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PBC-NDO复合控制器设计与参数优化
1
作者 闫荣格 闫春娇 +1 位作者 杨庆新 张献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07,共9页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在变电压间歇快速充电过程中由原副边线圈偏移和负载波动引起充电电压不稳定的问题,以及控制器参数大多依靠经验值和试凑法选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无源控制器(passivity based controller,PBC...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在变电压间歇快速充电过程中由原副边线圈偏移和负载波动引起充电电压不稳定的问题,以及控制器参数大多依靠经验值和试凑法选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无源控制器(passivity based controller,PBC)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onlinear disturbance observer,NDO)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针对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系统副边DC-DC变换器设计考虑干扰补偿的无源控制器,通过引入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干扰量进行估计,将干扰估计值与无源控制器结合,设计适合电动汽车变电压间歇无线充电系统的PBC-NDO复合控制器,采用粒子群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复合控制器进行参数寻优,进一步提高控制器的抗干扰性能以及动态响应性能,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控制器具有强抗干扰性和动态响应性,充电阶段最大稳态误差偏移率为2%,动态响应时间控制在0.6 ms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压间歇充电 无线电能传输 无源控制器 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右半平面零点的SIDO Buck-Boost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
2
作者 皇金锋 李啸天 +1 位作者 章乾 李慧慧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6-177,共12页
针对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的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SIDO Buck-Boost)输出两支路存在严重的交叉影响、控制困难以及系统暂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主路微分平坦控制(differentia... 针对具有非最小相位特性的单电感双输出Buck-Boost变换器(SIDO Buck-Boost)输出两支路存在严重的交叉影响、控制困难以及系统暂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主路微分平坦控制(differential flatness based control,DFBC)和支路改进双闭环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ADRC)的控制策略.首先,根据主路微分平坦理论,在主路控制中设计微分平坦控制器,并对微分平坦系统进行误差反馈;设计ESO对主路的扰动项进行观测,将观测后的状态量反馈到微分平坦控制器中.其次,针对支路存在耦合以及右半平面零点的问题,设计改进型双闭环ADRC进行系统解耦,其中,电流内环选取基于模型补偿和前馈补偿的ADRC,电压外环选取普通ADRC,然后,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搭建了仿真模型,并基于HIL搭建了实验平台.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减小了输出两支路之间的交叉影响,解决了非最小相位系统控制困难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暂态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SIDO Buck-Boost变换器 右半平面零点 扩张状态观测器 微分平坦控制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干扰–观测器控制的移动智能体系统之一致性(英文)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洪勇 张振兴 张顺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87-1792,共6页
本文研究了具有非线性耦合与外部干扰的移动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假设系统不存在外部干扰的情况,设计了一个牵引控制使得移动智能体系统达到一个期望值.假设系统存在一个外部干扰,应用干扰–观测器控制,使得系统中的所有智能体可... 本文研究了具有非线性耦合与外部干扰的移动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假设系统不存在外部干扰的情况,设计了一个牵引控制使得移动智能体系统达到一个期望值.假设系统存在一个外部干扰,应用干扰–观测器控制,使得系统中的所有智能体可以渐近达到一致.通过分析具有固定拓扑和时变拓扑的移动多智能体动态系统,得到了许多基于抗干扰观测器的系统收敛性条件.最后应用仿真实例说明了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耦合 多智能体系统 一致 牵引控制 干扰–观测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空中加油输油阶段无人机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宏伦 樊国玮 +1 位作者 盖文东 梁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2-957,共6页
