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沟槽结构优化的轴流泵水力性能提升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牟童 徐辉 +3 位作者 费照丹 冯建刚 丁哲 王东升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1-331,355,共12页
轴流泵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时,由于进流速度较低且存在壁面回流,会导致水力性能劣化,产生严重的机组振动,威胁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沟槽流动控制技术是一种有效改善轴流泵水力性能的方法,其结构参数对水力性能的影响关系目前尚不明确。... 轴流泵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时,由于进流速度较低且存在壁面回流,会导致水力性能劣化,产生严重的机组振动,威胁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沟槽流动控制技术是一种有效改善轴流泵水力性能的方法,其结构参数对水力性能的影响关系目前尚不明确。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改变重要几何参数对沟槽结构进行了改型设计,研究轴流泵沟槽结构参数单因素及多因素变量对轴流泵深度失速工况下的水力性能影响,并运用响应曲面法对沟槽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沟槽尾部距离、沟槽深度和沟槽宽度3个参数中,沟槽尾部距离对轴流泵水力性能和内部流场的影响最明显,轴流泵沟槽关键几何参数最优参数组合为:沟槽深度h为0.022倍叶轮直径;槽宽W为0.088倍叶轮直径;沟槽尾部距离L2为0.106倍叶轮直径。研究结果可为沟槽流动控制技术在轴流泵装置设计和运行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水力性能 沟槽流动控制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转速电机驱动变排量液压泵控制液压缸能耗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列江 路全锋 +2 位作者 展鹏 梁明远 何爱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6,222,共8页
泵控液压缸系统因其不存在节流损失而被广泛应用,但仍存在动力源与负载功率匹配性差、电机与泵自身能耗损失大等问题。以变转速电机驱动变排量液压泵控制液压缸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和电机-液压泵能量损失模型,完成泵控液压... 泵控液压缸系统因其不存在节流损失而被广泛应用,但仍存在动力源与负载功率匹配性差、电机与泵自身能耗损失大等问题。以变转速电机驱动变排量液压泵控制液压缸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和电机-液压泵能量损失模型,完成泵控液压缸系统参数匹配设计,计算推导不同负载工况下变转速电机驱动变排量液压泵能量转换效率与电机转速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控制电机转速实现功率匹配,并调节液压泵排量以实现液压缸位置闭环控制的转速、排量复合控制策略。在AMESim中搭建变转速电机驱动变排量液压泵控制液压缸系统模型,在Simulink中搭建复合控制策略模型,并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同参数配置的变转速定排量泵控系统,复合控制泵控系统的控制精度在允许范围内有所降低,但系统整体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明显。在一个完整工作周期内,液压缸位置控制误差增加0.6%,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平均提升约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控液压缸 转速、排量复合控制策略 功率匹配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支架供液系统快速泵控补液稳压方法
3
作者 曹超 赵继云 +4 位作者 高凯 王浩 李冉 刘浩 张鹤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8-479,共12页
针对目前液压支架跟机动作过程中系统供液流量适配不及时、不合理导致的系统压力冲击大、波动频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伺服泵的快速泵控补液稳压供液系统新构型,推导出适应支架动作的稳压供液流量的计算模型,给出了快速泵控补液稳压供液... 针对目前液压支架跟机动作过程中系统供液流量适配不及时、不合理导致的系统压力冲击大、波动频繁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伺服泵的快速泵控补液稳压供液系统新构型,推导出适应支架动作的稳压供液流量的计算模型,给出了快速泵控补液稳压供液系统构型中伺服泵参数配置方法。搭建了AME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按照对应不同支架动作的差异性稳压供液流量策略,对比了多泵联动传统供液形式与快速泵控补液稳压供液形式下的系统压力变动特性和支架动作周期,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根据系统压力变化趋势、执行机构结构参数,能够准确得出执行机构不同动作的需液量,进而形成稳压补液流量计算方法;结合快速泵控补液稳压供液方式,改善了系统压力变动特性,并加快了支架动作周期,支架动作过程中升柱和顺序推刮板输送机动作压力波动幅值分别减少23%和56%,动作时间分别缩短了1.5%和5%,降柱和拉架动作的系统压力波动次数减少,动作时间分别缩短了5.7%和3.2%。支架整个动作过程中供液系统压力均不低于卸载阀恢复压力,系统压力波动次数减少25%,支架整体动作时间缩短了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支架 稳压供液 多泵联动 快速泵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粘调速离合器泵阀串联滑膜控制器设计及实验
4
作者 左冬晓 张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148,共4页
