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双层管井下水力举升的双喷嘴射流泵冲蚀磨损特性研究
1
作者 唐洋 徐嘉庆 +2 位作者 张吴镝 熊浩宇 王国荣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31,共12页
目的研究双喷嘴射流泵在井下水力举升过程中的冲蚀磨损特性,探究影响冲蚀磨损特性的因素及其规律。方法结合固液两相流的冲蚀模型和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射流泵泵芯在流场中的冲蚀磨损行为进行模拟,预测易发生冲蚀磨损的区域,并通过... 目的研究双喷嘴射流泵在井下水力举升过程中的冲蚀磨损特性,探究影响冲蚀磨损特性的因素及其规律。方法结合固液两相流的冲蚀模型和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射流泵泵芯在流场中的冲蚀磨损行为进行模拟,预测易发生冲蚀磨损的区域,并通过实验验证,进一步探究颗粒直径、质量流量、动力液流量等参数对泵芯冲蚀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射流泵泵芯的易冲蚀区域为喉管入口内壁面、喉管出口内壁面、扩散管入口附近内壁面等3个位置,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在控制单因素变量条件下,粒径从0.05 mm增大到1.1 mm时,喉管入口锥面冲蚀位置由闭合圆环状变为三角状,扩散管入口处冲蚀区域面积逐渐减小。质量流量从0.005 kg/s增至0.01 kg/s时,易冲蚀区域最大冲蚀率和冲蚀面积随之增大,喉管入口锥面的最大冲蚀率增大了2倍,喉管-扩散管的最大冲蚀率增大了1.93倍。动力液流量从11 L/s增至15 L/s时,易冲蚀区域的最大冲蚀率随之增大,喉管入口锥面的最大冲蚀率增大了14.2倍,喉管-扩散管的最大冲蚀率增大了1.3倍。结论对最大冲蚀率的数值和增长倍数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动力液流量是冲蚀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该研究能够为双喷嘴射流泵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举升 双喷嘴 射流泵 固液两相流 冲蚀磨损 冲蚀率 数值模拟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与煤混烧烟气净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宏 李建雄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6,30,共5页
在循环流化床内进行垃圾与煤混烧,用双流体喷嘴进行了半干式喷雾干燥烟气净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石灰浆液浓度小于15%时,排烟中酸性气体的净化效率随Ca(OH)2浓度的增加而较快提高,随液滴粒径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入口烟气温度的升... 在循环流化床内进行垃圾与煤混烧,用双流体喷嘴进行了半干式喷雾干燥烟气净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石灰浆液浓度小于15%时,排烟中酸性气体的净化效率随Ca(OH)2浓度的增加而较快提高,随液滴粒径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入口烟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以及随排烟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的差值减小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烟气净化 半干式喷雾干燥 双流体喷嘴 酸性气体 净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V的大豆蛋白液双枪喷涂速度场的研究
3
作者 寇金宝 龚国腾 +1 位作者 邢炯 杨传民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31-136,共6页
目的 为了在保证喷涂雾化表征均匀性的前提下实现宽幅覆膜,提高覆膜的效率,以期得到均匀一致的大豆蛋白覆膜。方法 利用粒子图像速度场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对不同干涉程度下的大豆蛋白液双枪喷涂雾化场进行拍摄,利用PIV... 目的 为了在保证喷涂雾化表征均匀性的前提下实现宽幅覆膜,提高覆膜的效率,以期得到均匀一致的大豆蛋白覆膜。方法 利用粒子图像速度场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对不同干涉程度下的大豆蛋白液双枪喷涂雾化场进行拍摄,利用PIV和Origin软件处理图像,得到速度数据并对比。结果 随着双枪间偏转角的增大,基线上的平均速度减小;偏转角为0°时,两喷雾粒子流在干涉线处碰撞,少有透过干涉线的粒子;在不同偏转角下,基线上的速度峰值从大到小为偏转角7°时的速度峰值、偏转角0°时的速度峰值、偏转角15°时的速度峰值;当偏转角为0°时,随着液压的增大,基线上的第2个速度谷值会右移,并且会增大直至消去。结论 当偏转角为0°、液压为0.24 MPa时,在基线上干涉区域内的速度最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液 双枪喷涂干涉 粒子图像速度场仪 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泵腔压电无阀微泵结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单杰 郭利华 +1 位作者 冉朋辉 李经民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6-751,共6页
面向植入式微泵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需求,为了提高低电压及微型化条件下微泵的输出流量,该文设计了一种双层泵腔压电无阀植入式微泵。基于压电振子的压电耦合仿真以及微泵的电-固-液三相耦合仿真,验证了双层泵腔微泵设计的有效性,并优... 面向植入式微泵在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需求,为了提高低电压及微型化条件下微泵的输出流量,该文设计了一种双层泵腔压电无阀植入式微泵。基于压电振子的压电耦合仿真以及微泵的电-固-液三相耦合仿真,验证了双层泵腔微泵设计的有效性,并优化了结构及驱动参数。通过实验验证了耦合仿真结果的正确性,并测试了微泵的流量范围。结果表明,微泵最优设计参数:扩散角为30°,颈宽为300μm,上层泵腔高度为100μm。微泵的净流量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且适用于低频驱动。实验结果表明,双层泵腔压电无阀微泵的输出流量是传统压电无阀微泵的5.3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微泵 双层泵腔 --液耦合 压电耦合 喷嘴扩散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