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1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ult lo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line based on traveling waves
1
作者 ZHENG Na ZHAO Yul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7年第1期79-81,共3页
The single phase grounding fault location is the focus which researchers pay attention to and study in power system. The accurate fault location can lighten the patrolling burden, and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 The single phase grounding fault location is the focus which researchers pay attention to and study in power system. The accurate fault location can lighten the patrolling burden, and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network. It adopts A/D which has high speed, and uses TMS320VC5402 DSP chip as the system core. This paper presented theory of operation based on traveling waves and achieved software and hardware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veling waves fault location 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rrelation Analysis Algorithm for Transmission Line Fault Location Based on Travelling Wave 被引量:5
2
作者 DU Lin PANG Jun SIMA Wen-xia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637-2641,共5页
This paper introduced correlation method to locate transmission line fault.First it described the principle of transmission line fault location based on traveling waves.The principle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introdu... This paper introduced correlation method to locate transmission line fault.First it described the principle of transmission line fault location based on traveling waves.The principle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introduced,then the method using correlation analysis in fault location is given.Transmission line model is established with EMTP-ATP.Basing on the model,some kinds of fault are simulated.The feasibility of this algorithm is proved based on simulation results.By comparing with the classical wavelet analysis,this paper gave the advantages of this algorithm in two cases:noise influence suppression and accuracy of near distance fault location.Experiment i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ransmission line grounding fault.The experiment result showed the correlation algorithm's validity.All the analysis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correlation algorithm have a high prec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相关法 输电线路 故障 毁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反行波的新能源送出线路单端暂态量主保护新方案
3
作者 翁汉琍 刘胜福 +1 位作者 林湘宁 吴宇奇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182,共11页
传统的单端工频量主保护在新能源送出线路中难以适用,单一边界保护判据无法可靠保护线路全长,行波距离保护在正向区外故障下存在误动风险。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反行波的新能源送出线路单端暂态量主保护新方案,通过不同保护判据间的... 传统的单端工频量主保护在新能源送出线路中难以适用,单一边界保护判据无法可靠保护线路全长,行波距离保护在正向区外故障下存在误动风险。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反行波的新能源送出线路单端暂态量主保护新方案,通过不同保护判据间的优势互补,恢复并强化新能源交流送出线路单端主保护的动作性能。分析了故障行波的折反射特性及区内、外故障反行波波过程。根据发生区内、外故障时首个同极性波与首个反极性波到达检测点的时刻之和的差异,提出了新的单端测距式行波保护判据,针对所提判据存在的故障判别死区及三相金属性短路故障失效的问题,通过引入边界保护判据及设计新的辅助判据进行互补,形成一种单端暂态量主保护新方案。在PSCAD平台搭建仿真模型,对所提保护判据及方案的有效性、灵敏性与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线路 边界保护 行波距离保护 行波极性 单端暂态量保护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度拱桥-轨道系统纵向地震响应分析
4
作者 闫斌 付贺鑫 +1 位作者 田江浩 陈晓斌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9-1105,共7页
