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mproved Double r-iteration IOD Method for GEO UCTs Based on SBSS System 被引量:2
1
作者 TANG Yi ZHONG Wenan +1 位作者 LI Shuang SHOU Junming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7-871,共5页
The purpose of initial orbit determination,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angles-only data for observation,is to obtain an initial estimate that is close enough to the true orbit to enable subsequent precision orbit determ... The purpose of initial orbit determination,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angles-only data for observation,is to obtain an initial estimate that is close enough to the true orbit to enable subsequent precision orbit determination processing to be successful.However,the classical angles-only initial orbit determination methods cannot deal with the observation data whose Earth-central angle is larger than 360°.In this paper,an improved double r-iteration initial orbit determination method to deal with the above case is presented to monitor 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 objects for a spacebased surveillance system.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mproved double r-iteration method is feasible,and the accuracy of the obtained initial orbi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re-acquiring the ob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r-iteration Initial ORBITAL determination Geosynchronous object Uncorrelated TARGETS SPACE-BASED space surveill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a novel restoration algorithm of turbulence-degraded images with alternant iterations
2
作者 Liu Chunsheng Hong Hanyu Zhang Tianxu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3期477-482,共6页
A new restor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double loops and alternant iterations is proposed to restore the object image effectively from a few frames of turbulence-degraded images, Based on the double loops, the iterative ... A new restor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double loops and alternant iterations is proposed to restore the object image effectively from a few frames of turbulence-degraded images, Based on the double loops, the iterative relations for estimating the turbulent point spread function PSF and object image alternately are derived. The restoration experiments have been made on computers, showing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obtain the optimal estimations of the object and the point spread function, with the feasibility and practicalit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being convinc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ulence-degraded image image restoration double loops alternant iter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控制的钢桁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计算研究
3
作者 王宁波 范治豪 常柱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756,共9页
