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腐殖酸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运红 任子雯 +4 位作者 毛家伟 杨永辉 高翠民 韩伟锋 刘小奇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885-892,共8页
采用水培法,通过聚乙二醇模拟干旱,研究了喷施不同腐殖酸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小麦幼苗的综合指标,用于评价腐殖酸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和提高抗旱性的效果,以期筛选出高活性腐殖酸产品。结果表明,正常生长... 采用水培法,通过聚乙二醇模拟干旱,研究了喷施不同腐殖酸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小麦幼苗的综合指标,用于评价腐殖酸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和提高抗旱性的效果,以期筛选出高活性腐殖酸产品。结果表明,正常生长条件下,F8、F4和F5处理小麦幼苗综合得分最高、长势较好,其中F8处理的小麦地下部鲜重显著高于CK,增幅为24.3%;F5和F8处理的叶绿素b含量也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F3处理的小麦苗长和地下部鲜重显著高于CK2,增幅分别为15.4%和10.3%;F4处理的小麦地下部鲜重和CAT活性较CK2分别显著增加12.5%和4.1%;F5处理的脯氨酸含量则较CK2处理显著降低72.6%。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F8、F4和F5处理促进小麦生长效果较好,F3、F4和F5处理缓解小麦干旱胁迫效果较好。本试验条件下,10种腐殖酸中,以F4和F5施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小麦 幼苗生长 抗旱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半干旱雨养区旱地冬小麦品种气孔与光合生理特点分析
2
作者 李静雯 白斌 +4 位作者 厚毅清 张礼军 何瑞 郭莹 杜晓霖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3-607,共15页
气孔调节在缓解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明确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小麦旗叶气孔生理生态响应,发掘小麦抗旱耐逆品种快速筛选指标,探讨气孔相关性状改良方向。以101份甘肃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冬小麦品种及3份黄淮麦区主栽品种... 气孔调节在缓解干旱等非生物胁迫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明确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小麦旗叶气孔生理生态响应,发掘小麦抗旱耐逆品种快速筛选指标,探讨气孔相关性状改良方向。以101份甘肃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冬小麦品种及3份黄淮麦区主栽品种为材料,测定两个种植季小麦灌浆期旗叶气孔分布频率和形态指标及光合生理参数和农艺性状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获取气孔性状综合度量值(D)对供试冬小麦气孔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气孔指数与气孔密度、气孔宽呈显著正相关,气孔密度与气孔长呈显著负相关。基因型和环境显著影响灌浆期气孔、光合生理和农艺性状,而且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显著影响冬小麦生长发育。通过主成分分析将6个气孔单项评价指标转化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其包含原有6个气孔指标84.49%的数据信息。第一主成分解释总变异信息的37.64%,其中气孔宽载荷绝对值最大;第二主成分包含原始信息的26.08%,主要反映的是气孔密度;第三主成分中包含原始信息的20.77%,起主要作用的是气孔长。依据气孔性状综合度量值将供试冬小麦品种分为3类,筛选出兰天131、兰天28号、兰天18号、晋麦47等16个适应性强的冬小麦品种。气孔小而扁、气孔密度较高的旱地冬小麦叶片水分利用率较高,在水资源紧张地区具有可持续的产量潜力。综上,气孔宽、气孔密度和气孔长可作为冬小麦灌浆期抗旱耐逆性分析首选指标。通过气孔性状综合度量值可对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旱地冬小麦品种进行有效可靠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胁迫 气孔性状 主成分分析 抗旱耐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与补灌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耐旱性评价
3
作者 孙宪印 吕广德 +9 位作者 亓晓蕾 徐加利 孙盈盈 米勇 牟秋焕 尹逊栋 张继波 王瑞霞 钱兆国 高明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0,共8页
为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从不同小麦品系中筛选耐旱性强且具有高产稳产特性的基因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22—2023年在泰安市农业科学院马庄试验农场开展田间试验,以1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系为材料,设置自然干旱和补灌条件2个处理,以旱地与... 为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从不同小麦品系中筛选耐旱性强且具有高产稳产特性的基因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22—2023年在泰安市农业科学院马庄试验农场开展田间试验,以1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系为材料,设置自然干旱和补灌条件2个处理,以旱地与补灌条件下产量为基础,采用平均产量(MP)、几何平均产量(GMP)、抗旱系数(DRC)、抗旱指数(DRI)和干旱耐受指数(STI)共5个抗旱性指标对不同品系进行比较和抗旱性分级。结果表明,对比不同品系的干旱指标数值的大小与位次变化,V7、V14、V2和V12基因型排名靠前,具有高产、稳产特点。同时STI、GMP、MP指标与旱地产量和补灌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表现出较好的产量一致性;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均进一步明确了这些基因型的耐旱及高产稳产特性。综上,在干旱与补灌条件下,STI、GMP、MP和DRI指标可用于耐旱高产基因型的鉴别和分级,综合利用5种抗旱指标筛选出耐旱高产品系分别为V7、V14、V2和V12,各品系抗旱性级别分别为1、2、2级和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因型 干旱胁迫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耐旱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信息融合技术在土石坝渗漏隐患探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徐力群 何英铭 +3 位作者 李东泽 张国琛 马泽锴 沈振中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2,共7页
