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锈蚀-疲劳耦合作用下双块式无砟轨道弯曲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凯 元强 +3 位作者 左胜浩 黄庭杰 李秋义 黄志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3-122,共10页
考虑循环荷载与钢筋锈蚀耦合情况下混凝土与钢筋的损伤发展及二者间黏结性能的退化,建立具有良好适用性的双块式无砟轨道弯曲疲劳分析模型。对循环荷载水平与钢筋锈蚀率等参数影响下的双块式无砟轨道弯曲疲劳性能展开数值模拟分析。研... 考虑循环荷载与钢筋锈蚀耦合情况下混凝土与钢筋的损伤发展及二者间黏结性能的退化,建立具有良好适用性的双块式无砟轨道弯曲疲劳分析模型。对循环荷载水平与钢筋锈蚀率等参数影响下的双块式无砟轨道弯曲疲劳性能展开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疲劳-锈蚀耦合情况下,双块式无砟轨道疲劳失效模式为钢筋受拉断裂失效;循环荷载水平增大或钢筋锈蚀程度加深后,双块式无砟轨道变形增大,材料损伤加剧,构件疲劳寿命降低。在此基础上,基于典型钢筋混凝土构件S-N曲线,建立锈蚀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弯曲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块式无砟轨道 锈蚀钢筋 弯曲疲劳 疲劳寿命预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地段双块式无砟轨道受力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郜永杰 秦永平 +1 位作者 刘永存 刘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6,共7页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内纵连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病害多发问题,通过对既有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病害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检测分析,建立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精细化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地基刚度、温度变化、基础变形等因素下道床... 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内纵连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病害多发问题,通过对既有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病害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现场检测分析,建立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精细化整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地基刚度、温度变化、基础变形等因素下道床板受力特征,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对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现场检测,隧道内纵连式道床板贯通裂纹多位于隧道仰拱施工缝处,该类裂纹系仰拱填充层导致的反射裂纹;(2)在混凝土收缩作用下,隧道基础纵向刚度系数越大,施工缝处道床板拉应力越大;(3)隧道洞口考虑负温梯度45℃/m,道床板最大应力为2.02 MPa,洞内受基础变形影响较大,15 mm基础变形下最大应力为1.88 MPa;(4)在混凝土收缩和基础沉降变形荷载作用下,并考虑回填层裂纹发展,最大应力可达2.61 MPa,道床板易开裂;(5)为解决纵连道床板裂纹多发问题,提出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单元化设计,建议隧道洞口道床板长度6 m、洞内道床板长度12 m,采用道床板和隧道基底植筋连接的限位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双块式无砟轨道 道床板裂纹 受力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铁路简支+刚构布置梁桥抗震设计
3
作者 刘尊稳 李欣婧 +3 位作者 陈兴冲 韩国庆 韩峰 李媛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49,共7页
研究目的:我国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较多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刚构布置梁桥,针对该类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问题,分别建立传统计算模型、考虑轨道系统约束和同时考虑钢轨约束的线桥一体化模型共三种模型,同时针对不同沟谷区域调整... 研究目的:我国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桥梁设计较多采用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刚构布置梁桥,针对该类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问题,分别建立传统计算模型、考虑轨道系统约束和同时考虑钢轨约束的线桥一体化模型共三种模型,同时针对不同沟谷区域调整刚构桥联数和墩高,运用反应谱法研究各结构体系的地震响应规律。