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s Modeling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Rotor with Elastic Support/Dry Friction Dampers 被引量:3
1
作者 Liao Mingfu Li Yan +1 位作者 Song Mingbo Wang Siji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8年第1期69-83,共15页
The elastic support/dry friction damper is a type of damper which is used for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in a rotor system.To establish the analytical model of this type of damper,a two-dimensional friction model-ball/p... The elastic support/dry friction damper is a type of damper which is used for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in a rotor system.To establish the analytical model of this type of damper,a two-dimensional friction model-ball/plate model was proposed.By using this ball/plate model,a dynamics model of rotor with elastic support/dry friction dampers was established and experimentally verified.Moreover,the damping performance of the elastic support/dry friction damper was studied numerically with respect to some variable parameters.The numerical study shows that the damping performance of the elastic support/dry friction damper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iffness distribution of the rotor-support system,the damper location,the pressing force between the moving and stationary disk,the friction coefficient,the tangential contact stiffness of the contact interface,and the stiffness of the stationary disk.In general,the damper should be located on an elastic support which has a large vibration amplitude in order to achieve a better damping performance,and the more vibration energy in this elastic support concentrates,the better performance of the damper will be.The larger the tangential contact stiffness of the contact interface,and the stiffness of the stationary disk are,the better performance of the damper will be.There will be an optimal value of the friction force at which the damper performs b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OR system elastic support/dry friction damper friction model rotor′s mode UNBALANCE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半主动干摩擦阻尼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2
作者 范雨 陈杰波 +1 位作者 吴亚光 李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7-235,共9页
针对薄壁结构的振动问题,设计了一种铺设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Fiber Composite,MFC)的波纹形柔性干摩擦阻尼器。介绍了波纹形半主动干摩擦阻尼器的结构形式和驱动原理。通过准静态试验探究了阻尼器在不同电压序列下输入电压与输出正... 针对薄壁结构的振动问题,设计了一种铺设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acro-Fiber Composite,MFC)的波纹形柔性干摩擦阻尼器。介绍了波纹形半主动干摩擦阻尼器的结构形式和驱动原理。通过准静态试验探究了阻尼器在不同电压序列下输入电压与输出正压力的关系,揭示了MFC驱动变形的迟滞非线性,并据此提出了局部线性化的驱动方案,规避了迟滞非线性给正压力控制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安装上述阻尼器的悬臂梁结构开展了振动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该阻尼器的减振效果良好,质量占比仅为5%的阻尼器即可使振动峰值下降79%;该半主动干摩擦阻尼器显著拓宽了有效工作范围,当振动水平为设计工况的9倍时,通过MFC驱动调控正压力,减振比例仍可保持在约75%,避免了阻尼效果的大幅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结构 半主动振动控制 干摩擦阻尼器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 机电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工况下储能飞轮转子传力支承与减振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大方 王四季 +2 位作者 王程阳 刘源 陈佳窈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6-364,共9页
