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无桥DCM Pseudo-Boost PFC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游芳 甘雪 +3 位作者 魏金成 包刚强 曹太强 王嘉磊 《电气工程学报》 2015年第11期39-45,共7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无桥Pseudo-Boost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解决了传统Boost PFC变换器存在二极管整流桥导通损耗大、效率较低的问题。详细分析了电路拓扑工作于电感电流断续模式(Discontinuous Current Mode,D... 本文研究了一种无桥Pseudo-Boost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解决了传统Boost PFC变换器存在二极管整流桥导通损耗大、效率较低的问题。详细分析了电路拓扑工作于电感电流断续模式(Discontinuous Current Mode,DCM)的工作原理和稳态特性,变换器具有传统Boost PFC相似的升压特性。分析了变换器的输入电流和功率因数值,基于其输入、输出电流特性,建立了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并设计了简单可行的控制电路。最后仿真分析表明,变换器输出电压稳定,输入电流能很好地跟踪输入电压,功率因数大于0.99,达到了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桥整流 功率因数校正 电流断续模式 小信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模态的DCM-LCC谐振变换器的归一化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洪寅 童朝南 王泽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3-115,共13页
为了研究电感电流断续模态(DCM)下LCC串并联谐振变换器的增益特性,通过谐振回路增益和串并联谐振电容比两个参数,建立了不同工作模态下LCC谐振回路的归一化模型。通过引入能量守恒原理及临界电流模态(CRM),推导了一种基于临界模态的归... 为了研究电感电流断续模态(DCM)下LCC串并联谐振变换器的增益特性,通过谐振回路增益和串并联谐振电容比两个参数,建立了不同工作模态下LCC谐振回路的归一化模型。通过引入能量守恒原理及临界电流模态(CRM),推导了一种基于临界模态的归一化谐振元件参数设计模型。该模型准确简单,简化了谐振参数的设计。根据推导结果得到不同工作模态下的LCC谐振回路的频率-增益特性曲线,便于对谐振回路的输出特性进行预判。最后以一台额定输出6 kW/6 kV的高压电源样机为例,详细给出了参数设计过程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立的谐振元件的归一化设计模型的准确性。谐振回路的增益特性曲线的计算、仿真及实验结果对应良好,证明了所述的谐振回路的频率-增益特性曲线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C串并联谐振 临界模态 电流断续模态 软开关 归一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变压器寄生电容对串联谐振变换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刘军 郭瑭瑭 +1 位作者 常磊 何湘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6-23,179,共8页
高压串联谐振变换器广泛应用于电容器充电、静电除尘等系统中。然而,高压变压器寄生电容的存在,使得客观上并不存在理想的高压串联谐振变换器。定量分析了高压高频变压器的寄生电容对工作于断续谐振电流模式(discontinuous current mode... 高压串联谐振变换器广泛应用于电容器充电、静电除尘等系统中。然而,高压变压器寄生电容的存在,使得客观上并不存在理想的高压串联谐振变换器。定量分析了高压高频变压器的寄生电容对工作于断续谐振电流模式(discontinuous current mode,DCM)的串联谐振变换器特性的影响,这些特性包括临界断续谐振频率、归一化输出电流和软开关。当考虑高压变压器寄生电容后,串联谐振变换器实际上已经演变为LCC串并联谐振变换器。通过对DCMLCC谐振变换器在不同工作阶段的数学分析、推导和归一化处理,得到了具有封闭形式的电路特性的表达式。通过分析发现,随着等效电压增益的增加,DCM LCC谐振变换器的正向和反向谐振过程均由两元件谐振向三元件谐振过程转变,临界断续频率升高。以图形曲线的方式给出了量化的分析结果。通过比较两类典型的控制方法可知,第二类典型控制方法具有更高的电流输出能力和能量传输效率,是一种优化的控制方法。所得分析结果可为工作于断续谐振电流模式的高压串联谐振变换器的设计提供参考,特别对电容充电和静电除尘电源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电容 串联谐振变换器 串并联谐振变换器 封闭表达式 断续谐振电流模式:典型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电压不平衡下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控制研究 被引量:42
4
作者 刘钊 刘邦银 +3 位作者 段善旭 康勇 史晏军 陈仲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共7页
针对三角形连接的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系统电压不平衡下的控制问题,提出分相瞬时电流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链式STATCOM在不平衡电压下的补偿模式,提出无功补偿和电压控制2种改进型补偿模式... 针对三角形连接的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系统电压不平衡下的控制问题,提出分相瞬时电流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链式STATCOM在不平衡电压下的补偿模式,提出无功补偿和电压控制2种改进型补偿模式,并设计了其离散化电流环控制器。通过分相瞬时电流控制能够维持链式STATCOM在不平衡电压下的正常工作,2种改进型补偿模式使链式STATCOM能够有效的对不平衡系统进行补偿,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及补偿模式。研制了一台三相36个链节的物理样机,并在样机上进行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级联多电平 分相瞬时电流控制 补偿模式 离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断续模式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变占空比控制 被引量:16
