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CL型并网逆变器并网电流复合控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韩金刚 朱瑞林 +1 位作者 汤天浩 姚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99-1606,共8页
LCL型并网逆变器采用直接并网电流单闭环控制策略,系统存在稳定性差和控制精确度差等问题。针对该情况,以并网电流瞬时值作为外环反馈量,以LCL滤波器电容电流瞬时值作为内环反馈量的双环控制策略。内环采用比例调节增大阻尼以消除LCL输... LCL型并网逆变器采用直接并网电流单闭环控制策略,系统存在稳定性差和控制精确度差等问题。针对该情况,以并网电流瞬时值作为外环反馈量,以LCL滤波器电容电流瞬时值作为内环反馈量的双环控制策略。内环采用比例调节增大阻尼以消除LCL输出滤波器的振荡属性,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外环复合PI控制和重复控制增强系统的动静态特性。详细分析控制方法的工作机理,并给出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在一台以DSP2812为核心控制器的1.5 k VA并网逆变器装置上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既可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提高并网电流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滤波器 重复控制 双闭环 电流反馈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龙-Ⅲ直线感应加速器高稳定度恒流源控制系统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娟 曹宁翔 +4 位作者 黄斌 李波 张信 黄宇鹏 李洪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5-89,共5页
大功率恒流源是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LIA)的关键设备之一,用于为加速器电感线圈提供大功率准直流驱动电流,其稳定度、纹波系数等指标要求极高。神龙-ⅢLIA恒流源采用串联线性双闭环回路双参量电流调控技术,同时综合应用了以PLC控制器为... 大功率恒流源是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LIA)的关键设备之一,用于为加速器电感线圈提供大功率准直流驱动电流,其稳定度、纹波系数等指标要求极高。神龙-ⅢLIA恒流源采用串联线性双闭环回路双参量电流调控技术,同时综合应用了以PLC控制器为核心的本地控制、以ARM控制器和工控机为核心的远程控制以及以太网网络通讯技术,实现了强电磁干扰环境下远程控制高稳定性运行。该恒流源在负载0.5~0.6!之间变化、输出电流在50~170A之间变化时调整管压降控制在8V±2V范围内,输出电流纹波和电流稳定度均优于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流电源 双参量取样 双回路闭环控制 线性调制 远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通信双循环下Volterra滤波预失真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唐成凯 廉保旺 张玲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9-114,共6页
针对卫星功率放大器输出信号非线性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化预失真算法.该算法通过两个一阶截断Volterra滤波模型构建前馈循环和反馈循环,并结合两重循环调整预失真器系数来实现卫星通信发射信号线性化处理.在载波频率的提高或传输速度... 针对卫星功率放大器输出信号非线性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化预失真算法.该算法通过两个一阶截断Volterra滤波模型构建前馈循环和反馈循环,并结合两重循环调整预失真器系数来实现卫星通信发射信号线性化处理.在载波频率的提高或传输速度增大时,该算法仍可通过提高预失真器系数更新速度和精确度,从而保证卫星发射信号具有较好的线性特性,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预失真 Volterra滤波 双循环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偏置点的电光调制器自动偏置控制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轩 赵尚弘 +4 位作者 李勇军 朱子行 董毅 韩磊 赵静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3-477,共5页
为了实现对双电极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任意直流偏置点的自动偏置控制,采用在闭环控制基础上,引入一个可调移相器使不同直流偏置点处误差信号相同的方法,理论分析了可调移相器相移量与直流偏置相位的关系,仿真得到对于不同偏置点,当调... 为了实现对双电极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任意直流偏置点的自动偏置控制,采用在闭环控制基础上,引入一个可调移相器使不同直流偏置点处误差信号相同的方法,理论分析了可调移相器相移量与直流偏置相位的关系,仿真得到对于不同偏置点,当调制器直流偏置相位漂移达-0.15rad~0.08rad,移相器引入附加相位漂移-0.55rad~0.55rad时,经偏置控制后相位漂移被限制在-3.0×10-4rad~1.7×10-4rad范围内。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实现了对电光调制器任意直流偏置点的自动偏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直流偏置点自动控制 闭环反馈控制 双电极马赫-曾德尔电光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环控制的PWM逆变器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瑞 周梁 韦忠朝 《通信电源技术》 2006年第1期19-21,共3页
文中比较了几种电流内环控制的方法,提出基于电感电流反馈的双环控制策略,利用极点配置的方法设计控制系统参数。这样的控制方法可以使得逆变器动态响应加快,非线性负载适应能力加强,输出电压的谐波含量减小。
关键词 逆变电源 电感电流反馈 双环控制 极点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D改善的D类音频功放(英文)
6