为解决单一物探技术无法精准定位土石坝局部渗漏问题,结合面波法和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将不同源原始探测数据转化为电阻率,提出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物探信息融合技术,开展了预设3处渗漏隐患通道的均质土石坝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分析... 为解决单一物探技术无法精准定位土石坝局部渗漏问题,结合面波法和高密度电法探测技术,将不同源原始探测数据转化为电阻率,提出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物探信息融合技术,开展了预设3处渗漏隐患通道的均质土石坝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两种单一物探技术与综合物探信息融合技术的渗漏通道定位区域,论证了综合物探技术的渗漏隐患定位的精准性,并给出了渗漏隐患区域的判别标准。将综合物探信息融合技术应用于某存在渗漏问题的土石坝工程,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无损探测、高效便捷、结果明显等优点,可实现渗漏隐患位置的精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坝 渗漏探测 综合物探技术 信息融合 电阻率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寒区抗冻型基材质量评价及植被修复效果
5
作者 周明涛 高家祯 +3 位作者 陈博 胡锦平 潘炳锟 陈竣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3-194,共12页
抗冻型基材是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护坡土壤,定量评价抗冻型基材在西藏高寒区边坡植被修复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可为高寒地区边坡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和依据。该研究通过连续5 a实地取样和现场监测,测定了边坡植被修复后2019—2023年间抗冻... 抗冻型基材是一种用于边坡生态修复的护坡土壤,定量评价抗冻型基材在西藏高寒区边坡植被修复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可为高寒地区边坡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和依据。该研究通过连续5 a实地取样和现场监测,测定了边坡植被修复后2019—2023年间抗冻型基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及植被修复情况,并与立地条件相似的植被混凝土和天然土修复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构建土壤质量指数(soil quality index,SQI),并采用回归分析探究土壤质量与植被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两种土壤,抗冻型基材在西藏高寒区的植被修复效果最好,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均有显著提升(P<0.05),土壤质量指数SQI均值(5 a)从小到大依次为抗冻型基材(0.681)、植被混凝土(0.605)、天然土(0.378)。3种土壤质量SQI均值和植被修复效果均随时间呈抛物线型走势,在2020年左右达到最高值。主成分分析显示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water stable macroaggregate content,WAC)、土壤黏聚力(soil cohesion,SC)、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和过氧化氢酶活性(catalase activity,CAT)为关键评价指标,权重占比较高。回归分析表明,SQI值与4种植被指标呈紧密正相关,SQI值可准确评价边坡生态修复效果。抗冻型基材在高寒区边坡植被修复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该研究为高寒区边坡修复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并可为后续基材在不同环境气候和边坡条件中的使用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冻型基材 边坡生态修复 土壤质量指数 主成分分析 植被修复效果 高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系)对自然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6
作者 苗婷婷 吴中能 +4 位作者 刘俊龙 王新 王继承 曹志华 孙慧 《安徽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4-22,34,共10页
为探究材用薄壳山核桃在自然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抗旱能力,本文以8个6年生材用薄壳山核桃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自然干旱胁迫对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叶片解剖结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 为探究材用薄壳山核桃在自然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及抗旱能力,本文以8个6年生材用薄壳山核桃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自然干旱胁迫对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叶片解剖结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影响,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多年平均生长量来看,黄薄1号、利辛1号和绍兴1号总体表现良好。