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P值进行GNSS相对定位预报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曹新运 王坚 刘超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5,共5页
基于GNSS伪距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的基本原理,推导了绝对定位精度因子DOP值和相对定位精度因子RDOP值的表达式,分析了两种精度因子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并给出了DOP进行GNSS相对定位预报的适用范围。试验结果表明:DOP与RDOP具有相似的... 基于GNSS伪距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的基本原理,推导了绝对定位精度因子DOP值和相对定位精度因子RDOP值的表达式,分析了两种精度因子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并给出了DOP进行GNSS相对定位预报的适用范围。试验结果表明:DOP与RDOP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局部不一致;随着观测的非共视卫星数量的增加,卫星几何强度不对称性的增大,DOP值进行相对定位预报偏差会逐渐增大,故宜采用RDOP值进行相对定位精度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dop Rdop 相对定位 绝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SS/GPS双模导航定位精度分析及仿真 被引量:12
2
作者 庞春雷 赵修斌 +1 位作者 卢艳娥 余永林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39,54,共6页
结合北斗二号(COMPASS)和GPS系统的运行轨道参数及系统特性,建立了COMPASS/GPS双模导航定位伪距测量误差模型,推导分析了双系统定位的几何误差因子;并对某地区的COMPASS/GPS双模导航定位精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某地区内... 结合北斗二号(COMPASS)和GPS系统的运行轨道参数及系统特性,建立了COMPASS/GPS双模导航定位伪距测量误差模型,推导分析了双系统定位的几何误差因子;并对某地区的COMPASS/GPS双模导航定位精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某地区内,北斗二代系统在空间域与时间域上的整体稳定性优于GPS系统,组合的COMPASS/GPS系统在可见星和精度方面优于单一的定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二号 全球定位系统 测量误差 精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位置对狭长空间定位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侯全武 王坚 +1 位作者 胡洪 张虹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根据室内或井下巷道定位中传感器网络的覆盖特点,以隧道为例,提出了狭长空间三维完全覆盖方案。同时,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技术,选取精度因子(DOP)作为精度评价指标,分析了传感器间距增大或缩小时,DOP值和定位精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根据室内或井下巷道定位中传感器网络的覆盖特点,以隧道为例,提出了狭长空间三维完全覆盖方案。同时,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技术,选取精度因子(DOP)作为精度评价指标,分析了传感器间距增大或缩小时,DOP值和定位精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定位精度取决于传感器感知半径、狭长空间宽度和传感器间距等因素。模拟线形隧道环境下传感器布设实验表明,依据传感器位置变化前后的DOP值变化规律,提供传感器布设优化方案,可以显著提高狭长空间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长空间 三维完全覆盖 TDOA 精度因子 传感器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双系统定位优势的验证与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颜琳 战兴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69-1172,1178,共5页
为了验证与分析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联合定位相较于GPS单系统定位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利用GPS/北斗双频双模接收机开展不同模式下的动/静态单点定位实验和实时动态差分法(RTK)实验,并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给出了北斗导... 为了验证与分析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联合定位相较于GPS单系统定位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利用GPS/北斗双频双模接收机开展不同模式下的动/静态单点定位实验和实时动态差分法(RTK)实验,并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给出了北斗导航卫星对GPS单系统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GPS/北斗双系统卫星观测相对于GPS单系统在卫星可视数量、卫星对于测站的几何分布、扩大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网的作用范围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双系统组合定位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接收机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 精度因子 全球定位系统 可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定位和精度因子的改进方法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灿辉 张晓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2-477,共6页
