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慈竹DDS置换蒸煮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佩燚 张美云 唐中友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0-15,共6页
对慈竹DDS置换蒸煮进行了研究,并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充段用碱量、硫化度、最高蒸煮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对卡伯值、细浆得率和白度影响明显;热充段用碱量对黏度影响明显.对比DDS置换蒸煮与传统硫酸盐法蒸煮... 对慈竹DDS置换蒸煮进行了研究,并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充段用碱量、硫化度、最高蒸煮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对卡伯值、细浆得率和白度影响明显;热充段用碱量对黏度影响明显.对比DDS置换蒸煮与传统硫酸盐法蒸煮,慈竹DDS置换蒸煮成浆卡伯值低、得率高、且用碱量低.SEM-EDS结果表明,慈竹DDS置换蒸煮的纸浆纤维表面O/C比普通硫酸盐法蒸煮高,这说明DDS置换蒸煮后纤维表面木素含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 dds置换蒸煮 纤维特性 Design-Expert实验设计与分析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木DDS置换蒸煮的生产工艺及经验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子成 时圣涛 《中华纸业》 CAS 2012年第24期53-55,共3页
介绍了桉木置换蒸煮(DDS)系统的生产工艺技术及相关经验。生产实践表明,DDS置换蒸煮系统对桉木原料的制浆是非常成功的。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最高蒸煮温度和用碱量等工艺参数的调整,优化了DDS的蒸煮工艺。与传统的蒸煮方法相比,DDS蒸煮... 介绍了桉木置换蒸煮(DDS)系统的生产工艺技术及相关经验。生产实践表明,DDS置换蒸煮系统对桉木原料的制浆是非常成功的。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最高蒸煮温度和用碱量等工艺参数的调整,优化了DDS的蒸煮工艺。与传统的蒸煮方法相比,DDS蒸煮工艺提高了制浆产量、降低了综合能耗、改善了成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木 制浆 置换蒸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光谱技术在DDS蒸煮终点预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汤伟 于东伟 +2 位作者 党世红 王震 甘文涛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5年第1期66-70,共5页
针对置换蒸煮终点难以在线判断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纤光谱来在线测量蒸煮终点的有效方法。通过现代光纤光谱技术,定量分析循环加热阶段溶出到黑液中的木素含量,从而推断出纸浆中的残余木素含量;并采用多元二项式回归的方法来处理... 针对置换蒸煮终点难以在线判断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纤光谱来在线测量蒸煮终点的有效方法。通过现代光纤光谱技术,定量分析循环加热阶段溶出到黑液中的木素含量,从而推断出纸浆中的残余木素含量;并采用多元二项式回归的方法来处理所选波段中多个波长处的黑液吸光度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本方法能够避免传统卡伯值测量模型通用性差、应用范围小和局限条件多的缺陷,可实现对置换蒸煮终点的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蒸煮 光纤在线测量 蒸煮终点 多元二项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木和竹子混合硫酸盐法DDS蒸煮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唐先陆 覃程荣 +4 位作者 丁永奎 张文超 韦杰锐 韦凯 刘建华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3,共3页
从用碱量、硫化度、升温时间、最高温度等因素对桉木和竹子硫酸盐法DDS蒸煮工艺进行了探索,确定最佳蒸煮工艺为:用碱量17%、硫化度25%、升温时间140min、最高温度170℃。并用KajaaniFS-300纤维质量分析仪对桉木浆和桉木与竹子的混合浆... 从用碱量、硫化度、升温时间、最高温度等因素对桉木和竹子硫酸盐法DDS蒸煮工艺进行了探索,确定最佳蒸煮工艺为:用碱量17%、硫化度25%、升温时间140min、最高温度170℃。并用KajaaniFS-300纤维质量分析仪对桉木浆和桉木与竹子的混合浆进行了纤维形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法 置换蒸煮系统(dds) 纤维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S蒸煮反应的相关理论 被引量:1
5
作者 时圣涛 吴学栋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69,共7页
介绍了DDS间歇置换蒸煮的相关理论,为更深入地理解DDS蒸煮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dds间歇置换蒸煮 深度脱木素 硫化物 反应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S蒸煮竹浆的生产经验 被引量:4