针对复杂工况下飞轮转子上、下传力支承角接触球轴承与支座间隙配合导致的振动问题,以及真空环境下振动控制问题,提出飞轮转子上支承采用圆柱滚子轴承,下支承采用深沟球轴承+成对角接触球轴承联合传力支承方案,解决了复杂工况下轴向力... 针对复杂工况下飞轮转子上、下传力支承角接触球轴承与支座间隙配合导致的振动问题,以及真空环境下振动控制问题,提出飞轮转子上支承采用圆柱滚子轴承,下支承采用深沟球轴承+成对角接触球轴承联合传力支承方案,解决了复杂工况下轴向力调整、磁轴承失效、轴向力平衡、支承刚度连续、支承系统变形协调等结构设计难题。同时引入一种主控式弹支干摩擦阻尼器(ESDFD),抑制转子径向振动。采用有限元法建立ESDFD-储能飞轮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飞轮转子动力学特性,分析单/双阻尼器对转子振动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针对转子一阶、二阶模态振动,采用单/双阻尼器控制方式,最大响应均低于30μm,减振比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 结构设计 振动控制 主控式弹支干摩擦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对带有轴承共腔结构涡轴发动机的减振特性
4
作者 刘源 王四季 +3 位作者 陈佳窈 张晋琪 林大方 王程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66-175,共10页
为研究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在带有轴承共腔结构的涡轴发动机减振特性,基于阻尼器动静摩擦副的运动特征,提出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位于轴承共腔结构处的附加刚度和阻尼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与涡轴发动机耦合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 为研究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在带有轴承共腔结构的涡轴发动机减振特性,基于阻尼器动静摩擦副的运动特征,提出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位于轴承共腔结构处的附加刚度和阻尼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与涡轴发动机耦合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数值求解,分析不同支点阻尼器对涡轴发动机各阶模态减振效果及阻尼器对可控模态的减振机理。基于以上工作提出了阻尼器各阶模态减振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通过设计弹支干擦阻尼器的支点位置、个数、正压力及控制转速区间等参数,可实现阻尼器对带有轴承共腔结构涡轴发动机各阶模态振动的有效控制,最大减振比达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支干摩擦阻尼器 涡轴发动机 轴承共腔结构 不平衡响应 减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主动干摩擦阻尼器在隔振系统中的抗冲击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唐斯密 朱石坚 楼京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5,共5页
建立了吸力型电磁铁的电磁和动力学模型,得到了控制电压与电磁力的关系,通过调节施加在摩擦片上的电磁力,达到控制干摩擦力的目的,从而得到了一个新型半主动式的干摩擦阻尼器。根据最优抗冲力理论,设计了半主动式干摩擦阻尼器与隔振器... 建立了吸力型电磁铁的电磁和动力学模型,得到了控制电压与电磁力的关系,通过调节施加在摩擦片上的电磁力,达到控制干摩擦力的目的,从而得到了一个新型半主动式的干摩擦阻尼器。根据最优抗冲力理论,设计了半主动式干摩擦阻尼器与隔振器并联的隔振抗冲系统。通过PID控制,该设计可以在不影响隔振性能的同时,极大的提高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冲击响应和极限性能分析的结果均表明:该优化设计比传统的抗冲设计具有更高的抗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式 干摩擦阻尼器 冲击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阻尼器的减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黄文俊 李录平 +1 位作者 祁立君 袁立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0-42,68,共4页
本文对存在干摩擦阻尼、粘性阻尼和c.x2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及受迫振动特性进行了解析及数值计算,得到干摩擦阻尼系统自由振动的加速度响应在速度零点有一突变,这一变化量为定值,且只与系统固有频率ωn及摩擦当量位移xk有关。分析比较了... 本文对存在干摩擦阻尼、粘性阻尼和c.x2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及受迫振动特性进行了解析及数值计算,得到干摩擦阻尼系统自由振动的加速度响应在速度零点有一突变,这一变化量为定值,且只与系统固有频率ωn及摩擦当量位移xk有关。分析比较了干摩擦阻尼、粘性阻尼及c.x2阻尼的减振特性,并重点分析了粘性阻尼与c.x2阻尼在抗振及减振方面的特性,分析了组合阻尼的减振效果,为工程减振基于不同类型阻尼相结合的新型阻尼器的开发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摩擦 粘性阻尼 阻尼器 振动 组合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减振试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4
7
作者 秦洁 燕群 黄文超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8年第1期9-17,共9页
