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ult Line Selection Method Considering Grounding Fault Angle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被引量:1
1
作者 Li Si-bo Zhao Yu-lin +1 位作者 Li Ji-chang Sui Tao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15年第1期58-65,共8页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 with its neutral point grounding via arc suppression coil, when single-phase grounding fault occurred near zero-crossing point of the phase voltage, the inaccuracy of the line select...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system with its neutral point grounding via arc suppression coil, when single-phase grounding fault occurred near zero-crossing point of the phase voltage, the inaccuracy of the line selection always existed in exist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that transient current was different between the fault feeder and other faultless feeders, wavelet transformation was performed on data of the transient current within a power frequency cycle after the fault occurred. Based on different fault angles, wavelet energy in corresponding frequency band was chosen to compare. The result was that wavelet energy in fault feeder was the largest of all, and it was larger than sum of those in other faultless feeders, when the bus broke down, the disparity between each wavelet energy was not significant. Fault line could be selected out by the criterion above. The results of MATLAB/simulink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is method had anti-interference capacity and was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ion network single-phase grounding fault fault line selection fault angle wavelet trans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30°相角差线路不停电转供的解决方案及关键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章坚民 相炜 +3 位作者 罗刚 朱炳铨 谢栋 焦田利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1,共8页
针对现实存在相当数量的配电网30°相角差线路的不停电转供难题,提出快速合解环以最大限度缩短环流持续时间、以断路器组顺序控制应对断路器解环拒动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实际网络为案例,首先,对故障和正常状态下30°相角差系统... 针对现实存在相当数量的配电网30°相角差线路的不停电转供难题,提出快速合解环以最大限度缩短环流持续时间、以断路器组顺序控制应对断路器解环拒动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实际网络为案例,首先,对故障和正常状态下30°相角差系统的环流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避免在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下进行合解环操作则可以不考虑电动效应的结论。其次,对电网主设备热效应的环流允许持续时间、计及故障场景且不影响继电保护的环流越限最大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两者小者可作为断路器组顺序控制的环流持续最大时间限制。然后,揭示了合环点两侧电压合环角、合解环间隔时间需要配合,才能得到最小合环电流。最后,对合解环的操作过电压影响进行了仿真论证,从而为基于高速通信和顺序控制的合解环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了关键计算支撑,并得到了试点成功案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负荷转供 30°相角差线路 合解环时间间隔 环流允许最大持续时间计算 仿真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配电网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测距算法
3
作者 何潜 李渠佳 +4 位作者 邓炎 孙晓勇 彭雨舟 卢继平 林有浩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1,共8页
