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8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heduling transactions in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database systems 被引量:1
1
作者 雷向东 赵跃龙 +1 位作者 陈松乔 袁晓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4期545-551,共7页
A DMVOCC-MVDA (distributed multiversion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with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protocol was presented to process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transaction in mobile broadcast environment... A DMVOCC-MVDA (distributed multiversion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with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protocol was presented to process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transaction in mobile broadcast environments. At the mobile hosts, all transactions perform local pre-validation. The local pre-validation process is carried out against the committed transactions at the server in the last broadcast cycle. Transactions that survive in local pre-validation must be submitted to the server for local final validation. The new protocol eliminates conflicts between mobile read-only and mobile update transactions, and resolves data conflicts flexibly by using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of serialization order to avoid unnecessary restarts of transactions. Mobile read-only transactions can be committed with no-blocking, and respond time of mobile read-only transactions is greatly shortened. The tolerance of mobile transactions of disconnections from the broadcast channel is increased. In global validation mobile distributed transactions have to do check to ensure distributed serializability in all participan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concurrency control protocol proposed offer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other protocols in terms of miss rate, restart rate, commit rate. Under high work load (think time is ls) the miss rate of DMVOCC-MVDA is only 14.6%,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tocols. The restart rate of DMVOCC-MVDA is only 32.3%, showing that DMVOCC-MVDA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start rate of mobile transactions. And the commit rate of DMVOCC-MVDA is up to 61.2%, which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toc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distributed real-time database systems muliversion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multiversion dynamic adjustment pre-validation multiversion data broadc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database数据模型和Case工具设计实现配电GIS数据库 被引量:7
2
作者 冯晓良 徐学军 +1 位作者 胡森 韩云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9-63,共5页
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难以表达非结构化数据和GIS中具有复杂结构的数据,也不能表达继承、聚合等在GIS中广泛使用的关系。文章概述了Geodatabase模型的结构和特点,并针对配电网数据结构的特点,在Geodatabase模型的基础上,利用UML... 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难以表达非结构化数据和GIS中具有复杂结构的数据,也不能表达继承、聚合等在GIS中广泛使用的关系。文章概述了Geodatabase模型的结构和特点,并针对配电网数据结构的特点,在Geodatabase模型的基础上,利用UML建模语言和ArcGIS提供的Case工具,设计并实现了配电GIS数据库。这种数据模型和设计方法比传统方法直观、简单且易于修改,对配电网的描述更贴切,利于数据库设计的优化,是设计空间数据库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database数据模型 UML CASE工具 配电网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les-based object-relational databases ontology construction 被引量:6
3
作者 Chen Jia Wu Yue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1期211-215,共5页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having and reusing inform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a rules-based ontology constructing approach from object-relational databases is proposed. A 3-tuple ontology constructing model is p...