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平稳交错正交调制辅助的抗衰落低分辨毫米波定时恢复算法
1
作者 李世宝 赵成锁 +1 位作者 李作志 唐子仪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1-27,共7页
信号衰落严重时,现有的低分辨毫米波定时恢复算法估计精度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平稳交错正交调制辅助的抗衰落低分辨毫米波定时恢复算法。该算法设计了独特的二次重采样数据平稳器以及交错正交调制辅助的抗衰落估计器。... 信号衰落严重时,现有的低分辨毫米波定时恢复算法估计精度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平稳交错正交调制辅助的抗衰落低分辨毫米波定时恢复算法。该算法设计了独特的二次重采样数据平稳器以及交错正交调制辅助的抗衰落估计器。二次重采样数据平稳器模块对信号二次重采样,实现对数据的非有理过采样。通过非有理过采样,该模块获得了具有均匀采样抖动的平稳基带信号。交错正交调制辅助的抗衰落估计器推导了平稳低位宽量化信号的定时误差估计公式,通过对平稳的基带信号低通滤波与延迟相关,最终导出定时误差估计值。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均方误差性能优于现有的其他算法,具有较高的定时恢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低分辨ADC 定时恢复 交错正交调制 抗衰落估计器 二次重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调制倍频光生毫米波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胡文光 邵宇丰 +7 位作者 王安蓉 陈超 杨林婕 李文臣 柳海楠 靳清清 岳京歌 张颜鹭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5,共7页
目前,随着光电子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高频毫米波通信已成为目前宽带接入网络中的重要发展技术;因为采用外调制倍频方案的光生毫米波系统兼具收发毫米波信号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且能充分利用现有电信网络中的光纤资源,因此,在实际中具备潜... 目前,随着光电子芯片技术的高速发展,高频毫米波通信已成为目前宽带接入网络中的重要发展技术;因为采用外调制倍频方案的光生毫米波系统兼具收发毫米波信号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且能充分利用现有电信网络中的光纤资源,因此,在实际中具备潜在应用价值。综述了光生毫米波倍频基本原理、典型倍频仿真或实验方案及其相关测试结果的研究进展;考虑到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ach-Zehnder Modulator,MZM)作为倍频光生毫米波的关键电光器件,因此,分析了其中的关键工作参数;最后,对光载无线通信(Radio over Fiber,RoF)系统中光生毫米波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载无线通信 光生毫米波 倍频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光学陀螺双频率调制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丽爽 洪灵菲 +2 位作者 杜哲峰 于怀勇 张春熹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1-345,共5页
对微光学陀螺双频率调制中需要极高调制频率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波的双频率调制技术。解决了双频率锯齿波调制的回扫时间问题以及数字波形中的台阶效应;指出了不同检测范围和检测精度对应于不同的调制信号频率差;确定了产生特... 对微光学陀螺双频率调制中需要极高调制频率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波的双频率调制技术。解决了双频率锯齿波调制的回扫时间问题以及数字波形中的台阶效应;指出了不同检测范围和检测精度对应于不同的调制信号频率差;确定了产生特定调制频差的三角波信号波形参数的选取及其实现方法;指明了三角波斜率转折点对调制结果的影响,并提出该问题的解决方法。采用自由谱线宽度1.61GHz、本征谱线宽度30.1MHz的集成光学谐振腔陀螺进行实验,完成静态双光路锁定,验证了三角波调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率调制 三角波 微光学陀螺(MOG) 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光调制晶体半波电压倍频测量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18
4
作者 郭明磊 韩新风 章毛连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在电光调制晶体的半波电压倍频法测量中,基于晶体电光效应分析了不同偏压下输出信号与调制信号之间的线性与倍频关系,并利用计算机模拟分析了调制信号的调制幅度对倍频信号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倍频信号受高阶谐波分量的干扰产生波形畸变... 在电光调制晶体的半波电压倍频法测量中,基于晶体电光效应分析了不同偏压下输出信号与调制信号之间的线性与倍频关系,并利用计算机模拟分析了调制信号的调制幅度对倍频信号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倍频信号受高阶谐波分量的干扰产生波形畸变,不利于晶体半波电压的倍频法测量。提出利用李萨如图形的对称性来确定电光调制的倍频位置,克服了调制幅度波形畸变问题的干扰。通过对半波电压不同测量方法的实验测量和对比分析,说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好,测量精确度也比直接观察倍频信号输出波形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调制 半波电压 倍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超声波模块的新型定位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剑 王维 +2 位作者 何俊峰 符翔 郑腾交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24,31,共4页