研究航空发动机旋转叶片的振动特性及其振动抑制技术,对提高发动机的性能、结构完整性、工作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从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的减振试验装置、试验激励方法和动态特性测试等方面对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的减振试验进行... 研究航空发动机旋转叶片的振动特性及其振动抑制技术,对提高发动机的性能、结构完整性、工作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从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的减振试验装置、试验激励方法和动态特性测试等方面对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的减振试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将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的减振试验分为非旋转试验和旋转试验两类,结合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减振特性试验的研究现状,提出应在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在不旋转条件下,建立随叶片榫头结构、相邻叶片夹角变化的试验装置模型库;探索多叶片阻尼结构的高频激励耦合加载方法和振动响应测试方法;在旋转条件下,研究更符合开车环境的激励方式,发展使用应变片和传感器的高分辨率的振动响应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叶片 干摩擦 阻尼 减振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控式弹支干摩擦阻尼器一体化构型设计及减振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四季 王程阳 +2 位作者 林大方 廖明夫 陈自豪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2-191,共10页
为实现主控式弹支干摩擦阻尼器控制发动机转子振动,设计了一种新型阻尼器结构并建立相关的动力学参数设计方法,利用发动机高压转子模拟实验器对设计阻尼器的减振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一体化构型设计的阻尼器能够有... 为实现主控式弹支干摩擦阻尼器控制发动机转子振动,设计了一种新型阻尼器结构并建立相关的动力学参数设计方法,利用发动机高压转子模拟实验器对设计阻尼器的减振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一体化构型设计的阻尼器能够有效控制转子振动,最大减振比可达到95.5%;不同临界转速下各个阻尼器控制效果不同,为实现控制目标,正压力的分配应与所控制临界转速振动位于阻尼器所在位置处的比例相关;静摩擦片质量和安装刚度应综合考虑多阶模态,以及控制对象的最高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振动主动控制 主控式弹支干摩擦阻尼器 一体化构型设计 动力学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模型及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3
9
作者 秦洁 燕群 黄文超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8年第2期159-167,共9页
旋转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振动特性及振动抑制技术对发动机的性能和结构完整性、工作可靠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各类叶片振动抑制方法中,干摩擦阻尼结构应用最为广泛。首先,详细地阐述了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器动力学建模及其发展... 旋转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振动特性及振动抑制技术对发动机的性能和结构完整性、工作可靠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各类叶片振动抑制方法中,干摩擦阻尼结构应用最为广泛。首先,详细地阐述了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器动力学建模及其发展现状;然后,介绍了旋转叶片干摩擦阻尼结构减振特性分析方法及其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基于不同结构形式的叶片-地(B-G)型和叶片-叶片(B-B)型、基于接触面相互作用的干摩擦阻尼数学模型、基于接触点描述的干摩擦阻尼接触模型以及根据相对运动关系形成的干摩擦接触运动模型,以期为旋转叶片减振结构的建模设计、提高可靠性和效率、减振延寿等方面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叶片 干摩擦 阻尼 减振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及三次非线性因素对具有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干摩擦隔振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文明 王新芳 +1 位作者 张维奇 邓子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2-154,158,共4页
对阻尼和三次非线性因素对具有调谐质量阻尼器干摩擦隔振系统响应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干摩擦系统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阻尼 三次非线性 干摩擦系统 调谐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性滞迟干摩擦模型的无谐振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慧杰 张乐京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2-95,共4页