研究结论:(1)轨道系统及两端钢轨的约束作用均减小了引桥桥墩的地震响应,但主桥上轨道系统的存在会增大刚构边墩的墩底弯矩,钢轨的约束作用影响则较小;(2)在线桥一体化模型中,随着刚构桥联数的增加,刚构墩的耗能能力会加强,但随着墩高增加,主要耗能构件会转为刚构边墩;(3)轨道系统的存在能抑制全桥的墩顶位移,但随着刚构桥联数的增加,抑制作用会减弱;(4)主跨刚构为一联、三联时,轨道应力分别呈“V”“U”字形分布,应力峰值位于刚构边墩梁缝处,建议在该处进行特殊设计以应对应力集中;(5)本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西部地区高铁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高速铁路桥梁 双块式无砟轨道 简支+刚构布置梁桥 线桥一体化模型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烈度地震区高铁多跨简支梁桥纵向倒塌模式研究
4
作者 刘尊稳 梁刚毅 +2 位作者 陈兴冲 邓永杰 李欣婧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9-586,共8页
为明确高铁多跨简支梁桥倒塌模式,以中国西北地区10跨高铁简支梁桥为实际工程背景,结合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建立轨-桥一体化计算模型。采用显式积分法与能量法研究该类无砟轨道桥梁在高烈度地震区的纵向倒塌模式。结果表明:高... 为明确高铁多跨简支梁桥倒塌模式,以中国西北地区10跨高铁简支梁桥为实际工程背景,结合桥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建立轨-桥一体化计算模型。采用显式积分法与能量法研究该类无砟轨道桥梁在高烈度地震区的纵向倒塌模式。结果表明:高铁多跨简支梁桥破坏的关键部位主要集中在桥梁伸缩缝处的轨道区域、支座及支座接触面的混凝土区域、桥墩墩底区域;确定了10跨高铁简支梁桥倒塌判别的能量比值为89.33%;通过将桥梁伸缩缝处的轨道板与凹槽截面耦合连接,将结构体系进行优化,提高了轨道与桥梁连结的整体性,避免桥梁伸缩缝处轨道在地震初期成为桥梁破坏的关键部位,结构体系抗倒塌时间延长了约45%,减小了落梁概率,提高了桥梁的整体抗倒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块式无砟轨道简支梁桥 纵向倒塌模式 高烈度地震区 显式积分法 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轨道耦合作用下桥上减振双块式无砟轨道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付娜 李成辉 +1 位作者 赵振航 亓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95-1102,共8页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高速铁路车辆-轨道-桥梁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分别研究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中减振垫对轨道和桥梁时域、频域动力性能的影响,并研究其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时域内,减振双块式无砟轨道使钢轨、道...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高速铁路车辆-轨道-桥梁耦合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分别研究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中减振垫对轨道和桥梁时域、频域动力性能的影响,并研究其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时域内,减振双块式无砟轨道使钢轨、道床板的竖向位移增加,并且使道床板梁端竖向位移显著增加;使钢轨、道床板竖向加速度增加,使桥梁跨中竖向加速度明显减小。在频域内,减振双块式无砟轨道使桥梁加速度振级减小5 d B,减振效果良好,并且在10~40 Hz频率范围内减振效果最明显。然而,道床板加速度振级增加了8 d B。减振垫使振动能量更多地滞留在道床板内,对道床板的正常使用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块式无砟轨道 减振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1/3倍频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床板上拱对高速列车-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振动响应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余翠英 向俊 毛建红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31-1640,共10页
为研究道床板上拱对无砟轨道结构性能和行车品质的影响,建立含道床板上拱的列车-轨道系统振动分析伤损模型,编制FORTRAN计算程序并进行模型验证。基于车轨系统空间振动分析理论,分别计算4种道床板上拱类型的双块式无砟轨道在高速列车作... 为研究道床板上拱对无砟轨道结构性能和行车品质的影响,建立含道床板上拱的列车-轨道系统振动分析伤损模型,编制FORTRAN计算程序并进行模型验证。基于车轨系统空间振动分析理论,分别计算4种道床板上拱类型的双块式无砟轨道在高速列车作用下的空间振动响应,分析比较此系统振动响应随道床板上拱类型,不平顺幅值及车速的影响规律,并对道床板上拱伤损评级。研究结果表明:各种道床板上拱类型的车轨系统动力响应均随运行速度和不平顺幅值的提升而增大。速度相同时,考虑了复合不平顺和离缝的上拱类型4的车轨系统振动响应最大,而仅考虑高低不平顺的上拱类型1的车轨系统振动响应最小。车速300 km/h时,高程偏差为11 mm的道床板上拱类型1引起的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轮轨作用力,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峰值分别为0.918 m/s2,100.740 k N,0.305和0.255;而类型4依次为2.037 m/s2,185.219 k N,12.503和1.727。上述机理和数据可为道床板上拱伤损评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双块式无砟轨道 道床板 上拱 伤损评级 高速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不均匀沉降下无砟轨道受力变形特性解析解
