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纸厂过程用水DCS的来源与清除 被引量:43
1
作者 王旭 詹怀宇 +4 位作者 赵光磊 何北海 AltafH.Basta 陈嘉翔 张棽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4,共4页
对新闻纸厂过程用水溶解物和胶体物(DCS)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气浮池去除DCS的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2000r/min转速、离心20min和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可有效地分离悬浮物、胶体物和溶解物。DCS主要来源于DIP、GP和TMP,其含量... 对新闻纸厂过程用水溶解物和胶体物(DCS)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气浮池去除DCS的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用2000r/min转速、离心20min和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可有效地分离悬浮物、胶体物和溶解物。DCS主要来源于DIP、GP和TMP,其含量可占总杂质的90%左右。但它们所含的DCS性质有所不同,DIP以非离子型为主,而GP和TMP以阴离子型为主。气浮池对悬浮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但对DCS的去除却十分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物 胶体物 来源 造纸用水 污染物 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木CTMP及其碱性H2O2漂白浆中溶出的DCS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苗庆显 侯庆喜 +1 位作者 秦梦华 傅英娟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3-18,共6页
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杨木CTMP及其碱性H2O2漂白后浆水体系中的溶解与胶体物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浆中的DS分别占各自DCS的80%和95.7%。DS的阳离子需求量分别占各自DCS阳离子需求量的84%和87%,而且BCTMP的DCS阳离子需求量约... 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杨木CTMP及其碱性H2O2漂白后浆水体系中的溶解与胶体物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浆中的DS分别占各自DCS的80%和95.7%。DS的阳离子需求量分别占各自DCS阳离子需求量的84%和87%,而且BCTMP的DCS阳离子需求量约为CTMP的4.4倍。CTMP经碱性H2O2漂白后,有更多的木素溶出,BCTMP的DS中木素含量占其DCS中木素的87%。杨木CTMP的DCS中碳水化合物主要含有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碱性H2O2漂白导致较多的葡萄糖醛酸和甘露糖的溶出。DCS的MTBE抽出物中主要含有各种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CTMP 溶解与胶体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造纸循环水中DCS的好氧和厌氧生物可降解性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梁继东 贺延龄 +1 位作者 王国栋 代伟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53-957,共5页
溶解及胶体物质(DCS)随着造纸用水循环系统的日益封闭而不断积累,给生产和成纸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急需有效的方法加以去除.通过实验室模拟,进行了DCS的好氧和厌氧生物可降解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物的加入对好氧生物降解DCS具有积... 溶解及胶体物质(DCS)随着造纸用水循环系统的日益封闭而不断积累,给生产和成纸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急需有效的方法加以去除.通过实验室模拟,进行了DCS的好氧和厌氧生物可降解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物的加入对好氧生物降解DCS具有积极作用,使CODCr的去除率提高了15.3%,DCS中木素及其衍生物的好氧生物降解需要必要的共代谢基质,在工程应用上应配以添加合理的营养底物;厌氧生物降解的第1天,DCS,CODCr和UV280的去除率分别超过了40.5%,55%和68%,明显优于好氧生物降解;DCS中难以被生物降解的长链脂肪酸和木素聚合物属互养型底物,其降解过程会因乙酸和氢气的积累而受到抑制,在工程应用上,应考虑调节厌氧微生物的适应性或增加水力停留时间,以强化污染物的持续有效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及胶体物质(dcs) COdcR UV280 厌氧 好氧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白水中DCS的分离表征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晨 徐辉 +1 位作者 苏文鹏 戴红旗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29,共7页