针对自主空中加油输油阶段无人机位置保持控制问题,将无人机分为飞机本体和油箱两部分,利用变质量系统理论建立了无人机非线性方程,解决了常规模型无法反映出无人机重量、重心变化的问题。控制律设计方面,通过将变化的油箱转化为外界干... 针对自主空中加油输油阶段无人机位置保持控制问题,将无人机分为飞机本体和油箱两部分,利用变质量系统理论建立了无人机非线性方程,解决了常规模型无法反映出无人机重量、重心变化的问题。控制律设计方面,通过将变化的油箱转化为外界干扰,提出了基于干扰观测器控制(disturbance observer based control,DOBC)的复合控制结构。复合控制器由位置保持控制器和干扰观测器组成,位置保持控制器采用带积分的线性二次型方法,干扰观测器由比例积分观测器和补偿单元构成,并证明了复合控制器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将该控制器应用于某型高空无人机非线性模型,可有效减小输油过程带来的影响,实现了输油阶段的位置保持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控制 自主空中加油 基于干扰观测器控制 变质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舰载光电设备参考模型扰动估计的前馈控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艳 张淑梅 乔彦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13-1221,共9页
在传统前馈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参考模型的扰动估计来改善舰载光电设备的动态性能,提高其扰动隔离能力,从而提高跟踪精度。分析了传统前馈控制二次扰动问题,结合扰动估计观测器精确估计系统扰动的优点,提出了基于参考模型扰动估计的... 在传统前馈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参考模型的扰动估计来改善舰载光电设备的动态性能,提高其扰动隔离能力,从而提高跟踪精度。分析了传统前馈控制二次扰动问题,结合扰动估计观测器精确估计系统扰动的优点,提出了基于参考模型扰动估计的前馈控制器。介绍了常规扰动观测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观测器应用于舰载光电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引入参考模型,构建了参考模型扰动估计的前馈控制器,并给出了相应的结构图和传递函数,分析了它的输出特性和鲁棒性;最后,对本文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模型仿真和实验研究并与传统前馈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参考模型扰动估计的前馈控制方法对摩擦力矩扰动和测量误差有良好的补偿效果,固定点指向误差均方根由12.36″提高到5.919″;在靶标以10s周期转动的动态实验中,跟踪精度均方根误差从20.615 7″提高到13.744″,隔离度提高了12dB,动态性能显著改善。本文方法结合了前馈控制和扰动估计的优点,能更好地抑制扰动,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和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光电设备 前馈控制 参考模型扰动估计 隔离度 跟踪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安装基座影响的光电平台等价捷联惯性稳定控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中石 田大鹏 +1 位作者 石磊 刘晶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4-1352,共9页
采用陀螺仪直接测量光电平台内部载荷的惯性角速度构建反馈,可以在运动载体上控制视轴惯性角速度,实现稳定成像。陀螺捷联惯性稳定控制能够构建前馈,有效提高系统带宽、减小控制误差,但对陀螺安装位置有要求。本文提出了在陀螺直接反馈... 采用陀螺仪直接测量光电平台内部载荷的惯性角速度构建反馈,可以在运动载体上控制视轴惯性角速度,实现稳定成像。陀螺捷联惯性稳定控制能够构建前馈,有效提高系统带宽、减小控制误差,但对陀螺安装位置有要求。本文提出了在陀螺直接反馈的机械安装条件下等价捷联稳定的控制方法,并考虑平台基座约束条件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该模型显露了光电平台基座安装刚度引入的谐振问题。针对被控对象中的一对谐振和反谐振环节,基于稳定的零极点对消设计滤波器消除谐振。综合利用陀螺直接测量的框架惯性角速度和编码器测量的机械框架相对转角构建等价捷联惯性稳定回路。在等价捷联惯性稳定回路中,采用内回路干扰抑制结合基于逆模型前馈的复合控制方法,有效拓展控制带宽,提高对指令的跟踪精度和对载体姿态晃动的隔离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抑制了安装基座弹性约束力矩的谐振,且与陀螺直接反馈控制相比性能更优。对幅值为1(°)/s、频率为1 Hz的典型正弦角速度指令进行跟踪,均方根误差由1.75(°)/s减小到0.23(°)/s,在1 Hz处扰动隔离度由18%减小到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平台 动力学建模 捷联惯性稳定 基于模型滤波器 干扰观测器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PCHD建模的永磁同步电机无源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侯利民 宋绍楼 王巍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933,937,共6页
针对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驱动系统的非线性特点,着眼于调速系统的高性能要求,基于互联和阻尼配置的能量成形方法和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PCHD)系统原理,研究了SPMSM系统的统一PCHD建模和速度控制问题。首先,从能量平衡的观点,建立... 针对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驱动系统的非线性特点,着眼于调速系统的高性能要求,基于互联和阻尼配置的能量成形方法和端口受控耗散哈密顿(PCHD)系统原理,研究了SPMSM系统的统一PCHD建模和速度控制问题。首先,从能量平衡的观点,建立了逆变器、考虑铁损的SPMSM、机械负载一体的不确定系统统一PCHD数学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了SPMSM驱动系统的无源控制器,逆变器非线性扰动由扩张状态观测器进行补偿,最后利用自抗扰控制设计了速度调节器得到q轴期望的电流,所得控制器更加简单和容易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实现了全局稳定性控制、鲁棒性强;调速系统具有优良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 无源控制 自抗扰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扰控制中的不变性原理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向阳 高志强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6-244,共9页