6
作者 时圣涛 丁仕火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1,共3页
介绍了竹子DDS间歇置换蒸煮系统的生产工艺技术和相关经验。
关键词 dds 竹浆生产工艺 生产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S间歇置换蒸煮的特色 被引量:8
7
作者 时圣涛 江庆生 姜艳丽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4-49,共6页
介绍了3种蒸煮系统(DDS间歇置换蒸煮、低固形物连续蒸煮和二代紧凑式连续蒸煮)的特点。重点介绍了DDS蒸煮具有原料适应性强、蒸煮工艺灵活、维护简便的特色。
关键词 dds间歇置换蒸煮 紧凑式连续蒸煮 低固形物连续蒸煮 蒸煮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S置换蒸煮技术改造及生产运行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罗建 刘善桂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71,共5页
本文浅谈漂白化学木浆厂引进和消化吸收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间歇式置换蒸煮(DDS)技术,把传统间歇蒸煮系统改造为DDS置换蒸煮系统的实践经验,以及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黑液平衡问题及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实现了在无臭气污染的环境下以低汽耗生... 本文浅谈漂白化学木浆厂引进和消化吸收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间歇式置换蒸煮(DDS)技术,把传统间歇蒸煮系统改造为DDS置换蒸煮系统的实践经验,以及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黑液平衡问题及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实现了在无臭气污染的环境下以低汽耗生产高质量纸浆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化学木浆 dds置换蒸煮系统 技术改造 运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S桩在高速铁路复合地基工程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治冶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79,共3页
结合铁路建设工程实际,选择不同地质和工况条件的施工区段,对DDS桩(全螺纹灌注挤土桩)和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比分析2种桩在复合地基加固效果上的差异;对DDS桩进行实体取芯、局部开挖,研究其未达到预期效果... 结合铁路建设工程实际,选择不同地质和工况条件的施工区段,对DDS桩(全螺纹灌注挤土桩)和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进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对比分析2种桩在复合地基加固效果上的差异;对DDS桩进行实体取芯、局部开挖,研究其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结果表明:地质条件、工装设备和工艺直接影响DDS桩的成桩质量和加固效果;桩底和桩身螺纹质量是保证复合地基处理效果的关键;在承载力以短桩端承力为主的加固区段不宜采用DDS桩技术进行复合地基处理;在承载力以长桩摩擦力为主的加固区段可采用DDS桩技术,但须采取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复合地基加固 现场试验 全螺纹灌注挤土桩 适用性 复合地基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间歇式蒸煮的新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吕定云 韩小娟 汤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3-66,共4页
介绍了置换蒸煮技术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简述了该技术在全球的应用情况,重点论述了DDS置换间歇式蒸煮系统的优越性,如DDS系统置换洗涤效果好,成浆卡伯值低、强度好、得率高,可降低蒸汽及化学药品消耗,对环境友好等。
关键词 置换间歇式蒸煮 dds 起源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煮锅内温差DMC-PID串级解耦控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汤伟 王震 +2 位作者 党世宏 甘文涛 于东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7-50,共4页
