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blockchain bee colony double inhibition labor division algorithm for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task with application to UAV swarm task allocation 被引量:7
1
作者 WU Husheng LI Hao XIAO Renbi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5期1180-1199,共20页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double suppression division algorithm of bee colony to solve the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or have higher dimensional attributes and undertake sudden tasks.Using the idea of clustering,after clu...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double suppression division algorithm of bee colony to solve the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or have higher dimensional attributes and undertake sudden tasks.Using the idea of clustering,after clustering tasks according to spatio-temporal attributes,the clustered groups are linked into task sub-chains according to similarity.Then,based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lusters,the child chains are connected to form a task chain.Therefore,the limitation is solved that the task chain in the bee colony algorithm can only be connected according to one dimension.When a sudden task occurs,a method of inserting a small number of tasks into the original task chain and a task chain reconstruction method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sudden tasks and the number of remaining tasks.Through the above improvements,the algorithm can be used to process tasks with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and burst tasks.In order to reflect the efficiency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algorithm,a task allocation model for the 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group is constructed,and a one-to-on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improved bee colony double suppression division algorithm and each attribute in the UAV group is proposed.Task assignment has been constructed.The study uses the self-adjus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e colony to achieve task allocation.Simulation verification and algorithm comparison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has stronger planning advantages and algorithm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e colony double inhibition labor division algorithm high dimensional attribute sudden task reforming the task chain task alloc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研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超 胡宗光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和产生动因。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中心企业双化协同转型;制度环...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社会分工协作网络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的内在机理和产生动因。研究发现:(1)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存在产业链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中心企业双化协同转型;制度环境的同构压力越强,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越明显。(2)上下游企业的双化协同转型主要影响中心企业的数字化与绿色化耦合水平;当中心企业同时处于数字化与绿色化转型优势时,与上下游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联动效应越明显。(3)基于产业链联动效应行为特征视角,中心企业在绩效因素影响下,通过被动模仿行为提升双化协同转型水平。(4)根据异质性分析,企业双化协同转型的产业链联动效应主要由下游客户端决定;当中心企业为非链主企业时,产业链联动效应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 产业链 企业转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 社会分工协作网络 同构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视角
3
作者 习明明 郑对 李婷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7-93,共17页
作为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创新数字化治理的重要抓手,政府公共数据开放为畅通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技术驱动。基于2008—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 作为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创新数字化治理的重要抓手,政府公共数据开放为畅通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技术驱动。基于2008—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专业化分工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实证结果显示,公共数据开放能显著提升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机制检验发现,公共数据开放能够通过促进企业协同创新、降低企业外部交易成本和改善企业营商环境三个途径强化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公共数据开放对高创新投入水平、低供应链效率以及弱融资约束的企业专业化分工能力有更明显的强化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环境以及行业均有一定的溢出效应,能提升社会整体的创新能力和福利水平。研究结论不仅为政府如何通过搭建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带动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提供理论启示,也为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协同产业链分工提供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开放 专业化分工 协同创新 产业链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转型如何提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赋能机制
4
作者 李金叶 李仟茜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82,共15页
数智化转型不仅能够通过促进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企业竞争力,还可以通过改善企业关联的网络结构助力企业竞争力提升。采用2011—2023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基于创新动力、生产效率、产品质量3个维度评估... 数智化转型不仅能够通过促进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企业竞争力,还可以通过改善企业关联的网络结构助力企业竞争力提升。采用2011—2023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基于创新动力、生产效率、产品质量3个维度评估企业竞争力,分析表明:数智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并对3个维度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对创新动力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数智化转型能够通过赋能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促进产业链分工、推动供应链配置多元化、提高全球价值链嵌入度)的传导机制促进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提升;数智化转型显著提升了成长期和成熟期、竞争较强行业、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但对衰退期、竞争较弱行业、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没有显著影响;数智化转型仅在处于加速状态时才能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处于匀速和减速状态的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加速推进数智化转型,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耦合共进,有效提升制造业企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转型 制造业企业竞争力 产业链分工 供应链配置 价值链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数字化如何影响全球价值链升级?