超声波定位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一些人力很难到达或控制的场合,如机器人定位、倒车定位或机床零件的定位。针对常规的超声波定位方法存在定位精度差和定位范围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双超声波模块定位方法,该方法采... 超声波定位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一些人力很难到达或控制的场合,如机器人定位、倒车定位或机床零件的定位。针对常规的超声波定位方法存在定位精度差和定位范围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双超声波模块定位方法,该方法采用AT89S52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芯片,通过改进常规超声波定位过程和优化定位算法,找到第三条路径验证左右超声波模块所测得的两条路径形成了三角形,从而实现精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定位方法 双超声波模块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逆变器的改进非对称脉宽调制策略 被引量:5
6
作者 苏毅 张慧 +1 位作者 刘开培 仰彩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3-489,共7页
为了降低大功率有源逆变系统中器件的等效开关频率,减少开关损耗,同时抑制直流侧电压波动时逆变器输出电压包含的寄生谐波,采用基于特定谐波消去法(SHEPWM)的非对称脉宽调制策略(optimal partly unsym-metrical switching angle,OPUS)... 为了降低大功率有源逆变系统中器件的等效开关频率,减少开关损耗,同时抑制直流侧电压波动时逆变器输出电压包含的寄生谐波,采用基于特定谐波消去法(SHEPWM)的非对称脉宽调制策略(optimal partly unsym-metrical switching angle,OPUS)和改进开关函数法,实现了逆变器的低频化和抑制寄生谐波。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流侧电压产生幅值为直流电压15%的2倍频波动时,改进的OPUS控制策略消除了输出线电压中的3、7次非受控谐波,并使得受控的基波和5次谐波电压的幅值和相位达到设定值。该仿真结果证明了结合改进开关函数法的OPUS能够应用在大功率有源逆变系统中,并且能够改善逆变器在直流侧电压小幅波动情况下的输出电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周期对称 脉冲宽度调制 电压源换流器 二倍频波动 特定谐波消除 改进开关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颖的双调制波三电平载波脉宽调制方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田凯 王明彦 刘松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54-59,共6页
传统三电平载波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每相只有一个调制波,在部分调制度和功率因数下无法完全消除三电平中点箝位(neutral point clamped,NPC)逆变器中点电位的低频波动。提出一种新的双调制波载波PWM(double modulation... 传统三电平载波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每相只有一个调制波,在部分调制度和功率因数下无法完全消除三电平中点箝位(neutral point clamped,NPC)逆变器中点电位的低频波动。提出一种新的双调制波载波PWM(double modulation wave carrier-based PWM,DMWPWM)。这种新的PWM根据电压等效原则和中点平衡原则把传统PWM每相的1个调制波分解成2个调制波来实现调制,其突出优点在于能够在所有线性调制度和全部功率因数范围内完全消除三电平NPC逆变器中点电位的低频波动。详细阐述这种新PWM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该PWM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中点箝位逆变器 双调制波载波PWM 中点电位低频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调制波技术的三电平Z源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伦健 谭国俊 陈利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1-96,共6页
传统中点箝位型三电平Z源逆变器多为双直流电源结构,针对单直流电源电容分压式拓扑,介绍两种直通状态与中点电位的关系,分析双调制波载波脉宽调制(Double Modulation Wavecarrier-based PWM,DMWPWM)原理,提出一种基于DMWPWM的三电平Z源... 传统中点箝位型三电平Z源逆变器多为双直流电源结构,针对单直流电源电容分压式拓扑,介绍两种直通状态与中点电位的关系,分析双调制波载波脉宽调制(Double Modulation Wavecarrier-based PWM,DMWPWM)原理,提出一种基于DMWPWM的三电平Z源逆变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方法。通过合理设计直通状态的插入位置,动态调节中间电压调制波,对中点电位进行反馈控制,在消除中点电位低频波动的同时有效抑制中点电位直流偏移,且不会增加逆变器开关损耗。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中点电位平衡控制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Z源逆变器 直通 中点电位 双调制波 低频波动 直流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有限消光比对光生毫米波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应祥岳 徐铁峰 +1 位作者 刘太君 聂秋华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30,共5页
