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0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源-荷灵活协调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两阶段鲁棒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邱彬 杨瑞雪 +2 位作者 王凯 刘宏志 艾鑫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3,63,共12页
为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和低碳性,提出一种考虑源-荷灵活响应的乡村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首先,基于生物质热电机组和多类型负荷综合需求响应,提出一种源-荷灵活协调响应机制,深入分析源-荷协调响应机理。然后,基... 为进一步提升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经济性和低碳性,提出一种考虑源-荷灵活响应的乡村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首先,基于生物质热电机组和多类型负荷综合需求响应,提出一种源-荷灵活协调响应机制,深入分析源-荷协调响应机理。然后,基于平均值的概念,设计一种多类型负荷综合满意度指标,准确评估负荷整体满意度水平。其次,提出一种考虑不确定度的两阶段鲁棒优化处理沼气池产气量的波动特性。最后,采用列约束生成算法对模型求解。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可以降低24.11%的运行成本和57.10%的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综合能源系统 源-荷双响应机制 两阶段鲁棒 生物质能 综合满意度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线双源动车组黏着适应性研究
2
作者 王波 罗世辉 +3 位作者 王晨 曲天威 马卫华 雷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224,共11页
为了分析运行效率更高的双源动车组在青藏线(格尔木—拉萨段)运行的可行性,建立机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双源动车组机车(动车)和青藏线成熟运营的HXN3内燃机车在直线段、曲线段和坡道上的牵引黏着系数、牵引力... 为了分析运行效率更高的双源动车组在青藏线(格尔木—拉萨段)运行的可行性,建立机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双源动车组机车(动车)和青藏线成熟运营的HXN3内燃机车在直线段、曲线段和坡道上的牵引黏着系数、牵引力、蠕滑率与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比2个机车的动力学响应,验证牵引工况下双源动车组的黏着特性.通过分析可以发现:1)机车的牵引黏着系数与机车的牵引力成正比,当车速在40~120km/h时,双源动车组机车的黏着系数由0.19降低至0.09,黏着富裕度则由59.0%提高至85.7%;2)在直线段和坡道情况下,双源动车组的黏着富裕度均大于HXN3机车,对适应恶劣外界环境引起的轮轨黏着下降能力更强,对高原环境的适应性更优;3)曲线段,忽略结构引起的黏降差异,R300m曲线时,双源动车组和HXN3型机车的黏降幅度分别为6.3%和6.8%,R800 m曲线时,HXN3型机车曲线黏降幅度为3.0%,而双源动车组低于限值,可以保证有足够的黏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铁路 内电双源 内燃机车 动力学 牵引黏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灾民心理痛苦的应急物资供应链决策优化模型
3
作者 伍佳妮 卢思婷 龙燕妮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91-2300,共10页
应急物资保障工作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减轻灾民痛苦是衡量政府应急管理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更好地均衡应急物资供应链中灾民心理痛苦成本和供应链成本,减少灾民在灾害发生时由应急物资短缺造成的心理痛苦,达到理想的救援效果,将... 应急物资保障工作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减轻灾民痛苦是衡量政府应急管理效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更好地均衡应急物资供应链中灾民心理痛苦成本和供应链成本,减少灾民在灾害发生时由应急物资短缺造成的心理痛苦,达到理想的救援效果,将灾民心理痛苦以剥夺成本函数进行量化并纳入应急物资供应链决策模型的构建中,同时采用多源采购和企业实物储备进行决策优化。考虑不同的灾害情境,以供应链成本和灾民心理痛苦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包含灾前储备和灾后调度的两阶段双目标模型,并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相比均衡需求满足率和供应链成本的应急物资供应链决策模型,所构建的决策优化模型中灾民心理痛苦成本下降10.25%,相对痛苦成本下降86.03%,而供应链成本仅上升3.98%。这表明均衡灾民心理痛苦成本和供应链成本的应急物资供应链决策模型可以在不大幅增加供应链成本且保持较高的需求满足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灾民心理痛苦,尤其是降低相对灾民心理痛苦,使决策更具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应急物资供应链 心理成本 多源采购 企业实物储备 双目标混合整数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光谱成像技术的矿井早期火源识别及抗干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炎林 裴晓东 +1 位作者 王凯 徐光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0,共9页
