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0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n attenuation of shock waves in ventilation pipes
1
作者 Wenjun Yu Shuxin Deng +5 位作者 Shengyun Chen Bingbing Yu Dongyan Jin Zhangjun Wu Yaguang Sui Huajie Wu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4期156-168,共13页
With different structural forms of ventilation pipes have various attenuation effects on incident shock waves while meeting ventilation requirements.The attenuation mechanism and the propagation law of shock waves in ... With different structural forms of ventilation pipes have various attenuation effects on incident shock waves while meeting ventilation requirements.The attenuation mechanism and the propagation law of shock waves in ventilation pipes of different structures are investigated by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Furthermore,for the same structure,the effects of peak pressure and positive pressure time on the attenuation rate are discussed.It is found that the attenuation ra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ident shock wave pressure,and the shock wave attenuation rate tends to reach its limiting value k for the same structure and reasonably short positive pressure time.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the attenuation rate is calculated using the pressure of the shock wave as follows:diffusion chamber pipe,branch pipe and selfconsumption pipe;the attenuation rate per unit volume is calculated as follows:self-consumption pipe,branch pipe and diffusion chamber pipe.In addition,an easy method is provided to calculate the attenuation rate of the shock wave in single and multi-stage ventilation pipes.Corresponding parameters are provided for various structures,and the margin of error between the formulae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s within 10%,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ck waves Ventilation pipes Numerical modelling Explosion mechan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vertical load on deep rectangular jacked pipe considering tunnelling-induced ground loss
2
作者 LI Jian-ye FANG Qian +4 位作者 LIU Xiang WANG Gan HUANG Jun DU Jian-ming ZHANG Zi-y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5年第5期1855-1872,共18页
Determining earth pressure on jacked pipes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lining safety and calculating jacking force,especially for deep-buried pipes.To better reflect the soil arching effect resulting from the excavation... Determining earth pressure on jacked pipes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lining safety and calculating jacking force,especially for deep-buried pipes.To better reflect the soil arching effect resulting from the excavation of rectangular jacked pip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 pressure on jacked pipes,we present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predicting the vertical earth pressure on