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nfoWorks ICM模型的城市小区LID组合方案成本效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军 刘学峰 +5 位作者 王德淇 李欢 祁军业 刘建林 张婷婷 未碧贵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5,共10页
针对低影响开发(LID)雨水系统建设中存在成本与效益难以平衡的问题,选取甘肃省天水市某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构建InfoWorks ICM一、二维耦合模型,以不同LID组合方案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峰值削减率、积水面积削减率... 针对低影响开发(LID)雨水系统建设中存在成本与效益难以平衡的问题,选取甘肃省天水市某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构建InfoWorks ICM一、二维耦合模型,以不同LID组合方案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峰值削减率、积水面积削减率、积水量削减率、固体悬浮物(SS)削减率、化学需氧量(COD)削减率为效益表征量,结合LID设施的生命周期成本定量分析成本效益。结果表明:包含绿色屋顶的LID组合方案成本效益偏低,但对于高重现期降雨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更适用于暴雨频发地区;LID组合方案对于积水面积削减率与积水量削减率的成本效益较高,能有效缓解内涝积水,对于COD削减率的成本效益较低,需进一步优化;雨水桶+生物滞留设施+透水铺装作为总成本效益最高的方案,更适用于研究区域LID雨水系统的建设。研究成果对LID雨水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成本效益 InfoWorks ICM模型 生命周期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LID)的工程措施及其效果 被引量:42
2
作者 王红武 毛云峰 +3 位作者 高原 樊金红 张善发 马鲁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9-103,共5页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一种采用源头控制理念实现雨水控制与利用的一种雨水管理方法。低影响开发对径流水文水质的作用效果不仅受到降雨强度、降雨时间、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各种工程措施的材料、结构与组... 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一种采用源头控制理念实现雨水控制与利用的一种雨水管理方法。低影响开发对径流水文水质的作用效果不仅受到降雨强度、降雨时间、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各种工程措施的材料、结构与组成的影响。文章总结了这些因素对低影响开发技术作用效果的影响,归纳低影响开发技术的现存问题,提出改善低影响开发技术的一些措施,可为低影响开发的应用与普及提供参考,从而有利于实现环境效益和城市发展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径流 雨水控制利用 雨水花园 绿色屋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D和雨水链的海绵城市微观细胞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冯峰 马志坤 +1 位作者 靳晓颖 谢秋晧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70,75,共5页
针对海绵城市微观尺度的高校校园海绵细胞的设计问题,基于LID(低影响开发)理念,确保海绵细胞设计前后场地的洪峰出现时间、径流峰值、径流时间等城市水文要素不发生改变,原场地地质、地形不发生大的改变,植被尽量使用本土植物;引入英国... 针对海绵城市微观尺度的高校校园海绵细胞的设计问题,基于LID(低影响开发)理念,确保海绵细胞设计前后场地的洪峰出现时间、径流峰值、径流时间等城市水文要素不发生改变,原场地地质、地形不发生大的改变,植被尽量使用本土植物;引入英国雨水链理念,确保雨水从降落后到被利用整个管理链条科学合理,在关键措施选配中优先使用预防控制和源头控制措施,优先使用生态入渗措施,确保其中的每个环节设计得当。根据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海绵细胞模型计算结果,降雨历时在120 min时渗透设施的积水量达到峰值34.97 m^3,结合校园场地、建筑物的分布及特点,设计了包含"渗、滞、蓄、净、用、排"等21种关键措施的"水之川"海绵细胞,并对该设计方案进行雨水控制效果检验,场地雨水控制及利用率为88%,满足开封市所在全国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区域划分图中Ⅲ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 雨水链 微观尺度 海绵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LID组合对水质水量影响及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戎贵文 李姗姗 +3 位作者 甘丹妮 孙浩淼 王莉莉 胡良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9,共9页
为研究不同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组合对雨水源头控制和污染负荷削减效果,以淮南市某一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SWMM)构建5种LID组合方案。在不同重现期下,对5种方... 为研究不同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组合对雨水源头控制和污染负荷削减效果,以淮南市某一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 SWMM)构建5种LID组合方案。在不同重现期下,对5种方案进行水量水质模拟,分析不同方案对径流量、洪峰流量及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削减效果,并利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效益货币化分析对5种方案进行比选,选出最合适研究区的LID组合方案。结果表明:绿色屋顶、雨水罐、雨水花园和透水铺装组合方案对径流量和污染物的削减效果最好,绿色屋顶、雨水罐、植被浅沟和透水铺装组合方案对洪峰流量的削减效果最好。成本效益分析显示,雨水罐、雨水花园和透水铺装组合方案的投资回报比最高;不同的LID方案对水质水量均有一定的削减效果,但随着重现期的增大,削减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SWMM 水质水量 洪峰流量 污染物 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D与泵排联合调控的城市排水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熊丽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2-58,64,共8页