为研究不同形式大跨度拱桥-轨道系统地震响应,以112 m提篮拱桥、140 m钢箱系杆拱桥、(24+160+24) m系杆拱桥及(52+382+52) m钢箱拱桥4种不同形式的拱桥为例,建立了考虑轨道、吊杆、拱肋、桩土共同作用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揭示地震作用... 为研究不同形式大跨度拱桥-轨道系统地震响应,以112 m提篮拱桥、140 m钢箱系杆拱桥、(24+160+24) m系杆拱桥及(52+382+52) m钢箱拱桥4种不同形式的拱桥为例,建立了考虑轨道、吊杆、拱肋、桩土共同作用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揭示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拱桥-轨道系统动力特性,探讨地震波、地震强度及视波速对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致激励作用下钢轨应力包络图呈反对称分布,最大值出现在梁端附近,拱脚处拱肋轴力最大;不同频谱特性地震波激励下,系统动力响应存在较大差异;地震强度的变化主要影响梁端附近钢轨应力,对中间梁段影响较小;行波效应对地震响应影响较大,拱肋轴力显著增加,钢轨最大应力相比一致激励下应力增幅达149.2%,跨中处钢轨纵向力大幅增加,可达503.4 MPa;视波速越小,轨道受力越大,且随着视波速的增加,钢轨应力分布逐渐接近一致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 轨道工程 拱桥 无缝线路 行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定位的输电线长动态修正及综合行波测距方法
5
作者 李振兴 刘凯 +3 位作者 胡聪 皮志勇 翁汉琍 李振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5,共11页
高压输电线路在不同负载下线长动态变化,进而影响基于固定线长的行波测距结果。考虑架空地线不受负荷影响,以地线为参考,应用图像识别定位技术标定地线、输电线相对坐标,并基于架空线路方程的理论推导实现输电线长动态修正。考虑输电杆... 高压输电线路在不同负载下线长动态变化,进而影响基于固定线长的行波测距结果。考虑架空地线不受负荷影响,以地线为参考,应用图像识别定位技术标定地线、输电线相对坐标,并基于架空线路方程的理论推导实现输电线长动态修正。考虑输电杆塔等高、不等高场景,以悬链线方程为基础,转换应力/比载之比为单一变量,对应图像识别定位的地线-输电线高差H构建输电线长修正模型。进一步考虑视觉下的等间隔多点高差分布,应用曲线拟合技术,实现输电线长动态修正。最后将修正线长应用到单端和双端行波测距中,并提出基于最小误差的综合行波测距权重分配,仿真验证了所提线长修正效果及其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长修正 行波测距 地线-输电线高差 图像识别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iodic Traveling Wave Solutions of a Single Population Model with Advection and Distributed Delay
6
作者 GUO Zilin YU Tao TANG Xiaosong 《应用数学》 2025年第4期988-995,共8页
In this paper,we investigate the periodic traveling wave solutions problem for a single population model with advection and distributed delay.By the bifurcation analysis method,we can obtain periodic traveling wave so... In this paper,we investigate the periodic traveling wave solutions problem for a single population model with advection and distributed delay.By the bifurcation analysis method,we can obtain periodic traveling wave solutions for this mode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dvection term and distributed delay.The obtain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weak kernel and strong kernel can both deduce the existence of periodic traveling wave solutions.Finally,we apply the main results in this paper to Logistic model and Nicholson’s blowflies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population model Advection Distributed delay Periodic traveling wave 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SSDEO的全并联AT牵引网故障定位
7
作者 李泽文 冯译萱 +4 位作者 夏翊翔 张一鸣 刘国胜 张灵芝 罗姗姗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6,共12页
针对全并联自耦变压器(auto-transformer,AT)牵引网故障点反射波波头微弱难辨识,且线路并联结构导致故障行波折反射复杂而造成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改进能量算子的牵引网故障行... 针对全并联自耦变压器(auto-transformer,AT)牵引网故障点反射波波头微弱难辨识,且线路并联结构导致故障行波折反射复杂而造成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改进能量算子的牵引网故障行波单端定位方法。首先,深入分析牵引网故障行波的传输特性,研究全并联结构对行波折反射的影响,确定不同故障类型和潮流特征,以此为依据提取故障特征量,将波头辨识转化为能量突变值提取;随后,利用VMD去噪提取电压行波真实分量,再针对第二反射波波头微弱难标定问题,在滑动时间窗口(sliding time window,STW)下,结合对称差分能量算子(symmetrical differencing energy operator,SDEO)构造故障信号的二次瞬时能量谱,效果良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抗过渡电阻能力强,能够反应不同工况下故障牵引网电磁能量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并联AT牵引网 故障测距 行波单端定位 对称差分能量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虚拟故障行波定位原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优化配置
8