5
作者 张艳萍 凌丹 刘慧岭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8,共17页
基于全球66个国家17个制造行业的跨国面板数据,从中间投入数字化角度切入建立数理模型,探索并考察制造业数字化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数字化对其全球价值链位置存在显著的提升效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 基于全球66个国家17个制造行业的跨国面板数据,从中间投入数字化角度切入建立数理模型,探索并考察制造业数字化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数字化对其全球价值链位置存在显著的提升效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供给侧的成本效应、专业化分工效应、人力资本效应,需求侧的本土市场规模效应均是数字化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将成本效应分解为劳动成本效应和贸易成本效应,发现两者作为数字化影响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中介存在较大机制差异,但均能通过发挥成本节约效应促进全球价值链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对发展中经济体制造业、高数字密集度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效果更明显;相较于非核心类数字部门,来源于核心类数字部门中间投入的价值链攀升效应更强。研究结论为优化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国际循环质量等相关对策提供具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数字化 全球价值链 贸易成本 单位劳动成本 本土市场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企业创新的双重中介机制——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6
作者 乔彬 刘振涛 许悦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80,共19页
数字赋能重构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但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对企业创新产出存在影响。这一因素引发我们思考:数字赋能能否突破传统创新瓶颈重塑企业创新路径?本文扩展了Bustos(2011)的技术选择模型,基于2012—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 数字赋能重构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但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对企业创新产出存在影响。这一因素引发我们思考:数字赋能能否突破传统创新瓶颈重塑企业创新路径?本文扩展了Bustos(2011)的技术选择模型,基于2012—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赋能一方面促进产业链整合,通过专业化分工深化纵向整合与增强市场势力强化横向整合的战略组合,引导企业增加长期创新投入;另一方面有效抑制研发操纵行为,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产出。从创新产出看,数字赋能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显示,考虑产权性质、市场化程度和行业性质,非国有企业、企业所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和低技术行业数字赋能企业提高创新产出水平的作用更加显著。本研究为企业通过数字赋能促进产业链整合和规范研发操纵行为以及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水平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产业链整合 研发操纵 专业化分工 市场势力 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如何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异质性劳动力的视角
7
作者 黄凌云 邹艳君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58,共22页
产业数字化深刻影响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产生显著冲击。文章构建一个包含产业数字化和异质性劳动力的理论模型,考虑异质劳动力与资本之间存在异质替代关系,研究产业数字化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两大机制:企业价值链... 产业数字化深刻影响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产生显著冲击。文章构建一个包含产业数字化和异质性劳动力的理论模型,考虑异质劳动力与资本之间存在异质替代关系,研究产业数字化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两大机制:企业价值链升级和有偏技术进步,并基于2002—2017年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和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产业数字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总体呈正向影响,其中企业价值链升级是主要影响机制。具体而言:(1)产业数字化通过推动企业价值链升级,提高研发投入、创新产出、服务营收占比与无形资产占比,进而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2)产业数字化通过引发有偏技术进步,促使低技能劳动力被资本替代,进而降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较高企业、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和省会城市企业,产业数字化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对产业层面探讨发现,产业数字化提高了加权劳动收入份额,在控制了企业规模扩张和规模分布的影响后依然成立。但值得注意的是,产业数字化可能导致企业就业吸纳能力下降。文章对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劳动收入份额 有偏技术进步 企业价值链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金融对企业运营绩效的影响研究:机理与实证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勇民 李沁琳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F0003,共13页
本文从企业专业化分工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视角,通过选取2014~2022中国资金密集型行业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对供应链金融能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的运营绩效进行了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自身的运... 本文从企业专业化分工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视角,通过选取2014~2022中国资金密集型行业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对供应链金融能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的运营绩效进行了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自身的运营绩效,并且,促进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供应链金融助力企业运营绩效提升的两个重要途径。本文不仅从供应链金融的视角为企业运营绩效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的解释,也揭示了供应链金融助力企业运营绩效提升的机制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企业运营绩效 企业专业化分工 全要素生产率 资金密集型行业 固定效应回归模型 替换变量法 缩短样本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术产品出口、数字贸易壁垒与“双环流”价值链分工地位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国富 湛婧宁 熊宇航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7,共11页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全面生效,中国将同时置身于全球价值链大环流和RCEP价值链小环流贸易网络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与跨国面板数据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基于2007—2023年全球52个国家的高技术产...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全面生效,中国将同时置身于全球价值链大环流和RCEP价值链小环流贸易网络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与跨国面板数据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基于2007—2023年全球52个国家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数据测算了全球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和RCEP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的结构指标,并考察其对“双环流”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在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中,中国已成为链接全球大环流与RCEP小环流的枢纽国家;(2)相对于全球大环流,RCEP小环流的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更有利于中国摆脱“被俘获”式发展和国际分工地位的跃升;(3)一国在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中的广度和深度对其在全球大环流和RCEP小环流价值链中分工地位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4)相对于全球大环流,RCEP小环流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受到数字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更显著。基于上述结论,从中国如何充分利用RCEP的全面生效和新的“双环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和提升价值链分工地位等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品出口 “双环流”价值链 分工地位 数字贸易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对知识型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美云 谷阳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6,共11页
