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门峡水库汛期壅水排沙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裴柯雄 史红玲 +2 位作者 陈建国 王党伟 沈铭晖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了揭示壅水条件下水库排沙比的影响因素及其响应关系,统计三门峡水库2011—2021年汛期入库流量在3000 m^(3)/s以下且坝前水位相对稳定的壅水时期排沙比变化,发现将入库流量划分为500~1000 m^(3)/s、1000~1500 m^(3)/s、1500~2000 m^(3... 为了揭示壅水条件下水库排沙比的影响因素及其响应关系,统计三门峡水库2011—2021年汛期入库流量在3000 m^(3)/s以下且坝前水位相对稳定的壅水时期排沙比变化,发现将入库流量划分为500~1000 m^(3)/s、1000~1500 m^(3)/s、1500~2000 m^(3)/s和2000~3000 m^(3)/s四个流量级的水库排沙比与坝前水位具有较好的负相关关系,只有最小入库流量级的排沙比与入库含沙量存在一定相关性。结合隐含了坝前水位变化影响的滞留时间这一变量,提出了出入库流量系数与滞留时间比值的过流因子为影响排沙比的主要变量,建立了不同入库流量级的壅水排沙比与过流因子及入库含沙量的计算关系式,计算精度良好,可用于估算三门峡水库汛期壅水排沙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水库 排沙比 不同流量级 坝前水位 过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白家包滑坡变形机制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2
作者 张恩铭 李远耀 +2 位作者 李思德 李明 张鑫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30,共13页
白家包滑坡为三峡库区典型的大型堆积层滑坡,潜在威胁范围广泛,在库水位下降与降雨的联合作用下,其变形位移-时间曲线长期呈现“阶跃型”特点。在分析该滑坡发育特征与变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展了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通过设计和构建... 白家包滑坡为三峡库区典型的大型堆积层滑坡,潜在威胁范围广泛,在库水位下降与降雨的联合作用下,其变形位移-时间曲线长期呈现“阶跃型”特点。在分析该滑坡发育特征与变形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展了滑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通过设计和构建滑坡相似模型及监测系统,观察并总结了滑坡模型在库水位下降联合降雨作用下的宏观变形现象及内部应力变化特征,并结合数值模拟进一步分析了滑坡的变形演化机制。结果表明:①库水位下降对滑坡整体变形的影响不明显,主要体现在前缘涉水段产生细微裂缝与局部垮塌现象;②在库水位下降时,滑坡内部地下水水位和孔隙水压力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在下降初期会有小幅上升,这使得滑坡内部渗透压力进一步增大,滑坡内土压力上升,滑坡稳定性急剧降低;③在降雨作用下,雨水对滑坡地表产生冲击,坡体内孔隙水压力迅速增大,随着雨水入渗土体逐渐饱和,地下水水位逐渐上升,对土体产生浮托作用,坡体内动水压力加大,特别是在库水位下降与降雨的耦合作用下,滑坡的变形进一步增大。研究结果对研究复杂水文条件下大型堆积层滑坡的变形演化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家包滑坡 物理模型试验 滑坡变形机制 降雨作用 库水位下降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沉积时间及成因机制
3
作者 梁晨 姜涛 +4 位作者 匡增桂 胡亦潘 杨承志 任金锋 赖洪飞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52,共13页
近年来的钻探已在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水合物形成时间无疑是深刻理解水合物成藏过程和分布的关键。本研究首次通过对含水合物钻孔的释光年代学研究,揭示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沉积时间,结合水合物分布的层段,约束... 近年来的钻探已在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水合物形成时间无疑是深刻理解水合物成藏过程和分布的关键。本研究首次通过对含水合物钻孔的释光年代学研究,揭示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沉积时间,结合水合物分布的层段,约束了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时间的下限,并进而分析了水合物储层的沉积速率及影响因素,为南海北部水合物勘查提供了坚实地质支撑。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于距今65~90 ka,且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沉积速率受冰期/间冰期海平面波动的控制。间冰期海平面上升,陆源碎屑输入减少,导致沉积速率降低;冰期海平面下降,陆源物质输入增加,沉积速率加快,是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形成的主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释光测年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 沉积速率 海平面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消落期末水位上浮策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率 李肖男 +3 位作者 傅巧萍 冯志州 荆柱 邹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2,40,共9页
