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Submersible Corrugated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
1
作者 BAI Li1,2,SHI Yan1,TAN Yu-fei2(1.Institute of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Jilin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Changchun,Jilin 130021,China 2.Institute of Municip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Heilongjiang 150090,China)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72-176,共5页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t transfer for corrugated pipe,a method of calculating and design on the submersible corrugated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 was put forward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The actual...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t transfer for corrugated pipe,a method of calculating and design on the submersible corrugated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 was put forward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The actual movement parameters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 used in this heat exchanger were measur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quantity of heat transfer of the corrugated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 can satisfy the building's load with the averag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4.55.At the same time,the quantity of heat transfer of the corrugated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other nonmetallic sewage heat exchangers(i.e.,the plastic-Al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 and PP-R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experimentally.It is found out that the effect of heat transfer for submersible corrugated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 is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plastic-Al pipe and the PP-R pipe.The quantity of heat transfer per mile of corrugated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 is 5.2 times as much as that of the plastic-Al pipe,and it is 8.1 times as much as that of PP-R pi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ugated pipe SEWAGE HEAT EXCHANGER SEWAGE HEAT ener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跨径管拱形钢波纹管涵洞的受力特性与土压力计算方法
2
作者 卞海丁 魏进 王锦涛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32-2546,共15页
不同于传统小直径圆形钢波纹管涵洞,大跨径管拱形钢波纹管涵洞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较少。依托延安某高速公路工程,详细阐述了现场试验方案,测试了一个少见的9.5 m跨径,6.5 m矢高的管拱形钢波纹管涵洞在路堤回填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特... 不同于传统小直径圆形钢波纹管涵洞,大跨径管拱形钢波纹管涵洞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较少。依托延安某高速公路工程,详细阐述了现场试验方案,测试了一个少见的9.5 m跨径,6.5 m矢高的管拱形钢波纹管涵洞在路堤回填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特性,采用数值模拟进一步研究了管涵参数对其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引入土拱效应系数Mf,结合正交试验与数值模拟建立了考虑土拱效应的大跨径管拱形钢波纹管涵洞的土压力计算模型,最后通过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回填过程中管涵的竖向变形大于水平变形,同位置处的波谷应力大于波峰,土拱效应的存在使得管顶土压力与沉降均呈V形分布。回填过程中管顶的变形最大,为36.1 mm,满足变形不超过2%跨径的规范要求,但设计人员应重点关注管涵两侧90°处波谷的应力设计。管涵的螺栓拼接位置建议设置在管周顺时针30°、180°、330°附近。增大波纹尺寸与钢板厚度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小管涵的变形与应力,但设计阶段应综合考虑成本造价与材料特性。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能够有效反映大跨径管拱形钢波纹管涵洞上部的土压力分布。研究成果可为大跨径管拱形钢波纹管涵洞的设计、施工与理论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波纹管涵洞 大跨径 管拱形 受力特性 土压力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屈服点钢波纹管阻尼器横向滞回性能研究