对文化纸生产线网下白水中的溶解与胶体物质(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简称DCS)进行了分离及表征,推断其组成及可能来源,以及无机电解质对DCS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CS主要来源于造纸助剂的失效或水解产物,而纤维原料抽出... 对文化纸生产线网下白水中的溶解与胶体物质(Dissolved and Colloidal Substance,简称DCS)进行了分离及表征,推断其组成及可能来源,以及无机电解质对DCS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CS主要来源于造纸助剂的失效或水解产物,而纤维原料抽出物含量极少;去除无机电解质后的DCS为表面光滑的颗粒,且均匀分散在白水中,其平均粒径为1.656μm;单一无机电解质会使DCS的稳定性下降,且失稳程度随金属离子的价态增大及浓度升高而增大;白水电导率控制在1887μS/cm以下,混合无机电解质对DCS的失稳作用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白水 溶解与胶体物质 胶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湿部系统DCS与Ca^(2+)形成干扰物的历程及机理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晨 徐辉 +1 位作者 苏文鹏 戴红旗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7,共7页
将松香酸钠和硬脂酸钠以质量比1∶1均匀混合制得胶体物质(CS)模拟物,将松香酸钠、硬脂酸钠及聚丙烯酸钠以质量比1∶1∶1均匀混合制得溶解和胶体物质(DCS)模拟物。通过测定模拟物与Ca^(2+)反应前后溶液的浊度及Zeta电位、干扰物尺寸及形... 将松香酸钠和硬脂酸钠以质量比1∶1均匀混合制得胶体物质(CS)模拟物,将松香酸钠、硬脂酸钠及聚丙烯酸钠以质量比1∶1∶1均匀混合制得溶解和胶体物质(DCS)模拟物。通过测定模拟物与Ca^(2+)反应前后溶液的浊度及Zeta电位、干扰物尺寸及形态,系统研究了造纸湿部系统中CS和DCS在Ca^(2+)作用下形成干扰物的历程及机理。结果表明,CS在白水中积累形成的以亲水基向外的胶束可与Ca^(2+)发生离子交换,然后碰撞聚集或继续结合CS的亲水端而构成憎水基朝外的胶束聚集体,并依据相似相溶原理继续吸附CS的憎水基而逐步增长成大胶黏物;聚丙烯酸钠可与Ca^(2+)反应形成沉积物,但其能以空间位阻机理稳定胶黏物。降低白水系统中DCS含量并控制Ca^(2+)浓度小于5 mmol/L有望减少干扰物生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和胶体物质 CA2+ 胶黏物 沉积物 聚集历程及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得率浆中DCS的性质及其对填料留着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红杰 胡惠仁 倪永浩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共5页
研究了不同白度高得率浆中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性质及其对填料留着的影响,并通过使用阴离子垃圾捕集剂来消除DCS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高得率浆的白度越高,浆料中所含的DCS越多;在多组分助留系统中采用阴离子垃圾捕集剂,特别是高分子... 研究了不同白度高得率浆中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性质及其对填料留着的影响,并通过使用阴离子垃圾捕集剂来消除DCS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高得率浆的白度越高,浆料中所含的DCS越多;在多组分助留系统中采用阴离子垃圾捕集剂,特别是高分子质量的聚乙烯亚胺,能够有效消除DCS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得率浆 溶解和胶体物质 填料留着 阴离子垃圾捕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酸类物质的酶解及其对DCS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春辉 詹怀宇 +2 位作者 李静 李兵云 付时雨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4,共6页
选用两种商品果胶酶制剂,首先优化其酶解果胶类物质的反应条件,结果发现,两种果胶酶在pH值9.0,温度为60~70℃的较优条件下可以有效地酶解果胶类物质和马尾松化学机械浆DCS,降低其阳离子需求量(CD值)。在探求两种果胶酶酶解果胶类物质... 选用两种商品果胶酶制剂,首先优化其酶解果胶类物质的反应条件,结果发现,两种果胶酶在pH值9.0,温度为60~70℃的较优条件下可以有效地酶解果胶类物质和马尾松化学机械浆DCS,降低其阳离子需求量(CD值)。在探求两种果胶酶酶解果胶类物质的机理时,得出在对PGA类物质(酸性果胶物质)进行果胶酸(盐)裂解酶(PGL)处理以降低CD值时,没有必要将其完全酶解成单体,而只需将其聚合度降为6左右即可。碱性果胶酶(PL)处理果胶时也有类似的结果。同时发现,在漂白浆DCS中的果胶类物质主要是以果胶酸的形式存在,在选用果胶酶时应选用PGL。马尾松化学机械浆DCS经PGL酶处理以后虽然对提高DCS的稳定性作用不大,但可以减缓其沉淀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酶 溶解与胶体物质 酶解机理 聚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脱墨浆生产新闻纸水循环系统中DCS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凤山 李超 +3 位作者 李立波 高扬 秦梦华 李忠正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3-37,共5页
