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极管泵浦Yb:YAG Thin Disk激光器获得16 W连续激光输出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超 徐震 +4 位作者 李俊林 吴念乐 李师群 姚广涛 张绍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4-108,共5页
近年来,Yb:YAG激光研究已被视为发展高效、高功率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简要分析了 Yb YAG作为增益介质优于 Nd YAG的性质,阐述Thin Disk激光器的原理,并介绍了我们在国内首次获得 16... 近年来,Yb:YAG激光研究已被视为发展高效、高功率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简要分析了 Yb YAG作为增益介质优于 Nd YAG的性质,阐述Thin Disk激光器的原理,并介绍了我们在国内首次获得 16 W连续激光(波长 1030 nm)输出的二极管泵浦 Yb:YAG Thin Disk激光器装置及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 DPSSL YB:YAG Thindisk激光器 增益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泵浦Yb:YAG Thin Disk激光器光束质量及V型腔腔内倍频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单欣岩 魏晓羽 +1 位作者 吴念乐 李师群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7-591,共5页
Thin Disk激光器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可以同时获得高转换效率和光束质量。对Yb:YAG Thin Disk激光器中泵浦光斑与腔模的耦合对光束质量的影响作了分析,并在普通直腔和V型腔的实验中分别获得M^2=1.15,13.69W和M^2=1.12,13.85W的1030nm激光输... Thin Disk激光器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可以同时获得高转换效率和光束质量。对Yb:YAG Thin Disk激光器中泵浦光斑与腔模的耦合对光束质量的影响作了分析,并在普通直腔和V型腔的实验中分别获得M^2=1.15,13.69W和M^2=1.12,13.85W的1030nm激光输出,还在V型腔中进行了腔内倍频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YB:YAG晶体 THIN disk激光器 光束质量 腔内倍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泵浦Yb:YAG thin disk激光器调谐及腔内倍频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天魁 刘晓萌 +2 位作者 李俊林 高健存 吴念乐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研究了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泵浦Yb:YAG薄片激光器的调谐和腔内倍频.通过在激光谐振腔内插入石英双折射滤光片,对激光中心波长进行调谐,调谐范围为1020.5nm到1034.7nm;采用折叠腔,使用Ⅰ类临界相位匹配的LBO晶体腔内倍频,室温下得到2.5W连续... 研究了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泵浦Yb:YAG薄片激光器的调谐和腔内倍频.通过在激光谐振腔内插入石英双折射滤光片,对激光中心波长进行调谐,调谐范围为1020.5nm到1034.7nm;采用折叠腔,使用Ⅰ类临界相位匹配的LBO晶体腔内倍频,室温下得到2.5W连续515nm绿光输出,1小时内绿光最大输出功率的波动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可调谐薄片激光器 腔内倍频 YB:Y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声子线泵浦的高效率Yb∶YAG薄片激光器 被引量:2
4
作者 高瑜博 徐思志 +9 位作者 陈业旺 刘敏秋 欧阳德钦 吴旭 陈俊展 赵俊清 郭春雨 刘星 吕启涛 阮双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9,共9页
高功率激光器在工业应用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提高光-光转化效率是降低其生产制造成本的关键途径。针对提高激光器光-光转化效率所面临的增益介质的热负荷问题,利用锁定波长的969 nm“零声子线”泵浦、自主研制的高性能Yb∶YAG薄片晶体... 高功率激光器在工业应用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提高光-光转化效率是降低其生产制造成本的关键途径。针对提高激光器光-光转化效率所面临的增益介质的热负荷问题,利用锁定波长的969 nm“零声子线”泵浦、自主研制的高性能Yb∶YAG薄片晶体和48冲程泵浦系统等,搭建了高效的连续Yb∶YAG薄片激光器系统,实现了最高输出功率373 W,光-光转化效率可达73.37%。其优异性能为后续开展千瓦级超快Yb∶YAG薄片激光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激光器 多冲程泵浦 Yb∶YAG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BS数据流盘的飞机蒙皮激光除漆在线监测判据研究
5