随着配电网规模逐渐扩大,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发生概率增大,现有配电网故障测距算法难以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的精确测距计算。通过建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不同故障位置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正、负、零序网络,提出... 随着配电网规模逐渐扩大,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发生概率增大,现有配电网故障测距算法难以实现分布式电源接入情况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的精确测距计算。通过建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不同故障位置下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正、负、零序网络,提出了利用不同测量单元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测距算法,根据故障位置情况分别采用双端测距算法和单端测距算法,能够实现不同情况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的准确测距,算法不受分支出线、过渡电阻、分布式电源出力波动等因素影响。利用PSCAD/EMTDC软件建立有源配电网模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有源配电网 异名相两点接地故障 故障测距 分支接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30°相角差线路不停电转供的混合顺控方法及试点验证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亮 章坚民 +3 位作者 金乃正 杨才明 孙维真 罗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35,153,共9页
在理论和仿真论证了30°相角差线路不停电转供的快速合解环方案基础上,根据断路器操作时间特性、控制器快速检测能力和通信延时等具体关键技术参数,提出了30°相角差线路实现不停电负荷转供的工程实现方法,包括为预防和化解断... 在理论和仿真论证了30°相角差线路不停电转供的快速合解环方案基础上,根据断路器操作时间特性、控制器快速检测能力和通信延时等具体关键技术参数,提出了30°相角差线路实现不停电负荷转供的工程实现方法,包括为预防和化解断路器出现拒动的断路器组定义及选择方法,串联、并联、混联的顺序控制流程及关键时间计算方法等。针对自动化系统,提出必须研制新的站侧合解环控制子系统,并提出了相关的信息系统及自动化系统构建方法和功能设计。已成功开发了适合于变电站和开闭所安装的不停电转供自动化装置,并取得了35kV和10kV线路的成功试点投运,对试点试验验证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不停电转供 30°相角差 快速合解环操作 串联顺序控制 并联顺序控制 混联顺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值除冰机制下山地输电线路安全服役可靠度研究
5
作者 宋欣欣 陈波 昌明静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3-91,共9页
导线和地线覆冰往往导致山地覆冰区输电线路断线,采用成熟的除冰技术对线路进行除冰是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针对覆冰区域的山地输电线路安全服役问题,对阈值除冰机制下的山地输电线路安全服役可靠性问题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估。采用含截尾... 导线和地线覆冰往往导致山地覆冰区输电线路断线,采用成熟的除冰技术对线路进行除冰是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针对覆冰区域的山地输电线路安全服役问题,对阈值除冰机制下的山地输电线路安全服役可靠性问题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估。采用含截尾分布的一次二阶矩方法,考虑输电线弧垂最低点和悬挂点,选取除冰阈值、高差角、档距为研究参数,进行阈值除冰机制下山地输电线路可靠度研究。研究表明,高差角和档距是山地输电线安全服役失效概率的显著影响参数;在设定所研究线路除冰阈值时应该重点考虑在10~20 mm区间的取值,在该范围内取值可以兼顾服役安全和除冰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输电线路 阈值除冰 截尾分布 高差角 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置阻抗法的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新方法 被引量:35
6
作者 李晓波 苗晓鹏 +1 位作者 桑振华 蔡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26,共5页
分析了目前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偏置阻抗法测量电容电流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配电网中任意一相与地之间串入一固定电阻和可调电抗,调节电抗器,同时观察和测量中性点电压与偏置相对地电压的相角差,来配合电... 分析了目前配电网电容电流测量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偏置阻抗法测量电容电流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配电网中任意一相与地之间串入一固定电阻和可调电抗,调节电抗器,同时观察和测量中性点电压与偏置相对地电压的相角差,来配合电抗器的进一步调节,当该相角差接近90°时,即可精确地测量出电网对地参数。通过Matlab仿真和理论计算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同时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取得比较精确的测量效果。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不会引起中性点过电压等优点,可以应用于配电网电容电流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偏置阻抗法 相角差 对地参数 测量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方向过流保护 被引量:41
7
作者 朱玲玲 李长凯 +1 位作者 张华中 周培毅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94-98,共5页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速度和保护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配电网电流正序分量相位的变化,提出一种方向过流保护方案,该方案首先利用故障前一周期和故障后一周期的电流正序分量相角差判定故障方向,然后通过...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速度和保护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配电网电流正序分量相位的变化,提出一种方向过流保护方案,该方案首先利用故障前一周期和故障后一周期的电流正序分量相角差判定故障方向,然后通过比较三相电流绝对值间隔0.01s差分后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来判断故障相别。推导了故障方向判据,以10kV馈线方向保护为例,说明了该保护方案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并在双回配电系统中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向过电流保护 电流正序分量 相角差 分布式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工频与特征频率零序导纳角差的选线方法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振兴 王新 +2 位作者 王朋飞 李飞 翁汉琍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21,共9页