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shaving and reusing inform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system, a rules-based ontology constructing approach from object-relational databases is proposed. A 3-tuple ontology constructing model is proposed first. Then, four types of ontology constructing rules including class, property, propert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y restrictions ave formalized according to the model. Experiment results described in Web ontology language prove that our proposed approach is feasible for applying in the semantic objects project of semantic computing laboratory in UC Irvine. Our approach reduces about twenty percent constructing time compared with the ontology construction from relational datab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tology constructing semantic objects object-relational databases RULES ONTOLOGY web ontologylangu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Medical Image Distributed Dynamic Processing Method
4
作者 Zhang Quanhai & Shi PengfeiInstitute of Image Process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3年第4期69-76,共8页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implementing rapidly advanced, time-consuming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process a 2D or 3D medical image dynamica...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implementing rapidly advanced, time-consuming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process a 2D or 3D medical image dynamically on the web. But in a premier system, only static image processing can be provided with the limitation of web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Java and CORBA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 of the web static application and makes the dynamic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on the web available. To develop an open solution of distributed computing, we integrate the Java, and web with the CORBA and present a web-based medical image dynamic processing methed, which adopts Java technology as the language to program application and components of the web and utilies the CORBA architecture to cope with heterogeneous property of a complex distributed system. The method also provides a platform-independent, transparent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to implement the advanced image routines and enable users to access large dataset and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edical applications. The experiment in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medical image dynamic processing method implemented on the web by using Java and the CORBA is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l image dynamic processing based on web distributed computing INTEROPERATION COR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ed Technology of E-Business and Its Practice
5
作者 LIN Qing-yang, ZHOU Sun, JI Guo-li, ZHANG Xiao-bo, SU Qin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93-294,共2页
With the evolution of application system, there are t wo different system architectures. One is the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system suc h as MIS and Business Software. Along with its extension, the traditional applic a... With the evolution of application system, there are t wo different system architectures. One is the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system suc h as MIS and Business Software. Along with its extension, the traditional applic ation system transforms from file-based structure to C/S and then CSS model. At the same time, following the prevalence of Internet/Intranet, Web application s ystem based on browser comes into being. In early time, Web application only pro vided functions of looking over or querying static data on browser.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Intranet widely, it’s expected that more and more trad itional applications can be performed on browser, or even E-Business trades and other complicated application systems such as MIS, ERP and CRM and so on. In or der to satisfy both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and Web application, reduce the cost of developing system repeatedly, increase the repeated use of application syste m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functions of OOA/OOD sufficiently, a new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structure (system solution based on repeated