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adaptive quasi-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nonlinear discrete-time systems 被引量:11
1
作者 Wang Weihong1,2 & Hou Zhongsheng3 1. School of Tra?c and Transportation, Beijing Jiaotong Univ., Beijing 100044, P. R. China 2. Dept. of Automation, Taiyuan Univ.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 P. R. China 3. Advanced Control Systems Lab,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 Beijing 100044,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1期154-160,共7页
A new adaptive quasi-sliding mode control algorithm is developed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discrete-time systems, which is especially useful for nonlinear systems with vaguely known dynamics. This design is model-free,... A new adaptive quasi-sliding mode control algorithm is developed for a class of nonlinear discrete-time systems, which is especially useful for nonlinear systems with vaguely known dynamics. This design is model-free, and is based directly on pseudo-partial-derivatives derived on-line from the input and output information of the system using an improved recursive projection type of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aptive quasi-sliding mode control system is stable and converg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si-sliding mode control adaptive control model-free control pseudo-partial-derivati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准零刚度隔振系统吸引子迁移控制特性
2
作者 马召召 余永华 +2 位作者 杨庆超 周瑞平 柴凯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0-739,共10页
非线性隔振系统普遍存在多稳态吸引子共存现象,运行在不同吸引子上时则具有不同的隔振效果.为保证非线性隔振系统处于最优的隔振状态,以双层准零刚度隔振(two-stage quasi-zero stiffness vibration isolation,TQZS VI)系统为对象,对其... 非线性隔振系统普遍存在多稳态吸引子共存现象,运行在不同吸引子上时则具有不同的隔振效果.为保证非线性隔振系统处于最优的隔振状态,以双层准零刚度隔振(two-stage quasi-zero stiffness vibration isolation,TQZS VI)系统为对象,对其吸引子迁移控制特性展开分析.首先,建立了TQZS VI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参数延拓跟踪方法和并行胞映射方法分别揭示了TQZS VI系统全局分岔特性和吸引子共存特性,在不同激励力幅值作用下TQZS VI系统具有显著的分岔特性,包括周期运动(周期1,2和3等)以及混沌运动.然后,基于吸引子迁移控制理论,采用经典指数趋近律提出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的吸引子迁移控制方法,其无需建立非线性控制项且目标轨道函数传输域具备全局性.最后,采用所提出的吸引子迁移控制方法构建了TQZS VI系统迁移控制项,并揭示了TQZS VI系统在不同目标轨道以及吸引子之间的迁移控制特性.结果表明,基于滑模变结构的吸引子迁移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控制TQZS VI系统的运动状态,可为非线性隔振系统状态控制和减振降噪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隔振 准零刚度 吸引子 滑模变结构 迁移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滑动模态的液压支架推移系统高精度位置控制
3
作者 高钰豪 孙星 +2 位作者 李洋 刘伟 李婧妍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12,共8页
液压支架推移系统的控制精度直接影响综采工作面直线度。目前液压支架推移系统位置控制算法普遍存在状态感知维度单一、动态扰动耦合复杂等问题,导致控制算法的实际效果受限,特别是移架过程中的非线性摩擦效应与未建模动态特性,进一步... 液压支架推移系统的控制精度直接影响综采工作面直线度。目前液压支架推移系统位置控制算法普遍存在状态感知维度单一、动态扰动耦合复杂等问题,导致控制算法的实际效果受限,特别是移架过程中的非线性摩擦效应与未建模动态特性,进一步加剧了系统控制偏差的累积效应。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准滑动模态的液压支架推移系统高精度位置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融合液压缸动力学、流量特性及扰动耦合的非线性模型,提出了“双幂次趋近律−新型饱和函数”协同框架,解决传统滑模控制(SMC)中快速收敛与抖振抑制的矛盾。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准滑动模态控制器(QSMC),该控制器引入ESO估计液压支架推移系统未建模动态和外部扰动,采用非线性反馈饱和函数加快系统状态收敛,有效抑制SMC固有的抖振现象。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SMC,所提方法在阶跃响应中稳态时间缩短至1.1 s,降幅为47.6%,稳态误差趋近于零;在正弦响应中,0.2 s即可实现稳定跟踪,峰值误差为0.001 m,减小了94.7%,且具备更宽的频带特性;在方波输入下所提方法实现了平滑切换,鲁棒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推移系统 工作面直线度控制 位置控制 滑模控制 准滑动模态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拟连续算法的回转弹仓位置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冬 钱林方 +3 位作者 陈志群 陈龙淼 邹权 陈军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6-1448,共13页