城市内涝不仅与区域径流量有关,还与排水系统排泄能力有关,因此研究排水能力对于城市防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平原地区的上海中心城区田林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和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布... 城市内涝不仅与区域径流量有关,还与排水系统排泄能力有关,因此研究排水能力对于城市防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平原地区的上海中心城区田林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类型和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布设的可行性,确定LID空间布局方案,基于SWMM模型模拟分析LID与泵排模式联合调控对区域积水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低方案(绿色屋顶+雨水桶)仅通过改造绿色屋顶,增设雨水桶,不改造地面,能使区域1 a一遇降雨不积水;中方案(绿色屋顶+雨水桶+下凹式绿地+渗透塘)在低方案基础上,地面改造16.7%,能使区域排水标准提升到3 a一遇;高方案(绿色屋顶+雨水桶+下凹式绿地+渗透塘+植草沟+透水铺装)在低方案基础上,地面改造30%能使区域排水标准提升到4 a一遇。LID方案联合泵排模式能够进一步提升系统排水能力,雨水泵开启水位降至1.0 m时,中方案能将区域排水标准提升至4 a一遇;雨水泵开启水位分别降至2.0,1.0,0 m时,高方案分别能将区域排水标准提升至5 a一遇、6 a一遇、7 a一遇;LID与泵排联合调控能够有效提升区域排水标准。研究成果可为老城区排水系统可持续改造、减缓城市积水提供技术参考,对于保障城市水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排水系统 排水能力 低影响开发(lid) 泵排模式 提标改造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雪对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LID设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吴荣础 张震 +3 位作者 李荣 王彤 张凯 王鹏立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92,共8页
为研究冬季降雪对海绵城市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设施的影响,以乌鲁木齐市某城市主干道为例,借助SWMM模拟软件建立海绵化改造模型,讨论模型各重要参数的取值方式,进行降雪及融雪模拟,分析降雪在不同模拟环境下对道路海绵化改造的... 为研究冬季降雪对海绵城市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设施的影响,以乌鲁木齐市某城市主干道为例,借助SWMM模拟软件建立海绵化改造模型,讨论模型各重要参数的取值方式,进行降雪及融雪模拟,分析降雪在不同模拟环境下对道路海绵化改造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冬季降雪期,蒸发速率对模型的影响较大,在没有当地准确的蒸发速率资料时,推荐使用基于Hargreaves方程的公式法进行模拟分析。利用SWMM模拟冬季融雪期径流过程,各汇水区域的积雪处理方式对模拟结果影响很大,应合理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模拟结果表明:若乌鲁木齐市冬季降雪全部堆积在道路两旁生物滞留设施上,可利用融雪量达10.6万m 3,能够减轻乌市的水资源压力。研究成果对积雪量较大而水资源短缺地区海绵城市的建设具有工程上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降雪模拟 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 SWMM 城市水文学 产汇流过程 融雪水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城市化区域LID设施优化配置方案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章双双 潘杨 +1 位作者 李一平 章豪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5,共6页
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多组合优于单一设施布设,为科学地选择不同组合设施占比下效益—经济组合的最优方案,以典型城市化区域——常州商务城为例,基于SWMM模型计算典型降雨频率为80%下的3组组合设施的径流总量,根据经济成本的函数计算不... 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多组合优于单一设施布设,为科学地选择不同组合设施占比下效益—经济组合的最优方案,以典型城市化区域——常州商务城为例,基于SWMM模型计算典型降雨频率为80%下的3组组合设施的径流总量,根据经济成本的函数计算不同情境下的经济成本,采用线性归一化法和最优化目标函数确定不同设施占比的最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在降雨频率为80%时常州商务城的最优占比下的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网格的占比率为46%—49%—46%,此时的径流量控制率为83%。耦合SWMM模型与最优化目标函数能计算出城市化区域不同低影响开发设施占比的经济—效益最优解。