针对配网线路中大量电缆线路的使用导致故障线路与健全线路零序电流差异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路自身工频与特征频率上的零序导纳相角差的故障选线新方法。在分析线路特征频率的基础上,利用S变换提取直流与特征频段内整倍工频频率点... 针对配网线路中大量电缆线路的使用导致故障线路与健全线路零序电流差异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路自身工频与特征频率上的零序导纳相角差的故障选线新方法。在分析线路特征频率的基础上,利用S变换提取直流与特征频段内整倍工频频率点幅值信息,通过比较两部分幅值大小判断故障合闸角范围。基于特征频段内频率点幅值最大原则确定故障系统零序电流的特征频率,并进一步分析线路工频与特征频率下零序导纳向量特性。最后提出利用故障线路、健全线路的工频与特征频率零序导纳角差相差180°构建判据。基于Matlab的仿真验证本选线方法具有良好的选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选线 特征频率 S变换 零序导纳 角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结构的暂态势能分布机理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孟祥侠 刘明光 +3 位作者 张全柱 蔡国伟 巴合提别克 陈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41-47,共7页
深入研究暂态能量在网络中的分布变化规律,可以为电力系统稳定预测,电力系统脆弱环节的识别,以及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装置在网络中的合理布点提供依据。文中通过分析等值两机系统受扰动后支路相角差、电压以及暂态势能的分布变化规律,... 深入研究暂态能量在网络中的分布变化规律,可以为电力系统稳定预测,电力系统脆弱环节的识别,以及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装置在网络中的合理布点提供依据。文中通过分析等值两机系统受扰动后支路相角差、电压以及暂态势能的分布变化规律,揭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几何角度证明了支路相角差的变化与网络结构的关系。分析显示,支路势能的分布与相角差的变化是吻合的,在系统受扰动后而使其功角逐渐拉开的过程中,能量并不是均匀或按比例地分布在各支路中,而是随着稳定程度的逐渐恶化,越靠近振荡中心,单位长度电抗暂态势能分布越多,稳定裕度越小。当系统失稳时,包含振荡中心的支路暂态势能分布趋于无界;而所有不包含振荡中心的支路,其势能分布均为有界。对于多机系统网络,能量的散播仍主要取决于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路相角差 暂态能量 网络结构 能量分布 传输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参数检测的双端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晓明 徐岩 +3 位作者 王瑜 孙庆彬 王之猛 孙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6-111,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检测的双端故障测距算法,仅需双端系统的电气量,通过三相解耦推导出故障测距的解析表达式。该算法能计算出双端系统的非同步角和随着环境影响变化的线路参数,克服了传统故障测距的弊端,不存在伪根问题、算法简单实用... 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检测的双端故障测距算法,仅需双端系统的电气量,通过三相解耦推导出故障测距的解析表达式。该算法能计算出双端系统的非同步角和随着环境影响变化的线路参数,克服了传统故障测距的弊端,不存在伪根问题、算法简单实用、计算量小,无需搜索和迭代,鲁棒性强。该算法也不受故障类型、过渡电阻等因素的影响。高压输电线路采用分布式参数模型,通过ATP-EMTP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测距 三相解耦 非同步角 线路参数 分布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型配电网合环稳态电流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汲亚飞 赵江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19,共5页
对辐射型配电网合环操作引起合环稳态电流进行计算和分析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研究了辐射型配电网合环稳态电流的计算方法。采用基于关联矩阵的电压电流迭代方法对合环前的支路潮流分布情况进行计算,进而结合叠加原理求得合... 对辐射型配电网合环操作引起合环稳态电流进行计算和分析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研究了辐射型配电网合环稳态电流的计算方法。采用基于关联矩阵的电压电流迭代方法对合环前的支路潮流分布情况进行计算,进而结合叠加原理求得合环后各支路的电流分布情况。针对澳门电网(CEM)11kV辐射型配电网的典型实例,对其合环前后的电流分布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最后分析了母线节点的电压相角差和幅值差变化对合环后电流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型配电网 叠加原理 合环稳态电流 潮流 相角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MU测量节点间相角差进行孤岛故障诊断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步祥 杨明通 +3 位作者 林楠 李祖钢 董申 何飞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107,共6页
