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源数据融合的焊接质量监测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发平 孙昊 +1 位作者 魏剑峰 宋紫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1-481,共11页
针对焊接质量的图像信息检测方法难以发现隐性焊接缺陷的问题,提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焊接隐性异常检测和识别方法,以期增加缺陷检测的种类和提高精度.首先,对采集的焊接过程中的声音、电压、光谱、温度等多维度信息进行特征值计算,并... 针对焊接质量的图像信息检测方法难以发现隐性焊接缺陷的问题,提出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焊接隐性异常检测和识别方法,以期增加缺陷检测的种类和提高精度.首先,对采集的焊接过程中的声音、电压、光谱、温度等多维度信息进行特征值计算,并将这些特征值与焊接的熔池图像特征值结合,构成焊接质量的原始特征空间;然后采用线性判别方法,降维形成焊接信息的低维特征空间;最后,使用孤立森林法筛选邻域搜索空间,并将该邻域搜索空间中的焊接数据点划分为多个重叠子集.采用局部离群因子法对新数据点在多个重叠子集中进行邻域搜索,对焊接过程进行异常检测,该方法充分考虑了焊接质量数据的全局特征并且计算复杂度大为降低.最后,采用基于人工蜂群算法优化的概率神经网络进行焊接质量数据的精确细分和异常的精准识别,该方法增强了全局搜索能力,同时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试验验证结果显示所提方法都焊接异常的检测精度可达97.44%,对综合焊接异常的识别精度可达96.03%,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焊接异常 多源数据 局部离群因子 概率神经网络 线性判别方法 人工蜂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DFA和LDA的永磁同步电机机械故障检测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嗣芳 宋强 +1 位作者 张艳明 张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9,共9页
为提高故障检测的精度,研究了变转速工况下永磁同步电机的机械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分析了电机轴承、转子偏心及其复合故障的振动特性;其次,采用Vold-Kalman算法对故障特征分量进行跟踪提取,并通过信号重构消除转速变化对故障特征分量的影... 为提高故障检测的精度,研究了变转速工况下永磁同步电机的机械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分析了电机轴承、转子偏心及其复合故障的振动特性;其次,采用Vold-Kalman算法对故障特征分量进行跟踪提取,并通过信号重构消除转速变化对故障特征分量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去趋势波动分析和线性判别式分析的机械故障检测方法,实现对重构信号的故障特征提取和故障检测;最后,对所提出故障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方法的故障检测精度为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机械故障 故障检测 去趋势波动分析 线性判别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舌对啤酒的区分识别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贾洪锋 梁爱华 +3 位作者 何江红 周凌洁 张淼 郑景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52-255,共4页
采用电子舌对不同品牌的啤酒及其混合样品进行识别,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舌能够有效识别不同品牌的啤酒及不同品牌啤酒的混合样品;对不同品牌啤酒的混合样品建立了偏最小二... 采用电子舌对不同品牌的啤酒及其混合样品进行识别,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舌能够有效识别不同品牌的啤酒及不同品牌啤酒的混合样品;对不同品牌啤酒的混合样品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预测模型,电子舌响应信号和啤酒混合比例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436),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模型预测误差在1.43%~3.00%之间。证明电子舌可用于啤酒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舌 主成分分析 判别因子分析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啤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子鼻判别不同储藏条件下粳稻谷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宋伟 谢同平 +1 位作者 张美玲 马宁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96,共5页
采用法国Alpha MOS公司生产的Fox 4000型电子鼻系统对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粳稻谷品质进行检测,通过传感器响应值的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结果表明:PCA分析能准确区分出不同储藏时间的粳稻谷样品;基于PCA分析对传感器阵列进... 采用法国Alpha MOS公司生产的Fox 4000型电子鼻系统对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粳稻谷品质进行检测,通过传感器响应值的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结果表明:PCA分析能准确区分出不同储藏时间的粳稻谷样品;基于PCA分析对传感器阵列进行优化后重新分析,可显著提高PCA分析的识别指数;选取16个样品作为样品集建立DFA数据分析模型,并随机选取20个样品进行验证性分析,正确判别率高达93%,证明该方法可用于粳稻谷的归属判别分析;用货架寿命分析比较预测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粳稻谷品质变化,温度和水分的影响明显,30℃样品比20℃储藏的样品高出0.6~0.8个气味距离,含水量为15.5%、14.5%样品比含水量为12.5%、13.5%样品高出0.4~0.8个气味距离;结合样品霉菌数量变化,利用PLS分析法可以对粳稻谷样品的霉变程度进行预测,正确率可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谷 电子鼻 主成分分析法 判别因子分析法 货架寿命分析 PL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被引量:42