研究成果可为低影响开发设施优化配置提供思路,可为当地政府和决策者在低影响开发建设规划中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设施占比 SWMM模型 径流控制率 经济成本 线性归一化法 最优化目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措施(LID)对天津市暴雨径流影响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婉亭 孙冬梅 冯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针对天津市暴雨洪水的特性,通过建立天津市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的SWMM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率定验证,计算了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下的降雨径流,对比了城市实际排水管网能力。结果表明,城市现状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大部分... 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针对天津市暴雨洪水的特性,通过建立天津市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的SWMM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率定验证,计算了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下的降雨径流,对比了城市实际排水管网能力。结果表明,城市现状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大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时形成的径流过程超出了控制泵站的排水能力。针对这一情况,设计利用低影响开发措施(LID)中的生物滞留区与透水铺装措施来控制洪峰及径流总量。结果表明,LID控制措施能有效削减洪峰及径流总量达40%,但随着所遭遇设计暴雨重现期的增大,削减效果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模型) 天津市 防洪排水 低影响开发控制(l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的银川市金凤区雨洪模拟及LID效果评估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明慧 侯精明 +6 位作者 王添 栾广学 银雅伦 杨露 李欣怡 樊超 沈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8-134,共7页
针对城市内涝及非点源污染问题,从海绵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以银川市金凤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SWMM建立雨洪模型,选取设计雨峰系数为0.4的5种降雨重现期和降雨重现期为0.5 a的4种雨峰系数共9场降雨,评估研究区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雨... 针对城市内涝及非点源污染问题,从海绵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以银川市金凤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SWMM建立雨洪模型,选取设计雨峰系数为0.4的5种降雨重现期和降雨重现期为0.5 a的4种雨峰系数共9场降雨,评估研究区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组合透水铺装及雨水花园组合透水铺装5种LID方案下对径流及4种污染物的控制效果。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重现期的增大,5种方案的径流控制率及污染物负荷削减率均有所减小;下凹式绿地组合透水铺装方案的削减效果最为显著,重现期为0.5~5 a时,该方案径流控制率均大于65%,污染物负荷削减率均大于45%;重现期为10 a时,径流控制率及TSS、COD、TP与TN负荷削减率分别为61.38%、42.86%、58.23%、44.03%和55.95%;重现期为0.5 a时,随着雨峰系数的增大,5种LID方案的径流控制率及污染物负荷削减率的变化均不明显。LID方案对中小重现期降雨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因组合方案各措施间受到相互作用及不透水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并未达到“1+1>2”的叠加效应,最优方案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lid) SWMM 雨水径流控制 污染物削减 银川市金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LID设施的雨洪控制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思祎 张建丰 +1 位作者 李涛 计宝鑫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65,共6页
为了研究城市区域的雨洪径流特征以及加装不同低影响开发措施(LID)对径流削减的规律,以西安市城区重点雨捞区为研究对象,基于SWMM模型模拟现状条件下不同设计雨峰系数、不同设计降雨重现期降雨径流的变化及设计4种不同情景下加装透水路... 为了研究城市区域的雨洪径流特征以及加装不同低影响开发措施(LID)对径流削减的规律,以西安市城区重点雨捞区为研究对象,基于SWMM模型模拟现状条件下不同设计雨峰系数、不同设计降雨重现期降雨径流的变化及设计4种不同情景下加装透水路面和绿色屋顶措施的降雨径流削减规律。结果表明:当加设15%透水路面和75%绿色屋顶时,洪峰洪量削减效果最为明显。并且在设计降雨重现期P=1年时,较现状条件下洪量削减36%;设计降雨重现期P=10年时,洪量衰减率减至24.3%。所以LID措施能有效降低城市内涝发生的频率,但随着设计降雨重现期的增大,加装LID措施效果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低影响开发措施(lid) 城市雨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LID模式的深圳市内涝防治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孙波 谢水波 +2 位作者 王志远 吴浩祎 刘慧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2,共6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透水面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内涝问题也日益严重。