作者 杨文锋 李果 +5 位作者 林德惠 钱自然 李绍龙 左都全 郑鑫 王迪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40-2348,共9页
等离子体产生及演化过程易受基体效应、环境噪声、脉冲能量抖动等影响,导致光谱数据具有不稳定性,从而难以保证以单条谱线为依据建立的监测判据的有效性。以连续多幅LIBS光谱为对象,并结合统计学方法建立的监测判据,可有效提升基于LIBS... 等离子体产生及演化过程易受基体效应、环境噪声、脉冲能量抖动等影响,导致光谱数据具有不稳定性,从而难以保证以单条谱线为依据建立的监测判据的有效性。以连续多幅LIBS光谱为对象,并结合统计学方法建立的监测判据,可有效提升基于LIBS技术的除漆效果监测精度。论文基于搭建的高频纳秒红外脉冲激光除漆LIBS在线监测平台,实时采集了除漆过程的连续多幅LIBS光谱。光谱数据经基线矫正、归一化预处理后,依据面漆、底漆、铝合金基体光谱特征峰差异,并结合材料成分信息,选定BaⅠ(712.55 nm)、CrⅠ(357.48 nm)、CrⅠ(425.43 nm)、TiⅠ(427.45 nm)、CuⅡ(309.76 nm)、CuⅠ(484.22 nm)6条谱线作为特征谱线并监测除漆效果。研究不同除漆效果中6条特征谱线强度变化规律,建立不同除漆效果与所选特征谱线强度变化区间的映射关系。提取每幅谱线的上述6条特征谱线强度作为一组数据单元、将连续10幅谱线的数据单元作为一组数据集,除漆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每10组迭代数据集称为数据流盘。对数据流盘中的数据单元、数据集进行分析,结合置信区间,实时判定除漆区域除漆效果,获得基于数据流盘的监测判据。结果表明:该判据可有效监测仍在面漆、面漆完全去除、仍在底漆、底漆完全去除、基体损伤5类除漆效果。依据SRM手册对漆层去除效果的要求,选择面漆完全去除、基体损伤两类除漆效果展示了验证过程,三维微观形貌分析结果与LIBS数据流盘监测判据所得除漆效果结论一致。其中,面漆去除后三维微观形貌分析表明,面漆完全去除精度达1.2μm,有效验证了基于LIBS数据流盘监测判据的适用性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除漆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数据流盘 监测判据 除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W二极管泵浦Nd:YAG薄片激光器 被引量:15
6
作者 姚震宇 吕百达 +5 位作者 涂波 蒋建锋 童立新 武德勇 高清松 陈晓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16-1118,共3页
 报道了一台高效率二极管泵浦Nd:YAG薄片激光器,采用高效均匀泵浦耦合技术,在峰值功率1.008kW,占空比25%,电 光效率大于45%的二极管激光阵列泵浦下,用一块1mm厚的Nd:YAG薄片激光介质,获得了峰值功率404W,平均功率101W的准连续激光输出,...  报道了一台高效率二极管泵浦Nd:YAG薄片激光器,采用高效均匀泵浦耦合技术,在峰值功率1.008kW,占空比25%,电 光效率大于45%的二极管激光阵列泵浦下,用一块1mm厚的Nd:YAG薄片激光介质,获得了峰值功率404W,平均功率101W的准连续激光输出,光 光效率达到40%,电 光效率超过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泵浦 高效率 薄片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薄片激光器热致波前畸变 被引量:14
7
作者 裴正平 唐淳 +2 位作者 涂波 姚震宇 蒋建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15-1618,共4页
理论分析了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薄片Nd:YAG激光器的激光介质热效应对波前相位分布的影响,给出了薄片激光器波前热畸变的计算公式。数值模拟了理想均匀泵浦及4阶超高斯泵浦下的波前分布,分析了介质厚度和泵浦均匀性与波前畸变量的关系。... 理论分析了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薄片Nd:YAG激光器的激光介质热效应对波前相位分布的影响,给出了薄片激光器波前热畸变的计算公式。数值模拟了理想均匀泵浦及4阶超高斯泵浦下的波前分布,分析了介质厚度和泵浦均匀性与波前畸变量的关系。研究表明,介质越薄,激光泵浦光均匀性越好,泵浦功率密度越小,激光波前畸变越小;与介质厚度、泵浦功率密度相比,泵浦光光强分布对波前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激光器 热效应 波前畸变 波前分布 光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侧面泵浦薄片激光器泵浦均匀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庞恺 韩军婷 +4 位作者 李强 姜梦华 蔡艳芳 刘波 丁小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43-1248,共6页
建立了二极管侧面泵浦复合薄片激光介质Nd:YAG/YAG的数值模型:二极管阵列的快轴垂直于薄片激光介质表面的排布,二极管对称排列在增益介质的周围,从侧面进行泵浦,通过微柱透镜对二极管的快轴进行准直。模拟并实验研究了激光二极管慢轴方... 建立了二极管侧面泵浦复合薄片激光介质Nd:YAG/YAG的数值模型:二极管阵列的快轴垂直于薄片激光介质表面的排布,二极管对称排列在增益介质的周围,从侧面进行泵浦,通过微柱透镜对二极管的快轴进行准直。模拟并实验研究了激光二极管慢轴方向的远场分布特性,结果发现在近距离时激光二极管慢轴方向上的远场分布近似为高斯分布。对于二极管参量,研究发现泵浦二极管越多,增益介质内泵浦光分布就越理想;增益介质吸收系数越小,泵浦的均匀性就越好,但总的吸收效率下降;二极管与工作物质的距离越近,工作物质靠近中心的区域对泵浦光的吸收就越多,但泵浦的均匀性就越差。选用增益介质为Nd:YAG/YAG的复合薄片介质,当掺杂原子分数以及增益介质的吸收系数不同时,发现0.6%掺杂的增益介质(吸收系数为0.24 cm-1)的泵浦均匀性比1%掺杂(吸收系数为0.51 mm-1)有明显改善,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 侧面泵浦 薄片激光器 泵浦均匀性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泵浦Nd:YAG薄片激光器技术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姚震宇 蒋建锋 +4 位作者 涂波 周唐建 崔玲玲 唐淳 武德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4期15-18,共4页
