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Modeling and Adaptive Fast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Satellite with Double Rotary Payloads 被引量:1
1
作者 Xu Chen Lu Yuping +2 位作者 Yao Keming Liu Yanbin Xiao Dibo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6年第3期310-318,共9页
A robust attitude control methodology is proposed for satellite system with double rotary payloads. The dynamic model is built by the Newton-Euler method and then the dynamic interconneetion between satellite's main ... A robust attitude control methodology is proposed for satellite system with double rotary payloads. The dynamic model is built by the Newton-Euler method and then the dynamic interconneetion between satellite's main body and payloads is described precisely. A nonlinear disturbance observer is designed for satellite's main body to estimate disturbance torque acted by motion of payloads. Meanwhile, the adaptive fast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mode attitude stabilization controller is proposed for satellite's main body to quicken convergence speed of state variables. Similarly, the adaptive fast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mode attitude maneuver controller is designed for each payload to weaken the disturbance effect of motion of satellite's main body.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ellite with double rotary payloads multi-rigid-body system sliding mode control disturbance observers attitud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os synchronization of a chain network based on a sliding mode control 被引量:1
2
作者 柳爽 陈立群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76-181,共6页
A sliding mode control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implement the synchronization of the chain tree network. The doublescroll circuit chaos systems are treated as nodes and the network is constructed with the state variabl... A sliding mode control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implement the synchronization of the chain tree network. The doublescroll circuit chaos systems are treated as nodes and the network is constructed with the state variable coupling. By selecting a switching sliding surface, the chaos synchronization of the network is achieved with one control input only. The stability analysis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the complete synchronization in a chain network can be realized for all n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os synchronization sliding mode control Lyapunov stability double-scroll circu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抓取作业轨迹跟踪控制
3
作者 张扬 夏庆超 +4 位作者 杨灿军 常宗瑜 宋瑞银 吴定泽 张鑫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0-549,共10页
针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在进行水下作业任务时精确运动轨迹跟踪控制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水下作业的双环滑模控制方法。基于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水下抓取作业过... 针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在进行水下作业任务时精确运动轨迹跟踪控制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水下作业的双环滑模控制方法。基于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对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水下抓取作业过程进行轨迹跟踪控制研究;考虑机械手末端执行器作业过程中参数变化对机械手拾起和放置物体的全过程进行模拟;通过仿真模拟分析对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计算力矩控制、传统滑模控制和双环滑模控制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环滑模控制方法能够提高本体和机械手的控制精度、减小机械手末端执行器的跟踪误差、降低系统总的能量消耗,并且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抓取重物时对机械手关节的影响要大于对本体位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机械手系统 轨迹跟踪 双环滑模控制 参数变化 拾起与放置 控制精度 跟踪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M-VSA的纤维增强软体手力控制研究
4
作者 凌政 杨威威 +3 位作者 曾庆军 戴晓强 杨宗璞 张宁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45,53,共8页