5
作者 卢秉福 张祖立 +2 位作者 朱明 陈卓君 吕小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系统内外许多因素制约,确定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成为研究的重要环节。利用DEMATEL方法,从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出发,建立直接影响矩阵并求出综合影响矩阵,通过计算各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考... 农业机械化发展受到系统内外许多因素制约,确定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成为研究的重要环节。利用DEMATEL方法,从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出发,建立直接影响矩阵并求出综合影响矩阵,通过计算各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考察因素综合影响关系,确定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辨识 分析 影响因素 DEMATE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判别分析法在筛选水质评价因子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卢文喜 李俊 +2 位作者 于福荣 于国庆 刘磊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水质进行评价因子筛选,通过对水质实际监测因子的假设检验分析,引入判别能力好的因子,建立判别方程。对实例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筛选引入判别方程变量的后验概率均达到90%以上,对判别分类有显著影响,从而提高了所建... 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水质进行评价因子筛选,通过对水质实际监测因子的假设检验分析,引入判别能力好的因子,建立判别方程。对实例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筛选引入判别方程变量的后验概率均达到90%以上,对判别分类有显著影响,从而提高了所建立的判别函数的稳定性和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因子筛选的评价结果显示石头口门水库2001—2004年为Ⅱ类水,2005年为Ⅲ类水,污染呈现出逐年加重之势,与实际情况相符;而未进行因子筛选的评价结果显示5年水质没有变化,均为Ⅱ类水,且2005年后验概率仅达到52%,结果判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步判别分析法 水质 评价 筛选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龙茶品质评定与产品判别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孙威江 董青华 +1 位作者 周卫龙 董秀云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5-312,共8页
采用闽南、闽北和广东乌龙茶为样本,进行了基于化学成分、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的茶样品质评定和产品判别模型研究。应用因子分析得出累积变异量为85.041%的7个公共因子,再以公共因子为自变量,采用同步判别分析法对茶样进行产地、品种和... 采用闽南、闽北和广东乌龙茶为样本,进行了基于化学成分、因子分析和判别分析的茶样品质评定和产品判别模型研究。应用因子分析得出累积变异量为85.041%的7个公共因子,再以公共因子为自变量,采用同步判别分析法对茶样进行产地、品种和级别鉴别,建立判别函数;交叉验证和回代样本验证结果显示,产地和品种的判别模型正确区别度较高,产地的回代和交叉验证总正判率分别为97.6%和94.0%,品种的为86.9%和75.0%。并确立7个乌龙茶品质因子得分函数和1个综合评价函数,得到判别效果良好的产地判别函数3条、品种判别函数6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品质评定 产品判别 因子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判别、因子分析的采煤沉陷风沙区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20
8
作者 姚国征 丁国栋 +7 位作者 臧荫桐 汪季 高永 周瑞平 王健 何志 薛博 高甲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0-207,共8页
为给沉陷风沙区土地利用规划、治理提供理论参考,主要应用典型判别分析与因子分析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沙地南缘补连塔矿区沉陷于2004、2005年的2个沉陷区沉陷2~3a后的土壤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个沉陷区的土壤含水率、硬度... 为给沉陷风沙区土地利用规划、治理提供理论参考,主要应用典型判别分析与因子分析对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沙地南缘补连塔矿区沉陷于2004、2005年的2个沉陷区沉陷2~3a后的土壤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个沉陷区的土壤含水率、硬度、全氮与全磷显著低于对照区(p<0.05);部分沉陷区内地表扰动严重的坡位体积质量显著降低(p<0.05),孔隙度显著升高(p<0.05);各沉陷区全钾与有机质无显著变化(p>0.05),速效养分整体上有活化趋势。由典型判别分析得到一个主要反映土壤养分扰动程度的判别函数,可将对照区与2004、2005年沉陷区样点分别划分入无影响、有影响与严重影响3个等级。通过因子分析将11个土壤指标概括为5个意义明显的综合因子,并以雷达图与散点图形式对沉陷区样点各综合土壤质量因子得分进行了直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煤矿 试验 风沙区 典型判别分析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洛川富士鲜苹果品质综合评价及分级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24
9
作者 马玉娟 赵见军 +2 位作者 邓红 孟永宏 郭玉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9-74,共6页