现有基于图像分析的矿井外因火灾监测方法受矿井环境复杂、干扰源影响较大,单模态方法易将光源误判为火源,多模态方法没有利用温度信息进行火源判定,且在粉尘条件下这两种方法的识别精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光谱成像技术... 现有基于图像分析的矿井外因火灾监测方法受矿井环境复杂、干扰源影响较大,单模态方法易将光源误判为火源,多模态方法没有利用温度信息进行火源判定,且在粉尘条件下这两种方法的识别精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光谱成像技术的矿井早期火源识别及抗干扰方法。首先采用YOLOv10模型对可见光图像进行实时火源检测,利用红外热成像获取温度分布数据,然后通过Canny边缘检测与图像二值化预处理,消除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成像差异,最后采用pHash算法计算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边缘哈希值的海明距离,并标定阈值(海明距离≤25),判定是否为同一火源,从而有效区分火源与干扰源。实验结果表明:在无粉尘无干扰源工况下,基于双光谱成像技术的矿井早期火源识别及抗干扰方法的准确率达98%,召回率为94%,优于单模态的YOLOv10(准确率为97%,召回率为86%);在粉尘干扰条件下,粉尘覆盖摄像头表面33%时,该方法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85%,80%,粉尘覆盖摄像头表面66%时,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70%,65%,优于单模态和多模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外因火灾 早期火源识别 双光谱成像技术 可见光 红外光 pHash算法 YOLOv10 海明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双源型电动拖拉机能量管理优化策略
5
作者 徐志成 王红君 +1 位作者 赵辉 岳有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1-277,共7页
针对电动拖拉机能量管理过程中,传统模糊控制主观性强,过于依赖个人经验,锂电池和超级电容难以达到最优功率分配的问题,提出一种以等效燃油经济性和蓄电池SOC单位里程保持率为优化目标的方法。结合拖拉机实际工况构建双源系统结构以及... 针对电动拖拉机能量管理过程中,传统模糊控制主观性强,过于依赖个人经验,锂电池和超级电容难以达到最优功率分配的问题,提出一种以等效燃油经济性和蓄电池SOC单位里程保持率为优化目标的方法。结合拖拉机实际工况构建双源系统结构以及动力学模型,采用NSGA—Ⅱ算法对模糊控制器参数以及隶属度函数优化,在Advisor搭建电动拖拉机整机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与Advisor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双源模糊控制相比,NSGA—Ⅱ优化后的能量管理系统能很好地满足电机功率需求,实现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合理功率分配。整车能耗降低,锂电池工作时的峰值功率、平均功率分别下降68.98%、18.36%,等效燃油经济性提高17.39%,延长锂电池寿命,同时延长电动拖拉机作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拖拉机 能量管理 等效燃油经济性 双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源电驱动车辆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分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奥运 陈光 +1 位作者 贾一帆 景国玺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7,共14页
针对双电源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与驱动控制问题,对于隔离直流(DC)母线构型双逆变器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进行定子电流优化及功率分配研究,并着重探究了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搭配下的功率分配策略。首先,建立双逆变器开绕组永... 针对双电源电动汽车的能量管理与驱动控制问题,对于隔离直流(DC)母线构型双逆变器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PMSM)驱动系统进行定子电流优化及功率分配研究,并着重探究了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搭配下的功率分配策略。首先,建立双逆变器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数学模型,并推导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架构下的双逆变器功率分配范围边界;然后,分别针对电机效率与功率分配范围提出两种定子电流矢量优化方法,并对比其稳态性能参数;最后,针对动力电池与超级电容的功率输出特性进行分析,在整车能量管理层面提出一种基于以上构型的双电源功率分配策略。使用仿真软件分别在城市道路以及市郊工况下,对所提功率分配策略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功率分配策略在节能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源 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定子电流优化 功率分配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7
作者 桂诗琦 罗群 +3 位作者 贺小标 王千军 王仕琛 汪亮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6,共11页