光生毫米波在光纤无线电,毫米波成像,射电天文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基于单极型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采用双边带光载波抑制调制的光生毫米波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详细分析了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有限消光比对产生的毫米... 光生毫米波在光纤无线电,毫米波成像,射电天文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基于单极型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采用双边带光载波抑制调制的光生毫米波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详细分析了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有限消光比对产生的毫米波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单极型马赫-曾德尔调制器采用双边带调制光载波抑制的光生毫米波的实验平台。输入驱动信号频率在23到30GHz之间调节时,获得46到60GHz之间连续可调的毫米波信号,其功率抖动小于1.5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生毫米波 马赫-曾德尔调制器 双边带载波抑制调制 微波光子学 光纤无线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电平双组双调制波载波脉宽调制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田凯 王明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55-61,共7页
中点电位不平衡问题是三电平中点钳位(neutral point clamped,NPC)逆变器的固有问题,目前的中点电位平衡方法或者在部分条件下无法完全消除中点电位低频波动,或者存在开关频率偏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双组双调制波载波脉宽调制(double-grou... 中点电位不平衡问题是三电平中点钳位(neutral point clamped,NPC)逆变器的固有问题,目前的中点电位平衡方法或者在部分条件下无法完全消除中点电位低频波动,或者存在开关频率偏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双组双调制波载波脉宽调制(double-group double-modulation-wave carrier-based pulse width modulation,DGDMWPWM)方法。DGDMWPWM由平均中点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组双调制波根据中点电位的方向进行切换调制,既能完全消除三电平NPC逆变器的中点电位低频波动,又具有开关频率较低的优点。详细阐述该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该PWM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中点钳位逆变器 双调制波载波PWM 双组双调制波载波PWM 中点电位低频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锯齿载波的最少开关次数调制波的PWM数学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国呈 蔡立清 +2 位作者 周勤利 顾红兵 雷电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0,共10页
文章分析了最少开关次数调制波的输出线电压波形,并根据三相逆变器实现软开关PWM动作需要,用双重傅里叶级数展开法解析了基于锯齿载波的最少开关次数调制波的PWM频谱特性。分析结果指出,该调制波虽是个不对称波,且含有直流分量,但其实... 文章分析了最少开关次数调制波的输出线电压波形,并根据三相逆变器实现软开关PWM动作需要,用双重傅里叶级数展开法解析了基于锯齿载波的最少开关次数调制波的PWM频谱特性。分析结果指出,该调制波虽是个不对称波,且含有直流分量,但其实质还是在正弦波基础上叠加了零序谐波分量和一个直流分量。这些零序谐波分量和直流分量在三相逆变器中相互抵消,其输出线电压还是正弦波。正是这种畸形波的调制作用,使得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得以提高,且正负序谐波幅值相差较小,能有效减小谐波损耗,提高波形质量,抑制谐波转矩脉动。通过与SAPWM比较后指出,最少开关次数调制波PWM只能使用单极性调制,其有效开关次数是后者的一半,电流波形质量不如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少开关次数调制波 锯齿载波 双重傅里叶级数 频谱 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可靠性的Buck输出侧LC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懿 黄萌 +3 位作者 王怀 查晓明 宫金武 孙建军 《电源学报》 CSCD 2016年第6期93-98,共6页