为提高大口径火炮自动装填过程中回转弹仓工作的精确性和鲁棒性,在分析现有拟连续算法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全新的改进拟连续控制器对回转弹仓进行位置控制。通过与滑模扰动观测器相结合,新控制器增益不依赖于系统扰动的不确... 为提高大口径火炮自动装填过程中回转弹仓工作的精确性和鲁棒性,在分析现有拟连续算法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全新的改进拟连续控制器对回转弹仓进行位置控制。通过与滑模扰动观测器相结合,新控制器增益不依赖于系统扰动的不确定性边界,且不需引入额外的控制器参数,降低了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试难度。通过Lyapunov方程验证控制器本身及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控制器相对于已有拟连续算法具有优越性,在受到不确定时变负载和不确定参数扰动的情况下,新设计的改进控制器在应用于回转弹仓时,在趋近段可以获得更快的收敛速度,减小到位超调量,并在滑动段有效减弱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弹仓 不确定扰动 改进拟连续控制器 滑模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直流偏置与频率偏移的并网逆变器无电网电压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
5
作者 郭磊磊 崔蕾 +2 位作者 王波 高鹏飞 金楠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148,156,共8页
传统并网逆变器无电压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易受电网频率偏移和直流偏置的影响,导致电流控制误差较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和双准谐振滤波器的改进电网电压观测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压观测值的并网逆变器无... 传统并网逆变器无电压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易受电网频率偏移和直流偏置的影响,导致电流控制误差较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和双准谐振滤波器的改进电网电压观测方法,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电压观测值的并网逆变器无电压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设计了一种滑模观测器,以实现电网电压观测。为了克服高频滑模噪声和直流偏置的影响,设计了采用准谐振滤波器代替低通滤波器的电网电压基波信号提取方法,以抑制直流偏置对电网电压观测的影响。针对单个准谐振滤波器易受电网频率偏移影响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双准谐振滤波器串联的电网电压相位和幅值补偿方法,从而克服了电网频率偏移的影响。由于所提方法可以提高电网电压观测精度,基于该方法的并网逆变器无电压传感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的电流控制精度也得到显著提高。对比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滑模观测器 准谐振滤波器 直流偏置 电网频率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连续高阶滑模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姿态控制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婕 宗群 +1 位作者 田栢苓 范文茹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66-1173,共8页
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外界干扰对再入制导控制性能的影响,基于拟连续高阶滑模控制策略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再入制导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再入制导指令的设计过程.其次,基于再入飞行特性对模型进行简化,获得面向控制的姿态模型,... 考虑模型参数不确定和外界干扰对再入制导控制性能的影响,基于拟连续高阶滑模控制策略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再入制导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再入制导指令的设计过程.其次,基于再入飞行特性对模型进行简化,获得面向控制的姿态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新的控制变量,设计解耦滑模面,实现姿态间的解耦.再次,为了削弱控制抖振,通过引入虚拟控制,对系统进行增广,基于齐次性理论设计拟连续三阶滑模再入姿态控制器,确保系统在有限时间实现对制导指令的稳定跟踪.最后,六自由度再入飞行器的制导控制一体化仿真结果表明,本研究给出的控制策略在不影响系统鲁棒性的同时,能够实现对标称轨迹和再入姿态的综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再入姿态控制 拟连续高阶滑模 虚拟控制 制导控制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离散滑模重复控制的新型趋近律 被引量:18
7
作者 孙明轩 范伟云 王辉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13-1221,共9页