7
作者 颜建伟 朱兆铭 +3 位作者 刘天宇 谭鑫 程超 胡勇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6,共9页
基于无拉力Pasternak地基叠合梁理论,提出考虑土体剪切和层间脱空的轨道变形解析法,探讨路基不均匀沉降对双块式无砟轨道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引入Heaviside阶梯函数描述轨道与路基的脱空行为,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微分控制方程,建立三维... 基于无拉力Pasternak地基叠合梁理论,提出考虑土体剪切和层间脱空的轨道变形解析法,探讨路基不均匀沉降对双块式无砟轨道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引入Heaviside阶梯函数描述轨道与路基的脱空行为,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微分控制方程,建立三维梁-体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比验证分析解析模型的适用性并确定其适用范围。结果表明:路基沉降变形较平缓时,解析模型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几乎无差异,随着路基沉降变形加剧,两种模型计算偏差越来越大;在路基沉降波长为20 m的工况下,沉降幅值超过21 mm时,解析模型不再适用;在给定路基沉降幅值为20 mm的条件下,解析模型适用于沉降波长大于19.8 m的路基沉降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TERNAK地基 叠合梁 双块式无砟轨道 有限差分法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道床轨枕伤损整治及更换关键技术
8
作者 梁雪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0,共4页
针对隧道内双块式轨枕开裂病害,通过线下试验研究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凿除伤损岔枕、更换新岔枕、浇筑聚合物混凝土等技术方案。对于双块式轨枕挡肩缺损,采用植筋+树脂砂浆重筑的整治技术;对于双块式轨枕重度伤损,采用轨枕快速更... 针对隧道内双块式轨枕开裂病害,通过线下试验研究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凿除伤损岔枕、更换新岔枕、浇筑聚合物混凝土等技术方案。对于双块式轨枕挡肩缺损,采用植筋+树脂砂浆重筑的整治技术;对于双块式轨枕重度伤损,采用轨枕快速更换技术,并浇筑快硬聚合物混凝土将道床板重筑。结果表明,整治及更换技术可使无砟轨道在修复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承载安全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天窗期双块式轨枕伤损快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块式无砟轨道 双块式轨枕 轨枕挡肩 伤损整治 更换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块式无砟轨道基础上拱整治暗挖基床法力学行为研究
9
作者 张云飞 张正 +3 位作者 刘成 谢铠泽 徐浩 赵振航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8-33,共6页
针对某高速铁路路基段上拱病害,基于暗挖基床法整治技术方案,仿真分析不同开挖步骤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路基脱空、调整支承失效等工况对轨道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并检算了横向限位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施工步骤... 针对某高速铁路路基段上拱病害,基于暗挖基床法整治技术方案,仿真分析不同开挖步骤和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路基脱空、调整支承失效等工况对轨道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并检算了横向限位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施工步骤中,钢轨的最大位移为1.36 mm,最大应力为43.68 MPa,变化幅度较小;在最不利组合作用下道床板和支承层的纵向、横向弯矩均小于弯矩设计值;路基应力的最大值为0.064 MPa,低于路基强度检算值;回填层应力最大值为1.91 MPa,低于C30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在轨道结构自重和列车横向力作用下,横向限位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暗挖基床法可以在不影响列车运行的条件下整治基床上拱病害,但应避免路基脱空、调整支承失效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块式无砟轨道 整修技术 数值模拟 基床上拱 暗挖基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无砟轨道连续梁-拱组合桥的工后徐变作用效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本超 于江永 +2 位作者 刘周继 孔德芒 孙焕重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9-73,共5页
