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Distributed Routing Algorithm and Its Security for Peer-to-Peer Computing
1
作者 ZHOUShi-jie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5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peer-to-peer computing P2P distributed comput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distributed routing algorithm bidding-electing algorithm one-way accumula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and application of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data based on graph computing
2
作者 Kai Xiao Daoxing Li +1 位作者 Xiaohui Wang Pengtian Guo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48-460,共13页
Integrating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businesses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the coordination of equipment and the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multi-energy systems.New energy sources are continuously being connected to dist... Integrating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businesses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the coordination of equipment and the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multi-energy systems.New energy sources are continuously being connected to distribution grids;this,however,increas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information structure of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businesses.The existing unified data model and the coordinated application of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suffer from various drawbacks.As a solution,this paper presents a data model of"one graph of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and a framework for graph computing,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trends of business and data in the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fields and using graph data theory.Specifically,this work aims to determin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s and marketing users,which is crucial for elucidat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In this manner,a novel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llected data for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Lastly,a forecasting application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predi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loads.Furthermore,a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O&M)knowledge graph reasoning application is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intelligent O&M ability of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equi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eting and distribution connection Graph data Graph computing Knowledge graph Data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多集群容器云弹性资源调度方法
3
作者 李金 刘科孟 +2 位作者 高红亮 樊腾飞 谢虎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6,60,共6页
为解决集中式云计算技术不能实现大量边缘数据的运算带宽及不能保证应用的隐私性和实时性等问题,对边缘容器云负载在多集群条件下的时间差异及存在时延敏感性需求差异的边缘应用进行系统分析,并提供一个主从模型管理的多集群边缘云架构... 为解决集中式云计算技术不能实现大量边缘数据的运算带宽及不能保证应用的隐私性和实时性等问题,对边缘容器云负载在多集群条件下的时间差异及存在时延敏感性需求差异的边缘应用进行系统分析,并提供一个主从模型管理的多集群边缘云架构。对时延敏感性运用的相关资源调配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比较存在的响应式策略,能够有效实现已经提出的相关研究;关于时延敏感应用的问题,采用在负荷上沿超前扩展,抑或在负荷下行时进行滞后缩容,以切实达到应用质量的需要。研究结果表明:边缘计算模式采取分布式,可提高在实际应用周围下沉云中的相关计算能力,能降低云中心自身的运算负荷,减轻核心骨干网带宽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资源调度 时延敏感 分布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异构无线算网的高效大模型微调方法
4
作者 高瀏 刘喜庆 +1 位作者 高镝翔 夏年 《移动通信》 2025年第3期92-99,共8页