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在精度因子计算和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定位求解时,传统上采用测量矩阵直接求逆方法来进行.为了克服矩阵求逆带来的计算量大和数值稳定性差的不足,利用测量矩阵的对称正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UTDU分解的定位解算... 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在精度因子计算和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定位求解时,传统上采用测量矩阵直接求逆方法来进行.为了克服矩阵求逆带来的计算量大和数值稳定性差的不足,利用测量矩阵的对称正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UTDU分解的定位解算和精度因子计算方法.改进方法具有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保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相对直接求逆的传统方法而言,在定位解算时,该方法能降低约60%的运算量,而在精度因子计算中,约能降低36%的运算量.且改进方法能大大降低求解矩阵的条件数,提高了求解的数值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最小二乘 解算 精度因子 矩阵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钟和星历误差分离的广域差分新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蔡成林 李孝辉 吴海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165-2170,共6页
针对WAAS等传统的广域差分方法存在DOP值太大和要求基准站时间严格同步等问题,提出了星钟和星历误差相对分离的广域差分新方法。提出的相对分离理论包括以所有卫星的广播星历为基准的星钟误差的相对分离,以各卫星星钟误差相对分离结果... 针对WAAS等传统的广域差分方法存在DOP值太大和要求基准站时间严格同步等问题,提出了星钟和星历误差相对分离的广域差分新方法。提出的相对分离理论包括以所有卫星的广播星历为基准的星钟误差的相对分离,以各卫星星钟误差相对分离结果为基准的相对星历误差分离和固定偏差的星钟二次修正三部分,其可简单归纳为星钟-星历-星钟的修正思路。这种方法除无需基准站同步外,用户定位比WAAS准。理论论证和算例仿真证明这种理论是科学的,对建设各种卫星导航系统的差分增强系统均是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衰减因子 广域差分 星钟误差 星历误差 修正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构造卫星导航系统精度衰减因子的新方法
7
作者 李国重 李建文 归庆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7-70,75,共5页
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与精度衰减因子(DOP)密切相连。精度衰减因子反映出可见卫星的空间几何分布,对测距误差起着放大作用。运用矩阵论工具构造了一种新的精度衰减因子——本征精度衰减因子,并与以往的精度衰减因子进行比较,论证了新... 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与精度衰减因子(DOP)密切相连。精度衰减因子反映出可见卫星的空间几何分布,对测距误差起着放大作用。运用矩阵论工具构造了一种新的精度衰减因子——本征精度衰减因子,并与以往的精度衰减因子进行比较,论证了新的精度衰减因子的相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精度 精度衰减因子(dop) Hdop Vdop 最大特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密星历的极区卫星导航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程建华 李哲欣 刘佳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20-3028,共9页
为填补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在极区无全面性能分析及比对的空白,基于精密星历,分别通过航线取点及区域分析的方法,分析了4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当前星座在极区的可见性及定位精度,并比较了4种G... 为填补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在极区无全面性能分析及比对的空白,基于精密星历,分别通过航线取点及区域分析的方法,分析了4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当前星座在极区的可见性及定位精度,并比较了4种GNSS的性能,解决了现有文献中未全面分析4种GNSS、取点分析难以代表极区内整体性能的问题,为极区GNSS的应用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外部电磁环境干扰的条件下,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的定位精度略低于其余三者,但4种GNSS已经能够较好地覆盖极区,均满足极区定位的基本要求。因此,极区GNSS的研究方向应更侧重于如何消除极区恶劣电磁环境对GNSS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区导航 精密星历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精度因子(d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载波相位快速相对定位全球精度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任鹏羽 周乐韬 +2 位作者 高小波 李雪 陈武旭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5期120-127,171,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定位精度,对目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和欧盟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的载波相位快速相对定位精度在全球的分布...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定位精度,对目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3)、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和欧盟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的载波相位快速相对定位精度在全球的分布情况进行探究:计算四大系统载波相位相对定位单历元解和半小时解的精度衰减因子(DOP);并提取1个周期的精度衰减因子时间序列的上限值作为指标,绘制和分析各个系统的载波相位相对定位在全球的精度分布图。结果表明:BDS-3与GPS的载波相位快速相对定位整体精度相当,且优于GLONASS和Galileo;而四个系统中BDS-3相对定位精度上限最高,GPS、GLONASS、Galileo的精度上限依次降低;各大全球定位系统在满足全球相对定位应用需求的同时,也各自在最关注的区域有相应的优势,其中BDS-3的相对定位精度在亚太地区最高,GPS在南北美洲的定位精度优于其他系统,GLONASS在高纬度地区的相对定位精度为其服务区域内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系统 载波相位相对定位 单历元解 半小时解 精度衰减因子(d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