3
作者 李虎 杜永峰 +1 位作者 赵燕舞 李芳玉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37,共14页
提出一种用于基础隔震结构的新型耗能装置—低屈服点钢波纹管阻尼器,该阻尼器具有水平各向力学性能相同、水平剪切大变形能力等显著特征.首先,通过开展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低屈服点钢波纹管阻尼器的破坏模式、滞回特性、承载能力、变形... 提出一种用于基础隔震结构的新型耗能装置—低屈服点钢波纹管阻尼器,该阻尼器具有水平各向力学性能相同、水平剪切大变形能力等显著特征.首先,通过开展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低屈服点钢波纹管阻尼器的破坏模式、滞回特性、承载能力、变形特征、耗能能力等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波纹管高度、平均直径等构造参数对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接着,利用ABAQUS建立了阻尼器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阻尼器构造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阻尼器各力学性能指标的预测公式.结果表明:波纹管的破坏主要发生在与加载方向一致且靠近连接板的波纹管上,与加载方向垂直侧的变形相对较小;各阻尼器试件的滞回曲线均比较饱满,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和水平大变形能力;阻尼器均发生了明显的屈服和强化过程,屈服前水平刚度较大,屈服后显著降低,约为屈服前的20%~32%;增加波纹管高度或者减小波纹管直径时,阻尼器的承载能力降低,水平刚度减小,滞回耗能也减少,但变形能力增大;提高波纹管材料强度和厚度时,阻尼器的承载能力显著提高,耗能能力增强.提出的计算公式能够较准确地预测阻尼器的基本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屈服点钢 波纹管 拟静力试验 滞回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方大直径钢波纹管涵变形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郜新军 包建新 +2 位作者 张浩 周同和 殷继虎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9,共10页
目的 研究高填方大直径钢波纹管涵变形机制与控制技术,解决其结构变形过大的问题。方法 基于管道压缩变形公式,提出在管涵两侧一定范围内填筑水泥土材料的新技术;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水泥土材料中最优水泥质量分数,再基于数值模拟和现场试... 目的 研究高填方大直径钢波纹管涵变形机制与控制技术,解决其结构变形过大的问题。方法 基于管道压缩变形公式,提出在管涵两侧一定范围内填筑水泥土材料的新技术;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水泥土材料中最优水泥质量分数,再基于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分析采用新技术施工的管涵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征及其上部竖向土压力分布规律,确定最优管侧填筑范围。结果 新填筑技术能充分利用水泥土的刚度限制管涵的变形,当管涵两侧2/3管径范围内采用水泥质量分数为8%水泥土回填时,管涵的最大竖向及水平变形分别减少了35.1%和55.0%,结构最大应力也由管顶处转移至管涵上部45°附近,受力更为合理。结论 新填筑技术使管涵更好地与周围土体逐步变形协调,产生荷载重分布形成土拱效应,将管顶土压力由管中心向管边缘处转移,有效减小了钢波纹管涵结构变形和应力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基 大直径钢波纹管涵 填筑施工 设计参数优化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波纹管补偿装置等效仿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俊 代路 +2 位作者 柳勇 吴牧云 何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6-120,共5页
波纹管补偿装置的应力分析是进行波纹管设计和寿命评估的重要研究手段。为简化波纹管仿真模型,提高仿真效率,研究了S型波纹管单波简化模型和对称简化模型在内压和弯曲载荷下的有限元仿真技术,提出模型简化方式、载荷施加方法。与整体模... 波纹管补偿装置的应力分析是进行波纹管设计和寿命评估的重要研究手段。为简化波纹管仿真模型,提高仿真效率,研究了S型波纹管单波简化模型和对称简化模型在内压和弯曲载荷下的有限元仿真技术,提出模型简化方式、载荷施加方法。与整体模型仿真结果对比,采用单波简化模型和对称简化模型进行波纹管内压和弯曲载荷计算,可给出一致的仿真解,最大应力误差不超过1%,满足仿真分析需求。在进行S型波纹管受压和弯曲载荷下的仿真时,可充分利用波纹段波段的对称性和波形的对称性,使用单波简化模型和对称简化模型,提高计算效率,并可保证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管 仿真分析 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区波纹管连接预制拼装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斌 黄永福 +3 位作者 宋彦臣 韩强 白洪涛 丁开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7,共15页
