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困境纾解:基于痛点-堵点-难点的解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邵伟德 朱丹阳 李启迪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0,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最初属于我国经济领域。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概念。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契合国家经济社...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最初属于我国经济领域。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概念。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契合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又要体现体育学科特有的育人规律,更要立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核心诉求。自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变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当前改革进程仍面临“学生素养提升有限”痛点、“多元协调路径梗阻”堵点,以及“评价标准体系缺失”难点等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构建“1+2+4”立体化的发展模型: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构建课内外、校内外双循环体系;完善理念保障、政策保障、手段保障、质量保障四维支撑系统。在实践路径层面,提出“研制评价标准、研判发展状态、探究关键因素、提供破解策略”的实施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高质量发展 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课内外、校内外双循环体系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模块输入阻抗影响的ISOP-DAB变换器系统输入均压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善寿 夏虎 +2 位作者 方潜生 叶伟 王浩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0,154,共8页
针对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全桥(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的子模块元器件参数不一致所导致的输出功率不均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输入阻抗的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输入均压控制策略。通过改进传统单移相控制方法,得到一种能够减小回流功... 针对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双有源全桥(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的子模块元器件参数不一致所导致的输出功率不均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输入阻抗的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输入均压控制策略。通过改进传统单移相控制方法,得到一种能够减小回流功率的新型单移相(NSPS)控制方法;进一步,基于NSPS分析ISOP-DAB直流变换器系统的输入电压均分、输出功率均分与各模块输入阻抗之间的关系,通过调节NSPS的内移相比,使各模块输入阻抗幅值相等,实现系统输入电压均分以及模块输出功率相等,同时减小双有源全桥变换器的回流功率,提高系统工作功率。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全桥变换器 单移相控制 输入串联输出并联 输入电压均分 输出功率均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浓度与活性分层的汽油小负荷压燃研究
3
作者 张蕾 张珊珊 +1 位作者 邬斌扬 苏万华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6,共10页
汽油压燃发动机具有高效清洁运行的潜力,基于自行搭建的汽、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试验平台及缸内燃烧数值模拟方式,研究了汽油双、单歧管喷射策略及柴油单次、两次直喷策略所产生的燃料分层对汽油压燃小负荷燃烧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在转速... 汽油压燃发动机具有高效清洁运行的潜力,基于自行搭建的汽、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试验平台及缸内燃烧数值模拟方式,研究了汽油双、单歧管喷射策略及柴油单次、两次直喷策略所产生的燃料分层对汽油压燃小负荷燃烧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在转速为1500 r/min、燃料热量为610.4 J/cyc的小负荷工况下,单歧管策略的缸内混合气浓度分层程度显著高于双歧管策略,有利于火核产生,提升着火性能,但燃烧效率低下.因此采用直喷微量柴油的策略使混合气活性大幅提升,活性基团产生与消耗速率加快,不同直喷策略导致混合气燃烧特性产生变化.在汽油预混率为86%的工况下,柴油早喷(-160°CAATDC)时的平均指示压力和指示热效率(ITE)分别为0.53 MPa和49.41%,NO_(x)、CO和总碳氢化合物(THC)排放水平降低,但压力升高率超限.优化喷射策略,采用多次直喷可灵活调控混合气浓度与活性分布,延缓放热进而降低压力升高率.在一次柴油早喷量为1.9 mg/cyc、二次柴油直喷量为1.0 mg/cyc时,指示热效率进一步提升至49.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汽油压燃 双、单歧管喷射策略 活性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重移相下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结合ZVS的最小电流应力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标广 邓旭哲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6,共12页
