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梅森旋转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双随机SVPWM高频电磁振动抑制
1
作者 陈浈斐 万向民 +2 位作者 陈书桐 王磊 王枫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04-2517,共14页
在以变频器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传统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会在逆变器开关频率及其倍频处产生高频电流谐波,进而导致永磁同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高频电磁振动。因此,提出一种随机开关频率与随机零矢量结合的... 在以变频器驱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传统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会在逆变器开关频率及其倍频处产生高频电流谐波,进而导致永磁同步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高频电磁振动。因此,提出一种随机开关频率与随机零矢量结合的双随机SVPWM控制方法,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高频电流谐波频谱扩展中,该方法可分散集中在开关频率及其倍频处的高频谐波,有效地削弱高频电磁振动。同时,采用改进梅森旋转(MT)算法生成随机数,增强了随机序列的随机性和空间遍历性,保证了双随机SVPWM控制方法的扩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MT算法的双随机SVPWM控制方式达到了有效抑制电机高频段电磁振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谐波 电磁振动 双随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周期计算单采样双更新的永磁同步电机低载波比下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2
作者 吴春 施淑娟 +1 位作者 朱春桥 郑露华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9-301,共13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下桥臂电流采样拓扑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在低载波运行时受数字延时影响易导致位置估计精度低、电流纹波增大、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半周期计算、单采样双更新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有效减少系统数字延时。该...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下桥臂电流采样拓扑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在低载波运行时受数字延时影响易导致位置估计精度低、电流纹波增大、稳定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半周期计算、单采样双更新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有效减少系统数字延时。该方法在每个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的载波过零处采样一次电流,并在采样结束后的半周期内完成目标电压矢量计算。考虑数字延时中电机转过的角度,将目标电压矢量在下一个PWM周期的前、后半周期输出,并分别补偿0.75 T s和1.25 T s等效延时(T s为PWM周期时间),以减小目标电压矢量与实际输出电压矢量之间的误差。将新方法应用于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速度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位置估计精度高、电流纹波小,且可以稳定运行于额定负载、载波比为4.0的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低载波比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单采样双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展控制集的PMSM有限控制集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兴 阳辉 +2 位作者 王逸飞 陈涛 全相军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99,共9页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与高可靠性等优势,已在工业界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针对PMSM驱动系统,提出基于拓展控制集的有限控制集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inite-control-set model-free p...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与高可靠性等优势,已在工业界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针对PMSM驱动系统,提出基于拓展控制集的有限控制集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inite-control-set model-free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FCS-MFPCC)。首先,分析PMSM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详述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inite-control-set 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FCS-MPCC)的原理。其次,介绍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LESO)的传统FCS-MFPCC。针对传统FCS-MFPCC稳态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discrete space vector modulation,DSVM)的控制集拓展方案,将控制集的电压矢量数目拓展至25。然后,为解决拓展控制集带来的高计算量问题,提出一种快速寻优策略,阐述该策略的实施原理与流程。最后,基于一台500 W PMSM实验平台,对比传统FCS-MFPCC与所提FCS-MFPCC的控制性能,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稳态性能,且定子绕组电流总谐波畸变率由10.07%降低至6.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PMSM) 模型预测控制 有限控制集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CS-MFPCC) 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FCS-MPCC)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 离散空间矢量调制(d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空间矢量调制的双级矩阵变换器共模电压抑制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兴 童诚 +1 位作者 杨淑英 谢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3-38,共6页