8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系)的主脉厚度为793.46~1149.42μm,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黄薄1号的主脉最厚。黄薄5号和黄薄6号的总叶绿素含量最高,各品种(系)间叶绿素a/b有极显著差异。叶绿素荧光参数间均呈显著差异,F_(v)/F_(m)在0.6965~0.7734,说明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系)对高温干旱胁迫环境的适应性差异显著。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得出薄壳山核桃品种(系)抗旱性由强到弱排序为:黄薄5号>黄薄1号>绍兴1号>黄薄6号>利辛1号>黄薄2号>沙河7号>沙河15号。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可划分为4类,其中黄薄5号属高抗旱型,黄薄1号、绍兴1号属抗旱型,黄薄6号、利辛1号和黄薄2号属中抗旱型,沙河7号、沙河15号属低抗旱型。本研究结果为筛选材用抗旱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自然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叶片解剖结构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干旱胁迫下花生品种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曹欢 姜骁 +7 位作者 殷祥贞 丁红 赵旭红 刘志刚 王欢 张雨 梁成伟 迟晓元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71,共12页
在人工控水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对10个花生品种在花针期和结荚期分别进行干旱处理,综合评价品种的抗旱性。测定参试花生品种的主茎高、分枝数、生物积累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净光合速率等17个指标,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 在人工控水条件下进行盆栽试验,对10个花生品种在花针期和结荚期分别进行干旱处理,综合评价品种的抗旱性。测定参试花生品种的主茎高、分枝数、生物积累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净光合速率等17个指标,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综合抗旱系数、抗旱性度量值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花针期和结荚期抗旱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各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及关联程度各异。主成分分析表明,地上部分干质量、叶片干质量等5个公因子可反映花生花针期抗旱性93.786%的原始数据信息量,主茎高、地上部分鲜质量等5个公因子可反应结荚期抗旱性91.588%的原始数据信息量。10个花生品种的CDC值和D值基本趋于一致,聚类分析把10个品种划分为较强抗旱、中等抗旱、较弱抗旱、不抗旱4类,筛选出较强抗旱的品种为花育9115和花育9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抗旱系数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品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份小麦品种(系)萌发期抗旱性鉴定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于国红 张莹莹 +2 位作者 周淑梅 赵明辉 孟祥海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24-131,共8页
为探究小麦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采用20% 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对60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抗旱性鉴定,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抗旱系数等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不同种质资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降低,平均降幅分别为4... 为探究小麦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采用20% 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对60份小麦种质资源进行抗旱性鉴定,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抗旱系数等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不同种质资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降低,平均降幅分别为42.59%和35.84%;不同种质资源的根长、芽长也显著降低,且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值法,对不同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确定3个独立主成分作为抗旱性评价的综合指标,其累计贡献率达78.026%。基于综合评价值可知,60份小麦种质资源被划分为4个抗旱等级,其中,23份小麦种质资源被鉴定为高耐旱性品种。综上所述,该研究系统鉴定了不同小麦种质资源萌发期的抗旱性,并筛选出抗旱性强的小麦新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萌发期 干旱胁迫 抗旱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份玉米新材料萌发期耐冷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马雪娜 于滔 +3 位作者 张建国 曹士亮 杨耿斌 李文跃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为了系统解析玉米种质资源的耐冷萌发特性差异,筛选优异耐低温种质资源,以52份玉米新材料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5℃和25℃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和发芽势及其性状相对值等8个耐冷性相关指标,并运用相关性分析、主... 