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林区杆塔基础病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1
作者 林峻岑 张航 +6 位作者 李国玉 苏安双 高凯 曹亚鹏 陈敦 王旭 王淼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6-656,共11页
由基础病害造成的多年冻土区结构或构件失效将对林区生态安全构成一定威胁,为此通过对东北多年冻土区京漠线及中俄原油管道沿线附近林区的杆塔基础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其主要病害特征及现有防治措施并提出改进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出... 由基础病害造成的多年冻土区结构或构件失效将对林区生态安全构成一定威胁,为此通过对东北多年冻土区京漠线及中俄原油管道沿线附近林区的杆塔基础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总结其主要病害特征及现有防治措施并提出改进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出现冻拔病害的输电线铁塔基础占18.1%,包括均匀冻拔(8.5%)和不均匀冻拔(9.6%),而出现融沉病害的基础仅占3.7%;混凝土基础表面出现裂缝(2.7%)、剥落(2.7%)、裂纹(4.3%)、侵蚀(5.9%)、倾斜(3.7%)和压裂(0.5%)等病害;基础不均匀冻拔与倾斜对铁塔安全影响较大;混凝土保护帽冻害严重,主要表现为裂缝(15.4%)、剥落(8.5%)、裂纹(15.4%)和侵蚀(58%);冻拔和冻裂也是造成线杆倾斜和断裂倒塌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基础病害问题,建议对冻土区域内的工程结构进行长期跟踪监测并完善改进现有处置措施。调查结果可为多年冻土区基础设施的设计、建造及病害防治策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以期减弱工程对自然林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林区 多年冻土区 基础 病害调查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吸滚筒式穴盘育苗生产线的研制与试验
2
作者 曹阳 周悦 +2 位作者 张亚男 薛臻 赵湛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0-137,共8页
为了提高育苗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和对穴播种的稳定性,优化设计了主要由穴盘供给装置和气吸滚筒式排种器组成的穴盘育苗生产线。穴盘供给装置由步进送盘装置和抓盘-移盘装置构成,采用气力驱动和拟人手指抓取工作方式,可以将成叠的穴盘逐个... 为了提高育苗生产线的工作效率和对穴播种的稳定性,优化设计了主要由穴盘供给装置和气吸滚筒式排种器组成的穴盘育苗生产线。穴盘供给装置由步进送盘装置和抓盘-移盘装置构成,采用气力驱动和拟人手指抓取工作方式,可以将成叠的穴盘逐个放置到育苗生产线的输送带上,供给效率达到1000盘/h。通过EDEM-Fluent耦合仿真了吸排种动力学过程,获取了籽粒运动轨迹,分析了正压差波动对排种籽粒轨迹的影响,得出在投种角为-15°、正压差为0.8 kPa时排种籽粒轨迹具有较高稳定性的结论。以籽粒下落到穴孔中心为目标,建立了穴盘输送位置和理论投种角的匹配方程。实时监测穴盘的输送位置和滚筒的转动位置,以实际吸孔位置与理论投种角的差值为输入参数,建立了滚筒转速的模糊控制策略,即通过滚筒转速的自适应调节控制,使得实际投种角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消除因穴盘连续输送波动导致的播种位置误差。以油菜籽粒为对象开展了对穴播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滚筒转速的自适应调节可以有效提高连续对穴播种作业的稳定性,作业效率400~800盘/h,单粒播种精度可以稳定在9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生产线 对穴播种 气吸滚筒式 穴盘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K聚类多判据融合的柔性直流配电网单极故障选线
3
作者 陈新岗 曾慧敏 +3 位作者 马志鹏 张知先 李松 张文轩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9-59,共11页
小电流接地方式下的柔性直流配电网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故障特征量小,故障识别难度大。为提高柔性直流配电网接地故障检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K-means++多判据融合的柔性直流配电网单极故障选线方案。首先,对线路故障电气量进行模量分解,... 小电流接地方式下的柔性直流配电网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故障特征量小,故障识别难度大。为提高柔性直流配电网接地故障检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K-means++多判据融合的柔性直流配电网单极故障选线方案。首先,对线路故障电气量进行模量分解,得到正常线路和故障线路零模电流、零模电压和零模功率的特征。然后,根据各线路零模电流Spearman相关性、零模电流与零模电压夹角余弦值以及零模功率积分绝对值大小的差异,构造3种故障选线判据。最后,通过K-means++算法对各线路3种选线结果进行分析,可准确选出故障线路。在PSCAD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耐过渡电阻、噪声干扰以及通信延时能力强,有效提高了单极接地故障选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网 单极接地故障 K-means++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法兰螺栓滑移的多棱锥型钢管杆挠度及附加弯矩研究
4
作者 潘峰 陈赛慧 +1 位作者 陈远 丁磊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0-589,共10页