软体手抓取安全性和适应性强,在工业柔性抓取、人机交互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软体手因非线性与强耦合性造成的力控制精准度低、误差大等难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滑模变刚度导纳(ASM-VSA)力控制算法,并研制软体手实验装备验证。首先,... 软体手抓取安全性和适应性强,在工业柔性抓取、人机交互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软体手因非线性与强耦合性造成的力控制精准度低、误差大等难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滑模变刚度导纳(ASM-VSA)力控制算法,并研制软体手实验装备验证。首先,分析并建立基于Neo-Hookean材料模型、力矩平衡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的软体手力-位置模型;然后,提出一种ASM-VSA力控制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自适应滑模增益、动态刚度调节、卡尔曼滤波,引入期望力模糊调整策略,能自适应环境匹配期望力;最后,研制一款新颖的气动双螺旋纤维增强软体手及其控制系统,该软体手包括形变腔室、底层应变限制层、外围纤维增强层。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得ASM-VSA相比自适应滑模均方误差降低22%,最大误差降低43%。实物实验结果表明在抓取柔性物体时,能自适应调整期望力,均方误差为0.0048、均绝对误差为0.0402,实现柔顺抓取。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力控制性能,能有效提升双螺旋纤维增强软体手抓取的平顺性与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纤维增强软体手 自适应滑模 变刚度导纳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闭环滑模的飞轮储能电机恒压放电研究
5
作者 邱萌萌 张莉 +1 位作者 朱文武 盛艳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由于飞轮储能装置要求在充、放电过程中保证母线电容电压恒定,针对传统电压外环PI控制下的非线性、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滑模电压平方控制,实现了系统全局线性化控制,且提升了系统在宽转速调速范围内的鲁棒性。另外将电流滑... 由于飞轮储能装置要求在充、放电过程中保证母线电容电压恒定,针对传统电压外环PI控制下的非线性、鲁棒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滑模电压平方控制,实现了系统全局线性化控制,且提升了系统在宽转速调速范围内的鲁棒性。另外将电流滑模内环的符号函数改为相对饱和的函数,在保留优良鲁棒性的基础上,减少了系统抖振与谐波效应。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相比传统电压控制,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与较好的抗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 永磁同步电机 放电控制 双闭环滑模控制 线性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况下基于改进L1制导律的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
6
作者 梁文鑫 宋世旺 +2 位作者 郑宇 马梓元 王新华 《海军航空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60-372,共13页
针对无人机在高海况下降落时容易受到强风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L1制导律的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器。首先,该控制器采用积分滑模与自抗扰结合的控制方法,提高了高海况下姿态响应的抗扰性和鲁棒性;然后,提出了基于改进L1制导侓和... 针对无人机在高海况下降落时容易受到强风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L1制导律的无人机轨迹跟踪控制器。首先,该控制器采用积分滑模与自抗扰结合的控制方法,提高了高海况下姿态响应的抗扰性和鲁棒性;然后,提出了基于改进L1制导侓和自适应双幂次滑模趋近律的轨迹跟踪控制器,针对传统L1算法阻尼固定的缺陷进行了控制律优化,通过引入积分项来消除横侧向稳态误差,提高了无人机横侧向控制精度和抗扰能力,并采用基于自适应双幂次滑模趋近律的高度控制方法,改进原有双幂次趋近律并结合自适应项减小了稳态误差和滑模面附近的抖震现象,进一步提高了无人机对强风的抗扰能力;最后,搭建了无人机自主降落半物理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器可实现无人机在大风环境下对侧偏距和高度的快速跟踪,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抗扰性能,从而提升了无人机的在海风扰动下,海上降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飞行控制 L1制导律 自适应双幂次滑模 半物理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环自适应滑模的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鑫 秦东晨 +1 位作者 谢远龙 王书亭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为了提升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精度,针对传统双环控制内外环协调性差、抗扰性弱的问题,文章提出双环自适应滑模的控制方法。为消除传统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 SMC)方法中的趋近阶段,设计新型时变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以保证系统状... 为了提升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精度,针对传统双环控制内外环协调性差、抗扰性弱的问题,文章提出双环自适应滑模的控制方法。为消除传统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 SMC)方法中的趋近阶段,设计新型时变积分终端滑模控制器以保证系统状态始终位于滑模面,并通过控制器参数调节实现内环姿态误差和外环位置误差的快速收敛;构建基于势垒函数的增益调控方法,保证在扰动上界未知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状态抖振,提高轨迹跟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对所提方法进行的验证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的双环控制方法,该文轨迹跟踪控制方法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轨迹跟踪 双环自适应滑模控制(SMC) 势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补偿的ROV运动控制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帅军 刘卫东 +3 位作者 李乐 柳靖彬 郭利伟 徐景明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4年第2期311-319,共9页