为探究预制桥墩在高烈度区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一种新型的内外波纹管连接墩柱-盖梁节点。设计制作了2个相似比为1∶3的试件,分别为内外波纹管连接桥墩(internal and external corrugated pipe-connected pier,IOCPCP)和现浇桥墩(cast-in-p... 为探究预制桥墩在高烈度区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一种新型的内外波纹管连接墩柱-盖梁节点。设计制作了2个相似比为1∶3的试件,分别为内外波纹管连接桥墩(internal and external corrugated pipe-connected pier,IOCPCP)和现浇桥墩(cast-in-place pier,CIP)。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分析试件的滞回性能、耗能能力、曲率等,并讨论其破坏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破坏模式均为墩底塑性铰破坏;IOCPCP试件在承载力、滞回、耗能等方面与现浇桥墩类似,并具有更好的延性能力;IOCPCP试件在大纵漂率6%的作用下仍能保持峰值荷载88%以上的承载力;针对墩柱纵筋强度和内部补偿钢筋长度参数进行有限元模型分析,认为提高墩柱纵筋强度可以使墩底塑性铰区域略有减小,但对外围波纹管内灌浆料强度要求更高;内部补偿钢筋长度较短时,易出现双塑性铰现象。试验结果可为预制拼装桥墩在高烈度地区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预制桥墩 拟静力试验 波纹管连接 高烈度区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双壁波纹管-CIPP内衬复合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6-205,共10页
原位固化法(CIPP)可用于修复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排水管,但目前没有合适的模型来量化评估修复后整体结构的承载特性,修复设计无据可依。为此,首先基于叠合曲梁模型和复合曲梁模型对修复结构整体的受力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然后结合... 原位固化法(CIPP)可用于修复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排水管,但目前没有合适的模型来量化评估修复后整体结构的承载特性,修复设计无据可依。为此,首先基于叠合曲梁模型和复合曲梁模型对修复结构整体的受力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然后结合室内平板荷载试验对理论模型开展验证分析,最后通过室内土箱试验研究,探明了CIPP内衬对既有管道承载能力的提升作用,揭示了复合结构的破坏模式,以及既有管道的椭圆缺陷对CIPP修复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固化CIPP内衬体系应采用叠合曲梁模型,紫外光固化CIPP内衬体系应采用复合曲梁模型;(2) CIPP内衬-柔性管道复合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可能发生界面剥离,导致承载能力和刚度降低;(3) CIPP内衬可以提高复合结构的环刚度,增强其抵抗外荷载的能力,有效降低土体承受的荷载,减小土体变形程度。研究成果可为HDPE双壁波纹管的CIPP修复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修复 原位固化法(CIPP) 双壁波纹管 承载力 环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推进剂影响的增压输送系统管路结构湿模态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贾鹏飞 姜海坚 +2 位作者 赵东伟 梁景媛 陈鼎铭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49,86,共8页
针对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输送管结构,通过引入声学单元模型,建立了考虑推进剂影响的管路有限元模型,开展结构湿模态分析。基于Abaqus详细描述了含介质输送管湿模态仿真建模流程,并开展了某型号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大口径波纹管充水、... 针对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输送管结构,通过引入声学单元模型,建立了考虑推进剂影响的管路有限元模型,开展结构湿模态分析。基于Abaqus详细描述了含介质输送管湿模态仿真建模流程,并开展了某型号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大口径波纹管充水、不充水工况下随机振动试验。通过试验、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发现结构各阶受激发模态频率仿真偏差在6%以内,其中横向1阶模态偏差小于1%,从而验证了声学单元方法有效性,得到液体介质对波纹管类结构横向模态频率影响大于对轴向模态频率影响的结论。研究可为后续各领域湿模态仿真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方法论述和操作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输送系统 声学单元 湿模态 波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三柱式预制拼装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利斌 袁红伟 +1 位作者 鲁金鹏 袁海蛟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15,共6页
