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7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Collaboration Theory of Distributed Measurement System and Real-Time of Communication Platform
1
作者 SHENYan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5年第1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distributed measurement system agent technology swarm intellgenc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ollaboration model Switched Ethernet real-time Scheduling AEROENG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se behavior of gas condensate in porous media using real-time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ning 被引量:2
2
作者 Wen-Long Jing Lei Zhang +5 位作者 Ai-Fen Li Jun-Jie Zhong Hai Sun Yong-Fei Yang Yu-Long Cheng Jun Yao 《Petroleum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032-1043,共12页
The phase behavior of gas condensate in reservoir formations differs from that in pressure-volume-temperature(PVT)cells because it is influenced by porous media in the reservoir formations.Sandstone was used as a samp... The phase behavior of gas condensate in reservoir formations differs from that in pressure-volume-temperature(PVT)cells because it is influenced by porous media in the reservoir formations.Sandstone was used as a sampl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orous media on the phase behavior of the gas condensate.The pore structure was first analyzed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CT)scanning,digital core technology,and a pore network model.The sandstone core sample was then saturated with gas condensate for the pressure depletion experiment.After each pressure-depletion state was stable,realtime CT scanning was performed on the sample.The scanning results of the sample were reconstructed into three-dimensional grayscale images,and the gas condensate and condensate liquid were segmented based on gray value discrepancy to dynamically characterize the phase behavior of the gas condensate in porous media.Pore network models of the condensate liquid ganglia under different pressures were built to calculate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including the average radius,coordination number,and tortuosity,and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mechanism caused by the phase behavior change of the gas condensate.Four types of condensate liquid(clustered,branched,membranous,and droplet ganglia)were then classified by shape factor and Euler number to investigate their morphological changes dynamically and elaborat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w point pressure of the gas condensate in porous media is 12.7 MPa,which is 0.7 MPa higher than 12.0 MPa in PVT cells.The average radius,volume,and coordination number of the condensate liquid ganglia increased when the system pressure was between the dew point pressure(12.7 MPa)and the pressure for the maximum liquid dropout,Pmax(10.0 MPa),and decreased when it was below Pmax.The volume proportion of clustered ganglia was the highest,followed by branched,membranous,and droplet ganglia.This study provides crucial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phase behavior changing process of gas condensate in porous media during the depletion production of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condensate Pressure depletion real-time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scanning distribution of condensate liqu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of electricity-Gas-Heat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with multi-agent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被引量:4