通过分析液粘调速离合器需达到的低压条件,设计了一种通过泵阀串联方式进行联合控制策略,在低压运行状态下通过滑模控制方法实现液压泵的压力调控,在高压运行状态下则通过PID方式调控电液比例阀压力。通过液粘调速离合器控制变频电机转... 通过分析液粘调速离合器需达到的低压条件,设计了一种通过泵阀串联方式进行联合控制策略,在低压运行状态下通过滑模控制方法实现液压泵的压力调控,在高压运行状态下则通过PID方式调控电液比例阀压力。通过液粘调速离合器控制变频电机转速,使泵达到不同的输出流量,从而在控制油腔中形成相应的压力。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构建了滑模控制器方案。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传统滑模控制方式能够获得理想的压力跟踪效果,但会形成明显波动的输入信号。对滑模控制进行平滑处理后获得了优异控制性能,确保控制输入不发生大幅波动的情况。通过测试整体泵阀联合控制性能可知,能够实现预期压力扩大的调节目标,同时控制精度也明显提升。该研究对提高汽车的控制精度以及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粘调速离合器 泵阀联合 滑模控制 控制策略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
5
作者 方国华 姬新洋 +4 位作者 吴勇拓 李超 郁捷皓 于赛玉 鄢军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123,共10页
针对现有抽水蓄能电站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大多忽略上下水库水力联动关系,且常简化考虑满发流量与天然洪水叠加情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该模型构建了能够反映上下水库完整水量交... 针对现有抽水蓄能电站洪水调节计算方法大多忽略上下水库水力联动关系,且常简化考虑满发流量与天然洪水叠加情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迭代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联合洪水调节计算模型。该模型构建了能够反映上下水库完整水量交换与水力耦合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分段迭代算法对上下水库水位及流量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精细化求解;在此基础上,模型结合滑动组合方法构建了洪水遭遇情景矩阵,模拟不同工况和洪水遭遇情景对上下水库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了动态预留库容控制策略,以保障电站的安全运行以及后续发电需求。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准确、稳定地模拟上下水库在复杂洪水情景下的动态响应过程,并有效揭示洪水遭遇时机、电站运行状态以及预留库容控制策略对水库水情变化的关键影响;模型所识别的最不利洪水遭遇情景符合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规律,可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工程设计与安全运行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洪水调节 水力联动 预留库容动态控制 分段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开关阀的数字液压泵多模式控制研究
6
作者 吴志光 孙晖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7-194,共8页
针对传统液压泵功能单一、动态特性差、滞环大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高速开关阀驱动的数字液压泵。通过离散油液驱动方式,实现数字液压泵排量、压力、功率的多模式闭环控制。设计数字液压泵的液压控制原理和基体改造方案,并建立其数学模... 针对传统液压泵功能单一、动态特性差、滞环大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高速开关阀驱动的数字液压泵。通过离散油液驱动方式,实现数字液压泵排量、压力、功率的多模式闭环控制。设计数字液压泵的液压控制原理和基体改造方案,并建立其数学模型。针对高速开关阀驱动特点,提出双模糊PID控制策略,并基于AMESim和MATLAB软件搭建数字液压泵联合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最后,搭建了数字液压泵试验样机和数字控制系统,将双模糊PID控制策略植入该控制系统中,在试验台上对数字液压泵的排量、压力、功率控制模式以及排量滞环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采用高速开关阀驱动数字液压泵,实现排量、压力及功率闭环控制是可行的;数字液压泵能够快速跟随排量控制指令,排量从95%阶跃至5%用时350 ms,响应迅速,排量滞环可控制在0.5%以内,可实现压力误差为1.2 MPa的压力闭环控制和功率误差为1.4 kW的恒功率闭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开关阀 数字液压泵 多模式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护环胀形新工艺及其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7
作者 倪洪启 吴宝胜 +1 位作者 杨兵 邵敏刚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0,共8页
【目的】为生产母线平直、加工余量少、残余应力低的高质量发电机护环,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压机与超高压泵联动强化护环的新工艺。【方法】利用水压机压下模具,通过模具向下挤压护环,同时使用超高压泵向护环内部注入超高压液体,促使护环产... 【目的】为生产母线平直、加工余量少、残余应力低的高质量发电机护环,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压机与超高压泵联动强化护环的新工艺。【方法】利用水压机压下模具,通过模具向下挤压护环,同时使用超高压泵向护环内部注入超高压液体,促使护环产生塑性变形。通过精确控制水压机的压力与超高压泵注液压力,调节护环的变形形状。当护环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变形阻力增大,需更换模具继续胀形,直至护环达到预期成形尺寸。相比传统液压胀形工艺,该新工艺设备成本更低且效率更高。