deep-buried rectangular pipe jacking tunnels,incorporating the tunnelling-induced ground loss distribution.Our proposed analytical model consists of the upper multi-layer parabolic soil arch and the lower friction arch.The key parameters(i.e.,width and height of friction arch B and height of parabolic soil arch H 1)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esearch,and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K l is derived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ncipal stress rotation angle.With consideration for the transition effect of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abolic arch zone,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soil load transfer is derived.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our analytical solution are compared with test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nalytical solution.Finally,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soil pressure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tangular pipe jacking tunnel vertical load multi-layer parabolic soil arch model soil arch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cillation heat transfer dynamic model for new type oscillation looped heat pipe with double liquid slugs
3
作者 鄂加强 朱蓉甲 +2 位作者 陈健美 龙艳 胡小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194-3201,共8页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oscillation heat transfer dynamics of closed loop oscillation heat pipe (CLOHP) with two liquid slugs,analysis on the forces and heat transfer process of the partial gas-liquid phase system inv...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oscillation heat transfer dynamics of closed loop oscillation heat pipe (CLOHP) with two liquid slugs,analysis on the forces and heat transfer process of the partial gas-liquid phase system involving multiple parameters was carried out,and a new type oscillation heat transfer dynamic model of the CLOHP was set up based on conservation laws of mass,momentum and energy.Applic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s oscillation heat transfer dynamics features depend largely on the filling rate,pipe diameter and difference in temperature.Besides,oscillation intensity and transfer performance can be improved to a large extent by increasing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roperly and enlarging the pipe diameter within a certain range under a certain filling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cillation heat pipe physical model numerical s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长输流管道大变形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伟 曹润青 +2 位作者 胡嘉纯 代胡亮 王琳 《力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74,共62页