components) comes for th. In this article, this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structure will be discuss ed in detail. Firstly,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system and Web application sys tem will be talked over, especiall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tw o architectures. Secondly, the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system solution based o n repeated components) will be described particular. Several prevalent technolog y of component, such as COM+, CORBA and EJB, will also be illustrate d in this part. Thirdly, the practice of the technology of repeated component wi ll be discussed by analysing and design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Science & Te chnology Articles. Lastly, the latest distributed techonlogy of E-business(Web service based on xml/soap)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end, Based on summing-up o f the distributed technology of E-Business, the future distributed tenchnology of E-Business will be exp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 architecture structure distributed techno logy of component science & technology articles management web serv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对全球MSTN基因的研究进展分析
6
作者 鲁一君 姚明星 +3 位作者 于惠霞 莫昊霖 王立新 李杨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3期106-115,共10页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作为动物肌肉生长的负调节因子,对提高动物的肌肉量和瘦肉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MSTN/GDF-8/Myostatin"为检索词对2000—2020年期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CNKI...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作为动物肌肉生长的负调节因子,对提高动物的肌肉量和瘦肉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MSTN/GDF-8/Myostatin"为检索词对2000—2020年期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相关论文进行主题检索,并使用Excel 2016、GraphPad Prism 8.4.0和VOS viewer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显示,通过Web of Science平台共检索到相关MSTN的SCI论文4404篇,其中中国发表的论文675篇。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内检索出759篇论文。全球关于MSTN的发文量在2000—2020年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美国和一些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对MSTN的研究较为深入;中国学者的发文量虽多但其篇均被引频次较低,需从不同维度开展该领域研究并加强机构间合作,提高文章水平,进而缩小差距。目前关于MSTN的研究集中于分子生物学、农学、遗传学、生物技术与微生物学四大领域。对于农学领域提高肉类品质和产量依旧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提高对MSTN如何影响肌肉发育及脂肪蓄积方面的认识。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及可视化处理,为我国科研人员了解MSTN相关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方向、并以此开展优良品种培育提供信息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生长抑制素 文献计量学 科学网络数据库 中国知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土工参数数据库及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多元参数分布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潘秋景 孙广灿 +2 位作者 蔡永敏 苏栋 李凤伟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3-572,共10页
借鉴大数据思想,充分利用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实现岩土参数精细化表征和建模,是岩土工程数字孪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收集深圳市75个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立了深圳黏性土及风化残积土8个土工试验参数数据库SZ-SOIL/8/11369,分... 借鉴大数据思想,充分利用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实现岩土参数精细化表征和建模,是岩土工程数字孪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收集深圳市75个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立了深圳黏性土及风化残积土8个土工试验参数数据库SZ-SOIL/8/11369,分析了深圳黏性土及风化残积土土工试验参数的分布特征和规律。进一步利用该数据库,提出了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简称GAN)的土工试验物理力学参数概率分布及预测模型,并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深圳某项目,针对单组土工试验样本利用物理参数成功预测了其力学参数,并利用少量样本正确预测了该工程场地的土工试验参数的分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对缺失参数样本进行合理预测,并实现了通过大范围地区勘察数据降低局部工程场地岩土参数不确定性的目的,可为深圳岩土与地下工程结构韧性设计和风险评价提供参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参数分布 数据库 预测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ussDB:智能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
8
