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5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al operation of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under local pipe failures 被引量:3
1
作者 田一梅 G.Y.FU +1 位作者 迟海燕 刘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3期436-441,共6页
The optimal operation of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under local pipe failures, such as water main breaks, was proposed. Based on a hydraulic analysis and a simulation of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a macroscopic mod... The optimal operation of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under local pipe failures, such as water main breaks, was proposed. Based on a hydraulic analysis and a simulation of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a macroscopic model for a network under a local pipe failure was established by the statistical regression. After the operation objectives under a local pipe failure were determined, the optimal oper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solved by the genetic algorithm. The program was developed and examined by a city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optimal operation alternative shows that the electricity cost is saved approximately 11%, the income of the water corporation is increased approximately 5%, and the pressure in the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 is distributed evenly to ensure the network safe operation. Therefore,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optimal operation under local pipe failure is feasible and cost-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 local pipe failure macroscopic model optimal op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planning model for simultaneous reconfiguration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alloc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and capacitors with considering uncertainties 被引量:9
2
作者 Sajad Najafi Ravadanegh Mohammad Reza Jannati Oskuee Masoumeh Karim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1837-1849,共13页
This research develops a comprehensive method to solve a combinatorial problem consisting of distribution system reconfiguration, capacitor allocation, and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sizing and siting simultaneously a... This research develops a comprehensive method to solve a combinatorial problem consisting of distribution system reconfiguration, capacitor allocation, and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sizing and siting simultaneously and to improve power system's accountability and system performance parameters. Due to finding solution which is closer to realistic characteristics, load forecasting, market price errors and the uncertainties related to the variable output power of wind based DG units are put in consideration. This work employs NSGA-II accompanied by the fuzzy set theory to solve the aforementioned multi-objective problem. The proposed scheme finally leads to a solution with a minimum voltage deviation, a maximum voltage stability, lower amount of pollutant and lower cost. The cost includes the installation costs of new equipment, reconfiguration costs, power loss cost, reliability cost, cost of energy purchased from power market, upgrade costs of lines and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of DGs. Therefore,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mproves power quality, reliability and security in lower costs besides its preserve, with the operational indic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in acceptable level.