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配电系统层级式数字化架构体系发展范式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志淳 闵怀东 +3 位作者 杨帆 尚磊 雷杨 董旭柱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51,共10页
针对未来配电系统网架结构形态特征的演化及数字化体系的重构进行了分析。由于现有配电自动化技术无法满足构建透明、高效的新型配电系统的需求,需要对数字化控制架构、物联体系架构和数字化通信体系架构进行适应性改变。控制架构在构... 针对未来配电系统网架结构形态特征的演化及数字化体系的重构进行了分析。由于现有配电自动化技术无法满足构建透明、高效的新型配电系统的需求,需要对数字化控制架构、物联体系架构和数字化通信体系架构进行适应性改变。控制架构在构建上需要考虑分层分级的配电网拓扑架构,并基于实际拓扑架构进行层级式的管理。物联体系架构则需要在前序更新的控制架构的支撑设备基础上进行物与网的融合连接。讨论了如何在保持传统配电系统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整合分布式能源,以及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能源管理能力。提出了基于云管边端协同的新型物联网架构,旨在统一管理设备、数据和业务。在考虑支撑控制架构的电气设备和支撑物联体系架构的通信设备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设备的新型层级式通信体系架构以快速、灵活、高效地满足新增业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系统 数字化架构 分布式能源 物联网 通信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能源互联网:从虚拟电厂到虚拟电力系统(英文) 被引量:46
2
作者 张小平 李佳宁 付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532-3540,共9页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以及储能的快速发展,需求侧管理和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已经成为由智能电网向电力能源互联网迈进的关键因素。该文在全球电力能源互联网(global power&energy internet,GPEI)和配电电力能源互联网... 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以及储能的快速发展,需求侧管理和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已经成为由智能电网向电力能源互联网迈进的关键因素。该文在全球电力能源互联网(global power&energy internet,GPEI)和配电电力能源互联网(distribution power&energy internet,DPEI)的框架下提出全新的虚拟电力系统(virtual power system,VPS)概念。虚拟电力系统高度集成并利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技术,在进行虚拟电厂聚合与优化时充分考虑本地基础设施的约束与限制。同时,该文对虚拟电力系统与虚拟电厂的异同也做了比较。除此之外,还提出配电电力能源互联网运营商(distribution power&energy internet operator,DEIO)的概念。配电电力能源互联网运营商在虚拟电力系统中主要负责聚合与协调多个虚拟电厂,除了电力配电网以外,还负责区域内的电、气、热网间的协调与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电力能源互联网 配电能源互联网 虚拟电力系统 虚拟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局域网:物理架构、运行模式与市场机制 被引量:37
3
作者 宋永华 林今 +1 位作者 胡泽春 董树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5776-5787,6020,共12页
增加能源消费侧的运行灵活性是提升电力系统高比例随机波动新能源消纳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建设电、气、热等多种能源互补的能源局域网(energy distribution network,EDN),可在非电能源系统中大规模利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显著提升电力... 增加能源消费侧的运行灵活性是提升电力系统高比例随机波动新能源消纳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建设电、气、热等多种能源互补的能源局域网(energy distribution network,EDN),可在非电能源系统中大规模利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显著提升电力需求侧的运行灵活性,甚至追踪并响应系统内新能源电源的随机波动。该文探讨EDN这一典型的综合能源系统,较为系统地讨论EDN典型的基础概念、物理架构与多能互补的工作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EDN的3类工作模式及工作象限,分析其相对于智能电网典型应用的运行特征。面向新能源的大规模消纳难题,该文提出EDN的余量市场模式及其基本的交易流程,分析该交易模式对电力市场改革的积极意义。最后,展望EDN所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能源局域网 物理架构 运行模式 余量市场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冷热电能源系统优化设计及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24
4
作者 张涛 朱彤 +1 位作者 高乃平 吴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706-3713,共8页
基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主要设备建立不同能源系统,根据冷热电负荷需求、能源价格和设备技术信息等,运用非线性整数规划方法,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化模型。求解得到不同系统的最优配置、运行策略和评价指标值。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指标... 基于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主要设备建立不同能源系统,根据冷热电负荷需求、能源价格和设备技术信息等,运用非线性整数规划方法,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化模型。求解得到不同系统的最优配置、运行策略和评价指标值。建立分布式能源系统指标评价矩阵,利用信息熵原理求解不同指标的权重分布,结合专家评价方法确定的重要性指标权重,以此建立多指标的系统方案评价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光伏系统具有运行费用低、节能环保等优点,因此评估结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分布式能源系统 冷热电 优化设计 评价指标 指标权重 信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进展 被引量:211