随着大语言模型(LAMs,Large Artificial-Intelligence Models)的崛起,其卓越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庞大的计算需求使得微调的计算开销巨大。尽管移动终端算力不断提升,但仅依赖终端难以满足LAMs的计算需求。传统做法是将... 随着大语言模型(LAMs,Large Artificial-Intelligence Models)的崛起,其卓越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庞大的计算需求使得微调的计算开销巨大。尽管移动终端算力不断提升,但仅依赖终端难以满足LAMs的计算需求。传统做法是将这庞大的计算任务卸载到云服务器上。但这会面临用户数据隐私泄露、主干网堵塞等问题。随着无线算力网络的发展,算力资源越来越多地分布在边缘侧,使得微调任务在边缘处理成为可能。这种方式既可以减少云卸载带来的主干网络流量压力,又能提高无线算网节点的算力利用率。但单一节点仍然面临算力有限与LAMs庞大计算量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针对以Transformer为基础的大语言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割学习的分布式并行微调及部署方法。实验表明通过分布式并行计算,这种方法最大化了系统内异构无线算网节点的算力利用率,实现了高效的大语言模型微调。而将一小部分计算任务部署在终端,使得原始用户数据不用上传至无线节点中,避免了原始数据的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大模型 分布式训练 分割学习 无线算力网络 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大模型分布式训练的光传输网络技术探索
5
作者 李俊杰 刘宇旸 霍晓莉 《信息通信技术》 2024年第6期4-13,共10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型语言模型(LLM,例如Chat-GPT等)在多个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卓越的应用前景,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随着模型规模的不断增大,训练这些大规模模型所需的计算资源和时间也呈现爆炸式增长,智算中心集群规模向着十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大型语言模型(LLM,例如Chat-GPT等)在多个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卓越的应用前景,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随着模型规模的不断增大,训练这些大规模模型所需的计算资源和时间也呈现爆炸式增长,智算中心集群规模向着十万卡级甚至百万卡级加速演进。在此情况下,多数据中心的分布式训练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光传输网络由于其超大带宽、超高可靠与超低时延等特性成为了分布式训练中海量数据的承载底座。文章从大模型训练的需求分析出发,介绍主流公司的训练能力与现状,并针对适用于多数据中心分布式训练的光传输网络技术进行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分布式训练 智算中心 光传输网络 800Gbit/s 多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加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行计算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庞超 周祖昊 +4 位作者 刘佳嘉 石天宇 杜崇 王坤 于新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针对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大流域、长序列模拟计算时间长、模拟速度慢的问题,引入基于GPU的并行计算技术,实现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water and energy transfer processes in large river basins)产流过程的并行化。选择鄱阳... 针对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大流域、长序列模拟计算时间长、模拟速度慢的问题,引入基于GPU的并行计算技术,实现分布式水文模型WEP-L(water and energy transfer processes in large river basins)产流过程的并行化。选择鄱阳湖流域为实验区,采用计算能力为8.6的NVIDIA RTX A4000对算法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提出的基于GPU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并行算法具有良好的加速效果,当线程总数越接近划分的子流域个数(计算任务量)时,并行性能越好,在实验流域WEP-L模型子流域单元为8712个时,加速比最大达到2.5左右;随着计算任务量的增加,加速比逐渐增大,当实验流域WEP-L模型子流域单元增加到24897个时,加速比能达到3.5,表明GPU并行算法在大尺度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中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GPU的并行算法 物理机制 分布式水文模型 WEP-L模型 计算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邦计算中的数据交易预期收益分配模型
7
作者 王子玄 黄倩倩 任明 《现代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8-117,共10页
[目的/意义]建立合理的预期收益分配,对于联邦计算中达成合作意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针对联邦计算中的预期收益分配问题,提出了模糊修正的Shapley值模型。首先,模型通过加入预测准确性、应用场景以及市场环境因素,反映数据... [目的/意义]建立合理的预期收益分配,对于联邦计算中达成合作意向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针对联邦计算中的预期收益分配问题,提出了模糊修正的Shapley值模型。首先,模型通过加入预测准确性、应用场景以及市场环境因素,反映数据供应方对于数据产品价值的直接贡献以及外部环境对数据产品收益的系统性影响;其次,加入预测稳健性、数据信用度、数据投入因素,反映数据供应方合作投入和信用水平对数据合作开发的间接推动力;最后,针对交易撮合期间预期收益难以准确衡量的问题,模型使用模糊数进行预期收益的模糊表达,为数据供应方提供更稳定的预期收益分配结果。[结果/结论]通过仿真实验发现,本文提出的模糊修正的Shapley值法的预期收益分配模型可促进形成较为合理的预期收益分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益分配 联邦计算 SHAPLEY值法 数据交易 模型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库技术在船舶破舱稳定性计算中的应用
8
作者 郭鹏 冯玖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7-170,共4页
船舶破舱稳定性的计算会随着船舶类型、舱位、人数、碰撞位置不同而不同,目前尚未建立一个统一的计算模型来实现船舶破舱稳定性计算,且破舱稳定性计算量大,建立的计算模型较为复杂。本文提出使用数据库技术、云平台技术建立一个综合的... 船舶破舱稳定性的计算会随着船舶类型、舱位、人数、碰撞位置不同而不同,目前尚未建立一个统一的计算模型来实现船舶破舱稳定性计算,且破舱稳定性计算量大,建立的计算模型较为复杂。本文提出使用数据库技术、云平台技术建立一个综合的船舶破舱稳定性云计算平台,对概率性船舶破舱稳定性计算过程进行充分研究,计算分舱指数和概率因数,使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对破舱稳定性计算相关数据的存储及查询,打通所有应用端、存储端和计算端的接口,并通过云平台的性能监控优化船舶破舱稳定性的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舱稳定性 数据库技术 云平台 分布式计算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错多级内环流反应器气泡分布研究
9
作者 潘庆鹏 王伟文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8期11-14,共4页