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s usefulness, it was applied on the IEEE 33-bus distribution system then the outcomes were compared with initial config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mal reconfiguration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sitting and sizing capacitor allocation electric distribution system uncertainty modeling scenario based-stochastic programming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策略改进的徒步优化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明 王风富 龙文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73,共14页
为了解决复杂数值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柯西逆累积分布算子和随机差分变异策略改进的徒步优化算法。该算法使用佳点集初始化种群,以此增加种群多样性;采用柯西逆累积分布算子,平衡全局搜索与局部开发能力;引入随机差分变异策略,降低过... 为了解决复杂数值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柯西逆累积分布算子和随机差分变异策略改进的徒步优化算法。该算法使用佳点集初始化种群,以此增加种群多样性;采用柯西逆累积分布算子,平衡全局搜索与局部开发能力;引入随机差分变异策略,降低过早陷入局部最优的风险。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在CEC2017测试集上的平均性能优于8种对比算法。统计检验进一步证实了性能差异具有显著性。同时,从CEC2017测试集中选取9个有代表性的测试函数,通过对比试验,分别验证了该算法中三种改进策略的有效性。此外,将该算法应用到光伏模型参数辨识中,实现了较小的均方根误差2.43×10~(-3),为所有比较算法中的最优值。在另外两类工程设计问题中,该算法均取得了最小目标函数值,优于对比算法。综上所述,改进的徒步优化算法在全局搜索能力、收敛速度和精度方面表现出色,有效提升了解决复杂数值优化问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步优化算法 佳点集 柯西逆累积分布算子 随机差分 光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区域划分的配电网台区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
4
作者 陈晓龙 徐颖 李斌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8-216,共9页
传统三相不平衡治理仅关注变压器关口处的三相不平衡情况,忽略了台区内部不平衡特征,且多采用静态调相策略,难以适应灵活源荷接入下低压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动态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区域划分的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提出基于分区... 传统三相不平衡治理仅关注变压器关口处的三相不平衡情况,忽略了台区内部不平衡特征,且多采用静态调相策略,难以适应灵活源荷接入下低压配电网运行状态的动态变化。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区域划分的三相不平衡治理策略。提出基于分区评价指数与阈值触发机制的动态分区方法,以划定后续相序优化的区域范围。建立考虑多类型灵活调节资源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以各分区三相不平衡度最小为目标优化相序配置,下层构建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电压优化模型。采用基于云模型改进的遗传算法和Gurobi求解器分别求解上下层模型。基于改进的IEEE 123节点系统和0.38 kV实际配电网台区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三相不平衡 动态分区 双层优化模型 相序优化 云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AP模型的丰乐河灌区渠系配水优化
5
作者 邓建伟 张新民 +1 位作者 李昂 降亚楠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514,共10页
