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ZYME HYDROLYSIS OF SOYBEAN SAPONIN SUGAR-MOIETY 被引量:2
1
作者 田晶 徐龙权 +2 位作者 翟滨 苏志国 金凤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7-378,共2页
关键词 大豆苷 酶法水解 含糖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糖酶的工程菌表达及固定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云亮 晁嘉品 +2 位作者 周翔宇 马海乐 阮思煜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39,共7页
利用乳糖酶水解法制备低乳糖乳制品是目前缓解乳糖不耐症患者胃肠道不适的重要方法,但游离型乳糖酶成本高、稳定性差、不易回收,因此文章对乳糖酶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原核系统表达及固定化进行探索。将E,Coli乳糖酶基因... 利用乳糖酶水解法制备低乳糖乳制品是目前缓解乳糖不耐症患者胃肠道不适的重要方法,但游离型乳糖酶成本高、稳定性差、不易回收,因此文章对乳糖酶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原核系统表达及固定化进行探索。将E,Coli乳糖酶基因Lac Z构建至自剪切型表达载体p TWIN1中,然后转入E.Coli BL21(DE3),获得工程菌E,Coli p TWIN1-Lac Zm。经培养和诱导,该重组酶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表达量约为67.0 U/m L,酶比活为27.9 U/μg,去除融合标签后,酶比活提升约85%,达到51.5 U/μg。利用海藻酸钠对无标签游离酶进行固定化,结果表明,固定化重组酶最适温度为40℃,最适p H为7.5,在此条件下,其K_(m)=12.4 mol/L,V_(max)=15.1μmol/min,70℃高温放置30 min以上仍能保留近30%的酶活性。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重组酶的高温耐受性提高35.8%,p H耐受范围增大,低温储藏酶活提高10.6%,乳品中乳糖水解率达到82.6%,在5次循环使用后仍能保留50%以上酶活性,因此该固定化重组乳糖酶在低乳糖乳制品加工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酶 乳糖水解 固定化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辅助酶法制备黑斑蛙皮抗氧化肽及其活性评估
3
作者 张喜才 李蓉 黄业传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7-175,共9页
为提高黑斑蛙加工副产物蛙皮的综合利用价值,对黑斑蛙蛙皮抗氧化肽的提取工艺及性能进行研究。采用超滤方法对黑斑蛙蛙皮的蛋白酶解液进行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范围的小分子肽,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和秀丽隐杆线虫模型,评价不同分子量范围... 为提高黑斑蛙加工副产物蛙皮的综合利用价值,对黑斑蛙蛙皮抗氧化肽的提取工艺及性能进行研究。采用超滤方法对黑斑蛙蛙皮的蛋白酶解液进行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范围的小分子肽,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和秀丽隐杆线虫模型,评价不同分子量范围蛙皮小分子肽的抗氧化性能;以高活性小分子肽得率为目标,采用响应面方法对酶添加量、超高压压力、超高压时间、液料比四个参数优化,确定小分子肽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1~2000 Da小分子肽具有最强的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了76.93%、59.23%,并显著提高了秀丽隐杆线虫的抗氧化能力;在中性蛋白酶水解的基础上,二次酶解最佳工艺参数为碱性蛋白酶用量10210 U/g,超高压压力315 MPa,压力作用时间9.3 min,液料比16倍,1~2000 Da小分子肽得率为25.26%。超高压辅助双酶水解显著提高了黑斑蛙蛙皮小分子肽的得率,为黑斑蛙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双酶水解 黑斑蛙皮 小分子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量热法的果胶酶酶解烟叶果胶的热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亚玲 张柯 +10 位作者 丁为 王兵 付丽丽 周东 尚小利 杜薇 宋光富 王乐 李玉娥 元野 乔学义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动态检测外源酶催化烟叶水解反应的方法。【方法】利用微量热仪研究果胶酶催化烟叶水解反应的热动力学特性。【结果】果胶酶催化烟叶水解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I阶段是酶液与烟叶接触后,热流呈直线上升,达到峰值,I... 