固体激光器向高平均功率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激光介质的热效应。采用薄片激光介质可以实现热流近一维分布,因而是解决固体激光器热效应的有效手段之一,但许多因素都会影响薄片的一维热分布。对薄片热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的计算分析表明... 固体激光器向高平均功率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激光介质的热效应。采用薄片激光介质可以实现热流近一维分布,因而是解决固体激光器热效应的有效手段之一,但许多因素都会影响薄片的一维热分布。对薄片热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的计算分析表明,在均匀泵浦条件下,泵浦区径向温度的均匀性不仅和泵浦区面积与薄片厚度之比有关,而且和冷却区与泵浦区的相关尺寸有关。采用均匀耦合技术并合理设计薄片的散热冷却结构以实现热流近一维分布,用平均功率336 W的激光二极管阵列泵浦一块Nd:YAG薄片,获得了平均功率超过120 W的准连续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泵浦 薄片激光器 高功率 温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侧面泵浦圆片激光器增益介质内泵浦光分布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申金 周寿桓 +1 位作者 唐晓军 吕华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5-508,共4页
设计了二极管侧面对称泵浦Nd:YAG圆片激光器实验装置,耦合系统采用简单且有效的柱透镜组,分别对二极管快轴和慢轴方向的泵浦光进行压缩准直。模拟得到并分析了二极管的发散特性对增益介质内泵浦光分布的影响,模拟采用光线追迹法,且同时... 设计了二极管侧面对称泵浦Nd:YAG圆片激光器实验装置,耦合系统采用简单且有效的柱透镜组,分别对二极管快轴和慢轴方向的泵浦光进行压缩准直。模拟得到并分析了二极管的发散特性对增益介质内泵浦光分布的影响,模拟采用光线追迹法,且同时考虑了二极管在快轴和慢轴方向的发散特性。实验得到增益介质内的荧光分布与模拟得到的泵浦光分布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片激光器 二极管侧面泵浦 泵浦光分布 荧光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片激光器喷流冷却技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嘉伟 贾凯 +6 位作者 杨峰 高恒 杨闯 赵刚 陈德章 金锋 侯天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6,共5页
为了分析喷流冷却技术对薄片激光器的冷却效果,从湍流换热理论出发,定义了评定喷流冷却换热能力和冷却均匀性的两个参数:面均对流换热系数和平均最大温差。利用ANSYS CFX流体力学仿真软件,建立喷流冷却的物理模型,对多种喷板结构进行求... 为了分析喷流冷却技术对薄片激光器的冷却效果,从湍流换热理论出发,定义了评定喷流冷却换热能力和冷却均匀性的两个参数:面均对流换热系数和平均最大温差。利用ANSYS CFX流体力学仿真软件,建立喷流冷却的物理模型,对多种喷板结构进行求解计算。设计加工了整套喷流冷却实验装置,并进行了模拟热源喷流冷却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喷流冷却换热能力和冷却均匀性主要受喷板结构参数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可以定性地指导喷板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激光器 喷流冷却 对流换热系数 湍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YAG薄片激光器多通泵浦耦合系统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春华 王卫民 +2 位作者 马毅 石勇 雷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29-1232,共4页