作者 黄武康 袁国顺 +1 位作者 周长胜 林福坚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4-59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双环反馈拓扑结构的D类音频功放。通过对基于脉冲宽度调制的D类功放反馈系统的分析,指出环路参数对总谐波失真THD和电源抑制比PSRR等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讨论了如何通过参数优化来改善一阶单环反馈D类功放的THD指标。在此基... 提出了一种双环反馈拓扑结构的D类音频功放。通过对基于脉冲宽度调制的D类功放反馈系统的分析,指出环路参数对总谐波失真THD和电源抑制比PSRR等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讨论了如何通过参数优化来改善一阶单环反馈D类功放的THD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双环反馈拓扑结构,通过数学分析显示该二阶闭环系统的THD指标能得到更进一步地改善。测试结果显示,双环结构D类功放的THD较单环得到了7倍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类放大器 脉冲宽度调制 总谐波失真 双环反馈 电源抑制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大电流LDO瞬态响应的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梅琦 龙燕 +3 位作者 刘智 姚思远 葛梅 刘文平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4-68,共5页
提出了一种有效提升大电流输出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瞬态响应的技术.该技术采用新颖的电压双反馈环路,实现了带宽延展;采用摆率增强电路提高了功率管栅极节点的压摆率;采用输出电流泄放电路,加快了负载电流突降后的恢复.基于0.6μm B... 提出了一种有效提升大电流输出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瞬态响应的技术.该技术采用新颖的电压双反馈环路,实现了带宽延展;采用摆率增强电路提高了功率管栅极节点的压摆率;采用输出电流泄放电路,加快了负载电流突降后的恢复.基于0.6μm BiCMOS工艺完成设计、流片.结果表明:在1 mA^5 A,斜率为1.25 A/μs的负载突变情况下,输出电压下冲仅30.8 mV,过冲仅20.7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瞬态响应 双反馈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用激光陀螺双轴旋转惯导系统闭环对准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秦 张滨 尹洪亮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8-122,共5页
旋转调制惯导系统初始姿态误差由于其不可被调制,从而影响系统长航时的精度。本文针对激光陀螺双轴旋转惯导系统,以提高系统初始对准精度为目的,将系统初始对准过程作为随机控制系统处理。结合双轴旋转带来的优势,应用随机闭环控制理论... 旋转调制惯导系统初始姿态误差由于其不可被调制,从而影响系统长航时的精度。本文针对激光陀螺双轴旋转惯导系统,以提高系统初始对准精度为目的,将系统初始对准过程作为随机控制系统处理。结合双轴旋转带来的优势,应用随机闭环控制理论,提出双轴旋转惯导闭环对准方案,并设计滤波器和闭环反馈控制律。利用实验室双轴转台和激光陀螺IMU,构建双轴旋转惯导半实物演示系统,验证闭环对准作为双轴旋转惯导系统精对准方法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闭环对准方法与双轴旋转相结合,能够有效估计IMU误差并补偿,比传统的开环卡尔曼滤波对准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对准 双轴旋转 闭环对准 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复控制与电压双闭环控制的逆变器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齐东流 李多山 肖本贤 《通信电源技术》 2009年第3期16-18,22,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复控制与电压双闭环控制相结合的单极倍频SPWM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案,详尽阐明了单极倍频SPWM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逆变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重复控制与电压双闭环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案。实验...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复控制与电压双闭环控制相结合的单极倍频SPWM正弦波逆变器控制方案,详尽阐明了单极倍频SPWM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逆变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重复控制与电压双闭环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逆变器输出电压只有较小的谐波含量,同时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极倍频SPWM逆变器 重复控制 电压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操舵用双冗余位置反馈控制驱动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丽婷 雷鹏 +2 位作者 李真山 汪远银 苑利维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80,共6页
介绍一种高可靠电操舵用伺服控制驱动技术,设计了反馈回路的双余度控制,将旋转变压器的旋转位置和线位移传感器的位置反馈经过一定的解算和补偿,相互备份,提高控制驱动系统的可靠性,且不改变现有的硬件条件,可以很好地控制整个系统的成... 介绍一种高可靠电操舵用伺服控制驱动技术,设计了反馈回路的双余度控制,将旋转变压器的旋转位置和线位移传感器的位置反馈经过一定的解算和补偿,相互备份,提高控制驱动系统的可靠性,且不改变现有的硬件条件,可以很好地控制整个系统的成本和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操舵 高可靠驱动技术 反馈回路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