3
作者 Lei Dong Jing Wei +1 位作者 Hao Lin Xinying Wang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04-617,共14页
The coordinated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the electricity-gas-heat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coupling,non-convexity,and nonlinearity.The centralized optimization method has a high co... The coordinated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the electricity-gas-heat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coupling,non-convexity,and nonlinearity.The centralized optimization method has a high cost of communication and complex modeling.Meanwhile,the traditional numerical iterative solution cannot deal with uncertainty and solution efficiency,which is difficult to apply online.For the coordinated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the electricity-gas-heat IES in this study,we constructed a model for the distributed IES with a dynamic distribution factor and transformed the centralized optimization problem into a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problem in the 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using multi-agent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Introducing the dynamic distribution factor allows the system to consider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real-time supply and demand on system optimization,dynamically coordinating different energy sources for complementary utilization and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system economy.Compared with centralized optimization,the distributed model with multiple decision centers can achieve similar results while easing the pressure on system communication.The proposed method considers the dual uncertainty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load in the training.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terative solution method,it can better cope with uncertainty and realize real-time decision making of the system,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online application.Finally,we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using an example of an IES coupled with three energy hub ag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Multi-agent system distributed optimization Multi-agent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 real-time optimization deci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pirical Bayes Test for Two-parameter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under Type-Ⅱ Censored Samples
4
作者 WANG Liang SHI Yi-min CHANG Ping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2012年第1期54-58,共5页
The empirical Bayes test problem is considered for scale parameter of twoparameter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under type-II censored data.By using wavelets estimation method,the EB test function is constructed,of which ... The empirical Bayes test problem is considered for scale parameter of twoparameter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under type-II censored data.By using wavelets estimation method,the EB test function is constructed,of which the asymptotic optimality and convergence rates are obtained.Finally,an example concerning the main result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parameter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wavelets estimation empirical Bayes test asymptotic optimality convergence rat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桩加固可液化地基的地震响应特性研究