为了系统解析玉米种质资源的耐冷萌发特性差异,筛选优异耐低温种质资源,以52份玉米新材料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5℃和25℃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和发芽势及其性状相对值等8个耐冷性相关指标,并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赋值及聚类分析等,对玉米材料的耐冷性进行综合剖析与评估。结果表明,在参试的52份玉米材料中,耐冷萌发能力呈现出十分丰富的遗传变异情况。相关性分析表明,8个耐冷性相关性状间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将8个单项指标划分为3个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达到93.84%,基于耐冷性综合D值对52份玉米新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个耐低温等级,其中,耐低温性强的有19份,较强的有19份,较弱的材料有11份,弱的材料有3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萌发期 耐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份紫花苜蓿品种(品系)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10
作者 吴芳 张静 +7 位作者 杨红善 朱新强 段慧荣 李玉杰 张瑞欣 路远 张茜 崔光欣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7,共12页
为探究干旱胁迫对不同苜蓿品种(品系)农艺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12份紫花苜蓿品种(品系)为材料,在温室内进行盆栽试验并于苗期进行两次干旱胁迫-复水处理,测定处理后供试苜蓿材料的农艺性状(株高、地上鲜重和干重、根长、根鲜重和干重、... 为探究干旱胁迫对不同苜蓿品种(品系)农艺性状的影响,本研究以12份紫花苜蓿品种(品系)为材料,在温室内进行盆栽试验并于苗期进行两次干旱胁迫-复水处理,测定处理后供试苜蓿材料的农艺性状(株高、地上鲜重和干重、根长、根鲜重和干重、根冠比、茎粗、根粗、分枝数),并通过综合抗旱系数、主成分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度和抗旱指数进行抗旱能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品系1的地上鲜重、地上干重、株高、根长、分枝数抗旱系数最高,新品系2的茎粗抗旱系数、甘农7号的根粗抗旱系数、中天3号的根鲜重和根冠比抗旱系数分别为最高,中苜3号地上鲜重、地上干重、根鲜重、根干重、株高、根长和分枝数的抗旱系数最低,甘农3号的茎粗和中天2号的根冠比抗旱系数分别最低。综合抗旱系数、主成分综合评价、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表明,新品系1、中天3号、中苜1号的抗旱性强。采用抗旱指数法筛选出的抗旱性较强种质为新品系1、中天3号、新品系3、中苜1号和甘农7号,其抗旱指数均大于1。综合不同方法的评价结果表明,新品系1、中天3号、中苜1号的抗旱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苗期 抗旱能力 主成分分析 灰色关联度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朱砂根品种苗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综合评价
11
作者 王睿昕 朱云君 +3 位作者 唐若楠 王菲 章杨婷 彭东辉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7,共9页
为研明不同朱砂根品种苗期的抗旱性并筛选出适用于朱砂根抗旱性评价或鉴定的指标,本试验以10个朱砂根品种二年生实生苗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停止供水模拟干旱胁迫2个处理,测定干旱处理30 d时22个抗旱相关指标,计算各指标的抗旱系数,继... 为研明不同朱砂根品种苗期的抗旱性并筛选出适用于朱砂根抗旱性评价或鉴定的指标,本试验以10个朱砂根品种二年生实生苗为材料,设置正常供水和停止供水模拟干旱胁迫2个处理,测定干旱处理30 d时22个抗旱相关指标,计算各指标的抗旱系数,继而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筛选出适用于朱砂根的抗旱性鉴定指标,综合评价朱砂根各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1)与对照(CK)相比,干旱处理30 d时10个朱砂根品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相对含水量、光合色素含量和植株总生物量(干重)均下降且大多差异显著,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增高。(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根干重、植株总生物量、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作为鉴定评价朱砂根品种幼苗期抗旱性的参考指标。(3)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初步判定10个朱砂根品种的抗旱能力为‘霞珠’>‘福株’>‘赤玲珑’>‘金玉满堂’>‘福满堂’>‘碧珠’>‘珠塔’>‘碧霞珠’>‘大富贵’>‘苹果子’。该研究结果可为朱砂根抗旱品种的选育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根 干旱胁迫 抗旱性 生理指标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旱胁迫系数对‘WL’系列苜蓿品种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12
作者 杨子玉 余香雪 +4 位作者 马旭杰 马悦悦 钱雯婕 郭新勇 张定国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90,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12种美国‘WL’系列紫花苜蓿的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利用水培法对12种美国‘WL’系列紫花苜蓿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其地上部长、地下部长、发芽率、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等7个抗旱相关生理指标...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12种美国‘WL’系列紫花苜蓿的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利用水培法对12种美国‘WL’系列紫花苜蓿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测定其地上部长、地下部长、发芽率、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等7个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结合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及抗旱性的综合评价(D)值综合评价不同品种的抗旱性。结果显示:当PEG-6000溶液浓度为10%时,D值综合排名前5为WL343HQ、WL903、WL168HQ、WL319HQ、WL440HQ;当PEG-6000溶液浓度为20%时,D值综合排名前5为WL343HQ、WL440HQ、WL319HQ、WL168HQ、WL354HQ;当PEG-6000溶液浓度为30%时,D值综合排名前5为WL656HQ、WL343HQ、WL358HQ、WL903、WL363HQ。研究表明,WL343HQ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不同程度的干旱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干旱胁迫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色彩空间抗照度变化的心率检测方法