针对作业型遥控水下航行器(ROV)在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外部环境干扰下的运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双环滑模控制策略。首先,对于ROV外环位置控制采用改进趋近律的积分滑模控制方法,对于ROV内环速度控制... 针对作业型遥控水下航行器(ROV)在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外部环境干扰下的运动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双环滑模控制策略。首先,对于ROV外环位置控制采用改进趋近律的积分滑模控制方法,对于ROV内环速度控制采用指数趋近律的积分滑模控制方法;其次,为进一步改善滑模控制的抖振问题,引入双曲正切函数作为滑模切换项;然后,利用RBF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对ROV模型的不确定参数和外部扰动进行估计与补偿;最后,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对作业型ROV的运动控制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实现ROV航行的精确控制,并能够有效抑制模型不确定参数和外部扰动对ROV运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控水下航行器 运动控制 径向基函数 自适应双环滑模控制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O的导引头稳定平台双积分滑模控制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明月 刘慧 +3 位作者 储海荣 张玉莲 孙婷婷 苗锡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12-320,共9页
为了提高导引头稳定平台抗扰性及速度稳态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双积分滑模控制器(Double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DISMC)。首先,采用二阶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的未知扰动进... 为了提高导引头稳定平台抗扰性及速度稳态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双积分滑模控制器(Double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ler,DISMC)。首先,采用二阶扩张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的未知扰动进行估计;然后,采用了双积分滑模控制器实现了系统的低稳态误差跟踪,同时采用了改进的幂次趋近律来削弱控制系统的抖振影响;最后,采用导引头稳定平台进行目标跟踪实验和隔离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扰动观测器(Disturbance Observer,DOB)的PI控制方法相比,跟踪3(°)/s的梯形波时,在提出的控制器作用下速度跟踪快速性提高了48 ms,跟踪误差标准差提高了0.0131(°)/s。同时用转台模拟弹体扰动分别为sin(πt)°、3sin(5πt)°、7sin(2πt)°时,系统的隔离度分别提高了2.91%、0.45%、0.7%,表明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双积分滑模控制器对导引头稳定平台具有较强的抗扰性和较好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头稳定平台 双积分滑模控制器 隔离度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起升桥吊双吊具互锁的自适应滑模同步控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攀 徐为民 +1 位作者 谭莹莹 李众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40-1947,1956,共9页
为解决双起升桥式吊车双吊具同步协调控制中普遍存在的内部参数扰动、外界干扰以及双吊具之间的耦合作用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吊具自适应滑模同步协调控制方法.在分析双吊具互锁工作模式运行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吊具互锁模式下的耦合动... 为解决双起升桥式吊车双吊具同步协调控制中普遍存在的内部参数扰动、外界干扰以及双吊具之间的耦合作用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吊具自适应滑模同步协调控制方法.在分析双吊具互锁工作模式运行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双吊具互锁模式下的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时变滑模方法,实现了控制器在滑模趋近阶段的鲁棒性控制.采用自适应补偿技术,抑制了双吊具运行中存在的不确定扰动,并减小了时变滑模控制中切换函数的增益值.在切换函数设计中采用双极Sigmoid函数代替符号函数方法,明显降低了控制器的抖振现象.利用Lyapunov方法,证明了控制器的全局稳定性.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吊具同步控制 互锁工作模式 时变滑模 自适应扰动补偿 交叉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珠丝杠副的增益模糊自适应双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汤亮 卢文政 +2 位作者 龚发云 张董洁 徐光辉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3-152,共10页
为了提高滚珠丝杠副激光切割平台的切割速度控制性能,基于双幂次趋近律滑模和模糊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增益模糊自适应双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方法。考虑到滚珠丝杠副存在各种轴向振动与扭转振动,采用集中参数方法建立了滚珠丝杠副运动系... 为了提高滚珠丝杠副激光切割平台的切割速度控制性能,基于双幂次趋近律滑模和模糊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增益模糊自适应双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方法。考虑到滚珠丝杠副存在各种轴向振动与扭转振动,采用集中参数方法建立了滚珠丝杠副运动系统的拉格朗日动力学模型,同时摩擦力的高度非线性对高精度的控制系统存在较大的影响,因此引入了Stribeck摩擦模型估计摩擦力;由于传统双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存在抖振,引入饱和函数代替符号函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控制系统的抖振;针对传统双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的控制增益的动态调整性能不足,即固定增益很难保证激光切割的最佳动态控制效果,分析并建立了激光切割深度、速度与双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增益之间的模糊关系,以激光切割深度作为自适应参考依据,采用基于模糊规则表的模糊控制方法自适应调整控制增益,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经过与PI控制方法和传统双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实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不仅解决了控制系统超调问题,而且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鲁棒性,有效地削弱了系统的抖振;同时搭建激光切割实验平台,通过在滚珠丝杠副激光切割平台上的激光切割实验,发现最佳的激光切割深度范围为电池片厚度的1/2~2/3,最佳的激光切割速度为200 mm/s。在此基础上,采用PI控制方法、传统双幂次趋近律滑模控制方法和本文所提出的控制方法进行电池片激光切割,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比分析由金相显微镜获得的切割后电池片切缝图像,由本文所提出控制方法所得的电池片切缝平整,验证了本文所提控制方法在激光切割速度控制性能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控制器 滑模控制 增益 双幂次趋近律 模糊控制 激光切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倒立摆系统的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乔枫 郭慧佳 +1 位作者 李界家 孙琳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2-797,共6页