电力系统的非计划孤岛运行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进行实时的孤岛检测,尽量缩短孤岛运行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快、更准确的进行孤岛检测,利用PMU(Phasor Measurement Unit)测得配电网系统侧与微电... 电力系统的非计划孤岛运行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进行实时的孤岛检测,尽量缩短孤岛运行的时间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快、更准确的进行孤岛检测,利用PMU(Phasor Measurement Unit)测得配电网系统侧与微电网接入端相角数据,通过判断计算得到的两节点处的相角差值是否超过设定阈值进行孤岛检测;通过改进PMU频率跟踪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算法,提高了PMU测量数据的测量精度;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非计划孤岛运行场景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文中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 孤岛检测 离散傅里叶变换 分布式电源 微电网 相角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相位差全局搜索的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测距 被引量:5
13
作者 郑荣进 林湘宁 赵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1,共4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两相接地故障的单端故障测距算法。利用保护安装处的电压、电流,估算线路上的残压和故障支路的故障电流,通过故障点残压与故障分量电流相位差最小的特征进行定位。为了精确地考虑分布电容的影响,采用贝瑞隆模型计算全线... 提出了一种针对两相接地故障的单端故障测距算法。利用保护安装处的电压、电流,估算线路上的残压和故障支路的故障电流,通过故障点残压与故障分量电流相位差最小的特征进行定位。为了精确地考虑分布电容的影响,采用贝瑞隆模型计算全线的电压分布。通过相模变换,建立了基于模空间的输电线路方程,设定故障点后,通过相模反变换还原出预设故障点的相电压残压。为了克服超越方程求解的困难,提出采用全局一维搜索的方法,对全线路的电压、电流分布进行估算,找出其中相位差最小的电压与电流,其对应的距离即为故障距离。大量的EMTDC仿真试验表明,不同过渡电阻、不同故障点和不同故障合闸角的情况下,该算法均能够准确测量故障距离,最大测距误差均在0.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 线路 故障测距 分布参数线路模型 最小相位差 接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输电线两端数据两点异相故障测距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立山 孙桂瑛 +1 位作者 陈学允 王晓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7-49,53,共4页
基于高压输电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使用线路两端电压、电流的正序和负序分量,对高压输电线路两点异相故障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距算法。该方法不必对两端数据进行同步采样,无需迭代计算,并适用于一点故障情况。其测距精度不受系统运行方... 基于高压输电线路的分布参数模型,使用线路两端电压、电流的正序和负序分量,对高压输电线路两点异相故障提出了一种新的测距算法。该方法不必对两端数据进行同步采样,无需迭代计算,并适用于一点故障情况。其测距精度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和过渡电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高压 分布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电容补偿线路接地故障的行波测距新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宣文博 张艳霞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55,共8页
串补电容破坏了线路阻抗分布的均匀性,且过电压保护元件MOV(metal oxide varistor)为非线性元件,所以传统的故障测距算法不适用于串补线路。该文首先分析了串补线路上行波差动电流的不平衡输出,然后定义了适用于串补线路的行波差动电流... 串补电容破坏了线路阻抗分布的均匀性,且过电压保护元件MOV(metal oxide varistor)为非线性元件,所以传统的故障测距算法不适用于串补线路。该文首先分析了串补线路上行波差动电流的不平衡输出,然后定义了适用于串补线路的行波差动电流。对于新定义的行波差动电流,串补线路内部故障时,地模和线模的行波差动电流不同,其相角差与故障点位置相关,据此提出了基于行波差动电流的接地故障测距原理。该原理不受过渡电阻、系统运行方式、MOV导通与否和串补装置运行状态的影响,PSCAD仿真结果表明,测距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差动电流 相角差 接地故障测距 串联电容补偿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柔性调控零序电压的配电网高阻接地及单相断线故障的选相方法 被引量:28
16
作者 曾祥君 黄慧 +4 位作者 喻锟 张程麒 刘战磊 陈柏宇 庞钦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8,共10页
为提高配电网故障选相的精确性与灵敏度,针对高阻接地故障及单相断线故障,提出利用测算的偏转角进行故障选相的方法。首先,分析了高阻接地和断线故障选相失败的原因。然后,根据测量的对地参数来判别发生了高阻故障还是断线故障。最后,... 为提高配电网故障选相的精确性与灵敏度,针对高阻接地故障及单相断线故障,提出利用测算的偏转角进行故障选相的方法。首先,分析了高阻接地和断线故障选相失败的原因。然后,根据测量的对地参数来判别发生了高阻故障还是断线故障。最后,提出了基于柔性调控零序电压的选相方法,即:向配电网中性点注入零序电流,调控零序电压相角分别为配电网三相相电压相角,通过注入零序电流及返回零序电压测算故障偏转角,结合判据即可实现故障选相。PSCAD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选出20 kΩ的单相高阻接地故障相及线路末端断线故障相,且不受故障位置、故障类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选相 零序电流 高阻故障 断线故障 偏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异构微源孤岛微电网内虚拟同步发电机预同步控制策略 被引量:12
17
作者 兰征 刁伟业 +3 位作者 曾进辉 何东 涂春鸣 姜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54-161,共8页