针对双级矩阵变换器(two-stage matrix converter,TSMC)的共模电压问题及现有共模电压抑制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对TSMC共模电压分布规律的分析,在保证整流级零电流换流的基础上,提出对零矢量重新分布的改进的TSMC双空间矢量调制(double s... 针对双级矩阵变换器(two-stage matrix converter,TSMC)的共模电压问题及现有共模电压抑制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对TSMC共模电压分布规律的分析,在保证整流级零电流换流的基础上,提出对零矢量重新分布的改进的TSMC双空间矢量调制(double space vector modulation,DSVM)方法,有效降低了TSMC的共模电压幅值。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改进调制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双级 共模电压 双空间矢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的Vienna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被引量:35
5
作者 朱文杰 陈昌松 段善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6008-6016,共9页
应用于三相整流器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方法以指标函数最小为目标,遍历计算输出单一最优电压矢量,开关频率不固定,输入电流品质依赖较高的采样频率。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离散... 应用于三相整流器的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方法以指标函数最小为目标,遍历计算输出单一最优电压矢量,开关频率不固定,输入电流品质依赖较高的采样频率。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discretespacevector modulation,DSVM)的Vienna整流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由实矢量线性组合而成的虚拟矢量,在一个采样周期内可输出多个实矢量,能固定开关频率;通过引入虚拟矢量,增加预测控制中的可控矢量集,能有效减少参考电压和预测电压之间的误差,从而降低输入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otal harmonics distortion,THD)。该文分析虚拟矢量及其调制方式,给出DSVM-MPC的实现方法。为验证所提DSVMMPC方法的正确性,与常规FCS-MPC方法进行仿真和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提高输入电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模型预测控制 虚拟矢量 离散空间矢量调制 总电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变流器LCL滤波器参数优化新方法 被引量:55
6
作者 郑昕昕 肖岚 +3 位作者 王长宝 田洋天 张方华 姚志垒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5-63,186,共9页
LCL滤波器体积较小,对高频电流谐波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于大功率三相AC/DC变流器中。LCL滤波器的参数设计大多考虑开关频率处的谐波,以LCL滤波器输入输出端的谐波电流衰减作为优化目标,往往会导致参数设计大于实际要求,增大滤... LCL滤波器体积较小,对高频电流谐波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于大功率三相AC/DC变流器中。LCL滤波器的参数设计大多考虑开关频率处的谐波,以LCL滤波器输入输出端的谐波电流衰减作为优化目标,往往会导致参数设计大于实际要求,增大滤波器体积与成本,且不易理论验证是否满足总谐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要求。提出一种基于THD估算的LCL滤波器设计优化方法,将THD估算模型代替实际LCL滤波器模型进行试验设计,以IEEE Std 1547.2-2008规定的并网标准中总谐波畸变率为优化目标,滤波器谐振频率为约束条件,单次谐波畸变率为修正因子,通过简化梯度算法进行LCL滤波器参数的优化,并讨论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电流环PI控制器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L滤波器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死区效应 双重傅里叶变换 中心复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转子变换器控制策略的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绕组故障诊断 被引量:25
7
作者 马宏忠 时维俊 +2 位作者 韩敬东 陈继宁 陈涛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9-125,7,共7页
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绕组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并诊断转子绕组故障,有效地降低风电场的运行和维护费用。通过仿真分析发现转子变换器不同控制策略对故障特征信号提取的影响,建立实验平台,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其正确... 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绕组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并诊断转子绕组故障,有效地降低风电场的运行和维护费用。通过仿真分析发现转子变换器不同控制策略对故障特征信号提取的影响,建立实验平台,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其正确性。首先,利用PSCAD软件建立双馈风力发电机转子绕组故障模型,其中转子变换器分别采用SVPWM矢量控制和滞环电流矢量控制,通过仿真分析,得出特征信号转子电压和转子电流进行诊断的适用范围;然后在动模实验室建立转子绕组故障诊断实验平台,考虑发电机变速及交变载荷的实际工况。最后,通过对特征信号进行频谱分析验证转子变换器控制策略对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转子绕组故障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滞环电流矢量控制 故障特征 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矩阵变换器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9