细长输流管道是发动机液压装置、航空加油机、核工业热交换器、海洋钻井平台等工程装备系统的一类重要结构.当流速较高时,细长管道可能会发生屈曲或颤振等流致失稳现象,严重时可酿成重大安全事故.输流管道的流致失稳及其非线性振动是典... 细长输流管道是发动机液压装置、航空加油机、核工业热交换器、海洋钻井平台等工程装备系统的一类重要结构.当流速较高时,细长管道可能会发生屈曲或颤振等流致失稳现象,严重时可酿成重大安全事故.输流管道的流致失稳及其非线性振动是典型的流固耦合力学行为,已成为结构动力学、流固耦合力学等研究领域的一个普遍性范例.在建立动力学方程、明确稳定性机理和分析非线性振动规律之后,近年来人们极其关注输流管道的大变形/大位移动力学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细长输流管道非线性振动,特别是其弯曲大变形动力学的研究进展.首先,概述了输流管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及其分类,简要分析了一些常用假设的合理性.其次,重点介绍了泰勒展开近似模型、几何精确理论模型、绝对节点坐标描述计算模型、数据驱动模型及相关的其他建模与求解方法.然后,针对两端支撑管道和悬臂管道两类有本质区别的动力学系统,回顾了其非线性动力学机理与演化规律,重点介绍了悬臂管道从小变形假设到大变形响应的一些新近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提高输流管稳定性、抑制输流管非线性振动和利用输流管大变形响应的主要方法.最后,对细长输流管道大变形动力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值得关注的几个基础性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流管道 流固耦合 大变形动力学 几何精确模型 绝对节点坐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软岩隧道上中台阶开挖锁脚锚管倾角优化研究
5
作者 邓祥辉 贺海龙 +3 位作者 王睿 张轩 赵帮轩 丁潇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2-1161,共10页
软岩隧道初期支护中,钢架+锁脚锚管联合支护是一种有效控制隧道围岩变形且经济的支护措施。其中,锁脚锚管的打设角度是影响其支护效果的重要参数。在已有的上台阶开挖后钢架+锁脚锚管力学解析模型基础上,推导了上中台阶开挖后钢架+锁脚... 软岩隧道初期支护中,钢架+锁脚锚管联合支护是一种有效控制隧道围岩变形且经济的支护措施。其中,锁脚锚管的打设角度是影响其支护效果的重要参数。在已有的上台阶开挖后钢架+锁脚锚管力学解析模型基础上,推导了上中台阶开挖后钢架+锁脚锚管力学解析模型,以此求出上中台阶开挖后锁脚锚管打设角度和钢架拱顶沉降的理论计算式。同时,基于竖向围岩压力实测分析,通过所求出的上中台阶开挖后锁脚锚管打设角度与钢架拱顶沉降的关系式,并以中河隧道为工程依托确定上中台阶开挖后锁脚锚管的最优打设角度。结果表明:建立的上中台阶开挖后钢架+锁脚锚管力学模型分析得到的隧道拱顶沉降与现场实测值基本吻合;根据钢架拱顶沉降理论公式分析得出隧道中台阶锁脚锚管最优打设角度为60°~70°。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深埋隧道分台阶开挖锁脚锚管的倾角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锁脚锚管 上中台阶 力学模型 打设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云模型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维风险评估
6
作者 凌晓 汪霞 郭凯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1,共6页
为保障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科学合理运行,考虑到运行维护期间的多层次性与复杂性,提出了一种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云模型理论的多维风险分析模型.采用工作分解结构法建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根据AHP计算确定各风险因素层... 为保障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科学合理运行,考虑到运行维护期间的多层次性与复杂性,提出了一种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云模型理论的多维风险分析模型.采用工作分解结构法建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根据AHP计算确定各风险因素层的权重;采用正向发生器和逆向发生器生成评价标准云和综合评价云,对比获得风险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管廊本体对于运行维护期间正常运行的影响较大,在子准测层中法律法规不健全和管廊本体的结构受破坏所占权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运行维护 AHP-云模型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20复合管热连轧过程变形与应力分析及其实验研究
7
作者 胡建华 郝亚栋 +3 位作者 宋博 李靖 陈建勋 双远华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9,共8页
为研究复合管热轧过程中的应力变化规律及复合管变形规律,本文以六机架热连轧316L/20复合管为例,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获得了变形过程中双层金属的壁厚与等效应力分布情况。按照理论计算所得工艺参数进行轧制实验,并对经... 为研究复合管热轧过程中的应力变化规律及复合管变形规律,本文以六机架热连轧316L/20复合管为例,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有限元模拟的方法,获得了变形过程中双层金属的壁厚与等效应力分布情况。按照理论计算所得工艺参数进行轧制实验,并对经轧制实验轧出的复合管进行拉剪实验和夹持实验,同时对轧制试样界面结合处进行了晶间腐蚀和微观组织观察。力学性能实验结果显示,轧制试样结合面层间剪切强度达到445 MPa,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切应力远大于国标要求。微观组织观察显示,金属间界面结合良好,且在界面处形成明显的过渡层,未发现晶间腐蚀裂纹。