为获取大跨钢桁系杆拱桥精准无应力线形和合理成桥系杆力,考虑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特征和成桥状态水平系杆力取值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控制的钢桁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计算方法。以无应力线形经荷载作用变形后的空间位置与设计线形间的... 为获取大跨钢桁系杆拱桥精准无应力线形和合理成桥系杆力,考虑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特征和成桥状态水平系杆力取值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控制的钢桁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计算方法。以无应力线形经荷载作用变形后的空间位置与设计线形间的差值和拱脚位移均逼近0作为迭代计算目标,选定钢桁系杆拱桥设计线形参数为初始无应力状态空间位置信息,考虑实际施工工序存在的结构体系转换特征,计算其在荷载作用下变形后线形空间位置信息和设计线形间的差值和拱脚位移。将空间位置信息差值反向叠加至无应力线形并根据拱脚位移计算初始系杆索力,从而实现拱肋无应力状态空间位置信息和水平系杆力的同步更新。开展多次迭代计算,直至空间位置信息差值和拱脚水平位移均满足迭代目标。结合某大跨钢桁系杆拱桥设计参数,开展钢桁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计算研究,同步获取拱肋无应力线形节点空间位置和合理成桥系杆力。对比无应力状态计算结果与实际设计采用值,两者上弦杆预拱度幅值分别为6.9 cm和8.2 cm,拱脚水平位移分别为3.1×10^(-5) cm和1.2 cm,比较接近,验证了本文无应力状态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基于多目标控制的钢桁系杆拱桥无应力状态计算方法能获取精准无应力状态信息,可为此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系杆拱桥 无应力线形 水平系杆力 双目标有限迭代 空间位置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遥控运输车双密封门系统FMEA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覃世军 姚达毛 +2 位作者 许铁军 刘常乐 程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8-50,共3页
遥控运输车是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用于堆和热室之间的运输工具。双密封门是遥控运输车上可分开,分别密封真空室窗口和运输车的关键部件。介绍ITER遥控运输车及双密封门结构与工作程... 遥控运输车是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用于堆和热室之间的运输工具。双密封门是遥控运输车上可分开,分别密封真空室窗口和运输车的关键部件。介绍ITER遥控运输车及双密封门结构与工作程序,对双密封门系统进行FMEA(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分析并作出分析表,找到薄弱环节,为防止及减少故障的发生提供依据。也为下一步ITER其他系统及重要部件的可靠性分析提供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 双密封门 FMEA 污染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二回路系统多方案对比研究
5
作者 李国龙 李彦军 +5 位作者 李翰卿 车嘉祺 贺军 吴祖辉 于湛 杨龙滨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0-75,共6页
为了提高二回路系统设计方案与其服务对象的总体匹配性,开展了二回路系统多方案对比研究。在传统热平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预条件双迭代计算方法实现二回路系统多方案热平衡快速计算。然后对二回路系统不同设备配置方案和运行方案进... 为了提高二回路系统设计方案与其服务对象的总体匹配性,开展了二回路系统多方案对比研究。在传统热平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预条件双迭代计算方法实现二回路系统多方案热平衡快速计算。然后对二回路系统不同设备配置方案和运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各个配置方案和运行方案的对比结果,推荐了一种系统综合配置方案和运行方案。优化后的综合系统方案相较原始方案,降低系统复杂程度的同时系统热效率提高了0.7%。研究成果可为船用二回路系统方案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回路系统 预条件双迭代 热平衡计算 多方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地双螺旋: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历史进路与理论使然
6
作者 孟佳辉 刘纪达 王健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2,共9页
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与同步提升,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构建并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健全建设工作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对于实现高质量发... 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与同步提升,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构建并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健全建设工作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有重要意义。研究梳理了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历史阶段演变过程,围绕军民和军地关系分析了新时期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军地双螺旋框架,基于“结构-功能”视角在组织和制度层对军地协调体制机制进行内涵解构,并面向实践从“螺旋上升”路径导向、“环境交换”模式特征和“速度匹配”策略设计三个层面提出巩固提高一体化建设的过程迭代原则,健全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军地双螺旋 工作机制 过程迭代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A估计的稀疏线阵双迭代傅里叶优化方法
7