消落期末运行水位上浮是水库增加发电量、减少弃水量、提升综合效益的有效方式,但运行水位上浮应科学协调防洪与兴利的关系。以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在概括分析消落期末流域不同河段... 消落期末运行水位上浮是水库增加发电量、减少弃水量、提升综合效益的有效方式,但运行水位上浮应科学协调防洪与兴利的关系。以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梯级水库)为研究对象,在概括分析消落期末流域不同河段洪水特性的基础上,明确了金下梯级水库为不同河段的防洪库容预留需求和消落期末运行水位上浮的研究思路;基于典型洪水特性分析和梯级水库整体运用策略,提出了消落期末运行水位上浮条件和运用方式,讨论了潜在的防洪风险及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消落期末,当金下梯级水库不需要防洪调度、城陵矶莲花塘站水位和洞庭湖四水合成流量满足一定条件时,梯级水库整体可按照汛限水位以上不超过10.55亿m^(3)库容上浮运用,且推荐上浮库容优先分配至溪洛渡水库,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梯级水库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上浮 消落期 防洪库容 水库调度 库容整体运用 防洪风险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生态流量约束的梯级水库分期消落水位多目标优化调度 被引量:8
5
作者 林凡奇 周研来 薛凯元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针对如何表征枯水期季节性特征、优化分期消落水位来指导水库群消落调度的科学问题,提出了考虑生态流量约束的梯级水库分期消落水位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以金沙江中下游6座水库与三峡水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划分流域... 针对如何表征枯水期季节性特征、优化分期消落水位来指导水库群消落调度的科学问题,提出了考虑生态流量约束的梯级水库分期消落水位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以金沙江中下游6座水库与三峡水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划分流域枯水期;采用逐月滑动计算法推求梯级水库分期消落水位;以生态和发电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利用NSGA-Ⅱ算法求解调度模型,得到不同来水情景下梯级水库枯水期消落调度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水情景下,相较于常规调度方案,选定的优化调度方案可增加梯级水库发电量30.20亿~52.27亿kW·h(增加2.3%~5.0%)和供水量83.15亿~87.14亿m3(增加5.8%~7.4%),并提高河道生态流量保证率2.6%~22.9%。研究成果可为协调梯级水库生态和发电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调度 消落调度 分期消落水位 多目标优化 梯级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位降速对缓倾角堆积层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6
作者 冉爱民 杨威 +5 位作者 彭嘉畅 刘远松 甘银波 余斯迪 杨硕 李德营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8-205,共8页
缓倾角堆积层滑坡为库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其常表现为体积规模大、物质成分复杂,滑坡变形呈现周期性和长期性。库水位下降常是诱发该类滑坡变形破坏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库水位下降速率对缓倾角堆积层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缓倾角堆积层滑坡为库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其常表现为体积规模大、物质成分复杂,滑坡变形呈现周期性和长期性。库水位下降常是诱发该类滑坡变形破坏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库水位下降速率对缓倾角堆积层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缓倾角堆积层滑坡——贵州何家坪子滑坡为例,研究不同库水位下降速度(0.5、0.7、0.9、1.1、1.3 m/d)条件下滑坡不同滑体物质结构对库水位下降速度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库水位下降速度条件下,滑坡不同部位的稳定性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并且随着库水位下降速度的增大滑坡稳定性系数的下降幅度也增大;滑体渗透性弱的区域变形比滑体渗透性强的区域大;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吻合,滑坡稳定性对于库水位下降速度的响应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在缓倾角堆积层滑坡的风险防控中,应充分考虑库水位调节速度、滑体物质结构与滑坡变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倾角堆积层滑坡 库水位下降速度 滑体结构差异 滑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位骤降时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90
7
作者 刘新喜 夏元友 +1 位作者 练操 张开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27-1431,1436,共6页
三峡水库蓄水及水位波动,将极大地改变滑坡体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库水位骤降和暴雨入渗是导致滑坡的主要因素。库水位骤降时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是滑坡防治中的一个难题。根据三峡水库水位调控方案和库区滑坡地下水作用的力学模式,利用有限... 三峡水库蓄水及水位波动,将极大地改变滑坡体内的水文地质条件,库水位骤降和暴雨入渗是导致滑坡的主要因素。库水位骤降时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是滑坡防治中的一个难题。根据三峡水库水位调控方案和库区滑坡地下水作用的力学模式,利用有限元模拟库水位从175 m骤降至145 m时的滑坡暂态渗流场。建立了渗透力作用下滑坡稳定性评价的不平衡推力法。研究表明:滑坡的渗透系数和库水位下降速度是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当库区堆积层滑坡渗透系数小于0.864 m/d,库水位发生骤降为2 m/d。库水位骤降时滑坡稳定性降到最小的水位通常在175 m水位以下10~20 m处。其研究为库区175 m水位滑坡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水位骤降 渗流 滑坡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与地表植被的相关性 被引量:23