介绍了基于Yb:YAG薄片的16通泵浦耦合系统的设计方法,建立了泵浦系统的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模拟。以16通泵浦耦合系统为基础,通过微通道冷却,利用国产单片直径10 mm、厚度为250μm、掺杂原子分数为10%的Yb:YAG薄片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泵浦... 介绍了基于Yb:YAG薄片的16通泵浦耦合系统的设计方法,建立了泵浦系统的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模拟。以16通泵浦耦合系统为基础,通过微通道冷却,利用国产单片直径10 mm、厚度为250μm、掺杂原子分数为10%的Yb:YAG薄片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泵浦功率为69.5 W时,采用曲率半径为-800 mm的输出镜,获得了27 W的1 030 nm连续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38.8%;采用曲率半径为-2 000 mm的输出镜,获得了18.65 W的1 030 nm连续激光输出,光束质量平分因子小于等于1.1,光光转换效率为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YAG 薄片激光器 泵浦强度 多通泵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媛 方高瞻 +1 位作者 马骁宇 肖建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9-142,共4页
介绍了近几年来 ,大功率DPSSL的研究状况 ,对各种新出现的DPSSL的核心部件———二极管泵浦头的设计结构作了简要的描述 ,分析。
关键词 大功率二极管 泵浦 固体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全固态激光器抽运耦合技术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雷呈强 汪岳峰 +3 位作者 黄峰 侯军燕 贾文武 殷智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5-733,共9页
综述了目前获得高功率激光输出的板条、薄片激光器以及运行于热容模式固体激光器抽运耦合方式的进展,分析了这几种固体激光器的抽运耦合技术路径,比较了各类抽运耦合方式在克服热效应方面的优缺点,展望了固体激光器抽运耦合技术的发展... 综述了目前获得高功率激光输出的板条、薄片激光器以及运行于热容模式固体激光器抽运耦合方式的进展,分析了这几种固体激光器的抽运耦合技术路径,比较了各类抽运耦合方式在克服热效应方面的优缺点,展望了固体激光器抽运耦合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高功率固体激光器 抽运耦合 板条激光器 薄片激光器 热容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薄片激光器失调输出特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海涛 冯国英 +5 位作者 阴明 高翔 杨火木 张凯 陈念江 周寿桓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07-3311,共5页
对大口径的薄片激光器的失调输出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V-型腔由平面输出耦合镜和凹面反射镜及孔径光阑组成。基于矩阵光学和失调衍射积分方程得到了激光器的功率失调曲线。实验测量了在200Hz泵浦频率下加入不同孔径光阑后谐振腔失... 对大口径的薄片激光器的失调输出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V-型腔由平面输出耦合镜和凹面反射镜及孔径光阑组成。基于矩阵光学和失调衍射积分方程得到了激光器的功率失调曲线。实验测量了在200Hz泵浦频率下加入不同孔径光阑后谐振腔失调对输出功率的影响和谐振腔失调对光束质量的影响,以及在300Hz泵浦频率下输出功率分别与平面输出耦合镜和凹面反射镜失调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失调输出功率和失调角度成二次函数关系,失调容限和腔镜口径成正比,光束质量因子随失调角度的增大而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薄片激光器 谐振腔失调 失调矩阵 光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泵浦的被动调QYb:YAG薄片激光器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旭 程光华 孙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49,共5页
采用中心波长为940nm的激光二极管泵浦,实现了Yb:YAG薄片的Cr4+:YAG被动调Q激光输出.Yb:YAG薄片掺杂Yb3+离子浓度为10%,厚度为500μm.理论上计算了Yb:YAG薄片在直接水冷方式与不同厚度SiC冷却方式下的温度分布.实验中采用厚度800μm的Si... 采用中心波长为940nm的激光二极管泵浦,实现了Yb:YAG薄片的Cr4+:YAG被动调Q激光输出.Yb:YAG薄片掺杂Yb3+离子浓度为10%,厚度为500μm.理论上计算了Yb:YAG薄片在直接水冷方式与不同厚度SiC冷却方式下的温度分布.实验中采用厚度800μm的SiC冷却方式,获得了最高功率2.8 W的1 030nm连续激光输出,输出功率相比直接水冷方式提高了40%.通过Degnan理论优化了被动调Q晶体Cr4+:YAG的初始透过率和输出耦合镜,采用初始透过率为93%的Cr4+:YAG晶体和透过率为10%的输出耦合镜,在800μm SiC冷却方式下,获得了平均输出功率1.95 W、单脉冲能量1.2mJ、脉冲宽度74ns、重复频率1.6kHz的稳定调Q脉冲输出,斜效率为18.1%.光束质量因子M2x=1.622,M2y=1.6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 薄片激光器 被动调Q SiC冷却 CR4+:YAG YB:Y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焊匙孔特征的近红外与X射线传感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高向东 李竹曼 +1 位作者 游德勇 张南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00-2407,共8页
