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Nonlinear Decoupling Controller for Double-electromagnet Suspension System 被引量:9
1
作者 LIU De-Sheng LI Jie ZHANG Ku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1-328,共8页
Aiming at th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electro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odule of the maglev train, a nonlinear decoupling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he module is modeled as a double-electromagnet... Aiming at th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electro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odule of the maglev train, a nonlinear decoupling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he module is modeled as a double-electromagnet system, and based on some reasonable assumptions its nonlinear mathematical model, a MIMO coupling system, is derived. To realize the linearization and decoupling from the input to the output, the model is linearized exactly by means of feedback linearization, and an equivalent linear decoupling model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linear model, a nonlinear suspension controller is designed using state feedback.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controller can effectually solve the coupling problem in double-electromagnet suspens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倍电磁体 解耦 悬浮控制器 反馈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C-ASMC的燃料电池控制模型研究
2
作者 范思遐 徐书琪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3,86,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FLC-ASMC)来解决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系统中阴阳极气体流量与压力的协同控制问题。考虑到PEMFC系统的非线性和强耦合特点,采用反馈线性化方法解耦流量与压力的关系,从而控制阴阳... 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FLC-ASMC)来解决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系统中阴阳极气体流量与压力的协同控制问题。考虑到PEMFC系统的非线性和强耦合特点,采用反馈线性化方法解耦流量与压力的关系,从而控制阴阳极压差在合理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传统PID控制精度约为85%,SMC控制精度为90%~92%,而FLC-ASMC的控制精度达到95%以上,表现出最佳性能。试验验证了该控制器能够有效控制压差,提升系统的鲁棒性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解耦控制 反馈线性化 自适应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3-RRPU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及鲁棒控制研究
3
作者 韩秀英 李旭莹 +1 位作者 凌金博 杨琨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4-1471,共8页
针对现有的三平移并联机构大多正解不唯一、较难实现精确稳定运动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3-RRPU型三平移并联机构,同时研究了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及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运用螺旋理论分析了该机构三平移的原理,进行了驱动输入的... 针对现有的三平移并联机构大多正解不唯一、较难实现精确稳定运动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3-RRPU型三平移并联机构,同时研究了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及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运用螺旋理论分析了该机构三平移的原理,进行了驱动输入的选取与论证,对机构平台奇异性、驱动奇异性和支链奇异性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运动学理论建立了运动学模型,推导了位置正、逆解析解;再次,运用拉格朗日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机构操作空间的刚体动力学模型;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反馈解耦的自适应滑模轨迹跟踪控制方法,以证明其控制稳定性,并基于动力学模型对空间轨迹跟踪精度和控制力矩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RRPU并联机构的位置正解在一般位形下具有唯一性,机构的平台奇异位形和驱动奇异位形少且无支链奇异。该轨迹控制方法可使机构在载荷20 kg、速度0.18 m/s、加速度0.12 m/s 2下,实现0.002 m以内的高精度复杂轨迹跟踪;基于Sigmoid函数的轨迹控制方法还能有效削弱控制力矩的抖振,为实现工业领域高速、高精度、高性能的三平移运动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平移并联机构 位置正解 奇异性 螺旋理论 非线性反馈解耦 自适应滑模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机构操作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反馈线性化的异步电动机非线性控制 被引量:72
4
作者 张春朋 林飞 +1 位作者 宋文超 焦连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9-102,107,共5页
异步电动机是一个存在复杂耦合的非线性系统。该文应用直接反馈线性化理论,通过对输出方程的简单求导,得到所需的坐标变换和非线性状态反馈,实现了异步电动机系统的输入输出线性化。对于反馈线性化中重要的零动态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保... 异步电动机是一个存在复杂耦合的非线性系统。该文应用直接反馈线性化理论,通过对输出方程的简单求导,得到所需的坐标变换和非线性状态反馈,实现了异步电动机系统的输入输出线性化。对于反馈线性化中重要的零动态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保证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系统分解成转速和磁链两个独立的最简线性子系统,实现了二者的动态完全解耦。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反馈线性化 异步电动机 非线性控制 矢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光束抖动的快速反射镜复合控制 被引量:34