【目的】建立一种实时、动态检测外源酶催化烟叶水解反应的方法。【方法】利用微量热仪研究果胶酶催化烟叶水解反应的热动力学特性。【结果】果胶酶催化烟叶水解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I阶段是酶液与烟叶接触后,热流呈直线上升,达到峰值,II阶段是热流从峰值开始缓慢平稳下降,逐渐回到基线水平;通过热流-时间曲线,可以获得反应时间T、峰值P_(max)、放热量Q、反应速率常数k和反应进度φ等水解反应过程的热动力学参数;依据热流曲线及参数,能够较好地表征烟叶与酶制剂水解反应的差异。【结论】微量热法能够实时、动态、定性、定量表征果胶酶催化烟叶水解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热法 烟叶 水解反应 热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酶解产物对大黄鱼生长、消化吸收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5
作者 熊宇明 曾企辉 +5 位作者 梁萍 陈度煌 黄志坚 殷光文 林建斌 王登峰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0,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海藻酶解产物对大黄鱼生长、消化吸收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315尾健康状况良好、体重(109.30±2.94)g的大黄鱼幼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大黄鱼。A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的复合海藻酶解产物,B组在基... 试验旨在探究海藻酶解产物对大黄鱼生长、消化吸收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315尾健康状况良好、体重(109.30±2.94)g的大黄鱼幼鱼,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大黄鱼。A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的复合海藻酶解产物,B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的海带酶解产物,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A组和B组大黄鱼末重、存活率(SR)、平均增重(AWG)、增重率(WGR)显著高于C组(P<0.05)。A组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水分和灰分含量显著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大黄鱼肠道绒毛高度(VH)和隐窝深度(CD)均显著大于C组(P<0.05)。C组大黄鱼血清补体C3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补体C4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5%海藻酶解产物或0.5%海带酶解产物可提升大黄鱼生长性能及SR,改善肌肉营养成分,促进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加抗病力,以0.5%复合海藻酶解产物添加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海藻酶解产物 肌肉营养成分 肠道功能 抗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聚糖和壳聚糖双功能酶的原核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6
作者 张婉莹 孙君珂 +4 位作者 李雪晖 邓若竹 王娟 胡凡 柯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2-140,共9页
β-葡聚糖酶能水解谷物中的β-葡聚糖,在食品及饲料工业中被广泛应用。文章通过对前期筛选的可降解天然纤维素的复合菌系CM3宏基因组测序数据筛选获得的一个新型糖苷水解酶GH8家族的β-葡聚糖和壳聚糖双功能酶基因Glu7进行原核表达和酶... β-葡聚糖酶能水解谷物中的β-葡聚糖,在食品及饲料工业中被广泛应用。文章通过对前期筛选的可降解天然纤维素的复合菌系CM3宏基因组测序数据筛选获得的一个新型糖苷水解酶GH8家族的β-葡聚糖和壳聚糖双功能酶基因Glu7进行原核表达和酶学性质研究。通过密码子优化合成基因全长序列,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Glu7,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重组酶Glu7分子量约为42.60 kDa,IPTG终浓度0.25 mmol/L,37℃诱导6 h表达量最高,其β-葡聚糖酶和壳聚糖酶的酶活力分别达到112.76 U/mL和63.32 U/mL。β-葡聚糖酶和壳聚糖酶最适温度均为50℃,最适pH分别为6.0和7.0,且β-葡聚糖酶在50℃下处理60 min仍保持80%以上酶活;经Ni-NTA柱纯化后Glu7的β-葡聚糖酶和壳聚糖酶比活力分别为153.89 U/mg和79.05 U/mg。此外,5 mmol/L的Cu^(2+)和Co^(2+)对双酶同时具有最高激活作用,分别提高了壳聚糖酶活力的80.73%和4.38%,β-葡聚糖酶活力的18.18%和134.03%。水解大麦葡聚糖和壳聚糖的最终主要产物分别是纤维二糖、葡萄糖和壳三糖,水解香菇多糖和牛肝菌多糖的主要产物分别是葡糖胺和纤维二糖。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水解产物表明该酶属于1,3-1,4-β-葡聚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β-葡聚糖和壳聚糖双功能酶 原核表达 酶学性质 水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酶辅助提取的多花黄精根茎成分及活性研究
