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PL中晶体散热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宋小鹿 李兵斌 +3 位作者 王石语 蔡德芳 文建国 过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6,共4页
采用有限元法,以光纤耦合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为例,模拟了三种冷却方式下,激光晶体的温度分布;分析了不同冷却方式对晶体温度分布和端面形变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对流换热系数和冷却水温度对晶体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晶体侧面水冷时... 采用有限元法,以光纤耦合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为例,模拟了三种冷却方式下,激光晶体的温度分布;分析了不同冷却方式对晶体温度分布和端面形变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对流换热系数和冷却水温度对晶体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晶体侧面水冷时,改变对流换热系数和液体温度只能改变晶体的整体温度,对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几乎没有影响;三种冷却方式中,泵浦端水冷情况下晶体温度最低,端面形变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l 热效应 有限元法 冷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大功率DPL的LD最佳散热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明山 张文平 +5 位作者 王石语 王志峰 李东 韩文杰 郑永超 过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1-225,共5页
大功率DPL泵浦源LD的热管理技术是制约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工程应用的瓶颈之一。介绍了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工作过程,设计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LD实施温度控制。主要针对DPL的高温应用环境,对泵浦源LD的散热通道进行分析和计算,设计... 大功率DPL泵浦源LD的热管理技术是制约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工程应用的瓶颈之一。介绍了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工作过程,设计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LD实施温度控制。主要针对DPL的高温应用环境,对泵浦源LD的散热通道进行分析和计算,设计了可以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DPL工程样机。该样机主要性能指标:输出峰值功率大于100 kW,激光脉宽为5 ns,重频10 kHz。对该样机进行高低温环境试验,获得试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在高温50℃情况下,LD可以连续稳定工作30 min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l 高低温试验 LD温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L模型对超短脉冲激光辐照金属薄板传热行为的渐进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颖泽 昝晨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3-248,共6页
基于双相滞后热传导模型(DPL模型),对超短脉冲激光辐照金属薄板的瞬态热传导行为进行了渐进分析.首先在一维条件下基于双相滞后热传导模型联合能量守恒方程得出金属薄板的热传导偏微分控制方程,然后利用Laplace正、逆变换的技术和近似... 基于双相滞后热传导模型(DPL模型),对超短脉冲激光辐照金属薄板的瞬态热传导行为进行了渐进分析.首先在一维条件下基于双相滞后热传导模型联合能量守恒方程得出金属薄板的热传导偏微分控制方程,然后利用Laplace正、逆变换的技术和近似求解的方法,推导了金属薄板在超短脉冲激光热冲击下的温度变化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将结果与文献中数值方法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解析方法的准确性.研究了热通量相位滞后值和温度梯度的相位滞后值以及金属薄板板厚对热传递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通量的相位滞后值的增加,超短脉冲激光加热引起的热波的波峰值越高,温度变化率越大;相反,随着温度梯度的相位滞后值的增加,该热波的波峰值越低,温度变化率减小;此外,金属薄板板厚对相对温度变化的波形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脉冲激光 dpl模型 渐进求解 LAPLACE变换 金属薄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DPL中激光二极管热负荷及散热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文建国 蔡德芳 +3 位作者 王石语 李汉国 冯倩 过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3-466,共4页