多棱锥型钢管杆广泛应用于城市周边输电线路,管与管之间连接通常采用法兰连接,鉴于目前对于多棱锥型钢管杆挠度的理论计算方法研究相对较单一,本研究将根据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理论,结合法兰节点螺栓滑移,推导出在常见荷载(弯矩M、水平力... 多棱锥型钢管杆广泛应用于城市周边输电线路,管与管之间连接通常采用法兰连接,鉴于目前对于多棱锥型钢管杆挠度的理论计算方法研究相对较单一,本研究将根据梁的挠曲线微分方程理论,结合法兰节点螺栓滑移,推导出在常见荷载(弯矩M、水平力P和均布力q)作用下多棱锥型钢管杆挠度和附加弯矩的计算方法,建议按螺栓孔的间隙计算法兰盘的滑移量,并考虑相应的转角放大系数。最后,选取典型钢管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不考虑法兰螺栓滑移计算得到的位移值与有限元方法解约有7%的误差,附加弯矩引起的挠度占总挠度约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拔梢钢管杆 螺栓滑移 截面惯性矩 挠度 附加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电作业导线后备保护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5
作者 安军伟 艾茂民 +2 位作者 王庆泽 张硕 张颖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4期90-92,共3页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将直线杆改为耐张杆可实现对配电线路精细化检修,是常见作业项目之一。在收紧导线或开断过程中,作业人员未采用后备保护措施或采用绝缘绳作为简单后备保护措施,安全隐患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不方便操作、...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将直线杆改为耐张杆可实现对配电线路精细化检修,是常见作业项目之一。在收紧导线或开断过程中,作业人员未采用后备保护措施或采用绝缘绳作为简单后备保护措施,安全隐患较大、风险程度较高、不方便操作、效率较低等难题。因此,设计一种带电作业导线后备保护装置,该工具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可及时调整绝缘绳索长度,避免作业人员手动调节,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安全作业水平、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 耐张杆 后备保护 收紧导线 及时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极模变换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断线故障分析与辨识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宗生 张巍 +3 位作者 廖建权 周念成 王渝红 王强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5,共9页
断线故障的故障特性分析是制定断线保护方案的基础。首先,文中以金属回线双极直流系统为对象,根据直流系统中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在故障前后的状态变化,基于叠加定理得出MMC在直流系统发生故障时的等效电路模型,构建直流系统断线故... 断线故障的故障特性分析是制定断线保护方案的基础。首先,文中以金属回线双极直流系统为对象,根据直流系统中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在故障前后的状态变化,基于叠加定理得出MMC在直流系统发生故障时的等效电路模型,构建直流系统断线故障下的等效电路。然后,通过改进极模变换矩阵推导其在不同故障类型下的复合模量等值网络,分析不同断线故障的模量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2模和0模电流的变化量构建断线故障类型识别的相平面,实现断线故障的分类;同时,提出基于1模电流变化量的区内外断线故障辨识流程。最后,在PSCAD/EMTDC中建立了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法的快速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 断线故障 极模变换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视频监测的取能电源的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程钰 曾翔君 +3 位作者 马朝瑜 骆一萍 田昊洋 吴天逸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6-163,170,共9页
供电电源是保证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稳定运行的关键,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压电场感应取能技术的取能电源,并分别对其功率电路和控制电路进行分析设计。感应极板产生的位移电流作为取能电源的输入,直接决定着取能电源的输入功率,文... 供电电源是保证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稳定运行的关键,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压电场感应取能技术的取能电源,并分别对其功率电路和控制电路进行分析设计。感应极板产生的位移电流作为取能电源的输入,直接决定着取能电源的输入功率,文中利用Comsol软件研究了感应极板尺寸对位移电流的影响,确定了感应极板的尺寸,并和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基于此,文中研制了一套视频监测装置,通过感应极板和取能电源实现装置的自取能,拍摄输电线及周围环境视频并发送到远程终端。最后,通过实验确定了当视频监测装置应用在110 kV电压等级下时,远程终端接收到的单次视频时长为2.2 min,视频间隔为54.9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电场感应取能 取能电源 感应极板 输电线路 视频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杆状物和车道线的城市道路场景轻量化快速点云自动配准
8
作者 赵辉友 吴学群 夏永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548,共14页