5
作者 林宇亮 李澳华 +3 位作者 邢浩 李丽华 宋宣儒 杨果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7,共15页
可液化场地高速铁路路基通常采用群桩加固地基+加筋路堤的结构形式,而地基液化往往是导致路基结构丧失服役性能的主要因素,揭示可液化场地群桩加固地基的地震响应特性是保障高速铁路路基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某可液化场地高速铁... 可液化场地高速铁路路基通常采用群桩加固地基+加筋路堤的结构形式,而地基液化往往是导致路基结构丧失服役性能的主要因素,揭示可液化场地群桩加固地基的地震响应特性是保障高速铁路路基安全运行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某可液化场地高速铁路群桩加固地基+加筋路堤为研究对象,通过振动台试验和三维数值仿真手段实现不同强度的地震动激励工况模拟,得到可液化地基超孔隙水压力和桩身应变;将振动台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和验证,研究地震动激励下群桩加固可液化地基的孔隙水压力、超孔压比、桩身内力的变化规律,分析地震动强度对群桩加固地基地震响应的影响,得到不同地震动持时下群桩加固地基的液化区域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强度的地震激励下,孔隙水压力和超孔压比响应随输入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增加而增加,但增幅随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减小;孔隙水压力和超孔压比沿地基深度增大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地基土液化区深度逐渐加大;地基液化主要发生在地震动激励强烈的时段;当地震结束时,大部分地基土体单元从液化状态转变为非液化状态;在高强度地震动激励下,加固桩的桩身弯矩变化显著,但桩身内力分布合理,其值在允许范围内,桩身不会遭到破坏。可将群桩加固地基方案应用于可液化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液化场地 群桩 地基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液化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线隧系统的环境振动预测评估方法及参数影响研究
6
作者 徐磊 胡逸宁 +4 位作者 朱光楠 刘向明 刘虎兵 龙辉 黄厚龙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7-1187,共11页
针对与日益稠密的城市地铁网相伴而生的地铁车致环境振动问题,基于车辆-轨道-隧道空间耦合时变动力学模型,引入环评经验预测公式,发展了高效的车致环境振动预测和评估方法,研究行车速度、扣件和减振垫刚度阻尼参数组合策略对隧道壁分频... 针对与日益稠密的城市地铁网相伴而生的地铁车致环境振动问题,基于车辆-轨道-隧道空间耦合时变动力学模型,引入环评经验预测公式,发展了高效的车致环境振动预测和评估方法,研究行车速度、扣件和减振垫刚度阻尼参数组合策略对隧道壁分频振级和地表Z振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加,频谱幅值增大,隧道壁Z振级先增大,而后Z振级因峰值频率向高频偏移出计权范围而减小。选用扣件参数时需兼顾行车性能和环境振动的影响,扣件刚度超过60 kN/mm后减振效果不明显;轮重减载率会随扣件刚度的增大而增大,扣件阻尼宜选择26(kN·s)/m以下可满足限值要求。减振垫对隧道壁振动影响幅度较扣件显著,阻尼小于600(kN·s)/m^(3)时隧道壁Z振级随着减振垫刚度阻尼的增大而增大,隧道壁Z振级在隔振频率20Hz、阻尼600(kN·s)/m^(3)达到最大值。此外,基于规范给出了不同类型建筑距线路中心的达标范围,设计车速80 km/h及以下时,居民、文教建筑应距地铁线路中心20 m以上,商业、工业建筑应距地铁线路中心10m以上;20~1000(kN·s)/m^(3)减振垫阻尼以及5~24Hz隔振频率对应室内振级都能满足商业、工业建筑的要求,采用600(kN·s)/m^(3)以上的阻尼需要居民、文教建筑距线路中心10m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地铁线路结构减振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轨道-隧道动力相互作用 实测验证 地表振级分布 参数组合分析 环境振动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um Constant-stress Plan for Accelerated Life Test with Censoring Ⅱ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瑞元 李和成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2002年第1期58-64,共7页
In this paper, we obtain the optimum plan by discussing a constant-stress accelerated life test (ALT) satisfying the condition (3.3) at k stresses under an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关键词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constant-stress accelerated life test accelerating life eq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牛顿流体的涡轮输出性能影响研究
8
作者 夏雨生 张玉霖 +2 位作者 周传喜 管锋 田海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0,共8页
涡轮钻具作为重要的井下动力钻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钻井液流变性对其输出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将钻井液认定为非牛顿流体,利用五次多项式的方法对叶片的线型进行构造,基于四参数流变模式建立了本构方程,探究不同稠度系数、流动... 涡轮钻具作为重要的井下动力钻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钻井液流变性对其输出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将钻井液认定为非牛顿流体,利用五次多项式的方法对叶片的线型进行构造,基于四参数流变模式建立了本构方程,探究不同稠度系数、流动指数、密度的钻井液对涡轮内流场分布及输出性能的影响关系。通过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法,把涡轮的效率作为主要的评价因素,选取了效率最高的钻井液参数,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效率影响的主次关系,其中密度影响大于稠度系数影响大于流动指数影响。将各因素与效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效率与密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稠度系数和流动指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以反演涡轮叶片的优化设计,并可以为现场钻井液的选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钻具 非牛顿流体 流场分布 输出性能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平面与层冰作用的冰阻力及载荷分布试验研究