8
作者 侯志勇 陈心胜 +1 位作者 谢永宏 李旭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7-293,共7页
本文研究洞庭湖三种分布于不同水位的主要群落(荻、苔草、虉草)土壤种子库大小组成、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地表植被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荻群落土壤种子库密度最高,为44656粒/m2,苔草群落的最低,为15146粒/m2,虉草群落的居中,为31725粒/m2.种... 本文研究洞庭湖三种分布于不同水位的主要群落(荻、苔草、虉草)土壤种子库大小组成、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地表植被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荻群落土壤种子库密度最高,为44656粒/m2,苔草群落的最低,为15146粒/m2,虉草群落的居中,为31725粒/m2.种子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0~5 cm),且随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递减.三种群落湿地种子库由53种植物组成,分属18科39属,其中多年生物种20种,一或二年生物种33种.在荻、苔草和虉草三种群落中,种子库的多年生物种分别占29.9%、35.2%和38.0%,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76、0.70和0.72;地表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53、0.17和0.45,土壤种子库与相应地表植被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40、0.28和0.52.可见,在洞庭湖这一通江湖泊湿地,多年生地表植被所产生的种子对土壤种子库大小贡献相对有限,种子库可能主要通过其它途径(如水的流动作用)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地表植被 洞庭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位间歇性下降对堆积体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9
作者 肖志勇 邓华锋 +3 位作者 李建林 胡安龙 李春波 常德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119,共6页
针对库水位快速下降不利于滑坡稳定的现状,提出库水位以间歇性方式下降,即在传统库水位持续性下降分析的基础上,以三峡库区某一堆积体滑坡为例,利用Geo-Studio软件详细分析了在库水位不同间歇时间和多阶段间歇下降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稳定... 针对库水位快速下降不利于滑坡稳定的现状,提出库水位以间歇性方式下降,即在传统库水位持续性下降分析的基础上,以三峡库区某一堆积体滑坡为例,利用Geo-Studio软件详细分析了在库水位不同间歇时间和多阶段间歇下降条件下堆积体滑坡稳定情况。结果表明:库水位实行间歇性下降,间歇时间有助于滑坡体内孔隙水压力消散,减小库水快速下降引起的地下水回落的滞后性,有利于水力梯度降低;相比库水位持续性下降,滑坡稳定性得到提高,但稳定系数与间歇时间并不呈正比例关系;在库水位实行多阶段间歇性下降后,提高的程度明显增大,达到5%以上。为了使滑坡稳定性提高的效果达到最佳,应合理地安排库水位下降和间歇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水位间歇性下降 堆积体滑坡 孔隙水压力 水力梯度 滑坡稳定性 Geo-Studio 稳定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体渗透性与库水变动的滑坡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宋琨 晏鄂川 +1 位作者 朱大鹏 赵庆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798-2802,共5页
在三峡工程试运行期间,库区滑坡因地质结构和渗透性的不同,其变形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除研究滑坡地质结构外,还应加强不同渗透性滑坡在库水变动下的稳定性响应规律研究。以三峡水库库首区黄荆树滑坡实例为计算模型,分析库水位在175~... 在三峡工程试运行期间,库区滑坡因地质结构和渗透性的不同,其变形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除研究滑坡地质结构外,还应加强不同渗透性滑坡在库水变动下的稳定性响应规律研究。以三峡水库库首区黄荆树滑坡实例为计算模型,分析库水位在175~145 m间以0.5~2.0 m/d变化时4种不同渗透性滑坡的渗流场特征;再以库水影响系数α和稳定性变化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在滑体渗透性和库水变动条件下的滑坡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当库水影响系数α在-0.107~-0.322时,稳定性变化率β最大,且随α减小滑坡稳定性增加率β减小;当α在-0.644~-769.231时,随α减小稳定性增加率β变化不明显;当α在576.923~769.231时,库水位上升时滑坡稳定性降低较少;当α在0.107~384.615时,影响系数α与稳定性变化率β的相关性不明显。其结果对于库区滑坡的监测预警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变化 渗透性 水库滑坡 库水影响系数 稳定性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位快速变动条件下心墙坝上游坝壳自由水面线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谢定松 蔡红 +1 位作者 李维朝 郭建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68-1573,共6页