作者 李泽文 张一鸣 +3 位作者 夏翊翔 冯译萱 王远川 葛俊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为提高行波定位装置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虚拟故障行波定位原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针对配电网的结构特点进行可测性分析,提出总体优化配置原则;然后以装置配置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自适应遗传... 为提高行波定位装置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虚拟故障行波定位原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针对配电网的结构特点进行可测性分析,提出总体优化配置原则;然后以装置配置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最后根据冗余度评价得出最优配置方案,并以贪心策略确定行波定位装置的动态装设顺序。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较高定位精度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少行波定位装置的配置数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行波 故障定位 优化配置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算阻抗离散域模型的柔直电网线路纵联保护
9
作者 戴志辉 石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244-4255,I0011,共13页
柔性直流电网是破解大规模新能源外送难题的有效方案。然而,现有柔直电网线路保护无法从本质上消除过渡电阻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运算阻抗离散域模型的柔直电网线路纵联保护方法。首先,分析区内/外故障下的运算阻抗特性差异;其次,... 柔性直流电网是破解大规模新能源外送难题的有效方案。然而,现有柔直电网线路保护无法从本质上消除过渡电阻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运算阻抗离散域模型的柔直电网线路纵联保护方法。首先,分析区内/外故障下的运算阻抗特性差异;其次,将运算阻抗视作s域传递函数,采用双线性变换将其转换为z域函数,进而得到能与采样序列进行计算的运算阻抗离散域模型;再次,针对现场中存在的干扰,提出将采样序列进行累加重构,利用序列匹配算法构造方向判据,并形成完整的保护方案;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保护性能,结果表明,所提保护能够快速可靠地识别线路故障,可耐受1000Ω过渡电阻,且无需整定,无需提取特征频带,无需双端数据严格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纵联保护 行波 双线性变换 采样序列重构 序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10
作者 戴志辉 奚潇睿 +1 位作者 李杭泽 牛宝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1-153,共13页
针对现有行波测距方法受波速度影响大、抗同步误差能力弱、反射波头标定困难、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分析波速度的沿线变化特性,并充分利用同一测点... 针对现有行波测距方法受波速度影响大、抗同步误差能力弱、反射波头标定困难、在多端直流输电系统中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波速度比例因子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分析波速度的沿线变化特性,并充分利用同一测点处不同模量波速度变化趋势相同而变化快慢不同的特点,定义能够间接反映故障距离的波速度比例因子。其次分别采用插值拟合及定量推导的方法求解该比例因子随故障距离变化的拟合曲线与计算曲线,利用其单调性差异提出联立曲线求解故障距离的测距方案。为准确标定故障行波,提出一种结合鲁棒局部均值分解与多分辨奇异值分解的波头标定方法,并利用标定结果设计基于时差特性的故障支路识别判据。最后经仿真验证表明,所提方法测距精度较高,计算量小,不受同步误差影响,且具有较强的耐过渡电阻(500Ω)和抗噪声(20 dB)能力,在不同线路中的适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故障测距 波速度变化特性 行波波头标定 插值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行波波前瞬时能量谱的深远海风电经柔直并网系统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
11
作者 刘乐 陈旭明 +5 位作者 康小宁 马晓伟 李诗闯 赵勃扬 李昕盈 刘鑫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4,共9页
现有的行波测距方法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保护采样频率、强噪声干扰、短故障距离、高过渡电阻等因素的严重影响,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小波自适应阈值降噪(AWTD)和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的Hilbert变换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利用AWTD算法... 现有的行波测距方法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保护采样频率、强噪声干扰、短故障距离、高过渡电阻等因素的严重影响,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小波自适应阈值降噪(AWTD)和结合变分模态分解(VMD)的Hilbert变换的双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利用AWTD算法对故障反行波数据进行降噪预处理。通过VMD算法提取蕴含故障距离信息的高频本征模态函数。利用Hilbert变换获得第5层本征模态函数的瞬时能量谱,并通过瞬时能量谱的最大值实现对线路两端反行波波头的标定,得到行波抵达保护测量点的精确时间,从而结合线路两端行波波速度预测故障距离。在PSCAD/EMTDC与RTDS仿真平台中搭建双端与三端典型深远海风电并网模型进行大量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测距方法不受故障电阻、故障类型的影响,在不同采样频率、近端故障、强噪声干扰与实时仿真环境下,均能实现精准的故障定位,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远海风电 行波故障测距 小波自适应阈值降噪 变分模态分解 HILBERT变换 瞬时能量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小波去噪与VMD-NTEO的输电线路故障定位
12
作者 周军 曲振国 战紫昂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1-150,共10页