以废纸脱墨浆生产新闻纸生产线水循环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检测了水循环系统不同部位的白水中DCS、DS、CS、SS和TS的含量并讨论了它们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电导率、阳离子电荷需求量(CD值)、浊度等物化性质及其与pH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以废纸脱墨浆生产新闻纸生产线水循环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检测了水循环系统不同部位的白水中DCS、DS、CS、SS和TS的含量并讨论了它们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电导率、阳离子电荷需求量(CD值)、浊度等物化性质及其与pH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漂白和后浮选水循环回路和造纸机网部白水循环回路,筛选和前浮选水循环回路白水中含有更多的DCS。白水塔和2#微气浮池白水中的DCS含量约占TS的88%,水循环系统各个取样点白水的DCS中,DS含量均占了90%以上,其中压榨部白水中的DS与DCS的比值达到了98.2%。表明在DCS中,主要构成为DS,仅有少量的CS。电导率和CD值主要是由DS所贡献的。含DCS水样的浊度主要来自于其中的胶体物质。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系统中的DCS会逐渐积累。微气浮处理对于固体悬浮物有着良好的去除作用,可以去除80%以上的SS,其去除DCS的作用主要是去除了所含的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报纸 水封闭循环 溶解与胶体物质 运行时间 微气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浆抄纸循环白水中DCS的分析检测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松林 胡惠仁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4-56,共3页
讨论了机械浆抄纸过程白水中的DCS成分的分析检测方法,准确地分析测定机械浆抄纸白水中的DCS对于更好地控制机械浆造纸过程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胶体和溶解物质(dcs) 造纸白水 机械浆 分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得率浆纸料中DCS的絮聚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红杰 胡惠仁 +1 位作者 何志斌 倪永浩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35,共5页
主要探讨高得率浆中DCS(胶体性和溶体性物质)在造纸湿部的絮聚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动态滤水仪(DD J)和光度分散分析仪(PDA)可以高效、直观地表征含高得率浆纸料中PCC填料的动态絮聚行为;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可分析高得率浆中... 主要探讨高得率浆中DCS(胶体性和溶体性物质)在造纸湿部的絮聚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动态滤水仪(DD J)和光度分散分析仪(PDA)可以高效、直观地表征含高得率浆纸料中PCC填料的动态絮聚行为;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可分析高得率浆中的DCS被阴离子垃圾捕集剂(ATC)中和、絮聚的状态,并推断出DCS絮聚体吸附于纤维或细小组分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得率浆 溶解性和胶体性物质 动态絮聚行为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纸配浆中DCS的表征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春辉 詹怀宇 +2 位作者 付时雨 伍红 李兵云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13,共5页
对马尾松化机浆和#8美国废纸脱墨浆中的溶胶物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马尾松DCS中的脂肪酸和树脂酸(RFAs)主要为脱氢纵酸(DHA)、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等;脱墨浆DCS中主要是亚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棕... 对马尾松化机浆和#8美国废纸脱墨浆中的溶胶物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马尾松DCS中的脂肪酸和树脂酸(RFAs)主要为脱氢纵酸(DHA)、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等;脱墨浆DCS中主要是亚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棕榈酸、脱氢纵酸等。过氧化氢漂后,树脂酸所占比例大幅上升。DCS中的糖单元主要是半乳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等糖单元。漂白后糖单元的浓度提高,酸性组分的比例升高。DCS稳定性研究发现,H2O2漂白过程中释放出更多的能与Ca2+反应生成絮聚物的酸性物质,稳定性降低;而钠离子对其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浆 脱墨浆 马尾松 溶解与胶体物质 H2O2漂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脱墨浆抄造薄页包装纸系统中DCS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苗庆显 张琛 +2 位作者 郭幸吉 黄六莲 陈礼辉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48,共6页