8
作者 潘月斗 郭凯 +1 位作者 陈继义 徐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2,共6页
针对矩阵变换器输出电流易受电网电压、负载不对称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矩阵变换器非线性控制器,实现对输出电流的实时准确的跟踪。根据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构建矩阵变换器的输出端数学模型。利用Park变换将该... 针对矩阵变换器输出电流易受电网电压、负载不对称影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矩阵变换器非线性控制器,实现对输出电流的实时准确的跟踪。根据矩阵变换器的拓扑结构,构建矩阵变换器的输出端数学模型。利用Park变换将该数学模型变换为标准的仿射非线性系统,构建了反馈线性化控制器。利用MATLAB/Simulink将采用所设计的控制器的矩阵变换器与传统矩阵变换器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有效地改善了系统在三相输入电压不对称、三相负载不平衡的非正常工况下的输出电流性能。将设计的控制器应用在搭建的矩阵变换器样机上,样机调试结果进一步说明了所设计的控制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双空间矢量调制 仿射非线性系统 非线性系统 状态反馈线性化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变换器输入电流的状态反馈线性化控制 被引量:8
9
作者 潘月斗 陈继义 +1 位作者 徐杰 郭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97-2503,共7页
在电压不平衡和负载不平衡等非正常工况下,矩阵变换器(MC)的输入电流波形不稳定,总谐波畸变率较大,严重影响负载的安全运行。为此,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矩阵变换器非线性控制器。首先根据矩阵变换器输入侧的拓扑结构,... 在电压不平衡和负载不平衡等非正常工况下,矩阵变换器(MC)的输入电流波形不稳定,总谐波畸变率较大,严重影响负载的安全运行。为此,设计了一种全新的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矩阵变换器非线性控制器。首先根据矩阵变换器输入侧的拓扑结构,构建了矩阵变换器的数学模型,经过Park变换,得到了标准的仿射非线性系统,验证它符合反馈线性化条件后将它转化成线性系统并设计出状态反馈线性化控制器。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矩阵变换器在三相输入电压不平衡、三相负载不平衡等非正常工况下的输入电流性能,降低总谐波畸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状态反馈线性化 非正常工况 双空间矢量调制 谐波 PARK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变换器两种调制策略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蔡巍 张晓锋 +2 位作者 乔鸣忠 何必 朱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1-117,共7页
对矩阵变换器的两种调制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证明了两者占空比之间的相等关系,指出双电压调制法只是零矢量中置空间矢量调制法调换导通次序的另一种形式。两种调制法均能实现在输入电压不平衡时的控制,且占空比计算都较为简单,但是采用... 对矩阵变换器的两种调制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证明了两者占空比之间的相等关系,指出双电压调制法只是零矢量中置空间矢量调制法调换导通次序的另一种形式。两种调制法均能实现在输入电压不平衡时的控制,且占空比计算都较为简单,但是采用空间矢量调制法可以完全消除窄脉冲,且能够较为方便地进行电压补偿操作。分析了两种方法对开关损耗的影响。由于空间矢量调制法为了消除窄脉冲、提高输出波形质量,在换流时的输出电压在大压差之间反复变化,造成了开关损耗大大上升,而双电压调制法在选通输入电压时均是按电压高低依次排列,因此双电压调制法的开关损耗较小。故在选择消除窄脉冲和降低开关损耗之间,必须折衷考虑具体选择哪种调制顺序,也可以交替使用,兼有两者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空间矢量调制法 双电压调制法 窄脉冲 输入不平衡 开关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压合成调制和空间矢量调制的一致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粟梅 孙尧 +1 位作者 陈睿 桂卫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21-26,共6页
在深入分析矩阵变换器双电压合成调制和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数学的角度证明了2种调制策略占空比的计算表达式是一致的,说明2种调制策略宏观上是统一的。从开关序列安排、原点开关的基本概念以及功率因数控制等方面揭示... 在深入分析矩阵变换器双电压合成调制和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数学的角度证明了2种调制策略占空比的计算表达式是一致的,说明2种调制策略宏观上是统一的。从开关序列安排、原点开关的基本概念以及功率因数控制等方面揭示了2种调制策略的一致性。受空间矢量调制中利用相反的有效矢量抑制共模电压的方法的启发,提出一种减少共模电压的双电压合成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一步证实了空间矢量调制和双电压合成调制的内在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双电压合成 空间矢量调制 一致性 共模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三电平双馈电机控制系统 被引量:17
12
作者 叶宗彬 李浩 +1 位作者 景巍 侯周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29,共6页
