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生产过程知识图谱构建
1
作者 彭雨侬 柳平增 张艳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2,共8页
知识图谱是以结构化形式对知识进行存储的图数据库。针对玉米种植户无法高效、快捷地获取玉米生产过程知识问题,构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生产过程知识图谱。半结构化数据来源于在农业领域专家帮助下制定的表格形式玉米高产栽培方案;... 知识图谱是以结构化形式对知识进行存储的图数据库。针对玉米种植户无法高效、快捷地获取玉米生产过程知识问题,构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生产过程知识图谱。半结构化数据来源于在农业领域专家帮助下制定的表格形式玉米高产栽培方案;非结构化数据获取则基于OCR技术将书籍转换为TXT格式的文本文档。模式层构建则根据玉米领域数据不同特征,确定玉米品种包含1类实体、12种属性,玉米病害和玉米虫害分别包含6类实体、5类关系,形成玉米种植知识实体和关系概念层。在数据层构建过程中,通过BIOES标注法,采用BERT—BiLSTM—CRF模型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实体识别。结果表明,基于BERT—BiLSTM—CRF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相比LSTM、LSTM—CRF、BiLSTM—CRF,在F1值上分别提高14.31%、7.36%、3.86%;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达到89.31%、88.54%和88.92%。构建完成的玉米生产过程知识图谱可提升用户获取玉米种植知识的效率,提高玉米种植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知识图谱 玉米生产过程 玉米病虫害 玉米品种 识别模型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色市烟草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监测及综合防治示范 被引量:10
2
作者 韦学平 黄瑾 +6 位作者 林北森 周文亮 王军卫 杨小梅 黄春艳 钟二昌 蔡健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353-1356,共4页
【目的】建立百色市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网,为烟区提供病虫害发生预警信息;研究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百色市烟草病虫害防治水平。【方法】2008~2010年,对百色市烟草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监测对象为烟草病毒病、黑胫病、... 【目的】建立百色市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网,为烟区提供病虫害发生预警信息;研究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百色市烟草病虫害防治水平。【方法】2008~2010年,对百色市烟草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监测对象为烟草病毒病、黑胫病、青枯病、烟蚜、棉铃虫、斜纹夜蛾,并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和预测预报结果,开展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结果】百色市烟区烟草病毒类病害以烟草普通花叶病和烟草斑萎病为主;烟草黑胫病和青枯病发生较轻;棉铃虫发生为害较重,各烟区发生时间随移栽期不同而不同;斜纹夜蛾属中偏重发生;烟蚜的迁飞高峰随地域的不同而不同。烟草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取得明显效果,2008~2010年病毒病发生率示范区比对照区分别低17.84%、8.28%和11.05%,黑胫病发生率分别低10.4%、14.18%和5.92%,蚜虫发生量分别低223、67和33头/百株,棉铃虫发生量分别低48、17和9头/百株,斜纹夜蛾发生量分别低5、17和13头/百株;示范区上等烟比例、产量、产值、均价等均高于对照区。【结论】百色市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集成应用可有效提高对烟草病虫害防治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可在各地烟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病害 虫害 预测预报 综合防治 示范效果 百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苹果病虫害管理信息系统 被引量:35
3
作者 赵朋 刘刚 +1 位作者 李民赞 李道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0-154,共5页
以实现苹果病虫害的高效管理与预测预报为目的,设计开发了基于G IS的苹果病虫害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以G IS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In ternet技术为支撑,包括苹果病虫害基础数据处理子系统、苹果虫害预测预报子系统和苹果病虫害网络发... 以实现苹果病虫害的高效管理与预测预报为目的,设计开发了基于G IS的苹果病虫害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以G IS技术、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In ternet技术为支撑,包括苹果病虫害基础数据处理子系统、苹果虫害预测预报子系统和苹果病虫害网络发布子系统。在基础数据处理子系统中,系统具有数据获取、数据导出、属性查询、空间查询、数据统计分析、图层编辑、插值分析等功能;在苹果虫害预测预报子系统中,系统具有病虫害图片库维护、病虫害诊断、虫害预测预报功能;在病虫害网络发布系统中,系统提供了苹果病害信息查询、苹果虫害信息查询、专题图查询、预测预报结果查询等功能;系统提供的算法可以较好地预测苹果病害的发生程度。系统作为一种工具软件可以为果树病虫害管理、田间数据分析与精细农业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病虫害 苹果 管理信息系统 预测预报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中的水稻病虫害预测模型及其应用——以上海奉贤县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葛道阔 金之庆 +3 位作者 高亮之 薛正平 石春林 杨星卫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70-74,共5页