建立鲜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构建鲜苹果品质的综合评价及分级体系,为鲜苹果品质在线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以陕西洛川富士苹果为材料,利用SPSS 19.0软件通过因子分析对鲜苹果13项品质指标进行筛选,利用概率分布和层次分析... 建立鲜苹果品质综合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构建鲜苹果品质的综合评价及分级体系,为鲜苹果品质在线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撑。以陕西洛川富士苹果为材料,利用SPSS 19.0软件通过因子分析对鲜苹果13项品质指标进行筛选,利用概率分布和层次分析分别进行品质评价指标的分级及指标权重的确定,再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苹果品质判别函数模型。本实验筛选出陕西洛川富士鲜苹果的7项主要品质指标:单果质量、果形指数、色泽a*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VC含量、糖酸比,建立了主要品质指标的分级标准和评分标准,得到对鲜苹果品质综合评价的5个判别函数,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的判别正确率分别达95.65%和9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品质 因子分析 层次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子鼻技术评价桃果实成熟度的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鑫 齐玉洁 +1 位作者 杨夏 贾惠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7,共5页
采用电子鼻系统对不同成熟度‘锦绣黄桃’果实进行评价研究.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因子分析法(DFA)的结果显示,电子鼻可以较好地区分转色期、成熟期和完熟期的果实,但成熟期、完熟期的果实有部分区域发生重叠.为了评价电子鼻的分析能力... 采用电子鼻系统对不同成熟度‘锦绣黄桃’果实进行评价研究.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因子分析法(DFA)的结果显示,电子鼻可以较好地区分转色期、成熟期和完熟期的果实,但成熟期、完熟期的果实有部分区域发生重叠.为了评价电子鼻的分析能力,将其预测结果与传统的理化检测方法(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挥发性香气组分)及生理指标(乙烯释放速率)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电子鼻系统中的PCA较DFA更能准确区分桃果实的不同成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锦绣黄桃 成熟度 主成分分析 判别因子分析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离判别法在相似矿区突水水源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8
11
作者 王心义 徐涛 黄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54-1358,共5页
为了进行矿井突水水源预测,选用6种常规离子作为判别因子,并结合河南焦作矿区实测数据,建立了煤矿突水水源预测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同时针对该模型自身检验的不足,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法检验距离判别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将距离判别分析模... 为了进行矿井突水水源预测,选用6种常规离子作为判别因子,并结合河南焦作矿区实测数据,建立了煤矿突水水源预测的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同时针对该模型自身检验的不足,采用灰色系统关联度法检验距离判别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将距离判别分析模型和灰色系统关联度法检验应用于华北型煤田水文地质条件相似的新安矿区,开展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选用6种常规离子浓度作为判别因子,可解决单位不一致的问题;选用灰色关联度法检验距离判别分析模型的正确性,保证了所选样品的充分使用,能很好地弥补两种方法的不足;距离判别分析模型排除了一般方法评分时存在的人为因素影响;各水样对参考序列的关联度在0.8左右,两矿区石炭系含水层水源具有较强的关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突水 判别因子 距离判别法 灰色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品种杨梅干果风味的电子鼻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尹洁 朱丽云 +6 位作者 宋林珍 杨君 张春苗 吴俊清 张拥军 高永生 刘沁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4,共4页
探讨电子鼻技术对不同品种杨梅干果整体风味特征的区分度。根据雷达响应结果显示,PA/2和T70/2传感器对炭梅、荸荠种、东魁和早荠等4个品种杨梅干果的响应无差异,P30/2传感器对早荠和荸荠种杨梅干果的响应强于其他5个传感器,而炭梅和东... 探讨电子鼻技术对不同品种杨梅干果整体风味特征的区分度。根据雷达响应结果显示,PA/2和T70/2传感器对炭梅、荸荠种、东魁和早荠等4个品种杨梅干果的响应无差异,P30/2传感器对早荠和荸荠种杨梅干果的响应强于其他5个传感器,而炭梅和东魁种杨梅干果的P30/1传感器的响应最强。经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4个品种杨梅干果香味成分存在差异,可通过电子鼻较好地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干果 香味 电子鼻 主成分分析 线性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判别分析法在筛选泥石流评价因子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13
作者 孟凡奇 李广杰 +2 位作者 李明 马建全 汪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925-2929,共5页
