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虚拟故障行波定位原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优化配置
1
作者 李泽文 张一鸣 +3 位作者 夏翊翔 冯译萱 王远川 葛俊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8,共10页
为提高行波定位装置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虚拟故障行波定位原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针对配电网的结构特点进行可测性分析,提出总体优化配置原则;然后以装置配置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自适应遗传... 为提高行波定位装置的利用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虚拟故障行波定位原理的配电网故障定位装置优化配置方法。首先针对配电网的结构特点进行可测性分析,提出总体优化配置原则;然后以装置配置数最少为目标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最后根据冗余度评价得出最优配置方案,并以贪心策略确定行波定位装置的动态装设顺序。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较高定位精度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少行波定位装置的配置数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行波 故障定位 优化配置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并网监测信息的有源配电网μPMU优化配置
2
作者 梁振锋 田雨鑫 +1 位作者 闫俊杰 王晓卫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74,共9页
为提高有源配电网状态估计精度,提出一种考虑并网监测信息的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方法。分析有源配电网数据终端单元、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并网点监测装置、高级量测体系及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等量测信息特征,建立以混合状态... 为提高有源配电网状态估计精度,提出一种考虑并网监测信息的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方法。分析有源配电网数据终端单元、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并网点监测装置、高级量测体系及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等量测信息特征,建立以混合状态估计平均绝对误差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安装数目和状态估计最大允许误差为约束条件的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算例分析表明,考虑并网点监测数据能有效提升状态估计精度,且可减少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配置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点监测 有源配电网 微型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优化配置 状态估计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网络重构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μPMU组合优化配置 被引量:3
3
作者 吉兴全 姜海洋 +3 位作者 张玉敏 杨明 蔡富东 王成福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现有微型相量测量单元(μPMU)优化配置方法未充分考虑实际配电网拓扑结构变化频繁和三相不平衡的问题。因此,文中提出一种考虑网络重构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μPMU组合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基于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特性提出零注入相的概念,分... 现有微型相量测量单元(μPMU)优化配置方法未充分考虑实际配电网拓扑结构变化频繁和三相不平衡的问题。因此,文中提出一种考虑网络重构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μPMU组合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基于配电网三相不平衡特性提出零注入相的概念,分析了其对网络局部可观测性的影响;将零注入相纳入μPMU配置规则可有效减少网络完全可观所需的μPMU配置数量。其次,为应对配电网拓扑结构变化导致部分区域不可观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三相不平衡配电网动态重构的μPMU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将动态重构求解得到的典型拓扑结构作为μPMU的配置依据,并考虑三相和单相μPMU的配置成本差异,在实现μPMU组合配置成本最小化的同时提高系统量测冗余度。最后,以IEEE 34节点和IEEE 123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适应配电网拓扑结构变化并显著降低μPMU配置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网络重构 微型相量测量单元 三相不平衡 零注入相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寿命损耗及需求响应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陇杰 李蒙恩 +3 位作者 卢勇 徐先峰 白新禾 鲁婉琪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19,共12页
针对多元能源配网故障后面向分布式储能的自愈协同调控问题,围绕提升储能电池状态估算精度、充分释放需求侧负荷响应潜力及降低储能寿命损耗与系统运行成本3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1种计及寿命损耗及需求响应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在实现储... 针对多元能源配网故障后面向分布式储能的自愈协同调控问题,围绕提升储能电池状态估算精度、充分释放需求侧负荷响应潜力及降低储能寿命损耗与系统运行成本3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1种计及寿命损耗及需求响应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在实现储能系统状态自适应调控的同时,降低储能的寿命损耗与系统运行成本。首先,增添重新校准步骤改进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同时允许估计器在更新无用时退出更新,确保储能电池状态估算的精度。然后,构建基于价格弹性及行为关联的需求响应模型,通过价格信号与激励费用双重作用优化负荷曲线。