作者 徐希鑫 赵化良 +2 位作者 刘志红 张开业 孙琪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针对稀疏线阵波达方向估计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稀疏线阵双迭代傅里叶优化方法。基于阵列孔径原理,利用阵列因子与阵元激励间的傅里叶变换关系,构建稀疏线阵构型优化目标函数;提出双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制定合理的旁瓣阈值和旁瓣约束条... 针对稀疏线阵波达方向估计精度较低问题,提出一种稀疏线阵双迭代傅里叶优化方法。基于阵列孔径原理,利用阵列因子与阵元激励间的傅里叶变换关系,构建稀疏线阵构型优化目标函数;提出双迭代傅里叶变换算法,制定合理的旁瓣阈值和旁瓣约束条件,依据稀疏率和阵元数将孔径自适应分区,以阵列峰值旁瓣和孔径为约束,由双层嵌套循环迭代优化阵列麦克风数量和位置,获得更低的阵列峰值旁瓣电平。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根据该方法获得的49.5λ孔径、23%稀疏率的稀疏阵列峰值旁瓣电平为-21.59 dB,主瓣宽度为1.03°,角度分辨率为1°,估计误差小于0.01。与其他方法对比,峰值旁瓣低1 d B,优化效率提升50%,由此可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稀疏线阵 波达方向估计 双迭代傅里叶变换 旁瓣阈值 旁瓣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运输车双密封门结构静力学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程涛 刘常乐 姚达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7-188,共2页
根据ITER运输车双密封门的结构特点,在三种工况下选择两种不同的材料,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密封门典型部件进行建模和结构静力学分,并考察LY12和SS316L(N)这两种材料在三种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有限元的分析结果给下一步的优... 根据ITER运输车双密封门的结构特点,在三种工况下选择两种不同的材料,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密封门典型部件进行建模和结构静力学分,并考察LY12和SS316L(N)这两种材料在三种工况下的应力和变形情况。有限元的分析结果给下一步的优化设计和结构选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运输车 双密封门 静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自由液面影响的多凸体结构浮态计算方法
9
作者 刘虓 周全 +1 位作者 樊天慧 陈超核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70,共9页
针对液舱内自由液面对浮态和稳性的影响,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凸体组合结构浮态算法。该方法将浮体和液舱分解成多个四面体单元,通过分析每个四面体与水面/液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浮体的浮力和浮心以及液舱液体的重心。该方法还提出... 针对液舱内自由液面对浮态和稳性的影响,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凸体组合结构浮态算法。该方法将浮体和液舱分解成多个四面体单元,通过分析每个四面体与水面/液面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确定浮体的浮力和浮心以及液舱液体的重心。该方法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重迭代法用来确定多凸体组合结构的浮态:内层迭代法模拟浮体的升沉运动,得到浮体外的水面方程和液舱内的液面方程;通过外层迭代法模拟浮体的旋转运动。两种迭代方法交替进行,直至浮体的重力作用线和浮力作用线之间的距离满足精度要求,同时重力等于浮力。自编程序对某半潜船和某半潜式海洋平台的多种典型工况进行了浮态计算,同时也考虑了自由液面影响。此外利用Maxsurf建模进行了对比分析,还利用AUTOCAD进行了精度验证。对照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算法可以考虑自由液面对浮态的影响,原理清晰,收敛性好;算法无论对传统的单凸体结构(例如单体船),还是多凸体结构(例如多体船、漂浮式海洋平台等)均更容易取得准确解,且计算效率更高;算法可以实现“搭积木”式的建模方式,多工况建模时可以极大地减小工作量;算法无需依赖国外第三方图形平台(比如AUTOCAD、CATIA),可为我国相关工业软件的国产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液面 浮态 四面体 双重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连续双向拍卖机制的楼宇群日前优化调度
10
作者 刘辉 熊振宇 黄立冬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28,共17页
作为城市能耗的主体,智能楼宇低碳高效运行对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增强楼宇经济性并提升楼宇能源共享和分布式能源消纳,提出了一种考虑楼宇特性、电能交易的楼宇群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在楼宇优化层面,建立了以经济性和... 作为城市能耗的主体,智能楼宇低碳高效运行对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为了增强楼宇经济性并提升楼宇能源共享和分布式能源消纳,提出了一种考虑楼宇特性、电能交易的楼宇群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在楼宇优化层面,建立了以经济性和温度舒适性需求为目标的楼宇多目标运行优化模型;在楼宇群能源共享层面,建立了端对端(peer to peer,P2P)楼宇交易市场,并提出了结合楼宇优化结果和市场风险的新型连续双向拍卖交易机制。通过将市场交易结果反馈至各楼宇优化层面,实现楼宇运行的迭代优化和楼宇群内能源的互动共享,利用鲁棒优化检验该模型在各类不确定场景中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多场景中,所提的楼宇群分布式优化调度模型均能在优化楼宇经济性的同时,提升楼宇群能源互补和分布式能源消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共享 连续双向拍卖交易 迭代优化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交多址系统中基于公平性改善的双层挤压迭代功率分配方法
11
作者 何华 梁彦霞 刘原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15-1819,共5页