7
作者 黄芳燕 麦迪乃·萨比尔 +5 位作者 李悦 牛小敏 赖丹妮 刘京晶 斯金平 张新凤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3-783,共11页
为探讨酶水解对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根茎的影响,本研究选取6种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半纤维素酶)对多花黄精根茎进行水解,根据其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酚含量以及酚类组成的变化确定... 为探讨酶水解对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根茎的影响,本研究选取6种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半纤维素酶)对多花黄精根茎进行水解,根据其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酚含量以及酚类组成的变化确定复合酶组成,测定复合酶水解后多花黄精根茎醇提物的生物活性,并筛选主要差异物质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寻潜在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能够促进多花黄精根茎中酚类和皂苷类的高效释放,复合酶(木瓜蛋白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3∶2∶1)水解可显著提高多花黄精根茎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P<0.001),筛选得到13种酚类物质、1种皂苷类物质与多花黄精根茎醇提物的降血糖活性密切相关,其含量在复合酶水解后显著增加(P<0.05)。本研究证实了酶水解对多花黄精根茎的成分释放及活性表现的改善效果,为黄精提取优化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根茎 酶水解 成分 抗氧化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黄高磷蛋白α-淀粉酶抑制肽的制备、鉴定及酶抑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天睿 吕彬斐 +2 位作者 张铭冉 李灿 张晓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2,共11页
为探索卵黄高磷蛋白肽(phosvitin phosphopeptide,PPP)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使其能够调控血糖水平从而缓解Ⅱ型糖尿病,本研究以α-淀粉酶抑制率为指标酶解卵黄高磷蛋白制备PPP,利用酶抑制动力学实验分析PPP对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采... 为探索卵黄高磷蛋白肽(phosvitin phosphopeptide,PPP)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使其能够调控血糖水平从而缓解Ⅱ型糖尿病,本研究以α-淀粉酶抑制率为指标酶解卵黄高磷蛋白制备PPP,利用酶抑制动力学实验分析PPP对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采用液质联用鉴定后用分子对接筛选出高活性的α-淀粉酶抑制肽,最后验证其活性。结果表明,最优酶解条件为先经胰蛋白酶(加酶量7000 U/g)再经胃蛋白酶(加酶量60000 U/g)分别酶解6 h,制得的PPP在浓度7.81×10-3 mg/mL时具有最高α-淀粉酶抑制率70.69%±1.71%。PPP对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鉴定筛选出了两种新型的高活性α-淀粉酶抑制肽FGTEPDAK和IWGR,经验证其IC50值分别为(0.80±0.14)×10-3 mg/mL和(1.80±0.31)×10-3 mg/mL,极显著低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3.17±0.47)×10-3 mg/mL(P<0.01)。本研究揭示PPP可作为新型降糖物质,应用于缓解Ⅱ型糖尿病的功能性食品开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高磷蛋白肽 复合酶解 Α-淀粉酶抑制剂 分子对接 酶抑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工艺探究
9