为了计算渗水压力对心墙坝上游坝坡稳定性的影响,须掌握库水位降落时上游坝壳中自由水面的变化规律。本文利用模型试验模拟了上游坝坡坡比、库水位不同降落速率、坝壳料不同渗透系数对自由水面位置变化的影响,并把模型试验结果与有限元... 为了计算渗水压力对心墙坝上游坝坡稳定性的影响,须掌握库水位降落时上游坝壳中自由水面的变化规律。本文利用模型试验模拟了上游坝坡坡比、库水位不同降落速率、坝壳料不同渗透系数对自由水面位置变化的影响,并把模型试验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经验公式法计算结果相比较。从试验结果及有限元计算结果可知,库水位降落速度越快,自由水面线位置越高,最高点高度越大。坝壳坡度越陡,自由水面的位置越低。坝壳料渗透系数达2.45×10-1cm/s时,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比模型试验得到的自由水面最高点稍高,经验公式法得到的计算结果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骤降 上游坝壳区 自由水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位升降作用对库岸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学武 冯学钢 王维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2-234,237,共4页
利用了渗流场-应力场耦合的有限元法,对三峡库区某滑坡体在库水位升降作用下的渗流特征及稳定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该滑坡体在库水位上升过程中其稳定性将有降低的趋势,而在水位上升过程中,滑坡的稳定性开始阶段下降而... 利用了渗流场-应力场耦合的有限元法,对三峡库区某滑坡体在库水位升降作用下的渗流特征及稳定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对于该滑坡体在库水位上升过程中其稳定性将有降低的趋势,而在水位上升过程中,滑坡的稳定性开始阶段下降而后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场—应力场耦合分析 库水位升降作用 滑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位骤降对非饱和坝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钟启明 霍家平 刘若星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86,共3页
基于非饱和土体抗剪强度理论,采用极限平衡法,考虑非饱和非稳定渗流对坝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体积含水量与基质吸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拟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将不同时段渗流分析结果导入稳定分析模块计算其安全系数的变化。选取... 基于非饱和土体抗剪强度理论,采用极限平衡法,考虑非饱和非稳定渗流对坝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体积含水量与基质吸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拟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将不同时段渗流分析结果导入稳定分析模块计算其安全系数的变化。选取某黏土心墙坝,模拟其在不同灌溉条件下的渗流状况及上游坝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库水位骤降引起坝坡安全系数的降低,但随着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坝坡稳定性逐渐增强,降水速度越快,坝坡安全系数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水位骤降 非饱和渗流 非稳定渗流 浸润线 坝坡稳定 敏感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计算低渗透气藏的动态储量 被引量:21
14
作者 郝玉鸿 许敏 徐小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6-68,共3页
根据低渗透气藏生产动态及渗流特征 ,分析应用弹性二相法、压降法确定其动态储量的适用条件。低渗透气井产量过大使气藏供气能力不足时 ,出现的“假拟稳态”会造成用弹性二相法计算的动态储量偏低。天然气先沿容易渗流的物性好的气层流... 根据低渗透气藏生产动态及渗流特征 ,分析应用弹性二相法、压降法确定其动态储量的适用条件。低渗透气井产量过大使气藏供气能力不足时 ,出现的“假拟稳态”会造成用弹性二相法计算的动态储量偏低。天然气先沿容易渗流的物性好的气层流动 ,且低渗透气藏关井恢复测压时间有限 ,得到的当前地层压力值偏低 (未稳定 ) ,导致压降 储量曲线呈“多段型” ,若将不同开发阶段的数据笼统回归为 1条压降 储量直线 ,计算的动态储量必然误差较大。提出了正确应用弹性二相法、压降法确定低渗透气藏动态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 低渗透气藏 动态储量 弹性二相法 压降法 渗流 产气量 地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下降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唐晓松 郑颖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PLAX IS程序在渗流计算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应用PLAX IS程序对水位下降过程中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的水位下降速率及土体渗透系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水位下降速率越大、土体的渗透系数越小,则越不利于... PLAX IS程序在渗流计算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应用PLAX IS程序对水位下降过程中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的水位下降速率及土体渗透系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水位下降速率越大、土体的渗透系数越小,则越不利于边坡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下降速率 渗透系数 边坡稳定性 PLAXIS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排沙比对来水来沙的响应 被引量:12
16
作者 董占地 胡海华 +1 位作者 吉祖稳 刘飞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1,共6页