环流反应器因其独特的循环特性和高效的传质效率,在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和化学工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由于对其的研究聚焦于宏观流体力学行为上,针对气泡直径分布的研究对于反应器的设计优化与规模化放大具有深远意义。借助计算... 环流反应器因其独特的循环特性和高效的传质效率,在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和化学工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由于对其的研究聚焦于宏观流体力学行为上,针对气泡直径分布的研究对于反应器的设计优化与规模化放大具有深远意义。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与群体平衡模型(PBM),深入探究交错多级内环流反应器内气泡直径分布。研究发现:上升区和下降区存在明显的气含率差异;各级上升区气含率沿轴向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对于下降区,气含率沿着轴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反应器内大气泡(直径11.56~14.98 mm)主要集中在第二级和第三级上升区,较小尺寸的气泡(直径0.67~1.13 mm)主要存在于第一级和第三级下降区的底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 多级 内环流反应器 气泡分布 气含率 气泡直径 流体动力学 群体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点焊温度场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0
10
作者 龙昕 汪建华 +2 位作者 张增艳 魏良武 陆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16-419,共4页
为研究点焊时焊接规范对电极温度的影响 ,以及镀锌钢板点焊时焊接参数的选择 ,利用轴对称有限元程序模拟了电阻点焊的过程中电极与工件的温度场分布 ,模型中采用标定法来解决接触电阻产热的问题 ;运用生死单元技术解决镀锌钢板焊接时镀... 为研究点焊时焊接规范对电极温度的影响 ,以及镀锌钢板点焊时焊接参数的选择 ,利用轴对称有限元程序模拟了电阻点焊的过程中电极与工件的温度场分布 ,模型中采用标定法来解决接触电阻产热的问题 ;运用生死单元技术解决镀锌钢板焊接时镀锌层熔化的模拟问题 .结果表明 ,有限元点焊模型可以得到与实际焊接十分吻合的模拟结果 .电阻点焊时 ,不同规范的焊接参数对电极的温度分布影响较大 ,采用标准规范时电极的温度最低 ,故选择焊接规范时应考虑到对电极的影响 .镀锌钢板焊接时 ,熔化的锌层对焊接过程以及电极温度分布有显著影响 ,若采用无锌钢板的焊接规范基本上不能形成熔核 ,而正常焊接时电极最高温度将比无锌钢板点焊时高出 2 0 % ,因此 ,如何降低电极温度是一个重要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点焊 电极温度 镀锌钢板 数值模拟 溶核 温度场分布 有限元点焊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时间区间预防性维修策略的优化 被引量:45
11
作者 韩帮军 范秀敏 马登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79-682,共4页
运用役龄回退因子的概念 ,建立了预防性维修前后故障率的递推关系 ,并以故障时间分布符合威布尔分布的设备为例 ,构建有限时间区间的预防性维修策略的优化模型 ,克服了无限时间区间优化模型不可操作的缺点 .
关键词 预防性维修 役龄回退因子 有限时间区间 故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P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祖鹏 黄建华 +1 位作者 黄道颖 庄雷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计算机对等联网(Peer-to-Peer Networking,P2P)技术是目前新一代网络技术研究的活跃领域。本文在描述其发展起源、基本特征和应用领域的基础上,讨论了该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展望 计算机对等联网 对等机 分布式计算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P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热循环非线性温度场分析及热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段权 张新国 +1 位作者 李志军 程光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1-415,共5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材料的损伤行为 ,对焊接接头温度场进行了非线性分析和模拟 .利用有限元方法 ,对焊接接头的非线性热传导问题进行分析 ,得到了焊接热循环曲线 .非线性数值分析表明 ,焊接保温时间缩短 ,温度场梯度增大 ,焊接热循环过程温... 为了更好地研究材料的损伤行为 ,对焊接接头温度场进行了非线性分析和模拟 .利用有限元方法 ,对焊接接头的非线性热传导问题进行分析 ,得到了焊接热循环曲线 .非线性数值分析表明 ,焊接保温时间缩短 ,温度场梯度增大 ,焊接热循环过程温度变化剧烈 ,在金属相变温度附近采用经典线性方法其结果偏差较大 ,因此必须考虑材料热传导参数的非线性特征 .由于焊接热模拟试样的组织均匀度大 ,因此可以考虑使用焊接热模拟试样代替实际焊接接头进行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焊接热模拟实验和实际焊接过程的金相分析表明 ,所提出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接头 非线性温度场 数值分析 热模拟实验 热循环过程 有限元法 热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翼片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合效果的大涡模拟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鸿雁 陈晓春 王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73-676,共4页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内置翼片管式静态混合器内部的流场和浓度场进行了研究,对比了3种不同结构尺寸的翼片的混合效果和沿混合器轴线的压力损失.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小翼片的压力损失最小(ξs=0.52),但混合效果最差;长翼片的混合效果略好于...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内置翼片管式静态混合器内部的流场和浓度场进行了研究,对比了3种不同结构尺寸的翼片的混合效果和沿混合器轴线的压力损失.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小翼片的压力损失最小(ξs=0.52),但混合效果最差;长翼片的混合效果略好于大翼片,但其压力损失仅为大翼片的67%(ξl=2.31,ξb=3.41).同时还发现,在长翼片背后可形成两个逆向旋转的大涡,使混合器中心区域速度梯度增大,剪切作用明显,湍流强度增强.该流场结构能有效地驱使混合器中心高浓度流体流向壁面,从而增大高浓度流体和低浓度流体的接触面积,改善混合条件,故长翼片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翼片结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静态混合器 翼片 混合效果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游乐场快速通道优化模型与仿真模拟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治佳 王曦 何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61-1263,共3页