目的在满足良好的控制性能指标下,不依赖数学模型,实现对固有不稳定系统的有效控制.方法根据Lyapunov稳定性定理,建立模糊逻辑规则库,设计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来控制二级倒立摆不稳定系统,并通过仿真验证控制方法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结... 目的在满足良好的控制性能指标下,不依赖数学模型,实现对固有不稳定系统的有效控制.方法根据Lyapunov稳定性定理,建立模糊逻辑规则库,设计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来控制二级倒立摆不稳定系统,并通过仿真验证控制方法有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该控制方法能以较为满意的动态和静态性能实现对不稳定系统的控制,摆脱了对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依赖,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简单,实施方便,提高了控制方法的实用性.结论笔者有效地融合了模糊逻辑系统和滑模控制系统,开发了针对固有不稳定系统的控制算法,此方法扩大了控制对象的范围,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广阔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模变结构控制 模糊控制 二级倒立摆 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空间机器人基于关节柔性补偿控制器与虚拟力概念的模糊全局滑模控制及振动主动抑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梁捷 陈力 梁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62-70,共9页
空间机器人系统的柔性主要体现在空间机器人的臂杆和连接各臂杆之间的铰关节;由于空间机器人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以往研究人员对同时具有柔性关节和柔性臂的系统关注不够;为此讨论了参数不确定情况下柔性关节、柔性臂空间机器人系统的动... 空间机器人系统的柔性主要体现在空间机器人的臂杆和连接各臂杆之间的铰关节;由于空间机器人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以往研究人员对同时具有柔性关节和柔性臂的系统关注不够;为此讨论了参数不确定情况下柔性关节、柔性臂空间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模拟、运动控制方案设计和以及臂、关节双重柔性振动的分阶主动抑制问题。依据线动量、角动量守恒关系并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线性扭转弹簧及假设模态法推导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此为基础;针对空间机器人实际应用中各关节铰具有较强柔性的情况,引入了关节柔性补偿控制器并结合奇异摄动技术将整个系统分解成独立时间尺度的电机力矩动力子系统和柔性臂子系统;针对电机力矩动力子系统,设计了力矩微分反馈控制器来抑制关节柔性引起的系统弹性振动;针对柔性臂子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力概念的自适应模糊全局滑模控制方案,由于运用了虚拟力的概念,从而通过仅设计一个控制输入就可达到既跟踪期望轨迹又抑制柔性臂柔性振动的控制目标。计算机数值仿真对比实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柔性臂空间机器人 关节柔性补偿控制器 虚拟控制力 全局滑模控制 双柔性振动分阶主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器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兴明 李文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24-928,共5页
文章针对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控制设计了滑模控制器。针对飞行器的高度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方法的控制器,并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飞行器系统的所有信号最终是一致有界的;针对飞行器的姿态控制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并对其... 文章针对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控制设计了滑模控制器。针对飞行器的高度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控制方法的控制器,并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飞行器系统的所有信号最终是一致有界的;针对飞行器的姿态控制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证明,且针对该控制器产生较大抖振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双幂次趋近率的改进方法。仿真结果证明了设计的控制器能较好地控制四旋翼飞行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飞行器 滑模控制 抖振 双幂次趋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分级模糊滑模控制器实现二级倒立摆的解耦控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卢秀和 高兴华 +1 位作者 张金柱 薛鹏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7-159,共3页
针对二级倒立摆系统的非线性强耦合的特点,提出和采用了一种新型分级模糊滑模(HFSM)控制器的思想,实现了对二级倒立摆系统的解耦控制。基于李亚普诺夫函数采用自适应规则来调节分级模糊滑模控制器参数,保证系统可靠稳定性。通过系统仿... 针对二级倒立摆系统的非线性强耦合的特点,提出和采用了一种新型分级模糊滑模(HFSM)控制器的思想,实现了对二级倒立摆系统的解耦控制。基于李亚普诺夫函数采用自适应规则来调节分级模糊滑模控制器参数,保证系统可靠稳定性。通过系统仿真实验,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于采用常规模糊滑模解耦控制的解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倒立摆 分级模糊滑模控制 自适应规则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闭环结构的智能车辆弯路换道轨迹跟踪控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烈 张荣辉 +2 位作者 葛平淑 任泽建 黄晓慧 《汽车工程学报》 2014年第4期245-252,共8页