运用逐步判别分析原理,在多个评价因子中按其对泥石流沟判别能力贡献的大小进行筛选,从而确定泥石流沟的评价因子。应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筛选后的评价因子进行赋权,使求得的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避免了层次分析法后期检验过程中多... 运用逐步判别分析原理,在多个评价因子中按其对泥石流沟判别能力贡献的大小进行筛选,从而确定泥石流沟的评价因子。应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筛选后的评价因子进行赋权,使求得的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避免了层次分析法后期检验过程中多次调整判断矩阵带来的过于主观性的问题。在评价因子的筛选和赋权的基础上进行了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运用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后的评价因子客观、准确地反映了当地泥石流危险度的影响因素,与传统方法所得危险度结果相比更符合泥石流危险度实际情况,可靠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步判别分析法 评价因子 筛选 改进层次分析法 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的微冻鲢鱼新鲜度识别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易宇文 范文教 +2 位作者 贾洪峰 孙俊秀 陈云川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5,共4页
利用α-ASTREE电子舌对不同储藏期的微冻鲢鱼的新鲜度进行检测,采用AstreeⅡ软件对获取的数据信号进行主成分(PCA)分析和判别因子(DFA)分析。研究显示不同储藏期鲢鱼样品能够被电子舌有效区分,且鲢鱼鲜度差异的信号强度主要来源于传感... 利用α-ASTREE电子舌对不同储藏期的微冻鲢鱼的新鲜度进行检测,采用AstreeⅡ软件对获取的数据信号进行主成分(PCA)分析和判别因子(DFA)分析。研究显示不同储藏期鲢鱼样品能够被电子舌有效区分,且鲢鱼鲜度差异的信号强度主要来源于传感器JB、HA、GA。比较而言,DFA法较之PCA法更加容易区分不同储藏期的鲢鱼样品。在判别因子分析中,仅前两个判别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就高达97.46%,识别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舌 微冻 鲢鱼 主成分分析 判别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在新兵精神疾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艳玲 张理义 +1 位作者 陈春霞 姚高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9-523,共5页
目的探讨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在入伍新兵精神疾病筛查中的价值,并探究入伍后新兵精神疾病发病的高危因子,为新兵精神疾病筛查工作提供客观工具。方法选择新兵共83 327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军人心理健康量表进行筛查,同时结合线索调查,心理访... 目的探讨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在入伍新兵精神疾病筛查中的价值,并探究入伍后新兵精神疾病发病的高危因子,为新兵精神疾病筛查工作提供客观工具。方法选择新兵共83 327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军人心理健康量表进行筛查,同时结合线索调查,心理访谈,以及《中国精神病与分类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三级检诊明确临床诊断,将确诊患精神疾病的新兵共256例作为病例组,另从健康新兵中分层抽取25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和临床诊断检出率的一致性。采用判别分析方法,分析军人心理健康量表8个因子(X1-X8)对新兵精神疾病的筛查效果。结果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对新兵精神疾病复检的敏感度为87.89%,特异度为95.94%。判别函数为:对照组Y=-1.913+0.097 X1+0.176 X2-0.488 X3+0.519 X4-0.042 X5+0.456 X6+0.282 X7+0.156 X8。病例组Y=-6.099+0.324 X1+0.036 X2-0.672 X3+0.844 X4-0.275 X5+0.105 X6+0.537 X7+0.735 X8。总体判别符合率为89.5%,其中病例组符合率为79%,对照组符合率为100%,总误判率为10.5%。CMMHS中的强迫、焦虑、抑郁、躯体化及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是健康新兵入伍后新发精神疾病的高危因子。结论军人心理健康量表对新兵精神疾病筛查诊断符合率较高,其检测结果与CCMD-3临床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可作为中国军人精神疾病的筛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精神障碍 危险因素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浓缩还原梨汁品质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10
16
作者 冯云霄 何近刚 +2 位作者 程玉豆 李丽梅 关军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4-80,共7页
为探明非浓缩还原(not from concentrate,NFC)梨汁品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构建NFC梨汁综合评价体系,以32个品种梨果实为材料,利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对其鲜榨汁的12个品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means聚类分... 为探明非浓缩还原(not from concentrate,NFC)梨汁品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构建NFC梨汁综合评价体系,以32个品种梨果实为材料,利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对其鲜榨汁的12个品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法建立NFC梨汁品质判别函数。