在含异构微源孤岛微电网的弱电网环境下,基于相差控制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在预同步过程中会因相角差周期跳变产生频率波动,且锁相环与弱电网的耦合作用会对其产生影响,容易导致VSG失稳,甚至引发系统崩溃。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流的... 在含异构微源孤岛微电网的弱电网环境下,基于相差控制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在预同步过程中会因相角差周期跳变产生频率波动,且锁相环与弱电网的耦合作用会对其产生影响,容易导致VSG失稳,甚至引发系统崩溃。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电流的VSG预同步控制策略。首先,简析相角差跳变机理,揭示其对VSG并网过程的影响;然后,基于虚拟电流改进相角控制器输入变量,消除相角差跳变以提高VSG并网的频率稳定性,实现无锁相环的预同步。在此基础上,建立小信号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预同步过程的影响,并设计合理的控制器参数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最后,MATLAB/Simulink仿真及StarSim硬件在环半实物实验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微电网 相角差跳变 预同步 虚拟同步发电机 虚拟电流 锁相环 异构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T接线路后纵联差动保护的改进方案 被引量:30
18
作者 刘幸蔚 李永丽 +1 位作者 陈晓龙 张惠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57-1264,共8页
当逆变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以T接的方式接入高压配电网时,仅依靠提高电流纵联差动保护的整定值可能导致保护拒动。首先分析了逆变型DG的接入对电流纵联差动保护带来的影响。然后,利用线路母线电压互感器的信息,提... 当逆变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以T接的方式接入高压配电网时,仅依靠提高电流纵联差动保护的整定值可能导致保护拒动。首先分析了逆变型DG的接入对电流纵联差动保护带来的影响。然后,利用线路母线电压互感器的信息,提出了以线路两端正序补偿电压的差值作为辅助判据的解决方案,并利用正序补偿电压和正序差动电流的相位关系消除动作死区。该方案简单易行,能够实现全线速动,并且不受DG容量、过渡电阻及两侧系统电势相角差等因素的影响。最后,基于PSCAD仿真平台搭建了含逆变型DG的110 k V高压配电网模型,对传统的电流纵差保护及改进的纵差保护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改进后保护方案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型分布式电源 T接线路 正序补偿电压 正序差动电流 相位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高压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的新型重合闸方案 被引量:13
19
作者 邓雯玲 卢继平 +2 位作者 苟鑫 钟璐 何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6-132,共7页
针对高压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的重合闸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连接点电流相位特征的混合线路新型重合闸方案。首先,推导混合线路不同区段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发生前后流经混合线路连接点的故障相电流和系统两侧故障相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 针对高压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的重合闸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连接点电流相位特征的混合线路新型重合闸方案。首先,推导混合线路不同区段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发生前后流经混合线路连接点的故障相电流和系统两侧故障相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由此求出故障前后流经连接点的故障相电流相位变化的表达式;然后,根据系统参数特性,分析得出不同区段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上述表达式呈现不同的特征,能够有效判别故障区段,由此提出重合闸动作的判据;最后,阐述了基于该判据的混合线路重合闸方案。PSCAD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准确判别混合线路的故障区段,从而使重合闸正确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 重合闸 故障识别 相位差 相位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布式电源多点接入的配电网新型纵联保护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珊珊 吕飞鹏 张国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54,77,共7页
为解决因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导致网络拓扑结构改变而引起的依靠传统电源故障特性建立的保护方案容易发生误动和拒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保护安装处电流序分量相位差的新型纵联保护方案。方案定义电流负序分量和正序分量相位差为电流序... 为解决因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导致网络拓扑结构改变而引起的依靠传统电源故障特性建立的保护方案容易发生误动和拒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保护安装处电流序分量相位差的新型纵联保护方案。方案定义电流负序分量和正序分量相位差为电流序分量相位差。通过计算保护装置处电流序分量相位差,进而再比较线路两端保护装置处的电流序分量相位差值大小,快速识别区内外故障。方案针对分布式电源多点接入、过渡电阻大小影响,不可测分支存在情况分别进行分析仿真。最后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保护方案进行仿真,验证了保护方案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分布式配电网 电流序分量相位差 正序电流 负序电流 纵联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