以双馈电机的矢量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流/直流/交流变流器作为主电路。交流/直流采用三相三电平整流器实现网侧的单位功率因数,减少对电网污染的同时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直流/交流采用三电平逆变器,并对双馈电机进行定子磁链定... 以双馈电机的矢量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采用交流/直流/交流变流器作为主电路。交流/直流采用三相三电平整流器实现网侧的单位功率因数,减少对电网污染的同时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直流/交流采用三电平逆变器,并对双馈电机进行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定子侧功率因数为1,且电机动态性能良好。本文还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对三电平逆变器的电压空间矢量平面进行简化,将三电平逆变器电压空间矢量平面简化至两电平空间矢量平面,并方便地实现了对中点电位平衡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电平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定子磁场定向控制 中点电位平衡 双馈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复控制的三电平光伏逆变技术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国月 曲轶龙 +1 位作者 齐冬莲 李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39-1344,共6页
为了改善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针对基于三电平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SVPWM)技术的二极管箝位式三电平逆变器,提出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在提高输出波形质量的同时,有效地抑制周期性扰动,增强... 为了改善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针对基于三电平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SVPWM)技术的二极管箝位式三电平逆变器,提出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在提高输出波形质量的同时,有效地抑制周期性扰动,增强系统的稳定性.给出12kVA 640VDC/220V50Hz AC样机设计,通过Matlab中的Simulink对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和仿真结果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控制 双闭环控制 三电平逆变器 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技术(SV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元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速度辨识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金生 高宏洋 喻寿益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67-1373,共7页
为避开传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方法需要求解反馈增益矩阵的问题,在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基础上,基于DSVM-DTC系统,在静止两相αβ坐标系下建立异步电机数学模型,推导出定子电流状态方程,并转化为带有5个输入节点、1个输出节点的神经元... 为避开传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方法需要求解反馈增益矩阵的问题,在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基础上,基于DSVM-DTC系统,在静止两相αβ坐标系下建立异步电机数学模型,推导出定子电流状态方程,并转化为带有5个输入节点、1个输出节点的神经元定子电流自适应辨识可调模型。采用Window-Hoff学习规则,推导出速度辨识公式,把辨识出的速度估计值反馈回可调模型中,在线修改可调模型参数,使其输出的定子电流估计值逼近于实时检测的定子电流,产生自适应性,提高定子电流和电机转速的辨识精度。最后,使用37kW异步牵引电机参数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上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辨识转速能够准确地跟踪实际转速,动态响应性能好,尤其当参数发生突变时,系统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并且实现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 转速辨识 dsvm 直接转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变换器双空间矢量调制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斌 刘继凯 董海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0-353,共4页
阐述了矩阵变换器的双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具体的数学推导。提出了双空间矢量调制的改进策略,优化了调制过程。最后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验证了改进策略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对矩阵变换器的实际调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双空间矢量调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建模的永磁同步电机SVPWM控制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葛东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6-249,共4页
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PMSM)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PMSM控制系统建模的方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电流和速度双闭环控制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也证明了该系统模型的有效性,验证了所采用的控制算法,为在实际控制系统... 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PMSM)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PMSM控制系统建模的方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了电流和速度双闭环控制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也证明了该系统模型的有效性,验证了所采用的控制算法,为在实际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运行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矢量控制 模型 双闭环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开中性点的新型级联型变换器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宗彬 王婷婷 +2 位作者 武涵 邓先明 于东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9-57,154,共10页