目前Buck电路输出侧LC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为基于电压电流纹波、功率密度与成本的设计,但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中,直流变换器寿命为评价直流变换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在当前LC滤波器设计因素的基础上,从可靠性角度提出了一种LC滤波器的... 目前Buck电路输出侧LC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为基于电压电流纹波、功率密度与成本的设计,但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中,直流变换器寿命为评价直流变换系统性能的关键指标。在当前LC滤波器设计因素的基础上,从可靠性角度提出了一种LC滤波器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研究了电感值与电容值对系统中电解电容发热的影响,再结合电解电容寿命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滤波器参数下的电解电容寿命,并根据电解电容寿命要求,设计了1 k W Buck直流变换器可靠性较高的LC滤波器参数。最后以Matlab仿真平台与1 k W Buck实验平台作为检验手段,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电容 寿命模型 双重傅里叶级数 直流锯齿波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光载波双边带Radio over Fiber双工通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广 黄旭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3-1157,共5页
提出并模拟证明了基于两个电光相位调制器实现抑光载波双边带(Radio on Fiber,RoF)双工传输系统设计方案.通过改变电光相位调制器的最大相偏量,实现了抑光载波双边带信号传输——使通信带宽加倍,而且很好地控制上下行传输信号的误码率.... 提出并模拟证明了基于两个电光相位调制器实现抑光载波双边带(Radio on Fiber,RoF)双工传输系统设计方案.通过改变电光相位调制器的最大相偏量,实现了抑光载波双边带信号传输——使通信带宽加倍,而且很好地控制上下行传输信号的误码率.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发射功率为3dBm的光信号在无放大、色散系数为20ps/(nm.km)、衰减系数为0.25dB/km的SMF-28单模光纤中传输时,其超高频RF调制信号的频率可达24GHz,数据码元传输速率可达2.5Gbit/s,传输距离40k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相位调制 抑光载波双边带调制 光学毫米波 ROF 无线通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评价硅微陀螺性能的电路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志华 满海鸥 +3 位作者 肖定邦 吴学忠 侯占强 陶溢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31-934,共4页
硅微机械陀螺批量生产后,传统的微陀螺测试方法耗费时间比较长,需要专用设备,测试系统比较复杂,工作量很大。基于双正弦载波调制的测控电路,经过大量的电路调试工作,首次利用电路分析方法,提出了三种评价硅微陀螺性能的指标。运用此评... 硅微机械陀螺批量生产后,传统的微陀螺测试方法耗费时间比较长,需要专用设备,测试系统比较复杂,工作量很大。基于双正弦载波调制的测控电路,经过大量的电路调试工作,首次利用电路分析方法,提出了三种评价硅微陀螺性能的指标。运用此评价指标,对五个硅微陀螺进行了性能评价,性能由高到低依次是G05、G04、G03、G02、G01,并用零偏稳定性指标对G05、G01进行了验证,G05零偏稳定性67°/h,G01零偏稳定性104°/h。结果表明,电路分析方法可以快速评价硅微陀螺性能,效率高,准确率高。最后,运用电路分析方法进一步优化了微陀螺的结构设计以及改进了相关的制造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陀螺 双正弦载波 零偏稳定性 电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毫米波雷达双模导引末状态的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飞 万少松 袁华 《兵工自动化》 2006年第10期5-6,18,共3页
红外/毫米波雷达双模导引末状态的目标跟踪算法基于目标形心估计法。即在复合跟踪的基础上先进行空间配准,再建立跟踪窗口,然后在窗口内逐场或逐帧计算出目标图像形心坐标相对于窗口中心的偏离量,并实时输送给复合导引头数据融合跟踪系... 红外/毫米波雷达双模导引末状态的目标跟踪算法基于目标形心估计法。即在复合跟踪的基础上先进行空间配准,再建立跟踪窗口,然后在窗口内逐场或逐帧计算出目标图像形心坐标相对于窗口中心的偏离量,并实时输送给复合导引头数据融合跟踪系统。该算法包括图像输入、选择灰度门限并确定跟踪窗口、计算质心及求得质心加权平均、窗口中心的自适应调整、判断递推过程中止条件等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成像跟踪算法 目标形心估计 双模导引末状态 红外/毫米波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调制非平稳地震波作用下巨子型有控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涛 连业达 +1 位作者 张洵安 吴昊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9-713,共5页
巨子型有控结构体系是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一个新的分支。文章将地震地面运动作为随机过程,结合双调制函数生成人工地震波,对巨子型有控结构进行双调制非平稳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分析,并与普通巨型框架结构在相同地震波输入情况下的动... 巨子型有控结构体系是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一个新的分支。文章将地震地面运动作为随机过程,结合双调制函数生成人工地震波,对巨子型有控结构进行双调制非平稳地震波作用下的响应分析,并与普通巨型框架结构在相同地震波输入情况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巨子型有控结构在双调制非平稳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均满足抗震规范中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要求,并且其位移与加速度响应小于同等工况下巨型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 双调制非平稳地震波 巨子型有控结构体系 动力反应 速度响应 加速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C波段1kW连续波固态发射机的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永宁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76,81,共4页