随着激光二极管器件输出功率的增大 ,热负荷对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系统影响越来越大 .对系统中的激光二极管热负荷进行了实验和研究 ,并研究了相应的散热措施 ,即对激光二极管分别采用冰水内循环技术和半导体致冷技术进行散热和温... 随着激光二极管器件输出功率的增大 ,热负荷对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系统影响越来越大 .对系统中的激光二极管热负荷进行了实验和研究 ,并研究了相应的散热措施 ,即对激光二极管分别采用冰水内循环技术和半导体致冷技术进行散热和温度控制 ,收到了满意结果 ,在 15W调Q连续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系统中获得了重复频率 10kHz,脉宽 10ns,峰值功率 2 5kW的 1 0 6 μm稳定输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 泵浦固体激光器 热负荷 散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效应对三向侧面泵浦DPL中TEM_(00)模输出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爱粉 过振 +2 位作者 王石语 蔡德芳 文建国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共3页
以三向侧面泵浦时晶体内泵浦光强分布为基础 ,数值计算了三向侧面泵浦DPL中热效应引起的热致衍射损耗随泵浦功率、腔模束腰半径和泵浦光束腰半径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讨论了热效应存在时的泵浦功率、腔模束腰半径和泵浦光束腰半径对TEM0 0... 以三向侧面泵浦时晶体内泵浦光强分布为基础 ,数值计算了三向侧面泵浦DPL中热效应引起的热致衍射损耗随泵浦功率、腔模束腰半径和泵浦光束腰半径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讨论了热效应存在时的泵浦功率、腔模束腰半径和泵浦光束腰半径对TEM0 0 模输出功率的影响。从计算结果看出 ,热致衍射损耗使输出功率明显降低。泵浦功率、腔膜束腰半径和泵浦光束腰半径对输出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中还用小孔光阑选TEM0 0 模 ,进行了输出功率随泵浦功率变化的实验 ,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效应 三向侧面泵浦 dpl TEM00模 输出功率 固体激光器 激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FTIR结合PCA及DPLS快速识别不同品种薰衣草精油 被引量:6
6
作者 童红 唐军 张正方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8,共5页
筛选有代表性的4个不同品种的96个薰衣草精油样品为试验对象,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获得光谱数据,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偏最小二乘辨别法(DPLS)建立薰衣草精油品种识别的模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基本能实现... 筛选有代表性的4个不同品种的96个薰衣草精油样品为试验对象,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获得光谱数据,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偏最小二乘辨别法(DPLS)建立薰衣草精油品种识别的模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基本能实现品种区分,DPLS法以68个样本作为校正集,交叉验证均方根标准差(RMSEE)为0.1590,以未知的28个样本进行预测,预测均方根标准差(RMSEP)为0.1860,品种识别率为100%,DPLS法建立的模型对薰衣草精油品种有很好的识别和分类能力。将红外光谱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可为薰衣草精油品种的优良宏观质控提供一个快速、直观、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辨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DPLS的潲水油快速鉴别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祝诗平 梁晶 +1 位作者 屠大伟 徐原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潲水油回流餐桌等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探寻准确、快速、简便、高效且成本低廉的潲水油鉴别新方法成为食用油安全性能检测的新要求.对收集的82份潲水油和合格食用油样品进行了理化检测,鉴别出潲水油样品37份,合格油样品45份.... 潲水油回流餐桌等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探寻准确、快速、简便、高效且成本低廉的潲水油鉴别新方法成为食用油安全性能检测的新要求.对收集的82份潲水油和合格食用油样品进行了理化检测,鉴别出潲水油样品37份,合格油样品45份.从82份样品中随机选出24份样品作为第一组,余下58份样品作为第二组,以第一组24份样品作为校正集,建立判别偏最小二乘法(DPLS)模型,鉴别第二组58份样品,总体鉴别正确率为86.21%;再以第二组58份样品作为校正集,建立DPLS模型,鉴别第一组24份样品,总体鉴别正确率为95.83%.研究表明,基于近红外光谱与DPLS的潲水油快速鉴别方法可行,具有较好的鉴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 判别偏最小二乘法 潲水油 快速鉴别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复频率DPL激光对光学薄膜元件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代福 熊胜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74-2080,共7页