以50Mn18Cr5材料作为发电机护环制造基材,采用ANSYS Workbench对胀形过程中的护环外径尺寸变化及受力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同时,根据自动控制系统的要求完成自动控制程序及HMI组态界面的设计,利用PLC控制发动机护环的生产过程,并通过HMI组态界面显示胀形过程中护环的直径变化、变形速度、系统压力及温度等参数。通过监测护环直径变化,精准调控水压机与超高压泵的压力,确保液压胀形顺利进行。若水压机和超高压泵发生故障,控制系统会自动报警,既保护操作人员安全,又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结果】有限元分析显示,护环液压胀形过程中护环外径变化与实际生产结果的最大误差仅为2.312 mm,验证了新工艺的可行性。通过HMI组态界面直观呈现设备工作状态和参数,不仅保证了发电机护环的生产质量和效率,也使操作更加便捷。【结论】水压机与超高压泵联动的新工艺可有效生产母线平直、加工余量少、残余应力低的高质量发电机护环,为护环制造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护环 水压机与超高压泵联动 护环强化装置 自动控制系统 有限元分析 组态界面 冷变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OA算法的泵控液压马达PID调速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焕峥 崔业梅 +1 位作者 薛洪惠 徐玲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06,共6页
为了提高泵控液压马达PID调速系统的速度和精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Simulink仿真系统,确定了变量泵控定量液压马达系统以液压泵摆角为输入的调速控制回路的传递函数;针对传统PID调速系统在速度和精度方面的局限性,引入一种改进的长鼻浣... 为了提高泵控液压马达PID调速系统的速度和精度,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Simulink仿真系统,确定了变量泵控定量液压马达系统以液压泵摆角为输入的调速控制回路的传递函数;针对传统PID调速系统在速度和精度方面的局限性,引入一种改进的长鼻浣熊优化算法(ICOA),该算法结合了反向学习差分进化和萤火虫扰动策略以提高系统性能。在CEC2022函数的性能测试中,相比长鼻浣熊优化算法等5种算法,ICOA算法表现优异,它在单峰、多峰、复合且多模态的函数上均表现出较好的收敛速度、寻优精度和鲁棒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ICOA算法在泵控液压马达PID调速性能优化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能够更有效地使系统响应达到期望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控液压马达 PID调速系统 改进浣熊优化算法 控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机-电联合模型的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功率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栾一航 张远志 +2 位作者 庄凯勋 丁理杰 孙建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0-743,共14页
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Full-power VSPS)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及逐渐降低的成本成为未来电网中应对新能源随机性与波动性的重要设备,但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中均存在对机组出力调节过程中功率特性及振荡机理认识不清的问题。对此,该文基于子... 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Full-power VSPS)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及逐渐降低的成本成为未来电网中应对新能源随机性与波动性的重要设备,但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中均存在对机组出力调节过程中功率特性及振荡机理认识不清的问题。对此,该文基于子模块建模的方法,搭建考虑复杂引水系统的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水-机-电联合仿真模型,并提出基于过渡过程中单位转速-单位转矩轨线的机组功率特性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绘制了采用两种基本控制策略的机组在抽水及发电工况下的典型轨迹,根据其变化趋势得到了机组关键物理量的演变规律及转速反调等潜在运行风险,并进一步给出了这些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应的抑制策略。最后,结合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及结论的正确性。该文可为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功率特性的分析与优化提供模型与分析方法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 水-机-电联合仿真 转速优先控制 功率优先控制 功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渗透反应墙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在石化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
10
作者 周慧娣 杨昱 +5 位作者 徐祥健 邓圣 夏甫 韩旭 肖瀚 姜永海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1,共7页