为了在减小双有源桥(DAB)变换器电流应力的同时兼顾开关管的软开关(ZVS),本文提出一种三重移相下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结合ZVS的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策略。该策略首先引入三重移相控制,并结合DAB变换器在此控制模式下的数学模型与功率特性分析... 为了在减小双有源桥(DAB)变换器电流应力的同时兼顾开关管的软开关(ZVS),本文提出一种三重移相下的双有源桥变换器结合ZVS的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策略。该策略首先引入三重移相控制,并结合DAB变换器在此控制模式下的数学模型与功率特性分析,发现三重移相控制能够使DAB变换器在全功率范围内高效传输能量。为了寻求电流应力最小化的最优解,该策略采用基于Karush-Kuhn-Tucker(KKT)条件的优化方法并充分考虑DAB变换器的ZVS特性。在全功率范围内成功确定了能够实现电流应力最小化的最优移相角组合。将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与传统的三重移相控制策略进行对比分析,所提策略在实现所有开关管ZVS能力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电流应力,从而大幅提升了DAB变换器的整体性能与效率。最后,基于本文所提控制策略搭建了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其在降低电流应力和实现ZVS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B变换器 三重移相控制 最小电流应力 零电压开关 K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源桥变换器的新型双重移相电流应力优化控制策略
5
作者 刘春喜 王涛 田迎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98,共11页
针对双有源桥变换器双重移相控制时输入输出电压调节比不匹配时的电流应力过高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重移相调制下的电流应力分段优化控制策略,通过降低电感电压的方式来降低电流应力,从而提高系统效率。首先分析了新型双重移相调制的工... 针对双有源桥变换器双重移相控制时输入输出电压调节比不匹配时的电流应力过高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重移相调制下的电流应力分段优化控制策略,通过降低电感电压的方式来降低电流应力,从而提高系统效率。首先分析了新型双重移相调制的工作原理,验证了降低电感电压可以明显降低电流应力。然后考虑不同的传输功率和电压调节比,对相应工作区间的电流应力进行分段优化,推导出最小电流应力下的最优移相比组合,并结合电流应力分段优化设计了闭环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了双有源桥变换器实验样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优化控制相比,所提控制策略在低到中功率范围电流应力和回流功率更小,负载突变时的动态响应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器 双重移相 电流应力 回流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活化多孔碳氮材料实现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高效矿井水脱盐
6
作者 贺琼琼 彭海森 +5 位作者 孟振 苗真勇 万克记 许恩乐 高明强 黄少萌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2-1746,共15页
严格的环保法规驱动下,煤矿在高盐矿井水回收处理上面临的挑战不断升级,因此迫切需要研发高效的深度脱盐技术,以突破行业困境并实现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虽然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FCDI)技术在脱盐领域内崭露头角,但仍存在电极材料性能造... 严格的环保法规驱动下,煤矿在高盐矿井水回收处理上面临的挑战不断升级,因此迫切需要研发高效的深度脱盐技术,以突破行业困境并实现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虽然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FCDI)技术在脱盐领域内崭露头角,但仍存在电极材料性能造成的脱盐能力壁垒。研究提出了一种双重活化多孔碳氮电极材料制备的新方法,以蔗糖为碳源,三聚氰胺为氮源,整合了双模板法、水蒸气活化、酸浸氧化及氮掺杂的优点,改善了材料的润湿性和导电性,同时使得电极材料具备独特整齐排列的柱状结构、更大的比表面积(1039.76 m^(2)/g)、更丰富的孔结构(0.32 cm^(3)/g)、更多的氮氧电负性点位和更好的润湿性能,以此实现高效,低能耗的矿井水脱盐。该材料(H_(2)O(g)-HNO_(3)/CN)应用于FCDI装置中且经过电压、活性材料含量、处理液初始浓度及pH的工艺优化后对1 g/L的NaCl溶液脱盐5 h,除盐率高达100%,平均脱盐速率、脱盐量、电荷效率及标准脱盐量能耗分别为0.00952mg/(min·cm^(2)),37.08mg/g,24.02%和481.98J/mol,即使经过7次循环吸脱附试验,除盐率仍能达到95.71%。为了探究H_(2)O(g)-HNO_(3)/CN的吸附除盐机理,进行了电化学性能、吸附动力学及等温线的分析。结果表明其比电容高达99.38 F/g,内电阻极小;对Na^(+)离子的吸附更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对Na^(+)离子的饱和吸附量为4.30mg/g,饱和吸附时间为12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活化 多孔碳氮材料 流动电极电容去离子 高盐矿井水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同优化指标的双有源桥变换器全局优化控制
7
作者 王祺 张泽轲 王春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3-122,共10页