作者 王风青 范楷 +5 位作者 郑佳 陈燕梅 肖春霞 陈琦 郭义东 李仲玄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00-105,共6页
试验旨在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优化产酶工艺和酶解条件。通过微生物筛选技术,分离得到1株枯草芽孢杆菌X-1(Bacillus Subtilis X-1),并优化菌株的产酶条件和酶解条件。结果显示,优化后菌株的产酶条件为葡萄糖3%、尿素0.1%、微量元素... 试验旨在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优化产酶工艺和酶解条件。通过微生物筛选技术,分离得到1株枯草芽孢杆菌X-1(Bacillus Subtilis X-1),并优化菌株的产酶条件和酶解条件。结果显示,优化后菌株的产酶条件为葡萄糖3%、尿素0.1%、微量元素营养液10 mL/L、接种量6%、发酵时间15 h,此条件下内切酶活力为3.96 U/mL,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3.77 U/mL,外切酶活力为4.00 U/mL。优化后的酶解条件为:β-葡萄糖苷酶与外切酶的最适温度为45℃,内切酶的最适温度为60℃,酶解pH值为6~8,酶解时间为2.0~2.5 h,此时纤维素酶活力最强。研究表明,枯草芽孢杆菌X-1具备高产纤维素酶的特性,试验优化工艺提升了菌株的产酶活力与降解效率,结果可为高纤维素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纤维素酶 产酶条件 酶解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木质素的胺化及对刚果红染料吸附性能研究
10
作者 马自强 卢绢 +3 位作者 林树锴 楼晨放 田勤奋 庄建东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0,共9页
本研究以酶解木质素(EHL)为原料,利用Mannich反应对其进行胺化改性,制备胺化酶解木质素(NEHL),进一步提高其对刚果红(CR)染料的识别和选择性吸附,并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利用Mannich反应可在EHL表面成功接枝胺基;改性后的NEHL... 本研究以酶解木质素(EHL)为原料,利用Mannich反应对其进行胺化改性,制备胺化酶解木质素(NEHL),进一步提高其对刚果红(CR)染料的识别和选择性吸附,并优选出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利用Mannich反应可在EHL表面成功接枝胺基;改性后的NEHL微观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表面光滑变为表面粗糙,其表面具有由不规则颗粒组成的结构,比表面积增大。吸附实验结果表明,NEHL添加量为0.05 g时,对CR吸附量可达2444.82 mg/g;对NEHL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进行分析,得出NEHL对CR进行单层化学吸附。NEHL的制备工艺简单,去除染料性能优越,是一种潜在的去除废水中CR染料的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化酶解木质素 吸附 刚果红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固态酶解棉籽蛋白的条件优化
11
作者 宋晨歌 杨鸿海 +5 位作者 祖丽比娜·艾尼瓦尔 杨开伦 吕刚 院江 崔媛媛 王彩蝶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65-70,共6页
试验旨在优化复合酶固态酶解棉籽蛋白(CSP)的最佳条件,以提高CSP的酸溶蛋白和还原糖含量,降低游离棉酚(FG)含量。以CSP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得到最佳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和液料比,并分析在最优条... 试验旨在优化复合酶固态酶解棉籽蛋白(CSP)的最佳条件,以提高CSP的酸溶蛋白和还原糖含量,降低游离棉酚(FG)含量。以CSP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得到最佳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和液料比,并分析在最优条件下复合酶与单一酶酶解CSP的酸溶蛋白、还原糖以及FG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复合酶酶解CSP的最优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8 h、酶解pH值5.0、液料比1 mL/g。复合酶酶解组CSP蛋白水解度、酸溶蛋白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发酵对照组和单一酶发酵组(P<0.01)。与原料组相比,复合酶酶解CSP对FG含量的降解率达70.91%。研究表明,复合酶酶解提高了CSP的蛋白水解度、还原糖和酸溶蛋白含量,并降低了CSP中FG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蛋白 复合酶 蛋白水解度 游离棉酚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酶诱导碳酸钙加固库区岸坡低液限黏土试验研究