利用地震、测井、试油、岩心的铸体薄片和物性分析资料及物理模拟实验,探讨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油气成藏要素的配置关系、富集规律以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总结了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储层岩性... 利用地震、测井、试油、岩心的铸体薄片和物性分析资料及物理模拟实验,探讨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油气成藏要素的配置关系、富集规律以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总结了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储层岩性主要为凝灰岩、安山岩及角砾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与裂缝,孔隙度多小于8%,渗透率多为0.1~10.0 mD,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②研究区油藏富集运聚为“断-储-壳”3要素联合控制,深大断裂是油气垂向运移通道;风化淋滤作用改善了储层物性,为油气富集提供了有效储集空间;石炭系及其上覆泥岩均较致密,与裂缝发育的火山岩储层形成了良好的储盖组合;走滑断裂与盖层的配置关系对油气垂向与横向运移具有重要控制作用。③研究区油藏整体上具有“双源供烃、多体系输导、多类型盖层、多层系含油、多种油藏类型、复式含油气区”的特征。不同区域、不同深度的油藏具有明显的差异,横向上,近源为“断毯输导、侧向充注、近源风化壳成藏模式”,远源为“双源供烃、多种输导类型、硬壳封盖、远源断壳体成藏模式”;纵向上,浅部为“双源供烃、多种输导类型、硬壳封盖、浅部风化壳成藏模式”,深部为“双源供烃、断裂输导、致密岩层封盖、深部断缝体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油藏 物理模拟 深大断裂 风化淋滤作用 双源供烃 石炭系 车排子凸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区断裂体系特征及控藏效应 被引量:3
8
作者 薛煜恒 李坤 +3 位作者 尚娅敏 陈秋佟 盛烈豪 刘建斌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1-169,共9页
以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为基础,运用构造剖面复原、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区断裂体系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演化特征及控藏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西湖凹陷孔雀亭区断裂体系具有明显东、西分区、分带特征... 以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为基础,运用构造剖面复原、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孔雀亭区断裂体系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演化特征及控藏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西湖凹陷孔雀亭区断裂体系具有明显东、西分区、分带特征。平面上,东部发育3组方向主干伸展断裂,NNE向为主,NE向及近NS向次之,西部发育2组方向主干伸展断裂,NE向为主,NNE向次之;剖面上东部以多米诺式斜列构造样式为主,西部以同向断阶为主;自西向东可分为5个断阶带,东部发育2个反向断裂带,西部发育3个同向断裂带。②研究区断裂体系经历了断陷期、断-坳转换期、坳陷反转期以及区域沉降期4个演化阶段,断裂活动性表现出“东部为早强晚弱、西部为早弱晚强”差异演化特征。③研究区发育东部反向断槽-局部自圈油气藏和西部顺向断阶-岩性尖灭油气藏,其中东部的油气藏为双源供烃,是油气富集有利区,尤其是F2和F3断裂活动性强、断距较大,所控圈闭的面积和高度大,在平湖组富油、花港组下段富气,是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断裂 断裂活动性 双源供烃 断裂控藏 反向断槽-局部自圈油气藏 顺向断阶-岩性尖灭油气藏 西湖凹陷 东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简阳地区须家河组断缝体油气成藏特征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曦冉 曹脊翔 +3 位作者 肖伯夷 曾琪 王锦西 李唐律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9,共12页
四川盆地简阳地区须家河组的天然气富集在断缝体储层中。断缝体储层是指由断层破碎带及多种非均质裂缝共同构成的特殊储集体,在简阳地区须家河组中展现出规模化的发育特征。本文利用薄片鉴定、测井成像及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对简阳地区... 四川盆地简阳地区须家河组的天然气富集在断缝体储层中。断缝体储层是指由断层破碎带及多种非均质裂缝共同构成的特殊储集体,在简阳地区须家河组中展现出规模化的发育特征。本文利用薄片鉴定、测井成像及地震属性分析等技术,对简阳地区的断缝体油气成藏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研究区存在海陆两相优质烃源岩双源供烃的特点。断缝型储层中蕴含着丰富的次生溶蚀孔隙、构造裂缝、粒间杂基溶解形成的孔隙以及微裂缝等多种孔隙类型;这些孔隙提升了储集性能。深大断裂断穿须家河组并向下连接至深部烃源岩,深层油气源岩与储层通过断缝实现了有效连通,油气能够在断裂系统内实现垂直或水平方向的迁移,并最终汇聚在渗透性优良的断缝体内部。上覆的油页岩和泥岩等封闭性盖层为储层提供了有效的封闭保护,周边的泥岩及致密砂岩则构成了侧向屏障,协同造就稳定的断缝体油藏。针对特殊储集体断缝体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简阳地区下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思路,而且可以为其他致密储层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阳地区 断缝体 须家河组 双源供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暹芭”对湖南影响的分阶段对比分析