为有效降低城市雨洪内涝出现频率及其影响破坏,选取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凤凰城新城公园周围区域,通过SWMM模型构建区域降雨径流模型,对比分析了4种单独布置方案与...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透水面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内涝问题也日益严重。为有效降低城市雨洪内涝出现频率及其影响破坏,选取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凤凰城新城公园周围区域,通过SWMM模型构建区域降雨径流模型,对比分析了4种单独布置方案与1种组合布置方案对于区域内径流总量和洪峰总量削减的效果。结果表明:①在削减径流总量方面,LID组合效果最佳,其次是生物滞留池、透水铺装、雨水桶,绿色屋顶最差;②在削减洪峰总量、推迟洪峰时间方面,LID组合效果最佳,其次是生物滞留池、透水铺装、绿色屋顶,最差的是雨水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涝防治 径流控制 洪峰流量 低影响开发(lid)模式 SWMM模型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LID的雨水集蓄技术研究——以山东省滨河小镇营丘镇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浩程 王琳 卫宝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研究山前冲洪积平原滨河中小型镇区洪涝灾害频发,排水不畅,雨水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为雨水集蓄设施在中小型镇区的合理规划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山东省潍坊市营丘镇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当前排水现状和土地利用情况,基... [目的]研究山前冲洪积平原滨河中小型镇区洪涝灾害频发,排水不畅,雨水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为雨水集蓄设施在中小型镇区的合理规划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山东省潍坊市营丘镇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当前排水现状和土地利用情况,基于GIS技术提出了"汇水区划分、用地类型提取、计算调蓄容积、建立技术体系、确定施工时序"的规划步骤。[结果]综合采用"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简易生物滞留池+湿塘、雨水湿地"的雨水综合蓄集利用系统并规划其布局,通过引入水文敏感指数,规定了镇区汇水区海绵城市建设时序。[结论]探索性地将雨洪利用工程技术与镇区景观规划相结合,低影响开发综合设施的实际调蓄能力大于设计雨水调蓄容积,实现了镇区雨水资源的蓄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低影响开发 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水文敏感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分析与LID措施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朱甜甜 于增知 +5 位作者 于晗 于宏兵 迟泽旭 刘晓珍 张杨帆 董斌斌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8-14,共7页
探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物在不同用地类型下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对径流污染的控制效果。首先对landsat 8卫星影像资料进行目视解译将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郁江道研究区分为9类二级用地类型,之后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结果... 探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物在不同用地类型下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对径流污染的控制效果。首先对landsat 8卫星影像资料进行目视解译将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郁江道研究区分为9类二级用地类型,之后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结果和雨水管网资料建立SWMM水质模型并进行相关参数率定,最后模拟典型径流污染物悬浮固体(SS)的污染特征和低影响开发设施(LID)对其的削减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重现期下,径流污染物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最后稳定在某一数值附近即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效应。采用渗透铺装和生物滞留池对径流SS拦截效果明显,但随着降雨强度增大,其处理能力逐渐达到饱和,处理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SWMM模型 水质模型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SO算法的住宅区LID布设方案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汤梓杰 刘浩泉 +1 位作者 杨侃 刘凡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3-84,共12页