研究表明,轧后复合管双层金属壁厚分布均匀,结合情况良好,验证了本文轧制模型工艺参数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管 热连轧 有限元模型 等效应力 微观组织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溢流管开缝耦合滤网对旋流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栾飞 张博豪 +3 位作者 李爱霞 门鑫蕊 范凯龙 许兴杭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针对旋流分离器在实际分离过程中的低效率、高能耗问题,提出在旋流分离器溢流管处开缝并耦合滤网。据此设计了溢流管单层开缝、双层开缝和三层开缝的结构模型,并在开缝处分别耦合了150目和200目两种滤网,得出了6种改进方案。对滤网实际... 针对旋流分离器在实际分离过程中的低效率、高能耗问题,提出在旋流分离器溢流管处开缝并耦合滤网。据此设计了溢流管单层开缝、双层开缝和三层开缝的结构模型,并在开缝处分别耦合了150目和200目两种滤网,得出了6种改进方案。对滤网实际模型和多孔阶跃模型在压降上的误差进行比较,并分析了在不同速度下溢流管开缝层数和滤网目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速大于10 m/s时,150目和200目两种滤网的实际模型和多孔阶跃模型的压降相对误差为0.70%和0.40%,验证了多孔阶跃模型的可靠性。在同一入口流速下,开缝层数越多,旋流器的切向速度越小、压降越低、分离效率越小,在相同开缝层数下,耦合150目滤网的切向速度和径向速度均低于耦合200目滤网,改进后旋流分离器的压降降幅最大可达18.76%。当入口速度为20 m/s时,改进后的6种旋流器的分离效率位于97.25%~97.59%之间,较常规旋流器97.63%的分离效率相差不大。采用旋流分离器溢流管开缝并耦合滤网的设计,可以在保持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溢流管 滤网 多孔阶跃边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新闻媒体报道与企业环保投资行为--来自大语言模型文本分析的证据
9
作者 习明明 李婷 张卢千漪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45,共13页
近年,网络新闻媒体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报道日益增加,引发了投资者、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等的广泛关注。这些报道如何影响企业行为,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目前还缺少实证研究。本文创新性地运用GPT大语言模型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新闻... 近年,网络新闻媒体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报道日益增加,引发了投资者、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等的广泛关注。这些报道如何影响企业行为,带来怎样的经济后果,目前还缺少实证研究。本文创新性地运用GPT大语言模型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新闻报道进行文本分析,实证检验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对企业前端预防型与末端治理型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网络新闻媒体报道能显著提升企业整体环保投资水平,且主要表现为对末端治理型环保投资的驱动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可能提高公司股价波动风险、增加监管机构问询和加剧公司融资约束,为在短期内向市场释放正面信号,公司倾向于实施末端治理型环保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公司处于非重污染行业、高管环保意识较强时,网络新闻媒体报道对公司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更显著。网络新闻媒体报道能通过影响企业环保投资行为,避免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从而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本文对深入理解网络新闻媒体在企业环保决策中的作用机制,推动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新闻媒体 企业环保投资 前端预防 末端治理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CAD-SAP2000-ANSYS的管桁架自动化建模分析技术体系与程序实现
10
作者 马小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8-185,194,共9页
数据信息的参数化传递与自动化计算是结构设计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的关键。传统方法以人工翻模和手动输入为主,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易造成信息丢失。鉴于此,针对钢结构管桁架体系,以Grasshopper及Python为研发平台,开发了关联CAD-SAP2000... 数据信息的参数化传递与自动化计算是结构设计向数字化、智能化迈进的关键。传统方法以人工翻模和手动输入为主,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易造成信息丢失。鉴于此,针对钢结构管桁架体系,以Grasshopper及Python为研发平台,开发了关联CAD-SAP2000-ANSYS的管桁架自动化建模分析技术体系(C-S-A)。该体系由CAD向SAP2000自动化建模分析插件(C-S)、CAD向ANSYS节点深化建模分析插件(C-A)、SAP2000向ANSYS模型转化分析软件(S-A)三个模块组成。通过某站房钢屋架的实例验证表明:C-S插件相比传统方法可提升建模计算效率95%以上;C-A插件完成焊接球节点精细化有限元的建模计算仅需1~2 min;S-A软件转化后模型计算的平均误差仅为0.46%,满足精度要求。因此,C-S-A技术体系可为相关从业人员更加快速、准确地实现由二维图纸到结构模型或深化模型的自动建模分析,以及不同结构模型之间的转化分析,进而在显著提升模型构建效率的同时,为结构分析结果的对比验证提供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结构 铁路客站 ANSYS 管桁架 自动化建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板式桥梁管桩框架抗震性能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11