10
作者 唐明晖 陈龙 +2 位作者 赵恩榕 王强 陈紫妍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9,共8页
利用常规观测、再分析和双偏振雷达资料,结合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迹模式(HYSPLIT),对比分析了2022年台风“暹芭”影响湖南的三个阶段(台前飑线、台风倒槽、台风低压)水汽来源、双偏振特征,并探讨降水特征。结果表明:①台前飑线阶段,水... 利用常规观测、再分析和双偏振雷达资料,结合拉格朗日混合单粒子轨迹模式(HYSPLIT),对比分析了2022年台风“暹芭”影响湖南的三个阶段(台前飑线、台风倒槽、台风低压)水汽来源、双偏振特征,并探讨降水特征。结果表明:①台前飑线阶段,水汽主要源自西太平洋、鄱阳湖,沿东风输送至湘北,与东北风形成辐合;回波表现为积云降水特征,呈带状、质心偏低;Z_(DR)和K_(DP)值高,CC值大,以数浓度高扁平大雨滴为主。②台风倒槽阶段,水汽源自南海和西太平洋,沿槽前偏东南气流向湘中输送;回波表现为层云降水特征,低层Z_(H)、K_(DP)、Z_(DR)偏低,CC偏大,以数浓度低的小雨滴为主;5 km高度出现CC亮带,导致“列车效应”暴雨。③台风低压阶段,水汽源自中南半岛、北部湾和南海,沿低压向湘东南、湘东北输送;回波呈积层混合降水特征,中低层K_(DP)有大值(≥1.7°/km)区,Z_(DR)强度偏弱,以数浓度高小雨滴为主。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台风影响下的降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暹芭” 分阶段分析 水汽输送 台前飑线 雷达双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探测器能谱CT在鉴别肝内转移瘤来源中的价值
11
作者 杨慧义 蒲倩 +8 位作者 杨剑扬 彭鹏飞 岳汛 明悦 岳书婷 张潇迪 李兴辉 杨烈 孙家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8-384,共7页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能谱CT(DLSCT)在鉴别肝内转移瘤来源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能谱CT增强检查,并确诊为肝转移瘤患者102例.根据血行转移方式的不同,将转移瘤分为消化道来源肿瘤与非消... 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能谱CT(DLSCT)在鉴别肝内转移瘤来源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能谱CT增强检查,并确诊为肝转移瘤患者102例.根据血行转移方式的不同,将转移瘤分为消化道来源肿瘤与非消化道来源肿瘤.其中消化道来源肿瘤58例(包括15例胃癌,30例结直肠癌,13例胰腺癌),非消化道来源肿瘤44例(包括20例乳腺癌,13例肺癌,3例甲状腺癌,8例肾癌).提取病灶的碘密度(ID)值、有效原子序数(Zeff)值和40~70 keV虚拟单能级图像(VMI)上的CT值.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筛选消化道来源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建立基于能谱CT参数和临床因素的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诊断效能.结果:临床资料分析显示,2组患者性别、最大病灶短径、总胆固醇(TC)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消化道肿瘤来源肝转移瘤的动脉期ID值、Zeff值、40~60 keV单能级图像上的CT值和能谱曲线斜率(λHU)值以及门静脉期的ID值、标准化碘密度(NID)值、Zeff值、40~50keV单能级图像上的CT值和λHU值比消化道肿瘤来源肝转移瘤组高(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期ID(OR=3.229,95%CI=4.313~26.359,P=0.024)、性别(OR=0.016,95%CI=0.002~0.163,P<0.001)和TC(OR=4.4976,95%CI=1.580~12.794,P=0.005)是鉴别消化道和非消化道来源肝转移瘤的危险因素.纳入上述3个指标后,联合模型表现出较高的诊断效能,其曲线下面积(AUC)达0.860,灵敏度为86.3%,特异度为73.8%,准确度为77.4%.结论:能谱CT衍生的ID参数,能够对肝转移瘤来源于消化道还是非消化道进行有效鉴别,将其与性别、TC联合后诊断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探测器能谱CT 来源鉴别 肝转移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泵动力源的起重机变幅系统模式切换压力冲击抑制研究
12
作者 朱慧典 杨敬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00-108,共9页