作者 李国良 王磊 +7 位作者 张金玉 王江 任阳 张琼 申宇 董亚辉 宋涛 乔典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3-1122,共20页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传统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作为数字时代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库面临大数据量、高可用、在线弹性伸缩、智能化、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诸多挑战,GaussDB应运而生,GaussDB提出分布式数据库的分布...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传统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作为数字时代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库面临大数据量、高可用、在线弹性伸缩、智能化、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巨大挑战.为了应对诸多挑战,GaussDB应运而生,GaussDB提出分布式数据库的分布式查询优化技术提升了数据查询性能,提出分布式数据库的高可用容灾技术提升了企业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提出分布式数据库的云原生计算存储分离和弹性伸缩技术提高了对存储等资源的利用率,提出分布式数据库的自治管理技术增强了数据库的智能管理,提出分布式数据库的全方位安全防护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安全保护能力. GaussDB能支撑关键基础行业核心场景的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高可用 云原生 分布式 智能化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面向分布式共享缓存架构的高性能数据库 被引量:1
9
作者 尚碧筠 魏星 +4 位作者 周士俊 冀文冠 董诗琦 屠要峰 董振江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28,共15页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边侧产生的数据量远远超出了边缘节点的计算与存储能力,亟需云边协同处理以满足大规模数据的实时分析需求.共享缓存架构因其计算、内存与存储解耦的特点,成为满足边缘海量数据处理需求的关键方案.然而,在共...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边侧产生的数据量远远超出了边缘节点的计算与存储能力,亟需云边协同处理以满足大规模数据的实时分析需求.共享缓存架构因其计算、内存与存储解耦的特点,成为满足边缘海量数据处理需求的关键方案.然而,在共享缓存架构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在事务处理场景中,当热点缓存数据在节点间频繁迁移时,现有系统的日志落盘机制会产生大量日志写入操作,进而影响系统性能.此外,现有的缓存写失效机制会导致部分热点缓存数据频繁被淘汰,致使一些执行较慢的事务无法及时从共享缓存中读取目标数据,触发大量缓存重载而引发系统性能下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依赖表的日志延迟写入机制,通过整合多条日志写盘操作,并推迟到日志缓冲区填满或事务提交时刻,降低了日志刷写频次和写盘开销;设计了一种异步缓存延迟失效机制,通过引入异步回放失效消息、页面可见性判断及优化的缓存替换策略,有效延长缓存数据服务时间,提升了缓存命中率和系统性能.基于这些机制,本文实现了一套高性能共享缓存数据库系统EBASE-T.实验结果表明:与优化前相比,EBASE-T的吞吐量提升了19.5%,时延降低了13.1%,在TPC-C(专门针对联机交易处理系统的规范)测试中,EBASE-T相较于大多数共享缓存数据库系统表现出了显著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分布式共享缓存 事务处理 日志刷写 缓存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图模型的Web数据库采样方法 被引量:29
10
作者 刘伟 孟小峰 凌妍妍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9-193,共15页
Web数据库中,海量的信息隐藏在具有特定查询能力的查询接口后面,使人无法了解一个Web数据库内容的特征,比如主题的分布、更新的频率等,这就为DeepWeb数据集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模型的Web数据库采样方... Web数据库中,海量的信息隐藏在具有特定查询能力的查询接口后面,使人无法了解一个Web数据库内容的特征,比如主题的分布、更新的频率等,这就为DeepWeb数据集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模型的Web数据库采样方法,可以通过查询接口从Web数据库中以增量的方式获取近似随机的样本,即每次查询获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记录,并且利用已经保存在本地的样本记录生成下一次的查询.该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受查询接口中属性表现形式的局限,因此是一种一般的Web数据库采样方法.在本地的模拟实验和真实Web数据库上的大量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在较小代价下获得高质量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web web数据库 数据库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 Web数据集成研究综述 被引量:137
11
作者 刘伟 孟小峰 孟卫一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75-1489,共15页
随着World Wide Web(WWW)的飞速发展,Deep Web中蕴含了海量的可供访问的信息,并且还在迅速地增长.这些信息要通过查询接口在线访问其后端的Web数据库.尽管丰富的信息蕴藏在Deep Web中,由于Deep Web数据的异构性和动态性,有效地把这些信... 随着World Wide Web(WWW)的飞速发展,Deep Web中蕴含了海量的可供访问的信息,并且还在迅速地增长.这些信息要通过查询接口在线访问其后端的Web数据库.尽管丰富的信息蕴藏在Deep Web中,由于Deep Web数据的异构性和动态性,有效地把这些信息加以利用是一件十分挑战性的工作.Deep Web数据集成至今仍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中包含有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总体来看,在该领域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各个方面发展并不均衡.文中提出了一个Deep Web数据集成的系统架构,依据这个系统架构对Deep Web数据集成领域中若干关键研究问题的现状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 Wide web DEEP web web数据库 查询接口 DEEP web数据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与数据库技术 被引量:45
12
作者 罗娟 方锐 朱秋萍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42-44,50,共4页
介绍了通过Web访问数据库动态创建HTML页面的几种方法,比较了它们的特色与不足,以及Web数据库出现的最新技术。
关键词 web 数据库 INTERNET网 WW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Web的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浩 朱绍文 +3 位作者 张大斌 王泉德 胡宏银 陆玉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120-122,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Web的分布式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体用Sybase的PowerDynamo实现,整体的设计与实现充分利用分布式系统的优点,结合二层、三层分布式系统的特长,不仅使局部数据能通过浏览器发布,而且也能方便... 介绍了一种基于Web的分布式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体用Sybase的PowerDynamo实现,整体的设计与实现充分利用分布式系统的优点,结合二层、三层分布式系统的特长,不仅使局部数据能通过浏览器发布,而且也能方便地发布全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系统 动态网页 分布式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与实现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惠琴 李明 王燕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1-63,67,共4页