光学薄膜的高重频激光损伤特性一直是激光薄膜研究者的重点。为了分析光学薄膜在高重频激光辐照下的损伤特性,探究其损伤机理,文中从实验出发,研究了重复频率10kHz DPL激光对光学薄膜元件的损伤特性。结果表明,修正膜层内的驻波场分布,... 光学薄膜的高重频激光损伤特性一直是激光薄膜研究者的重点。为了分析光学薄膜在高重频激光辐照下的损伤特性,探究其损伤机理,文中从实验出发,研究了重复频率10kHz DPL激光对光学薄膜元件的损伤特性。结果表明,修正膜层内的驻波场分布,降低膜层内高折射材料中的驻波场峰值可以提高高重频激光损伤阈值;从激光损伤形貌与辐照激光功率的关系上看,在高重频激光辐照下光学薄膜元件的损伤实质上是热效应和场效应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微损伤"累积放大所造成的。当薄膜吸收率较小时,损伤主要表现为场效应所致的"微损伤"累积放大,当薄膜吸收率较大时,损伤主要表现为热效应所致的"微损伤"累积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重频dpl激光 驻波场修正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LS和LS-SVM的梨品种近红外光谱识别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雪梅 章海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0-164,共5页
为了实现不同品种梨的快速光谱鉴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光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3种不同品种梨的特征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以所有建模样本主成分PC1和PC2做出的得分图,对不同种类梨具有很好的聚类作用。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载... 为了实现不同品种梨的快速光谱鉴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光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3种不同品种梨的特征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以所有建模样本主成分PC1和PC2做出的得分图,对不同种类梨具有很好的聚类作用。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载荷图可以得到对于梨品种敏感的特征波段,用特征波段图谱作为输入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DPLS)模型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3个品种梨各70个共210个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DPLS)模型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对未知的24个样本进行预测,LS-SVM模型品种识别准确率达到100%,DPLS模型的校正及验证结果与实际分类变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80,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都小于0.100,品种识别率为100%。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分类和鉴别作用,提供了梨的品种快速鉴别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品种识别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L中激光二极管噪声的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石语 过振 +2 位作者 傅君眉 蔡德芳 文建国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4-25,共2页
测量了几种激光二极管的噪声 ,并且理论分析了这种噪声向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中传递的规律。发现低频噪声以相同的相对大小进行传递 ;而高频噪声则会被抑制 ;噪声频率接近弛豫振荡频率时 ,会被明显放大 ;
关键词 dpl 激光二极管 传递特性 固体激光器 光功率 高频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面形变对端泵DPL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永明 过振 +2 位作者 王石语 蔡德芳 文建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以二极管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DPL)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端面形变热效应对DPL参数的影响。将温度梯度和引力双折射热透镜效应等效为一个焦距为f的薄透镜,将端面形变等效为曲率半径为r的球面反射镜,根据谐振腔理论进行计算机模拟,将端面形变... 以二极管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DPL)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端面形变热效应对DPL参数的影响。将温度梯度和引力双折射热透镜效应等效为一个焦距为f的薄透镜,将端面形变等效为曲率半径为r的球面反射镜,根据谐振腔理论进行计算机模拟,将端面形变热效应从总的热效应中分开,研究发现,当引起的端面形变的曲率半径大于300mm以后,温度梯度和引力双折射热透镜效应对DPL发散角的影响不大(腔长100mm),而端面形变热效应对其有很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端面形变参数r的减小,其输出振荡光的发散角和束腰半径越来越大。此研究直接指导端泵DPL的端面形变研究。依据此结论,就可直接从腔外通过测其远场发散角算出端面形变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 温度梯度热效应 引力双折射热效应 端面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Q开关的微型DPL技术研究