为了提高多电平变换器的输出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开中性点的新型级联型变换器。该变换器由级联H桥和半桥电路串联而成,通过增加一个简单的半桥电路可以实现输出电平几乎翻倍的效果。同时,半桥电路无需电压源,仅用电容供电,且无需任何闭环... 为了提高多电平变换器的输出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开中性点的新型级联型变换器。该变换器由级联H桥和半桥电路串联而成,通过增加一个简单的半桥电路可以实现输出电平几乎翻倍的效果。同时,半桥电路无需电压源,仅用电容供电,且无需任何闭环控制即可达到充放电平衡,从而实现电容电压的自平衡。该文首先介绍了新型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其次,为了实现变换器的正常运行,引入简化算法作为其调制策略;最后,在并网条件下进行仿真和实验分析,结果显示该变换器能够在低开关频率下获得高质量输出波形,验证了该变换器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变换器 电平翻倍 自平衡 简化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低开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随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静止无功发生器双序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勇 毕训训 +1 位作者 张怡龙 罗长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0-130,共11页
针对采用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输出电流及电压中含有幅值较高的高次谐波分量问题,提出一种将双随机SVPWM与SVG双序同步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首先,在三相三线制系统中将不平衡负载电流与SVG补偿电流分别... 针对采用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输出电流及电压中含有幅值较高的高次谐波分量问题,提出一种将双随机SVPWM与SVG双序同步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首先,在三相三线制系统中将不平衡负载电流与SVG补偿电流分别进行正负序变换,采用基于前馈解耦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对正序无功及负序分量进行同步补偿,其中电压外环采用模糊PI控制器以稳定直流侧电压。然后,采用随机开关频率与随机脉冲位置相结合的双随机SVPWM技术,以获得更宽的谐波频谱,优化并网电流波形。不同工况下的仿真及实验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大幅削减SVG输出电流及电压的谐波幅值,驱散集中于开关频率及其整数倍处的谐波能量,获得连续的功率谱密度;实验中采用此控制策略的并网电流谐波畸变率降低至3.88%,功率因数提高到0.972,验证了此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无功发生器 随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双序同步 模糊PI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逆变器限定轨迹双调制ANN-SVPWM研究
19
作者 易灵芝 彭寒梅 +2 位作者 王根平 邓文浪 李卫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5133-5138,共6页
针对SVPWM计算复杂等问题,根据双三角形合成原理,采用ANN实现光伏并网逆变器的SVPWM。在分析推导两种模式下开关矢量的占空比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合理构造欠调制模式子网络和过调制模式子网络,通过对各个神经网络单独训练,实现由欠调制状... 针对SVPWM计算复杂等问题,根据双三角形合成原理,采用ANN实现光伏并网逆变器的SVPWM。在分析推导两种模式下开关矢量的占空比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合理构造欠调制模式子网络和过调制模式子网络,通过对各个神经网络单独训练,实现由欠调制状态到过调制状态的平滑过渡。并通过限定轨迹双调制模式法,克服了SVPWM过调制的非线性问题。MATLAB仿真实验结果表明,ANN-SVPWM简便、高效,能实现输出电压连续控制,有效改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输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ANN-SVPWM 限定轨迹双调制 欠调制 过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变换器输入侧端口受控耗散哈密尔顿算子建模及无源控制
20
作者 潘月斗 徐杰 +1 位作者 陈继义 陈虎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99-1104,共6页
矩阵变换器无中间直流环节,易受电网扰动和负载扰动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矩阵变换器输入侧无源性控制器以改善控制系统特性.首先,在直–交坐标系下建立输入侧的端口受控耗散哈密尔顿(port-controlled Hamiltonian with dissip... 矩阵变换器无中间直流环节,易受电网扰动和负载扰动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矩阵变换器输入侧无源性控制器以改善控制系统特性.首先,在直–交坐标系下建立输入侧的端口受控耗散哈密尔顿(port-controlled Hamiltonian with dissipation,PCHD)算子模型.然后,设计了基于互联和阻尼配置的无源性控制器,用来实现对输入电流快速准确的跟踪.重新配置了系统的平衡点,通过注入阻尼提高系统的收敛速度,并从理论上对闭环系统的渐进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在非正常工况下仍能保证输入电流为正弦,相比传统偏差修正法,该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无源性 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系统 互联和阻尼配置的无源性控制 双空间矢量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