最后,构建计及电池寿命损耗成本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储能配置模型,采用需求响应模型进行负荷调整并将激励费用计入日内运行成本,基于获取的储能电池实时动态高精度估计结果对电池寿命损耗与放电深度参数及SOC约束上、下限进行自适应精准调整。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储能配置模型较其他模型能够有效降低储能寿命损耗与系统日内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自愈协同调控 扩展卡尔曼滤波 需求响应 寿命损耗 储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参与度的低压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监测装置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韶昱 冯洋 +3 位作者 郑志祥 徐益飞 崔健勇 乐健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低压配电网馈线区段短且分支多,现场情况复杂难以准确进行故障定位,出于对设备投资的考量,无法在每个节点安装故障监测装置,开展低压配电网故障监测装置优化配置方法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文中利用安装在线路分段开关或联络开关处的故障... 低压配电网馈线区段短且分支多,现场情况复杂难以准确进行故障定位,出于对设备投资的考量,无法在每个节点安装故障监测装置,开展低压配电网故障监测装置优化配置方法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文中利用安装在线路分段开关或联络开关处的故障监测装置监测故障电流信息,将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于故障定位系统。统计各个馈线区段发生故障时各馈线首端节点的参与频次,依次计算节点参与度。设计综合考虑整体故障监测单元的参与度和监测装置配置均匀程度的优化模型目标函数,考虑经济性约束条件。通过多个算例验证了文中所提出的优化配置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文中方法可有效确保低压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的准确性,提高低压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边缘计算 故障区段定位 节点参与度 监测装置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系统可靠性约束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渊 郑舒 +2 位作者 陈永华 王俊 王子辉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针对配电网储能选址定容过程中系统可靠性提升需求难以实现同步快速量化分析的问题,本工作提出了计及系统可靠性约束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模型与求解方法。首先选取系统电力不足期望指标量化考察储能配置对系统可靠性的提升作用,建立了... 针对配电网储能选址定容过程中系统可靠性提升需求难以实现同步快速量化分析的问题,本工作提出了计及系统可靠性约束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模型与求解方法。首先选取系统电力不足期望指标量化考察储能配置对系统可靠性的提升作用,建立了兼顾经济性与可靠性目标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双层规划模型,上层以配电网配置储能的净投资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下层以配电系统N-1故障下负荷削减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其次基于内点法求解优化问题过程中的KKT条件及复合函数求导法则,推导出系统可靠性指标对储能出力上限及容量灵敏度分析解析表达式,并将其代入到线性化后的系统可靠性不等式约束中,实现上下层模型间的参数传递;最后以改进的IEEE RTS-79测试系统算例为例,验证了所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与所推导的灵敏度分析解析表达式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储能配置 系统可靠性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方法与提升策略
7
作者 陈逸飞 郑子萱 +3 位作者 肖先勇 胡文曦 陈韵竹 王玉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22,共10页
配电网多元敏感用户生产信息的不透明,使得电压暂降对敏感负荷的影响难以通过构建显性函数来准确量化,进一步限制了配电网运行韧性提升策略的有效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与提升方法。类比... 配电网多元敏感用户生产信息的不透明,使得电压暂降对敏感负荷的影响难以通过构建显性函数来准确量化,进一步限制了配电网运行韧性提升策略的有效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与提升方法。类比传统韧性指标及其定义构建了计及电压暂降对敏感用户影响的运行韧性指标。考虑到不同敏感用户对电压暂降的耐受特性不同,构建电压暂降轨迹特征体系以表征电压暂降下不同敏感负荷的响应特性,提出了数据驱动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数据驱动的韧性评估流程嵌入多目标储能优化配置的物理模型中。最后以IEEE33节点配电网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储能优化配置模型能够解决电压暂降特征与运行韧性指标之间函数关系式难以显性表征的问题,能够在保障配电网运行经济性的同时改善运行韧性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运行韧性 电压暂降 随机森林回归算法 储能优化配置 数据-物理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多元因素的故障电流受控型限流器优化配置方法
8
作者 郑峰 黄云聪 +3 位作者 梁宁 林燕贞 杨帆 刘宝谨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176,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电力电子型限流器的经济性与限流效果,提出一种计及多元因素的故障电流受控型限流器(FCCL)的优化配置方法。对FCCL的故障过程展开分析,推导出计及FCCL的线路故障电流与换流站极间电压表达式。将老化因数纳入改进型限流器寿... 为进一步提高电力电子型限流器的经济性与限流效果,提出一种计及多元因素的故障电流受控型限流器(FCCL)的优化配置方法。对FCCL的故障过程展开分析,推导出计及FCCL的线路故障电流与换流站极间电压表达式。将老化因数纳入改进型限流器寿命预测模型,相较传统模型寿命预测值减少30%以上,更加精确合理。提出自变量简化策略,解决了求解过程中不同类型限流元件成本与冲击电流限制效果不平衡的问题,简化了求解过程。以成本、冲击电流限制效果、限流器预测寿命为目标函数,通过改进型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求得Pareto最优解集,求解效率提升26%以上。在9节点直流系统中进行优化配置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备较高的求解效率与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受控型限流器 改进型多目标灰狼优化算法 优化配置 故障冲击电流 直流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CA-GA的架空配电线路动态增容热传感器配置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轶 袁嘉伟 +3 位作者 汤波 陈上吉 张树森 崔昊杨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7-197,共11页