为使游乐设施达到最大使用程度同时减少游客排队时间,提出一种基于概率的快速排队优化模型, 通过优化影响快速排队系统返回时间的参数和平衡常规队列与快速队列的相互影响来实现快速通道的优化.合适的概率模型被选用来模拟顾客到达时间... 为使游乐设施达到最大使用程度同时减少游客排队时间,提出一种基于概率的快速排队优化模型, 通过优化影响快速排队系统返回时间的参数和平衡常规队列与快速队列的相互影响来实现快速通道的优化.合适的概率模型被选用来模拟顾客到达时间和快速通道人流返回时间,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返回起始时间.对返回时段的优化考虑偶然情况和以往统计数据,并在平衡正常队伍与快速通道队伍相互影响的基础上最终建立优化模型.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优化模型提高了快速通道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通道 数学模型 计算机模拟 概率分布 排队等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筒油气水三相流动压力与温度分布的耦合计算模型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泉 李景全 +3 位作者 石步乾 杨彬 吴冬彦 董正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7-280,16,共4页
井筒温度分布的准确计算,对于油井生产测试、井筒析蜡预测和油井动态分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虑到油气水物性受到压力和温度两方面的共同影响以及油气两相之间质量交换的前提下,以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方程和传热学原理为基础... 井筒温度分布的准确计算,对于油井生产测试、井筒析蜡预测和油井动态分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考虑到油气水物性受到压力和温度两方面的共同影响以及油气两相之间质量交换的前提下,以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方程和传热学原理为基础,建立了井筒油气水三相流动压力与温度分布的耦合计算模型,通过将井筒分段,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井筒油气水三相流动时的压力与温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以作为工程计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 油气水三相流 压力分布 温度分布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制造信息系统单元的Agent模型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开升 陈玮 +1 位作者 孙延明 郑时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3-76,117,共5页
建立分布式制造信息系统的多Agent系统模型时,要在对其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的同时研究其控制需求.文中以柔性耦合自动机为工具建立各个单元的Agent抽象模型、计算结构和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双向输出自动机的接口,以设备和原料仓的交互... 建立分布式制造信息系统的多Agent系统模型时,要在对其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的同时研究其控制需求.文中以柔性耦合自动机为工具建立各个单元的Agent抽象模型、计算结构和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双向输出自动机的接口,以设备和原料仓的交互为例,研究了Agent之间的通信.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同时对系统进行功能需求和控制需求分析,便于系统分析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制造 多AGENT系统 抽象模型 计算结构 自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电系统SCI互连的可靠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周强 罗志强 +1 位作者 李峭 熊华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6-539,共4页
研究未来航电系统关键协议———SCI(可扩展的一致性接口 )的可靠性建模问题 .从SCI互连的基本模型出发 ,提出了基于任务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 ,建立了系统的可靠性模型 ,并针对航电系统中SCI的蝶型互连进行了可靠性分析 。
关键词 分布型网络 可靠性 网络互连 航空电子系统 SCI协议 可扩展-致性接口 蝶型互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内二次流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梁德旺 李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对某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 将固壁面压力分布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二者吻合较好, 表明数值模拟方法正确, 结果可信。分析了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场的波系结构以及进气道(含隔离段) 内二次流特征。给... 对某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 将固壁面压力分布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二者吻合较好, 表明数值模拟方法正确, 结果可信。分析了高超声速进气道流场的波系结构以及进气道(含隔离段) 内二次流特征。给出了外压缩波系下的角涡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在侧壁与压缩面相交角区形成为逆时针方向角涡, 角涡的形成、发展与近壁激波/侧壁附面层干扰以及压缩面有关。分析了隔离段中的激波的反射状况, 提出了隔离段二次流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在隔离段进口附近存在一分离区。隔离段内二次涡的形成、发展和消失由上下壁面的压差, 激波的移动方向(波后气流的横向流动) 等决定。研究还表明对于高超声速进气道即使是二元进气道, 也要关注二次涡的存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冲压喷气发动机 高超声速进气道 计算流体动力学 二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MM5分布式并行计算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小谦 张卫民 宋君强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6-59,67,共5页
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是进行中尺度天气预报的有效手段。中尺度模式MM5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中尺度预报模式之一。数值天气预报的巨大计算量和实效性要求必须通过高性能分布式并行计算来实现。分析了MM5串行算法的特点,研究了其并行算法... 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是进行中尺度天气预报的有效手段。中尺度模式MM5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中尺度预报模式之一。数值天气预报的巨大计算量和实效性要求必须通过高性能分布式并行计算来实现。分析了MM5串行算法的特点,研究了其并行算法的实现,讨论了算法的一些改进,给出了MM5模式在分布式并行巨型计算机上的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 MM5模式 分布式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