5
作者 刘东 盛万兴 +2 位作者 王云 陆一鸣 孙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522-3531,共10页
信息物理系统旨在通过物理与信息系统的互通与深度融合,实现超越传统应用系统的运行效果与性能水平。电网信息物理系统是其在电网领域的拓展和应用,该文阐述了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概念及研究现状,提出了由4个关键技术组成的研究体系,包括... 信息物理系统旨在通过物理与信息系统的互通与深度融合,实现超越传统应用系统的运行效果与性能水平。电网信息物理系统是其在电网领域的拓展和应用,该文阐述了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概念及研究现状,提出了由4个关键技术组成的研究体系,包括:电网信息物理融合建模技术、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分析方法、基于融合模型的电网控制技术、基于融合模型的形式化验证。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电网信息物理系统在能源互联网、主动配电网以及传统电网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信息物理系统 电网信息物理系统 混合系统建模 主动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种耦合单元的电气热联合系统潮流分布式计算方法 被引量:31
6
作者 张刚 张峰 +2 位作者 张利 梁军 韩学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6594-6604,共11页
燃气轮机、燃气锅炉以及热电联产系统等耦合单元的广泛应用使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和热力系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而各网运行主体不同导致的可交互信息有限,又给全网潮流分布的计算带来挑战。该文模型计及热电联产系统、燃气轮机、燃气... 燃气轮机、燃气锅炉以及热电联产系统等耦合单元的广泛应用使电力系统、天然气系统和热力系统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而各网运行主体不同导致的可交互信息有限,又给全网潮流分布的计算带来挑战。该文模型计及热电联产系统、燃气轮机、燃气锅炉、压缩机、水泵等多种耦合单元,并重点考虑耦合单元位于电网、热网平衡节点的影响,提出在各网之间有限信息交互下的不同运行模式的潮流分布式顺序求解算法。通过对实际算例的求解,证明所提算法比牛顿–拉夫逊统一求解算法在收敛速度、精度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电气热联合系统 稳态潮流 耦合单元 分布式顺序求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中基于Dijkstra算法的分布式电能路由策略的实现 被引量:7
7
作者 江渝 叶泓炜 +3 位作者 张青松 王克 徐志鹏 杨睿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71-2078,共8页
电力路由器融合了信息技术和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为分布式能源大范围地接入能源互联网提供了条件,但也给能源互联网的优化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图论为手段,以能源互联网的结构为基础构成单源点单汇点的电能路由拓扑;以Dijkstra为基础,... 电力路由器融合了信息技术和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为分布式能源大范围地接入能源互联网提供了条件,但也给能源互联网的优化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图论为手段,以能源互联网的结构为基础构成单源点单汇点的电能路由拓扑;以Dijkstra为基础,节点仅根据其相邻节点的状态调节其自身状态,搜寻最短路径,完成电能路由,实现电能的分布式管理和协调控制,使系统运行在优化状态。多代理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技术为实现分布式电能路由策略提供了技术支撑。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搭建了分布式电网,结合基于JADE(Java Agent DEvelopment framework)平台的多代理系统对分布式电能路由策略进行仿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DIJKSTRA算法 分布式电能路由 最短路径 多代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随机因素的商业型虚拟发电厂短期交易与优化运行策略 被引量:17
8
作者 马春艳 董春发 +4 位作者 吕志鹏 段青 王坤宇 艾欣 李玉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43-1549,共7页
作为分布式能源的有效聚合形式,虚拟发电厂及相关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计及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和需求侧资源的参与,建立了由小型风电场、激励型需求侧响应可中断负荷、抽水蓄能电站和燃气轮机组成的商业型虚拟发电厂模型,... 作为分布式能源的有效聚合形式,虚拟发电厂及相关技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计及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和需求侧资源的参与,建立了由小型风电场、激励型需求侧响应可中断负荷、抽水蓄能电站和燃气轮机组成的商业型虚拟发电厂模型,采用多场景法处理日前市场电价和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以其在日前市场的竞标利润和平衡市场受到的奖惩的期望和最大为目标进行短期交易的优化。为增加虚拟发电厂的确定性收益,考虑了随机变量确定性随决策时间的推进而逐渐增加的影响,将目前广泛应用的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改进为多阶段随机规划模型。算例结果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对比分析证明该模型可显著提高虚拟发电厂的确定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规划 商业型虚拟发电厂 短期交易 优化运行 配电网 能源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区块链的架构、应用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6