以甘肃省酒泉市丰乐河灌区为研究区域,在选取典型水文年、概化灌区配水工程、精细识别灌区种植结构和确定不同渠道灌溉控制面积作物需水量的基础之上,以灌溉需水缺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基于WEAP模型的精细时空尺度灌区渠系配水优... 以甘肃省酒泉市丰乐河灌区为研究区域,在选取典型水文年、概化灌区配水工程、精细识别灌区种植结构和确定不同渠道灌溉控制面积作物需水量的基础之上,以灌溉需水缺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了基于WEAP模型的精细时空尺度灌区渠系配水优化模型.在考虑了作物空间分布和各生育期需水的基础上,选取并对比了6种不同的渠道配水优先次序方案下灌区的配水过程以及产生的灌溉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极端干旱的典型水文年,灌区渠系经验配水方式与作物实际需水不匹配的问题十分突出,会造成配水次序靠后区域的作物减产;在保障河道内生态流量的前提下,给偏好作物优先配水的配水次序与对应作物需水的耦合度更高,配水结果更合理;考虑优先供给灌区玉米种植区域的配水次序方案能在保证灌区灌溉效益公平性的同时获取更高的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产量高出其他方案均值的6.9%,经济效益高出其他方案均值的10.5%;考虑优先次序相同的方案渠道缺水率的偏差仅为0.067,优于灌区习惯配水单年次序的0.163和双年次序的0.164.研究结果为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等提供重要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系优化配水 WEAP模型 种植结构 配水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最优匹配的分层联邦学习算法
6
作者 吴小红 李佩 +1 位作者 顾永跟 陶杰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8,共9页
联邦学习允许多个客户端在不共享私有数据的情况下协同训练高性能的全局模型。在跨组织场景的水平联邦学习环境下,客户端本地数据分布中的统计异质性将降低全局模型的性能。为提升联邦学习的全局模型性能,同时避免牺牲客户端隐私和增加... 联邦学习允许多个客户端在不共享私有数据的情况下协同训练高性能的全局模型。在跨组织场景的水平联邦学习环境下,客户端本地数据分布中的统计异质性将降低全局模型的性能。为提升联邦学习的全局模型性能,同时避免牺牲客户端隐私和增加计算成本,提出一种新的混合联邦学习算法FedAvg-Match,其基本思路是通过改进联邦学习算法提升客户端的模型质量。该算法面向以不平衡标签分布为特征的数据异构性,在分层联邦学习框架下设计客户端分组聚合算法来减轻客户端数据异构性对模型性能的影响。针对客户端优化分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客户端匹配算法DP-ClientMatch,根据客户端的数据分布距离EMD得到最优的客户端分组匹配。在MNIST、Fashion-MNIST和CIFAR-103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联邦学习算法相比,在高度统计异质性的联邦学习场景下,FedAvg-Match算法使全局模型测试精度最少可提高10百分点,可以显著提高联邦学习全局模型在图像分类任务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非独立同分布数据 最优匹配 EMD最优匹配 模型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力响应时间的灌区实时渠系优化配水模型
7
作者 张运鑫 郭邦 +3 位作者 樊煜 高占义 杨芸 刘洁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44,50,共7页
在实际情况中灌区配水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灌区供水流量的变化以及水流运动时间的大小对配水方案的制定和渠道精准配水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优化渠系配水。考虑到灌区供水流量实时变化以及水流运动时间对配水方案的... 在实际情况中灌区配水条件不是一成不变的,灌区供水流量的变化以及水流运动时间的大小对配水方案的制定和渠道精准配水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优化渠系配水。考虑到灌区供水流量实时变化以及水流运动时间对配水方案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水力响应时间的实时优化配水模型。当供水流量变大或变小时,模型提供2种配水方式:方式1为优先调节流量,再调节配水渠道数量;方式2为增加或减少下级配水渠道的数量。模型以各配水支渠的配水流量、开始配水时间和结束配水时间为决策变量,以配水历时最短和渠道输水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通过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求解。结果表明:2种方式的配水流量均在流量上下限之间,满足配水要求,响应时间的计算提供了更精准的配水时间;方式1可以保证所有渠道不间断配水,但出现了部分渠道配水流量较小的情况,配水历时为128.66 h;方式2中所有渠道均大流量配水,且配水流量大小能保持稳定,配水历时为122.13 h,但部分渠道会中断配水。水力响应时间的灌区实时渠系优化配水模型能够在供水流量变化时提供配水方案,方式1比方式2的配水流量波动大,渠道输水损失大,且配水时间多6.54 h。2种方式都考虑了水力响应时间对配水方案的影响,从而增加配水时间的准确性,可为灌区的配水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系配水 水力响应时间 优化配水模型 遗传算法 实时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湿法冶金资源回收效率提升方法设计及研究
8
作者 宋玉安 赵伟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1,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湿法冶金资源回收率,解决资源回收流程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程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Transformer模型进行金属浸出率预测,再采用Distributional Q-function改进DQN模型进行湿法冶金金浸出率最大化的湿法冶金流程... 为进一步提高湿法冶金资源回收率,解决资源回收流程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程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Transformer模型进行金属浸出率预测,再采用Distributional Q-function改进DQN模型进行湿法冶金金浸出率最大化的湿法冶金流程控制方法。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方法能有效提升湿法冶金过程中金属浸出率的预测准确率;基于Distributional Q-function改进DQN模型能有效降低资源回收率最大化模型的迭代计算时间。该法能有效提高某工厂湿法冶金资源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模型 最优化 distributional Q-function DQN模型 资源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作物物候特征的干旱区撂荒耕地识别——以甘肃省凉州区为例