利用上海奉贤县1995~1999年的水稻病虫害(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在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原有的框架下,补充、完善了水稻病虫害预测模型(RPEST),利用奉贤县2000、2001年的气象资料和上海... 利用上海奉贤县1995~1999年的水稻病虫害(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在水稻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RCSODS)原有的框架下,补充、完善了水稻病虫害预测模型(RPEST),利用奉贤县2000、2001年的气象资料和上海精准农业园区上述4种病虫害的前期发生资料,对其后期的发生期、发生量或发生程度进行试预报。结果表明:RPEST对上述病虫害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有较好相关性,且误差较小。可以认为:RPEST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是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模拟 优化决策系统 RCSODS 病虫害 预测模型 上海 奉贤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农业病虫害预测模型及其效果检验 被引量:42
5
作者 李祚泳 彭荔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59-762,共4页
选取与病虫害有关的因子作为样本的输入特征,建立了农业病虫害年分类预测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该方法应用于稻瘟病的预测建模结果的拟合率为100%,预留样本检验报准率为83%。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 病虫害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民田间学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1
6
作者 盛承发 王红托 +1 位作者 高留德 宣维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0,共3页
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农民参加的田间培训项目 ,在东南亚地区水稻害虫综合防治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几年来 ,该项目在我国取得一定成绩 ,但发展缓慢 ,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民经营耕地面积过小 ,平均为 0 4hm2 /户 ,受... 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农民参加的田间培训项目 ,在东南亚地区水稻害虫综合防治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几年来 ,该项目在我国取得一定成绩 ,但发展缓慢 ,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民经营耕地面积过小 ,平均为 0 4hm2 /户 ,受训后当年增加的经济收益仅约 30 0元 /户 ,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严重制约了项目的推广。解决途径是从南方转向北方农区以吸收种植大户 ,并从水稻等大宗作物转向蔬菜和其他高净产值的作物。在社区害虫综合防治阶段 ,政府仍应发挥服务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田间学校 水稻 害虫综合防治 病虫测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纹理差异度引导的DRLSE病虫害图像精准分割方法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瑶池 胡祝华 +1 位作者 白勇 曹凤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9,共6页
为精准分割纹理背景下的病虫害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纹理差异度表示方法和基于纹理差异度引导的DRLSE农作物病虫害精准分割方法。采用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纹理差异度表示方法得到纹理差异度图像,利用Otsu自动阈值分割和形态... 为精准分割纹理背景下的病虫害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纹理差异度表示方法和基于纹理差异度引导的DRLSE农作物病虫害精准分割方法。采用基于混合高斯模型的纹理差异度表示方法得到纹理差异度图像,利用Otsu自动阈值分割和形态学后处理得到农作物病虫害DRLSE演化的初始区域,将基于改进纹理差异度的边缘停止函数应用到DRLSE演化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精准的害虫和病变区域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害 图像分割 混合高斯模型 活动轮廓模型 距离规则水平集演化 纹理差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落叶松毛虫发生面积预测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文一 景天忠 严善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93,共9页
落叶松毛虫为我国主要害虫之一,其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林木生长和森林资源的安全。因此,及时准确地对落叶松毛虫虫害发生趋势进行预测、预报十分必要。虫害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传统的预测方法大多为基于线性... 落叶松毛虫为我国主要害虫之一,其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林木生长和森林资源的安全。因此,及时准确地对落叶松毛虫虫害发生趋势进行预测、预报十分必要。虫害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传统的预测方法大多为基于线性的预测,导致其预测效果不够理想。本研究选取当年3月中旬的总蒸发量、上年7月上旬的平均最低气温、当年3月下旬的极端最低气温以及上年11月上旬的平均风速作为自变量,虫害发生面积作为因变量,利用多层前馈神经网络(MLF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以及支持向量机(SVM)3种机器学习算法对落叶松毛虫发生面积进行预测,并将3种方法的预测结果与传统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方法相比较。结果表明,机器学习的预测效果均在很大程度上优于多元线性回归预测,并且在3种机器学习算法中,SVM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在30%容忍度下其预测精度可以达到100%,并且该模型还有较低的RMSE值(0.077)和较短的训练时间(1 s)。这表明,机器学习可以应用于生产实际并有效预测虫害发生面积,尤其是SVM模型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虫害发生预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害预测 预测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条件对白背飞虱发生危害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高苹 武金岗 +1 位作者 吴洪颜 杨荣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4-60,共7页