选择可渗透反应墙(PRB)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对地下水进行修复,利用GMS软件MODFLOW和MT3DMS模块建立假想场地的水流模型以及污染物的溶质运移模型,基于该技术修复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地下水水动力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修复材料污... 选择可渗透反应墙(PRB)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对地下水进行修复,利用GMS软件MODFLOW和MT3DMS模块建立假想场地的水流模型以及污染物的溶质运移模型,基于该技术修复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地下水水动力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修复材料污染物去除性能)设置不同情景,对比分析不同情景的模拟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拟合推导出污染物去除率r与抽出-注入量Q、含水层渗透系数K、污染物去除效率η之间的定量关系表达式,指导该技术在实际场地应用时的关键参数设置。以山东某石化污染场地为例进行对比实验,发现修复2 a后耦合修复技术和单一修复技术的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75.2%~80.1%和12.9%~14.7%,表明耦合修复技术在渗透性较差、水力梯度较小的污染场地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单一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污染场地 污染地下水修复 PRB耦合抽出-注入水力控制技术 修复效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泵阀协同式线控制动单元自适应积分鲁棒控制
11
作者 姜懿轩 于鹏 +1 位作者 王翼飞 谭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29-134,共6页
针对分布式制动和高级别自动驾驶的需求,设计一种直驱泵阀协同式线控制动单元。为进一步提高制动压力控制性能,针对制动单元中参数不确定性和未知干扰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积分鲁棒压力控制方法。设计参数自适应律来估计系统不确定参数,... 针对分布式制动和高级别自动驾驶的需求,设计一种直驱泵阀协同式线控制动单元。为进一步提高制动压力控制性能,针对制动单元中参数不确定性和未知干扰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积分鲁棒压力控制方法。设计参数自适应律来估计系统不确定参数,通过积分鲁棒项抑制未知干扰带来的影响,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压力调节性能;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证明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并通过试验证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直驱泵阀协同式线控制动单元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相比积分鲁棒控制,设计的自适应积分鲁棒控制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以及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控制动 泵阀协同 压力控制 自适应积分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电液伺服泵控系统健康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克毅 李渊 +3 位作者 王飞 陈革新 王梦 张亚欧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3-179,共7页
电液伺服泵控系统具备功重比高、响应快等优点,在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如何针对该系统开展更有效健康评估,进一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按照明确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建立仿真模型、仿真分析的思路针对健康评... 电液伺服泵控系统具备功重比高、响应快等优点,在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如何针对该系统开展更有效健康评估,进一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为必须面对的问题。按照明确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建立仿真模型、仿真分析的思路针对健康评估方法开展研究,提出油液体积含气量、气隙磁密、泄漏系数3个健康评估指标并确定阈值,构建了LGA(LSTM-GRNN-ANN)深度神经网络健康评估方法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准确率约为97.48%,比LSTM、GRNN健康评估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为继续深入开展电液伺服泵控系统健康评估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泵控系统 健康评估 LGA深度神经网络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率控制前缘的离心泵压力脉动及水力性能分析
13
作者 黎伟 周贤成 +2 位作者 牟磊 吴蔚 赵兴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146,共7页
蜗壳式离心泵作为流体输送的核心设备,压力脉动及水利性能对泵的稳定性、噪声、寿命等有重大影响。结合曲率控制前缘的设计方法,按增长率1.19%、0.47%、0.32%设计,建立前缘轴长比为0.96、2.11、3.11、4.11的蜗壳式离心泵,以SSTκ-ω模... 蜗壳式离心泵作为流体输送的核心设备,压力脉动及水利性能对泵的稳定性、噪声、寿命等有重大影响。结合曲率控制前缘的设计方法,按增长率1.19%、0.47%、0.32%设计,建立前缘轴长比为0.96、2.11、3.11、4.11的蜗壳式离心泵,以SSTκ-ω模型定常计算结果为初始条件,进行κ-εRNG模型非定常分析,通过频域图分析蜗壳式离心泵压力脉动,并通过矢量云图分析水力性能。结果表明:设计的模型最佳流量为35 m 3/h,设计效率与模拟效率误差仅为2%;前缘轴长比不同,流道内压力扩散有差异;前缘轴长比为3.11时出口压力脉动偏低,低频区更易产生压力脉动;前缘轴长比为0.96时,压力脉动范围偏小,适用于一定流量范围内扬程变化较大的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壳式离心泵 曲率控制 压力脉动 数值分析 水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负扬程加压泵站调水工程水力控制方式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敏 谢杰 +3 位作者 黄伟 祖子豪 廖晨希 程佳长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97,113,共6页