大跨度无砟轨道铁路桥梁存在明显的工后徐变作用效应,对桥上轨道的长期线形及平顺状态产生影响。以沪苏湖高速铁路(上海—苏州—湖州)青浦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体系精细化分析模型,计算分析... 大跨度无砟轨道铁路桥梁存在明显的工后徐变作用效应,对桥上轨道的长期线形及平顺状态产生影响。以沪苏湖高速铁路(上海—苏州—湖州)青浦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体系精细化分析模型,计算分析工后徐变作用引起的桥上无砟轨道竖向变形变化规律,并给出初步估计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徐变作用效应的简化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工后徐变发生3年时,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上无砟轨道竖向变形已经超过了无砟轨道工后徐变10年竖向变形的50%,且中跨比边跨发展速率更快。对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进行徐变效应的初步计算时,可以采用折减系数为0.5的简化方法对管内混凝土徐变系数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能为考虑工后徐变的桥梁设计、运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 工后徐变 数值分析 轨道竖向变形 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块式无砟-有砟轨道过渡段不平顺及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尤明熙 杨飞 +2 位作者 黎国清 陈东生 尹峰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1,共6页
通过对现场双块式无砟轨道-有砟轨道过渡段的调研发现过渡段存在有砟轨道轨枕空吊、辅助轨缺失、辅助轨扣件缺失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结合综合检测列车轨道几何数据对过渡段的轨道几何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仿真计算的方法对过渡段... 通过对现场双块式无砟轨道-有砟轨道过渡段的调研发现过渡段存在有砟轨道轨枕空吊、辅助轨缺失、辅助轨扣件缺失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结合综合检测列车轨道几何数据对过渡段的轨道几何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仿真计算的方法对过渡段在不同不平顺和不同运营速度条件下的动响应进行计算。经研究,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过渡位置易产生幅值相对较大的高低不平顺,随着时间的增加高低不平顺易逐渐恶化。经分析,辅助轨可提高一定的轨道刚度,削减部分来自轨枕空吊对行车产生的不利影响和行车过程中轨道的动态不平顺,并且过渡段对250 km/h以下的运营速度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而对300~350 km/h的速度仅在不平顺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表现出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块式无砟轨道 有砟轨道 过渡段 演变规律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结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晓春 陈佳琦 +3 位作者 罗延亮 朱志辉 李启航 郑纬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新型钢管混凝土(CFT)双块式轨枕克服了桁架钢筋双块式轨枕存在的生产制造复杂、存放易锈蚀、运营阶段易开裂等问题,可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结构。为检验CFT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结构的疲劳性能,采用11根预制CFT双块... 新型钢管混凝土(CFT)双块式轨枕克服了桁架钢筋双块式轨枕存在的生产制造复杂、存放易锈蚀、运营阶段易开裂等问题,可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无砟轨道结构。