不变性原理是抗扰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抗扰性能是不变性原理的外在表现.本文对双通道扰动补偿控制、内模控制、基于扰动观测器的控制和自抗扰控制中的不变性原理进行分析;给出了这些抗扰控制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自抗扰控制为内含由... 不变性原理是抗扰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抗扰性能是不变性原理的外在表现.本文对双通道扰动补偿控制、内模控制、基于扰动观测器的控制和自抗扰控制中的不变性原理进行分析;给出了这些抗扰控制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自抗扰控制为内含由两种不变性实现的三自由度结构.自抗扰控制采用总扰动的估计和补偿实现了广义被控对象的动态模型的不变性;采用状态误差反馈控制率实现了准滑动模控制,从而进一步实现对扰动的不变性.按照不变性原理可以更好地把握抗扰控制的本质、简化控制思想的描述和指导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变性原理 双通道扰动补偿控制 内模控制 基于扰动观测器的控制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反演鲁棒控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鹏飞 王光明 +1 位作者 梁建刚 蒋坤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反演鲁棒控制器。首先将运动学模型转化为包含不确定项的仿射模型,基于动态逆和反演控制策略分别构造速度和高度控制器。为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引入具有良好微分性能...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动力学模型,设计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反演鲁棒控制器。首先将运动学模型转化为包含不确定项的仿射模型,基于动态逆和反演控制策略分别构造速度和高度控制器。为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引入具有良好微分性能的反正切跟踪微分器构造一种新的非线性干扰观测器,对模型中的不确定项进行估计并在控制律中加以补偿。仿真对比实验表明,加入的干扰观测器能够有效提升控制系统性能,实现在参数摄动情况下对轨迹的稳定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反演控制 反正切跟踪微分器 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冲击载荷下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跟踪控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振乐 马大为 +2 位作者 姚建勇 郑颖 王晓锋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3,共5页
针对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估计的鲁棒跟踪控制策略。考虑火箭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系统参数摄动和复杂外干扰,将两者归为总干扰,采用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对其进行了有效的估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基于指令信号的鲁棒... 针对火箭炮位置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估计的鲁棒跟踪控制策略。考虑火箭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系统参数摄动和复杂外干扰,将两者归为总干扰,采用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对其进行了有效的估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基于指令信号的鲁棒反馈控制器,该控制器中使用指令及指令的导数代替状态反馈信息,从而避免了测量噪声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Lyapunov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优良的跟踪性能,验证了控制器和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炮 位置伺服系统 鲁棒控制 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 基于指令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SO的海上风机塔架振动无源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丽娜 杨欢欢 +1 位作者 毛晨红 刘福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5854-5862,共9页
以海上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风、波浪载荷对海上风机支撑结构的影响,研究塔架前后/两侧振动的控制及干扰抑制问题。将波浪载荷作为外部干扰,提出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塔架振动无源控制方法。首先,根据海上塔架振动... 以海上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风、波浪载荷对海上风机支撑结构的影响,研究塔架前后/两侧振动的控制及干扰抑制问题。将波浪载荷作为外部干扰,提出基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塔架振动无源控制方法。首先,根据海上塔架振动的基本模型建立反映系统物理结构特性的端口受控哈密尔顿(port-controlled Hamiltonian,PCH)模型。然后,进行无源控制器(passivity-based controller,PBC)和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inear extended state observer,LESO)的设计,通过LESO对干扰进行观测,无源控制器用于实现塔架振动的抑制,并对LESO的估计能力和闭环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最后,与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策略和无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机 塔架前后/两侧振动 无源控制器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线性自抗扰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D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反演控制