12
作者 徐鎏婧 张大勇 +2 位作者 赵鸿 李尧 赵书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164-168,共5页
被动 Q 开关是实现脉冲工作 DPL 微型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文中介绍了 Cr^(4+):YAG 晶体被动 Q 开关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在实验中采用 CW5W 的 LD 端面泵浦的 Nd:YAG/Cr^(4+):YAG 激光器实现了重频高达5 kHz、单脉冲能量40 μJ、脉冲宽度5... 被动 Q 开关是实现脉冲工作 DPL 微型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文中介绍了 Cr^(4+):YAG 晶体被动 Q 开关激光器的基本原理,在实验中采用 CW5W 的 LD 端面泵浦的 Nd:YAG/Cr^(4+):YAG 激光器实现了重频高达5 kHz、单脉冲能量40 μJ、脉冲宽度5.9 ns 的稳定单纵模激光输出,并研制成微型化样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dpl CR4+:YAG 被动Q开关 高重频 单纵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向侧面泵浦DPL声光调Q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爱粉 过振 +2 位作者 王石语 蔡德芳 文建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96-700,共5页
在三向侧面泵浦的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DPL)中声光Q开关结构确定的情况下,对声光Q开关在不同谐振腔以及同一谐振腔中不同位置时的调Q效果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脉宽最窄、峰值功率最高、调Q效率最大的位置正好在腔内振荡光的光腰附近.... 在三向侧面泵浦的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DPL)中声光Q开关结构确定的情况下,对声光Q开关在不同谐振腔以及同一谐振腔中不同位置时的调Q效果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脉宽最窄、峰值功率最高、调Q效率最大的位置正好在腔内振荡光的光腰附近.通过对该现象的分析,明确了振荡光对输出激光脉冲性能的影响规律,从而进一步分析DPL中泵浦光对调Q效果的影响,据此可以对声光调Q三向侧面泵浦DPL进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l 声光调Q 三向侧面泵浦 声光Q开关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 峰值功率 泵浦光 效果 腔内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地鼠Dpl基因克隆及其组织特异性表达的研究
14
作者 李玉荣 周向梅 +2 位作者 尹晓敏 杨建民 赵德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6,共4页
本文成功克隆了金黄地鼠Dpl(PrP-like protein doppel,Doppel)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其组织特异性表达进行了研究。根据已发表家鼠Dp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直接扩增金黄地鼠(Hamster)的Dpl基因CDs区,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金... 本文成功克隆了金黄地鼠Dpl(PrP-like protein doppel,Doppel)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其组织特异性表达进行了研究。根据已发表家鼠Dpl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直接扩增金黄地鼠(Hamster)的Dpl基因CDs区,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金黄地鼠的Dpl基因CDs区全长537 bp,编码178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不存在基因多态性。经基因序列对比分析,金黄地鼠与其他10种属哺乳动物Dpl基因有较高同源性,均为70.8%以上,且与鼠科Dpl序列的同源性最高(86%)。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组织中,Dpl mRNA在睾丸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脾脏、心脏、骨髓和脑,其在肝脏、肺脏、肾脏和肌肉中的表达低于检测水平;成年动物与未成年动物相比,在睾丸组织的表达量,成年鼠显著高于未成年鼠;在成年鼠脑组织检测不到Dpl mRNA的表达。本研究对金黄地鼠Dpl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测定,并对其在不同组织的生理表达进行了定量,以期为其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地鼠 dpl 克隆 实时荧光定量PCR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透镜阵列在DPL中的应用分析
15
作者 张良 《电光与控制》 2003年第1期61-62,68,共3页
详细讨论了微透镜阵列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并对其作为准直器件在