针对激光扫描获取城市场景出现不同时期位置偏差,传统点云配准方法存在效率低和鲁棒性低等局限性,本文提出了顾及杆状物和车道线的点云配准改进方法。首先对滤波后的点云进行体素格网降采样,再利用布料模型滤波对地面点滤波,后使用K均... 针对激光扫描获取城市场景出现不同时期位置偏差,传统点云配准方法存在效率低和鲁棒性低等局限性,本文提出了顾及杆状物和车道线的点云配准改进方法。首先对滤波后的点云进行体素格网降采样,再利用布料模型滤波对地面点滤波,后使用K均值无监督分类非地面点云,后用先验的随机一致抽样法提取杆状物作为目标特征,并根据点云反射强度提出点云灰度图和空间密度分割法提取车道线。利用改进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和法向量约束,将杆状物作和车道线作为配准基元,几何一致算法剔除错误点对,并使用双向KD-tree快速对应特征点的关系,加快配准速度和提高精度。经实验证明,在低重叠度的城市点云场景耗时不到20 s,且只迭代20次,精度可达1.9877×10^(-5)m,可实现城市道路场景点云的高效准确配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激光扫描 杆状物 地面点滤波 K均值 车道线 改进I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线路保护非全相运行状态下的考虑 被引量:27
9
作者 袁浩 王琰 +3 位作者 倪益民 吴艳平 蒋雷海 许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3-107,共5页
列举了在非全相运行状态下线路保护设计和实现中应考虑的问题。使用零序、负序分量的继电保护方案应被闭锁或做一定改进。在非全相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系统振荡,此时,距离元件和方向元件的特性会变坏。文中针对这种情况的一些具体实践措施... 列举了在非全相运行状态下线路保护设计和实现中应考虑的问题。使用零序、负序分量的继电保护方案应被闭锁或做一定改进。在非全相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系统振荡,此时,距离元件和方向元件的特性会变坏。文中针对这种情况的一些具体实践措施进行了深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相 线路保护 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双极区保护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俊生 沈国民 +1 位作者 李海英 曹冬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85-88,共4页
在介绍常规±500 kV高压直流输电双极区保护配置的基础上,为了达到±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最大限度保持功率输送的目的,增加了双极区保护判据,提出了新的动作处理策略。具体为:双极运行时,增加差流判据;单极运行时,提出金... 在介绍常规±500 kV高压直流输电双极区保护配置的基础上,为了达到±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最大限度保持功率输送的目的,增加了双极区保护判据,提出了新的动作处理策略。具体为:双极运行时,增加差流判据;单极运行时,提出金属回线运行方式处理策略。达到了带故障无危害持续运行的目的,减少了双极区保护动作造成双极停运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 线路保护 双极区 双极停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配网极间故障控制保护策略与主设备参数配合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秦红霞 孙刚 +2 位作者 时伯年 邢晓刚 赵宇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50-156,共7页
直流配电网在改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实现分布式电源无扰并网以及城市直流负荷接入等方面,相比交流配网有较大优势。然而直流线路具有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峰值大的特点,极易损坏换流器件及设备绝缘,因此,对直流线路的故障处理提出... 直流配电网在改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实现分布式电源无扰并网以及城市直流负荷接入等方面,相比交流配网有较大优势。然而直流线路具有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峰值大的特点,极易损坏换流器件及设备绝缘,因此,对直流线路的故障处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MMC的柔性直流配电网可以通过接地方式的设计实现直流线路单极故障穿越,而危害更大的极间短路故障尚无很好的处理方法。以背靠背典型两端直流配电网为例,分析了直流线路极间短路故障时的暂态特性及其对交流系统、换流器及直流侧的影响。分析了极间故障时的控制保护策略及其与主要设备参数的配合关系。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下进行了直流线路极间短路故障的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控制保护配置与主设备参数配合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网 保护配置 直流线路 极间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输电线路复合材料杆塔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0
12
作者 胡毅 刘庭 +3 位作者 刘凯 邓世聪 李汉明 胡广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01-808,共8页