12
作者 于凡 赵卫全 +2 位作者 安裕民 耿会岭 赵永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5,233,共11页
由于库区水位周期性涨落,岸坡土体经常受到水的浸泡、冲刷和侵蚀,严重影响库区岸坡的稳定性。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可以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为探究EICP技术在库区岸坡加固方面的应用,以亳州调蓄水库岸坡低液限黏土为研究对象,... 由于库区水位周期性涨落,岸坡土体经常受到水的浸泡、冲刷和侵蚀,严重影响库区岸坡的稳定性。脲酶诱导碳酸钙沉淀(EICP)可以改善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为探究EICP技术在库区岸坡加固方面的应用,以亳州调蓄水库岸坡低液限黏土为研究对象,开展胶结液浓度配比、无侧限抗压强度及直剪试验,得出了考虑“钙源沉淀系数γ”“尿素水解系数β”及碳酸钙沉淀的胶结液浓度优化配比,探究了EICP加固低液限黏土的单轴抗压特性和破坏模式以及抗剪力学特性。结果表明,脲酶浓度为100 g L时,同一胶结液浓度配比下,氯化钙浓度阈值为1.5 mol L,高于该浓度阈值时,对脲酶催化反应速率影响较大,碳酸钙沉淀量增速减缓。胶结液浓度配比为1∶1,氯化钙浓度为1.5 mol L时,氯化钙和尿素利用效率均较高,且碳酸钙沉淀量较多,“钙源沉淀系数γ”“尿素水解系数β”均为1.64。EICP能够改善低液限黏土的力学特性,相较于素土,EICP加固后无侧限抗压强度提升1.9倍,其破坏模式为剪切破坏。EICP加固后黏聚力、内摩擦角分别增长约51.61%、4.67%。研究结果可为库区生态岸坡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诱导碳酸钙 库区岸坡 低液限黏土 胶结液浓度配比 力学特性 钙源沉淀系数 尿素水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鳕鱼皮ACE抑制肽的制备工艺研究
13
作者 李帅 蔡依婷 +6 位作者 怀杰 王珊 崔沂 张伟业 张俊杰 王玉民 庄林武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152,共11页
以水提法制备的鳕鱼皮明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鳕鱼皮ACE抑制肽的双酶分步酶解工艺条件,结合膜分离方法建立了鳕鱼皮ACE抑制肽的制备工艺:第一步酶解:酶类型为水解蛋白酶,加酶量为4%,料液比为1∶20,pH为9,酶解温度为50... 以水提法制备的鳕鱼皮明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鳕鱼皮ACE抑制肽的双酶分步酶解工艺条件,结合膜分离方法建立了鳕鱼皮ACE抑制肽的制备工艺:第一步酶解:酶类型为水解蛋白酶,加酶量为4%,料液比为1∶20,pH为9,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4.5 h;第二步酶解:酶类型为风味蛋白酶,加酶量为3%,料液比为1∶20,pH为6,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4 h;膜分离方法:分别采用10,3,1 kDa的超滤膜对所得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得目标组分。双酶分步酶解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产品对ACE抑制率的IC 50值为1.46 mg/mL,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71.04 mg/100 g,分子量在1000 Da以下的多肽占99.5%;经1 kDa膜分离制得的鳕鱼皮胶原蛋白肽的ACE抑制率提高了4.25倍。该研究建立了高ACE抑制活性的鳕鱼皮胶原蛋白肽制备方法,且所制备的产品可以为功能性降压调味品、食品等产品的开发奠定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鳕鱼皮 双酶分步酶解法 膜分离 ACE抑制肽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浓酸预处理对麦草秸秆组分分离及纤维素酶水解效率的影响
14
作者 刘雪勤 吕英仁 +3 位作者 朱若楠 刘小红 王兴杰 任俊莉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本研究以麦草秸秆为原料,探讨了超低浓酸种类及预处理条件对麦草秸秆组分分离及纤维素酶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酸预处理效果最佳,在甲酸浓度1 g/L、固液比1∶20 (g∶mL)、预处理温度170℃、预处理时间30 min条件下,麦草秸秆纤维... 本研究以麦草秸秆为原料,探讨了超低浓酸种类及预处理条件对麦草秸秆组分分离及纤维素酶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酸预处理效果最佳,在甲酸浓度1 g/L、固液比1∶20 (g∶mL)、预处理温度170℃、预处理时间30 min条件下,麦草秸秆纤维素保留率95.55%,半纤维素脱除率81.66%,木质素脱除率38.42%,水解液中木糖及低聚木糖总得率80.05%;预处理残渣经过72 h酶水解后,葡萄糖得率83.37%。通过物料平衡计算,该工艺下总糖(葡萄糖和木糖)得率大于95.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秸秆 甲酸 预处理 酶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介导的固定化纳米酶制备及其在蛋白质快速酶解分析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星杰 肖鹏 +1 位作者 杨丹妮 刘思瑶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3,共7页