12
作者 王洁 谭诗利 +1 位作者 王鹏飞 徐啟云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9-73,共5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弹性体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反正切跟踪微分器(MATD)的鲁棒反演控制器。将控制系统分为高度和速度子系统,采用反演方法设计虚拟控制量和实际控制量。引入MATD对高阶系统虚拟控制量求导,避免了传统反演方法"...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弹性体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反正切跟踪微分器(MATD)的鲁棒反演控制器。将控制系统分为高度和速度子系统,采用反演方法设计虚拟控制量和实际控制量。引入MATD对高阶系统虚拟控制量求导,避免了传统反演方法"微分膨胀"的问题。基于MATD设计干扰观测器,对模型不确定项进行精确估计,增强了控制器的鲁棒性。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该控制器对速度和高度指令具有很好的跟踪效果,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反演控制 反正切跟踪微分器 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补偿的配电变压器集成式STATCOM改进无源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3
作者 赖锦木 尹项根 +2 位作者 王祯 李浪子 戚振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10-2320,共11页
配电网中广泛使用的配电变压器是电能供给需求与电能质量控制的关键设备,针对配电变压器集成式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系统结构,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补偿的改进无源控制策略(disturbance observ... 配电网中广泛使用的配电变压器是电能供给需求与电能质量控制的关键设备,针对配电变压器集成式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系统结构,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补偿的改进无源控制策略(disturbance observer based PBC,DOPBC)。首先,建立抽头注入式配电变压器的数学模型,得到了抽头注入式配电变压器在相坐标下的节点导纳矩阵及等值电路;其次,针对系统中的参数摄动和扰动等因素导致无源控制鲁棒性变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补偿的改进无源控制策略,通过干扰观测器(disturbanceobserver,DO)估计系统扰动,抵消参数变化对无源控制器的影响,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并证明DOPBC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DOPBC策略在实现指令值零误差跟踪的同时能获得良好的动态性能,并且对系统参数摄动和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变压器 STATCOM 参数摄动 无源控制 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线电机快速终端滑模预测电流控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汪凤翔 何龙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0-169,共10页
在表贴式永磁同步直线电机(SPMLSM)系统中,参数失配将影响传统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的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快速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的鲁棒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策略(FTDO-DPCC)。首先,结合经典SPMLSM数学模型设计传统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策... 在表贴式永磁同步直线电机(SPMLSM)系统中,参数失配将影响传统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的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快速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的鲁棒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策略(FTDO-DPCC)。首先,结合经典SPMLSM数学模型设计传统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策略,并分析其在参数失配情况下的鲁棒性;其次,将参数扰动和未建模动态归并到一个集总扰动项,提出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扩张状态模型;再次,设计快速终端滑模扰动观测器(FTSMDO)快速准确地跟踪集总扰动,并在每个控制周期将估计扰动值馈入扩张状态模型;最后,构建基于跟踪误差指数收敛的成本函数,得到新型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策略。该方法在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驱动器系统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 快速终端滑模 扰动观测器 模型预测控制 滑模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姿态自抗扰无源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力 王萌 +1 位作者 黎玉刚 李平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0-63,共4页