针对海绵城市建设预算效用最大化问题,开展了住宅区绿地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布设优化研究。在住宅区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中确定LID加权的汇水区径流系数计算函数,以径流系数与经济成本为目标,采用改进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AMPSO)... 针对海绵城市建设预算效用最大化问题,开展了住宅区绿地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布设优化研究。在住宅区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中确定LID加权的汇水区径流系数计算函数,以径流系数与经济成本为目标,采用改进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AMPSO)进行优化求解最优下凹式绿地与雨水花园的布设面积。在AMPSO算法中,对非最优粒子引入以种群多样性算子为参数的变异概率进行随机变异,对停滞的粒子进行初始化。将AMPSO算法应用于两种经典测试函数中验证了其在提高种群多样性与局部搜索能力表现上的优越性。将方法应用于南京市某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住宅区,结果表明:(1)绿地LID建设总预算897万元情况下,总体最优配比在小规模降雨下径流控制效果达到近50%,在中大规模降雨下能达到30%左右;(2)大规模降雨下,下凹式绿地设施布设应注意平均且较小规模降雨下占比更多,以引导严重积水流散;(3)绿地LID建设应注重各设施间搭配作用,海绵城市建设应注重LID设施布设与地下管网同步优化。方法优化结构合理,可供海绵城市建设中LID设施优化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改进的AMPSO算法 SWMM lid设施 方案优化 降雨 径流 下凹式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评价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葛有成 唐双成 +3 位作者 单正清 许青 赵文宇 陈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06,117,共8页
为研究不同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评价的影响,采用MATLAB编程,研究稳定入渗模型、Green-Ampt入渗模型和Horton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模拟的差别和各自的适用条件。研究表明:LID措施汇流面积比为10∶1、表层蓄水深为10 cm时,对入渗率模拟... 为研究不同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评价的影响,采用MATLAB编程,研究稳定入渗模型、Green-Ampt入渗模型和Horton入渗模型对LID措施效能模拟的差别和各自的适用条件。研究表明:LID措施汇流面积比为10∶1、表层蓄水深为10 cm时,对入渗率模拟,Green-Ampt模型的计算精度高于Horton模型;对溢流发生时间模拟,随着降雨历时的延长、雨强的增大以及土壤前期含水率的升高,不同入渗模型对溢流发生时间计算的差别逐渐缩小;对滞蓄总量模拟,Green-Ampt模型与干燥条件下拟合的Horton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对差值在5.4%之内,但使用湿润条件下拟合的Horton模型与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值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增大。Green-Ampt模型对入渗率计算的精度略高,但其涉及参数较多,Horton模型应用较为便捷,但其拟合计算受土壤含水率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lid) 稳定入渗 GREEN-AMPT模型 Horto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雨水管理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33
16
作者 廖朝轩 高爱国 黄恩浩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1期42-45,50,共5页
介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讨论海绵城市建设与雨水管理之间的关系,认为可借鉴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水敏性城市设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q... 介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讨论海绵城市建设与雨水管理之间的关系,认为可借鉴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水敏性城市设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理念和技术,以及一些雨水管理法规与奖励政策,因地制宜地进行城市排水系统改造、雨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推进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技术 水敏性城市设计 雨水管理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对城市内涝节点雨洪控制效果研究——不同降雨特性下的情景模拟 被引量:19
17
作者 潘文斌 柯锦燕 +1 位作者 郑鹏 占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555-2563,共9页
以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解放溪流域高密度居民住宅区为例,针对不同降雨重现期、降雨历时和雨峰系数的降雨情景,利用PCSWMM模型模拟该地区的雨洪情况,并运用模型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块,研究7种不同LID用地布局情景对研究区内涝节点的... 以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解放溪流域高密度居民住宅区为例,针对不同降雨重现期、降雨历时和雨峰系数的降雨情景,利用PCSWMM模型模拟该地区的雨洪情况,并运用模型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块,研究7种不同LID用地布局情景对研究区内涝节点的雨洪控制效果.情景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降雨情景下,各LID用地布局情景会使节点的洪峰流量减小、积水时间减少、积水深度变小;植被浅沟措施和植被浅沟&绿色屋顶组合措施会使节点SS峰值浓度高于现状用地,其余布设情景下,SS峰值浓度均减小.LID措施对节点流量和水质的控制效果在低降雨重现期和长降雨历时的降雨情景下较为有效.