为提高智能车辆弯道换道的安全性能,对其换道轨迹跟踪控制进行了研究。考虑到纵向速度、横向速度及横摆角速度对换道过程的影响,建立了非完整约束条件下车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基于积分反演方法设计了外环车辆位姿控制器,将换道轨... 为提高智能车辆弯道换道的安全性能,对其换道轨迹跟踪控制进行了研究。考虑到纵向速度、横向速度及横摆角速度对换道过程的影响,建立了非完整约束条件下车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基于积分反演方法设计了外环车辆位姿控制器,将换道轨迹跟踪问题转换为在任意初始误差下跟踪参考位姿问题,基于非线性积分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内环的动力学控制器,实现了对车辆运行速度的跟踪,分析了该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控制系统可保证跟踪误差全局一致有界收敛,具有较快的收敛性和对时变参数不确定性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轨迹跟踪 双闭环结构 积分反演法 积分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球形移动机器人直线运动控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于涛 王益博 +1 位作者 孙汉旭 赵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3-129,共7页
针对受扰球形移动机器人的直线运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和双幂次趋近律的分层滑模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利用滑模干扰观测器对未知扰动进行在线估计,并且采用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的分层滑模控制器实现被控机器人系统的连... 针对受扰球形移动机器人的直线运动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和双幂次趋近律的分层滑模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利用滑模干扰观测器对未知扰动进行在线估计,并且采用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的分层滑模控制器实现被控机器人系统的连续鲁棒控制。首先设计被控系统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滑动变量,然后基于第一层滑动变量定义系统的辅助滑动变量。基于所定义的辅助滑动变量设计滑模干扰观测器,然后基于所设计的滑模干扰观测器和第二层滑动变量,采用改进的双幂次趋近律设计分层滑模控制器。从理论上分析所设计的分层滑模控制器作用下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机器人 直线运动 分层滑模控制 干扰观测器 双幂次趋近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st PFC变换器快时标分岔分析及其双积分滑模控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连清 鲁思男 +1 位作者 申滔 陆治国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7-592,共6页
为了分析峰值电流型Boost 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在快时标下的非线性现象,建立Boost PFC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映射,并基于此映射推导其状态转移矩阵的表达式,得到系统分岔的条件,通过仿真观察系统电感电流在输入电压周期内出现的间... 为了分析峰值电流型Boost 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在快时标下的非线性现象,建立Boost PFC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映射,并基于此映射推导其状态转移矩阵的表达式,得到系统分岔的条件,通过仿真观察系统电感电流在输入电压周期内出现的间歇性分岔和混沌现象。为了避免分岔,使系统稳定工作在单周期态,采用双积分滑模的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斜坡补偿法相比,双积分滑模法不需要施加外部扰动,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在有效地避免因输入电压变化所产生的分岔现象的同时,让Boost PFC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PF),且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对PFC变换器的分岔控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快时标 分岔 双积分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C变流器新型滑模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宋平岗 罗善江 +2 位作者 杨姚 文发 马卫东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85-89,116,共6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控制器是在d-q旋转坐标系中建立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PI控制系统,滑模控制策略由于其脉冲生成方式的独特性而没有应用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控制领域。在深入研究两种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滑模控...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控制器是在d-q旋转坐标系中建立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PI控制系统,滑模控制策略由于其脉冲生成方式的独特性而没有应用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控制领域。在深入研究两种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滑模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减少一个电压外环PI调节环节,简化系统的参数调节过程,提高系统的自适应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高压直流输电 滑模控制 双闭环 自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Boost矩阵变换器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小平 唐华平 +2 位作者 朱建林 岳舟 柳莎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7-522,共6页
针对传统矩阵变换器存在电压传输比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矩阵变换器电路拓扑结构。研究该拓扑结构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推导并分析其电压传输比与占空比之间函数关系的解析表达式,阐述2种有效控制策略即滑模控制和双闭环控制的基本... 针对传统矩阵变换器存在电压传输比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矩阵变换器电路拓扑结构。研究该拓扑结构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推导并分析其电压传输比与占空比之间函数关系的解析表达式,阐述2种有效控制策略即滑模控制和双闭环控制的基本设计方法并对比分析其不同的特点,最后通过仿真对其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电路在2种控制方案下均能实现电压传输比和输出频率的任意调节,且输出电压波形的正弦性好,失真度小,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矩阵变换器 电压传输比 滑模控制 双闭环控制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