针对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提出一种新型的离散趋近律,构造理想切换动态,并基于理想切换动态设计离散滑模重复控制器.在消除系统颤振的同时,完全抑制周期扰动带来的影响,改善控制品质.分别推导了切换函数的绝对收敛层、单调收敛层和拟滑... 针对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提出一种新型的离散趋近律,构造理想切换动态,并基于理想切换动态设计离散滑模重复控制器.在消除系统颤振的同时,完全抑制周期扰动带来的影响,改善控制品质.分别推导了切换函数的绝对收敛层、单调收敛层和拟滑模带的边界,用于刻画在不同控制器参数下闭环系统的趋近过程和拟滑模运动.数值仿真和在伺服装置上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出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滑动模态 离散滑模重复控制 理想切换动态 离散时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电力滤波器精确反馈线性化准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37
8
作者 杨龙月 刘建华 王崇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5868-5875,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精确反馈线性化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准滑模变结构复合控制策略,解决了传统有源电力滤波器滑模控制器设计结构复杂及抖振问题。根据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在d-q坐标系下的仿射非线性模型,推导相应的坐标... 提出一种基于精确反馈线性化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准滑模变结构复合控制策略,解决了传统有源电力滤波器滑模控制器设计结构复杂及抖振问题。根据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在d-q坐标系下的仿射非线性模型,推导相应的坐标变换矩阵与状态反馈表达式,得到系统精确反馈线性化模型。针对此线性系统设计积分滑模函数,并证明等效控制的存在性与滑模控制的可达性。最终实现了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设计,并给出参数选取范围。仿真与实验结果证明,该复合控制方法结合了精确反馈线性化控制与滑模控制的优点,具有较优的动态控制响应与稳态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精确反馈线性化 准滑模变结构控制 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趋近律方法 被引量:27
9
作者 高存臣 刘云龙 李云艳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81-785,共5页
分析了不确定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常用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借助s型函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离散趋近律.应用该趋近律设计的变结构控制系统,其原点稳定性和系统平稳性都优于指数趋近律和变速趋近律,该设计方案保证了系统状态在趋近过程中能... 分析了不确定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常用设计方法的优缺点,借助s型函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离散趋近律.应用该趋近律设计的变结构控制系统,其原点稳定性和系统平稳性都优于指数趋近律和变速趋近律,该设计方案保证了系统状态在趋近过程中能够保持某一趋近特性,加快了系统状态的趋近速度,同时降低了抖振,易于变结构控制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离散系统 变结构控制 趋近律 s型函数 准滑动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滑模控制开关DC-DC变换器分析 被引量:37
10
作者 倪雨 许建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6,共6页
准滑模控制的滑模系数和边界层的选取因缺乏明确的关系式而难以确定,该文以相变量系统模型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准滑模控制方法的特性和在Buck变换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了准滑模控制的边界层、滑模系数、准滑动模态区相互之间的定量数学关系... 准滑模控制的滑模系数和边界层的选取因缺乏明确的关系式而难以确定,该文以相变量系统模型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准滑模控制方法的特性和在Buck变换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了准滑模控制的边界层、滑模系数、准滑动模态区相互之间的定量数学关系,所获得的研究结果可以指导我们有效的选取滑模系数和边界层厚度。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准滑模控制器可以获得更加平滑的占空比,有利于减小输出电压的纹波,抑制系统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量系统 状态空间平均 准滑模控制 理想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离散系统自适应准滑模控制 被引量:17
11
作者 侯忠生 王卫红 金尚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509,共5页
针对一般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不确定性和扰动抑制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准滑模控制算法.算法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基于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模型的自适应准滑模控制器设计,其中动态线性化方法中"伪偏导数"的估计算法仅依赖于系统... 针对一般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的不确定性和扰动抑制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准滑模控制算法.算法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基于紧格式动态线性化模型的自适应准滑模控制器设计,其中动态线性化方法中"伪偏导数"的估计算法仅依赖于系统I/O实时量测值.其二是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估计器来估计系统的综合不确定性.理论分析证明了系统的BIBO稳定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滑模控制 无模型自适应控制 动态线性化 神经网络 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时间系统变结构控制的新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克茂 王子才 张德成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1-184,共4页