9
作者 张秀霞 邓灵芝 +4 位作者 李旺平 张喜来 汪孝贤 林庆润 程小强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8-579,共12页
针对西北干旱区撂荒耕地面积小、分布分散、背景复杂及光谱异质性大等特点,基于MaxEnt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时相多特征的撂荒耕地识别方法。本研究以甘肃省凉州区为例,基于Sentinel-2A影像数据构建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及物理特征共42个... 针对西北干旱区撂荒耕地面积小、分布分散、背景复杂及光谱异质性大等特点,基于MaxEnt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时相多特征的撂荒耕地识别方法。本研究以甘肃省凉州区为例,基于Sentinel-2A影像数据构建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及物理特征共42个特征因子,优选特征因子后,利用MaxEnt模型进行撂荒耕地的精细提取,并分析了凉州区2021年和2022年撂荒耕地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5月缨帽变换特征的亮度分量、7月纹理特征的相关性统计量和光谱特征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及9月光谱特征的归一化差值裸地与建筑用地指数对研究区撂荒耕地识别精度贡献较大;基于农作物物候特征的MaxEnt模型提取撂荒耕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均大于0.90,处于“极好”水平;混淆矩阵评估总体精度两年均在90.00%以上,Kappa系数均高于0.80;2021、2022年撂荒面积分别为8 605.29、5 642.42 hm^(2),撂荒率分别为8.80%、5.65%,2022年较2021年撂荒面积有所减少,两年连续撂荒面积共3 637.62 hm^(2),撂荒率为3.64%。凉州区撂荒耕地呈整体零散稀疏、局部集中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基于农作物多时相多特征的MaxEnt模型撂荒耕地的提取方法,能够在干旱区少样本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提取精度,对实现河西地区大区域尺度的撂荒耕地提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撂荒耕地 MaxEnt模型 特征优选 空间分布 凉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农业配水规划数学模型
10
作者 张静文 吴文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4-241,共8页
为解决农业水资源分配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准确分配农业水资源,以实现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的水资源利用为目的,探讨基于多目标整数规划数学模型的含不确定性农业水资源配水方法。先建立不确定性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利用该不确定性作物水分... 为解决农业水资源分配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准确分配农业水资源,以实现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的水资源利用为目的,探讨基于多目标整数规划数学模型的含不确定性农业水资源配水方法。先建立不确定性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利用该不确定性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描述农作物生长不同阶段需水量与农作物产量的关系,再依据该关系和多目标整数规划数学模型为基础,建立农作物生育期多目标整数规划配水数学模型,并运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求解农作物生育期多目标整数规划配水数学模型后,得到含不确定性农业水资源配水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运用不确定性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描述农作物需水量与产量的关系,并可在不同阶段为不同种类农作物进行水资源配水,有效提升农作物经济效益和品质,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数学模型 不确定性 农业水资源 配水方法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候情景下三种槐树在中国的潜在分布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顺鑫 余婷 +4 位作者 金正 邓锐 阳蕊灿 陶建平 罗唯学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5-1787,共13页