根据气象要素的变化具有季节承继关系,通过白背飞虱的虫情指标(始见期、迁入虫量及第五(2)代虫量)与冬春以来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前期温度及降水因子是影响白背飞虱迁入、降落和在栖息地发生、危害程度的主要因子,且影响具有区域性... 根据气象要素的变化具有季节承继关系,通过白背飞虱的虫情指标(始见期、迁入虫量及第五(2)代虫量)与冬春以来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前期温度及降水因子是影响白背飞虱迁入、降落和在栖息地发生、危害程度的主要因子,且影响具有区域性和阶段性。在此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白背飞虱虫情指标的气象预报模型,其拟合和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危害程度 气候条件 气象要素 相关分析 气候因子 降水因子 主要因子 预报模型 预测效果 始见期 栖息地 阶段性 区域性 指标 虫情 虫量 迁入 季节 冬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晶梨病虫害防治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兴旺 郑汉垣 金凤雷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1-178,共8页
【目的】为提高水晶梨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病虫害的预测效果和精度。【方法】深入研究了灰色模型(GM),利用GM对水晶梨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建模得到病虫害预测公式,通过差分方程推导出时间响应式和参数估计,建立了优化初始值的灰... 【目的】为提高水晶梨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病虫害的预测效果和精度。【方法】深入研究了灰色模型(GM),利用GM对水晶梨环境因子数据进行建模得到病虫害预测公式,通过差分方程推导出时间响应式和参数估计,建立了优化初始值的灰色模型(OIVGM),将OIVGM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BP)进行组合,建立了优化初始值的灰色BP神经网络预测组合模型(OIVGM-BP)。【结果】通过单位根检验法测量模型的稳定性,OIVGM-BP一阶差分处理后,T统计量(-5.487654)小于5%临界值(-2.878073),数据序列表明平稳,OIVGM-BP可以稳定进行预测。通过白噪声检验方法测量OIVGM-BP的适应性,OIVGM-BP的残差P值从第二阶开始,均大于0.05,说明OIVGM-BP的适应性较好,各阶均通过了白噪声检验。LRM、GM、TSM、BP、OIVGM-BP对梨锈病、白粉病、腐烂病、梨黄粉蚜、梨二叉蚜、梨木虱6种病虫害的预测准确率的平均值分别为70.81%、70.09%、69.74%、65.64%、83.01%,OIVGM-BP的预测准确率优于其他4种预测模型。【结论】OIVGM-BP能够对水晶梨病虫害进行有效预测,能够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晶梨 病虫害 防治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BP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11
作者 蒋文科 吕玉江 化建宁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8-90,共3页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前馈网络模型和改进的BP算法 ,对棉铃虫发生程度进行预测 ,结果表明 :该算法可靠 ,验证符合率达百分之百 。
关键词 病虫害预测 人工神经网络 BP模型 BP算法 棉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信息的干旱区林果病虫害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魏玥 陈蜀江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2-276,共5页
通过分析干旱区林果业的生长与发展主要分布特征,对南疆特色林果病虫害的分布与程度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际的工作流程,结合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遥感监测林果病虫害的方法,利用植被指数形式模型和TM数据不同波段组合模式,建立病虫害... 通过分析干旱区林果业的生长与发展主要分布特征,对南疆特色林果病虫害的分布与程度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际的工作流程,结合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遥感监测林果病虫害的方法,利用植被指数形式模型和TM数据不同波段组合模式,建立病虫害遥感监测模型,提取叶城县林果病虫害信息,结合林果种植信息数据库和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区林果病虫害发生和分布的特征主要是耕地周边地区,荒漠地带发生病虫害的范围大,水渠及湿地附近的病虫害发生几率高,通过实地考察和历史数据验证,利用遥感提取林果病虫害的方法是可行的,能够及时了解干旱区林果病虫害发生情况,对病虫害的治理及其林果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特色林果 遥感模型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深度置信网络的大棚冬枣病虫害预测模型 被引量:28
13
作者 张善文 张传雷 丁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02-208,共7页