9
作者 佘维 白孟龙 +2 位作者 刘炜 宋轩 田钊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共21页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大力推进,传统高度集中化的体系结构已不再适用,为打破集中式能源管理的局限,能源互联网逐步转变为智能分布式电力能源系统等智慧能源互联网,但仍存在组件数量庞大、数据海量以及调度分散等问题,区块链技术能为上述问...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大力推进,传统高度集中化的体系结构已不再适用,为打破集中式能源管理的局限,能源互联网逐步转变为智能分布式电力能源系统等智慧能源互联网,但仍存在组件数量庞大、数据海量以及调度分散等问题,区块链技术能为上述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能源区块链逐渐形成并受到广泛关注。首先对能源区块链的背景和相关政策进行了介绍;其次介绍了区块链、能源区块链及其落地项目;再次总结了目前能源区块链的典型架构,包括单链式、双链式和多链式,并对比分析了这三类架构的特性及优势;然后从安全方面和优化方面总结了现有能源区块链的应用研究现状,其中安全方面包括数据安全、系统安全,优化方面包括调度优化、交易优化和系统优化;最后展望了能源区块链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智能电网 分布式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微电网 能源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配电网多元电力用户群体特性精准感知技术综述 被引量:22
10
作者 葛磊蛟 刘航旭 +1 位作者 孙永辉 来金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74-191,共18页
智能配电网和电力物联网的交叉融合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使电力用户呈现多元社会化的新特征,导致传统以电气特性为核心的负荷特性感知方法难以适应电力行业发展需求。智能配电网多元电力用户群体的数据获取、特性表征、互动特性评估... 智能配电网和电力物联网的交叉融合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使电力用户呈现多元社会化的新特征,导致传统以电气特性为核心的负荷特性感知方法难以适应电力行业发展需求。智能配电网多元电力用户群体的数据获取、特性表征、互动特性评估等成为热点,文中对其相关研究内容进行综述。首先,对智能配电网多元电力用户群体特性精准感知的内涵和关键技术进行简要分析。然后,从3个方向对现有研究方法和模型进行剖析:信息互联下的多元电力用户群体数据全息感知方法;多元电力用户群体特征建模分析方法;多能互补和源荷互动场景下多元电力用户群体特性精准感知方法。最后,分析智能配电网多元电力用户群体特性精准感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展望该领域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电力物联网 数据融合 特性感知 电力用户 多能互补 源荷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配电系统的组网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43
11
作者 张勇军 刘子文 +3 位作者 宋伟伟 陈光侵 汤清权 陈伯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9-49,共11页
随着能源清洁化转型以及智慧能源建设的推进,直流配电系统因便于接纳分布式清洁能源、功率易于控制等优点受到密切关注。对直流配电系统的组网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直流配电系统的主要性能特点进行了... 随着能源清洁化转型以及智慧能源建设的推进,直流配电系统因便于接纳分布式清洁能源、功率易于控制等优点受到密切关注。对直流配电系统的组网技术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首先对直流配电系统的主要性能特点进行了总结,其次对直流配电系统中典型的拓扑结构和供电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进而研究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直流变压器和低压换流器接入直流配电系统时的控制方式,最后结合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直流能量路由器、能源互联网及泛在电力物联网等智慧能源应用场景与发展趋势的分析,总结和展望了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关键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系统 组网技术 智慧能源 泛在电力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用户侧源储资源优化调度的能源区块链平台设计 被引量:23
12
作者 蒋玮 程澍 +3 位作者 李鹏 章立宗 张雪松 单沫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9,共9页
用户侧分布式源储资源单体容量小、分布零散,归属主体多样,难以被现有电网调度系统直接调控。为能够在聚合层有效利用用户侧泛在资源,文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能源互联网区块链(ENBC)平台,将分布式发电资源和负荷侧资源进行聚合及协同优化... 用户侧分布式源储资源单体容量小、分布零散,归属主体多样,难以被现有电网调度系统直接调控。为能够在聚合层有效利用用户侧泛在资源,文中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能源互联网区块链(ENBC)平台,将分布式发电资源和负荷侧资源进行聚合及协同优化调控。并进一步研究了基于物联网和ENBC平台的分布式虚拟电厂内部能量优化调度方法,从参与主体、数据结构、优化调度、安全校核、价值结算等方面进行了框架设计,进而提出了面向可信交易的用户侧泛在资源调控实现方法。最后,以实际算例对系统的可用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虚拟电厂 区块链 可再生能源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保2.0的配电物联网动态安全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范博 龚钢军 孙淑娴 《信息网络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14,共5页