作者 朱俊 江信焱 +2 位作者 杨大海 屈宏雅 李建中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5,共8页
为了解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桩板式桥梁管桩框架(简称PHC管桩框架)抗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以某桩板式桥梁为背景,通过拟静力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背景桥梁连续墩处PHC管桩框架的破坏模式和滞回特性,在验证数值模型的有... 为了解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桩板式桥梁管桩框架(简称PHC管桩框架)抗震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以某桩板式桥梁为背景,通过拟静力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背景桥梁连续墩处PHC管桩框架的破坏模式和滞回特性,在验证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后,分析管桩初始预应力轴压比和普通钢筋配筋率对PHC管桩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设计建议。结果表明:在拟静力加载下,PHC管桩框架因管桩底部预应力筋拉断而破坏,PHC管桩框架的滞回圈面积较小、耗能能力差;利用纤维截面单元及粘结-滑移单元建立的数值分析模型可以合理反映PHC管桩框架的破坏模式、滞回特性和位移能力;管桩初始预应力轴压比和普通钢筋配筋率对PHC管桩框架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在抗震设计时,可适当降低管桩的初始预应力轴压比或提高管桩的普通钢筋配筋率以增加PHC管桩框架的位移能力,进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板式桥梁 PHC管桩框架 抗震性能 初始预应力轴压比 普通钢筋配筋率 拟静力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管汇90°弯头冲蚀磨损分析及预测
12
作者 莫丽 刘雄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3,共9页
为避免压裂作业时高压管汇因冲蚀磨损导致管汇穿孔、爆管等事故,提高压裂作业效率,分析压裂携砂液流动特性对90°弯头冲蚀磨损的影响机制,利用MATLAB编写程序精确定位弯头冲蚀区域,建立灰色马尔可夫冲蚀磨损预测模型,并通过数值模... 为避免压裂作业时高压管汇因冲蚀磨损导致管汇穿孔、爆管等事故,提高压裂作业效率,分析压裂携砂液流动特性对90°弯头冲蚀磨损的影响机制,利用MATLAB编写程序精确定位弯头冲蚀区域,建立灰色马尔可夫冲蚀磨损预测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弯头部位的冲蚀磨损是由于流体携带颗粒在弯头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和弯头处存在涡流将颗粒从截面中心携带至弯头管壁,两者使得颗粒与管壁发生碰撞导致磨损;冲蚀磨损区域主要集中在轴向角45°~75°,周向角45°~135°之间;无偏GM(1,1)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GM(1,1)预测模型10.32%,将马尔可夫链运用到GM(1,1)模型和无偏GM(1,1)模型,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78.06%和75.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管汇 冲蚀磨损 灰色预测 马尔可夫链 DPM模型 固液两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络通道顶管法施工始发端主隧道破洞力学行为分析
13
作者 刘小锋 李晓龙 +4 位作者 陈超亚 王家祥 胡锦华 于兴国 张文杰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6,共14页
为探究联络通道顶管法施工始发端主隧道破洞力学响应机制,依托郑州地铁12号线胡庄站—龙子湖西站区间联络通道工程,建立始发端主隧道破洞施工三维仿真模型,研究破洞过程中主隧道结构力学行为演变规律,并通过主隧道内表面应变现场监测数... 为探究联络通道顶管法施工始发端主隧道破洞力学响应机制,依托郑州地铁12号线胡庄站—龙子湖西站区间联络通道工程,建立始发端主隧道破洞施工三维仿真模型,研究破洞过程中主隧道结构力学行为演变规律,并通过主隧道内表面应变现场监测数据与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所建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破洞施工对洞口两侧约1倍主隧道直径范围内的管片变形影响较为显著,且该范围内的土压力发生明显变化,洞口两侧的土压力在拆撑阶段增加76 kPa;在顶进施工过程中,主隧道顶部3 m和底部2 m范围内的地层发生塑性变形,其周围水土压力在300 kPa左右变化;内支撑结构能有效分担主隧道所受的地层压力,从而降低管片结构内力;主隧道破洞后,洞口上下端内力急剧减小,其损失的荷载向洞口两侧衬砌环转移,致使洞口两侧管片内力显著增加,并在其外弧面产生10.5 MPa的拉应力,该区域的钢混复合管片能够确保结构安全;破洞附近的C50混凝土管片内表面在切削阶段与拆撑阶段的拉应力分别为3.2和3.1 MPa,均超过抗拉强度,为防止其产生张拉裂缝,可将其替换为内覆钢板衬砌管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响应 主隧道 破洞过程 现场监测 仿真模型 顶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矩形顶管地铁车站力学性能缩尺试验研究