5
作者 姚凯 阮新波 +1 位作者 冒小晶 叶志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4-24,共11页
DCM Boost PFC变换器具有开关管零电流开通、二极管无反向恢复和开关频率恒定等优点,但是当在半个输入周期内占空比恒定时,其输入功率因数较低。本文推导了DCM Boost PF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和PF值的表达式,并提出一种变占空比控制的方法,... DCM Boost PFC变换器具有开关管零电流开通、二极管无反向恢复和开关频率恒定等优点,但是当在半个输入周期内占空比恒定时,其输入功率因数较低。本文推导了DCM Boost PFC变换器的输入电流和PF值的表达式,并提出一种变占空比控制的方法,可以在全输入电压范围内将PF值提高到接近于1。为了简化电路实现,本文进一步给出一种拟合占空比的方法。与定占空比控制相比,所提出的变占空比控制方法还具有输出电压纹波小和效率高等优点。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电流断续模式 变占空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因数三相单管Boost PFC变换器 被引量:15
6
作者 姚凯 阮新波 +1 位作者 邹池 叶志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105,共9页
三相单管Boost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具有开关管零电流开通、二极管无反向恢复、开关频率恒定、控制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中低功率场合。但在工频周期内占空比恒定,尤其在输入电压较高时,输入电流谐波... 三相单管Boost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具有开关管零电流开通、二极管无反向恢复、开关频率恒定、控制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中低功率场合。但在工频周期内占空比恒定,尤其在输入电压较高时,输入电流谐波含量较大、功率因数(power factor,PF)相对较低。分析三相单管Boost PFC变换器的PF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变占空比控制的方法,从而降低输入电流谐波、提高PF值。为了简化电路实现,进一步给出一种拟合占空比的方法。与定占空比控制相比,所提方法还具有输出电压纹波小和效率高等优点。完成一台3kW的原理样机,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参数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 三相 电流断续模式 变占空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DC/DC变换器的统一离散模型 被引量:7
7
作者 冷朝霞 刘健 +1 位作者 刘庆丰 王华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4-120,共7页
为了确切地描述DC/DC变换器的系统特性,指导变换器的控制策略设计,文中利用状态转移矩阵,建立了基于电感电流连续和不连续两种运行模式的Boost变换器统一离散模型。给出了根据系统当前状态及控制策略,计算每个开关周期中功率开关关断后... 为了确切地描述DC/DC变换器的系统特性,指导变换器的控制策略设计,文中利用状态转移矩阵,建立了基于电感电流连续和不连续两种运行模式的Boost变换器统一离散模型。给出了根据系统当前状态及控制策略,计算每个开关周期中功率开关关断后电感电流持续时间的方法,给出了变换器运行模式的判断条件,确定了模型的系数矩阵。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统一离散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DC/DC变换器 BOOST变换器 连续电感电流导通模式 不连续电感电流导通模式 离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交流升降压原理的双有源桥双向变换器 被引量:6
8
作者 阚加荣 吴云亚 +4 位作者 谢少军 汤雨 薛迎成 姚志垒 张斌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97-1807,共11页
为实现更优化的器件电流应力、更广范围内实现软开关,针对双有源桥双向变换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频交流升降压的统一多变量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多变量求解的方法,并给出相应的计算流程和相关的控制框图。给出变压器变比和电感值的设计方... 为实现更优化的器件电流应力、更广范围内实现软开关,针对双有源桥双向变换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高频交流升降压的统一多变量控制策略。提出一种多变量求解的方法,并给出相应的计算流程和相关的控制框图。给出变压器变比和电感值的设计方法,并分析器件的电流应力。从器件电流应力、对控制变量潜力的挖掘程度和软开关范围3个方面,比较基于高频交流升降压控制策略与双移相控制策略控制下的双有源桥双向变换器的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 双向变换器 高频交流升降压 电流临界连续 电流断续 电流应力 多变量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谐振变流器电流断续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军 石健将 +1 位作者 张仲超 何湘宁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6-520,共5页