现有起重机变幅系统在流量、压力控制模式切换时,泵、阀动态特性不匹配导致系统压力冲击显著与流量波动剧烈。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双泵动力源压力流量复合控制系统。以电液比例变量泵为主动力源,以高压定量泵为补偿泵源,由三相异步电机... 现有起重机变幅系统在流量、压力控制模式切换时,泵、阀动态特性不匹配导致系统压力冲击显著与流量波动剧烈。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双泵动力源压力流量复合控制系统。以电液比例变量泵为主动力源,以高压定量泵为补偿泵源,由三相异步电机驱动电液比例泵进行流量控制,由伺服电机驱动定量泵进行压力闭环控制,将双泵合流为一个系统元件输出流量。利用AMESim和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九柱塞泵泄漏模型、单泵动力源泵阀协同系统、双泵动力源泵阀协同系统及对应的控制算法,利用液压泵试验台测试电液比例泵的容积效率,以验证九柱塞泵泄漏仿真模型的准确性,通过仿真分析双泵动力源系统在抑制压力冲击和流量补偿上的优势。结果表明:双泵源合流后的流量在快速运动模式和微动模式下分别达到期望流量的1.005 5倍和99.92%,压力冲击最大值降低至原系统的86.6%,最小压力值较原来提高了32.2%,模式切换后压力稳定所需时间减少至原系统的56.2%。双泵动力源系统能够有效补偿流量并抑制压力冲击,验证了双泵动力源泵阀协同系统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幅系统 双泵动力源 泵泄漏 AMESim-Simulink 压力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流域地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王奇 张润润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4-38,共5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雅鲁藏布江流域年陆地蓄水量显著下降、水文循环加剧、温度及植被覆盖变化进一步影响蒸散发及其组分的时空动态。为此,基于Shuttleworth-Wallace Hu(SWH)模型估算了2003~2015年雅鲁藏布江流域的蒸散发(ET)及其组分土壤蒸... 气候变化背景下,雅鲁藏布江流域年陆地蓄水量显著下降、水文循环加剧、温度及植被覆盖变化进一步影响蒸散发及其组分的时空动态。为此,基于Shuttleworth-Wallace Hu(SWH)模型估算了2003~2015年雅鲁藏布江流域的蒸散发(ET)及其组分土壤蒸发(ES)与植被蒸腾(EC),利用Mann-Kendall统计检验评估了流域年平均蒸散发及其组分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采用SOBOL敏感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流域不同区间年蒸散发及其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雅鲁藏布江流域分别有34.2%、34.4%的区域年蒸散发与土壤蒸发显著上升(P=0.05),主要集中于流域上游、中游东部、下游北部地区;分别有5.6%、4.2%的区域年蒸散发与土壤蒸发显著下降,主要集中于中游中部地区;分别有26.7%、18.7%的区域年植被蒸腾与植被蒸腾/蒸散发显著上升,主要集中于流域上游、中游西部地区。流域下游南部地区,植被蒸腾占比高,年蒸散发、植被蒸腾、植被蒸腾/蒸散发均显著下降。降水(PRE)、相对湿度(RH)、植被动态指数(NDVI)分别是上、中、下游地区影响蒸散发变化最为敏感的因素。蒸散发各组分中,在流域上游地区,土壤蒸发起主导作用,PRE是影响土壤蒸发变化最为敏感的因素;在流域中游地区,土壤蒸发起主导作用,RH是影响土壤蒸发变化最为敏感的因素;在流域下游地区,植被蒸腾与土壤蒸发共同影响蒸散发变化,NDVI是影响植被蒸腾变化最为敏感的因素,RH是影响土壤蒸发变化最为敏感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H双源蒸散模型 雅鲁藏布江流域 蒸散发 SOBOL敏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蔡甸区浅层地下水氮污染来源识别及其迁移转化过程解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益 李逸凡 +2 位作者 周传富 李朋 李俊霞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273,共12页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地下水氮污染成为全球范围内典型的环境问题。为识别浅层地下水氮污染源、贡献比例以及迁移转化特征,采集了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主要供水区地表水样14个、浅层地下水样24个及土样7个,并测试分析了其水化...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地下水氮污染成为全球范围内典型的环境问题。为识别浅层地下水氮污染源、贡献比例以及迁移转化特征,采集了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主要供水区地表水样14个、浅层地下水样24个及土样7个,并测试分析了其水化学指标、氮同位素、氢氧同位素等。基于当地土地利用类型,综合水化学及δ^(15)N-NO_(3)^(-)、δ^(18)O-NO_(3)^(-)双同位素示踪技术,判别了研究区地下水硝酸盐氮污染源及迁移转化规律,同时进一步运用Iso-Source模型定量识别了不同氮污染源的贡献比例。区域氮污染类型以硝酸盐氮为主,其中约66.7%地下水采样点NO_(3)^(-)浓度超出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限值(10 mg/L),污水和粪便、土壤有机质以及氨肥硝化为主要NO_(3)^(-)来源,其对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氮的贡献率均值.分别为48.6%、32.9%、18.5%,受较为明显的人类活动影响;进一步结合区域水化学及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区域地表水及地下水氮的形态转化主要受到硝化作用影响与控制。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了解蔡甸区氮循环过程及氮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污染 硝酸盐氮 Iso-source模型 双同位素示踪技术 浅层地下水 武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鲁沿海地区离岸碳封存源汇匹配分析:以南黄海盆地为例
15