双有源桥(dual-active-bridge,DAB)变换器在能量双向传输的场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中单移相控制是其最典型的控制方式。然而,当DAB变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匹配时会产生较大的回流功率,同时会增大电流应力,轻载时无法实现全部开... 双有源桥(dual-active-bridge,DAB)变换器在能量双向传输的场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中单移相控制是其最典型的控制方式。然而,当DAB变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匹配时会产生较大的回流功率,同时会增大电流应力,轻载时无法实现全部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ero-voltage-switching,ZVS)。针对传统单移相控制在电压不匹配运行时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移相(dual-phase-shift,DPS)控制的全功率范围内保证全部开关管实现ZVS的最小回流功率优化策略,以提高变换器在宽电压调节比下的效率。首先,综合考虑功率的传输特性、电压调节比以及最小回流功率、最小电流应力、全ZVS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全部开关管实现ZVS的功率范围。然后,根据给定的约束条件,通过分段优化的方法,得到全局最优解。最后,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所提优化策略在电压不匹配运行条件下可以使DAB变换器的全部开关管在全功率范围内均能实现ZVS,同时减小了回流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变换器 回流功率 电流应力 软开关 双重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与复合占空比的双有源全桥变换器电压电流暂稳态调控方法
8
作者 杨鸣 汪小丰 +1 位作者 司马文霞 唐君豪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3-1220,共18页
双有源全桥变换器是固态变压器的核心组件,其暂稳态调控策略目前多采用低自由度调制或弱动态调节控制,难以在全功率、宽电压转换比工作范围内实现电感电流和输出电压纹波的深度抑制,并造成暂态冲击恢复时间偏长,对固态变压器的安全可靠... 双有源全桥变换器是固态变压器的核心组件,其暂稳态调控策略目前多采用低自由度调制或弱动态调节控制,难以在全功率、宽电压转换比工作范围内实现电感电流和输出电压纹波的深度抑制,并造成暂态冲击恢复时间偏长,对固态变压器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挑战。该文以构筑双有源全桥变换器的暂稳态调控策略为目标,研究适用于全范围调制设计和无电感电流传感器控制的双有源全桥变换器状态空间平均值模型,以全功率、宽电压转换比工作范围内深度抑制电感电流和输出电压纹波为突破口,提出基于模型预测与复合占空比的双有源全桥变换器电压电流暂稳态调控方法,揭示多场景多工况下不同调控策略的稳态特性及其输出负荷、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参考值突变下的动态响应特性,对所提调控策略进行对比验证,保障双有源全桥变换器在全功率、宽电压转换比工作范围下的安全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变压器 双有源全桥变换器 稳态性能 动态性能 三重移相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最小回流功率优化控制
9
作者 王盼 朱继赜 +3 位作者 徐虎 章国光 袁雷 徐岸非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3-202,共10页
为提高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最小回流功率优化方案。针对双重移相的两种工作模式,分析推导各模式下的传输功率、回流功率及零电压开通(ZVS)特性,采用Karush Kuhn Tucker(KKT)条件法结合零电压开通特性... 为提高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最小回流功率优化方案。针对双重移相的两种工作模式,分析推导各模式下的传输功率、回流功率及零电压开通(ZVS)特性,采用Karush Kuhn Tucker(KKT)条件法结合零电压开通特性求解实现回流功率最小化的最优移相比组合,由此提出最小回流功率优化方案及相应的控制策略。基于所提控制策略搭建实验样机,分析该方案的动态特性并对其与单移相控制、传统双重移相优化控制下的稳态特性包括回流功率、效率分析。所提优化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实验结果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 回流功率 双重移相控制 KKT条件法 零电压开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日本人的反战活动——兼谈对日“两分论”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10
作者 徐志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9-182,共14页
抗战时期有些日本人因不同的战争经历和体验而萌生了厌战情绪乃至反战倾向,开展反战斗争。日本共产党从其理想信念、阶级立场和革命追求出发,自觉地反对日本侵略战争,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无论日本人自发的还是自觉的厌战、反战斗争,... 抗战时期有些日本人因不同的战争经历和体验而萌生了厌战情绪乃至反战倾向,开展反战斗争。日本共产党从其理想信念、阶级立场和革命追求出发,自觉地反对日本侵略战争,支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无论日本人自发的还是自觉的厌战、反战斗争,在日本政府和军部的残酷镇压下大多是暗中活动或分散发展,或者流亡国外继续开展反战斗争。在华日本人的反战活动,主要是日共党员、进步人士和被教育与改造后的日俘,他们在国统区和中共抗日根据地成立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及其支部,积极参加对日宣传和斗争,甚至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英勇牺牲。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对日“两分论”,不仅在战时正确区分了一小撮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与广大日本民众,而且成为战后中共制定对日政策的理论基础,成为客观分析、理性研判日本社会,团结最广大日本民众的法宝,深刻影响着当代中日关系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日本人 反战活动 中国共产党 两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刘琳 邵鑫 +1 位作者 庞昆 郑蕻陈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8-1407,共10页