针对高压高频大功率应用场合高压变压器寄生参数对变流器工作过程的重要影响,变流器采用了谐振式工作方式,利用高压变压器的漏感和寄生电容组成了并联谐振网络.为了减小高频大功率条件下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采用断续电流模式,实现了功... 针对高压高频大功率应用场合高压变压器寄生参数对变流器工作过程的重要影响,变流器采用了谐振式工作方式,利用高压变压器的漏感和寄生电容组成了并联谐振网络.为了减小高频大功率条件下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采用断续电流模式,实现了功率器件的零电流开通和零电压零电流关断.通过对容性滤波并联谐振变流器断续电流模式的分析和数学描述,推导得到了变流器特性的解析表达式,详细分析了变流器的稳压和调压特性,分析结果为高压高频大功率应用场合变流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构建了一台50kV/22kW的实验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谐振 断续电流模式 变流器 软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环路的建模综述 被引量:38
10
作者 周国华 冷敏瑞 +2 位作者 李媛 田庆新 邓伦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3-199,共17页
对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环路的建模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将开关变换器的建模方法分为连续建模和离散建模,或基于电路分析的建模和基于数学推导的建模。在此基础上,结合控制环路的建模,将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环路的建模方法分为平均建模、... 对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环路的建模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将开关变换器的建模方法分为连续建模和离散建模,或基于电路分析的建模和基于数学推导的建模。在此基础上,结合控制环路的建模,将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环路的建模方法分为平均建模、离散建模和考虑边频的建模3大类。根据此分类,系统分析平均法、离散时间法、采样数据法、描述函数法、多谐波小信号法以及谐波状态空间法的原理和特点,揭示各种建模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优缺点和适用性。以应用最为广泛的平均法为例,首先采用时间平均等效电路建模方法,得到基本开关变换器的等效电路模型,推导用于频域特性分析的8个完整的功率级传递函数。其次,针对电流型控制的平均小信号模型无法揭示次谐波振荡,以及传统采样保持系数无法适用于不同平均小信号模型的问题,提出通用的采样保持系数。最后,给出综述结论并进行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变换器 控制环路 建模方法 平均建模 离散建模 电流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预测的光伏微逆变器低频电流纹波抑制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阚加荣 潘晓明 +3 位作者 王锐 吴云亚 吴冬春 刘丹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27-133,183,共8页
随着单块光伏电池输出功率越来越高,以反激电路为基础的传统光伏微逆变器(PM)难以达到高效率,因此以桥式电路为基础的PM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提出一种较小容值的桥式PM及其基于功率预测的输入侧低频电流纹波抑制方法。该方法取消了传统... 随着单块光伏电池输出功率越来越高,以反激电路为基础的传统光伏微逆变器(PM)难以达到高效率,因此以桥式电路为基础的PM越来越受到重视。文中提出一种较小容值的桥式PM及其基于功率预测的输入侧低频电流纹波抑制方法。该方法取消了传统的电流内环,而且保证变换器的输出功率能够在一个开关周期时间内实现快速跟踪。考虑到实际参数与检测值的误差,所提功率预测方法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与鲁棒性。通过建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设计了电压外环的调节器参数,使得电压环具有较大的带宽。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PM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微逆变器 低频电流纹波抑制 功率预测 电流断续模式 移相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RCD箝位的双管正激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宁平华 陈乐柱 +1 位作者 丁鑫龙 夏兴国 《电源学报》 CSCD 2016年第3期124-130,共7页
针对传统单管和双管DC-DC变换电路分别存在的高开关应力与低占空比的不足,提出一种双RCD箝位的双管正激变换电路,并对该电路进行了稳态分析及仿真与样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电路不仅可将最大可调占空比由普通双管时的0.5提升至0.8左右... 针对传统单管和双管DC-DC变换电路分别存在的高开关应力与低占空比的不足,提出一种双RCD箝位的双管正激变换电路,并对该电路进行了稳态分析及仿真与样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电路不仅可将最大可调占空比由普通双管时的0.5提升至0.8左右,而且能使最大开关应力较单管有大幅下降,同时,系统具有开关应力低和可调占空比高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D箝位 双管正激 DC变换器 连续电流模式CCM 断续电流模式dcm PSP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波相移三相单管电路在直驱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鸿雁 李建林 +1 位作者 高志刚 许洪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2-137,共6页