为解决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波头在噪声背景下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小波去噪与变分模态分解结合改进Teager能量算子的行波波头检测新方法。首先,将含噪行波信号经所提的新小波阈值函数进行去噪处理,有效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然后,... 为解决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波头在噪声背景下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小波去噪与变分模态分解结合改进Teager能量算子的行波波头检测新方法。首先,将含噪行波信号经所提的新小波阈值函数进行去噪处理,有效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然后,对输出信号进行变分模态自适应分解,选择最能反映行波波头特征的高频模态分量,并利用改进Teager能量算子对高频模态分量波头进行标定;最后,根据输电线路各档距内导线水平长度和实际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推导出一种不受波速影响的双端行波测距公式,利用该测距公式计算故障距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波头检测方法在噪声背景下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能够保证定位结果相对误差维持在0.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阈值函数 变分模态分解 改进Teager能量算子 行波波速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波段椭圆弯曲折叠波导的研究
13
作者 王一哲 蔡军 +2 位作者 杜英华 张小青 冯进军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6,共5页
针对E波段宽带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宽带行波管的新型慢波结构——椭圆弯曲折叠波导。与传统的折叠波导相比,该设计将原直波导段弯曲的部分改为椭圆结构,并增加了直波导段的倾斜角度,从而更好地实现宽带性能。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CS... 针对E波段宽带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宽带行波管的新型慢波结构——椭圆弯曲折叠波导。与传统的折叠波导相比,该设计将原直波导段弯曲的部分改为椭圆结构,并增加了直波导段的倾斜角度,从而更好地实现宽带性能。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CST分析了该新型慢波结构各参数对相光速比及耦合阻抗的影响,在71 GHz~96 GHz频段范围内,椭圆弯曲折叠波导结构相较于常规折叠波导结构,在只降低了3.8%耦合阻抗的情况下,提升了77%的相光速比差值,大大改善了宽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弯曲折叠波导 慢波结构 行波管 E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波全频带特征的配电网故障行波波头标定方法
14
作者 王有鹏 曾祥君 +5 位作者 刘丰 刘凤 蒋戆 喻锟 谢李为 李肖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80,共10页
针对配电网行波波头标定方法易受噪声、波头畸变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行波全频带特征的配电网故障行波波头标定方法。首先,根据行波高频段分量包含奇异点特征、行波中低频段分量不受噪声干扰的特点,提出利用行波全频带分量特征来标... 针对配电网行波波头标定方法易受噪声、波头畸变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行波全频带特征的配电网故障行波波头标定方法。首先,根据行波高频段分量包含奇异点特征、行波中低频段分量不受噪声干扰的特点,提出利用行波全频带分量特征来标定行波,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利用行波全频带分量特征标定波头的优势。然后,设计并搭建基于目标检测模型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以行波全频带分量作为特征输入量,利用一维卷积核提取行波信号的波头特征。最后,结合特征金字塔网络与路径聚合网络结构,融合行波波头高中低频带特征,实现行波到达时刻的准确标定。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短线路、强噪声情况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在微弱故障行波场景下也能够实现波头标定,具有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波头标定 行波全频带 目标检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系统辨识的长距离直流输电线路色散补偿及故障定位方法
15
作者 郭宁明 李冰 许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47-2155,I0098,共10页
对于长距离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当故障行波到线路两端传输距离相差较大时,传输色散会导致较大行波波峰平滑及偏移,产生了额外的初始行波时刻误差,降低故障定位的精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系统辨识的直流线路色散补偿及定位... 对于长距离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当故障行波到线路两端传输距离相差较大时,传输色散会导致较大行波波峰平滑及偏移,产生了额外的初始行波时刻误差,降低故障定位的精度。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系统辨识的直流线路色散补偿及定位方法。基于实际故障数据及短路试验数据得到全线路及分段线路响应,利用自适应Volterra滤波器实现对线路传输特性的辨识,以反卷积反演方式恢复信号波形,使得两端信号的波峰非线性偏移趋于一致,实现传输色散的补偿,从而提高直流线路故障定位精度。该文通过仿真及实际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行波定位 系统辨识 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方向性效应和行波效应对不同档距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影响
16
作者 李昊杰 杜轲 +2 位作者 郑超 马加路 聂桂波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6,共12页