结果表明,NFC梨汁品质指标间离散程度差异很大,变异系数在5.46%~105.73%之间,其中,类黄酮变异系数最大,达到105.73%;而亮度(L值)变异系数最小,为5.46%。转化后的数据经因子分析共提取出4个公因子,分别为功能因子(方差贡献率为27.873%)、风味因子(方差贡献率为24.890%)、外观因子(方差贡献率为17.364%)、甜度因子(方差贡献率为14.235%),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4.362%。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酚类物质质量浓度、糖酸比、色度角(h值)、可溶性糖质量浓度、L值、类黄酮质量浓度6项指标为NFC梨汁品质评价核心指标,由此建立了NFC梨汁品质等级判别函数,建模样本判别正确率为100%,可用于NFC梨汁综合品质定性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浓缩还原梨汁 评价体系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舌对鸡汤和人工勾兑高汤及其混合样品的识别 被引量:7
17
作者 曹仲文 张晓燕 周晓燕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7,共4页
运用电子舌对鸡汤与人工勾兑高汤及其混合样品进行识别,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舌能够有效识别鸡汤与各种人工勾兑的汤,以及其混合样品;对不同混合比例的鸡汤建立了偏最小二乘... 运用电子舌对鸡汤与人工勾兑高汤及其混合样品进行识别,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舌能够有效识别鸡汤与各种人工勾兑的汤,以及其混合样品;对不同混合比例的鸡汤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预测模型,电子舌响应信号和鸡汤混合比例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8 71),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模型预测误差在15%以内。证明电子舌可用于鸡汤与人工勾兑汤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舌 鸡汤 主成分分析 判别因子分析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修正 被引量:7
18
作者 缪柏其 宁静 +1 位作者 肖婕 戴小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61,共6页
分别通过马氏距离分类和用因子分析调整消除评估问卷数的影响后再进行分类的统计方法 ,对中国科技大学教学质量评估问卷进行了分析 ,给任课老师一个横向可比的客观估计值 。
关键词 因子分析 马氏距离 判别分析 回归分析 教学质量评估问卷 统计分析 高校 教学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肪酸组成甄别油茶籽油掺伪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东生 金青哲 +3 位作者 王兴国 薛雅琳 钟诚 张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以植物油的特征信息——脂肪酸组成为依据,结合化学计量学,运用主成分法、偏最小二乘判别因子分析法来研究甄别油茶籽油的可行性,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来定量预测分析不同掺伪比例的油茶籽油.结果显示:主成分法(Principal Compo... 以植物油的特征信息——脂肪酸组成为依据,结合化学计量学,运用主成分法、偏最小二乘判别因子分析法来研究甄别油茶籽油的可行性,并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来定量预测分析不同掺伪比例的油茶籽油.结果显示:主成分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因子分析法(Partial Least-squares Analysis-Discriminat Factor Analysis,PLS-DFA)都能将油茶籽油样品与其他几种植物油样品区分开来,并且PLS-DFA要比PCA区分效果稍好;掺伪比例和脂肪酸组成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artial Least-squares Analysis,PLS)能够定量预测分析掺伪比例为5%~60%的掺伪样品,且相关系数都能达到0.98以上,说明脂肪酸组成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能够很好的甄别油茶籽油掺伪,为快速甄别油茶籽油掺伪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脂肪酸 主成分分析法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 掺伪 (PCA) (PLS-d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感器阵列多特征优化融合的茶叶品质检测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红梅 邹光宇 +3 位作者 王淼森 肖焱中 田辉 王万章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1-496,共6页
为提高电子鼻对不同品质茶叶的识别能力,分别提取电子鼻传感器信号的总体平均值、上升阶段斜率平均值和相对稳态平均值作为特征值,对电子鼻传感器阵列进行多特征数据融合优化。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统一值的量纲和数量级;通过... 为提高电子鼻对不同品质茶叶的识别能力,分别提取电子鼻传感器信号的总体平均值、上升阶段斜率平均值和相对稳态平均值作为特征值,对电子鼻传感器阵列进行多特征数据融合优化。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统一值的量纲和数量级;通过因子载荷分析,去除各个象限内主成分投影较小和投影重叠的因子,对多特征向量矩阵进行优化;最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缩小不同品质茶叶组内间距,增大组间间距,更利于实现茶叶品质的区分。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PCA)可有效区分3种不同等级茶叶,因子载荷优化使各品质茶叶组内间距减小,单因素方差优化使一级与二级茶叶区分效果更明显;线性判别分析(LDA)效果要优于PCA分析,3个不同等级的茶叶可得到极为明显的区分。研究结果表明,用多特征优化融合可有效提取电子鼻对茶叶的响应信息,有利于对不同品质茶叶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载荷因子 单因素方差分析 PCA分析 LD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