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体视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周星 高志军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5,共6页
对双目视觉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及其核心技术-立体匹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简要介绍了双目视觉技术在DARPA2005挑战赛、美国勇气与机遇号火星车及上海航天局805所研制的攻关样机MR-3上的应用,最后根据目前立体视觉的发展现状... 对双目视觉的理论基础、基本原理及其核心技术-立体匹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简要介绍了双目视觉技术在DARPA2005挑战赛、美国勇气与机遇号火星车及上海航天局805所研制的攻关样机MR-3上的应用,最后根据目前立体视觉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双目视觉技术 立体匹配 视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测速技术在煤矿井下机车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猛 李玉良 王庆飞 《工矿自动化》 2011年第4期104-106,共3页
针对传统的矿井信集闭系统因采用传感器获取机车运行信息来实现机车识别与定位而导致的系统不稳定问题,介绍了一种采用视频测速技术来实现井下机车定位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测距技术得出机车运行距离,根据相邻两帧图像时间间... 针对传统的矿井信集闭系统因采用传感器获取机车运行信息来实现机车识别与定位而导致的系统不稳定问题,介绍了一种采用视频测速技术来实现井下机车定位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测距技术得出机车运行距离,根据相邻两帧图像时间间隔求出机车实时运行速度,然后将机车运行速度转换为相应模拟小球的移动速度,使调度员在调度室内通过观察模拟小球的移动状态来实时监测移动小球对应机车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对机车的定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信集闭系统 机车定位 机车识别 视频测速 双目立体视觉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无人化自动装载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晓红 文怀兴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4-156,共3页
具有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无人化自动装载机不仅具备自动识别作业对象物,自行规划运动轨迹及控制执行单元完成作业任务的能力,还可自行装载,倾倒时无需掉头,来回行走路径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并增加了每次搬运的容量,... 具有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的无人化自动装载机不仅具备自动识别作业对象物,自行规划运动轨迹及控制执行单元完成作业任务的能力,还可自行装载,倾倒时无需掉头,来回行走路径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并增加了每次搬运的容量,极大的拓展了装载机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 立体视觉技术 无人化 自动识别 装载机 technology binocular stereo vision based 社会经济效益 作业任务 执行单元 运动轨迹 行走路径 劳动强度 工作效率 对象物 容量 倾倒 能力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锁定对伞弹系统稳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养正 方养田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0-63,共4页
旋转伞弹在下落过程中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子弹的扫描性能,因此研究影响伞弹系统稳定性的因素非常重要。采用激光双目立体投影图像视觉技术在立式风洞中非接触测量了伞弹模型的扫描角和瞬时转速,介绍了测量与数据处理的方法,着重讨论了... 旋转伞弹在下落过程中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子弹的扫描性能,因此研究影响伞弹系统稳定性的因素非常重要。采用激光双目立体投影图像视觉技术在立式风洞中非接触测量了伞弹模型的扫描角和瞬时转速,介绍了测量与数据处理的方法,着重讨论了频率锁定现象对伞弹系统稳定扫描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较窄风速范围内,存在频率锁定区域;在频率锁定区,扫描角和瞬时转速具有较好的周期稳定性,对外界的干扰不敏感,能量谱峰值也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伞弹 双目立体投影图像视觉技术 频率锁定 图像处理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结构物表面缺陷的仿生双目视觉测量 被引量:7
5
作者 万至达 张学武 +5 位作者 盛金保 向衍 张卓 李敏 范新南 罗成名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78,共8页
以水库大坝深水表面裂缝为检测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水下结构物表面缺陷测量方法。该方法在水下环境中标定双目摄像头的参数矩阵,对双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校准,利用仿生技术对图像增强,采用基于半全局匹配的立体测量方法得... 以水库大坝深水表面裂缝为检测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水下结构物表面缺陷测量方法。该方法在水下环境中标定双目摄像头的参数矩阵,对双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校准,利用仿生技术对图像增强,采用基于半全局匹配的立体测量方法得到稠密视差图,进而推算出缺陷的几何参数,最终实现对水下结构物表面缺陷的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该基于双目视觉的水下结构物表面缺陷测量方法稳定性高,可靠性强,测量精度满足工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结构物 表面缺陷 双目视觉 仿生技术 立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在结构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婧 李双江 田石柱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21-826,共6页
传统的动态位移测量方法属于接触式测量,常用应变式位移计直接测量结构变形,其测量精度往往取决于位移计安装情况,且测量的电信号容易受到试验环境的影响。随着光学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光学测量方... 传统的动态位移测量方法属于接触式测量,常用应变式位移计直接测量结构变形,其测量精度往往取决于位移计安装情况,且测量的电信号容易受到试验环境的影响。随着光学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双目立体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光学测量方法已开始应用于位移测量。为了解决传统动态位移测量的精度问题和环境对信号的干扰问题,将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应用到三层钢框架结构的振动台试验中,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从位移时程和位移偏差率两方面同传统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光学测量方法减少了2.0s~3.5s的相对滞后时间,增强数据可靠性;位移偏差率最大为7.03%,最小为0.02%,均在测量误差允许范围之内,验证了光学测量位移方法在结构抗震试验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位移时程 双目立体视觉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