导致冬枣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很多而且很复杂,利用传统的数学方法和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很难建立正确的病虫害预测模型。由于典型的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各层之间缺乏有监督训练,使得网络误差逐层向上传递,降... 导致冬枣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很多而且很复杂,利用传统的数学方法和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很难建立正确的病虫害预测模型。由于典型的深度置信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各层之间缺乏有监督训练,使得网络误差逐层向上传递,降低了预测模型的预测率。针对这些问题,引入冬枣病虫害的先验信息,提出一种基于环境信息和改进DBN的冬枣病虫害预测模型。在该模型中,通过无监督训练和有监督微调从冬枣生长的环境信息序列中获取可表征冬枣病虫害发生的深层特征的隐层参数,并形成新的特征集,然后在预测模型的顶层通过一个后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进行病虫害预测。从2014—2017年的4 a时间内,利用农业物联网传感器采集30个大棚冬枣常见的2种虫害和3种病害发生的环境信息序列6 000多条,由此验证所提出的预测模型,平均预测正确率高达84.05%。与基于强模糊支持向量机、改进型NN和BPNN的3种病虫害预测模型进行了试验比较,预测正确率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极大提高了大棚冬枣病虫害的预测正确率。该研究可为大棚冬枣病虫害预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预测 模型 冬枣生长环境信息 虫害 深度置信网络 改进深度置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森林病虫害监测系统研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潘洁 廖振峰 张衡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5-129,共5页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森林病虫害监测系统,是在构建不同森林病虫害高光谱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信息评估与发布系统,实现不同类型森林病虫害的模拟试验与分析评价,从而辅助用户进行森林病虫害诊断评估与管理决策。该项研究... 基于高光谱数据的森林病虫害监测系统,是在构建不同森林病虫害高光谱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数据库管理系统和信息评估与发布系统,实现不同类型森林病虫害的模拟试验与分析评价,从而辅助用户进行森林病虫害诊断评估与管理决策。该项研究充分利用软构件的语言无关性、可重用性、简便快捷的系统维护机制等特点,基于森林病虫害高光谱预测模型(以松树松萎蔫病为例),应用组件式GIS技术,采用C#语言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0集成开发环境中编码设计,使用Arc GIS Engine 10.0的GIS组件、ENVI 5.0与IDL 8.1的二次开发平台,研制建成了一个具有较强普适性、准确性和易操作性的综合性与构件化的森林病虫害监测系统,可实现不同条件下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的高光谱模拟预测,从而进行森林病虫害实时诊断预测,并生成适宜的管理信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预测模型 森林病虫害 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病虫害“五步法”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嘉 王芳 +2 位作者 张蓉 刘畅 高立原 《宁夏农林科技》 2020年第4期50-52,共3页
阐述了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发的枸杞病虫害“五步法”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成果。该防控技术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原则,根据枸杞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枸杞生长特性,将枸杞整个生育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分为5个阶段,集监测预... 阐述了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发的枸杞病虫害“五步法”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成果。该防控技术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原则,根据枸杞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枸杞生长特性,将枸杞整个生育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分为5个阶段,集监测预报技术、生物防控技术、农业防治技术、农药高效减量技术、化学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等为一体,有效提高了枸杞病虫害防治效果,保障了枸杞产品的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病虫害 监测预报 绿色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4
16
作者 武德功 杜军利 +5 位作者 王波 黄宝宏 张文同 张轶辉 毕亚玲 段海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4期150-151,共2页
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根据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础,也是做好田间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前提条件,因此,该课程对于植保专业的学... 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根据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基础,也是做好田间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前提条件,因此,该课程对于植保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教授该课程中,笔者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 课程教学 教学改革 多媒体教学 网络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聚类在病虫测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火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454-460,共7页
根据灰色系统聚类分析理论,将聚类分析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建立了莲花县稻纵卷叶螟第二代发生程度的中期预测模型。经20a 历史检验,其准确率达90%以上,完全符合中期预测的要求.同时验证了稻纵卷叶螟田间卵量发生程度的划分标准.
