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CMOS近贴聚焦结构及电场分布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巍 李野 +2 位作者 陈卫军 宋德 王新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3-721,共9页
为获得高分辨率的电子轰击型CMOS(EBCMOS)成像器件,本文就近贴聚焦结构内电场分布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不同的EBCMOS结构并得到3种电场分布情况,分别为光电阴极和背面轰击型CMOS(BSBCMOS)之间的等势面不平行、部分平... 为获得高分辨率的电子轰击型CMOS(EBCMOS)成像器件,本文就近贴聚焦结构内电场分布对电子运动轨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不同的EBCMOS结构并得到3种电场分布情况,分别为光电阴极和背面轰击型CMOS(BSBCMOS)之间的等势面不平行、部分平行和彼此平行。根据电磁学理论结合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分别模拟了每种电场分布情况下的电子运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当设计的电子倍增层表面覆盖一层30 nm的超薄重掺杂层,保持极间电压为4000 V且极间距为1 mm时,光生电子轰击BSB-CMOS表面时扩散直径可减小至30μm。此结构具有电子聚焦作用,有助于实现高分辨率的EBCMOS。同时,进一步研究了光电阴极与BSB-CMOS之间的距离和电压对电子扩散直径的影响。研究发现,近贴间距越小、加速电压越高,相应的电场强度就越高,越有利于电子聚焦。本文工作将为改进电子轰击型CMOS成像器件的分辨率特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像增强器 电子轰击成像 近贴聚焦结构 EBCM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代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计算理论模型 被引量:16
2
作者 程耀进 向世明 师宏立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78-581,共4页
分辨力和传递函数MTF是微光像增强器的2个重要参数。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三代微光像增强器阴极发出的电子初能量分布没有统一的认识,从而没有一个公认的分辨力和MTF计算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假设,给出一定条件下一个分辨力计算模型。把实... 分辨力和传递函数MTF是微光像增强器的2个重要参数。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三代微光像增强器阴极发出的电子初能量分布没有统一的认识,从而没有一个公认的分辨力和MTF计算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假设,给出一定条件下一个分辨力计算模型。把实际测得的第一近贴距、第二近贴距、阴极电压和荧光屏电压等数值代入分辨力计算模型中,可以得到分辨力理论值。经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对,发现二者偏差值在12.3%以内,此理论模型基本符合实际需求。该分析方法和所得结果有一定实用价值,可作为设计三代微光像增强器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微光像增强器 双近贴 微通道板(MCP) 分辨力 MT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通道纳秒分幅相机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继魁 李同民 +4 位作者 黄玉金 聂文田 姚彩蓉 侯洵 彭文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1期21-25,共5页
相机采用棱镜分光,薄片管增强象,电选通分幅。由四个薄片管组成四个通道,每一个通道代表一个单幅相机,分幅时序由专门电控电路进行控制,接触相机记录图象,最短曝光时间3ns,动态空间分辩率5~81lp/mm,最高分幅速率2×10~8幅/秒,动态... 相机采用棱镜分光,薄片管增强象,电选通分幅。由四个薄片管组成四个通道,每一个通道代表一个单幅相机,分幅时序由专门电控电路进行控制,接触相机记录图象,最短曝光时间3ns,动态空间分辩率5~81lp/mm,最高分幅速率2×10~8幅/秒,动态范围50°,在爆炸、激光、放电,光谱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幅 通道 摄影机 高速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近贴聚焦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理论极限问题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向世明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51-353,共3页
分辨力和MTF是微光像增强器的2个重要参数。根据线性系统傅里叶频谱理论,分析了微光像增强器的MTF和分辨力特性。计算出理想条件下,基于光阴极/M CP/荧光屏3部件结构以及带内电子增益机制的光阴极/荧光屏2部件结构的近贴聚焦像管的理论... 分辨力和MTF是微光像增强器的2个重要参数。根据线性系统傅里叶频谱理论,分析了微光像增强器的MTF和分辨力特性。计算出理想条件下,基于光阴极/M CP/荧光屏3部件结构以及带内电子增益机制的光阴极/荧光屏2部件结构的近贴聚焦像管的理论极限分辨力。它们分别是96.6 lp/mm和98.1 lp/mm。该结果可供人们改进像管MTF及分辨力特性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光像增强器 像增强器 微通道板(MCP) 近贴聚焦 分辨力 MTF 傅里叶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电子工业用数字化X射线检测系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伟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4-659,共6页
提出一种高分辨率电子工业用数字化X射线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选择微焦斑X射线源和双近贴式X射线像增强器作为该系统的关键器件,分析了微焦斑X射线源的焦斑尺寸对系统分辨率的影响,并且建立了微焦斑X射线源和双近贴式X射线像增强器... 提出一种高分辨率电子工业用数字化X射线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选择微焦斑X射线源和双近贴式X射线像增强器作为该系统的关键器件,分析了微焦斑X射线源的焦斑尺寸对系统分辨率的影响,并且建立了微焦斑X射线源和双近贴式X射线像增强器自身分辨率及成像的几何放大率对系统最终分辨率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得出了几何放大率同系统分辨率的关系曲线。设计了光路及图像采集装置,并用VC 6.0完成了实用的X射线图像处理软件,研制了完整的成像系统样机并进行了调试与实验。这种成像系统有效视野可达75mm,分辨率为160lp/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焦斑X射线源 双近贴式X射线像增强器 数字化成像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象管、双近贴象增强器及带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快门选通电路
6
作者 高继魁 荆婉英 《高速摄影与光子学》 CSCD 1989年第1期52-56,共5页
本文主要简介我国变象管、双近贴象增强器毫微秒分幅相机的研制现状,并讨论这些相机的快门脉冲发生器电路。同时还介绍了用于带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选通电路。这些电路作适当修改后可用于微光硅靶摄象管的控制,高压电器特性试验,毫微... 本文主要简介我国变象管、双近贴象增强器毫微秒分幅相机的研制现状,并讨论这些相机的快门脉冲发生器电路。同时还介绍了用于带微通道板光电倍增管的选通电路。这些电路作适当修改后可用于微光硅靶摄象管的控制,高压电器特性试验,毫微秒脉冲源以及激光调制等场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象管 增强器 快门 选通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近贴管纳秒单幅高速摄影机
7
作者 李元 李同民 +3 位作者 侯洵 宋克昌 高继魁 姚彩蓉 《高速摄影与光子学》 CSCD 1989年第1期17-22,共6页
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二维图象记录设备,双近贴管纳秒单幅高速摄影机在高速摄影领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而且正在为核物理研究及其它学学科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 将近贴管用于高速摄影始于七十年代初。
关键词 摄影机 双近贴管 变象管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近贴聚焦像增强器放电点解决方法探讨
8
作者 杨铎 《红外技术》 CSCD 1993年第6期21-25,共5页
本文就双近贴聚焦像增强器研制过程中遇到的放电点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克服方法作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像增强器 放电点 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