对双线性滞迟振子的无谐振机理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建立干摩擦阻尼隔振系统力学模型,对其低频锁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得到解锁频率的解析解,确定了最优解下的系统参数关系;利用运动方程对系统时间响应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数值计算,... 对双线性滞迟振子的无谐振机理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建立干摩擦阻尼隔振系统力学模型,对其低频锁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得到解锁频率的解析解,确定了最优解下的系统参数关系;利用运动方程对系统时间响应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数值计算,并通过试验对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所得结论对无谐振隔振器的合理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线性滞迟 干摩擦阻尼 无谐振 黏滑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缘板阻尼块涡轮叶片减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漆文凯 张云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0-284,共5页
以某型带缘板阻尼块涡轮叶片为对象,采用二维整体-局部统一滑动模型,编制涡轮叶片振动响应分析程序。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计算不同参数时带缘板阻尼块叶片的振动响应,分析了正压力、外激励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同一外激励下,存... 以某型带缘板阻尼块涡轮叶片为对象,采用二维整体-局部统一滑动模型,编制涡轮叶片振动响应分析程序。在此基础上系统地计算不同参数时带缘板阻尼块叶片的振动响应,分析了正压力、外激励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同一外激励下,存在一最佳正压力可以使系统减振效果比较好;正压力不变时,外激励幅值大小的变化对叶片减振效果有较大影响;另外阻尼块对叶片起到调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缘板阻尼块 涡轮叶片 干摩擦 阻尼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缘板阻尼结构转子叶片振动特性的影响参数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大义 杨诚 +2 位作者 夏颖 付检伟 洪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21-227,共7页
针对转子叶片缘板阻尼结构设计需求。根据简化模型定性分析了缘板阻尼结构接触作用对刚度和阻尼带来的非线性影响;采用考虑正压力的分布形式和局部滑移现象的分布式摩擦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叶片非线性振动响应,获得了缘板阻尼结构关... 针对转子叶片缘板阻尼结构设计需求。根据简化模型定性分析了缘板阻尼结构接触作用对刚度和阻尼带来的非线性影响;采用考虑正压力的分布形式和局部滑移现象的分布式摩擦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叶片非线性振动响应,获得了缘板阻尼结构关键参数对叶片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块质量是缘板阻尼结构设计的最关键参数,应根据最佳压紧力值确定阻尼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干摩擦 振动特性 阻尼 缘板阻尼结构(U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簧-金属丝网橡胶组合减振器迟滞力学模型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邹广平 张冰 +1 位作者 唱忠良 刘松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5-1134,共10页
金属丝网橡胶材料是一种完全由金属丝编织成的多孔复合材料,与传统螺旋卷制金属橡胶材料相比,其改进了成型工艺,剔除了制备过程中大量的手工工艺干扰,提高机械化程度,重合度更高,拥有更稳定的力学性能.由于金属丝网橡胶材料具有承载能... 金属丝网橡胶材料是一种完全由金属丝编织成的多孔复合材料,与传统螺旋卷制金属橡胶材料相比,其改进了成型工艺,剔除了制备过程中大量的手工工艺干扰,提高机械化程度,重合度更高,拥有更稳定的力学性能.由于金属丝网橡胶材料具有承载能力高、阻尼大、耐高温、耐低温、耐老化、抗油抗腐蚀等优良特性,在很多方面强于传统橡胶,多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军事武器等军工工业.弹簧-金属丝网橡胶组合减振器具有可设计刚度和较高承载能力,但因其具有复杂的非线性迟滞特性,目前相关材料的本构模型还难以准确描述其力学特性.本文在弹簧-金属丝网橡胶组合减振器静态迟滞力学性能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其干摩擦阻尼迟滞特性,提出了一种迟滞力学性能理论模型.根据减振器迟滞实验恢复力-位移曲线特点,利用参数分离的方法将迟滞曲线分解为弹性恢复力和干摩擦阻尼力,分别建模求解等效刚度和干摩擦阻尼系数,以此建立了组合减振器理论模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及进行误差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丝网橡胶 组合减振器 迟滞特性 等效刚度 干摩擦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吸振器中库仑阻尼对吸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涛 黄宏彪 +3 位作者 王斌 刘芳 徐嘉 朱健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9-1072,共4页
研究了动力吸振器中库仑阻尼(干摩擦)对吸振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库仑摩擦模型,在考虑了吸振器中的库仑阻尼的情况下,分析了库仑阻尼引起的主振动系统与附加质量块的2种相对运动状态(滑移和粘滞)以及它们存在和转换的条件,讨论了因库仑阻... 研究了动力吸振器中库仑阻尼(干摩擦)对吸振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库仑摩擦模型,在考虑了吸振器中的库仑阻尼的情况下,分析了库仑阻尼引起的主振动系统与附加质量块的2种相对运动状态(滑移和粘滞)以及它们存在和转换的条件,讨论了因库仑阻尼引起的吸振器自由度冻结现象;用Simulink仿真工具对非线性吸振器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谐波和白噪声激励下库仑阻尼对吸振器吸振性能的影响以及库仑阻尼与线性阻尼的等效问题。结果显示:弱激励条件下,非线性吸振器减弱吸振效果,强激励条件下增强吸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动力吸振器 调谐质量阻尼器 非线性振动 库仑阻尼 干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环)状干摩擦阻尼器的微滑移数值模型