14
作者 周胜阳 刘树亚 +5 位作者 蒋首超 姚浩宇 朱其凯 柳献 李围 王雷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8-773,共16页
为研究大断面矩形顶管法建造的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整体力学性能,依托深圳地铁12号线2期工程沙三站项目,参考车站的设计方案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设计车站建设过程中不同施工工况及正常使用工况下的1∶5缩尺模型,并根据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 为研究大断面矩形顶管法建造的装配式地铁车站的整体力学性能,依托深圳地铁12号线2期工程沙三站项目,参考车站的设计方案并结合有限元分析,设计车站建设过程中不同施工工况及正常使用工况下的1∶5缩尺模型,并根据不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开展模型试验,研究结构在各工况下的力学性能;通过逐步增加荷载,研究车站的承载能力极限,并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在施工工况及正常使用工况下,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变形范围内,结构顶板虽然已有部分裂缝,但裂缝宽度小于0.2 mm,各部分内力及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2)当静力荷载达到设计荷载的2.3倍时,结构的顶板、顶部托梁跨中出现了较多裂缝,结构发生大范围屈服,变形迅速增加,荷载-位移曲线出现拐点;当静力荷载达到设计荷载的2.5倍时,顶板支座出现斜裂缝,结构承载力达到极限。3)沙三站采用的结构形式合理,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储备。4)二维有限元分析对体系转换后的结构适用性较差,需对模型进行校正或采取三维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车站 整体结构 缩尺试验 力学性能 顶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DPM方法的金属网布筛管冲蚀寿命三维仿真研究
15
作者 彭建峰 岳明 +3 位作者 楼一珊 梁玉凯 文敏 翟晓鹏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金属网布筛管在砂砾冲蚀作用下破坏严重,筛网冲蚀寿命难以预测。为此,建立了考虑金属网布筛管外层保护罩和内层筛网混合结构的三维仿真数值模拟模型,利用流体动力学离散颗粒流(DPM)方法,模拟了生产过程中砂砾冲蚀金属网布的过程,分析了... 金属网布筛管在砂砾冲蚀作用下破坏严重,筛网冲蚀寿命难以预测。为此,建立了考虑金属网布筛管外层保护罩和内层筛网混合结构的三维仿真数值模拟模型,利用流体动力学离散颗粒流(DPM)方法,模拟了生产过程中砂砾冲蚀金属网布的过程,分析了流速对金属网布筛管冲蚀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冲蚀破坏的临界流速为1.00m/s,入口流速小于1.00m/s时,数值模拟预测的冲蚀速率与试验的冲蚀速率相当;入口流速大于1.00 m/s时,受筛管整体结构的影响,数值模拟预测的冲蚀速率比试验值大2.1倍。金属网布筛管外层保护罩是影响筛网过流流速的主要因素;受保护罩过流面积突然减小的影响,流体经过第一层筛网和第二层筛网的流速远大于外层保护罩入口的流速,导致金属网布产生冲蚀破坏。利用该方法预测了8口生产井筛管的寿命,与实际监测寿命相比,相对误差在10.5%以内,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三维Fluent-DPM方法预测的金属网布筛管冲蚀寿命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为预测金属网布筛管冲蚀寿命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砂 冲蚀 筛管 冲蚀率 冲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力作用下井下杆管柱轴向力检测方法
16
作者 马少华 王旱祥 +4 位作者 唐健 车家琪 苑得鑫 宋富远 肖光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5-193,共9页
针对井下杆管柱的轴向力测量受多种外力影响而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应力应变的叠加原理,提出拉弯扭多载荷作用下的应变模型和相应的圆台变形体,并给出由总应变计算分应变、分载荷的方法;制作径向加载装置,开展仿真试验和室内压弯组合试... 针对井下杆管柱的轴向力测量受多种外力影响而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应力应变的叠加原理,提出拉弯扭多载荷作用下的应变模型和相应的圆台变形体,并给出由总应变计算分应变、分载荷的方法;制作径向加载装置,开展仿真试验和室内压弯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单载荷作用下各研究点处的应变具有较好线性关系,应变模型的相对误差低于0.23%,分载荷计算值是准确的,其相对误差低于10%;此研究有助于杆管柱的寿命预测,避免井下杆管柱的断裂、密封失效等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杆管柱 轴向力 应变模型 变形体 组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阶段发动机导管二次设计方法研究
17
作者 郭威帅 郭锐 +1 位作者 孙宏浩 安然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9-293,共5页