关键词 微透镜阵列 dpl 设计 制作 固体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棱镜腔改善重频DPL光束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小兵 程勇 +3 位作者 王古常 孙斌 卢长勇 郭延龙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影响重频DPL光束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谐振腔的失谐、非均匀光泵浦以及工作物质的热效应。定向棱镜作为全反射镜与平面输出镜构成简单的自准直、不失调介稳腔结构,实现对侧向泵浦DPL的增益匀化、热效应的光学补偿以及光轴的自纠偏。通过... 影响重频DPL光束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谐振腔的失谐、非均匀光泵浦以及工作物质的热效应。定向棱镜作为全反射镜与平面输出镜构成简单的自准直、不失调介稳腔结构,实现对侧向泵浦DPL的增益匀化、热效应的光学补偿以及光轴的自纠偏。通过实验发现:定向棱镜谐振腔在热传导冷却、Cr4+:YAG被动调Q 的侧向泵浦DPL中, 40 Hz运行时, 0.532 μm输出能量为52.2 mJ/pulse,稳定度为0.5%,脉宽7.5 ns, 频率稳定度0.025%,远场束散角为2.8 mrad,2小时内光轴指向近乎零漂移,远场光束分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定向棱镜谐振腔 dpl 光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L的声光Q开关衍射特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叶艳 王石语 +2 位作者 文建国 蔡德芳 过振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3年第4期9-11,32,共4页
 利用声光Q开关中衍射效率最大的位置调Q可以发挥其最大性能的特点,研究声光Q开关晶体中超声场的空间分布,得到了晶体中衍射效率的空间分布,从而确定了衍射效率最大的位置,并在实验中得到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该结果对大功率激光...  利用声光Q开关中衍射效率最大的位置调Q可以发挥其最大性能的特点,研究声光Q开关晶体中超声场的空间分布,得到了晶体中衍射效率的空间分布,从而确定了衍射效率最大的位置,并在实验中得到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该结果对大功率激光二极管泵浦调Q固体激光器中Q开关的调节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光Q开关 衍射效率 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高重频窄脉冲声光Q开关DPL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大勇 徐鎏婧 +2 位作者 赵鸿 李尧 赵书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0-793,共4页
介绍了小型化高重频声光Q开关DPL研制过程中的一些实验进展和相关产品样机。实验中,通过参数的优化选择,在激光二极管的泵浦峰值功率5 W,重复频率2500Hz下得到脉冲能量为81.5μJ,脉冲宽度约为7.4ns的激光输出,此时激光器的峰值功率为11... 介绍了小型化高重频声光Q开关DPL研制过程中的一些实验进展和相关产品样机。实验中,通过参数的优化选择,在激光二极管的泵浦峰值功率5 W,重复频率2500Hz下得到脉冲能量为81.5μJ,脉冲宽度约为7.4ns的激光输出,此时激光器的峰值功率为11kW,光光转换效率14%,光束质量因子M2约为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光Q开关 小型化 二极管泵浦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L固体激光成像雷达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志卿 张清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299-303,共5页
介绍了 DPL 固体激光成像雷达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系统以高重频 DPL 固体激光器为光源,雪崩探测器直接探测体制,二维光机扫描成像,距离伪彩色3D 成像方式,可以快速获取数千米远物体的三维图像。分析了大气衰减对作用距离的影响。该系... 介绍了 DPL 固体激光成像雷达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系统以高重频 DPL 固体激光器为光源,雪崩探测器直接探测体制,二维光机扫描成像,距离伪彩色3D 成像方式,可以快速获取数千米远物体的三维图像。分析了大气衰减对作用距离的影响。该系统可用于目标侦察、地形测量、障碍物探测等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激光成像 dpl固体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面泵浦DPL热透镜形状的初探
20
作者 张瑞芬 李兵斌 +3 位作者 蔡德芳 文建国 王石语 过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143-147,共5页
在 LD 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中,泵浦光轴对称分布,晶体是柱状体,泵浦光轴正入射晶体轴心,晶体通过侧面冷却,其侧面温度一致,热耗、温度、折射率呈轴对称分布。建立了端面泵浦 DPL 实验装置。实验测出谐振腔外右侧 z 点处的光斑半径ω,算... 在 LD 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中,泵浦光轴对称分布,晶体是柱状体,泵浦光轴正入射晶体轴心,晶体通过侧面冷却,其侧面温度一致,热耗、温度、折射率呈轴对称分布。建立了端面泵浦 DPL 实验装置。实验测出谐振腔外右侧 z 点处的光斑半径ω,算出输出镜即光腰处的光斑半径ω_0,由ω_0推算出谐振腔左端面处的光斑半径ω(L)及波振面半径 R,R 等效于热透镜的焦距。在相同泵浦条件下,晶体热透镜不改变,改变谐振腔的长度 L,得出对应的ω(L)、R。对实验结果分析发现,等效热透镜应为非球面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 dpl 热透镜 波振面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