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Web数据库已逐步取代基于传统的Client/Server模式的数据库系统 ,因此对于基于Web的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Web数据库的连接技术 ,并结合ASP技术对如何利... 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Web数据库已逐步取代基于传统的Client/Server模式的数据库系统 ,因此对于基于Web的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Web数据库的连接技术 ,并结合ASP技术对如何利用防火墙、身份认证、授权控制、监视跟踪、存储过程、审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数据库 安全性 安全管理 INTERNET 防火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技术的信息发布模型及其应用技术 被引量:13
15
作者 毕强 闫凤英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5,共5页
针对Web信息发布的文档类型 ,描述了基于Web技术的信息发布模型 ,阐明了Web与数据库的集成是Web信息发布的必然趋势 。
关键词 web文档 web信息资源发布 数据库发布 文档类型 信息发布模型 web 数据库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ceAS/Q:一个面向QoS的Web应用服务器 被引量:28
16
作者 黄涛 陈宁江 +2 位作者 魏峻 张文博 张勇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787-1799,共13页
网络分布计算环境下应用系统的需求多样化和复杂性的增长,要求位于中间件层次的Web应用服务器(web application server,简称WAS)从原来的尽力而为服务模型转变为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保障模型,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应用分... 网络分布计算环境下应用系统的需求多样化和复杂性的增长,要求位于中间件层次的Web应用服务器(web application server,简称WAS)从原来的尽力而为服务模型转变为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保障模型,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应用分别提供适宜的服务质量保障.目前的WAS系统在此方面仍然比较薄弱.OnceAS/Q是一个面向QoS的WAS系统,它以QoS规约为基础,为不同应用提供不同的QoS保障能力.OnceAS/Q实现了一个应用QoS保障框架,提供了一组QoS服务组件支持具有QoS需求的应用开发和运行.介绍了OnceAS/Q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组件,详细阐述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QoS规约的定义及其映射,另一个是面向QoS的服务组件和资源的动态重配.OnceAS/Q原型在Ecperf测试基准下,对其QoS保障能力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表明,在较大规模的应用环境下,OnceAS/Q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并且开销是可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应用服务器 QOS 中间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页上下文的Deep Web数据库分类 被引量:31
17
作者 马军 宋玲 +1 位作者 韩晓晖 闫泼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7-274,共8页
讨论了提高Deep Web数据库分类准确性的若干新技术,其中包括利用HTML网页的内容文本作为理解数据库内容的上下文和把数据库表的属性标记词归一的过程.其中对网页中的内容文本的发现算法是基于对网页文本块的多种统计特征.而对数据库属... 讨论了提高Deep Web数据库分类准确性的若干新技术,其中包括利用HTML网页的内容文本作为理解数据库内容的上下文和把数据库表的属性标记词归一的过程.其中对网页中的内容文本的发现算法是基于对网页文本块的多种统计特征.而对数据库属性标记词的归一过程是把同义标记词用代表词进行替代的过程.给出了采用分层模糊集合对给定学习实例所发现的领域和语言知识进行表示和基于这些知识对标记词归一化算法.基于上述预处理,给出了计算Deep Web数据库的K-NN(k nearest neighbors)分类算法,其中对数据库之间语义距离计算综合了数据库表之间和含有数据库表的网页的内容文本之间的语义距离.分类实验给出算法对未预处理的网页和经过预处理后的网页在数据库分类精度、查全率和综合F1等测度上的分类结果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web 隐式web 数据库分类 内容文本抽取 语义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Deep Web的规模、分布和结构 被引量:13
18
作者 赵朋朋 崔志明 +1 位作者 高岭 仲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99-1802,共4页
随着Web数据库的广泛应用,Web正在加速的"深化",大量的高质量的信息隐藏在Deep Web中.基于IP采样的方法,对1,000,000个IP样本进行了分析统计,揭示了2006年初中国Deep Web的规模、分布和结构.主要结论包括有:1中国Deep Web查... 随着Web数据库的广泛应用,Web正在加速的"深化",大量的高质量的信息隐藏在Deep Web中.基于IP采样的方法,对1,000,000个IP样本进行了分析统计,揭示了2006年初中国Deep Web的规模、分布和结构.主要结论包括有:1中国Deep Web查询接口往往位于站点浅层,94.6%的Deep Web查询接口出现在站点的前3层;2中国Deep Web大约有24,000个站点,28,000个Web数据库和74,000个查询接口;3中国Deep Web大部分是非结构化的,其中64%是非结构化的Web数据库;4中国Deep Web分布于多种不同的主题领域;5目前主要的中文搜索引擎已覆盖国内Deep Web大约二分之一的页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web web数据库 查询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数据库的ASP开发方案 被引量:41
19
作者 武苍林 罗晃 +1 位作者 王嘉祯 谭月辉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1999年第1期65-68,74,共5页
本文简述了开发Web数据库的重要性,重点研究了微软提出的ASP解决方案,阐述了ADO与数据库连接的基本架构,最后给出了一个应用ASP的ADO开发Web数据库应用的实例。
关键词 ASP web 数据库 AD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Web数据库系统结构——B/W/D/C四层结构 被引量:36
20
作者 张震 张曾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9-561,共3页
针对传统 Web数据库三层体系结构不足 ,综合 B/W系统与 C/S系统的优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 Web数据库系统的 B/W/D/C四层体系结构 .
关键词 web数据库 B/W D/C 体系结构 服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