区域能源互联网是“主动配电网+配电物联网”的综合有机体,但物联网灵活多样的接入环境和方式、数量庞大的终端造成配电网面临着更高的安全风险。文章基于等保2.0标准要求,将配电网和物联网结构进行对应映射,提出等保2.0标准下配电物联... 区域能源互联网是“主动配电网+配电物联网”的综合有机体,但物联网灵活多样的接入环境和方式、数量庞大的终端造成配电网面临着更高的安全风险。文章基于等保2.0标准要求,将配电网和物联网结构进行对应映射,提出等保2.0标准下配电物联网的架构模型,分析了结合等保2.0标准的技术安全要求下的配电物联网的安全模型和安全监测模型,有助于推动等保2.0标准在电力系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保2.0 区域能源互联网 配电物联网 安全接入区 可信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母线架构的能源路由器多工况运行控制
14
作者 陈龙 程志江 颜汝恬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9期124-128,共5页
通过分析能源路由器基本要求和功能,提出了基于双有源桥(DAB)的直流架构多端口能量路由器。整合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大电网、直流负载,分析研究能源路由器的离网、并网的工作模式和各端口的控制方法,进而提出系统内部协调控制策略。能... 通过分析能源路由器基本要求和功能,提出了基于双有源桥(DAB)的直流架构多端口能量路由器。整合光伏系统、储能系统、大电网、直流负载,分析研究能源路由器的离网、并网的工作模式和各端口的控制方法,进而提出系统内部协调控制策略。能源路由器满足新能源的接入和负荷的消耗需求,或与外部电网之间进行能量传输,进而维持各个工况下系统整体能量平衡,并控制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最后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在离网和并网两种运行情况下验证能源路由器的动态响应和能量管理策略,实现功率分配、系统稳定运行和端口即插即用等功能,验证了所提出的统一协调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工况运行 能源路由器 能源互联网 直流母线架构 控制方法 协调控制 仿真模型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电厂模型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邵炜晖 许维胜 +2 位作者 徐志宇 王宁 农静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31,共7页
新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推动了电力系统由智能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进化,未来能源互联网将以分布式能源作为主要的一次能源。虚拟电厂技术能够聚合分布式能源并建立虚拟电力资源交易,逐步成为分布式能源高渗透情况下的核心并网技术。针对以... 新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推动了电力系统由智能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进化,未来能源互联网将以分布式能源作为主要的一次能源。虚拟电厂技术能够聚合分布式能源并建立虚拟电力资源交易,逐步成为分布式能源高渗透情况下的核心并网技术。针对以实时电价为驱动的未来能源互联网,结合区块链这一安全、透明、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计算范式,建立基于区块链的虚拟电厂模型,通过区块链的激励机制将虚拟电厂协调控制手段和分布式能源独立并网行为有机联动,从而实现高效的分布式调度计算。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模型满足能源互联网中分布式能源高渗透率、高自由度、高交易频率、高响应速度的并网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能源互联网 虚拟电厂 实时电价 分布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在电力物联网下虚拟电厂运营机制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30
16
作者 王宣元 刘敦楠 +5 位作者 刘蓁 刘明光 王佳妮 高源 王雄飞 宋永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175-3183,共9页
我国能源互联网及微电网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是缺乏合理的商业模式。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背景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电动汽车以及信息物理系统的建设都将增加电力系统运行成本,这与降低用户电价的目标相矛盾。... 我国能源互联网及微电网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是缺乏合理的商业模式。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背景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电动汽车以及信息物理系统的建设都将增加电力系统运行成本,这与降低用户电价的目标相矛盾。只有通过发挥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储能、微电网等资源的绿色价值与灵活性价值,才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与矛盾。虚拟电厂通过信息集成控制多类型柔性负荷,以实现能源高效利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支撑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可行商业模式。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虚拟电厂标准委员会由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负责组织,研究制定虚拟电厂国际标准。立足于虚拟电厂国际标准制定研究成果,首先提出虚拟电厂的定义,通过对比分析提炼总结虚拟电厂特性,并构建了虚拟电厂“批发-零售”两级市场交易体系。再次,面向虚拟电厂调度特性及其市场交易要求,通过聚合、经济、运营3个维度建立虚拟电厂协调优化机理,并针对虚拟电厂商业模式经济性进行测算;最后,对虚拟电厂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电力物联网 分布式能源 虚拟电厂 电力市场 商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楼宇直流配电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6