架空配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线路输电能力,是应对短时高峰电力传输经济高效的方法。导体温度是架空线路动态增容的核心指标之一,通常需要在线路上安装大量热传感器进行采集,但投资巨大且难以实施。文中提出一种... 架空配电线路动态增容技术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线路输电能力,是应对短时高峰电力传输经济高效的方法。导体温度是架空线路动态增容的核心指标之一,通常需要在线路上安装大量热传感器进行采集,但投资巨大且难以实施。文中提出一种基于缺失数据主成分分析(GPCA)-遗传算法(GA)的架空配电线路动态热感知优化方法,在架空配电线路上合理选择热传感器点位,精准计算线路全域温度分布,减少热传感器安装数量和投资。首先,建立考虑架空配电线路绝缘介质的载流量计算模型与GPCA组合重构模型,精准重构全域线路热特性;其次,采用GPCA-GA确定最佳传感器数量和布置点位,提高配电线路热重构精度;最后,以某地10 kV架空配电线路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架空线路 动态增容 热传感器 配置 温度分布重构 主成分分析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间-空间可观性的配电网量测单元优化配置方案
10
作者 贾东梨 靳学斌 +1 位作者 王瑶 刘文彬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4556-4566,I0002,共12页
配电网的量测单元在布点时缺乏指导性原则,且对量测误差考虑不足,导致配置方案的可观性能欠佳。为此,提出一种计及不确定性的量测单元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引入区间数表征量测的不确定性,并构建时间-空间可观性指标用以评估配置方案;然后... 配电网的量测单元在布点时缺乏指导性原则,且对量测误差考虑不足,导致配置方案的可观性能欠佳。为此,提出一种计及不确定性的量测单元优化配置方法。首先,引入区间数表征量测的不确定性,并构建时间-空间可观性指标用以评估配置方案;然后,建立两阶段线性优化的区间状态估计模型,得到状态变量的区间形式;最后,以配置成本为目标、以时间-空间可观性为约束,建立量测单元优化配置模型,并采用引入莱维飞行因子的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通过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考虑时间-空间可观性的优化配置方案提升了状态估计准确性,实现了兼顾经济效益和可观性能的最小化精准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区间状态估计 时间-空间可观性 量测优化配置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配电网可靠性提升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法
11
作者 史明明 缪惠宇 +2 位作者 郭佳豪 姜云龙 肖小龙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0,共9页
随着接入配电网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规模不断扩大,IES对配电网的影响愈发突出,因此仅考虑IES自身经济性和可靠性的规划方法存在局限。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配电网经济性和可靠性的IES多目标选址定容优化... 随着接入配电网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规模不断扩大,IES对配电网的影响愈发突出,因此仅考虑IES自身经济性和可靠性的规划方法存在局限。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配电网经济性和可靠性的IES多目标选址定容优化方法。文章考虑IES与配电网间的耦合互动影响,分别构建了IES-配电网联合系统经济性与可靠性评估模型。基于NSGA-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gorithmⅡ)多目标优化算法,以IES与配电网各自的经济性、可靠性最优为目标,对IES的设备容量和接入点位置进行优化配置,并通过效用函数在Pareto解集中选取不同规划场景下的最优方案。通过算例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可以实现IES与配电网各自经济性、可靠性的协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配电网可靠性 多目标优化 选址定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柔性负荷整形的含源配电线路升级与开关配置综合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巍 张志刚 +3 位作者 张璐 孙岩 张筱慧 侯雲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119,共11页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造成配电线路重过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序互补线路互联和柔性负荷整形的配电线路升级与开关配置综合优化方法。考虑柔性负荷功率调节意愿、线路负载率与功率反送约束,提出柔性负荷整形潜力和线路分段整形需... 针对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造成配电线路重过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序互补线路互联和柔性负荷整形的配电线路升级与开关配置综合优化方法。考虑柔性负荷功率调节意愿、线路负载率与功率反送约束,提出柔性负荷整形潜力和线路分段整形需求计算方法。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考虑柔性负荷整形的含源配电线路升级与开关配置综合优化双层模型。其中,上层模型以配电线路年规划成本最低、线路段净负荷功率和柔性资源均衡为目标进行线路选型和开关配置,下层模型以线路年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网络重构和负荷曲线整形,通过上、下层模型交互迭代获得互联线路改造优化方案。上、下层模型分别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二阶锥与大M法进行求解。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提高互联线路资产利用率、规划方案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对互联线路进行柔性负荷整形有利于突破线路负载率50%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线路选型 开关配置 柔性负荷 资产利用率 双层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停电差异化的配电自动化终端混合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金锐 鲍柯方 +3 位作者 曹芸玉 詹申俊 侯慧 袁成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7-166,共10页