5
作者 丁科 黄永梅 +1 位作者 马佳光 付承毓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91-1998,共8页
提出了改进的抑制光束抖动的快速反射镜控制算法,用于提高卫星平台捕获跟瞄(ATP)系统的瞄准精度。根据自适应前馈控制和经典PID控制算法的特点,分析了两种算法复合控制的优势。探讨了现有直接复合控制算法中自适应算法不收敛的原因,并... 提出了改进的抑制光束抖动的快速反射镜控制算法,用于提高卫星平台捕获跟瞄(ATP)系统的瞄准精度。根据自适应前馈控制和经典PID控制算法的特点,分析了两种算法复合控制的优势。探讨了现有直接复合控制算法中自适应算法不收敛的原因,并依据解耦理论引入了解耦的复合控制算法,解决了现有直接复合算法不收敛的问题。最后,对经典PID控制,自适应前馈控制和解耦复合控制算法进行了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实验条件下,解耦复合控制算法的控制精度相对于经典PID反馈算法提高了近10倍;相对于自适应前馈算法提高了约3倍。结果显示,提出的解耦复合控制的算法结合了两种算法的优点,对抑制光束抖动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 光束抖动 快速反射镜 反馈控制 自适应前馈控制 直接复合控制 解耦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建模及非线性解耦控制 被引量:52
6
作者 严干贵 陈涛 +3 位作者 穆钢 刘文华 李军徽 黄亚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50,共6页
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是基于脉宽调制电压源型换流器的新一代直流输电,具有功率控制灵活、可向有源和无源网络输电、产生的谐波含量小等优点。建立了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模型,采用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了非线性... 轻型高压直流输电是基于脉宽调制电压源型换流器的新一代直流输电,具有功率控制灵活、可向有源和无源网络输电、产生的谐波含量小等优点。建立了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轻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模型,采用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了非线性解耦控制器,实现输送有功、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应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对轻型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调节控制原理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模型和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了多角度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源型换流器(VSC) 轻型高压直流输电 反馈线性化 非线性解耦控制 输配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电动机的状态反馈线性化控制 被引量:28
7
作者 曹建荣 虞烈 谢友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22-26,73,共6页
借助电磁场的有限元计算建立了磁悬浮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针对系统具有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 ,应用多变量非线性控制的状态反馈线性化方法 ,设计出非线性控制器 ,经过该控制器的补偿 ,将原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解耦并线性化 ... 借助电磁场的有限元计算建立了磁悬浮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针对系统具有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 ,应用多变量非线性控制的状态反馈线性化方法 ,设计出非线性控制器 ,经过该控制器的补偿 ,将原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解耦并线性化 ,成为转速、转子磁链及转子位置等彼此无耦合的线性子系统。应用线性系统理论对这些线性子系统进行综合。仿真表明 ,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应用高磁场稀土钕铁硼永磁铁推力轴承 ,实现转子的轴向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电动机 解耦控制 反馈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反馈的LCL型逆变器解耦控制策略 被引量:31
8
作者 屈克庆 李文旗 +2 位作者 叶天凯 赵晋斌 李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30-138,共9页
为实现带LCL滤波器的三相电压源型并网逆变器(VSI)的无静差控制,通常采用abc/dq变换将静止坐标系转换为同步坐标系,但这种变换存在dq分量间的耦合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反馈的三闭环解耦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状... 为实现带LCL滤波器的三相电压源型并网逆变器(VSI)的无静差控制,通常采用abc/dq变换将静止坐标系转换为同步坐标系,但这种变换存在dq分量间的耦合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反馈的三闭环解耦控制策略,该策略采用状态反馈实现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线性时不变系统动态解耦,不仅有效解决了dq分量间的耦合问题,而且在保证较高的入网电流质量的条件下改善了系统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均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坐标系 LCL滤波器 并网逆变器 状态反馈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的非线性解耦矢量控制 被引量:16
9
作者 严干贵 李军徽 +3 位作者 蒋桂强 陈涛 黄亚峰 王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9-135,共7页