为了研究110 kV复合材料杆塔特性,对2种不同接地方式下的110 kV单杆双回复合材料杆塔进行了相地操作冲击、雷电冲击、工频污闪等电气特性的试验研究,并对3种结构形式的110 kV复合材料杆塔进行了6种典型工况下的结构荷载试验。根据复合... 为了研究110 kV复合材料杆塔特性,对2种不同接地方式下的110 kV单杆双回复合材料杆塔进行了相地操作冲击、雷电冲击、工频污闪等电气特性的试验研究,并对3种结构形式的110 kV复合材料杆塔进行了6种典型工况下的结构荷载试验。根据复合材料杆塔试验结果得出:110 kV复合材料杆塔在合适的接地方式下,杆塔的绝缘水平有大幅的提高;复合材料杆塔的强度满足线路荷载要求,但其挠度要大于铁塔。从运行性能的分析得出,采用复合材料绝缘杆塔可减少运行中风偏、污闪、冰闪、雷击跳闸等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输电线路 杆塔 电气特性 机械特性 运行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架空输电线路复合材料杆塔的材料、电气和机械特性试验 被引量:44
13
作者 邓世聪 刘庭 +4 位作者 李汉明 魏前虎 胡广生 刘凯 肖宾 《南方电网技术》 2011年第3期36-40,共5页
为了将复合材料杆塔应用于输电线路,以便解决或降低雷击污闪故障问题,有必要进行复合材料杆塔的材料、电气和机械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氨酯复合材料在受潮、淋雨等条件下仍具有一定的绝缘性,作为杆塔材料可以提高杆塔的绝缘水平;11... 为了将复合材料杆塔应用于输电线路,以便解决或降低雷击污闪故障问题,有必要进行复合材料杆塔的材料、电气和机械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氨酯复合材料在受潮、淋雨等条件下仍具有一定的绝缘性,作为杆塔材料可以提高杆塔的绝缘水平;110 kV复合材料杆塔,在地线顺线方向引出、悬空引下接地方式下,与常规铁塔相比,相地间隙增加了70%,相地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增加了约75%,爬电距离增加了约40%以上;在Ⅲ级污秽条件下,相地污秽耐受电压为相地最大工作电压的2.5倍以上;杆塔的整体强度,满足各工况下荷载的要求,杆塔的挠度比常规铁塔大。挂网运行的2基110 kV同杆双回半复合材料杆,在1年多时间的实际运行中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聚氨酯 输电线路 杆塔 雷击闪络 污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在线监测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文宇 刘健 +4 位作者 王建渊 申明 王晓帆 李泽 李晓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17,共3页
为满足实际电力企业生产需求,提出并实现了基于GSM与太阳能供电技术的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接地极在线监测系统。在接地极在线监测系统前台单元中实时检测换流站接地极的入地电流、观测井的水位和温度等数据,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预处理,借... 为满足实际电力企业生产需求,提出并实现了基于GSM与太阳能供电技术的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接地极在线监测系统。在接地极在线监测系统前台单元中实时检测换流站接地极的入地电流、观测井的水位和温度等数据,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预处理,借助GSM网络传输,通过后台系统管理软件监测换流站接地极的运行状态。该系统已投入三峡-常州直流输电500 kV龙泉换流站实际运行,效果良好,能反映该接地极运行状态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接地极 在线监测 数字信号 预处理 全球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杆并架输电线路跨线故障识别元件 被引量:19
15
作者 索南加乐 刘东 +3 位作者 谢静 焦在滨 陈勇 孟祥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2,共6页
通过对线路发生单纯性故障与跨线故障情况下的正、负序故障分量阻抗关系和正、负序故障分量电流幅值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判别电力系统发生跨线故障的判别元件。单纯性故障时,正负序阻抗角相等、正负序阻抗幅值相等、正序故障分量电流... 通过对线路发生单纯性故障与跨线故障情况下的正、负序故障分量阻抗关系和正、负序故障分量电流幅值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判别电力系统发生跨线故障的判别元件。单纯性故障时,正负序阻抗角相等、正负序阻抗幅值相等、正序故障分量电流幅值不小于负序电流幅值;而当发生跨线故障时,以上关系不再成立,由此便可以得到系统发生跨线故障的判据。该判别元件原理简单,动作灵敏度高,EMTP仿真和现场录波数据验证了该判别原理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选相 同杆并架输电线路 跨线故障 线路保护 故障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杆双回线环流量的行波特点 被引量:11
16
作者 宋国兵 索南加乐 +2 位作者 许庆强 张健康 康小宁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对存在复杂耦合关系的同杆双回线分解成解耦的同向模网和环流模网的过程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到的双回线环流模网具有不包含双回线以外的系统且两端电压为零的特点,该特点使得环流网成为双回线最佳的故障定位网络,从而使复杂的双回线测距... 对存在复杂耦合关系的同杆双回线分解成解耦的同向模网和环流模网的过程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到的双回线环流模网具有不包含双回线以外的系统且两端电压为零的特点,该特点使得环流网成为双回线最佳的故障定位网络,从而使复杂的双回线测距简单化。通过对比单相接地故障时双回线环流网与双回线故障线的α模行波的仿真波形,得出了双回线环流量行波与双回线路以外系统无关,且在两端母线处的反射最强而在故障点的反射较弱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基于双回线环流量的单端行波测距具有双端测距效果。为环流量行波用于同杆双回线测距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同杆双回线 环流量 行波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极间耦合影响及故障选极方案 被引量:13