豆科槐树植物在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生态树种。全球气候变化正深刻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地理分布,预测槐树植物的潜在适宜生境有助于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槐树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对制定保护... 豆科槐树植物在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重要的生态树种。全球气候变化正深刻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地理分布,预测槐树植物的潜在适宜生境有助于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槐树植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对制定保护槐树类植物的科学保护策略至关重要。采用优化MaxEnt模型预测刺槐、短绒槐和槐在当前和未来2070年四种气候情景下(SSP1_2.6,SSP2_4.5,SSP3_7.0和SSP5_8.5)在中国的潜在适宜分布,确定影响三种槐树地理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并使用ArcGIS绘制三种槐树的高精度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1)温度和降水是影响三种槐树地理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短绒槐和槐对最干季度均温响应最敏感,而等温性是影响刺槐潜在分布的最重要因子;(2)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槐的潜在分布区面积最为广阔共346.49万km^(2),刺槐的潜在分布区面积次之,为252.4万km^(2),而短绒槐的潜在分布区面积最为狭小共77.71万km^(2);(3)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三种槐树的潜在分布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并且主要向更高纬度地区扩张。与当前气候相比,刺槐在未来气候下的潜在分布区主要呈现向东北、华北地区扩张的趋势,短绒槐主要向华北地区、西南地区西部、东北地区北部扩张,槐主要向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扩张。绘制了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情景下三种槐树在中国的潜在适宜分布地图,揭示了三种植物在中国的生境差异,为槐树的种质资源管理和生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树 MaxEnt模型 模型优化 气候变化 潜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GGD变换的三维模型有示例颜色传递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佳音 周家伦 +1 位作者 王泽宇 王宁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9,共12页
三维模型颜色传递技术在影视编辑、游戏制作以及医学图像处理等多个领域具有关键应用价值。这项技术通过将示例模型的颜色特征准确传递到输入模型中,不仅可以实现三维模型的艺术风格迁移与融合,还可以有效提升三维模型的视觉效果。然而... 三维模型颜色传递技术在影视编辑、游戏制作以及医学图像处理等多个领域具有关键应用价值。这项技术通过将示例模型的颜色特征准确传递到输入模型中,不仅可以实现三维模型的艺术风格迁移与融合,还可以有效提升三维模型的视觉效果。然而,当前基于统计学的颜色传递方法在处理过程中通常仅考虑色彩风格的均值、方差等简单统计特征,而忽视了色彩风格与几何结构之间的深层次联系,继而导致颜色传递过程中无法保持模型的整体颜色一致性与细节的完整性。特别是在处理复杂场景或精细模型时,传统方法容易引发颜色失真、伪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元广义高斯分布的三维模型色彩传递方法。该方法在常见统计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考虑了输入模型与示例模型在颜色和几何结构信息上的相互关联性。具体而言,借助多元广义高斯模型强大的泛化能力,实现了对输入数据集真实概率密度的更为精确的拟合,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捕捉到颜色分布的复杂性与几何结构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研究采用了最优传输理论中的Monge-Kantorovich变换,基于多元广义高斯分布散布矩阵的方式实现了不同模型之间颜色信息的精确映射,确保了颜色传递过程中模型整体色彩的一致性。此外,本研究还进一步引入了基于多元广义高斯分布形状参数的随机变换机制。通过适当增加颜色传递过程中的随机性,在保证颜色一致性的同时,增强了模型对复杂场景和细微差异的适应能力。数值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基于多元广义高斯分布的颜色迁移方法在视觉效果上表现优异,能够更好地保持色彩的整体一致性与细节完整性。同时,在七种常用的定量评估指标(包括结构相似性指标、学习感知图像块相似度、Wasserstein距离等)上,本方法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编辑 颜色传递 多元广义高斯分布 最优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式风电出力相关性的配电网概率区间潮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小兵 张一鸣 +3 位作者 李自成 魏寒琪 丁画 李奔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共8页
为了更加准确地模拟分布式风电接入对配电网不确定性潮流分布的影响,提出考虑相关性的配电网概率区间潮流计算方法。将分布式风电出力区间划分成若干个子区间并赋予子区间对应的概率,并构建分布式风电出力的焦元模型;结合仿射算术将基... 为了更加准确地模拟分布式风电接入对配电网不确定性潮流分布的影响,提出考虑相关性的配电网概率区间潮流计算方法。将分布式风电出力区间划分成若干个子区间并赋予子区间对应的概率,并构建分布式风电出力的焦元模型;结合仿射算术将基于焦元模型的配电网概率区间潮流模型转化为仿射优化模型,并采用平行四边形模型、凸多边形模型、椭球模型来描述分布式风电出力的相关性,通过坐标变换将相关性模型转换为仿射约束条件,并将其嵌入仿射优化模型中进行联立求解;根据证据理论合成规则得到配电网概率区间潮解的概率边界。2个配电网的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通过最大、最小概率描述潮流解的不确定度,同时椭球模型对相关性的建模比其他2类方法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概率区间潮流 相关性 仿射优化模型 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布区8种栎类树种生长过程的比较研究
14
作者 聂稳 刘建锋 +6 位作者 王奇 黄睿智 孙婧依 赵倚霈 杨绍微 程向芬 肖文发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0,共12页