在置换蒸煮制浆过程中,蒸煮锅内温差过大会产生不均匀蒸煮现象,影响最终的蒸煮质量。针对蒸煮锅顶层流量与底层流量存在强耦合关系、蒸煮锅内温差大时滞特点、温差控制要求实时性,设计了DMC-PID串级解耦控制系统,通过流量-温差串级控制... 在置换蒸煮制浆过程中,蒸煮锅内温差过大会产生不均匀蒸煮现象,影响最终的蒸煮质量。针对蒸煮锅顶层流量与底层流量存在强耦合关系、蒸煮锅内温差大时滞特点、温差控制要求实时性,设计了DMC-PID串级解耦控制系统,通过流量-温差串级控制系统来实现对温差的控制。通过Matlab仿真表明,DMC-PID串级解耦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单回路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蒸煮系统 温差控制 DMC-PID串级解耦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蒸煮实验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致富 侯顺利 +1 位作者 张锋 杨海燕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59,共3页
介绍了所设计的置换蒸煮实验装置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及特点,本设计解决了以往置换蒸煮实验装置易堵塞、加热不均匀、取样难等问题。
关键词 置换蒸煮 实验装置 蒸煮锅 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和FPGA的位移测量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阳兵 彭立艮 +1 位作者 王珽琦 夏敏莉 《电子设计工程》 2010年第9期138-140,共3页
基于电感式传感器测量磁芯位移的原理,以单片机和FPGA为控制中心,由DDS产生的正弦信号经差分放大.并经过差动变压器的差分耦合,对两路输出信号放大整流后,采集数据,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磁芯位移的精确测量。本装置可测... 基于电感式传感器测量磁芯位移的原理,以单片机和FPGA为控制中心,由DDS产生的正弦信号经差分放大.并经过差动变压器的差分耦合,对两路输出信号放大整流后,采集数据,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磁芯位移的精确测量。本装置可测量的位移范围为-20—20mm,绝对误差不大于0.5mm,C点的波形无失真.A、B点输出的直流波形无波动,满足测量范围从-10~10mm,绝对误差不大于2mm,并且采用直流电机驱动磁棒移动.控制磁棒达到设定位移,位移绝对误差不大于0.5mm。采用液晶显示和按键,实现了人机交互。此外还采取各种抗干扰措施.来提高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s 差动变压器 有效值检波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递推PLS的置换蒸煮终点软测量建模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汤伟 于东伟 +2 位作者 张怡真 党世红 王锋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50,共4页
基于离线数据得到的卡伯值软测量模型无法随蒸煮过程变化而更新,针对这一问题,应用基于移动窗口递推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新的卡伯值软测量模型。通过对制浆过程和蒸煮终点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建模所需的辅助变量;利用特定大小... 基于离线数据得到的卡伯值软测量模型无法随蒸煮过程变化而更新,针对这一问题,应用基于移动窗口递推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新的卡伯值软测量模型。通过对制浆过程和蒸煮终点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建模所需的辅助变量;利用特定大小的移动窗口中的最新数据来更新该测量模型,能够确保模型对蒸煮过程的跟踪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LS模型相比,该模型可更好地预测置换蒸煮的蒸煮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蒸煮 软测量建模 蒸煮终点 递推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蒸煮锅温度测量方法的改进及锅内温差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伟 杨鹏飞 党世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52,共4页
针对置换蒸煮锅温差难以消除这一难题,在传统蒸煮锅温度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温度测量方法,并将神经网络控制、PID串级控制和解耦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一种神经网络PID串级解耦控制系统。解决了蒸煮锅温度控制时滞性、时变性和... 针对置换蒸煮锅温差难以消除这一难题,在传统蒸煮锅温度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温度测量方法,并将神经网络控制、PID串级控制和解耦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一种神经网络PID串级解耦控制系统。解决了蒸煮锅温度控制时滞性、时变性和非线性等问题,应用Matlab仿真比较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PID串级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蒸煮系统 温差控制 蒸煮锅 神经网络PID 串级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蒸煮过程H-因子在线计算方法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东伟 汤伟 +2 位作者 游彦卿 王孟效 张秦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61,共6页