针对传统三柱式预制拼装桥墩(等同现浇)自复位能力不足的情况,提出一种中墩节点采用灌浆波纹管与承台连接(等同现浇)、两边墩节点采用预应力筋与承台连接(可摇摆)的新型三柱式预制拼装桥墩(预制墩)构造。该新型桥墩的中墩灌浆波纹管连... 针对传统三柱式预制拼装桥墩(等同现浇)自复位能力不足的情况,提出一种中墩节点采用灌浆波纹管与承台连接(等同现浇)、两边墩节点采用预应力筋与承台连接(可摇摆)的新型三柱式预制拼装桥墩(预制墩)构造。该新型桥墩的中墩灌浆波纹管连接构造在控制地震作用下结构变形的同时可耗散地震能量;边墩预应力连接构造可提供摇摆能力,从而减小桥墩残余变形、提升桥墩自复位能力,对能量耗散起辅助作用。分别建立设置、不设置耗能钢筋的新型三柱式预制墩及传统三柱式预制墩有限元模型进行抗震计算,对比分析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能力、残余位移、破坏现象等关键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三柱式预制墩相比,不设置耗能钢筋的新型三柱式预制墩的延性较好,但耗能能力较差,残余位移小;设置耗能钢筋的新型三柱式预制墩的延性好,耗能能力与传统三柱式预制墩基本相当,残余位移较小,抗震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拼装桥墩 三柱式桥墩 灌浆波纹管 耗能钢筋 抗震性能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薄覆土波纹管涵静力性能试验研究
10
作者 许见超 董亮 +1 位作者 班新林 葛凯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90-2803,共14页
针对当前考虑铁路荷载特征的波纹钢管涵力学性能试验成果匮乏的问题,为支撑波纹钢管涵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开展铁路波纹钢管涵的力学性能研究。试验模拟铁路管涵结构构造,聚焦铁路活载作用响应,开展铁路薄覆土波纹钢管涵静力加载试验。... 针对当前考虑铁路荷载特征的波纹钢管涵力学性能试验成果匮乏的问题,为支撑波纹钢管涵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开展铁路波纹钢管涵的力学性能研究。试验模拟铁路管涵结构构造,聚焦铁路活载作用响应,开展铁路薄覆土波纹钢管涵静力加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涵顶覆土0.6 m砂+0.3 m碎石及0.3 m砂+0.3 m碎石时均未出现涵-土脱离,试验覆土厚度能够满足波纹钢管涵发挥土-结构相互作用;但试验中管涵出现局部环拉-弯受力状态。随着覆土高度增加,恒载+活载作用下的管涵应力先减小后增大,本文工况拐点约在填土高度2~3 m;即从管涵受力角度,存在一个最优覆土厚度。随着荷载远离涵顶,管涵最大环向应力位置随之由涵顶向荷载侧45°偏移;当堆载位置在远离涵顶0.3 m位置时,管涵环向应力最大,设计时应考虑荷载偏心工况。随着涵周中砂密实度(弹模)增加,管涵环向应力最大值略有减小,管涵挠度明显减小;其原因应为涵周中砂局部进入屈服状态,故中砂压实度(弹模)对管涵最大应力影响较小,而整体上对管涵挠度响应明显。铁路波纹钢管涵采用公路相关规范的最小覆土厚度时,涵-土不会发生脱离,能够发挥土-结构相互作用;但铁路轨-枕-道床的荷载传递方式易引起管涵出现局部环向拉-弯受力状态,故建议采用更大的覆土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波纹钢 管涵 试验研究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波纹管技术现场试验综述及存在问题分析 被引量:33
11
作者 陶兴华 马开华 +1 位作者 吴波 杨顺辉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66,共4页
详细介绍了俄罗斯膨胀波纹管技术在我国L7-71井、T3-8斜216井和T2-5-283井3口井的堵漏试验情况,并指出其存在可靠性低、施工工期偏长、成本偏高和工序复杂的缺点。而国内自行研究的膨胀波纹管技术在韦15-19井和T6182井2口井进行了现场... 详细介绍了俄罗斯膨胀波纹管技术在我国L7-71井、T3-8斜216井和T2-5-283井3口井的堵漏试验情况,并指出其存在可靠性低、施工工期偏长、成本偏高和工序复杂的缺点。而国内自行研究的膨胀波纹管技术在韦15-19井和T6182井2口井进行了现场试验并获得了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该技术领域获得突破。分析认为,膨胀波纹管技术要得到推广应用需要解决几方面的问题:准确确定封堵类型和地层,简化施工工艺,提高扩眼及膨胀工具的可靠性,降低膨胀管成本,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 波纹管 堵漏 扩眼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波纹管无芯模缩径旋压成形机理与规律 被引量:23
12
作者 詹梅 石丰 +2 位作者 邓强 马飞 陈建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8-115,共8页
针对波纹管现有制造工艺存在焊缝多、周期长、成本高、焊缝区易出现扩展裂纹等缺陷,提出采用无芯模缩颈旋压成形波纹管,并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波纹管无芯模缩径旋压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波纹管缩径旋压过程中的应力... 针对波纹管现有制造工艺存在焊缝多、周期长、成本高、焊缝区易出现扩展裂纹等缺陷,提出采用无芯模缩颈旋压成形波纹管,并基于ABAQUS/Explicit平台建立了波纹管无芯模缩径旋压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波纹管缩径旋压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表明,直壁区与斜壁区相交处的圆角是应力和塑性应变集中区,该圆角区域在旋压过程中易产生厚向过度减薄和拉裂。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获得了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显著性和影响规律,并实验验证了数值模型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芯模转速对成形质量影响最大,芯模转速增大时,工件直壁区径向尺寸与波纹中心高度的精度均会变差;旋轮圆角半径对成形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较小的旋轮圆角半径无法使材料完全达到塑性状态而产生较大回弹,最终导致较大的几何尺寸精度偏差;而较大的旋轮进给速度容易在旋轮前方产生金属堆积,易使已旋区发生过度减薄从而影响成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管 缩径旋压 有限元仿真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管传热强化效果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39