以修饰了单链DNA的金纳米粒子(AuNPs)为载体,通过DNA介导的固定化策略(DDI)制备系列固定化纳米酶,用于蛋白质样品的快速酶解分析。所制备的固定化纳米酶具有纳米级尺寸,可以较好分散在溶液中进行酶解反应,减小固液界面的传质阻力,使酶... 以修饰了单链DNA的金纳米粒子(AuNPs)为载体,通过DNA介导的固定化策略(DDI)制备系列固定化纳米酶,用于蛋白质样品的快速酶解分析。所制备的固定化纳米酶具有纳米级尺寸,可以较好分散在溶液中进行酶解反应,减小固液界面的传质阻力,使酶与底物蛋白质较好地结合。因此该纳米酶具备分散性好,催化效率高的特点。系统研究了酶解反应温度与pH值对固定化纳米酶解活性的影响。性能考察结果表明,固定化纳米酶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与重复性。固定化纳米酶可有效水解牛血清蛋白(BSA),酶解时间仅需30 min即可获得91%的氨基酸序列覆盖率,酶解效率明显高于溶液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Hela细胞总蛋白质组的快速分析,得到了良好的酶解效果,展现了该固定化纳米酶在复杂蛋白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固定化纳米酶 蛋白质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籽粒氮含量小麦的氮素转运、分配和相关生理特性研究
16
作者 彭超军 董海滨 +4 位作者 齐学礼 华夏 高崇 赵明忠 胡琳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1-1048,共8页
为探讨小麦籽粒氮含量的影响因素,以高籽粒氮含量(HGNC)和低籽粒氮含量(LGNC)的小麦品种各2个作为供试材料,比较了灌浆期两类品种的籽粒氮含量变化,分析了氮素转运、分配特性,以及旗叶中Rubisco含量、蛋白水解相关酶活性等生理性状的差... 为探讨小麦籽粒氮含量的影响因素,以高籽粒氮含量(HGNC)和低籽粒氮含量(LGNC)的小麦品种各2个作为供试材料,比较了灌浆期两类品种的籽粒氮含量变化,分析了氮素转运、分配特性,以及旗叶中Rubisco含量、蛋白水解相关酶活性等生理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灌浆后期至成熟期,HGNC小麦的籽粒氮含量高于LGNC小麦,HGNC小麦的叶片、茎鞘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低于LGNC小麦,且HGNC小麦的氮素转运强度高于LGNC小麦;在灌浆中后期HGNC小麦的Rubisco及可溶性蛋白的降解速度较快,蛋白水解酶活性也较LGNC小麦活跃。综上,灌浆后期至成熟期,HGNC和LGNC小麦的籽粒氮含量差异显著,其受氮素分配、转运影响。在灌浆中后期,旗叶中的Rubisco和可溶性蛋白质降解强度对小麦成熟期的氮含量产生负效应,而蛋白水解相关的酶活性则具有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氮含量 氮转运 Rubisco酶 蛋白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解法提高黑枸杞中花青素和多酚提取量及其抗氧化性测定
17
作者 王克山 赵静 +6 位作者 徐文革 修效友 杨彪德 惠爱玲 吴泽宇 晋冠平 张文成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69-75,共7页
以黑枸杞为原料,花青素和多酚含量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探究了复合酶解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配比6.89∶3.11,复合酶添加量15.02%,酶解时间2.45 h,酶解温度30℃,在此条件下花青素提取量为(7... 以黑枸杞为原料,花青素和多酚含量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探究了复合酶解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配比6.89∶3.11,复合酶添加量15.02%,酶解时间2.45 h,酶解温度30℃,在此条件下花青素提取量为(7.02±0.23)mg/g,多酚提取量为(34.68±0.22)mg/g。同时,测定添加复合酶和未添加复合酶的黑枸杞果浆的抗氧化活性变化,结果显示酶解后黑枸杞果浆的抗氧化活性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枸杞 花青素 多酚 复合酶解 响应面法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和酶解技术在猪蛋白原料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清华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6,共6页