针对置换蒸煮终点难以在线判断这一难题,在与传统判别方法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蒸煮有效温度处理机制,提出了分阶段计算H-因子的在线计算方法。避免了因为仪表故障引起的错误动作,减少了H-因子的计算误差。以STEP7和WinCC为软件开发平... 针对置换蒸煮终点难以在线判断这一难题,在与传统判别方法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蒸煮有效温度处理机制,提出了分阶段计算H-因子的在线计算方法。避免了因为仪表故障引起的错误动作,减少了H-因子的计算误差。以STEP7和WinCC为软件开发平台,开发了H-因子在线计算方法的西门子PLC软件,并完成了硬件配置和程序编写,实现了置换蒸煮终点的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蒸煮 H-因子 蒸煮终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自整定PID的置换蒸煮锅温差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7
17
作者 侯晓虎 汤伟 +4 位作者 许保华 游彦卿 王孟效 董继先 郝玉苗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70,共4页
置换蒸煮过程中蒸煮锅内温度控制是一个具有严重时滞性、时变性和非线性系统,且药液在蒸煮锅内循环时易产生温度梯度,为保证锅顶部和底部药液温度均匀一致,采用常规的温差-流量串级PID控制器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通过对蒸煮药液循... 置换蒸煮过程中蒸煮锅内温度控制是一个具有严重时滞性、时变性和非线性系统,且药液在蒸煮锅内循环时易产生温度梯度,为保证锅顶部和底部药液温度均匀一致,采用常规的温差-流量串级PID控制器难以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通过对蒸煮药液循环加热后回流至蒸煮锅顶部和底部过程机理的分析,依据串级控制、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的特点,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模糊自整定PID串级控制系统,应用Matlab仿真比较表明,模糊自整定PID串级控制的动态响应曲线更好,超调量小,抗干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蒸煮锅温差控制 串级控制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S的顺序控制在置换蒸煮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侯晓虎 汤伟 +3 位作者 许保华 游彦卿 王孟效 董继先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4-77,82,共5页
本文在对国外先进置换蒸煮工艺剖析的基础上,依据顺序控制设计法的思想,通过对一个完整单锅蒸煮过程工艺规程分析,提出了此过程中顺序控制的特点和设计方法。并用Siemens PCS7 V7.0系统的中SFC顺序功能图表进行顺序逻辑控制程序编写,通... 本文在对国外先进置换蒸煮工艺剖析的基础上,依据顺序控制设计法的思想,通过对一个完整单锅蒸煮过程工艺规程分析,提出了此过程中顺序控制的特点和设计方法。并用Siemens PCS7 V7.0系统的中SFC顺序功能图表进行顺序逻辑控制程序编写,通过S7-PLCSIM进行了离线仿真测试,验证了此顺序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先进性和稳定性,并能够完全满足其工艺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蒸煮 顺序控制 西门子PCS7 SFC顺序功能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浆置换蒸煮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震 汤伟 +2 位作者 甘文涛 游彦卿 王孟效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75,共4页
置换蒸煮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的溶解浆间歇蒸煮方式,蒸煮质量更好。通过分析溶解浆置换蒸煮不同工艺过程的控制策略,针对蒸煮锅锅内温差时滞性、实时性等特点,设计了DMC-PID串级控制器。通过Matalab仿真结果表明,DMC-PID串级控制器在... 置换蒸煮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的溶解浆间歇蒸煮方式,蒸煮质量更好。通过分析溶解浆置换蒸煮不同工艺过程的控制策略,针对蒸煮锅锅内温差时滞性、实时性等特点,设计了DMC-PID串级控制器。通过Matalab仿真结果表明,DMC-PID串级控制器在超调量、动态响应方面控制效果更好,同时也具有较好的抗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浆 置换蒸煮系统 DMC—PID串级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H蒸煮原理与技术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干强 《广东造纸》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31,48,共5页
阐述了快速置换加热间歇蒸煮化学和技术的原理。RDH技术能节约大量的制浆蒸汽 ,而且能生产出强度好而卡伯值很低的纸浆 。
关键词 快速置换加热 间歇蒸煮器 深度脱木素 制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