成本低且安装灵活的故障指示器(FI)常与具备远程遥控能力的馈线远程终端单元(FRTU)协同完成配电网的故障定位和隔离,以缩减负荷停电时间。在配电网各开关位置或分支线路上,有选择性地部署配电自动化终端的FRTU和FI,可减少故障停电损失... 成本低且安装灵活的故障指示器(FI)常与具备远程遥控能力的馈线远程终端单元(FRTU)协同完成配电网的故障定位和隔离,以缩减负荷停电时间。在配电网各开关位置或分支线路上,有选择性地部署配电自动化终端的FRTU和FI,可减少故障停电损失费用。为此,提出了考虑各供电负荷停电差异化的FRTU和FI的混合优化配置新方法。首先,根据待分析负荷、故障点、上级110 kV/35 kV变电站以及联络开关的相对位置,考虑FRTU和FI协同作用下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全过程,建立基于FRTU和FI混合配置方案的各供电负荷差异化停电时间关系式。然后,构建了以FRTU和FI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费用和故障停电损失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的混合优化配置数学模型,并完成优化求解。最后,在CSG 53节点测试系统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馈线远程终端单元 故障指示器 混合优化配置 故障定位 故障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分布式电源经济可承载力评估 被引量:9
14
作者 凡鹏飞 李宝琴 +3 位作者 侯江伟 李嵘 宋崇明 林凯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6-202,共7页
基于鲁棒优化方法,考虑安全运行和经济性目标,对配网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的容量进行优化配置。根据风光负荷的历史数据和分布特征生成多个运行场景,利用所生成的运行场景建立描述风光负荷的不确定集,然后基于该不确定集建立双层鲁棒优化模... 基于鲁棒优化方法,考虑安全运行和经济性目标,对配网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的容量进行优化配置。根据风光负荷的历史数据和分布特征生成多个运行场景,利用所生成的运行场景建立描述风光负荷的不确定集,然后基于该不确定集建立双层鲁棒优化模型。外层模型在不确定集中寻找经济性最差的运行场景;内层模型考虑配网运行的安全约束,在最差场景下优化风、光和储能的容量。相比于采用典型场景法的容量配置结果,提出的容量配置结果更小,并且可以满足配网的安全运行条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容量配置 经济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薄弱配电网的农村多能互补系统储能协同优化配置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福贵 孟子航 +1 位作者 郗来昊 王小锋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26,共14页
位于配电网薄弱区域的农村常常存在供能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导致接入大规模光伏的多能互补系统难以在此类地区广泛开展。储能系统作为新型能源系统融合的纽带,能够有效提升此类地区的供能可靠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面向薄弱配电网的农村... 位于配电网薄弱区域的农村常常存在供能可靠性不足的问题,导致接入大规模光伏的多能互补系统难以在此类地区广泛开展。储能系统作为新型能源系统融合的纽带,能够有效提升此类地区的供能可靠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面向薄弱配电网的农村多能互补系统(rural multi-energy complementary system,RMES)储能协同优化配置策略。首先,明确包含生物质废弃物能源转化系统的RMES架构。然后,以系统缺供损失成本作为评判依据,提出一种储能配置评价准则。最后,建立计及储能全生命周期成本的RMES多元储能协同优化配置模型。针对该模型的特性,将其解耦转化为包含规划-运行两阶段的双层优化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和Gurobi求解器相结合的混合策略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储能配置评价准则有效激发了RMES配置储能的积极性。此外,构建的多元储能协同配置模型使得RMES表现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且在提升系统运行可靠性方面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多能互补系统(RMES) 薄弱配电网 储能配置 生物质利用 系统可靠性 储能全寿命周期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比例光伏配电网中计及需求侧响应的混合储能配置优化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丽 李伟 +3 位作者 裴玮 肖浩 鞠力 顾靖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6-1425,共10页
大力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光伏高比例接入配电网后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以含高比例光伏配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计及用户侧需求响应的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方法。针对负荷和光伏出力的双重不确定性,提... 大力发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光伏高比例接入配电网后随之带来一系列问题。以含高比例光伏配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计及用户侧需求响应的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方法。针对负荷和光伏出力的双重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预测误差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场景确定方法。考虑系统不确定性,统筹运行阶段用户侧需求响应调控措施以及潮流约束,提出了储能配置的3层优化模型。针对优化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分解方法,以及基于列和约束生成算法的求解实施流程。通过在IEEE-33节点测试系统中的应用,使得系统可平移负荷峰值下降了10%,节点电压维持在合理范围,并在指导储能配置等方面具备显著的应用效果。通过分析光伏比例灵敏性可知,不含光伏情况下的储能总容量相比100%光伏比例场景增加了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配置优化 光伏 配电网 需求侧响应 系统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能质量影响的主动配电网光储容量优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子辉 贾燕冰 +1 位作者 李彦晨 韩肖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7-617,共11页