发酵和酶解技术是猪蛋白饲料原料开发中常用的生物处理手段,能显著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并促进动物肠道消化吸收。尤其在蛋白饲料资源匮乏及非常规蛋白饲料资源利用率较低等背景下,发酵和酶解技术在猪蛋白原料开发中... 发酵和酶解技术是猪蛋白饲料原料开发中常用的生物处理手段,能显著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并促进动物肠道消化吸收。尤其在蛋白饲料资源匮乏及非常规蛋白饲料资源利用率较低等背景下,发酵和酶解技术在猪蛋白原料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力。文章主要阐述了发酵和酶解技术特点,总结了发酵、酶解及其协同处理原料的应用技术研究现状,并对发酵和酶解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分析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技术 发酵菌种 酶解技术 菌酶协同 蛋白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木聚糖酶的高密度发酵及其定向制备低聚木糖
19
作者 赵剑 解静聪 +3 位作者 姜越 杨静 徐浩 张宁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为提高酶水解杨木木聚糖定向转化低聚木糖的效率,同时降低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成本,围绕重组大肠杆菌(PET-PdoXyn10A-DE3)高密度发酵制备拟杆菌来源木聚糖酶PdoXyn10A的诱导表达条件和酶水解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条件开展了研究。考察了在... 为提高酶水解杨木木聚糖定向转化低聚木糖的效率,同时降低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成本,围绕重组大肠杆菌(PET-PdoXyn10A-DE3)高密度发酵制备拟杆菌来源木聚糖酶PdoXyn10A的诱导表达条件和酶水解制备低聚木糖的工艺条件开展了研究。考察了在5 L发酵罐水平下诱导剂浓度、诱导光密度(OD_(600))值、诱导温度和诱导pH值等因素对PET-PdoXyn10A-DE3产重组木聚糖酶PdoXyn10A的影响,反应温度、pH值对玉米芯木聚糖酶水解过程中酶活力的影响,以及酶添加量、酶水解时间对杨木乙酸水解液制备低聚木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诱导剂浓度0.25 mmol/L、诱导OD_(600)值55、诱导温度34℃和诱导pH值7.0的最佳诱导条件下,经高密度发酵重组酶酶活力可达362.67 U/mL,重组大肠杆菌生物量可达28.83 g/L。酶水解制备低聚木糖的最佳条件为酶反应温度40℃、pH值5.2、酶添加量12 U/mL和反应时间6 h,此条件下低聚木糖的量为3.21 g/L,其中木二糖、木三糖、木四糖、木五糖和木六糖的量分别为1.09、 0.97、 0.84、 0.18、 0.13 g/L,木糖为1.8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木聚糖酶 高密度发酵 乙酸水热反应 低聚木糖 酶水解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壁多糖高效酶解技术及其在食品加工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郝倩 邓乾春 +5 位作者 周彬 程园梦 周琦 陈洪建 邓紫玙 陈亚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4-314,共11页
植物细胞壁多糖的结构异质性和复杂性会限制食品加工中植物营养素的释放,最终影响产品的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和货架稳定性。利用植物细胞壁多糖降解酶(plant cell wall polysaccharide-degrading enzymes,PCWPE)实现高效酶解是食品加工... 植物细胞壁多糖的结构异质性和复杂性会限制食品加工中植物营养素的释放,最终影响产品的感官品质、营养价值和货架稳定性。利用植物细胞壁多糖降解酶(plant cell wall polysaccharide-degrading enzymes,PCWPE)实现高效酶解是食品加工中克服包裹植物细胞复杂多糖壁屏障的关键步骤。PCWPE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专一高效地水解植物细胞壁层中的糖苷键,显著改善产品感官风味、营养价值,提高多相体系稳定性,并提高产率等。近年来,PCWPE广泛用于饮料加工、植物营养素萃取、功能性糖制备,以及新兴可持续型植物基食品加工,成为食品绿色加工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就PCWPE酶解机制、高效酶解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高品质植物基食品加工技术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降解酶 酶解机制 高效酶解技术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