9
作者 刚旭皓 余朝歌 +2 位作者 寇莹 赵伟航 田于逵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50,共9页
倾斜平面与层冰作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具体可表现为剪切挤压、弯曲破坏、旋转浸没和滑移的周期性过程。鉴于该类结构物与冰相互作用过程的复杂性,为探究结构与冰作用过程及破冰模式,本文依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CSSRC)冰水池试验... 倾斜平面与层冰作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具体可表现为剪切挤压、弯曲破坏、旋转浸没和滑移的周期性过程。鉴于该类结构物与冰相互作用过程的复杂性,为探究结构与冰作用过程及破冰模式,本文依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CSSRC)冰水池试验室,开展倾斜平面与层冰相互作用的机理性试验研究,采用高精度触觉式传感器和应变天平同时测量模型冰载荷分布和总体冰载荷,得到层冰与结构作用过程中倾斜平面的冰阻力特性和载荷时空分布特性,结合物理现象观测,分析倾斜平面与海冰作用的破坏过程及载荷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冰 倾斜平面 冰阻力 载荷分布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式变换的矩形破片拦截靶点云拼接方法
10
作者 任杰 蒋海燕 姬建荣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7-356,共10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直接获取破片拦截靶板的高精度点云数据,从而识别提取破片对拦截靶形成的孔洞、凹坑等损伤特征,然而对于大规模靶板阵列,激光扫描仪在多个位置、角度所采集的靶板局部点云位置相互独立,难以反映靶板阵列整体结构,为...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直接获取破片拦截靶板的高精度点云数据,从而识别提取破片对拦截靶形成的孔洞、凹坑等损伤特征,然而对于大规模靶板阵列,激光扫描仪在多个位置、角度所采集的靶板局部点云位置相互独立,难以反映靶板阵列整体结构,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欧式空间变换的矩形靶板阵列点云拼接方法。根据局部点云角点坐标及位置关系构建旋转矩阵与平移向量,通过多次旋转变换与平移变换实现多个局部点云的角度姿态调整,拼接为一个矩形破片拦截靶整体点云。与现场靶板阵列的尺寸相对比,拼接所得靶板整体点云的高度与长度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035%、1.192%。所提方法填补了破片飞散分布测试技术领域靶板阵列激光点云拼接方法的研究空白,在此基础上未来可结合破片特征识别技术,进一步开展基于激光点云的战斗部破片场飞散分布三维重构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分布测试 点云数据处理 欧式空间变换 旋转矩阵 平移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作用后砂岩力学性能及裂纹演化特征研究
11
作者 王健翔 孙珍平 +1 位作者 王士奎 许蕾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68,共8页
为了评估高温对围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确保巷道结构的安全性,针对取自山西东洼北煤矿9#煤层顶板的砂岩,在25~1000℃范围内热处理后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结合声发射监测与CT扫描技术,系统分析了该特定砂岩在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力学响应及其裂... 为了评估高温对围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确保巷道结构的安全性,针对取自山西东洼北煤矿9#煤层顶板的砂岩,在25~1000℃范围内热处理后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结合声发射监测与CT扫描技术,系统分析了该特定砂岩在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力学响应及其裂纹演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砂岩的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400℃是这一变化的转折点,在此温度下,砂岩强度达到最高值;超过400℃后,其力学性能显著下降。AE信号分析表明,高温加剧了砂岩内部裂纹扩展的活动性,尤其是在温度超过400℃之后,裂纹发展加速,导致破坏过程中AE活动显著增强。CT扫描结果证实,经过高温处理后,砂岩内部裂纹密度增加且连通性提高,裂纹分布变得更加复杂。这些发现为评估高温条件下围岩的稳定性提供了参考,并有助于制定相应的灾害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作用 砂岩 单轴压缩试验 力学性能 裂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抬头式竖井溢洪洞水力特性研究
12
作者 黄家姝 刘华 +3 位作者 薛玉林 孟帮杰 李宏娟 黄真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0,共6页
基于某高水头、大流量竖井式溢洪洞工程,提出一种新型龙抬头式竖井溢洪洞。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原设计有压板式竖井溢洪洞和优化的新型龙抬头式竖井溢洪洞两种体型,后者水流衔接平顺,流态较好。进一步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和模型试验... 基于某高水头、大流量竖井式溢洪洞工程,提出一种新型龙抬头式竖井溢洪洞。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对比分析原设计有压板式竖井溢洪洞和优化的新型龙抬头式竖井溢洪洞两种体型,后者水流衔接平顺,流态较好。进一步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和模型试验的方法,对新型龙抬头式竖井溢洪洞开展水力特性研究。研究发现:消力井内水垫较深,底板冲击压力和脉动压强较小,提高了消能井中湍动强度与消能率,减小了空化空蚀风险;龙抬头衔接段的水流稳定,避免了水流冲顶现象。新型龙抬头式竖井溢洪洞的水工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的水面线、流速和压力等参数,二者结果吻合较好。优化的新型龙抬头式竖井溢洪洞有效提高竖井的消能,为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竖井消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抬头式竖井溢洪道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流态 压力分布 消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O-GRNN神经网络的冰水堆积物渗透系数预测