建立了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在dq坐标系下的动态模型,基于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了变流器与两端交流系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非线性解耦控制器,实现了有功和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和30kVA/380V物理样机对参考... 建立了背靠背电压源型变流器在dq坐标系下的动态模型,基于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了变流器与两端交流系统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非线性解耦控制器,实现了有功和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基于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和30kVA/380V物理样机对参考功率跟踪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对所构建控制器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靠背电压源变流器 反馈线性化 解耦矢量控制 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反馈解耦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胡晖 韩朝晖 +1 位作者 刘建国 魏彦 《控制工程》 CSCD 2004年第6期500-502,共3页
针对某燃烧系统中温度、流量耦合的特点,基于两种典型的解耦系统结构,设计了一类前置反馈补偿解耦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解耦方法基本消除了系统间的耦合作用,提高了经典解耦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关键词 耦合 PID控制 反馈补偿解耦控制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温湿度的反馈前馈线性化解耦控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程文锋 杨祥龙 王立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5-10,共6页
为了改善传统温室各环境因子的控制效果,研究了实用的非线性温室系统反馈前馈线性化解耦算法.采用该算法将非线性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变成2个独立的单输入单输出一阶线性系统,解除了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间的强耦合关系.求出了使温室动态... 为了改善传统温室各环境因子的控制效果,研究了实用的非线性温室系统反馈前馈线性化解耦算法.采用该算法将非线性的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变成2个独立的单输入单输出一阶线性系统,解除了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间的强耦合关系.求出了使温室动态质能平衡方程完全线性化解耦的温度和湿度调控量,并在合理的温湿度目标值下进行了温湿度解耦控制的仿真实验,仿真实验表明:若环境因子目标设定值在合理可控范围内,温室系统温度和湿度双因子协调控制能取得很好的跟随效果,消除了温度和湿度间的耦合,提高了温度湿度控制精度,从而能有效减小能耗,提高温室生产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温湿度 反馈前馈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驱动机器人关节加速度反馈解耦控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韩建达 谈大龙 蒋新松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9-295,共7页
以利用线加速度传感器实际测量转动关节的加速度为基础 ,分析了机器人关节加速度反馈控制的开环模型 ,以及影响其闭环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闭环控制策略的设计准则 .在一台三自由度直接驱动机器人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文分析的正确... 以利用线加速度传感器实际测量转动关节的加速度为基础 ,分析了机器人关节加速度反馈控制的开环模型 ,以及影响其闭环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闭环控制策略的设计准则 .在一台三自由度直接驱动机器人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文分析的正确性 ,与不具备加速度反馈控制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驱动机器人 关节加速度 反馈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磁悬浮轴承的解耦控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曹建荣 虞烈 谢友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44-48,60,共6页
运用解耦控制策略对六自由度刚性转子主动磁悬浮轴承(AMB) 进行控制,应用基于逆系统理论的状态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出非线性控制器.将AMB 这一多变量、强耦合及非线性的系统,分解为6 个单变量无耦合的线性子系统,并对线... 运用解耦控制策略对六自由度刚性转子主动磁悬浮轴承(AMB) 进行控制,应用基于逆系统理论的状态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出非线性控制器.将AMB 这一多变量、强耦合及非线性的系统,分解为6 个单变量无耦合的线性子系统,并对线性子系统进行了综合.仿真表明,此控制策略实现了各自由度之间的动态解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磁悬浮轴承 解耦控制 状态反馈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不引入零动态的异步电机反馈线性化控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洁 孔维超 钟彦儒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选取一种新的异步电机仿射非线性模型后,提出了一种不引入零动态的异步电机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避免了对系统零动态稳定性问题进行复杂的分析。求解了解耦矩阵使得系统可等价为两个相互解耦了的独立的线性系... 基于输入输出反馈线性化理论,选取一种新的异步电机仿射非线性模型后,提出了一种不引入零动态的异步电机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避免了对系统零动态稳定性问题进行复杂的分析。求解了解耦矩阵使得系统可等价为两个相互解耦了的独立的线性系统,简化了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的控制器设计。仿真结果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不引入零动态的异步电机反馈线性化控制方法有效实现了异步电机这个非线性被控对象的解耦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优良,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反馈线性化 零动态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拓扑的UPFC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张振华 江道灼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77,共5页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容量和鲁棒性是其工程实用的难点。为提高容量,将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引入到UPFC中以替代传统的三相全桥拓扑,其级联多电平特性适合高压大功率的发展方向。为增强鲁棒性,针对UPFC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在交...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的容量和鲁棒性是其工程实用的难点。为提高容量,将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引入到UPFC中以替代传统的三相全桥拓扑,其级联多电平特性适合高压大功率的发展方向。为增强鲁棒性,针对UPFC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在交叉解耦控制策略基础上引入反馈线性化和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UPFC在调节潮流时既保留了交叉解耦控制快速性和解耦性的特点,又提高了系统对于线路参数变化时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潮流控制器 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 交叉解耦 反馈线性化 变结构控制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电动机的解耦控制与矢量控制的解耦性质 被引量:9