针对发动机导管无法通过垂直于轴线去除余量来实现精准装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装配阶段对发动机导管进行二次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对导管模型进行简化处理,提出了用二次设计的导管与原导管对应关键点的距离均值与对应角度变化量均值两... 针对发动机导管无法通过垂直于轴线去除余量来实现精准装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装配阶段对发动机导管进行二次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对导管模型进行简化处理,提出了用二次设计的导管与原导管对应关键点的距离均值与对应角度变化量均值两个参数表示导管相似度,通过实验证明了参数设置的正确性,确定了导管二次设计方法流程。然后,建立了导管二次设计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选用NSGA-Ⅱ求解模型的Pareto解。最后,用某导管的模型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求得的Pareto前沿上的每个解都小于CAD系统中手动寻优的最好解,证明了方法和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多目标优化的应用提高了该方法的准确度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导管 相似度 多目标优化 NSGA-Ⅱ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流作用下并联悬垂双取水管涡激振动载荷特性试验研究
18
作者 赵光义 张萌萌 +3 位作者 付世晓 许玉旺 任浩杰 白英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7-1080,共14页
悬垂取水管作为温差能发电平台等生产设施的核心部件,日益受到关注.悬垂连接双管结构较之单管有着更高的输送效率与更低的制造工艺要求,但是其涡激振动特性尚不明确.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悬垂连接双管模型试验,提出了一种针对大位移、小变... 悬垂取水管作为温差能发电平台等生产设施的核心部件,日益受到关注.悬垂连接双管结构较之单管有着更高的输送效率与更低的制造工艺要求,但是其涡激振动特性尚不明确.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悬垂连接双管模型试验,提出了一种针对大位移、小变形问题的涡激载荷识别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双管与单管的涡激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速和流向条件下,悬垂双管和悬垂单管的涡激振动位移幅值在低流速时相似,但在高流速下存在差异;悬垂双管更易表现出涡激振动不稳定性,包括行波和多频响应等;双管结构可以采用与单管相同的斯特劳哈尔数进行涡激振动预报;此外,悬垂双管与悬垂单管在横向流动方向上的附加质量系数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起到调节固有湿频率的作用,以使得双管发生涡激振动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垂管 涡激振动 涡激力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斜管变形同步性离心机模型试验研究
19
作者 李勇泉 赫新荣 +2 位作者 郑威豪 王佳雯 李国维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9-243,共5页
在岩土工程领域,测斜管常用于监测软土地基的剪切变形情况。然而,实际工程中常常出现测斜管与软土变形不同步的现象,这给准确评估地基稳定性和变形特性带来了挑战。基于离心机模型试验,开发了适用于软土内部位移测试的可行方案,发现了... 在岩土工程领域,测斜管常用于监测软土地基的剪切变形情况。然而,实际工程中常常出现测斜管与软土变形不同步的现象,这给准确评估地基稳定性和变形特性带来了挑战。基于离心机模型试验,开发了适用于软土内部位移测试的可行方案,发现了测斜管与土体位移差异的特征和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软土层侧向压力、固结程度是造成软土上下位移差异的根本原因;测斜管位移和土体位移非同步发展,两者最大位移的位置相近,但测斜管位移明显小于土体位移,差异显著,相同深度处软土体位移与测斜管位移的比值与荷载大小正相关,进行必要的位移修正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 测斜管 土体位移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圆钢管的涡激振动理论分析与风洞试验验证
20
作者 刘光辉 张博 +2 位作者 武鹏飞 伍川 陈文礼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钢管塔力学性能卓越,在电网中应用广泛。其中钢管塔主要钢管构件长细比较大,低风速下易涡激振动,进而引起结构疲劳损伤,引起连接处损坏,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针对目前钢管塔杆件涡振理论研究不充分现状,基于Van Der Pol式尾... 钢管塔力学性能卓越,在电网中应用广泛。其中钢管塔主要钢管构件长细比较大,低风速下易涡激振动,进而引起结构疲劳损伤,引起连接处损坏,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针对目前钢管塔杆件涡振理论研究不充分现状,基于Van Der Pol式尾流振子模型进行结构计算,采用中心差分法解模型耦合方程,编制圆钢管涡激振动计算程序并设计风洞试验验证其准确性,旨在研究圆钢管的涡激振动特性,为钢管塔涡振预测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文建立的尾流振子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钢管的位移,由于理论模型采用理想铰接约束,试验测得的涡振锁定区较短,且锁定频率低于理论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振子模型 输电塔 钢管 涡激振动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