13
作者 彭俊皓 魏玉峰 +2 位作者 李常虎 王群 李征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4,共8页
冰水堆积物具有粒径范围宽、颗粒组成不均匀的特点,此类颗粒级配特征会较大程度上影响其渗透特性,从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行。以易贡藏布流域夏曲水电站冰水堆积物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展20组室内常水头渗透试验,建立了考虑级配面积... 冰水堆积物具有粒径范围宽、颗粒组成不均匀的特点,此类颗粒级配特征会较大程度上影响其渗透特性,从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行。以易贡藏布流域夏曲水电站冰水堆积物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展20组室内常水头渗透试验,建立了考虑级配面积的渗透系数计算经验公式;在此基础上,以试验数据为样本建立蜣螂算法(DBO)优化的GRNN神经网络,以特征粒径d 10~d 100、级配面积S为输入变量,预测冰水堆积物的渗透系数;并开展4组现场单环渗透试验验证DBO-GRNN模型精度。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渗透系数预测值与试验值能较好地吻合,误差在5%以内,而经验公式预测值、传统BP神经网络预测值与试验值的误差最大分别为61.29%和37.50%,表明DBO-GRNN神经网络可以较为准确地获取冰水堆积物的渗透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水堆积物 渗透系数 颗粒级配 DBO-GRNN神经网络 渗透试验 夏曲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分布信息的烟叶烟碱含量预测模型评估与比较
14
作者 谢嘉妮 云利军 +1 位作者 尹晓东 陈载清 《现代信息科技》 2025年第8期132-137,145,共7页
利用光学成像技术对一批已知烟碱含量的烟叶建立图像数据集,并使用神经网络模型U2-Net精准检测烟叶目标,通过提取烟叶目标的颜色分布信息,应用了4种典型的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RF)、梯度提升(XGBoost)、多层感知机(MLP)和K-最近邻(KN... 利用光学成像技术对一批已知烟碱含量的烟叶建立图像数据集,并使用神经网络模型U2-Net精准检测烟叶目标,通过提取烟叶目标的颜色分布信息,应用了4种典型的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RF)、梯度提升(XGBoost)、多层感知机(MLP)和K-最近邻(KNN),分别对烟叶烟碱含量进行了回归预测。结果显示KNN模型能有效利用颜色分布信息对烟叶烟碱含量进行精准预测,其决定系数R~2值高达97.46%,均方误差(MSE)低至0.020 2,平均绝对误差(MAE)低至0.075 6,证明烟叶颜色分布信息与烟碱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烟碱无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分布 烟碱预测 回归模型 K-近邻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作用下岩石场地群洞地铁车站试验研究
15
作者 李若舟 贺维国 +1 位作者 袁勇 李清菲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8,共10页
为探究岩石场地群洞地铁车站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设计了一个比尺1∶30的群洞地铁车站结构的大型振动台试验模型,通过采用横向输入峰值加速度0.07g、0.15g、0.21g、0.30g、0.50g、0.70g和1.0g等7个不同强度的人工地震波,研究了群洞... 为探究岩石场地群洞地铁车站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设计了一个比尺1∶30的群洞地铁车站结构的大型振动台试验模型,通过采用横向输入峰值加速度0.07g、0.15g、0.21g、0.30g、0.50g、0.70g和1.0g等7个不同强度的人工地震波,研究了群洞地铁车站在强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特征、位移响应特征、结构破坏模式和动应变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阿里亚斯强度(Arias Intensity)的放大系数曲线揭示,模型围岩和站厅衬砌结构在峰值加速度0.5g后进入塑性破坏状态;站台衬砌结构在峰值加速度0.3g后从塑性状态逐步进入破坏状态,同时能量耗散逐渐增加。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站厅横断面的相对位移增幅显著,开口断面与非开口断面的相对位移峰值差距进一步扩大。结构的裂缝主要分布在纵向,站台直墙中部纵向裂缝宽且长,而站厅直墙中部未产生明显裂缝。结构传递函数的主频随着地震动强度逐渐减小,在弹性阶段和塑性破坏阶段,结构主频分别为22.7、18.5 Hz。当地震动横向激励时,VL断面相同位置的拉应变均大于HR断面,最大拉应变出现在竖向联络通道的下断面拱肩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洞地铁车站 振动台模型试验 岩石场地 抗震性能 裂缝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高精度时空定位的动爆冲击波测试系统
16
作者 徐泽辉 秦建 +1 位作者 王玉 王文廉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48-156,共9页
针对动爆环境下冲击波时空分布测量的高精度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同步授时与实时动态(RTK)差分定位技术的高精度时空定位分布式测试系统。系统以FPGA为控制核心,结合存储测试技术实现爆炸冲击波信号的自动记录,并... 针对动爆环境下冲击波时空分布测量的高精度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同步授时与实时动态(RTK)差分定位技术的高精度时空定位分布式测试系统。系统以FPGA为控制核心,结合存储测试技术实现爆炸冲击波信号的自动记录,并通过GNSS和RTK技术获取各测试节点的高精度时空信息,以实现动爆冲击波的精确时空分布测量。对该系统进行了时间同步精度验证和现场爆炸试验。时间精度验证中,不同测试节点的同步误差均在100 ns以内。在现场爆炸试验中,布设了8个测试节点在不同位置进行数据采集,每个节点通过RTK模块采集高精度的空间位置信息和时间数据,实现了节点的实时位置跟踪和时间同步。试验结果显示,沿爆炸物运动方向的节点超压峰值最高,达到122.15 kPa,垂直和反向方向的节点压力显著减弱。同时,根据各节点记录的冲击波前沿到达时间,冲击波传播速度在运动方向具有增强效应。本系统实现了动爆环境下冲击波的高精度时空分布测量,具备厘米级空间定位精度和100 ns的时间同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测试 时空信息采集 RTK定位 分布式传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拐角激波边界层干扰热流分布实验研究