对废纸脱墨浆抄造薄页包装纸系统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脱墨浆,漂白塔浆料中DCS的各项性能指标最高,碱性H2O2漂白是引起脱墨浆中DCS溶出较多的主要原因;对于不同位置的纸料,由于纸机白水循环使得流浆箱... 对废纸脱墨浆抄造薄页包装纸系统中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脱墨浆,漂白塔浆料中DCS的各项性能指标最高,碱性H2O2漂白是引起脱墨浆中DCS溶出较多的主要原因;对于不同位置的纸料,由于纸机白水循环使得流浆箱纸料中DCS的各项性能指标最高。脱墨浆DCS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各种糖类及醛酸类物质,而甲基叔丁基醚(MTBE)抽出物主要是由不同脂肪酸、树脂酸、甘油酯、甾醇酯和木质素降解产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墨浆 溶解与胶体物质 白水 薄页包装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荷密度聚胺体系控制废纸浆DCS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夫山 陈启杰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4,共5页
研究了高电荷密度聚胺单一体系、双元体系以及三元体系对废纸浆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控制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PA/PAC(HCS)/CPAM三元体系对DCS的控制效果最好,PA/CPAM双元体系次之,PA单一体系最差;PA/HCS/CPAM三元体系在对浆料的Zeta... 研究了高电荷密度聚胺单一体系、双元体系以及三元体系对废纸浆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控制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PA/PAC(HCS)/CPAM三元体系对DCS的控制效果最好,PA/CPAM双元体系次之,PA单一体系最差;PA/HCS/CPAM三元体系在对浆料的Zeta电位和滤水性能的影响以及对DCS的浊度和CODCr去除方面好于PA/PAC/CPAM三元体系,但后者在降低DCS阳离子需求量方面好于前者。PA体系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电性中和、补丁、架桥絮凝以及氢键结合理论。PA/PAC(HCS)/CPAM三元体系各助剂间有很好的协同作用效果,证明了此体系中阳离子高聚物与浆料中的阴离子组分之间的反应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胺 废纸浆 dcs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脱墨浆DCS物化性质及其累积规律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启杰 陈夫山 胡惠仁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4-17,共4页
探讨了废纸脱墨浆中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物化性质及其累积规律,研究表明,废纸脱墨浆DCS含量、电导率、阳离子需求量主要由溶解物(DS)贡献,而浊度、Zeta电位主要由胶体物质(CS)引起;DCS粒径主要分布在2个区域:100-200nm和55... 探讨了废纸脱墨浆中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物化性质及其累积规律,研究表明,废纸脱墨浆DCS含量、电导率、阳离子需求量主要由溶解物(DS)贡献,而浊度、Zeta电位主要由胶体物质(CS)引起;DCS粒径主要分布在2个区域:100-200nm和550-900nm,其中100-200nm粒径的物质累积速度较快;随着累积次数的增加,DCS中Na^2+、Ca^2+、Mg^2+、Al^3+累积速度快于Fe^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纸脱墨浆 dcs 物化性质 累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方法的DCS动态析出与沉积的研究
15
作者 寻春珍 赵光磊 +5 位作者 何北海 闫东波 刘文波 刘焕彬 孙润仓 教育部"植物资源化学与化工"科技创新团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光学方法的评价湿部DCS析出的测量装置。分析了该装置主要设计原理、各部分的构造以及所采用的光学传感器的校正方法,并利用其探讨了不同剪切速率、阳离子需求量、电导率、pH值等对马尾松TMP中分离出来的DCS沉积与析出的... 介绍了一种基于光学方法的评价湿部DCS析出的测量装置。分析了该装置主要设计原理、各部分的构造以及所采用的光学传感器的校正方法,并利用其探讨了不同剪切速率、阳离子需求量、电导率、pH值等对马尾松TMP中分离出来的DCS沉积与析出的影响,以及DCS中油酸和三油酸甘油酯等树脂成分以及常用的施胶剂松香、硫酸铝等物质对白水中DCS沉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是一种有助于监测DCS析出与沉积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装置 dcs 失稳 析出与沉积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木CTMP及其碱性H2O2漂白浆中溶出的DCS的特性分析
16
作者 苗庆显 侯庆喜 +1 位作者 秦梦华 傅英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18-22,共5页
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杨木CTMP及其碱性H2O2漂白后浆水体系中的溶解与胶体物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浆中的DS分别占各自DCS的80%和95.7%。DS的阳离子需求量分别占各自DCS阳离子需求量的84%和87%,而且BCTMP的DCS阳离子... 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杨木CTMP及其碱性H2O2漂白后浆水体系中的溶解与胶体物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浆中的DS分别占各自DCS的80%和95.7%。DS的阳离子需求量分别占各自DCS阳离子需求量的84%和87%,而且BCTMP的DCS阳离子需求量约为CTMP的4.4倍。CTMP经碱性H2O2漂白后,有更多的木素溶出,BCTMP的DS中木素含量占其DCS中木素的87%。杨木CTMP的DCS中碳水化合物主要含有木糖、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碱性H2O2漂白导致较多的葡萄糖醛酸和甘露糖的溶出。DCS的MTBE抽出物中主要含有各种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CTMP 溶解与胶体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胶体对脱墨浆中DCS絮聚去除的GC-MS研究(英文)