13
作者 肖金花 钱才富 黄志新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5,共4页
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考察了波纹管内的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了不同的流体入口雷诺数Re及结构参数对管内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探讨了其强化传热机理。研究发现,在常见的湍流范围内,波纹管内平均传热系数是相同条件下直管的1.06—3.0倍,最佳... 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考察了波纹管内的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了不同的流体入口雷诺数Re及结构参数对管内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探讨了其强化传热机理。研究发现,在常见的湍流范围内,波纹管内平均传热系数是相同条件下直管的1.06—3.0倍,最佳强化效果出现在Re=16 000附近;波峰处回流区的存在对波纹管的传热强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此外还拟合出了波纹管内的传热准则方程,有助于指导波纹管换热器的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管 数值模拟 传热系数 传热准则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波纹管涵洞受力与变形特性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72
14
作者 冯忠居 乌延玲 +2 位作者 贾彦武 熊山铭 王彦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7-192,共6页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选取钢波纹管涵洞中间断面,在特征点布设应变片、土压力盒及变形测量仪器,对钢波纹管涵洞的力学特性、管周土压力及涵管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应变与应力、管周土压力及涵管变形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波纹...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选取钢波纹管涵洞中间断面,在特征点布设应变片、土压力盒及变形测量仪器,对钢波纹管涵洞的力学特性、管周土压力及涵管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应变与应力、管周土压力及涵管变形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波纹管内、外部波峰与波谷环向拉、压变化规律一致;在最高填土高度为18.0 m时,内部涵顶测点1位置环向拉、压应变与应力值最大为1146,-930με与308,-243 MPa;涵顶竖向土压力最大值为551 kPa;变形量最大为13 mm;在高填土情况下以涵顶土压力值作为涵洞设计的设计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钢波纹管涵洞 模拟试验 受力与变形特性 设计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波纹管涵洞受力与变形特性现场试验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乌延玲 冯忠居 +2 位作者 王彦志 贾彦武 熊山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3-516,共4页
为搞清公路路基钢波纹管涵洞在填土荷载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特性,结合工程实际,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其在路基填筑过程中的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波纹管涵洞内侧主要承受压应力,外侧主要承受拉应力;最大填土高度时,拉、压应力均在30 MPa... 为搞清公路路基钢波纹管涵洞在填土荷载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特性,结合工程实际,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其在路基填筑过程中的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波纹管涵洞内侧主要承受压应力,外侧主要承受拉应力;最大填土高度时,拉、压应力均在30 MPa左右;断面内、外侧的应变应力出现相反的拉压变化规律,且涵顶两侧45°位置为受力薄弱点.说明实际钢波纹管涵洞设计与施工中应给予关注,特别是在高填土荷载作用下,应对相应的部位进行加强或从施工工艺上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钢波纹管涵洞 现场试验 受力与变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符冠华 杨毅文 +1 位作者 耿小平 朱晓宁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8-134,共7页
双预应力梁桥的研究就是试图通过双预应力体系降低梁高 ,从而达到节省造价 ,美化景观等目的 .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及研究分析 ,提出了双预应力梁跨中上缘获得预拉应力的新的传力锚固体系 ;通过对室内双预应力混凝土小梁的研究 ,检测了预... 双预应力梁桥的研究就是试图通过双预应力体系降低梁高 ,从而达到节省造价 ,美化景观等目的 .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及研究分析 ,提出了双预应力梁跨中上缘获得预拉应力的新的传力锚固体系 ;通过对室内双预应力混凝土小梁的研究 ,检测了预压钢筋的受力性能和预压过程中的某些影响参数 ;提出了足尺梁计算方法和截面、跨径选择方法 ;研制了新型哑铃型波纹管 ,很好地解决了预压钢筋变形、摩阻损失和管道压浆之间的矛盾 ;通过对 30m足尺梁的设计、施工、试验及观测 ,进一步完善了对施工工艺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预应力 混凝土 梁桥 锚固 波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箍筋约束波纹管浆锚装配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家彬 陈云钢 +1 位作者 郭正兴 袁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2-98,共7页
