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双指针环形缓冲区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杨泽林 李先发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7-69,共3页
为保证高速A/D采集的数据在传输给上位机时不丢失,在内存中开辟一段缓冲区,首尾相连,分别设置读、写指针,构成双指针环形缓冲区模型,并设计了数据采集系统软件架构和功能程序。采样程序将A/D结果写入缓冲区,写指针循环加1;主程序从缓冲... 为保证高速A/D采集的数据在传输给上位机时不丢失,在内存中开辟一段缓冲区,首尾相连,分别设置读、写指针,构成双指针环形缓冲区模型,并设计了数据采集系统软件架构和功能程序。采样程序将A/D结果写入缓冲区,写指针循环加1;主程序从缓冲区读出数据并传输,读指针循环加1。缓冲区被动态循环使用,有效地节省数据存储空间。通过ARM7LPC2148MCU和AD7606 ADC芯片构成数据采集系统硬件:50 kHz双通道同步采集时,环形缓冲区长度为16 Kbyte字,连续采集和传输32 K点不丢失数据,保证了采样速度。实际应用证明:该数据采集系统具有硬件原理简单,软件架构清晰,占用内存小,开放性及可再开发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针环形缓冲区 数据采集 ARM 高速GP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C2148的动态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泽林 何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13-117,164,共6页
为了适应动态信号处理算法,保证信号采样质量,提出了动态信号采集系统的多采样方式、连续无丢失高速数据传输和抗干扰能力关键性能指标,并利用ARM7 LPC2148 MCU和AD7606 ADC设计了动态信号采集系统。采取电源及USB接口隔离措施抑制系统... 为了适应动态信号处理算法,保证信号采样质量,提出了动态信号采集系统的多采样方式、连续无丢失高速数据传输和抗干扰能力关键性能指标,并利用ARM7 LPC2148 MCU和AD7606 ADC设计了动态信号采集系统。采取电源及USB接口隔离措施抑制系统内(外)部干扰,保证模拟信号的质量;构建采样函数程序库,通过赋值ARM MCU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寄存器实现多采样方式,给出了关键程序代码;设计了双指针环形缓冲区模型,实现高速连续的数据传输,降低了对MCU性能和内存容量的要求;给出了以此模型为基础的系统软件架构、功能组成原理及程序流程。重型卡车变速箱一轴内锥孔锥度现场在线测量结果表明:50 kHz双通道采样时,环形缓冲区长度为8 K,可连续采集和传输32K点数据而不丢失数据且无误码,采集系统模拟部分电源纹波小于5 mV,锥度测量误差小于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信号采集系统 采样方式 双指针环形缓冲区 信号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