17
作者 寇顺利 陈小泉 +1 位作者 刘焕彬 李翠翠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6-21,共6页
采用GC-MS表征絮聚前后DCS组分变化的方法研究了纳米TiO2胶体对脱墨浆中DCS絮聚去除的机理.结果表明,该脱墨浆中DCS可硅烷化主要组分为树脂酸、脂肪酸、苯二甲酸酯类物质、2,2-双(4-羟苯基)丙烷和甾醇类等物质;纳米Ti O2胶体对上述多数... 采用GC-MS表征絮聚前后DCS组分变化的方法研究了纳米TiO2胶体对脱墨浆中DCS絮聚去除的机理.结果表明,该脱墨浆中DCS可硅烷化主要组分为树脂酸、脂肪酸、苯二甲酸酯类物质、2,2-双(4-羟苯基)丙烷和甾醇类等物质;纳米Ti O2胶体对上述多数组分有较强的絮聚去除能力,去除机理主要为"桥连絮聚"作用,且去除效果随组分分子极性增大而增强,随分子结构的位阻屏蔽作用增强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胶体 溶解与胶粘性物质 絮聚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着剂与助留剂协同控制DCS时的胶体聚集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星 刘泽华 +2 位作者 王立军 陈辉 王建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共5页
将固着剂聚胺(PA)、助留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单独以及协同处理旧报纸脱墨浆,采用聚焦光束反射测定仪(FBRM)考察浆料中残余胶体粒子的数量、尺寸及其分布,探讨固着剂与助留剂单独及协同控制溶解与胶体物质(DCS)时的胶体聚集现象。... 将固着剂聚胺(PA)、助留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单独以及协同处理旧报纸脱墨浆,采用聚焦光束反射测定仪(FBRM)考察浆料中残余胶体粒子的数量、尺寸及其分布,探讨固着剂与助留剂单独及协同控制溶解与胶体物质(DCS)时的胶体聚集现象。结果表明,实验所用的PA单独处理纸浆时,会产生部分不能固着于纤维或被纤维网络截留的胶体聚集体;CPAM单独处理纸浆时,其电荷容易被DCS中和,导致其降低纸浆胶体粒子数量的效果明显下降,但并不产生胶体聚集体;PA-CPAM协同处理纸浆时,CPAM能将PA预处理纸浆时产生的部分胶体聚集体进一步固着到纤维上,达到更好的降低胶体粒子数量的效果,且不产生更大的胶体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着剂 助留剂 协同作用 聚焦光束反射测定仪 溶解与胶体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木P-RC APMP中溶解和胶体物质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苗庆显 秦梦华 +1 位作者 陈礼辉 黄六莲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18,共6页
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杨木P-RC APMP中的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溶解物质(DS)含量占DCS的76.1%。DS的阳电荷需求量占DCS阳电荷需求量的53.0%。DCS的平均粒径为326.7 nm。DS中木素含量占DCS中木素的62.7%。DCS中... 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杨木P-RC APMP中的溶解和胶体物质(DCS)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溶解物质(DS)含量占DCS的76.1%。DS的阳电荷需求量占DCS阳电荷需求量的53.0%。DCS的平均粒径为326.7 nm。DS中木素含量占DCS中木素的62.7%。DCS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组分包括木糖、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以及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其中木糖含量最高,其次是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DCS的MTBE抽出物中检测到的树脂成分主要为脂肪酸、甘油酯、甾醇酯以及木素衍生物,其中脂肪酸含量较高。DCS中主要含有Na+、K+、Ca2+、Mg2+、Al3+、Fe2+/Fe3+以及硅,其中Na+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P-RC APMP 溶解和胶体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纸厂白水回用系统中溶解物和胶体物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宗全 詹怀宇 李兵云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8-201,共4页
就封闭循环白水中的有害物质,特别是溶解物和胶体物(DCS)对过程操作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对当前废水封闭循环体系中DCS的去除方法作了介绍。
关键词 新闻纸厂 白水回用系统 溶解物 胶体物 去除方法 废水封闭循环体系 膜过滤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