本研究针对碱激发矿渣-粉煤灰(AASF)浆体和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复杂影响因素,采用试验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影响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关键参数。通过随机森林回归(RFR)和梯度提升回归(GBR)模型对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进... 本研究针对碱激发矿渣-粉煤灰(AASF)浆体和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复杂影响因素,采用试验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影响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关键参数。通过随机森林回归(RFR)和梯度提升回归(GBR)模型对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机器学习预测的材料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与真实值差距可以控制在±15%以内,并提供了定量计算公式,显著提升了对材料力学性能优化的效率和效果。基于双目标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了浆体和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之间存在的搭配组合关系,并揭示了优化配比设计的有效路径。粉煤灰掺量存在显著的阈值效应,当掺量小于25%(质量分数)时,与抗压强度呈正相关,当掺量介于50%~75%(质量分数),与抗压强度呈负相关。本研究为碱激发矿渣-粉煤灰材料的性能优化提供了一种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同时为土木工程领域的低碳材料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材料 矿渣 粉煤灰 机器学习 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双目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DAB-DC/AC变换器的效率敏感因子研究
12
作者 陈强 杨师骁 +2 位作者 王世龙 王涵宇 马铭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6920-6929,I0026,共11页
单级式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DC/AC变换器控制自由度多,变压器匝比、漏感、开关频率等参数相互耦合,导致变换器效率优化面临多重制约。该文分析变压器匝比、漏感与软开关范围、漏感电流有效值、漏感电流峰值之间的约束关系,... 单级式双有源桥(dual active bridge,DAB)DC/AC变换器控制自由度多,变压器匝比、漏感、开关频率等参数相互耦合,导致变换器效率优化面临多重制约。该文分析变压器匝比、漏感与软开关范围、漏感电流有效值、漏感电流峰值之间的约束关系,提出直接表征DAB-DC/AC变换器效率的物理量:效率敏感因子。通过研究效率敏感因子对系统损耗的影响机理,实现变换器效率最优的硬件参数设计,为多参数耦合的单级式DAB-DC/AC变换器效率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最后通过一台450 W样机验证所提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DC/AC变换器 效率敏感因子 变压器参数 损耗模型 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CDiff的分布式电源调度控制系统FDIAs防御方法
13
作者 李元诚 孙鹤洋 +2 位作者 张桐 张贺方 杨立群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8-586,共9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分布式电源的应用规模持续扩大,其在高效能源利用和绿色环保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由于系统的分散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分布式电源调控更易受到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DIAs)的安全威胁。FDIAs篡改实时量...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分布式电源的应用规模持续扩大,其在高效能源利用和绿色环保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由于系统的分散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分布式电源调控更易受到虚假数据注入攻击(FDIAs)的安全威胁。FDIAs篡改实时量测数据干扰状态估计和调度决策,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不稳定、运行失误,甚至引发严重的电力事故。为确保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文章提出一种针对分布式电源调控FDIAs的DACDiff防御方法,该模型基于改进的条件扩散模型,采用DACformer作为去噪网络,采用双重注意力机制捕捉时间序列中的依赖性,通过上采样和多尺度设计更好保留数据特征,用高度逼真的生成数据替换受攻击影响的数据,以保证状态估计的连续性和调控指令的正确性。在电力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ACDiff模型在数据生成质量和防御能力方面表现优异,能够有效恢复受到FDIAs影响的分布式电源调控系统,提供了更优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调控 虚假数据注入攻击 主动防御 扩散模型 双重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
14
作者 皇金锋 陈旭 李聪林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31,共13页