栎类是我国分布面积和蓄积均列首位的树种组,研究其生长过程可为栎类林的有效利用与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以8个广义栎类树种(槲栎Quercus aliena、锐齿槲栎Q.aliena var.acutiserrata、栓皮栎Q.variabilis、麻栎Q.acutissima、辽东栎Q... 栎类是我国分布面积和蓄积均列首位的树种组,研究其生长过程可为栎类林的有效利用与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以8个广义栎类树种(槲栎Quercus aliena、锐齿槲栎Q.aliena var.acutiserrata、栓皮栎Q.variabilis、麻栎Q.acutissima、辽东栎Q.wutaishanica、蒙古栎Q.mongolica、小叶青冈Q.myrsinifolia、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为研究对象,结合各树种主要分布区的解析木数据,比较不同分布区各树种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变化趋势,并开展单木生长模型拟合与评价。结果表明,栎类树种在分布区内的生长过程及拟合结果存在差异。落叶栎类树种树高和胸径连年生长量在20 a后呈下降趋势,而常绿栎类树种则在10 a后开始下降。槲栎在不同分布区的平均生长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蒙古栎和栓皮栎在不同分布区无显著差异(P>0.05)。落叶栎类各生长指标的最优模型方程以二次曲线模型居多,而常绿栎类则以理查德模型为最优。总之,不同分布区栎类树种生长存在差异,且常绿栎类林分内竞争的出现时间早于落叶栎类林分。本研究的拟合结果可为栎类林的碳汇估算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类 生长过程 分布区 最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条件下商用车队分布式MPC多目标优化控制
15
作者 杨瑞新 蔡英凤 +2 位作者 廉玉波 陈龙 孙晓强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429,共12页
商用车队列巡航控制是提高运输效率的有效方法,但现有研究多基于单一跟车优化目标的匀质队列控制,同时使用简单的架构应对通信时间延迟,在实际场景中不具有普适性。为此,本文基于异质电动商用车队列,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商用车队列巡航控制是提高运输效率的有效方法,但现有研究多基于单一跟车优化目标的匀质队列控制,同时使用简单的架构应对通信时间延迟,在实际场景中不具有普适性。为此,本文基于异质电动商用车队列,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实现兼顾车辆跟随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特性需求的多目标控制;并通过设计针对时延预测模型的时延缓冲器和补偿器,有效解决了非理想通信条件下跟车距离误差过大的问题。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算法能够实现异质商用车队列的多目标优化控制,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PC)相比,大幅减小跟车距离误差、能耗和加加速度,有效改善队列的跟随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显著降低时间延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商用车队列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 多目标优化 通信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尺度、混交度和胸径优势度的杉木混交林空间结构优化
16
作者 陈超 赵吟吟 +5 位作者 俞家聪 李雪建 方庆 张晔华 宋美萱 杜华强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7,共10页
优化林分空间结构不仅能够提高森林质量,还可以进一步发挥森林的功能效益。以浙江省建德市梅城林场的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乘除法对角尺度(W)、胸径优势度(U)和混交度(M)进行多目标规划,构建起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使用模拟退火... 优化林分空间结构不仅能够提高森林质量,还可以进一步发挥森林的功能效益。以浙江省建德市梅城林场的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乘除法对角尺度(W)、胸径优势度(U)和混交度(M)进行多目标规划,构建起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使用模拟退火算法对模型求解,获得最优采伐方案;对比分析模拟择伐前后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及其二元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模拟择伐,林分角尺度提高了2.34%,胸径优势度下降了0.82%,树种混交度提高了11.36%,目标函数值增大了12.42%,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林分的空间结构。经过择伐,林分空间结构二元分布特征更加趋向于合理。由此可见,基于角尺度、混角度和胸径优势度所构建的林分空间结构优化体系能够有效改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为制定后续森林经营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空间结构 择伐 优化模型 模拟退火算法 二元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扰动下多耦合非线性系统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
17
作者 王定超 何德峰 谢永芳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2-704,共13页