针对现有关于离散时间系统变结构控制的主要设计方法,分析了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方法,使所得的变结构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给出了仿真算例,并把本文的方法与已有方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的结论。
关键词 离散时间系统 变结构控制 准滑动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三线制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准滑模变结构控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晓 孔令军 +1 位作者 孙华 张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0-44,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准滑模变结构控制(QSMC)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策略,用于减小常规滑模控制中存在的抖动问题。使用的方法是将系统的运动轨迹限制在理想滑动模态的某一领域Δ内,从而实现对滑模控制非线性部分进行处理,保证了在减小了系统... 提出一种基于准滑模变结构控制(QSMC)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策略,用于减小常规滑模控制中存在的抖动问题。使用的方法是将系统的运动轨迹限制在理想滑动模态的某一领域Δ内,从而实现对滑模控制非线性部分进行处理,保证了在减小了系统的抖动的同时系统又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同时分析了该装置的原理及控制方法,并对控制器的存在性,可达性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控制算法简单,响应速度快,对外界噪声干扰和参数摄动具有鲁棒性等特点,对抖动也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三线制系统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准滑模控制 边界层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死区离散趋近律的准滑模控制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涛 刘贺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0-766,共7页
针对受正弦信号干扰的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死区离散趋近律的准滑模控制方法.系统能够由任一初始状态向死区作单调趋近运动,并于有限时间到达准滑动模态区作准滑动模态运动.准滑动模态带具有任意阶次小的特点.该方法进步增... 针对受正弦信号干扰的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死区离散趋近律的准滑模控制方法.系统能够由任一初始状态向死区作单调趋近运动,并于有限时间到达准滑动模态区作准滑动模态运动.准滑动模态带具有任意阶次小的特点.该方法进步增强了系统鲁棒性,有效改善系统动态品质,减小了稳态误差.系统无控制抖振和稳态抖振产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趋近律 死区 准滑模控制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机器人分布式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5
作者 薛力军 胡松华 +2 位作者 梁斌 李成 强文义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4-238,共5页
针对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和星载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分别基于干扰上确界和比例切换,设计了2种分布式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以实现在存在不确定干扰和关节摩擦力矩情况下基座姿态和关节运动的综合控制。首先给出了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模... 针对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特性和星载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分别基于干扰上确界和比例切换,设计了2种分布式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以实现在存在不确定干扰和关节摩擦力矩情况下基座姿态和关节运动的综合控制。首先给出了空间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和关节低速摩擦力矩模型,并以两自由度空间机器人为例,介绍了2种分布式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的推导过程。通过仿真实验,对2种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布式变结构控制方法在简化算法的同时,能够保证系统控制性能,并对干扰和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器人 变结构控制 准滑动模态 低速摩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DC/DC辅助电源轨迹规划及双积分滑模控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斌 粟梅 +2 位作者 贺建军 孙尧 唐青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8-924,共7页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低压辅助供电系统的应用要求,提出一种既能满足输入电压范围宽,又能实现给低压蓄电池进行合理充放电控制和能量管理的车载DC/DC辅助电源控制策略。在研究蓄电池三段式充电特性、各种工况及工作模式对DC/DC的要求和证明...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低压辅助供电系统的应用要求,提出一种既能满足输入电压范围宽,又能实现给低压蓄电池进行合理充放电控制和能量管理的车载DC/DC辅助电源控制策略。