为检验CFT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结构的疲劳性能,采用11根预制CFT双块式轨枕现浇制作足尺无砟轨道结构节段模型,开展橡胶隔振垫式减振轨道和现浇整体式轨道节段的疲劳试验,揭示其疲劳损伤特性,分析典型疲劳加载循环次数后静载作用下轨道结构应变和变形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5倍静轴重的疲劳荷载累计作用500万次后,减振节段及整浇节段CFT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结构混凝土均未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缝,轨枕与现浇道床整体工作性能良好,疲劳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停机开展静载试验过程中轨道结构各测点混凝土横向应变值随荷载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大,最大拉压应变值均远小于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工作状态良好;轨道整浇节段道床板中处于整体受拉的状态,可见设置层间连接钢筋实现了道床与底座的共同工作;疲劳试验过程中轨道结构测点竖向位移值总体随着静载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位移量级较小,满足规范要求,减振轨道节段竖向位移值及其变化率大于整浇轨道节段。研究结果可供类似研究及钢管混凝土双块式轨枕无砟轨道结构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双块式轨枕 钢管混凝土 减振轨道 疲劳试验 静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J-12型扣件的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优化设计
13
作者 谢露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4,138,共6页
既有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在以货为主的客货共线铁路上存在扣件、轨枕安全储备不足、道床开裂严重等问题,尚未推广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对采用WJ-12型扣件、配套无挡肩双块式轨枕的无砟轨道进行结构优化,并将隧道地段基础不均匀沉降作为偶... 既有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在以货为主的客货共线铁路上存在扣件、轨枕安全储备不足、道床开裂严重等问题,尚未推广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对采用WJ-12型扣件、配套无挡肩双块式轨枕的无砟轨道进行结构优化,并将隧道地段基础不均匀沉降作为偶然荷载纳入作用效应组合,基于数值模拟和极限状态法对道床板配筋进行重新设计。结果表明:为便于养护维修、增强轨道绝缘性能,满足钢筋保护层厚度,隧道地段轨道结构高度建议调整为545 mm;为减少施工流程,提高无砟轨道施工及运营质量,建议双块式轨枕取消穿筋孔设置;与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通用参考图对比,建议客货共线双块式无砟轨道距隧道洞口小于200 m范围加强横向配筋,大于200 m范围加强纵向配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货共线铁路 双块式无砟轨道 WJ-12型扣件 无挡肩双块式轨枕 极限状态法 基础不均匀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双块式轨枕道床复合受力性能试验
14
作者 刘晓春 姚军 +3 位作者 罗延亮 李启航 朱志辉 余志武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40-4052,共13页
新型钢管混凝土(CFT)双块式轨枕采用钢管混凝土取代了桁架钢筋的连接构件作用,具有结构简单、安全耐久性好等优点。为研究钢管混凝土双块式轨枕与现浇混凝土道床所形成的轨道结构的复合受力性能,采用某实际工程的材料和工艺制作了一段足... 新型钢管混凝土(CFT)双块式轨枕采用钢管混凝土取代了桁架钢筋的连接构件作用,具有结构简单、安全耐久性好等优点。为研究钢管混凝土双块式轨枕与现浇混凝土道床所形成的轨道结构的复合受力性能,采用某实际工程的材料和工艺制作了一段足尺CFT轨枕减振道床和现浇整体道床,经疲劳试验验证后,用绳锯将其沿横向切割成单承轨台和双承轨台的CFT轨枕道床试件,分别开展试件的轨下截面加载试验和中间截面加载试验,分析道床试件中轨枕、现浇道床、底座板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变形及裂缝的开展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CFT轨枕道床受力破坏过程均表现出整体工作、带裂缝工作和破坏的典型三阶段特征;中间截面加载试件破坏时受拉钢筋被拉断而受压区混凝土未被压碎,类似于低筋破坏,轨下截面加载试件因竖向裂缝和弯剪区段斜裂缝之间的混凝土被压碎剥落而失效,受拉纵筋未屈服,类似于斜压破坏;CFT轨枕整体道床试件抗裂能力、承载能力更高,整体道床试件开裂荷载约为减振道床试件相应值的4.7倍,其极限荷载约为减振道床的2.3倍,道床与底座板之间采用拉结钢筋连接后能大幅提升轨道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CFT轨枕与现浇道床界面黏结及整体工作性能良好,研究成果可供钢管混凝土双块式无砟轨道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双块式轨枕 无砟轨道 复合受力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管混凝土枕式无砟轨道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15
作者 朱志辉 李启航 +1 位作者 刘晓春 郑纬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10-2319,共10页