为改善传统的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中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谐波特性,从功率因数校正(PFC)、升压和提高系统容量的角度出发,将3个三相单管Boost型PFC电路交错运行的方案应用在直驱系统中。结果表明,在支路电流均工作于断续电流模式时,合成电流... 为改善传统的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中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谐波特性,从功率因数校正(PFC)、升压和提高系统容量的角度出发,将3个三相单管Boost型PFC电路交错运行的方案应用在直驱系统中。结果表明,在支路电流均工作于断续电流模式时,合成电流基本工作于连续电流模式,谐波特性良好。三相单管BoostPFC电路具有开关频率固定、元件数量少、成本低、控制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该拓扑能对永磁同步发电机的输出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减少发电机电流的谐波含量和发电机损耗,提高发电机的有功功率输出能力和系统效率。采用载波相移技术能在较低的器件开关频率下实现较高开关频率的效果,通过低次谐波的相互抵消提高等效开关频率而不是简单地将谐波向高次推移,能在提高装置容量的同时,有效地减小输出谐波,提高整个装置的信号传输带宽。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驱动 三相单管 功率因数校正 载波相移 交错运行 断续电流模式 连续电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控制单电感双输出Buck变换器的动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瑶 徐利梅 +1 位作者 李爱 廖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3-651,共9页
通过对电流型控制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的描述,推导了三个电感电流边界,建立了电流型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映射模型。采用分岔图和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了以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为... 通过对电流型控制单电感双输出(single-inductor dual-output,SIDO)Buck变换器工作原理的描述,推导了三个电感电流边界,建立了电流型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离散迭代映射模型。采用分岔图和李雅普诺夫指数,分析了以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为变化参数的分岔行为。通过稳定性分析,得到了电流型控制SIDO Buck变换器从稳定的周期1工作状态到不稳定工作状态,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到断续导电模式转移的分界线方程,并利用参数空间映射图对变换器的工作状态域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路参数变化,电流型控制SIDO Buck变换器发生了倍周期分岔和混沌,且运行轨道与三个边界碰撞后产生不同的分岔路由,包括周期数倍增和工作模式转移。最后,建立了电流型控制SIDO Buck变换器的仿真和实验电路,时域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型控制 单电感双输出 离散迭代映射模型 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变速趋近律控制的电流源逆变器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飞 马皓 何湘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3期98-102,共5页
由于电力电子电路本身的开关工作特性,它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变结构系统。该文将一种新颖的基于变速趋近律的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应用于全桥电流源逆变器系统中,给出了系统的动态模型。为了使系统能够渐近稳定到原点,该文讨论了离散... 由于电力电子电路本身的开关工作特性,它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变结构系统。该文将一种新颖的基于变速趋近律的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应用于全桥电流源逆变器系统中,给出了系统的动态模型。为了使系统能够渐近稳定到原点,该文讨论了离散滑模切换区的范围,同时分析设计了滑模超平面系数的选取范围。该系统用于交流功率源,所以它输出电流的幅值和频率必须有一个比较宽的输出范围,同时能够在基波上叠加多次谐波。实验结果证明了此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具有很好的鲁棒性,以及良好的稳态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源逆变器 离散时间系统 滑模变结构控制 变速趋近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反激组合式变换器与单端式变换器的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卫昀 严仰光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24-428,共5页
以50W变换器为例,分别从磁性元件的大小、功率管上的电应力、磁恢复问题、输出纹波及输出特性等方面,详细分析比较了组合式变换器与单端式变换器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具体数据,得出了正-反激组合式变换器具有电压应力低,磁性元件... 以50W变换器为例,分别从磁性元件的大小、功率管上的电应力、磁恢复问题、输出纹波及输出特性等方面,详细分析比较了组合式变换器与单端式变换器的优缺点,并给出了具体数据,得出了正-反激组合式变换器具有电压应力低,磁性元件小、体积小、重量轻、输出纹波小及可靠性高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换器 脉宽调制 电应力 正反激 组合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交流功率放大器离散衰减变速趋近律控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飞 马皓 何湘宁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80,共6页