作者 赵化淋 庞凌云 +5 位作者 李清 陈建文 袁勇 梁杰 骆迪 王建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8-132,共15页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成为碳减排关键手段。我国沿海省市工业聚集、二氧化碳排放量巨大,加之海域碳封存空间广阔、安全性高,因此,离岸碳封存模式日渐成为沿海地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择。而源汇匹配...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成为碳减排关键手段。我国沿海省市工业聚集、二氧化碳排放量巨大,加之海域碳封存空间广阔、安全性高,因此,离岸碳封存模式日渐成为沿海地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择。而源汇匹配作为离岸碳封存的核心环节,其优化程度直接决定减排效率与经济成本,对实现经济、高效减排降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苏鲁沿海地区与南黄海盆地的离岸碳封存源汇匹配问题,基于中国高空间分辨率排放网格数据库(CHRED)选取苏鲁沿海地区钢铁、化工、水泥、火电等行业碳排放数据,引入最小生成树算法构建了离岸碳封存源汇匹配模型,开展了苏鲁沿海地区离岸碳封存源汇匹配研究,求解了源汇匹配系统总成本,给出了最优管道运输路径,形成最优源汇匹配模式。研究认为,南黄海盆地烟台坳陷和青岛坳陷碳封存有利区与苏鲁沿海地区碳排放源呈现出良好的匹配特性,可满足未来30年碳减排需求,为离岸碳封存提供了地质基础;提出的源汇匹配模式单位运输成本0.0156美元/t/km,随着技术革新、碳价上涨等影响,提出的源汇匹配模式下的离岸碳封存发展路径经济效益将更加乐观。本研究为沿海省市构建“双碳”目标下的陆海统筹减排系统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有助于推动“岸碳入海”技术路径的规模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封存源汇匹配 离岸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最小生成树算法 “双碳”目标 苏鲁沿海地区 南黄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荷双侧需求响应和氢能多元利用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静 盛铭真 +2 位作者 张岩 韩伟 段文岩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共14页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构建低碳、经济和灵活的能源利用体系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考虑源荷双侧需求响应和氢能多元利用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低碳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在源侧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构建低碳、经济和灵活的能源利用体系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考虑源荷双侧需求响应和氢能多元利用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低碳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在源侧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机组中引入电锅炉(electric boiler,EB)和卡琳娜(Kalina)循环模型,解耦CHP“以热定电”和“以电定热”模式,构建CHP灵活输出模型;其次,在荷侧引入电、热需求响应模型,并与源侧CHP灵活输出模型协调优化,构建源荷双侧需求响应模型;最后,在模型中引入含制氢、用氢、燃气混氢和储氢组成的氢能多元利用模型,建立了电-热-气-氢IES低碳优化调度模型。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不仅有效降低了系统经济成本和碳排放量,还提高了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实现了IES低碳、经济和灵活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灵活输出模型 源荷双侧需求响应 卡琳娜循环 氢能多元利用 低碳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相干两点源比幅测角性能分析
17
作者 汪兵 杨益川 +3 位作者 丁怀 夏碧君 朱磊 邓明龙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9-1389,共11页
针对协同相干多/两点源场景下比幅单脉冲测角的性能分析问题,本文在两点源比幅测角一般模型基础上给出了相干两点源的比幅测角表达式,并分析了3种典型情况;然后,推导了比幅测角误差与同步相位差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理论关系,并给出了测角... 针对协同相干多/两点源场景下比幅单脉冲测角的性能分析问题,本文在两点源比幅测角一般模型基础上给出了相干两点源的比幅测角表达式,并分析了3种典型情况;然后,推导了比幅测角误差与同步相位差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理论关系,并给出了测角误差的准确度模型;最后,通过数字仿真实验给出了两点源信号的同步相位差、功率比、信号角度等因素对比幅测角结果、测角误差及其准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比幅测角结果受相干两点源同步相位、功率比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测角结果可能位于两信号角度之间也可能位于两信号角度之外;系统和信号的误差越小,测角误差模型越准确;信号工作频率越高,对时间同步要求越高.本文完善了两点源场景下比幅测角理论,为测角性能分析、测角系统方案优化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两点源 单脉冲雷达 比幅测角 性能分析 误差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构造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18