随着导弹飞行速度和机动性的提高,其动力学特性中的强耦合和非线性为控制器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导弹在外部干扰环境下的姿态控制问题为其设计了自抗扰无源控制器。首先基于能量耗散理论,通过将闭环控制回路配置成无源系统,方便地... 随着导弹飞行速度和机动性的提高,其动力学特性中的强耦合和非线性为控制器设计带来了巨大挑战。针对导弹在外部干扰环境下的姿态控制问题为其设计了自抗扰无源控制器。首先基于能量耗散理论,通过将闭环控制回路配置成无源系统,方便地得到了空间3个方向的控制力矩表达式;然后利用浸入不变流形方法设计出了具有确定收敛特征的外部扰动观测器。最后,通过仿真算例证实了该方案能够稳定控制导弹姿态并有效抑制外部干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姿态 无源控制 扰动观测 浸入不变流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基座桥式起重机滑模自抗扰消摆跟踪控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文正 张全茂 何祯鑫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0-157,共8页
浮式桥式起重机吊运作业易受动基座运动的影响,属于一类动基座桥式起重机,为实现精准、快速、小摆动地将负载运送至指定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自抗扰控制(SM-ADRC)的动基座桥式起重机消摆跟踪控制方法。首先,推导了浮式桥式起重机系... 浮式桥式起重机吊运作业易受动基座运动的影响,属于一类动基座桥式起重机,为实现精准、快速、小摆动地将负载运送至指定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自抗扰控制(SM-ADRC)的动基座桥式起重机消摆跟踪控制方法。首先,推导了浮式桥式起重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构造了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设计了具有小车运动轨迹跟踪和负载消摆功能的鲁棒滑模自抗扰控制器,很好地适应了动基座和起重机复合运动引起的强扰动作用;然后,采用Lyapunov原理理论证明了控制器的稳定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普通滑模控制(SMC)方法,滑模自抗扰控制方法对小车位置的控制时间减少了3 s,对负载摆角的控制时间减少了10 s,控制精度和鲁棒性也较普通滑模控制有所提升;该控制方法可满足浮式桥式起重机系统对控制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基座起重机 桥式起重机 消摆控制 滑模自抗扰控制 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座式起重机防摇定位控制算法
17
作者 韩欣 马向华 +1 位作者 刘智恒 王欣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25年第8期2941-2951,共11页
门座式起重机作为典型的欠驱动系统,实际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建模误差、未知扰动、摩擦等问题,为门机的防摇定位控制带来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干扰观测器的改进PID(IPID-ADOB)控制策略。首先,采用自适应干扰观测器作... 门座式起重机作为典型的欠驱动系统,实际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建模误差、未知扰动、摩擦等问题,为门机的防摇定位控制带来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干扰观测器的改进PID(IPID-ADOB)控制策略。首先,采用自适应干扰观测器作为前馈补偿器,对复合扰动(建模误差和未知干扰)进行实时估计和补偿,以减少不确定性对防摇定位控制性能的影响;其次,提出一个改进的PID控制策略以克服由摩擦补偿不准确引起的稳态误差问题并避免超调,进一步提高控制性能;此外,为解决吊臂高精度定位和高效抑制负载摆动之间相互矛盾的问题,选择ITSE作为目标函数,采用蜣螂算法优化防摇定位控制器的参数。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的全局稳定性。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座式起重机 基于自适应干扰观测器的改进PID 复合扰动 自适应干扰观测器 蜣螂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和扰动前馈的PMSM双自适应滑模控制
18
作者 陈德海 龚浩 +1 位作者 李志军 曾庆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5年第25期10709-10718,共10页
为优化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经典滑模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和启动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优化双自适应滑模控制算法。通过梯度下降法实时优化RBF神经网络的... 为优化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经典滑模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和启动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优化双自适应滑模控制算法。通过梯度下降法实时优化RBF神经网络的权值,动态控制滑模中自适应趋近律的二重自适应函数;结合高阶滑膜面提高新型趋近函数的收敛速度。改进自适应学习率优化算法,动态调整学习速率,进一步改善电机控制精度、响应速度和抗干扰能力,并采用滑模扰动观测器将外界扰动及时前馈至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上搭建模型,并与PI、SMC、NeSMC、RBNSMC、RBNSMC+SMOD控制进行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的跟踪性能更好,能够有效增强系统的抗扰动能力,并且启动性能具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径向基神经网络 滑模控制器 自适应趋近律 改进自适应学习率 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