关键词 灰色聚类 农作物病虫害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鄂东南水稻病虫害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占卫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343-3344,3731,共3页
以鄂东南2003~2011年水稻主要病虫害危害情况为基础资料,采用马尔科夫模型对鄂东南2012年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2012年鄂东南各种病虫害发生等级如下:稻瘟病,4级;二化螟,4级;稻飞虱,4级;稻纵卷叶螟4,级;... 以鄂东南2003~2011年水稻主要病虫害危害情况为基础资料,采用马尔科夫模型对鄂东南2012年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预测2012年鄂东南各种病虫害发生等级如下:稻瘟病,4级;二化螟,4级;稻飞虱,4级;稻纵卷叶螟4,级;纹枯病4,级;蓟马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夫模型 病虫害 预测 鄂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信息量模型在森林病虫害空间预测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菁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5期40-43,50,共5页
介绍了信息量模型以及信息量模型与GIS的结合,描述了建立森林病虫害空间预测信息量模型的4个步骤:因子的选取、信息量模型的建立及公式计算、信息量结果值的分级、综合信息量图的生成。讨论了基于GIS的信息量模型在森林病虫害空间预测... 介绍了信息量模型以及信息量模型与GIS的结合,描述了建立森林病虫害空间预测信息量模型的4个步骤:因子的选取、信息量模型的建立及公式计算、信息量结果值的分级、综合信息量图的生成。讨论了基于GIS的信息量模型在森林病虫害空间预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信息量模型 森林病虫害 空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SA-水稻主要病虫综合治理的优化技术模式
20
作者 郑元梅 姜水贞 +5 位作者 季加明 杨文清 陈元洪 蒋际清 黄新 廖燕俸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S1期142-147,共6页
1995~1997年分别在尤溪县和浦城县项目点的田间试验和调查基础上,总结以抗病品种和健身栽培相结合,田间害虫监测与保护天敌种群数量相结合等主要病虫综合治理的优化技术模式,于1997~1998年应用这个模式分别示范1... 1995~1997年分别在尤溪县和浦城县项目点的田间试验和调查基础上,总结以抗病品种和健身栽培相结合,田间害虫监测与保护天敌种群数量相结合等主要病虫综合治理的优化技术模式,于1997~1998年应用这个模式分别示范100hm2。结果表明,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68.5%~76.6%(尤溪)和63.6%~71.1%(浦城),其中杀菌剂使用量减少68.6%~97.6%(尤溪)和92.1%~100%(浦城)。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其中稻穗瘟病率平均为0~1.37%,水稻纹枯病防效平均分别为75.3%和65.8%,L理论值产量损失分别为1.19%和0.84%;螟害白穗分别为0.04%和0.01%;稻纵卷叶螟危害极轻度;1997和1998年示范片田间稻飞虱与天敌数量比值:浦城早稻分别为0.2503和0.7794,晚稻为0.0671和0.1102;尤溪早稻分别为0.1480和0.9444,晚稻为0.3421和0.1531;稻飞虱虫口密度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保持了害虫与益虫相应平衡。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理 水稻主要病虫 优化技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