采用钢管混凝土构件连接轨枕块形成钢管混凝土轨枕,基于钢管混凝土轨枕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用钢管混凝土枕式无砟轨道结构。为掌握钢管混凝土枕式无砟轨道结构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验证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合理性,分别... 采用钢管混凝土构件连接轨枕块形成钢管混凝土轨枕,基于钢管混凝土轨枕设计城市轨道交通用钢管混凝土枕式无砟轨道结构。为掌握钢管混凝土枕式无砟轨道结构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验证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合理性,分别在减振地段、普通地段铺设钢管混凝土枕式无砟轨道,通过行车试验,测试分析不同列车行驶速度下无砟轨道钢轨、轨枕、道床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车速为40、60和80 km/h运行条件下,轮轨垂向力最大值为86.18 kN,横向力最大值为13.99 kN,脱轨系数最大值为0.21,轮重减载率最大值为0.23,测试值均明显小于相应的安全限值,无砟轨道结构满足行车安全性要求;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钢管混凝土轨枕钢管压应力最大值为3.55 MPa,拉应力最大值为3.77 MPa;轨枕块压应力最大值为1.32 MPa;道床钢筋压应力最大值为2.30 MPa,拉应力最大值为3.54 MPa;道床底压应力最大值0.22 MPa。这些动力响应结果均满足材料的的限值,表明结构保持了良好的力学性能,结构设计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轨枕 双块式 无砟轨道 列车运行安全性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隧道内地下水作用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裂缝扩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成坤 陈进杰 +3 位作者 黄守刚 王瑞 陈龙 李杨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4,51,共7页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内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阶段道床板开裂问题,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无砟轨道三维实体模型,研究地下水作用下隧道内无砟轨道各结构层位移隆起变化规律,并结合FRANC3D软件,在道床板结构受力最不利位置插入不... 针对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内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阶段道床板开裂问题,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无砟轨道三维实体模型,研究地下水作用下隧道内无砟轨道各结构层位移隆起变化规律,并结合FRANC3D软件,在道床板结构受力最不利位置插入不同形状的预制三维裂缝,分析水压、裂缝长度对道床板裂缝扩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三角形荷载作用相较于均布荷载作用时,道床板位移隆起量虽有所减小,但地下水压的反复作用始终会影响轨道结构的平顺性,甚至导致道床板与仰拱填充间出现离缝;(2)裂缝长度是裂缝失稳扩展的控制因素,在排水系统完全堵塞时,建议将裂缝长度控制在200 mm以内;(3)水压为裂缝扩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同等条件下水压越大,道床板裂缝扩展越迅速,均布荷载下道床板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是对应三角形荷载下的1.2~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铁路隧道 双块式无砟轨道 道床板裂缝 水压荷载 应力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作用致隧道底鼓和双块式无砟轨道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彩亮 刘秀波 +2 位作者 柯在田 张玉芳 马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水压作用会导致隧道底鼓变形,变形传递至轨道会引起轨道几何状态不良。本文从轨道几何形位变化角度出发,对水压力作用导致隧道底鼓时引发的轨道几何状态劣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水压力的近似计算方法;基于荷载-结构法建立了隧道内... 水压作用会导致隧道底鼓变形,变形传递至轨道会引起轨道几何状态不良。本文从轨道几何形位变化角度出发,对水压力作用导致隧道底鼓时引发的轨道几何状态劣化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了水压力的近似计算方法;基于荷载-结构法建立了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找平层水压作用下轨道的几何不平顺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隧道底鼓-无砟轨道几何不平顺现象是道床板与找平层接触状态变化、沿线路纵向与隧道横断面内的横向变形叠加作用的结果;水压作用除引起轨道高低几何状态劣化外,还可导致轨道轨向、水平变化及扭曲变形;受承压水头和水压分布长度影响,水压引起的内外轨的高低、轨向以及轨道水平变化曲线具有各自形态特征,而并非单一抛物线或正弦线。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隧底找平层底鼓变形的接触状态非线性力学行为,揭示了底鼓变形下轨道线路三角坑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隧道 数值模拟 底鼓变形 双块式无砟轨道 水压作用 轨道几何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受力特征及防裂优化措施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建贤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55,共6页