排沙比是水库拦截泥沙程度的指标之一。排沙比越大,水库淤积强度就越小;反之亦然。以三峡水库2004-2012年库区各水文站的实测资料为依据,通过对三峡水库运行以来水库排沙比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坝前水位和入库、出库流量是影响水库... 排沙比是水库拦截泥沙程度的指标之一。排沙比越大,水库淤积强度就越小;反之亦然。以三峡水库2004-2012年库区各水文站的实测资料为依据,通过对三峡水库运行以来水库排沙比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坝前水位和入库、出库流量是影响水库排沙比大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入库沙量和泥沙颗粒大小。进一步分析得出排沙比对月均库水位变化的敏感度随月均入库流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月均入库流量小于15 000 m3/s时,月均库水位变化对排沙比几乎没有影响。当月均入库流量大于20 000 m3/s时,水库排沙比的变化幅度随月均库水位的变化较大,当月均库水位从138 m增加到155 m时,其排沙比约从62%降低至不到10%。为了提高水库排沙比,在水库调度上建议采用"大水低位、小水高位"的运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排沙比 坝前水位 入库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水位骤降时某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8
17
作者 罗骞 邓华锋 +2 位作者 郭靖 胡鹏 朱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113,218,共4页
库水位骤降时边坡稳定性对确保水库工程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以某堆积体边坡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质资料给出的材料参数范围,对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下该边坡的最危险搜索滑带进行参数反演,综合选定合理的材料参数,进而通过极限平衡法分析了... 库水位骤降时边坡稳定性对确保水库工程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以某堆积体边坡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质资料给出的材料参数范围,对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下该边坡的最危险搜索滑带进行参数反演,综合选定合理的材料参数,进而通过极限平衡法分析了堆积体边坡在库水位骤降时的稳定性,验证了边坡在上述工况下的不利性,并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治理加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反演 库水位骤降 边坡稳定分析 削坡减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上水库一号坝坝顶裂缝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盛金保 王昭升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1-45,共5页
根据社上水库一号坝坝顶开裂前后的运行情况和现场检查、试验等资料,并结合坝顶倾度和坝坡稳定计算后认为,由于库水位下降过快、幅度过大,致使上游坝坡失稳,坝顶开裂.
关键词 社上水库 坝顶 裂缝 成因 水位 稳定计算 斜心墙土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水平生产井段流入剖面的尾管优化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均荣 姚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9-92,98,共5页
针对水平井生产井段存在压降而引起各段入流量贡献差别较大的问题,考虑尾管对水平生产井段流动的影响,以Z.E.Su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带尾管的水平生产井段压降计算模型,对水平生产井段流入动态和流量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尾... 针对水平井生产井段存在压降而引起各段入流量贡献差别较大的问题,考虑尾管对水平生产井段流动的影响,以Z.E.Su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带尾管的水平生产井段压降计算模型,对水平生产井段流入动态和流量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尾管技术能有效地改善水平生产井段的流体压降剖面和流量剖面;对于一定的水平生产井段,存在最佳的尾管长度和尾管直径,算例中,最佳的尾管长度约为水平生产井段长度的3/10,最佳尾管直径约为0.088 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尾管 压降剖面 流量剖面 底水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变化对透-阻型岩溶塌陷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陶小虎 赵坚 +2 位作者 Xiaoming Wang Ming Ye Roger Benito Pacheco Castro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7-785,共9页
文章从一维地下水运动和渗透力学的角度,分析比较潜水位上升与承压水位下降对岩溶地区透—阻型盖层中阻水层渗透稳定性的影响,重点讨论了承压水位下降速度(降速)与下降深度(降深)对阻水层中渗透坡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变化(潜水... 文章从一维地下水运动和渗透力学的角度,分析比较潜水位上升与承压水位下降对岩溶地区透—阻型盖层中阻水层渗透稳定性的影响,重点讨论了承压水位下降速度(降速)与下降深度(降深)对阻水层中渗透坡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变化(潜水位上升或承压水位下降)产生的非稳定渗流不利于岩溶洞穴开口上方阻水层的稳定,承压水位的下降对岩溶开口附近处阻水层中渗透力的影响远大于潜水位的变化;在承压层水位最大降深确定的条件下,承压水位下降速度愈快,岩溶开口附近处阻水层中向下渗透力愈大。因此,在覆盖型岩溶地区抽取地下水时,为了减缓或避免覆盖型塌陷的发生,应同时控制好最大降深和最大开采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阻型 岩溶塌陷 渗透力 一维地下水流 潜水位上升 承压水位下降 降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