13
作者 田会娟 张亚静 +2 位作者 钱胜 黄玉彬 栾晨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5,共8页
针对基于非接触式的心率检测方法受光照变化干扰难以准确估计心率的问题,提出一种抑制光照变化的远程心率估计方法。首先采用YCbCr颜色空间的肤色模型,并建立皮肤掩膜,将该皮肤掩膜与原图像相乘提取面部肤色图,可以从复杂背景中过滤掉... 针对基于非接触式的心率检测方法受光照变化干扰难以准确估计心率的问题,提出一种抑制光照变化的远程心率估计方法。首先采用YCbCr颜色空间的肤色模型,并建立皮肤掩膜,将该皮肤掩膜与原图像相乘提取面部肤色图,可以从复杂背景中过滤掉大部分非肤色区域,得到稳定的面部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肤色图像,减轻面部运动伪影干扰。其次,为抑制光照变化影响,将该区域的RGB颜色空间转换到LAB和YCbCr颜色空间,选取描述血容量变化的G、A、Cr 3种颜色信号,并将这3种颜色信号采用改进的完全自适应噪声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ICEEMDAN)进行去噪,并使用主成分分析(PCA)分离出与血容量变化相关的脉搏波信号。最后,对该脉搏波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根据0.7~3.0 Hz频段内最高峰值所对应的频率来估计心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正常眨眼时计算出的心率与同时用指夹式脉搏血氧仪测出的心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823,Bland-Altman统计上下限分别为3.1788次/min和-1.8805次/min,证实了使用多色彩空间从面部视频进行准确和可靠的心率监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心率检测 多色彩空间 抗照度变化 去噪 主成分分析(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辣椒耐冷性鉴定及主要指标筛选
14
作者 侯晓红 魏小棠 +4 位作者 岳婷茹 李金玲 王吉庆 肖怀娟 李猛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为探索不同辣椒品种的耐冷性,本试验以9份不同类型辣椒为试验材料,对辣椒萌芽期和苗期进行低温处理,测定相关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辣椒萌芽期和苗期的形态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 为探索不同辣椒品种的耐冷性,本试验以9份不同类型辣椒为试验材料,对辣椒萌芽期和苗期进行低温处理,测定相关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辣椒萌芽期和苗期的形态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利用主成分分析获得4个综合指标,累积贡献率为86.802%;采用隶属函数法和权重法,获得各材料的综合耐冷性(D值),基于D值将9份辣椒划分为3种类型:强耐冷型(G23);中度耐冷型(XL、LY3、028);冷敏感型(PY42、S2、507、Y080、020);最后利用逐步回归分析获得一套数学模型:Y=0.112 X_(1)+0.287 X_(2)+0.034(R^(2)=0.949,p<0.01),该模型精确度平均为92.9%,并筛选出相对发芽指数(X_(1))和苗期干重(X_(2))2个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萌芽期 苗期 耐冷性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观赏海棠抗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鹏举 周德峰 +2 位作者 张志斌 曹小东 韩多红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2期25-28,共4页
探究不同观赏海棠品种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差异,综合评价其抗寒能力,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观赏海棠栽植提供参考。以6个观赏海棠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材料,设置0℃低温胁迫,测定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质量分数及超氧化物... 探究不同观赏海棠品种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差异,综合评价其抗寒能力,为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观赏海棠栽植提供参考。以6个观赏海棠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材料,设置0℃低温胁迫,测定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质量分数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7个生理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不同品种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和SOD活性等7个生理指标在6个观赏海棠品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与可溶性糖、脯氨酸、SOD、POD和CAT之间均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性,SOD与POD、CAT之间呈正相关性。应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到3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分别为2.739、1.841和1.405,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489%,影响抗寒性的主要指标为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及SOD、POD和CAT活性。6个观赏海棠品种的抗寒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鸡心果’‘红叶’‘王族’‘大叶北美’‘牡丹’‘红宝石’。‘鸡心果’‘红叶’的抗寒性很强,‘王族’的抗寒性较强,‘大叶北美’的抗寒性弱,‘牡丹’‘红宝石’的抗寒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海棠 低温胁迫 抗寒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设施栽培豇豆品种种质资源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烨芸 杨其保 +6 位作者 梁贵秋 韦欧江华 赖艳梅 黄雪 宾荣佩 李韬 唐燕梅 《蔬菜》 2025年第5期77-84,共8页