16
作者 赵宁 蔺彦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4,共8页
提出一种求解弹性条(环)状阻尼器微滑移接触运动的数值方法。将阻尼器和外部激励历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离散,将相同数量的干摩擦触点布置于离散阻尼器上;把接触运动判据应用到各离散接触点,确定其运动状态并修正刚度矩阵,求解整个阻尼器的... 提出一种求解弹性条(环)状阻尼器微滑移接触运动的数值方法。将阻尼器和外部激励历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离散,将相同数量的干摩擦触点布置于离散阻尼器上;把接触运动判据应用到各离散接触点,确定其运动状态并修正刚度矩阵,求解整个阻尼器的平衡方程。该方法避免了有限元软件求解含摩擦接触问题的迭代过程,从而保证了求解的可执行性。同时,克服了微滑移模型理论解法对法向载荷分布规律及载荷时变性的限制,为求解具有局部性以及时变性的法向载荷的结构动态响应提供了更为精确的边界条件,从而可提高结构频响分析的准确性。应用多谐波平衡法分别计算宏滑移和微滑移阻尼器约束下的结构动态响应,发现在结构减振中,微滑移模型能够适应更宽范围的法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摩擦阻尼器 微滑移 接触运动 多谐波平衡法 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干摩擦隔振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文明 邓子辰 张学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3,36,共4页
本文基于增量谐波平衡 (IHB)法研究了顶部装有TMD的干摩擦隔振系统及TMD对隔振性能的影响 ,进而在干摩擦隔振系统中引入了主动控制的概念 ,分析了主动控制对隔振系统性能的影响 。
关键词 增量谐波平衡法 干摩擦隔振系统 主动控制 调谐质量阻尼器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橡胶减振器的设计
18
作者 杨业 樊文欣 田静宜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31,共3页
以8V150大功率柴油机的减振为背景,为其设计了金属橡胶隔振器作为其悬置元件。首先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并将其制成金属丝网块,然后分析了网块的相关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其进行了功能结构设计。
关键词 金属橡胶减振器 干摩擦阻尼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摩擦阻尼器非光滑振动系统的建模与数值仿真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琳 王琪 张润森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17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研究了含干摩擦粘/弹性构件的两类非光滑减振器的动力学问题.首先,建立了含摩擦粘性构件和含摩擦弹性构件的力学模型,其中摩擦模型采用Coulomb干摩擦模型,不计弹性构件和粘性构件的质量,给出了该构件粘性力和弹性力的计算方法,通过控制... 研究了含干摩擦粘/弹性构件的两类非光滑减振器的动力学问题.首先,建立了含摩擦粘性构件和含摩擦弹性构件的力学模型,其中摩擦模型采用Coulomb干摩擦模型,不计弹性构件和粘性构件的质量,给出了该构件粘性力和弹性力的计算方法,通过控制摩擦阻尼器的正压力调整混合阻尼器的粘性力的最大值和弹簧力的最大值.分别建立了含摩擦粘/弹性阻尼器的单自由度和二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数值仿真,首先分析了动、静摩擦系数对含摩擦粘/弹性构件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含摩擦粘/弹性构件二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摩擦阻尼器受到的的正压力获得更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光滑动力学 摩擦阻尼器 Coulomb干摩擦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返式可控弹支干摩擦阻尼器设计及减振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明波 廖明夫 王四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8-22,共5页
设计了一种将折反式鼠笼与压电陶瓷结合应用的可控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并进行了减振试验研究。介绍了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对转子系统的减振机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折返式可控弹支干摩擦阻尼器,该阻尼器使用压电陶瓷为作动机构,尺寸... 设计了一种将折反式鼠笼与压电陶瓷结合应用的可控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并进行了减振试验研究。介绍了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对转子系统的减振机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折返式可控弹支干摩擦阻尼器,该阻尼器使用压电陶瓷为作动机构,尺寸小、结构紧凑、可以方便施加控制;并将所设计的阻尼器安装于转子试验台对其减振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中首次实测了动、静摩擦片压紧力。结果表明,折返式可控弹支干摩擦阻尼器对转子系统的振动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转子经过临界转速时的振动峰值减小70%以上,实测最佳压紧力为35~50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摩擦阻尼器 折返式弹支 转子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