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是便携式设备的重要组成模块,针对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两个输出支路存在抗扰性能差、负载波动时具有交叉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依据自抗扰理论... 单电感双输出变换器是便携式设备的重要组成模块,针对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的两个输出支路存在抗扰性能差、负载波动时具有交叉影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的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依据自抗扰理论将变换器主路和支路分别拟合为自抗扰控制系统范式,转化为2个独立的二阶系统模型,以此来抑制两支路间的交叉影响。其次,设计终端互补滑模控制器代替传统自抗扰控制中的线性控制器,同时引入级联扩张状态观测器抑制电路中的高频噪声,进一步提高观测器的估计精度,利用非线性控制策略的优势提高系统受到扰动时的暂态性能。然后,通过Lyapunov理论以及Routh判据证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以及搭建实验平台对3种不同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实验表明,本文所提控制能够很好地抵抗扰动,抑制噪声以及两支路间的交叉影响,提高系统的暂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 终端互补滑模自抗扰控制 交叉影响 抗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螺旋滑模控制的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电流应力优化控制
15
作者 王盼 朱继赜 +3 位作者 叶高翔 黄思雨 阳磊 徐虎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5-1306,共12页
随着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直流微电网系统中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针对系统扰动时的电压波动、动态响应慢及效率降低等问题有待优化。该文在扩展移相下提出一种融合滑模控制和最小化电流应力的优化控制策略,提升效率的同时改善系统动态响... 随着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直流微电网系统中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针对系统扰动时的电压波动、动态响应慢及效率降低等问题有待优化。该文在扩展移相下提出一种融合滑模控制和最小化电流应力的优化控制策略,提升效率的同时改善系统动态响应性能。鉴于传统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采用超螺旋滑模算法去消除该现象,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及性能。该文进行了仿真,同时设计并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在输入电压突变、负载切换、参考电压改变时,控制系统均具有良好的动态、稳态性能,同时能有效减小电流应力,实现系统的多目标优化。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 扩展移相 超螺旋滑模控制 电流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滤波电感的电流源型双有源桥式直流变换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赖臻 曾君 刘俊峰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0,共10页
应用于储能系统的电流源型双有源桥式变换器往往存在电流应力大、软开关范围受限等问题,限制了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针对此问题,结合耦合电感技术,提出1种储能侧电流纹波小且软开关范围宽的电流源型双有源桥式变换器。变换器的储能... 应用于储能系统的电流源型双有源桥式变换器往往存在电流应力大、软开关范围受限等问题,限制了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针对此问题,结合耦合电感技术,提出1种储能侧电流纹波小且软开关范围宽的电流源型双有源桥式变换器。变换器的储能侧由2个并联的电流源型全桥构成,可有效减小储能侧开关管的电流应力。通过调节储能侧并联全桥间的移相,可减小储能侧电流纹波;通过合理设计耦合滤波电感,得到足够大的互感电流以满足开关管的软开关条件。详细介绍了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稳态分析,并设计了400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变换器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式变换器 耦合电感 交错技术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特异性磷酸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小年 敖其 +1 位作者 黄海 列才华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0-738,共9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终末期肾病的主要诱因。近年来,针对双特异性磷酸酶(dual specific phosphatase,DUSP)家族成员的深入研究发现,DUSP在肾脏疾病状态下的表达水平...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终末期肾病的主要诱因。近年来,针对双特异性磷酸酶(dual specific phosphatase,DUSP)家族成员的深入研究发现,DUSP在肾脏疾病状态下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推测增强其表达可减轻或改善肾脏疾病症状。DUSP主要功能为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去磷酸化过程,从而有效抑制MAPK通路的活化,对DN发生与发展发挥重要调控作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MAPK与DN和DUSP的相关性,并对DUSP在DN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DN诊治提供新视角和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双特异性磷酸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清道夫受体A启动子活性分析