输电线路需要跨越不同的地形地貌以满足供电需求,输电塔两端档距往往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对不同档距的输电塔线体系进行地震响应研究。本文基于OpenSees建立了3种不同档距的塔线体系,考虑了地震动传播方向的随机性,对不同方向地震动进... 输电线路需要跨越不同的地形地貌以满足供电需求,输电塔两端档距往往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对不同档距的输电塔线体系进行地震响应研究。本文基于OpenSees建立了3种不同档距的塔线体系,考虑了地震动传播方向的随机性,对不同方向地震动进行正交分解,得到沿塔线体系x和y方向的加速度时程,同时考虑地震动的行波效应,分别进行了塔线体系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地震动方向性效应和行波效应对不同档距塔线体系结构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方向地震动作用下,中塔和边塔的最不利档距为400 m-400 m-400 m-400 m、400 m-100 m-700 m-400 m。在行波作用下,中塔和边塔的最不利档距为400 m-250 m-550 m-400 m、400 m-400 m-400 m-400 m。输电塔的结构响应受相位差和输电线振动共同影响,行波效应对结构的影响较大。输电塔的主材应力最大值集中于塔身上部第4号主材和第6号主材,这些位置被认为是输电塔的薄弱环节。此外,塔顶位移受地震动效应影响较大,地震动方向和行波效应分别对导线横向位移和竖向位移产生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线体系 地震响应 地震动方向性效应 行波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的多注电子枪研究
17
作者 孙世昭 邹建军 +4 位作者 江胜坤 陈旭媛 王战亮 宫玉彬 段兆云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2,共5页
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具有天然的双电子注通道,电子注可以在超构表面两侧传输,和超构表面的局域增强电场进行注波互作用,可提高G波段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本文研究了一支适用于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的多注电子枪,其采用八个相同的圆... 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具有天然的双电子注通道,电子注可以在超构表面两侧传输,和超构表面的局域增强电场进行注波互作用,可提高G波段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本文研究了一支适用于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的多注电子枪,其采用八个相同的圆形阴极构成双排阵列,以产生双排多电子注,同时设计了一种三级聚焦极,使双排多电子注聚焦并与电子注通道适配。模拟结果表明,当注电压为24.6 kV、阴极半径为0.15 mm时,总注电流达到173 mA,阴极发射电流密度为30.6 A/cm^(2),射程为13 mm。静态流通模拟结果表明,在0.2 T的均匀磁场聚焦下,电子注在超构表面慢波结构中可以传输70 mm。该研究为G波段超构表面行波管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波段 超构表面行波管 多注电子枪 三级聚焦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量反向行波的接地极线路故障类型识别与定位方法
18
作者 赵欣洋 邹洪森 +3 位作者 杨晨 李玉琦 李博通 刘思源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2,共10页
行波法是目前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的常用方法,但在阈值整定方面普遍依赖于仿真,且无法判断接地极线路故障类型。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主动式行波注入法,通过解析计算的方式,得到接地极线路发生单回接地故障、双回跨线故障、单回断线故障和... 行波法是目前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的常用方法,但在阈值整定方面普遍依赖于仿真,且无法判断接地极线路故障类型。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主动式行波注入法,通过解析计算的方式,得到接地极线路发生单回接地故障、双回跨线故障、单回断线故障和双回断线故障后接地极线路首端测量点处的模量反向行波时域表达式,提出了基于模量反向行波的接地极线路故障类型识别和定位方法。所提出的注入行波法具有明确的测距阈值整定表达式,可以准确判断出线路故障类型。在PSCAD/EMTDC环境中检验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实现故障精准测距外,可以可靠识别出接地极故障类型,且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以及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接地极线路 故障定位 故障类型识别 行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端电流测量的电缆早期故障定位研究
19
作者 孟鹏飞 李腾飞 +3 位作者 王万岗 谢施君 周凯 唐志荣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9-277,共9页
随着电缆服役时间的增加,亟需在永久故障产生前开展早期故障研究。针对传统早期故障定位中的阻抗法定位精度随故障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以及单端行波法易造成故障位置误判的问题,提出基于双端电流法的电缆早期故障定位方法。首先,给出电缆... 随着电缆服役时间的增加,亟需在永久故障产生前开展早期故障研究。针对传统早期故障定位中的阻抗法定位精度随故障距离的增加而减小,以及单端行波法易造成故障位置误判的问题,提出基于双端电流法的电缆早期故障定位方法。首先,给出电缆中行波信号的传输线模型,并基于电弧脉冲在电缆中的传输过程,分析基于双端电流测量的故障定位的原理。然后,采用加Hanning窗的伪魏格纳分布(PWVD)算法对信号进行时频分布计算,并使用时频互相关函数估计双端信号的时间延迟,实现对早期故障定位的计算。接着,在PSCAD/EMTDC仿真软件中搭建10 kV电缆的早期故障模型来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并研究不同噪声干扰对定位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早期故障位置计算的相对误差为0.57%,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并且不同程度噪声对定位结果的影响较小。最后,搭建电缆早期故障实验测试平台,进一步验证故障定位方法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故障位置的相对误差为5.36%,方法具有可行性。本文提出的电缆早期故障的定位方法可使日常运维检修更精准、高效,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早期故障 行波定位 双端电流 伪魏格纳分布 时频互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非局部时滞的Lotka-Volterra竞争系统的行波解
20
作者 刘蕊蕊 廖代琴 张存华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7,共9页
该文考虑了具有非局部时滞的两种群竞争系统的行波解,借助于具有非局部时滞反应扩散方程行波解的存在性理论,证明了当选取特定核函数且波速c大于某临界值时,连接系统两个半平凡平衡点行波解的存在性.
关键词 反应扩散方程 非局部时滞 行波解 存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