17
作者 姚钢 茆中栋 +2 位作者 殷志柱 周荔丹 李东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56-170,共15页
随着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装置的大量应用,楼宇直流配电系统相比于传统交流系统具有技术与经济上的优势。首先对国内外楼宇直流配电领域的相关新技术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然后从技术角度对楼宇直流配电系统的拓扑结构、负载与电源、电压... 随着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装置的大量应用,楼宇直流配电系统相比于传统交流系统具有技术与经济上的优势。首先对国内外楼宇直流配电领域的相关新技术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然后从技术角度对楼宇直流配电系统的拓扑结构、负载与电源、电压等级与经济性、优化管理系统以及对应的保护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归纳总结。最后从楼宇直流配电系统的发展方向以及与能源互联网的配合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宇直流配电系统 负载与电源 电压等级 优化管理系统 能源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分布电容对电流差动保护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6
18
作者 宋璇坤 申洪明 +2 位作者 黄少锋 韩柳 肖智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9-172,192,共5页
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特高压输电技术迅速发展。特高压线路的分布电容对电流差动保护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详细分析了分布电容对电流差动保护影响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故障形式下动作电流的相角特征,进而提出了基于动作电流相角... 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特高压输电技术迅速发展。特高压线路的分布电容对电流差动保护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详细分析了分布电容对电流差动保护影响机理,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故障形式下动作电流的相角特征,进而提出了基于动作电流相角信息的电流差动保护动作逻辑。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逻辑可以有效避免分布电容对差动保护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特高压输电 分布电容 继电保护 电流差动保护 相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调控信息新鲜度保障的电力至简物联网资源优化 被引量:11
19
作者 廖海君 贾泽晗 +4 位作者 周振宇 刘念 王飞 甘忠 姚贤炯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3-214,共12页
信息新鲜度对分布式能源调控模型训练精度具有重要影响。信息新鲜度较差会导致训练模型损失值增加,降低调控可靠性与经济性,影响能量实时供需平衡。电力至简物联网能够为分布式能源调控提供即插即用、多模态融合的通信支撑,但仍面临跨... 信息新鲜度对分布式能源调控模型训练精度具有重要影响。信息新鲜度较差会导致训练模型损失值增加,降低调控可靠性与经济性,影响能量实时供需平衡。电力至简物联网能够为分布式能源调控提供即插即用、多模态融合的通信支撑,但仍面临跨域资源优化与模型训练适配性差、调控信息新鲜度难以保障等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调控信息新鲜度感知的通信与计算资源协同优化算法,通过赤字虚拟队列演进感知调控信息新鲜度偏差。在此基础上,利用深度Q网络学习信道分配与批量规模联合优化策略,最小化模型损失函数,保障调控信息新鲜度长期约束。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基于联邦深度强化学习的低时延资源分配算法与自适应联邦学习批量规模优化算法,所提算法使全局损失函数降低57.19%和24.60%,信息新鲜度提高35.34%和4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至简物联网 分布式能源调控 调控信息新鲜度 多模态通信 跨域资源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交通网的局域能源互联网多故障修复策略 被引量:6
20
作者 吕雪姣 杨丽君 +1 位作者 安立明 蔺志鹏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38,共7页
针对局域能源互联网发生多故障时的失电负荷快速恢复问题,在考虑交通网与电网信息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交通网的局域能源互联网多故障修复策略。当局域能源互联网发生多故障时,首先能源路由器将故障信息传递给各虚拟微网;然... 针对局域能源互联网发生多故障时的失电负荷快速恢复问题,在考虑交通网与电网信息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交通网的局域能源互联网多故障修复策略。当局域能源互联网发生多故障时,首先能源路由器将故障信息传递给各虚拟微网;然后,虚拟微网通过控制分布式电源出力,再联合交通网信息对电动汽车进行调度,以优先恢复重要负荷和失电负荷恢复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制定恢复策略;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微网恢复能力以及电动汽车电池容量限制,当局域能源互联网仍有失电负荷时,结合交通网信息以网损最小为目标优化抢修小队路径,从而实现对关键故障点的抢修,提高恢复效率;最后,以IEEE 69节点系统为例,验证所提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能源互联网 交通网 虚拟微网 电动汽车 分布式电源 故障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