18
作者 曹鑫艳 王钢 +6 位作者 张秦川 范文雨 顾兰英 盛金良 贺笋 孙延鸣 张彦兵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8,共6页
旨在初步分析绵羊清道夫受体A(SRA)启动子活性调节机理,为进一步探究SRA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使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SRA启动子报告质粒,XhoⅠ酶切验证,进一步测序比对;将构建的SRA启动子报告质粒与海肾荧光素酶载体共转染至HEK293T细... 旨在初步分析绵羊清道夫受体A(SRA)启动子活性调节机理,为进一步探究SRA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使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SRA启动子报告质粒,XhoⅠ酶切验证,进一步测序比对;将构建的SRA启动子报告质粒与海肾荧光素酶载体共转染至HEK293T细胞,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检测SRA启动子活性。利用化学合成技术合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真核表达载体,将SRA报告基因载体分别与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TNF-α和IL-6的表达载体共转染于HEK293T细胞,分析IRF1、TNF-α和IL-6对SRA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XhoⅠ酶切pGL3-SRA出现预期目的条带和载体片段,测序比对正确,成功构建pGL3-SRA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证实SRA启动子具有较强的活性,IRF1、TNF-α和IL-6过表达能显著激活SRA的启动子活性(P<0.05,P<0.01)。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IRF1、TNF-α和IL-6对SRA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清道夫受体A 转录调控 启动子活性 双荧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抗炎活性益生菌靶向筛选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19
作者 苗梦雅 邵君琳 +5 位作者 王光强 宋馨 杨昳津 熊智强 艾连中 夏永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36-144,共9页
为快速筛选获得具有抗炎活性的益生菌,构建一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筛选方法。将含有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响应元件的双荧光素酶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通过优化转染条件以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 为快速筛选获得具有抗炎活性的益生菌,构建一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筛选方法。将含有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响应元件的双荧光素酶质粒转染至293T细胞,通过优化转染条件以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浓度等条件,建立筛选系统。采用该系统对筛选得到的86株菌株抗炎活性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佳转染条件为:pNF-κB-luc质粒与pRL-TK质粒比50∶1、质粒与转染试剂比1∶1、转染时间24 h、LPS诱导质量浓度100 ng/mL。对比结果显示,本实验建立的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具有可靠性(Z’=0.6632)与稳定性(R^(2)=0.74699),菌株筛选结果与RAW264.7炎症模型筛选结果一致。通过本方法最终获得植物乳植杆菌x30、发酵粘液乳杆菌x58与融合魏斯氏菌x83共3株具有良好抗炎活性的菌株,可有效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NF-κB p65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IL-10的表达。本系统为靶向筛选具有抗炎活性的益生菌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活性 靶向筛选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网电压主动支撑的光伏场站双模式协调控制
20
作者 张鑫灏 周泓宇 +4 位作者 姚伟 赵海宇 阮益闽 肖碧涛 文劲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577-3588,I0008-I0010,共15页
随着光伏并网占比不断升高,电力系统动态电压控制能力大幅下降,电网规范规定光伏应具备主动支撑电压的能力。然而光伏场站主动支撑电压时可能面临严重的问题:电压跌落导致光伏功率过剩。而且光伏场站内各单元光照强度不同,因此利用现有... 随着光伏并网占比不断升高,电力系统动态电压控制能力大幅下降,电网规范规定光伏应具备主动支撑电压的能力。然而光伏场站主动支撑电压时可能面临严重的问题:电压跌落导致光伏功率过剩。而且光伏场站内各单元光照强度不同,因此利用现有均一化场站出力的控制策略难以尽限发挥其支撑能力。为此,提出了一种双模式主动电压协调控制策略,旨在增强光伏场站应对复杂电压跌落的支撑能力。该策略包括以下3部分:首先,提出一种模式选择控制,根据电压跌落程度选取合适的控制模式;其次,在场站层面提出双模式支撑控制,模式1为动态无功控制,可实现浅度电压跌落时满足并网电压要求下的最大有功出力,模式2为扰动观察控制,可实现深度电压跌落下的最大电压支撑;随后,在单机协同层面提出无功电流协调控制,令场站内各单元按无功裕度分配。最后,通过光伏场站并网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控制相较于传统控制具有更优的主动支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场站 主动电压支撑 电压跌落 双模式控制 无功电流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