适用于注射用苦碟子的质量控制。数字化指纹图谱是数字中药的核心技术,双定性双定量相似度法是宏观定性定量评价中药质量的最准确和最佳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苦碟子 HPLC 数字化指纹图谱 色谱指纹图分离量指数RF 色谱指纹图相对分离量指数RFr 双定性 双定量相似度法 双参照物指纹体系 指纹峰表观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不同骨骼部位骨密度峰值和参考图的建立方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伍贤平 廖二元 +3 位作者 黄干 张红 曹行之 朱旭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 建立女性不同骨骼部位骨密度(BMD)参考图和确定峰值BMD(PBMD)。 方法用DXA ODR 4500A型扇形束骨密度仪测量3378例5-96岁女性腰椎前后位(AP)和仰卧侧位、髋部和前臂的BMD,用8种回归模型拟合BMD随年龄的变化,找出最佳拟合模型方程建... 目的 建立女性不同骨骼部位骨密度(BMD)参考图和确定峰值BMD(PBMD)。 方法用DXA ODR 4500A型扇形束骨密度仪测量3378例5-96岁女性腰椎前后位(AP)和仰卧侧位、髋部和前臂的BMD,用8种回归模型拟合BMD随年龄的变化,找出最佳拟合模型方程建立参考图和确定PB-MD。结果 三次回归模型拟合程度最佳,即方程的决定系数(R2)最大。我们应用拟合曲线建立了BMD参考图,拟合曲线方程计算各骨骼部位最高的BMD(A方法)和BMD最高的5岁年龄组(B方法)及年龄横断面(C方法)计算PBMD,发现在大多数骨骼部位,三种方法计算的PBMD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此研究建立了女性不同骨骼部位BMD参考图。应用拟合曲线方程计算PBMD(A方法)可获得符合骨骼部位特异性的真正的PBMD,不同方法计算PBMD将对PBMD和诊断骨质疏松产生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骨密度 峰值 参考图 骨质疏松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色谱数据的双窗口因子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迪钊 沈海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9-322,共4页
利用组分光谱的特征信息,发展了一种能直接对联用色谱重叠峰中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新方法──双窗口因子分析(dualwindowfactoranalysis,DWPA)。该法可从多组分重叠峰中定性目标组分,且在未经其它组分的分辨下可直接对目标组分... 利用组分光谱的特征信息,发展了一种能直接对联用色谱重叠峰中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新方法──双窗口因子分析(dualwindowfactoranalysis,DWPA)。该法可从多组分重叠峰中定性目标组分,且在未经其它组分的分辨下可直接对目标组分的光谱、色谱进行分辨。因此更适应于联用色谱对复杂体系中待测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用该法成功地对4组分重叠峰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用色谱 重叠峰分辨 双窗口因子分析 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