在研究蓄电池三段式充电特性、各种工况及工作模式对DC/DC的要求和证明车载辅助供电系统微分平滑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效率曲线、电流变化率与能量管理的多目标轨迹规划算法。为满足系统输出微分平滑的前提,即输出电流能快速准确跟踪参考电流,提出适合电流内环的双积分高阶定频准滑模控制算法,给出了数学模型和控制器设计方法。最后,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工程样机及实验平台。仿真与实验结果及工程应用证明了所提DC/DC辅助电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微分平滑 移相全桥DC DC 准滑模控制 Saber-MATLAB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落角约束的再入机动弹头的变结构导引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胡正东 曹渊 蔡洪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3-398,共6页
针对再入机动弹头垂直打击目标的要求,研究了具有末端落角约束的变结构导引律。该导引律包括俯冲平面内的制导方程和转弯平面内的制导方程,通过采用准滑动模态控制削弱抖振的影响。通过数学仿真,分析了四个制导参数对制导效果的影响,探... 针对再入机动弹头垂直打击目标的要求,研究了具有末端落角约束的变结构导引律。该导引律包括俯冲平面内的制导方程和转弯平面内的制导方程,通过采用准滑动模态控制削弱抖振的影响。通过数学仿真,分析了四个制导参数对制导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利用遗传算法离线优化制导参数的可行性,检验了最优制导参数的制导效果对不同初始状态偏差的敏感性。仿真结果表明,与最优导引律相比,变结构导引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干扰影响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机动弹头 末端落角约束 变结构导引律 准滑动模态控制 遗传算法 最优导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动弹性机翼的反演滑模控制 被引量:6
18
作者 侯小燕 薛文涛 李泰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4,共6页
针对机翼系统的颤振问题,采用一种积分和反演相结合的准滑模控制方法对机翼的浮沉和俯仰自由度进行控制。首先对带前后副翼的机翼气动弹性系统进行建模,基于建立的模型设计了积分和反演相结合的准滑模控制器,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 针对机翼系统的颤振问题,采用一种积分和反演相结合的准滑模控制方法对机翼的浮沉和俯仰自由度进行控制。首先对带前后副翼的机翼气动弹性系统进行建模,基于建立的模型设计了积分和反演相结合的准滑模控制器,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对机翼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最后,基于Matlab对该机翼气动弹性反演准滑模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并与传统滑模控制的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反演准滑模控制器能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实现期望状态的快速稳定跟踪,同时能削弱滑模控制的抖振,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翼 反演 准滑模变结构控制 颤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变速趋近律的模糊滑模高频开关电源控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焦尚彬 刘晨 +2 位作者 黄伟超 刘丁 梁炎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08-117,共10页
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的小信号模型存在不适用于工作点在较大参数范围内变化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该缺点,采用准线性建模方法对移相全桥高频开关电源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选取了线性切换函数和基于变速趋近律的控制率,设计了一种高频开关电... 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的小信号模型存在不适用于工作点在较大参数范围内变化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该缺点,采用准线性建模方法对移相全桥高频开关电源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选取了线性切换函数和基于变速趋近律的控制率,设计了一种高频开关电源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克服传统高频开关电源控制器动态响应特性较慢、对系统条件突变调节效果不理想的不足。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与一般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相比,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鲁棒性和动态性能,有效降低了抖振。利用所设计的控制器实现了对1.2k W高频开关电源样机的良好控制,进一步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开关电源 准线性建模 切换函数 变速趋近律 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时间系统的变结构控制设计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立忠 陈少昌 李红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4-287,共4页
对离散趋近律方法进行研究,针对利用该方法设计变结构控制时系统产生抖振的原因,提出三种改进方案。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较好地克服了由离散趋近律引起的抖振问题,可以大大改善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
关键词 离散时间系统 变结构控制 离散趋近律 准滑动模态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