为选育适合设施栽培的高产、抗病、优质豇豆品种,以‘艺丰油美’为对照,对14个新选育的豇豆新品系进行品质评价,调查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表现,同时计算了各品种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并对各测定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为选育适合设施栽培的高产、抗病、优质豇豆品种,以‘艺丰油美’为对照,对14个新选育的豇豆新品系进行品质评价,调查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和产量表现,同时计算了各品种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并对各测定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LX-14综合性状表现突出,667 m^(2)产量为2 903.61 kg,比CK增产4.70%,且具有抗病能力强(中抗锈病、抗煤霉病)、早熟(生育期40 d)等特点,适合作为广西春茬设施大棚栽培的推广品种。另外,相关性分析显示,荚长与单荚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荚厚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锈病和煤霉病病情指数与产量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的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7.216%,涵盖产量、抗病性及植株生长等关键因子,主成分综合得分进一步验证了LX-14的综合性状优势。本研究为设施豇豆品种选育及绿色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设施栽培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致死温度与主成分响应模型的紫薇抗寒性评价
17
作者 马报 周新超 +2 位作者 姜聪祎 张紫静 李玉舒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72-77,100,共7页
为筛选可在北方寒冷地区推广应用的彩叶紫薇品种,选取5种彩叶紫薇与1种普通紫薇(对照)作为试验材料,对6种紫薇在0,-5,-10,-15和-20℃低温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组织含水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进... 为筛选可在北方寒冷地区推广应用的彩叶紫薇品种,选取5种彩叶紫薇与1种普通紫薇(对照)作为试验材料,对6种紫薇在0,-5,-10,-15和-20℃低温胁迫下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含量、组织含水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进行测定,分别使用半致死温度法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临界低温强度法对指标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排名。结果表明,‘紫莹’在-15℃时表现出最优抗寒特征,其丙二醛含量(105 nmol·g^(-1))、可溶性蛋白含量(0.89 mg·g^(-1))均显著优于其他品种;‘紫精灵’抗寒性最弱,在-20℃时相对电导率达93.1%,丙二醛含量(241.9 nmol·g^(-1))较同温度下‘紫莹’高46.4%。参试品种的半致死温度排名为‘紫莹’(-9.78℃)>‘红叶’(-6.06℃)>‘紫韵’(-4.93℃)>‘丹红紫叶’(-3.88℃)>‘翠薇’(-1.13℃)>‘紫精灵’(1.83℃),临界低温强度排名为‘紫莹’(13.4)>‘红叶’(13.3)>‘丹红紫叶’(10.6)>‘紫韵’(9.2)>‘翠薇’(8.8)>‘紫精灵’(4.4),两种方法的结果相近。综上,‘紫莹’与‘红叶’抗寒性最强,二者在-15℃低温胁迫下仍表现出较强的抗寒生理特征,推荐作为北京及类似北方寒冷地区的彩叶紫薇优选品种,而‘紫精灵’抗寒性较差,仅适用于南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紫薇 引种 临界低温 抗寒性测定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份玉米自交系抗旱性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
18
作者 廉明 文仁来 +2 位作者 成越 田树云 何雪银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9-1013,共15页
【目的】鉴定40份玉米自交系抗旱性并筛选其评价指标,为广西抗旱玉米种质创新和抗旱玉米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40份广西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设置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2种处理,测定玉米性状(株高、穗位高、株数、穗数、穗长、穗粗、... 【目的】鉴定40份玉米自交系抗旱性并筛选其评价指标,为广西抗旱玉米种质创新和抗旱玉米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以40份广西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设置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2种处理,测定玉米性状(株高、穗位高、株数、穗数、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并计算籽粒产量及相关抗旱鉴定指标:产量抗旱系数(YDC)、产量抗旱指数(YDI)、耐旱指数(DTI)、敏感胁迫指数(SSI)、耐旱能力(TOL)、平均产量(MP)、几何平均产量(GMP)、胁迫耐受指数(STI),采用逐步回归法与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综合评价不同玉米自交系的抗旱性并筛选抗旱指标。