事故掉电引发的停泵水锤是泵站调水工程安全运行最主要的威胁之一,而对于下游水位低于上游水位的长距离负扬程加压泵站调水工程而言,事故停泵易造成管道拉空,负水锤防护难度较大,因此,针对其停泵工况的水力控制研究十分重要。以某长距... 事故掉电引发的停泵水锤是泵站调水工程安全运行最主要的威胁之一,而对于下游水位低于上游水位的长距离负扬程加压泵站调水工程而言,事故停泵易造成管道拉空,负水锤防护难度较大,因此,针对其停泵工况的水力控制研究十分重要。以某长距离负扬程泵站调水工程为例,模拟计算了事故停泵、阀门拒动这一控制性工况下的水力过渡过程,并对比分析了空气罐、空气阀与空气阀联合空气阀调压室3种水力控制方案的水锤防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长距离负扬程加压泵站调水系统而言,当采用空气罐的水力控制方式时,所需的空气罐体积较大,投资高昂;当单纯采用空气阀的水力控制方式时,难以有效解决管道局部高点处负压较大的问题,仍可能诱发弥合性水锤;当将部分空气阀附加一根短管组合成空气阀调压室后,能够有效控制管内负压。空气阀与空气阀调压室联合防护是一种十分经济且有效的水锤防护方案,可为这类负扬程加压调水工程的水力控制方式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泵水锤 空气阀 空气阀调压室 空气罐 水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双馈式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协联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庭政 汪玉清 +2 位作者 周攀 冯陈 周大庆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3-146,138,共5页
针对大型变速机组调速器控制策略及交流励磁侧与调速器之间的具体协调配合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少的问题,分别对双馈式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调速器的转速控制、功率控制、开度控制模式以及交流励磁系统转速控制和功率控制模式开展研究。在不... 针对大型变速机组调速器控制策略及交流励磁侧与调速器之间的具体协调配合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少的问题,分别对双馈式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调速器的转速控制、功率控制、开度控制模式以及交流励磁系统转速控制和功率控制模式开展研究。在不同工况下基于不同的控制模式提出4种可行的机组协联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双馈式可变速抽蓄机组模型,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对比,进而获得不同工况下最适合的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发电工况下适合用交流励磁系统控制功率、机组调速器控制转速的控制策略;抽水工况下适合用交流励磁系统控制功率、机组调速器控制开度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式可变速抽蓄机组 机组控制 水轮机调节 励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独立二次调压电液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孺琦 姜佑鹏 +1 位作者 李刚 孙国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1-490,共10页
通过多路阀实现负载敏感电液控制(LS)系统等集中式液压系统流量分配,会产生较大的节流损失,能量效率较低。分布式独立电液控制系统(DIEHCS)采用单泵单执行器的排量控制方式,基本消除节流损失,节能效果显著,但普遍存在独立式驱动装机功... 通过多路阀实现负载敏感电液控制(LS)系统等集中式液压系统流量分配,会产生较大的节流损失,能量效率较低。分布式独立电液控制系统(DIEHCS)采用单泵单执行器的排量控制方式,基本消除节流损失,节能效果显著,但普遍存在独立式驱动装机功率大、分布式安装结构不紧凑等问题。为此,本文以6 t挖掘机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独立二次调压电液控制系统(DIEHCS-SPR)。该系统主要由3个独立布置于臂架上的开式电液执行器(EHA)及1个恒压控制的主泵(布置于舱室内)组成。各EHA根据执行器预期速度和负载力方向实现四象限工况的精确运转。6 t挖掘机虚拟样机仿真结果表明,在同一个工作周期下,提出的DIEHCS-SPR系统相比于LS系统节能率可达42%~46%。相比于现有DIEHCS,所提出系统各EHA峰值输出功率最高可降低70%~74%,可显著减小各EHA外形尺寸和质量,不仅节约了关键元件(EHA)的制造成本,更降低了分布式安装时自重所产生的额外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分布式独立电液控制系统 电液执行器 二次调压 泵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掘机分布式独立电液控制系统试验台研究
17