16
作者 曹建荣 虞烈 谢友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1-75,共5页
对感应电动机的解耦控制及矢量控制的解耦性质进行了研究 .从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出发 ,分别利用非线性控制的状态反馈线性化方法和转子磁场定向方法对系统进行了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感应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只能实现电机... 对感应电动机的解耦控制及矢量控制的解耦性质进行了研究 .从感应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出发 ,分别利用非线性控制的状态反馈线性化方法和转子磁场定向方法对系统进行了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感应电动机的矢量控制只能实现电机转速与转子磁链之间的静态解耦 ,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解耦 ,而基于状态反馈线性化的解耦控制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控制 解耦控制 动态解耦 感应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基于特征结构配置的输出反馈解耦控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帆 周凤岐 周军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8,共4页
用当前控制领域研究中较为热门的特征结构配置方法 ,解决导弹在大攻角飞行时 ,存在的严重气动交连耦合问题。采用基于输出反馈特征结构配置的解耦控制方案 ,合理配置了闭环系统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求取了输出反馈与前馈控制器。仿真结... 用当前控制领域研究中较为热门的特征结构配置方法 ,解决导弹在大攻角飞行时 ,存在的严重气动交连耦合问题。采用基于输出反馈特征结构配置的解耦控制方案 ,合理配置了闭环系统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求取了输出反馈与前馈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 ,解耦效果好 ,跟踪指令的性能令人满意 ,进一步验证了特征结构配置方法用于解耦控制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结构配置 解耦 导弹控制 输出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应型磁悬浮电动机的解耦控制 被引量:9
18
作者 曹建荣 虞烈 谢友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5,15,共6页
对双定子绕组感应型磁悬浮电动机进行了研究。针对系统具有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 ,应用多变量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理论 ,通过状态反馈线性化方法 ,设计出非线性控制器 ,经过该非线性控制器的补偿 ,将原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 对双定子绕组感应型磁悬浮电动机进行了研究。针对系统具有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特点 ,应用多变量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理论 ,通过状态反馈线性化方法 ,设计出非线性控制器 ,经过该非线性控制器的补偿 ,将原非线性强耦合的多变量系统解耦并线性化 ,成为转速、转子磁链及转子位置等彼此无耦合的线性子系统。最后 ,应用线性系统理论对这些线性子系统进行综合。计算机仿真表明 ,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耦控制 反馈线性化 感应型磁悬浮电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静态反馈解耦的三容系统PI控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兴泉 刘淳 +1 位作者 马苗苗 陈虹 《控制工程》 CSCD 2004年第4期352-355,共4页
三容系统实验台是模拟多容器流程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时变、强耦合、非线性的实验系统。采用一种基于非线性静态反馈的解耦方法进行三容实验系统的液位控制,当系统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以寻找到一个输出与等效新输入之间的线性微分方程... 三容系统实验台是模拟多容器流程系统的多输入多输出、时变、强耦合、非线性的实验系统。采用一种基于非线性静态反馈的解耦方法进行三容实验系统的液位控制,当系统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可以寻找到一个输出与等效新输入之间的线性微分方程关系,然后再选择合适的状态反馈形式即可使该非线性系统解耦。经解耦,三容系统可分解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子系统,对每个这样的子系统可以采用PI控制。给出了应用的实验结果和与没有使用解耦的PI控制方法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静态反馈 解耦 三容系统 PI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40V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关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曹雪祥 赵万云 +2 位作者 徐天然 翟福军 史丽萍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2-66,共5页
基于级联H桥逆变器拓扑结构,将载波移相SPWM技术应用于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系统中,有效地改善交流侧输出电压特性。同时,在低开关频率下,可以获得较高的输出电压等级,降低自身的电压谐波成分。此外,结合反馈解耦控制理论,重点... 基于级联H桥逆变器拓扑结构,将载波移相SPWM技术应用于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系统中,有效地改善交流侧输出电压特性。同时,在低开关频率下,可以获得较高的输出电压等级,降低自身的电压谐波成分。此外,结合反馈解耦控制理论,重点研究电流环参数的变化对STATCOM系统特性的影响,并搭建低压1140V链式STATCOM试验平台,给出实际应用中最优PI参数控制范围,证实了STATCOM具有调节速度快、补偿效果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移相SPWM技术 静止无功补偿器 反馈解耦控制 最优PI参数控制 低压1140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