17
作者 褚旭 王亮 +1 位作者 王华伟 宋国兵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0-146,共7页
为了解决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极间耦合引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单极电气量的故障选极方案。耦合特性分析发现线路极间耦合程度与电气量的频率有关,且频率越高则耦合作用越显著。故障电气量频谱特性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健全极电气量中... 为了解决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极间耦合引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单极电气量的故障选极方案。耦合特性分析发现线路极间耦合程度与电气量的频率有关,且频率越高则耦合作用越显著。故障电气量频谱特性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健全极电气量中低频信号含量远低于故障极。基于健全极与故障极低频信号差异,提出了仅利用单极电气量的故障极选择方法,并给出了故障选极判据。仿真结果及现场录波数据均验证了所提选极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线路 极间耦合 故障极选择 低频分量 单极电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单相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 被引量:51
18
作者 李斌 李永丽 +1 位作者 盛鹍 曾治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56,共5页
针对带或不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详细地分析了单相故障断开相的恢复电压特性;对有并联电抗器补偿的超高压线路,分析了恢复电压中的工频分量以及由各储能元件形成的低频振荡分量,并对恢复电压的拍频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 针对带或不带并联电抗器的超高压输电线路,详细地分析了单相故障断开相的恢复电压特性;对有并联电抗器补偿的超高压线路,分析了恢复电压中的工频分量以及由各储能元件形成的低频振荡分量,并对恢复电压的拍频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现有自适应重合闸判据判定效果的不足,提出了利用瞬时性故障消失后的拍频特性来判定故障性质的新方法,解决了现有自适应重合闸判据在超高压线路上的应用缺陷,拓宽了单相自适应重合闸的应用范围和前景。经理论分析和EMTP仿真验证表明,该判别方法准确、有效,能够可靠地实现超高压输电线路上的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电抗器 超高压输电线路 单相自适应重合闸 电力系统 拍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导线在单双极电晕笼中的可听噪声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刘元庆 郭剑 陆家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共5页
利用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直流电晕笼,对特高压直流导线在正极、负极、正负双极电晕笼中的可听噪声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单双极电晕笼内直流导线的表面电场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若施加相同等级的电压,单双... 利用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直流电晕笼,对特高压直流导线在正极、负极、正负双极电晕笼中的可听噪声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单双极电晕笼内直流导线的表面电场进行了有限元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若施加相同等级的电压,单双极电晕笼中直流导线表面的平均最大标称电场相对差值在0.4%之内,采用单、双极电晕笼试验对导线表面场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对单双极电晕笼中的特高压直流正极、负极、正负双极导线的可听噪声进行了全电压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我国现有的直流线路来说,利用正单极电晕笼代替正负双极电晕笼进行可听噪声试验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笼 特高压直流线路 可听噪声 正极 双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路避雷器在广东电网输电线路上异常运行情况的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谦 彭向阳 钟定珠 《广东电力》 2006年第6期43-47,共5页
对广东电网应用线路避雷器作为输电线路防雷新措施实施9年以来线路避雷器所发生的异常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包括了产品质量原因引起的故障、安装或选点不当等原因引起的运行异常以及自然灾害或极端气象条件引起的线路避雷器损坏等。总结... 对广东电网应用线路避雷器作为输电线路防雷新措施实施9年以来线路避雷器所发生的异常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包括了产品质量原因引起的故障、安装或选点不当等原因引起的运行异常以及自然灾害或极端气象条件引起的线路避雷器损坏等。总结了安装及运行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线路避雷器这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杆塔 线路避雷器 绝缘子 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