17
作者 蔡琛芳 张隽研 +2 位作者 沙心国 梁彬 袁湘江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5年第2期167-173,共7页
激波边界层干扰产生的高热流严重影响飞行器结构安全。为探索激波边界层干扰对高速飞行器热流分布的影响,文章利用红外热图技术,研究了不同后掠角和雷诺数对34°压缩拐角模型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场热流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 激波边界层干扰产生的高热流严重影响飞行器结构安全。为探索激波边界层干扰对高速飞行器热流分布的影响,文章利用红外热图技术,研究了不同后掠角和雷诺数对34°压缩拐角模型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场热流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加后掠角有助于降低流场整体热流峰值,其中中心线热流峰值最大可降低1/3,但小角度后掠模型受后缘弓形激波影响致使局部热流升高,峰值趋近0°后掠模型;雷诺数对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场影响显著,表现为雷诺数越高,分离区越小,热流越高。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压缩拐角后掠角度以及压缩拐角高度参数,以避开高热流状态,同时加强高热流区域热防护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掠压缩拐角 激波边界层干扰 热流分布 准锥形对称 风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效应的纤维加筋黄土室内大型直剪试验研究
18
作者 刘鑫 许伟能 +1 位作者 黄光靖 兰恒星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4-151,共8页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掺入长度、含量以及分布形式对黄土加固效果的影响,通过均匀和不均匀加筋方案的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其中,不均匀加筋分三层夯入加筋土,通过改变剪切盒两侧的加筋含量实现),得到加筋黄土的抗剪强度-剪切应变曲线及其抗剪... 为研究聚丙烯纤维掺入长度、含量以及分布形式对黄土加固效果的影响,通过均匀和不均匀加筋方案的室内大型直剪试验(其中,不均匀加筋分三层夯入加筋土,通过改变剪切盒两侧的加筋含量实现),得到加筋黄土的抗剪强度-剪切应变曲线及其抗剪强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1)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有效提高黄土抗剪强度,加固效果受到纤维长度、掺量以及法向应力耦合影响;(2)在均匀加筋方案中,纤维长度12 mm、掺量0.5%的加固效果最佳;在不均匀加筋方案中,当法向应力为50 kPa,剪切面影响范围<15 mm,当法向应力为100 kPa,剪切面影响范围略>35 mm,当法向应力为200 kPa,剪切面影响范围进一步增大;(3)纤维的分布形式对加固效果具有明显影响,相比于整体0.8%含量加筋组,将两侧加筋含量降低为0.5%后的不均匀加筋加固效果更好,因为避免了高含量纤维导致的成团现象,从而保证土颗粒和纤维间的粘结。研究成果有望为黄土纤维加筋优化布筋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加筋黄土 室内大型直剪试验 不均匀加筋 剪切面影响范围 纤维分布 抗剪强度 优化布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质砂颗粒破碎演化规律和预测模型研究
19
作者 杨星 旷杜敏 粟劲苍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08-120,共13页
颗粒破碎会引起颗粒级配发生变化,从而对其物理力学性质产生影响.为定量描述侧限压缩作用下混合粒组钙质砂颗粒破碎的演化规律,基于分形分布理论,采用不同初始孔隙比和不同初始分形维数的混合粒组钙质砂,开展了不同终止轴向应变的侧限... 颗粒破碎会引起颗粒级配发生变化,从而对其物理力学性质产生影响.为定量描述侧限压缩作用下混合粒组钙质砂颗粒破碎的演化规律,基于分形分布理论,采用不同初始孔隙比和不同初始分形维数的混合粒组钙质砂,开展了不同终止轴向应变的侧限压缩试验.根据颗粒破碎的级配演化情况,建立了能综合考虑混合粒组中各单粒径组的级配演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钙质砂试样的压缩过程可依次表述为颗粒的位置调整、颗粒破碎和颗粒重排、颗粒密实化,在颗粒排列相对更为疏松的情况下,即初始孔隙比越大或初始分形维数越小,屈服应力更小.颗粒的相对破碎率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大而增大,映射其线性关系的斜率与初始孔隙比和初始分形维数密切相关,进而推导出能描述4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达式,其中波动范围最大的参数随初始孔隙比的增大而增大,随初始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减小.在此基础上,求解了能描述混合粒组钙质砂颗粒破碎级配演化规律的模型,与试验对比分析发现模型预测效果良好,为研究钙质砂的颗粒破碎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侧限压缩试验 分形分布理论 颗粒破碎 级配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安全级DCS系统响应时间测试样本量分析方法研究
20
作者 文景 解保林 +4 位作者 马象睿 郑骈垚 曾景晖 贺先建 陈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为保证安全级DCS系统响应时间测试的充分性,需确定测试样本量,以评定响应时间在给定置信度下不超过限值的概率。通过对安全级DCS系统响应时间特性进行分析及模型仿真,以及对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检验,明确了响应时间符合正态分布特性。基... 为保证安全级DCS系统响应时间测试的充分性,需确定测试样本量,以评定响应时间在给定置信度下不超过限值的概率。通过对安全级DCS系统响应时间特性进行分析及模型仿真,以及对仿真和实测数据进行检验,明确了响应时间符合正态分布特性。基于响应时间的正态分布特性和不超过某一规范限值的要求,提出了通过计算测试数据的可靠度置信下限,并比较其是否大于要求的可靠度置信下限来判断测试数据的充分性。最后,利用非中心t分布并参考相关标准,给出了方程求解法和查表法两种确定响应时间测试样本量的方法,并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具备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级DCS 响应时间 测试 样本量 分析 正态分布 非中心t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