交流功率放大器具有输出稳定、精度高以及动态响应快等特点,而且它输出电流的幅值和频率范围较宽,同时能够在基波上叠加多次谐波。为了实现上述性能,文中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衰减变速趋近律的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既保留了离散变速... 交流功率放大器具有输出稳定、精度高以及动态响应快等特点,而且它输出电流的幅值和频率范围较宽,同时能够在基波上叠加多次谐波。为了实现上述性能,文中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衰减变速趋近律的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既保留了离散变速趋近率的优点,又加快了系统的渐近稳定速度,同时大大减小了系统的抖动。本文给出了电流型交流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对离散滑模超平面方程进行数学建模分析。文中分析设计了离散滑模切换区和滑模超平面系数的选取范围,以保证该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满足滑模条件和收敛条件,以及使系统能够渐近稳定于原点。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分析和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功率放大器 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 衰减变速趋近律 电流源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DC-DC变换器网络控制系统的信号量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艳敏 张伟琦 +1 位作者 张涵清 杨亚龙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2,共12页
针对并联DC-DC变换器网络控制系统(NCS)因无法及时处理冗长信号而导致系统均流输出性能较差的问题,结合滑模控制(SMC)策略提出一种NCS均匀量化设计方法。以并联Buck变换器为例,首先设计了其主从均流SM控制系统;后在连续域内对含SMC的NC... 针对并联DC-DC变换器网络控制系统(NCS)因无法及时处理冗长信号而导致系统均流输出性能较差的问题,结合滑模控制(SMC)策略提出一种NCS均匀量化设计方法。以并联Buck变换器为例,首先设计了其主从均流SM控制系统;后在连续域内对含SMC的NCS进行均匀量化设计,并根据量化误差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能;再考虑到变换器在实际数字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采用零阶保持器研究了均匀量化SMC系统的离散化效应并给出了稳定性条件;最后,利用仿真分别分析了连续和离散域中不同参数条件下系统的输出性能,得到当量化步长与采样时间分别取0.1与0.1 ms时系统输出性能最优,并在该最优参数下进一步通过实验证明,所设计均匀量化SMC系统能够将并联Buck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与均分电流稳态误差分别控制在0.117 V与0.008 A内,验证了所提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DC/DC变换器 滑模控制 网络信号传输 均匀量化器 均流输出 离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混合有源滤波器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涂春鸣 罗安 杨勇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5-18,共4页
针对混合有源滤波器HAPF的传统控制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滑模控制算法的电流跟踪控制方法,避免了传统控制原理中系统滤波能力与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不仅系统响应迅速,而且具有满意的控制精度,易于实现数字控制,仿真结果表... 针对混合有源滤波器HAPF的传统控制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滑模控制算法的电流跟踪控制方法,避免了传统控制原理中系统滤波能力与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不仅系统响应迅速,而且具有满意的控制精度,易于实现数字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控制方法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有源滤波器 控制方法 离散滑模控制 电流跟踪控制 控制原理 滤波能力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于开关稳压器的新颖电流检测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贺炜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16期198-201,共4页
针对开关稳压器中负载电流检测难以同时做到准确、同步和结构简单这一难题,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开关稳压器负载电流检测的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断续模式(DCM)下负载电流与同步管栅极驱动信号N_DRV的同步关系,通... 针对开关稳压器中负载电流检测难以同时做到准确、同步和结构简单这一难题,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开关稳压器负载电流检测的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断续模式(DCM)下负载电流与同步管栅极驱动信号N_DRV的同步关系,通过检测该栅极信号来检测开关稳压器的输出负载电流。这种方法不仅使负载电流检测同步和准确,且同时克服检测电感平均电流带来的电路结构复杂及实现上的困难。该电路经过HSpice仿真验证,其仅消耗5μA的静态电流,工作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稳压器 断续模式 电流检测 栅极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