基于OECD-TiVA联合发布的TiVA数据库数据,对2006—2020年60个经济体数字基础设施对知识型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以下简称GVC)分工地位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了知识型服务业GVC分工地位,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越高,... 基于OECD-TiVA联合发布的TiVA数据库数据,对2006—2020年60个经济体数字基础设施对知识型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以下简称GVC)分工地位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了知识型服务业GVC分工地位,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越高,知识型服务业GVC分工地位越高;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扩大就业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科技创新三种路径,有效促进了知识型服务业GVC分工地位的提升;人力资本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在数字基础设施与知识型服务业GVC分工地位提升中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尽管OECD国家、发达国家和较高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对知识型服务业GVC分工地位提升效果更为突出,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其数字基础设施对知识型服务业GVC分工地位的提升效果也很明显。研究结论对推进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提升知识型服务业GVC分工地位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知识型服务业 全球价值链 分工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斌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2,共6页
以2013—2022年为考察区间,选取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可有效赋能全球价值链分工。异质性分析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驱... 以2013—2022年为考察区间,选取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可有效赋能全球价值链分工。异质性分析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驱动效应呈现“高市场化水平地区大于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的差异格局。机制分析表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全球价值链分工 新质生产力 颠覆式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本土市场需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12
作者 周宏伟 刘曙光 +1 位作者 王方 庞素勤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共11页
本文利用1995-2018年45个国家17个制造业部门的面板数据,探讨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考察本土市场需求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 本文利用1995-2018年45个国家17个制造业部门的面板数据,探讨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考察本土市场需求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上下游生产环节中的促进作用更强,其作用机制为扩大中间品进口、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和提高供需匹配水平;本土市场需求扩张显著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且该效应在发展中国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消费需求中更为明显。拓展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差距缩小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数字鸿沟”的弥合有助于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价值链分工效应。上述结论对新发展格局构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本土市场需求 中间品进口 国内消费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都市圈分工:增值收益与影响效应
13
作者 何雅兴 朱彦瑾 马丹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37,共17页
在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背景下,本文借助2012年、2015年和2017年的中国城市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构建中国都市圈分工增加值及其效应分解框架,以测算中国都市圈分工的增值收益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2012—2017年间,都市圈内其他... 在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背景下,本文借助2012年、2015年和2017年的中国城市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构建中国都市圈分工增加值及其效应分解框架,以测算中国都市圈分工的增值收益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2012—2017年间,都市圈内其他城市最终使用、都市圈内分工和混合分工所带来的增加值占比均在4%~5%左右。第二,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在不同分工中优势各异,中部地区在都市圈分工中具有相对优势。第三,2015—2017年间,服务业参与都市圈分工带来的增加值超越制造业,成为都市圈分工中的主导产业。第四,国内最终使用和出口是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都市圈分工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生产技术效应、都市圈带动效应、都市圈拓展效应和网络结构效应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第五,城市增值效应、都市圈带动效应和都市圈拓展效应是导致都市圈分工存在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客观评价了中国都市圈分工增值收益的内在构成,刻画了都市圈分工的时空演变特征,为有关部门制定推进都市圈发展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分工 增值收益 影响效应 投入产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I对中国产业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凌丹 朱方兰 胡惟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0-65,共6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深化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3个方面阐释了OFDI对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影响机理,利用WIOD数据库测算出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产业出口优化度EO指数、GVC地位指数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深化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3个方面阐释了OFDI对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影响机理,利用WIOD数据库测算出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产业出口优化度EO指数、GVC地位指数并分别表征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应用改进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对3个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开展OFDI可以促进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实现价值链攀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I 动态比较优势 国际分工 全球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型中间品创新流对国内国际增值流的影响
15
作者 杨祎 杨艳萍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5-56,共12页
基于跨国中间品投入矩阵,区分并测度中间品创新来源与增加值流动去向结构特征;根据情境修正序贯生产分工模型,揭示异质型中间品创新流对国内国际增值流的作用机理,以制造业14个细分行业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内嵌型中间品... 基于跨国中间品投入矩阵,区分并测度中间品创新来源与增加值流动去向结构特征;根据情境修正序贯生产分工模型,揭示异质型中间品创新流对国内国际增值流的作用机理,以制造业14个细分行业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①内嵌型中间品创新流对国内国际增值流具有先升后降的倒U型影响,其对价值链主导国的正向影响仅在短期内有效;②关联型中间品创新流对国内增值流具有先降后升的U型影响,对国际增值流的影响持续为负,对价值链主导国具有长期正向影响;③自主型中间品创新流对国内国际增值流以及价值链主导国国际增值流呈U型影响;④国内国际增值流发展与分工位置提升存在伴生效应。研究结论为明晰国内国际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互动关系提供新视域,为纾解双循环协同治理困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型中间品创新流 国内国际增值流 分工位置 制造业双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主”培育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