由于多传感匙孔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反映大功率激光焊接质量状态,本文研究了匙孔特征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建立了焊缝成形预测模型。以大功率盘形激光焊接304不锈钢为试验对象,应用近红外高速摄像机和X射线视觉成像系统同时提取了焊接过程中... 由于多传感匙孔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反映大功率激光焊接质量状态,本文研究了匙孔特征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建立了焊缝成形预测模型。以大功率盘形激光焊接304不锈钢为试验对象,应用近红外高速摄像机和X射线视觉成像系统同时提取了焊接过程中的熔池动态图像,并分割出匙孔区域。针对近红外图像,应用矩方法导出匙孔的不变矩特征,同时定义并提取匙孔面积和最前端点纵坐标两个特征;针对X射线图像则提取匙孔深度和熵两个特征。在不同激光功率条件下得到匙孔特征并进行特征融合分析,然后建立了3个BP神经网络焊缝成形预测模型。探索了匙孔形态、焊接条件和焊接状态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了对焊接过程的在线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将两个传感器获取的匙孔特征信息融合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变换后,熔宽和熔深的预测绝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18mm和0.57mm,比基于单个传感器获取匙孔特征建立的BP神经网络分别减小了0.03mm和0.31mm,显示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在线监测大功率盘形激光焊接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盘形激光焊 不锈钢板 匙孔特征 焊缝成形预测 特征融合 近红外分析 X射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片激光介质分区域主动冷却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母健 冯国英 +3 位作者 杨火木 陈念江 周寿桓 唐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527-2530,共4页
针对高功率、大口径薄片激光器,提出了采用半导体制冷片阵列对薄片激光介质进行分区域主动冷却的方法,通过调节各单元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电压,改变阵列的冷却效率分布,实现了对薄片激光介质的局部温度的控制,进而使得薄片介质的横向温... 针对高功率、大口径薄片激光器,提出了采用半导体制冷片阵列对薄片激光介质进行分区域主动冷却的方法,通过调节各单元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电压,改变阵列的冷却效率分布,实现了对薄片激光介质的局部温度的控制,进而使得薄片介质的横向温度分布均匀,降低了热效应的影响,为薄片激光器的冷却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激光器 ND:YAG 热效应 分区域主动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工艺热-弹-塑-流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昌 于志斌 +2 位作者 高敬翔 韩兴 董欣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熔覆过程存在极其复杂的传热及热-弹-塑-流多场耦合变化,将影响对流、传热、传质、凝固和相变,而熔覆中的急冷急热会产生复杂的残余应力与变形,产生熔覆裂纹,影响熔覆层质量。揭示熔覆过程中多场耦合演变机理是控制和避免产生熔覆裂纹... 熔覆过程存在极其复杂的传热及热-弹-塑-流多场耦合变化,将影响对流、传热、传质、凝固和相变,而熔覆中的急冷急热会产生复杂的残余应力与变形,产生熔覆裂纹,影响熔覆层质量。揭示熔覆过程中多场耦合演变机理是控制和避免产生熔覆裂纹的关键。文中以CALPHAD法计算温变物性参数,建立了碟片激光器激光熔覆过程多场耦合模型,综合考虑了光束与粉末间的相互作用,熔池表面张力、浮力对液态金属流动的影响,熔覆带的瞬时变化,计算得出了熔覆过程温度场、速度场、应力场的瞬时变化规律。运用Zeiss-?IGMA HD扫描电镜进行金相实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计算表明:形成近似2 mm×1.5 mm×1 mm椭球体熔池,最高温度在光斑中心偏后位置;700 ms后,等效热应力稳定在548 MPa左右,熔池底部热应力最大。该研究为减小和消除残余应力提供了有效途径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片激光器 激光熔覆 多场耦合 温度场 速度场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化薄盘Yb:YAG激光器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长水 张庆礼 +5 位作者 刘蔚东 肖敬忠 吴边 黄朝红 龚传波 黄明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7-309,共3页
本文介绍了Yb:YAG激光晶体的能级结构和吸收、发射光谱;研究了端面泵浦全固化Yb:YAG薄盘激光器的输出特性,获得了功率为2.1W的1030nm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15%,斜效率为24.3%。
关键词 YB:YAG晶体 薄盘激光器 全固化激光器 端面泵浦 激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