【结果】在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处理下,籽粒产量与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数5个性状之间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同)正相关;各玉米性状间存在相关性。产量抗旱指数与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数5个性状的抗旱指数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穗粗、行粒数和穗数可作为玉米自交系抗旱性鉴定的次级性状筛选指标。对产量抗旱系数、产量抗旱指数、耐旱指数、敏感胁迫指数、耐旱能力、平均产量、几何平均产量、胁迫耐受指数8个抗旱鉴定指标与干旱胁迫下籽粒产量、正常供水下籽粒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产量、几何平均产量和胁迫耐受指数与干旱胁迫下籽粒产量、正常供水下籽粒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较高,可将其作为玉米自交系抗旱性的第三鉴定指标。各玉米性状抗旱指数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和抗旱鉴定指标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共同筛选出6份抗旱性强、产量高、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08F、505杂父-3、桂95411、桂39113、桂39321和楼18-6-3-1-1-2。【结论】穗粗、行粒数和穗数可作为玉米自交系抗旱性鉴定的次级性状筛选指标,平均产量、几何平均产量和胁迫耐受指数可作为自交系抗旱性的第三鉴定指标。初步筛选出6份抗旱性强、产量高、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抗旱性 鉴定指标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ABA缓解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损伤的生理机制
19
作者 刘涛涛 王雯 +3 位作者 王言 侯磊 王玺 杨宏羽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9-96,105,共9页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下叶片喷施不同浓度ABA对马铃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马铃薯栽培品种陇薯11号为材料,用称重法来控制土壤含水量进行干旱处理,保持盆中相对含水量在(50±1)%。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5个不同处理,分...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下叶片喷施不同浓度ABA对马铃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马铃薯栽培品种陇薯11号为材料,用称重法来控制土壤含水量进行干旱处理,保持盆中相对含水量在(50±1)%。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5个不同处理,分别为CK(蒸馏水)、50、100、150、200μmol/L ABA。【结果】150μmol/L ABA处理的鲜质量、饱和鲜质量、相对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CK分别提高31.3%、36.8%、12.41%。随着ABA浓度的增加,马铃薯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各处理中150μmol/L ABA处理效果最显著,SOD、POD、CAT活性分别为CK的1.91、1.93和5.01倍,MDA含量较CK显著下降了50.73%。通过对各项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喷施150μmol/L ABA处理为最优处理。【结论】在干旱胁迫下,外源ABA能够通过增强马铃薯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减轻叶片氧化损伤,来缓解干旱胁迫对马铃薯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干旱胁迫 ABA 抗氧化酶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嫁接对低温胁迫下马铃薯苗抗寒性的影响
20
作者 刘国敏 郑虚 +2 位作者 廖玉娇 覃叶欣 覃维治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5-1623,共9页
为探究嫁接对低温胁迫下不同马铃薯材料的影响,以抗寒品种桂农薯1号(G1)和不抗寒品种陇薯9号(L9)作为试验材料,进行砧穗互接,得到L9G1、G1L9两个嫁接组合,将G1、G1L9、L9G1、L9置于光照培养箱中进行4、0℃低温处理,以25℃为对照,测定马... 为探究嫁接对低温胁迫下不同马铃薯材料的影响,以抗寒品种桂农薯1号(G1)和不抗寒品种陇薯9号(L9)作为试验材料,进行砧穗互接,得到L9G1、G1L9两个嫁接组合,将G1、G1L9、L9G1、L9置于光照培养箱中进行4、0℃低温处理,以25℃为对照,测定马铃薯叶片抗氧化酶活性、膜脂过氧化指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对抗寒相关指标进行抗寒系数计算,并利用抗寒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隶属函数值和权重法分析,综合评价马铃薯材料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可溶性糖(SS)含量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抗寒性系数呈显著(p<0.05)正相关,相对电导率(REC)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抗寒性系数呈显著负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单一指标转化为2个综合指标,SOD活性、MDA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REC和CAT活性可以作为衡量马铃薯材料抗寒性的指标。通过计算综合抗寒能力,发现4个马铃薯材料抗寒性排序依次为G1>L9G1>G1L9>L9。综合分析认为,抗寒性强的马铃薯品种无论是作为砧木还是作为接穗,均可以提高嫁接组合的抗寒性,并且作砧木时对嫁接组合抗寒性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嫁接 抗寒性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分析 综合抗寒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