16
作者 张优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9,共10页
本文选取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产业链“链主”培育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链“链主”培育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 本文选取2012—202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产业链“链主”培育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链“链主”培育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作用机制分析显示,产业链“链主”培育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增强企业资源整合能力两条路径,进而提升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调节效应检验证实,市场一体化具有明显正向调节作用,即随着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产业链“链主”培育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不断增强;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高技术产业环境与非国有企业中,产业链“链主”培育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产业链“链主”培育 市场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技术进步与国内价值链分工
17
作者 赵驰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2-117,共6页
文章在理论分析产业数字化对国内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及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后,基于2012—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对国内价值链分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与... 文章在理论分析产业数字化对国内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及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后,基于2012—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对国内价值链分工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问题处理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对处于不同地区和环节的国内价值链分工具有差异化提升效应,具体表现为对内陆地区、上游分工环节的价值链分工水平促进作用显著,对沿海地区、下游分工环节的影响不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对国内价值链分工的促进作用可经由技术进步路径实现。为搭建科学合理的国内价值链分工格局,应提高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实施差异化国内价值链分工策略、推动技术进步协同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技术进步 国内价值链分工 动态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EP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数字贸易壁垒与价值链分工地位
18
作者 周国富 湛婧宁 徐莹莹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9,共10页
RCEP协定作为区域开放合作的重要探索,也是中国抢占科技创新领域高地的重要平台,在世界竞争新格局中发挥着主导作用。RCEP协定的签署及生效,为我国抵御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带来了不可或缺的目标市场和技术优势。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 RCEP协定作为区域开放合作的重要探索,也是中国抢占科技创新领域高地的重要平台,在世界竞争新格局中发挥着主导作用。RCEP协定的签署及生效,为我国抵御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带来了不可或缺的目标市场和技术优势。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7~2023年RCEP的15个成员国高技术产品贸易数据测算了RCEP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的结构指标,考察其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在逐渐成为RCEP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国家;(2)RCEP各成员国间不断加深的贸易往来,有利于中国分散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风险;(3)RCEP成员国在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中的中心性对其在价值链中分工地位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4)RCEP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对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会受到数字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据此,中国应利用自身在RCEP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优势,发挥好“承高启低”的作用;对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搭建RCEP高质量贸易平台;同时还应抓住数字贸易机遇,打破数字贸易壁垒,加强与RCEP成员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差异化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高技术产品贸易网络 价值链分工地位 社会网络分析 数字贸易壁垒 网络中心性 进出口市场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武杰 李丹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10,共16页
数字技术发展使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向数字化重构并深刻影响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K-T数理模型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数字中间品投入、出口国内增加值与国际分工地位的相互关系,构建全球价值链数字化与企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理论分析... 数字技术发展使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向数字化重构并深刻影响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K-T数理模型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数字中间品投入、出口国内增加值与国际分工地位的相互关系,构建全球价值链数字化与企业国际分工地位的理论分析机制。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数字化通过全要素生产率、贸易成本、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这4个渠道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分工地位;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对资本密集型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及非国有企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提升效应较强;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对知识产权保护较好且研发投入较多地区的企业国际分工地位提升效应较显著。因此,建议从加大国内数字技术研发力度、采用差异化战略引导及加强数字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激发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分工活力,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数字化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国际分工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诗 任妍 文春玲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0,共6页
选取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实证考察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据要素市场化可显著促进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是数据要... 选取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实证考察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据要素市场化可显著促进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驱动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要渠道;异质性检验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对非东部地区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有鉴于此,应持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数智经济核心产业、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以期提高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附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化 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 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技术创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