作者 陈鹏 武小宁 +5 位作者 林煜 钟厚财 张洁 黄友华 岳纹 冷平 《岩性油气藏》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具备双源供烃的有利成藏条件,勘探程度低,潜力大。依托新采集的三维和重处理的二维地震资料,通过精细构造解释,明确了该区的构造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4条北西向逆冲推覆断裂和...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具备双源供烃的有利成藏条件,勘探程度低,潜力大。依托新采集的三维和重处理的二维地震资料,通过精细构造解释,明确了该区的构造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4条北西向逆冲推覆断裂和早石炭世多条南北向断裂控制,车排子凸起石炭系自南向北依次分为南部、中部、北部3个条带,东西向分为3个台阶,东翼二台阶和西翼艾卡断裂上盘埋藏浅,紧邻生烃凹槽,为最有利的成藏部位。②研究区北西—南东向断裂切割南北向断裂形成的一系列断块控制了石炭系油气的分布,具有断块控藏的特征。③在裂缝发育程度相当的情况下,储层质量是控制油气产量的关键要素,其中火山爆发相储层基质物性好,最利于油气的富集。④沙门子断裂、车排子断裂、车排子南断裂、艾卡断裂等四大断裂上盘火山爆发相发育规模大,埋藏浅,与沙湾凹陷风城组和四棵树凹陷侏罗系2套烃源岩大跨度对接,成藏条件优越,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控藏 火山爆发相储层 逆冲推覆断裂 双源供烃 富集规律 石炭系 车排子凸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协同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策略研究
19
作者 叶青海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7,共9页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但面临各种阻滞因素:可再生能源的综合成本仍然较高,化石能源仍然是能源保供给的主要担当,工业原料用化石能源的技术替代难度较高。新质生产力可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强劲支撑:(1)可以赋能能源...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但面临各种阻滞因素:可再生能源的综合成本仍然较高,化石能源仍然是能源保供给的主要担当,工业原料用化石能源的技术替代难度较高。新质生产力可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强劲支撑:(1)可以赋能能源密集型产业节能降耗、降低排放;(2)能通过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对化石能源的替代;(3)可以拓展新产业,开启新的发展动能,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而能源结构调整也能催生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打开新质生产力的市场需求空间,培育技术密集的新能源产业,拓展新质生产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场景。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质生产力形成可以实现相互加持、互为因果的协同效应。协同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质生产力形成要从政策层面科学统筹实施,要明确中长期能源结构调整规划和目标安排、明确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的政策体系、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各类新质生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 目标 能源结构调整 新质生产力 可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 新能源产业 协同效应 碳排放交易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和无电流环控制构网型VSC暂态建模与特性对比分析
20
作者 任先成 李尚志 +4 位作者 李英彪 胡家兵 徐泰山 鲍颜红 吴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71-982,I0003,I0004,共14页
新能源发电设备对电网的支撑能力需得到提升,因此构网型控制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已成为研究前沿,并在工程领域中得到示范应用.以VSG作为同步环节的电压源型变换器(VSC)根据控制结构有无电流环分为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和... 新能源发电设备对电网的支撑能力需得到提升,因此构网型控制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已成为研究前沿,并在工程领域中得到示范应用.以VSG作为同步环节的电压源型变换器(VSC)根据控制结构有无电流环分为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和直接电压控制,控制结构的差异对暂态特性具有较大影响.为研究两种构网型VSC暂态特性的差异,基于“功率激励-内电势响应”关系模型分别建立其暂态模型,对比分析内电势形成机制和暂态特征.VSG模拟同步机运行特性,故在机电尺度下解析得到VSC的等效惯量和等效阻尼,并对比分析其暂态特性.结果表明:直接电压控制VSC的等效惯量和阻尼为常数,电压电流双环控制VSC的等效惯量和阻尼具有时变特征,且数值上小于直接电压控制.最后,通过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电压源型变换器 电压电流双环控制 直接电压控制 “激励-响应”关系模型 暂态特性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