为了解决下行非正交多址系统中多用户通信的公平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公平性改善的双层挤压迭代功率分配方法。研究内容包括:首先,设计基于用户信道增益差的用户信道分裂过程,方便动态调整功率挤压时的挤压程度;其次,从强用户到弱用户进行... 为了解决下行非正交多址系统中多用户通信的公平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公平性改善的双层挤压迭代功率分配方法。研究内容包括:首先,设计基于用户信道增益差的用户信道分裂过程,方便动态调整功率挤压时的挤压程度;其次,从强用户到弱用户进行内层功率挤压迭代,根据信道分裂情况设置挤压因子与附加挤压因子,使信道分裂处的弱用户对强用户挤压程度更强;第三,对内层挤压功率进行外层迭代的再分配与再挤压,可保持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功率分配的公平性。仿真结果表明:对比信道分裂下与信道未分裂下的公平性指数,其性能提升了25%;对比仅进行挤压因子与附加挤压因子调整,而未进行内外层迭代次数调整的情况,公平性指数性能提升了53.71%,同时,所提算法比注水算法达到的公平性指数明显改善,在公平性提升方面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 公平性 功率挤压 双层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缸电液位置伺服同步控制系统的智能控制 被引量:32
12
作者 邓飙 苏文斌 +2 位作者 郭秦阳 林滔 张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90,共6页
针对双缸电液位置伺服同步控制系统的高精度及快速性要求,采用比例积分微分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设计实现了电液位置同步控制系统.在系统中采用双闭环两级控制策略,将双缸同步误差反馈补偿到输出量中,同时采用比例微分算法对数字控制量... 针对双缸电液位置伺服同步控制系统的高精度及快速性要求,采用比例积分微分型迭代学习控制算法,设计实现了电液位置同步控制系统.在系统中采用双闭环两级控制策略,将双缸同步误差反馈补偿到输出量中,同时采用比例微分算法对数字控制量进行修正,使双缸互为跟踪对象,保证了双缸运行中的高精度同步.试验结果表明:该同步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快速跟踪目标能力,同步控制精度达到了0.2%,为电液同步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思路和方法,因此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缸 电液伺服控制 同步控制 迭代学习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差压式节流装置测量湿气 被引量:17
13
作者 徐英 张强 +2 位作者 于磊 段玉晗 李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40-1847,共8页
为实现湿气气液两相的在线不分离测量,提出一种由内锥和文丘里组合构成的新型双差压式湿气测量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研究。针对内锥及文丘里湿气虚高值的特点,建立了基于Lockhart-Martinelli参数、Froude数、气液密度比的内锥高精度虚高模... 为实现湿气气液两相的在线不分离测量,提出一种由内锥和文丘里组合构成的新型双差压式湿气测量装置,并进行了实验研究。针对内锥及文丘里湿气虚高值的特点,建立了基于Lockhart-Martinelli参数、Froude数、气液密度比的内锥高精度虚高模型;建立了文丘里Deleeuw修正模型,实现了对n值的高精度拟合。通过对内锥和文丘里管在湿气测量中气液两相精度的对比分析,建立了湿气气液两相测量的迭代修正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压力P为0.1~0.2MPa,气相弗劳德数0.6~1.5,L-M参数0.002~0.12,质量含气率在30%~99%范围内,气相流量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优于±1%,液相流量测量的满度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锥 文丘里 双差压节流装置 湿气测量 虚高模型 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兰C双台链交叉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曹可劲 朱银兵 +1 位作者 张磊 刘睿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90,共5页
在推导罗兰C双台链交叉定位算法基础上,根据试验得到的时差测量结果进行了单台链双曲线定位、非时基交叉圆定位以及双台链交叉定位算法比较。结果表明:测量点几何因子GDOP较好时,单台链双曲线定位与交叉圆定位方法的定位结果基本相同,而... 在推导罗兰C双台链交叉定位算法基础上,根据试验得到的时差测量结果进行了单台链双曲线定位、非时基交叉圆定位以及双台链交叉定位算法比较。结果表明:测量点几何因子GDOP较好时,单台链双曲线定位与交叉圆定位方法的定位结果基本相同,而GDOP较差时,交叉圆定位方法的定位结果明显优于单台链双曲线定位算法的定位结果,但两种情况下的双台链交叉定位结果的误差均最小;采用双台链交叉定位算法能够有效克服单台链双曲线定位方法在基线延长线附近定位时存在的"奇异"现象,扩展罗兰C系统有效作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兰C 双台链交叉定位 牛顿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级的全国主要树种树高-胸径曲线模型 被引量:89
15
作者 李海奎 法蕾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3-90,共8页
采用树高分级方法,通过双重迭代算法,建立栎类、杉木、马尾松、杨树、落叶松和油松6个全国主要树种的树高-胸径曲线模型。数据来自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树高测定资料,总样本数118441个,其中建模样本79095个,验证样本39346个。与... 采用树高分级方法,通过双重迭代算法,建立栎类、杉木、马尾松、杨树、落叶松和油松6个全国主要树种的树高-胸径曲线模型。数据来自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树高测定资料,总样本数118441个,其中建模样本79095个,验证样本39346个。与未分级方法相比,分级后模型的决定系数从0.5203~0.7532提高到0.9438~0.9665;模型参数灵敏度分析和验证模型的应用表明:模型总体稳定,参数可靠,为构建全国所有树种的树高-胸径模型提供可行的方法,有较好的推广价值。进一步考虑林分特点,可以用来进行全国所有现有森林的立地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高-胸径模型 树高分级 双重迭代算法 参数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建模的影响因素与技术对策 被引量:57