“双碳”目标的提出,配电网新能源接入已成必然,光储并网配置将成为影响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建立一种计及电能质量影响的主动配电网光储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下层调度模型采用基于二阶锥规划的最优潮流模型,以系统网损最低... “双碳”目标的提出,配电网新能源接入已成必然,光储并网配置将成为影响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该文建立一种计及电能质量影响的主动配电网光储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下层调度模型采用基于二阶锥规划的最优潮流模型,以系统网损最低为目标对各主动管理措施和分布式电源出力进行调度;上层配置模型以发电系统年投资运行成本、各光伏并网点电能质量评估值、系统总弃光率和储能收益为目标进行优化,采用向量序优化理论进行求解,保证计算结果的快速性和准确性。采用IEEE-33节点系统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计及电能质量影响开展主动配电网光储容量优化,可以保证电网运行经济性的同时尽可能提升电网的电能质量,对于新型主动配电网规划建设可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电能质量 综合评估 光储系统 双层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能源配电网中考虑供电可靠性的混合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宇 李谦 +3 位作者 张云晓 崔鑫 张永昌 赵海森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2,49,共9页
针对分布式能源(DERs)接入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计及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混合储能系统(HESS)优化配置双层模型。首先,提取了5种负荷用户典型负荷时序曲线和风电、光伏机组典型出力时序曲线,并且基于序贯蒙特卡洛... 针对分布式能源(DERs)接入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计及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混合储能系统(HESS)优化配置双层模型。首先,提取了5种负荷用户典型负荷时序曲线和风电、光伏机组典型出力时序曲线,并且基于序贯蒙特卡洛法建立了考虑DERs孤岛、HESS随机故障及运行策略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仿真模型;其次,针对配电网故障情况下HESS运行优化问题,提出故障停电场景下HESS多目标优化配置双层模型以及考虑HESS容量分点和功率分点的充放电策略。最后,以改进IEEE-31节点系统进行算例验证,结果显示所提模型可使配电网综合供电可靠性提升0.118%,且DERs消纳量显著提高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能源 混合储能优化配置 供电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配电网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的电网侧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晋铭 欧阳森 +2 位作者 吴晗 辛曦 黄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68,85,共8页
针对储能提升系统可靠性和降低运行经济性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配电网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的两阶段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在单一主电源供电可靠性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含储能系统单点接入、多点接入结构下的供电可靠性模型:阶段1以储能... 针对储能提升系统可靠性和降低运行经济性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配电网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的两阶段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在单一主电源供电可靠性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含储能系统单点接入、多点接入结构下的供电可靠性模型:阶段1以储能系统单点接入拓扑下的模型为规划对象,建立多目标规划运行双层模型,上层以储能容量投资成本、系统安全成本、统一时间尺度下的运行成本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下层以综合运行成本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同时考虑网络损耗、电能质量、负荷波动这3种运行成本,应用Gurobi工具包求解得到储能的规划运行方案;阶段2考虑新增供电线缆改造后的储能多点接入拓扑下的模型,以可靠性提升效益最大为优化目标,得到新增线缆规划方案。以修改的IEEE 33节点系统为算例,从不同的场景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分析不同的停电风险价格对规划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可靠性 运行经济性 优化配置 两阶段优化 双层规划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联邦学习的毫米波通信系统波束配置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青 来东 +1 位作者 徐勇军 闫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5,共8页
针对超密集组网中毫米波通信系统复杂的波束配置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联邦学习(DFL)的波束配置算法(BMDFL),旨在利用有限的波束资源实现用户覆盖率最大化。考虑到传统集中式学习存在用户数据安全问题,基于分布式联邦学习框架构... 针对超密集组网中毫米波通信系统复杂的波束配置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联邦学习(DFL)的波束配置算法(BMDFL),旨在利用有限的波束资源实现用户覆盖率最大化。考虑到传统集中式学习存在用户数据安全问题,基于分布式联邦学习框架构建系统模型,从而减少用户隐私信息的泄露。为了实现波束的智能化配置,引入双深度Q学习算法(DDQN)训练系统模型,并通过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将长期的动态优化问题转化为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从系统的网络吞吐量和用户覆盖率方面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通信 波束配置 超密集组网 分布式联邦学习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