针对持续扰动下的分布式状态耦合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多耦合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策略.由于耦合非线性系统的经济性能函数的非凸性和非正定性,首先引入关于经济最优平衡点的正定辅助函... 针对持续扰动下的分布式状态耦合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多耦合分布式经济模型预测控制(Economic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EMPC)策略.由于耦合非线性系统的经济性能函数的非凸性和非正定性,首先引入关于经济最优平衡点的正定辅助函数和相应的辅助优化问题.接着,利用辅助函数的最优值函数构造原始分布式EMPC的一类隐式收缩约束.然后,建立状态耦合分布式EMPC的递推可行性和闭环系统关于最优经济平衡点的输入到状态稳定性(Input-to-state stability,ISS).最后,以耦合的四个连续搅拌釜反应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s,CSTRs)为例,验证本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分布式控制 非线性系统 经济优化 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短时过载及长期轻载的配变侧储能配置与调度双层优化
18
作者 张旭 王淳 +4 位作者 胡奕涛 陈锐凯 刘昆 郭志东 钟俊勋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4,共11页
针对农村配电变压器短时过载、长期轻载运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经济效益评价的配变侧储能配置和调度双层优化方法。上层模型以系统经济效益最优为目标,决策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和额定容量,采用莱维飞行粒子群算法求解;下层模型嵌入储... 针对农村配电变压器短时过载、长期轻载运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经济效益评价的配变侧储能配置和调度双层优化方法。上层模型以系统经济效益最优为目标,决策储能系统的额定功率和额定容量,采用莱维飞行粒子群算法求解;下层模型嵌入储能寿命消耗的简化计算模型,以配变低压侧有功波动最小,储能寿命削减最小以及调度经济效益最优为目标,决策储能系统调度策略,采用商业求解器Gurobi求解。在构建配变侧储能系统经济效益评价模型时,计及电池寿命消耗以及配变动态负载率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搭建了基于等效全循环次数折算的磷酸铁锂储能系统投资成本模型以及考虑动态负载率对故障发生概率影响的配变故障风险收益模型。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确保配电网安全运行下能够提高配变侧接入储能系统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农村配电变压器 经济效益评价 寿命消耗模型 双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进化和逻辑回归的供水管网水质传感器优化布置
19
作者 王宏玉 徐腾 +3 位作者 鲁春辉 谢一凡 叶逾 杨杰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4,共7页
针对利用有限传感器监测数据无法高效识别供水管网中污染事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和逻辑回归模型(LRM)优化供水管网水质传感器布置的方法——MOEA-LRM算法,并通过Anytown和Fosspoly1管网系统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MO... 针对利用有限传感器监测数据无法高效识别供水管网中污染事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MOEA)和逻辑回归模型(LRM)优化供水管网水质传感器布置的方法——MOEA-LRM算法,并通过Anytown和Fosspoly1管网系统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MOEA-LRM算法以最小化传感器数量、平均和最坏情况冲击风险为主要目标构建MOEA算法的数学模型以实现Pareto均衡,从而降低对管网系统带来的风险;在此基础上,MOEA-LRM算法再利用LRM筛选出传感器的最优布局,进一步提高管网全域内污染源识别的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定的最佳传感器布置方案能够较准确地保证管网全域内识别污染源的准确性,降低外源性突发水污染事件对用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多目标进化算法 逻辑回归模型 水质传感器优化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方法与提升策略
20
作者 陈逸飞 郑子萱 +3 位作者 肖先勇 胡文曦 陈韵竹 王玉财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22,共10页
配电网多元敏感用户生产信息的不透明,使得电压暂降对敏感负荷的影响难以通过构建显性函数来准确量化,进一步限制了配电网运行韧性提升策略的有效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与提升方法。类比... 配电网多元敏感用户生产信息的不透明,使得电压暂降对敏感负荷的影响难以通过构建显性函数来准确量化,进一步限制了配电网运行韧性提升策略的有效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与提升方法。类比传统韧性指标及其定义构建了计及电压暂降对敏感用户影响的运行韧性指标。考虑到不同敏感用户对电压暂降的耐受特性不同,构建电压暂降轨迹特征体系以表征电压暂降下不同敏感负荷的响应特性,提出了数据驱动的配电网运行韧性评估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数据驱动的韧性评估流程嵌入多目标储能优化配置的物理模型中。最后以IEEE33节点配电网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数据-物理混合驱动的储能优化配置模型能够解决电压暂降特征与运行韧性指标之间函数关系式难以显性表征的问题,能够在保障配电网运行经济性的同时改善运行韧性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运行韧性 电压暂降 随机森林回归算法 储能优化配置 数据-物理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