采用GaAs FET级联放大、功率合成技术设计了工作在C波段、增益50 dB、输出连续波1 kW固态发射机,介绍了设计方法。对组成该发射机的前级和末级功放组件作了详细分析。对于在大功率、连续波工作状态下微带电路的功率容量和介质载体的温... 采用GaAs FET级联放大、功率合成技术设计了工作在C波段、增益50 dB、输出连续波1 kW固态发射机,介绍了设计方法。对组成该发射机的前级和末级功放组件作了详细分析。对于在大功率、连续波工作状态下微带电路的功率容量和介质载体的温升作了评估计算,给出了一种计算微带传输线功率容量和温升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高效率的双模耦合波导功率合成网络,网络本身的合成效率大于95%。说明了发射机的控制与保护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和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波固态发射机 功放组件 双模耦合功率合成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光电相位调制和光纤光栅滤波实现Radio over Fiber传输系统设计
18
作者 李广 黄旭光 杨旭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70,共4页
提出并模拟证明了基于电光相位调制(PM)和布拉格光纤光栅(FBG)实现受抑光载波的双边带(DSBOCS,Double-Sideband with Optical Carrier Suppression)的双向Radio over Fiber(RoF)传输系统网络设计方案.激光光源置于中心站,载有信息的光... 提出并模拟证明了基于电光相位调制(PM)和布拉格光纤光栅(FBG)实现受抑光载波的双边带(DSBOCS,Double-Sideband with Optical Carrier Suppression)的双向Radio over Fiber(RoF)传输系统网络设计方案.激光光源置于中心站,载有信息的光信号通过光纤到达基站后经FBG分成两路,其中一路是被接收的下行信号,另一路作为上行信号调制后返回中心站.通过FBG,其下行信号不但实现了受抑光载波的双边带———使通信带宽加倍,上行信号作为光源通过电光强度调制,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上载.仿真结果表明,光源发射功率为3 dBm,无光放大,在色散系数为20 ps/(nm.km),衰减系数为0.25 dB/km的单模光纤中传输,超高频RF信号的频率可达24 GHz,系统码元传输速率可达2.5 Gbit/s、传输距离50 k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相位调制 FBG 受抑光载波的双边带 光学毫米波 ROF 光纤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三电平中点钳位型变换器中点电压波动抑制的混合调制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余世瑶 王琛琛 +1 位作者 辛宏亮 李治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46-154,共9页
三电平中点钳位型变换器存在中点电压不平衡的固有问题。零序电压注入法可以很好地控制三电平变换器的中点平衡,而且具有原理简单、计算简便等优点,但是在调制系数比较大或者功率因数较低的情况下存在不可消除的低频波动。双调制波方法... 三电平中点钳位型变换器存在中点电压不平衡的固有问题。零序电压注入法可以很好地控制三电平变换器的中点平衡,而且具有原理简单、计算简便等优点,但是在调制系数比较大或者功率因数较低的情况下存在不可消除的低频波动。双调制波方法可以在全范围内消除中点波动,但其会造成开关频率的增大和谐波性能恶化。本文结合零序电压注入和双调制波混合调制方法的优点,达到了在消除低频波动的同时又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开关频率和保持谐波性能的目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混合调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点钳位 零序电压 双调制波 混合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块铰接式半潜平台波浪砰击数值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旭 程小明 +2 位作者 吴波 王西召 张凯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70-1277,共8页
双模块铰接式半潜平台是一种新型海上浮式平台,它由两个半潜平台模块通过铰接式连接器连接而成,可完全释放模块间的相对纵摇运动。连接器的存在使平台两个模块各自的运动与传统的单模块半潜平台运动有很大差别,并因此导致平台受波浪砰... 双模块铰接式半潜平台是一种新型海上浮式平台,它由两个半潜平台模块通过铰接式连接器连接而成,可完全释放模块间的相对纵摇运动。连接器的存在使平台两个模块各自的运动与传统的单模块半潜平台运动有很大差别,并因此导致平台受波浪砰击的情形与单模块不同。本文基于势流理论和CFD技术,应用NS-VOF模型对双模块半潜平台的波浪砰击特征进行了研究。文中考虑了平台多体运动对波浪砰击载荷的影响,实现了平台运动与波浪场的叠加,仿真分析了平台的波浪砰击过程,并对砰击载荷进行了数值预报。数值结果显示,双模块铰接式平台的艏艉两端上翘现象显著,波浪砰击集中于平台跨中区域,甲板下缘监测点砰击载荷较大。本文计算结果可用于指导双模块平台连接器和局部结构的设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块平台 铰接式 波浪砰击 VOF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