针对隧道仰拱施工缝位置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在施工阶段裂纹多发进而影响无砟轨道长期使用寿命的问题,建立纵连式和单元式双块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整体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仰拱施工缝位置道床板的主拉应力,讨论了混凝土收缩以及整体温... 针对隧道仰拱施工缝位置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在施工阶段裂纹多发进而影响无砟轨道长期使用寿命的问题,建立纵连式和单元式双块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整体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仰拱施工缝位置道床板的主拉应力,讨论了混凝土收缩以及整体温度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应力状态,并基于分析结果从结构优化以及施工角度提出了双块式无砟轨道裂纹预防措施。结果表明:对于施工缝区域,纵连式道床板主拉应力随基底刚度增大而降低,单元式道床板主拉应力随板长减小而降低;采用植筋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两种道床板结构在施工缝的应力水平,道床板主拉应力随植筋间距减小而减小。综合考虑,建议实际工程中在道床板跨越施工缝区域采用植筋措施,植筋间隔两根轨枕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双块式无砟轨道 数值模拟 仰拱施工缝 裂纹萌生 裂纹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桥过渡段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上拱整治方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西冲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49,共7页
针对路桥过渡段连续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端梁位置道床板上拱病害,建立理论分析模型,研究了层间黏结状态和端梁支承条件对道床板上拱变形的影响规律;提出五种植筋方案,并对比分析了各方案的整治效果。结果表明:整体上,道床板在路基侧距离端... 针对路桥过渡段连续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端梁位置道床板上拱病害,建立理论分析模型,研究了层间黏结状态和端梁支承条件对道床板上拱变形的影响规律;提出五种植筋方案,并对比分析了各方案的整治效果。结果表明:整体上,道床板在路基侧距离端梁中心10 m范围内上拱,最大上拱位置距离端梁中心约3 m;随着层间抗拉和抗剪强度增加,道床板最大垂向位移呈非线性减小趋势,层间黏结强度显著抑制了道床板的上拱变形;层间摩擦因数以及支承层、级配碎石、AB组填料造成的端梁侧向支承刚度变化对道床板上拱变形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距离端梁20 m范围以外植筋对道床板上拱变形的限制较小,增加路基侧距离端梁10 m范围内植筋可以明显减小道床板上拱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桥过渡段 双块式无砟轨道 道床板垂向位移 影响规律 植筋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上铺设无砟轨道的线形控制技术
20
作者 王胜杰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3,共5页
桥梁上铺设无砟轨道时,桥梁变形会导致轨道线形变化,影响铺轨质量,须进行线形控制。本文通过调研统计和计算分析,确定须控制轨道线形的桥型及跨度,然后分析了桥面、底座板和轨面线形的设计方法及控制措施,其中对轨面线形的控制提出了三... 桥梁上铺设无砟轨道时,桥梁变形会导致轨道线形变化,影响铺轨质量,须进行线形控制。本文通过调研统计和计算分析,确定须控制轨道线形的桥型及跨度,然后分析了桥面、底座板和轨面线形的设计方法及控制措施,其中对轨面线形的控制提出了三种方法,并逐一分析其适用条件。结果表明:跨度128 m及以下的桥梁无须采取线形控制措施;中等跨度刚性桥上铺设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时应采取线形控制措施,而铺设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时可通过轨道精调进行调整;对于柔性斜拉桥,均应采取线形控制措施。桥面施工预拱度的计算不宜计入活载及铺轨完成后收缩徐变产生的变形。设置轨面预拱度和调整轨道施工步骤均适用于变形小的桥梁,大跨度桥宜采用等量压重的措施。应在桥面附属二期荷载施工完毕后再铺设桥上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后再次复测CPⅢ点,用于精调轨枕/轨道板的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变形 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线形控制 CPⅢ点 预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