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矢量控制系统的双随机PWM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洋 王庆义 赵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98-102,共5页
随机开关频率脉宽调制方法在较宽频率范围可以获得均匀的频谱特性,但在数字化矢量控制系统实现中,采样频率同步随机变化使得滤波器设计复杂,而且控制器的增益和调节器的设计需要随着采样频率的改变而变化,使得工程化实现困难。提出一种... 随机开关频率脉宽调制方法在较宽频率范围可以获得均匀的频谱特性,但在数字化矢量控制系统实现中,采样频率同步随机变化使得滤波器设计复杂,而且控制器的增益和调节器的设计需要随着采样频率的改变而变化,使得工程化实现困难。提出一种基于矢量控制系统的双随机调制策略,在固定采样周期和不变调节器系数的情况下,应用变延时技术在一个采样周期内计算下一个脉冲输出的延时时间,实现开关周期和零矢量时间的随机化。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电流频谱特性,并且不影响矢量控制系统性能,通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随机 矢量控制 变延时 零矢量时间 开关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空间无衍射光通信模拟系统及其传输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旭 王中宇 +1 位作者 毛方儒 李萌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4-648,共5页
无衍射光的中心光斑直径相对于高斯光束较小且发散角为零,在自由空间光通信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一种自由空间无衍射光通信模拟实验系统,它通过串口连接上位机,应用微处理器进行信号的调制与解调,采用双头脉冲间隔调制,无衍... 无衍射光的中心光斑直径相对于高斯光束较小且发散角为零,在自由空间光通信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一种自由空间无衍射光通信模拟实验系统,它通过串口连接上位机,应用微处理器进行信号的调制与解调,采用双头脉冲间隔调制,无衍射光的发生使用圆锥透镜法,在接收端使用PIN光电二极管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放大电路、整形电路和微处理器的解调,最后通过串口将数据传输给上位机。上位机通过对发送数据与接收数据的对比计算出误码率,进而给出整个系统的传输性能评价。在无衍射光的最大传输距离内,当比特率为9 600bps时,该系统的误码率优于6×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空间光通信 无衍射光 双头脉冲间隔调制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异性海洋湍流DHPIM无线光通信性能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建磊 和晗昱 +4 位作者 聂欢 邱晓芬 李佳琪 杨祎 贺锋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9-91,共13页
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易受由折射率波动起伏引起的海洋湍流的影响,造成光强闪烁、光束漂移、光束扩展和波前畸变等效应,从而使光信号产生衰落,导致通信质量降低及通信性能恶化。利用扩展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渐近Rytov理论分别导出有限... 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易受由折射率波动起伏引起的海洋湍流的影响,造成光强闪烁、光束漂移、光束扩展和波前畸变等效应,从而使光信号产生衰落,导致通信质量降低及通信性能恶化。利用扩展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和渐近Rytov理论分别导出有限尺寸探测器的平均接收光功率和辐照度通量方差,研究了Gamma-Gamma湍流信道模型下双头脉冲间隔调制的高斯光束在各向异性海洋湍流中的误包率性能。分析了在不同的各向异性海洋湍流下,海洋湍流参数(温度方差耗散率、湍流动能耗散率、温度与盐度波动对功率谱贡献大小的比值)、比特分辨率、比特传输速率、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以及链路距离对误包率的影响,为降低双头脉冲间隔调制下高斯光束的误包率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光通信 误包率 双头脉冲间隔调制 Gamma-Gamma各向异性海洋湍流 高斯光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