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CSD耦合算法的机翼颤振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曾宪昂 徐敏 +1 位作者 安效民 陈士橹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82,共4页
用计算流体力学/计算结构力学(CFD/CSD)耦合算法对标准气动弹性模型AGARD445.6机翼作了颤振分析,主要研究机翼的跨音速颤振求解问题。采用常体积转换法(CVT)进行流体与结构之间的数据交换并运用松耦合方法对气动弹性方程进行时... 用计算流体力学/计算结构力学(CFD/CSD)耦合算法对标准气动弹性模型AGARD445.6机翼作了颤振分析,主要研究机翼的跨音速颤振求解问题。采用常体积转换法(CVT)进行流体与结构之间的数据交换并运用松耦合方法对气动弹性方程进行时域推进仿真。计算机翼在Ma=0.499~1.072的颤振边界,并将计算结果同偶极子格网法(DLM)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结果显示CFD/CSD耦合计算结果较DLM计算结果更接近于试验值,尤其是在非线性强的跨音速区域。可见,CFD/CSD耦合计算比DLM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计算结构力学(CFD/CSD)耦合算法 AGARD 445.6机翼 颤振分析 常体积转换(CVT) 偶极子格网法(dl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隙-喉道双通道模型的油水两相流动形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磊 康立新 +4 位作者 景文龙 郭曜豪 孙海 杨永飞 姚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3,共5页
在孔隙网络模型和并联双通道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孔隙-喉道双通道模型,研究油水两相流体的驱替流动,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的颜色梯度模型进行模拟,重点研究不同注入速度条件下和不同宽度比的模型中,非润湿相在喉道中的流动形态变化... 在孔隙网络模型和并联双通道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孔隙-喉道双通道模型,研究油水两相流体的驱替流动,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的颜色梯度模型进行模拟,重点研究不同注入速度条件下和不同宽度比的模型中,非润湿相在喉道中的流动形态变化,并对一系列不同宽度比的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存在段塞流驱替的流动形态;随着注入速度的减慢,非润湿相经过双通道时存在双喉道驱替流动、段塞驱替和单喉道驱替3种流动形态变化;随着宽度比的增大,单喉道驱替的分布区间增大,段塞流和双喉道驱替出现的区间减小;多孔介质的非均质性越强,流体越容易发生卡断,驱替效果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孔隙-喉道 双通道模型 油水两相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T型尾翼颤振计算的若干关键问题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飞 杨智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6-139,共4页
由于飞机T型尾翼的结构与气动布局特点,T型尾翼颤振计算不能套用常规尾翼的分析方法,而需要考虑平尾面内运动以及静升力等因素的影响。从T型尾翼的工程颤振分析出发,讨论了T型尾翼颤振计算中的若干关键问题,阐述了T型尾翼颤振特性的特... 由于飞机T型尾翼的结构与气动布局特点,T型尾翼颤振计算不能套用常规尾翼的分析方法,而需要考虑平尾面内运动以及静升力等因素的影响。从T型尾翼的工程颤振分析出发,讨论了T型尾翼颤振计算中的若干关键问题,阐述了T型尾翼颤振特性的特点和影响T型尾翼颤振特性的关键参数,分别介绍了现有的几种T型尾翼颤振计算中的气动力修正方法,提出了T型尾翼颤振工程计算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尾翼 颤振 气动力 偶极子格网法 涡格法 片条理论 模态局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式修正片条气动力的跨音速颤振分析方法及其试验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婷婷 周健斌 +1 位作者 窦忠谦 章俊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23,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修正片条气动力的跨音速颤振分析方法,以片条内升力和力矩随攻角变化斜率为修正目标,采用多项式方程模拟片条力矩分布,使整个翼面的气动力大小和分布都与目标相符,进而使用修正后的气动力进行跨音速区的颤振分析。计... 提出一种基于多项式修正片条气动力的跨音速颤振分析方法,以片条内升力和力矩随攻角变化斜率为修正目标,采用多项式方程模拟片条力矩分布,使整个翼面的气动力大小和分布都与目标相符,进而使用修正后的气动力进行跨音速区的颤振分析。计算结果经跨音速颤振风洞试验验证,该方法对翼吊发动机构型的机翼颤振型、带操纵面的尾翼颤振型都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计算获得的跨音速压缩性“凹坑”特性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音速颤振 偶极子格网法(dlm) 气动力修正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声速偶极子网格法的改进和在颤振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礼耀 陈奎林 卢叔全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79-385,共7页
本文改进了跨声速偶极子网格法(TDLM),且在颤振计算中能自动求颤振点速度,从而较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并有利于方法在较大马赫数及较大减缩频率时的应用。对跨声速飞机机翼作了跨声速非定常气动力计算,对跨声速民航机机翼的颤... 本文改进了跨声速偶极子网格法(TDLM),且在颤振计算中能自动求颤振点速度,从而较大地提高了计算速度,并有利于方法在较大马赫数及较大减缩频率时的应用。对跨声速飞机机翼作了跨声速非定常气动力计算,对跨声速民航机机翼的颤振模型作了颤振计算,与TDLM的比较表明,两者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流 非定常流 偶极子网格法 颤振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偶极子的连续突风响应改进算法
6
作者 张俐娜 詹浩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9-914,共6页
文章阐述了基于亚音速偶极子网格法的连续突风响应改进算法。采用四次多项式来近似增量核函数分子,放宽了非定常气动力计算中对气动网格展弦比的限制。以弹性机翼结构为例,探讨了气动网格单元展弦比和网格数对连续突风响应计算结果的影... 文章阐述了基于亚音速偶极子网格法的连续突风响应改进算法。采用四次多项式来近似增量核函数分子,放宽了非定常气动力计算中对气动网格展弦比的限制。以弹性机翼结构为例,探讨了气动网格单元展弦比和网格数对连续突风响应计算结果的影响。对比经典算法、改进算法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行有效。该算法减少了高频气动力计算中所需的展向网格数目,可以节约计算时间或存储空间并提高计算精度,对突风控制与减缓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机翼 突风响应 非定常气动力 偶极子网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飞行器弹翼颤振分析
7
作者 王乐 王毅 南宫自军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1,15,共5页
分析某飞行器弹翼的颤振问题,首先建立弹翼有限元模型,计算弹翼模态,根据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用NASTRAN计算单独弹翼和全弹翼的颤振速度和颤振频率,用偶极子格网法计算亚声速非定常气动力,将模态计算结果插值到气动网格上,编程计... 分析某飞行器弹翼的颤振问题,首先建立弹翼有限元模型,计算弹翼模态,根据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修正;用NASTRAN计算单独弹翼和全弹翼的颤振速度和颤振频率,用偶极子格网法计算亚声速非定常气动力,将模态计算结果插值到气动网格上,编程计算弹翼的颤振速度,并与NASTRAN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弹翼在飞行速度范围内不会发生颤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 模态 偶极子格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