作者 刘亚 殷晨波 +1 位作者 马守磊 马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71-76,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电液泵控伺服系统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设计分布式独立电液控制系统试验台。采用双排量定量柱塞泵代替定量齿轮泵,参考电液伺服闭式泵控技术,得到液压结构和电控框架。完成了液压系统中相关元件的参数选型、测控系统硬件选... 为了深入研究电液泵控伺服系统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设计分布式独立电液控制系统试验台。采用双排量定量柱塞泵代替定量齿轮泵,参考电液伺服闭式泵控技术,得到液压结构和电控框架。完成了液压系统中相关元件的参数选型、测控系统硬件选型、工控机和数据采集卡的具体参数选取,并建立了Simulink Realtime实时系统。最后,在不同目标流量下对试验台进行测试。当目标流量分别为12、24、48 L/min时,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46、0.38、0.96,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05、0.50、1.39。在电机变转速和定负载压力下,测试流量曲线均能很好地跟踪目标流量曲线。该试验台实现了流量、压力、位移等信号的采集,为挖掘机分布式独立电液控制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控制 闭式泵控系统 分布式独立电液控制系统试验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转速变排量双动力源泵阀协同电液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琦 杨敬 权龙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2-493,共12页
针对起重机阀控系统响应快但能耗大,泵控系统效率高但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转速变排量双动力源泵阀协同的多执行元件电液系统。首先,提出了一种多模式控制策略,即在单动作微动模式下,其中一个动力源卸荷,由于系统小流量时动态... 针对起重机阀控系统响应快但能耗大,泵控系统效率高但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变转速变排量双动力源泵阀协同的多执行元件电液系统。首先,提出了一种多模式控制策略,即在单动作微动模式下,其中一个动力源卸荷,由于系统小流量时动态响应较慢,因此小流量时采用双变量模式控制系统,通过阀芯位置自适应调节和动力源的压力闭环控制,实现了流量精准匹配的目的;其次,在单动作快速运动模式下,双动力源合流驱动单执行元件,通过控制电液动力源相关参数,补偿了因负载变化引起的泵泄漏量,以实时控制执行元件速度;在复合快速运动模式下,双动力源分流单独驱动多执行元件,通过调节单个动力源的相关参数来实时控制各执行元件速度,以及实现系统流量比例分流的目的;然后,建立了系统AMESim-Simulink的联合仿真模型与试验平台;最后,对该系统在同一设定压差下的不同设定流量的控制特性进行了仿真和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负载变化时对流量的补偿目的,并且该系统与定转速变排量泵阀协同液压系统相比,在单动作微动模式下的流量控制精度优化了约14.76%,动态响应时间减少了约0.12 s;在单动作快速运动模式下,流量变化减小了约6.21%,系统能耗降低约了13.94 kJ;在复合快速运动模式下,系统能耗降低了约50.31 kJ;同时,该系统比传统抗流量饱和负载敏感系统具有更好的流量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起重机 变转速变排量 泵阀协同电液系统 压力闭环控制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流量控制特性 泵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型挖掘机泵控系统与阀控系统的能效对比 被引量:3
19
作者 国钰 张树忠 +2 位作者 王亚兵 许弘焜 王博瑞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134,共6页
为降低传统液压挖掘机动力系统的能量消耗,提出一种单定量泵控缸的分布式直驱液压系统,开展中型挖掘机泵控系统与阀控系统的能效对比。首先,对双泵双回路阀控液压系统和分布式泵控液压系统的原理进行分析;随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 为降低传统液压挖掘机动力系统的能量消耗,提出一种单定量泵控缸的分布式直驱液压系统,开展中型挖掘机泵控系统与阀控系统的能效对比。首先,对双泵双回路阀控液压系统和分布式泵控液压系统的原理进行分析;随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机械多体动力学模型、泵控液压系统模型和速度前馈PID位置反馈控制器;根据GB/T 36695—2018中的典型挖掘机循环,分别进行阀控系统实验和泵控系统仿真;最后将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工况下,两者的工作装置能耗基本相当(泵控系统比阀控系统高8.5%),但泵控系统效率(62.1%)是阀控系统效率(23.5%)的2.6倍,泵控系统总能耗降低了6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节能 泵控系统 阀控系统 典型挖掘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站停泵水锤事故溯源分析及防护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全 蒋丽云 厉忠庆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3-165,196,共4页
为研究两阶段缓闭止回阀关阀时间及类型对停泵水锤的影响,以蓝山县高塘坪分置式抽水蓄能工程中的泵站为例,基于两阶段缓闭止回阀工作原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溯源分析停泵水锤事故产生原因,并对比不同工况下液控蝶阀及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在... 为研究两阶段缓闭止回阀关阀时间及类型对停泵水锤的影响,以蓝山县高塘坪分置式抽水蓄能工程中的泵站为例,基于两阶段缓闭止回阀工作原理,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溯源分析停泵水锤事故产生原因,并对比不同工况下液控蝶阀及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在相同总关阀时间下的停泵水锤防护效果。结果表明,液控蝶阀关阀规律不合理是导致停泵水锤事故的主要原因;与液控蝶阀相比,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在不同工况下的一阶段零流速的自适应关阀方式,可显著降低停泵工况下的水锤峰;经现场实测获取更换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后的停泵水锤曲线,多功能水泵控制阀有效地解决了泵站水锤防护问题,提升了泵站的安全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置式抽水蓄能电站 停泵水锤 溯源 多功能水泵控制阀 液控蝶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