16
作者 胡英 张研 +1 位作者 陈立康 崔兴福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5期503-507,共5页
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是一种基于模型的迭代修正过程。影响速度模型精度的因素,除了速度反演算法之外,还包括复杂近地表条件下的静校正处理和观测系统的不规则性。从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的研究思路出发,针对不同的地震地质条件,提出... 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是一种基于模型的迭代修正过程。影响速度模型精度的因素,除了速度反演算法之外,还包括复杂近地表条件下的静校正处理和观测系统的不规则性。从地震资料处理解释一体化的研究思路出发,针对不同的地震地质条件,提出了建立精确速度模型的对策。在地震勘探程度较高的地区,首先采用测井约束法建立初始宏观层速度模型,然后利用多域双重迭代法进行优化更新,以达到满足叠前成像精度要求的目的。另外,针对我国西部山地冲断带地区速度建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速度建模的思路和对策,并对该项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深度偏移 速度建模 双重迭代法 剩余速度分析 层析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动态补偿控制器的在线优化设计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旭 姜银光 +2 位作者 彭开香 高晶晶 童朝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09-2417,共9页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广泛应用于带钢热连轧等复杂工业过程,该文针对轧机传动系统由于咬钢过程导致的调速系统动态性能下降问题,建立主传动系统机电耦合模型,并利用基于残差生成器的容错控制框架,进行主传动系统的动态补偿控制器设计。选...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广泛应用于带钢热连轧等复杂工业过程,该文针对轧机传动系统由于咬钢过程导致的调速系统动态性能下降问题,建立主传动系统机电耦合模型,并利用基于残差生成器的容错控制框架,进行主传动系统的动态补偿控制器设计。选取控制器输出和调速系统输出作为目标控制函数的性能指标约束,采用基于梯度下降的数据驱动方法,实现动态补偿控制器参数矩阵的在线迭代优化,提高电机调速系统在负载扰动影响下的鲁棒性能和抗干扰性能。仿真与实验结果均表明:该算法能够减少电机转速下降幅度,改善传动系统调速性能,提高闭环控制系统稳定性,并能有效缩短带钢头部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动态速降 数据迭代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伦交替迭代法在双指数拟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华 邓少贵 范宜仁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204-205,226,共3页
通过引进同伦法,改善了交替迭代法对初值的依赖性,使得大范围收敛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算法的通用性和稳定性,可有效地应用于工程实际。
关键词 同伦法 交替选代法 双指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反应理论中参数的双重两步迭代估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丁树良 罗芬 +1 位作者 熊建华 万中英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16-221,共6页
将经验Logistic回归用于项目反应理论中两参数Logistic模型的参数估计,得到第j个项目的项目 ⌒-1 ⌒-1Xj)-1X′jYj,由于Xj含有未知的讨厌参数θ,我们结参数向量βj=(aj,λj)的两步估计β⌒⌒j=(X′jjj合上式的结果对θ进行再估计.从而... 将经验Logistic回归用于项目反应理论中两参数Logistic模型的参数估计,得到第j个项目的项目 ⌒-1 ⌒-1Xj)-1X′jYj,由于Xj含有未知的讨厌参数θ,我们结参数向量βj=(aj,λj)的两步估计β⌒⌒j=(X′jjj合上式的结果对θ进行再估计.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估计方法—双重两步迭代估计.蒙特卡洛模拟结果显示,这种新的估计方法提高了估计对真值的恢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反应理论 经验Logistic回归 参数估计 双重两步迭代估计 蒙特卡洛模拟 恢复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P的稳态部分可辨编队目标精细跟踪算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聪 王海鹏 +1 位作者 何友 郭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23-1131,共9页
针对稳态编队在部分可辨条件下精细跟踪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就近点(ICP)的稳态部分可辨编队精细跟踪算法。首先将ICP算法思想应用于编队成员拓扑的点航关联中,将k时刻的位置状态估计通过最近点循环迭代逼近k+1时刻的量测,在关联... 针对稳态编队在部分可辨条件下精细跟踪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就近点(ICP)的稳态部分可辨编队精细跟踪算法。首先将ICP算法思想应用于编队成员拓扑的点航关联中,将k时刻的位置状态估计通过最近点循环迭代逼近k+1时刻的量测,在关联判决时采用双门限原则应对部分可辨所带来的漏观测问题,以提高关联时的容错性能;进而采用概率最近邻对漏观测航迹进行填补,以进一步保证跟踪的可靠性;最后,采用多模型法实现编队成员航迹滤波更新,以保证航迹的跟踪滤波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基于模版匹配的编队目标跟踪算法以及经典的多假设多目标跟踪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跟踪可靠性与精度,且在编队拓扑发生缓慢变化时具有更高的正确跟踪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可辨 稳态编队目标 迭代就近点(ICP) 双门限 编队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