在单个LID布设情景中,渗透铺装措施控制最佳,而组合LID布设情景中,渗透铺装&植被浅沟&绿色屋顶是最佳的组合控制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南方城市居民区实施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地方制定相关规范和标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PCSWMM模型 设计暴雨 雨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情境模拟的外源雨水型公园绿地雨洪调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林辰松 邵明 +1 位作者 葛韵宇 戈晓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2-103,共12页
公园绿地相对其他城建区拥有大面积的透水性下垫面,可以配合城市管网接纳外源雨水,有效地参与城市雨洪调控。本文以迁安市滨湖东路东侧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进行合理概化,并在区域内建立公园绿地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式和传统... 公园绿地相对其他城建区拥有大面积的透水性下垫面,可以配合城市管网接纳外源雨水,有效地参与城市雨洪调控。本文以迁安市滨湖东路东侧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进行合理概化,并在区域内建立公园绿地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式和传统开发模式,根据项目要求引入外源雨水,运用SWMM模型模拟不同重现期(1年一遇、2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1 h降雨下的两种开发模式,对比分析排放口的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和峰现时间,以及2年一遇1 h降雨下各单项LID设施对径流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1)SWMM模型可以量化模拟LID设施对雨水径流的控制效果,为城市进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2)在进行制定径流控制目标时,应结合场地现状情况,规划外源汇水面积;3)LID设施对城市雨洪具有良好的调控效果,可以减少径流总量,降低径流峰值,推迟峰现时间。采用LID模式建设的外源雨水型公园绿地在1年一遇至20年一遇的降雨条件下,对径流总量的削减率为100%~37.69%,对峰值流量的削减率为100%~40.55%,峰值消失或出现时间迟滞135~24 min。各项LID设施对径流总量削减的效率排序为:下沉式绿地〉组合型〉植草沟〉生物滞留池〉透水铺装;对峰值流量消减的效率排序为:下沉式绿地〉组合型〉生物滞留池〉植草沟〉透水铺装;对推迟洪峰出现时间的效率排序为:组合型〉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池〉植草沟〉透水铺装。4)公园绿地在进行LID设计时,应考虑防灾避险等其他功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SWMM情境模拟 低影响开发 外源雨水 雨洪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低影响开发模式雨洪控制利用效果模拟与评估 被引量:53
19
作者 何爽 刘俊 朱嘉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2-45,共4页
以江苏省淮安市郦城国际小区为例,介绍了SWMM模型中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块,运用SWMM模型模拟了该区域现状用地场景及下凹式绿地、渗透路面、植被浅沟单独布设和3种LID措施组合布设场景在不同设计降雨重现期下的管道出口断面径流过程,评... 以江苏省淮安市郦城国际小区为例,介绍了SWMM模型中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块,运用SWMM模型模拟了该区域现状用地场景及下凹式绿地、渗透路面、植被浅沟单独布设和3种LID措施组合布设场景在不同设计降雨重现期下的管道出口断面径流过程,评估了不同LID措施的雨洪控制利用效果。结果表明,各LID措施均具有减小径流系数、削减洪峰流量、推迟峰现时刻的作用,其雨洪控制利用效果在低重现期更显著,尤以组合LID措施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低影响开发 雨洪控制利用 模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内涝区改造措施的降雨径流模拟和评估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倩倩 曾经 +1 位作者 许苗苗 许明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5,47,共4页
鉴于气候影响和城市化引起的内涝灾害频发、经济损失加剧,研究、模拟和评估城市内涝区的改造对策刻不容缓。以R市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QGIS和暴雨雨洪模型SWMM,构建和模拟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和三种典型低影响开发(LID)措施,合理确定改造... 鉴于气候影响和城市化引起的内涝灾害频发、经济损失加剧,研究、模拟和评估城市内涝区的改造对策刻不容缓。以R市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QGIS和暴雨雨洪模型SWMM,构建和模拟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和三种典型低影响开发(LID)措施,合理确定改造标准,结合措施的建设成本核算,综合评估措施的工程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排水管网的改造相比LID措施,对内涝抵抗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尤其10年一遇管网改造在工程性和经济性上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GIS SWMM 排水管网 低影响开发(l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