为综合评价矩形螺旋箍筋约束波纹管浆锚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该剪力墙足尺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与现浇试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矩形螺旋箍筋约束波纹管浆锚连接试件的破坏形态与现浇试件基本相同;由于水平拼... 为综合评价矩形螺旋箍筋约束波纹管浆锚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该剪力墙足尺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与现浇试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矩形螺旋箍筋约束波纹管浆锚连接试件的破坏形态与现浇试件基本相同;由于水平拼缝的存在,两种试件的受力全过程的表现形式并不一致;两种试件的滞回曲线均较饱满,骨架曲线走势基本一致,耗能能力接近;两种试件的极限位移角分别为1/49和1/45,位移延性系数均为4.0,满足延性要求;相比现浇试件,矩形螺旋箍筋约束波纹管浆锚连接试件各阶段的承载力有所降低.若水平拼缝采用合理构造,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可以达到与现浇结构相当的延性、承载能力以及抗震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混凝土 装配式剪力墙 螺旋箍筋 波纹管浆锚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波纹隔热屏通道的换热特性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陆永华 常海萍 谈浩元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0-232,共3页
通过改变进气流量、气流背压 ,实验研究了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筒体纵向波纹板隔热屏通道结构对换热特性的影响。对无孔、每波两排孔和每波六排孔三种结构的实验结果表明 ,波纹板的换热效果远高于平板型 ,随着波纹板上的孔排数增加 ,换... 通过改变进气流量、气流背压 ,实验研究了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筒体纵向波纹板隔热屏通道结构对换热特性的影响。对无孔、每波两排孔和每波六排孔三种结构的实验结果表明 ,波纹板的换热效果远高于平板型 ,随着波纹板上的孔排数增加 ,换热效果增大 ;波形对波纹板的壁温和Nu数影响很大 ,密流比对Nu数的影响与波孔排数有关。得到的纵向波纹通道的平均换热经验公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加力燃烧室 隔热 波纹板 传热 气膜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导电缆波纹管内过冷液氮流动阻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云贤 李振明 +3 位作者 方进 申政 栗会峰 丘明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32,共4页
基于Fluent软件,采用30 m高温超导电缆模型,分析了波纹管几何结构对恒温器内液氮压力损失的影响,也与光滑管的流阻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压力损失与液氮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在相同体积流量下,过冷液氮在波纹管内的压力损失随着波... 基于Fluent软件,采用30 m高温超导电缆模型,分析了波纹管几何结构对恒温器内液氮压力损失的影响,也与光滑管的流阻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压力损失与液氮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在相同体积流量下,过冷液氮在波纹管内的压力损失随着波纹管波距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波纹管波高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电缆 波纹管 阻力特性 压力损失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式混合介质隔振器的动力学特性试验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树桢 陈前 滕汉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8-103,共6页
为了摆脱气囊的气体泄漏问题,研究中气囊中填充弹性单元体和液体(混合介质)来替代气体。其带来的优点是消除了泄漏现象,可减少对监测和充气设备需求,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隔振系统成本。将充填混合介质的囊式隔振器在试验台架上进行正弦扫... 为了摆脱气囊的气体泄漏问题,研究中气囊中填充弹性单元体和液体(混合介质)来替代气体。其带来的优点是消除了泄漏现象,可减少对监测和充气设备需求,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隔振系统成本。将充填混合介质的囊式隔振器在试验台架上进行正弦扫频激励的动力学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囊式混合介质隔振器的振级落差随填充单元体数量的增加而升高;频响函数曲线表现出不同于气囊隔振器的刚度特性,其刚度特性受到所填充的弹性单元体和液体的力学特性影响,随内压的变化表现特性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 气囊 波纹管单元体 液固混合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